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秋天的古詩
秋天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3-07-20 13:40:36
  • 相關推薦
關于秋天的古詩(經典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秋天的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秋天的古詩1

  早秋

  唐代:杜牧

  疏雨洗空曠,秋標驚意新。

  大熱去酷吏,清風來故人。

  樽酒酌未酌,曉花顰不顰。

  銖秤與縷雪,誰覺老陳陳?

  生查子·秋社

  宋代:吳文英

  當樓月半奩,曾買菱花處。愁影背闌干,素發殘風露。

  神前雞酒盟,歌斷秋香戶。泥落畫梁空,夢想青春語。

  三五七言/秋風詞

  唐代: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漁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一作:秋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蘇幕遮·懷舊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一作:留人醉)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生處一作:深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唐代: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題衡翁扇頭鞋書秋聲賦

  明代:彭年

  碧梧庭院露華清,一葉翻階鶴夢驚。

  綠發方瞳玉堂客,蠅頭燈下寫秋聲。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唐代:錢珝

  遠岸無行樹,經霜有伴紅。

  停船搜好句,題葉贈江楓。

  江上寄元六林宗

  唐代:李白

  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達。

  滄波眇川汜,白日隱天末。

  停棹依林巒,驚猿相叫聒。

  夜分河漢轉,起視溟漲闊。

  涼風何蕭蕭,流水鳴活活。

  浦沙凈如洗,海月明可掇。

  蘭交空懷思,瓊樹詎解渴。

  勖哉滄洲心,歲晚庶不奪。

  幽賞頗自得,興遠與誰豁。

  三堂東湖作

  唐代:韋莊

  滿塘秋水碧泓澄,十畝菱花晚鏡清。

  景動新橋橫螮蝀,岸鋪芳草睡欮洝

  蟾投夜魄當湖落,岳倒秋蓮入浪生。

  何處最添詩客興,黃昏煙雨亂蛙聲。

  江上寄元六林宗

  唐代:李白

  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達。

  滄波眇川汜,白日隱天末。

  停棹依林巒,驚猿相叫聒。

  夜分河漢轉,起視溟漲闊。

  涼風何蕭蕭,流水鳴活活。

  浦沙凈如洗,海月明可掇。

  蘭交空懷思,瓊樹詎解渴。

  勖哉滄洲心,歲晚庶不奪。

  幽賞頗自得,興遠與誰豁。

  秋夕清泛

  宋代:武衍

  弄月吹簫過石湖,冷香搖蕩碧芙蕖。

  貪尋舊日鷗邊宿,露濕船頭數軸書。

  和長孫秘監七夕

  唐代:任希古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露泫低珠佩,云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

  秋曉風日偶憶淇上

  清代:王闿運

  秋云洗晨光,庭樹碧已散。

  風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憶曉涉,塵慮得初盥。

  日色馬上明,波痕鷺邊淺。

  淪漪自然綠,空秀不可限。

  樵汲帶清景,望望使步緩。

  自從閉門來,屢見王路蹇。

  澤衰懷綠猗,道難懼蓬轉。

  情閑地仍幽,物擾理自遣。

  誰謂山水深,方從寸心遠。

  朝天子·秋夜吟

  元代:李致遠

  梵宮、晚鐘。落日蟬聲送。半規涼月半簾風,騷客情尤重。何處樓臺,笛聲悲動?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幾重?遮不斷相思夢。

  齊天樂·竹深不放斜陽度

  宋代:吳文英

  竹深不放斜陽度,橫披澹墨林沼。斷莽平煙,殘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耐ば龗摺U坪p,弄花春小。障錦西風,半圍歌袖半吟草。

  獨游清興易懶,景饒人未勝,樂事長少。柳下交車,尊前岸幘,同撫云根一笑。秋香未老。漸風雨西城,暗欹客帽。背月移舟,亂鴉溪樹曉。

  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唐代:李白

  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

  頂高元氣合,標出海云長。

  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

  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

  鳥拂瓊簾度,霞連繡栱張。

  目隨征路斷,心逐去帆揚。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

  玉毫如可見,于此照迷方。

  湘江秋曉

  清代:劉道著

  爽氣薦金風,新涼入衣袂。

  朝露流青桐,旭日光生媚。

  軒窗坐臨江,煙影浮輕翠。

  竹樹帶飛嵐,荇藻俱明麗。

  雙鷗浴回波,蹴蕩晴光墜。

  風帆云外來,隱見都深致。

  漁網次第張,釣餌各呈技。

  茍得亦偶然,貪求本無謂。

  遠雁下平沙,嘹亮遺凄唳。

  幽懷本不窮,況當心目費。

  淡淡橫朝煙,脈脈深秋思。

  秋至懷歸詩

  南北朝:江淹

  帳然集漢北,還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參差萬里山。

  楚關帶秦隴,荊云冠吳煙。

  草色斂窮水,木葉變長川。

  秋至帝子降,客人傷嬋娟。

  試訪淮海使,歸路成數千。

  蓬驅未止極,旌心徒自懸。

  若華想無慰,憂至定傷年。

  塞上曲

  宋代:田錫

  秋氣生朔陲,塞草猶離離。

  大漠西風急,黃榆涼葉飛。

  襜襤罷南牧,林胡畏漢威。

  藁街將入貢,代馬就新羈。

  浮云護玉關,斜日在金微。

  蕭索邊聲靜,太平烽影稀。

  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

  唐代:李白

  我隨秋風來,瑤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黃葉向人飛。

  敬亭愜素尚,弭棹流清輝。

  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

  粲粲吳與史,衣冠耀天京。

  水國饒英奇,潛光臥幽草。

  會公真名僧,所在即為寶。

  開堂振白拂,高論橫青云。

  雪山掃粉壁,墨客多新文。

  為余話幽棲,且述陵陽美。

  天開白龍潭,月映清秋水。

  黃山望石柱,突兀誰開張?

  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東南焉可窮,山鳥飛絕處。

  稠疊千萬峰,相連入云去。

  聞此期振策,歸來空閉關。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當移白足,早晚凌蒼山?

  且寄一書札,令予解愁顏。

  雨后秋涼

  唐代:白居易

  夜來秋雨后,秋氣颯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

  秋夜

  唐代:王建

  夜久葉露滴,秋蟲入戶飛。

  臥多骨髓冷,起覆舊綿衣。

關于秋天的古詩2

  山行

  作者:杜牧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遠 上 寒 山 石 徑 斜 ,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處 有 人 家 。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車 坐 愛 楓 林 晚 ,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 葉 紅 于 二 月 花 。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注釋】

  寒山:深秋天涼,山帶寒意。

  石徑:石頭砌成的小路。

  斜: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xiá。

  白云生處:山向遠處伸展。

  坐:因為。

  紅于:比……還要紅。

  【譯文】

  石路蜿蜒遠遠地伸向山崖,

  白云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

  停車只因喜愛傍晚的楓林,

  經霜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

  【名句賞析】“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 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云生處有人家”,寫云,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處石徹成的石屋石墻。讓這片片白云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質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后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說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云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關于秋天的古詩3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秋天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季節。

  《秋天》是詩人王宜振書寫的一首對秋天的贊歌。本課語言優美,很有童趣。秋天離我們很近,孩子們很喜歡秋天,在他們眼里是各種各樣的秋天。所以在學習這首詩歌前,我讓孩子們留心一下上下學上,找找秋天的影蹤。學習《秋天》,我由秋天的太陽為什么會“更紅更嬌”?空氣會“更甜更好”?讓學生質疑,激發學生探究下文的興趣.學習詩歌,主要采用反復誦讀,體會文字所描述的場面兩個步驟去學習。這個是我聽了俞教導的課后的收獲。我覺得教學應從扶到放,教會學生學習詩歌的方法。讓孩子們自己嘗試去學習。

  樣的語文訓練非常扎實。于是在我的課上現學現賣,嘗試著把課堂回歸學生,踏踏實實的讓學生通過誦讀,去體會詩歌的'文字。特別是三、四、五小節。這一部分文字淺顯易懂,可以完全讓學生去合作探究,只在一些難句上稍加指點。只是我還是沒有放手讓學生去說,總怕他們不會說。

  然而我明白,只有讓學生大膽的說,鼓勵他們說,這樣的課堂才是扎實有效的。

關于秋天的古詩4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前半部分寫實,秋風怒號,風雨交加,寒氣逼人,年老體弱的自己竟然沒有一間完整的可供自己取暖避雨的茅屋,已經使用多年的的布衣穿在身上跟一塊冷鐵一樣,屋外大雨,屋內小雨,室內竟然沒有一塊干的可以下腳的地方。

  末段忽生異境,以切身的體驗,推己及人,將作品推到一個新的高度,把自己的困苦丟在一邊,設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這種非現實的幻想建立在詩人許身社稷,饑溺為懷的思想基礎上;而博大胸懷之表現,則使作品放射出積極的浪漫主義光輝。

  《三五七言》

  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此情此景,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和對自己內心的完美刻畫讓整首詩顯的凄婉動人。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于一爐,表現出的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為我們后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片落葉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滄桑了流年。詞曲中描寫的景物枯藤、老樹、烏鴉等雖都不算新穎,但是卻構成了一幅完美的深秋畫面,使人景心的融為一體,精練的藝術表達方式,不僅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感同時還能引發讀者共鳴。

關于秋天的古詩5

  1.《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3.《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4.《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5.《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

  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歸。

  7.《秋波媚》

  宋陸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8.《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9.《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0《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11.《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12.《蘇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3.《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4、《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5、《風解落三秋葉》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關于秋天的古詩6

  1、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2、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3、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 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6、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題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8、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9、《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10、秋詞

  「唐.劉禹錫」(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11、《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2、《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13、《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4、《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5、《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6、《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17、《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18、《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19、《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20、《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關于秋天的古詩7

  秋天古詩詞1

  《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天古詩詞2

  《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天古詩詞3

  《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天古詩詞4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秋天古詩詞5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天古詩詞6

  《秋月》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秋天古詩詞7

  《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天古詩詞8

  《秋日》宋·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秋天古詩詞9

  《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秋天古詩詞10

  《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關于秋天的古詩8

  1.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2.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3.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4.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5.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6.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7.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8.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9.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所思如夢里,相望在庭中。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同。

  10.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2.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13.斷紅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

  14.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15.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6.人面不如花面;ǖ介_時重見。獨倚小闌干。許多山。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說道夢陽臺。幾曾來。

  17.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18.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19.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20.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關于秋天的古詩9

  元·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元·白樸《天凈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清·王士禎《江上》

  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龍、王西樵、程穆情諸君登慧光閣飲于竹圃分韻》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宋·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宋·秦觀《木蘭花》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宋·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宋·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宋·楊萬里《秋涼晚步》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元·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元·白樸《天凈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清·王士禎《江上》

  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龍、王西樵、程穆情諸君登慧光閣飲于竹圃分韻》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宋·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宋·秦觀《木蘭花》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宋·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宋·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宋·楊萬里《秋涼晚步》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關于秋天的古詩10

  1、《秋風引》

  劉禹錫(唐)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2、《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唐)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3、《秋晚江上遣懷》

  杜牧(唐)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

  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

  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4、《秋夕》

  杜牧(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5、《中秋月》

  蘇軾(宋)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6、《秋夜曲》

  王維(唐)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7、《秋月》

  程顥(宋)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8、《秋雨中贈元九》

  白居易(唐)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9、《初秋》

  孟浩然(唐)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10、《登高》

  杜甫(唐)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1、《中秋月》

  白居易(唐)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關于秋天的古詩11

  《聲聲慢》【宋】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長恨歌》【唐】白居易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天長【唐五代】馮延巳

  當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挑銀燈,扃珠戶,繡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淚語,驚覺玉籠鸚鵡。一夜萬般情緒,朦朧天欲曙。

  減字木蘭花【清】納蘭性德

  相逢不語,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暈紅潮, 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 直為凝情恐人見。 欲訴幽懷, 轉過回欄叩玉釵。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 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含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欒家瀨》【唐】 王維

  瑟瑟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漸,白鷺驚復下。

關于秋天的古詩12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____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4、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____王維《山居秋暝》

  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____王勃《滕王閣序》

  6、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____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7、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____黃巢《不第后賦菊》

  8、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____劉徹《秋風辭》

  9、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____葉紹翁《夜書所見》

  10、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_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11、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____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12、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____朱庭玉《天凈沙·秋》

  13、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____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1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15、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____杜牧《山行》

  1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____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1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____劉禹錫《秋詞》

  18、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____劉徹《秋風辭》

  19、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____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20、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____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21、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22、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____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23、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____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24、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25、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26、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____杜牧《秋夕》

  27、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____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28、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____陸游《秋思》

  29、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0、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____朱熹《偶成》

  31、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____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32、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____張孝祥《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33、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____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4、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____唐寅《菊花》

  3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____杜甫《月夜憶舍弟》

  36、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____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 行次潼關逢魏扶東歸》

  37、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____王昌齡《塞下曲四首》

  38、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____顧彩《相見歡·秋風吹到江村》

  39、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____李嶠《風》

  40、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____曹雪芹《殘菊》

  41、重見金英人未見。相思一夜天涯遠。____晏幾道《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

  42、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____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43、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____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4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____白居易《微雨夜行》

  45、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____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46、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____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7、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____李白《長相思·其一》

  48、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____王昌齡《長信怨》

  49、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____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50、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____杜牧《長安秋望》

  51、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____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52、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____盧照鄰《曲池荷》

  53、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____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54、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____張仲素《秋夜曲》

  55、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____杜甫《宿府》

  56、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57、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____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58、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____杜牧《齊安郡晚秋》

  59、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60、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____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61、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____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62、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____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63、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____戴叔倫《過三閭廟》

  64、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____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65、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____王維《歸嵩山作》

  66、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____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67、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____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68、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____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69、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____鄭板橋《沁園春·恨》

  70、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____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71、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____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7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____劉禹錫《望洞庭》

  73、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____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74、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____杜牧《長安秋望》

  75、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____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76、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____杜甫《贈李白》

  77、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____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78、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____李商隱《端居》

  79、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____王維《秋夜曲》

  80、微陽下喬木,遠色隱秋山。____馬戴《落日悵望》

  81、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____方岳《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82、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____楊萬里《秋涼晚步》

  83、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84、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____歐陽修《秋聲賦》

  85、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____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懷舊》

  86、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____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87、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____白居易《上陽白發人》

  88、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____寇準《書河上亭壁》

  89、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____王昌齡《送狄宗亨》

  90、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____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91、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____張可久《普天樂·秋懷》

  92、最愛蘆花經雨后,一蓬煙火飯魚船。____林逋《詠秋江》

  93、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____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94、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____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95、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____趙翼《野步》

  96、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____納蘭性德《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97、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____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 聽蜀僧浚彈琴》

  98、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____李益《上汝州郡樓》

  99、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____王績《野望》

關于秋天的古詩13

  1.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獥钊f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步有凌波襪,掌為承露盤!檫m《千葉紅蓮》

  4.平池碧玉秋波瑩,綠云擁扇青搖柄。——張文潛《蓮花》

  5.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李白《子夜吳歌》

  6.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钊河瘛缎潞伞

  7.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钌屉[《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8.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獎㈤L卿《送靈澈上人》

  9.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钌屉[《暮秋獨游曲江》

  10.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f應物《詠露珠》

  11.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巫赃d《東湖看荷花呈愿父》

  12.牙床角簟藕花香!K庠《浣溪沙·書虞元翁書》

  13.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笥⑼恫缮徢

  14.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K東坡《荷花媚荷花》

  15.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李亞如《采蓮曲》

關于秋天的古詩14

  1、豐收(新韻)

  夏風吹動谷連天,麥浪金波萬里綿。

  贏穗壓彎三尺桿,黃芒布滿埂棋間。

  轟鳴機器忙收獲,顆粒歸倉糧囤圓。

  華夏人民勤苦作,中華昌盛慶豐年。

  2、豐收樂

  夏日麥兒黃,芬芳醉故鄉。

  忙收心不倦,搶種意方長。

  力盡歡歌唱,筋疲笑語揚。

  豐昌酬汗水,歲晏酒飄香。

  3、農家豐收樂

  割收唯恐慢鄉鄰,秋動聲聲感物新。

  凈雨無欺禾稻熟,開鐮有望價錢臻。

  拉田往返沉豐醉,數現重來忘苦辛。

  農戶耕年逢政運,小康走進萬千人。

  4、慶豐收

  落日千山隔,煙村一水分。

  金秋清有韻,高月朗無云。

  談笑豐收事,恭迎得意君。

  杯添菊花茗,相勸更殷勤。

  5、豐收樂

  聲聲布谷舞豐疇,莊戶開鐮喜麥收。

  阡陌牛鞭炸花脆,扯開嗓子唱悠悠。

  6、

  麥金黃,杏初嘗。

  鐮到豐收滿野忙。

  烈日微風揮汗淌,喜顏歌唱囤倉糧。

  7、豐收

  繽紛五彩繪秋田,遍地紅椒醉萬千。

  稻海翻騰金色浪,高粱風涌赤紅帆。

  葡萄似瑙枝頭蕩,蘋果如燈樹上懸。

  喜看農民怡笑臉,豐登五谷話豐年。

  秋天豐收的詩句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纤涡翖壖病镀脐囎印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镀呗伞さ缴厣健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龂骸げ茇А堆喔栊小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啤だ畎住缎葜x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啤ざ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獞饑で毒鸥琛は娣蛉恕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獞饑に斡瘛毒呸q》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獣x·陶淵明《酬劉柴!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獣x·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铣R·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铣骸し对啤秳e詩》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啤ね醪肚锶盏呛楦ネ蹰w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啤ね蹙S《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啤だ铐牎锻卮ā

關于秋天的古詩15

  《秋日·其二》

  秦觀(宋)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林逋(宋)

  底處憑闌思渺然,孤山塔后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

  《秋涼晚步》

  楊萬里(宋)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西塍廢圃》

  周密(宋)

  吟蛩鳴蜩引興長,玉簪花落野塘香。

  園翁莫把秋荷折,留與游魚蓋夕陽。

  《清平樂》

  張炎(宋)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江上》

  王士禛(清)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秋天的古詩】相關文章:

有關秋天的古詩03-29

關于秋天的古詩03-26

描寫秋天的古詩06-27

秋天古詩詞12-08

關于秋天的古詩詞11-04

描寫秋天的古詩詞11-03

關于秋天的古詩(15篇)03-30

有關秋天的古詩10篇03-29

有關秋天的古詩(10篇)03-29

關于秋天的古詩15篇03-2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精品浪潮久久久AV |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业余性爱视频偷窥 |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