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重陽節的古詩
重陽節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4-01-08 15:21:02
  • 相關推薦
(優)關于重陽節的古詩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重陽節的古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重陽節的古詩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日閑居》

  余閑居,愛重九之名。

  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華,寄懷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

  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

  往燕無遺影,來雁有余聲。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

  塵爵恥虛罍,寒華徒自榮。

  斂襟獨閑謠,緬焉起深情。

  棲遲固多娛,淹留豈無成。

  重陽節的古詩2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15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九日送別

  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日龍山飲

  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節的古詩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謝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醉花陰·重九》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踏莎行》

  【宋】辛棄疾

  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采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

  木葉蕭蕭,鄉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

  不為登高,只覺魂銷。

  南雁歸時更寂寥。

  《螃蟹詠》

  【清】曹雪芹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重陽節的古詩4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注釋

  1、過:拜訪。

  2、具:準備。

  3、場圃:農家的小院。

  4、就:赴。這里指欣賞的意思。

  譯文

  老友備好了黃米飯和燒雞,

  邀我做客到他樸實的田家。

  村子外邊是一圈綠樹環抱,

  郊外是蒼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開窗戶迎面是田地場圃,

  把酒對飲閑聊著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

  再一次來品嘗菊花酒好啦!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閑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6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年代:唐作者: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

  年代:唐作者: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年代:唐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的古詩5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殘菊》宋·梅堯臣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菊花》宋·朱淑貞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賦十月菊》金·元好問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重陽》

  【唐】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

  《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

  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

  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秋登蘭山寄張五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謝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螃蟹詠》

  【清】曹雪芹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踏莎行》

  【宋】辛棄疾

  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重陽節的古詩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重陽節的古詩7

  1。年年歲歲登高節,歡事旋成空。——晏幾道《武陵春·九日黃花如有意》

  2。九日黃花如有意,依舊滿珍叢。——晏幾道《武陵春·九日黃花如有意》

  3。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一日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

  4。重陽過后開無害,只恐先生不賦詩。——范成大《重陽不見菊二絕·冷蕊蕭疏蝶懶飛》

  5。留得典刑傳菊圃,別篘新酒待重陽。——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見和茉莉小詩甚工·南花宜夏不禁涼》

  6。蜜房歲晚能多少,酒盞重陽自不供。——王安石《詠菊二首·院落秋深數菊叢》

  7。重陽已過君休恨,留取金英晚節看。——宋祁《重陽不見菊·蜀地秋高未擬寒》

  8。九月重陽還又到。東籬菊放金錢小。——歐陽修《漁家傲·九月重陽還又到》

  9。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后,減盡風流。——張養浩《雙調·殿前歡·對菊自嘆可》

  10。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11。愁又愁,樓上樓,九月九。——張可久《南呂·四塊玉·客中九日落》

  12。留,共登思遠樓。重陽后,菊花風雨秋。——張可久《金字經·春懷瘦影孤》

  13。試登高先做重陽,籬落黃花,虀臼橙香。——張可久《雙調·折桂個》

  14。節是重陽卻斗寒。可堪風雨累尋歡。——李之儀《鷓鴣天·節是重陽卻斗寒》

  15。閑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韋應物《閑居寄端及重陽》

  16。但將酩酊酬佳節,更把茱萸仔細看。——黃庭堅《鷓鴣天·重九日集句》

  17。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還將九日看。——黃庭堅《鷓鴣天·萬事令人心骨寒》

  18。長來逢九日,難與菊花別。——李端《九日贈司空文明》

  19。細雨雙林暮,重陽九日寒。——李端《酬晉侍御見寄》

  20。九日泣黃花,三秋悲白露。——李端《冬夜與故友聚送吉校書》

  21。萬里鶯花不相見,登高一望淚沾巾。——賈至《巴陵寄李二戶部、張十四禮部》

  重陽節的古詩8

  王之渙:《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毛澤東:《采桑子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唐】徐鉉:《九日雨中》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目極暫登臺上望,

  心遙長向夢中歸。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遙羨雁飛。

  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

  重陽節古詩詞9

  【唐】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

  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

  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唐】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唐】劉商:《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

  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

  陶潛何處登高醉,倦客停橈一事無。

  來歲公田多種黍,莫教黃菊笑楊朱。

  【唐】鄭谷:《重陽夜旅懷》

  強插黃花三兩枝,還圖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悵多于未醉時。

  【唐】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重陽節的古詩9

  瑞鷓鴣

  葛立方

  井梧葉葉秋風晚。

  東籬點點金錢滿。

  開急為重陽。

  日烘深院香。

  幽姿無眾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臺。

  壽公桑落杯。

  南鄉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梧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九日次韻王鞏

  蘇軾

  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

  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九日黃樓作

  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

  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

  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校本作千柄鍤}。

  黃樓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露{校本作霧}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

  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虎,(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楚舞吳歌亂鵝鴨。

  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重陽節的古詩10

  1.巖花不趁中秋約,籬菊齊供九日看。——錢時《九日融堂池上》

  2.明月初濡寒露白,籬花似趁重陽黃。——釋正覺《題奉化西峰圓覺禪院》

  3.重陽試新釀,謂子當不速。——蘇轍《次韻王鞏見贈》

  4.蔣陵依舊西風在,一度黃花一度愁。——仇遠《讀陳去非九日詩》

  5.籬邊舊菊猶豫堪摘,天末新鴻不可招。——仇遠《明朝》

  6.秋菊雖滿園,無錢得沽酒。——張嵲《九日三首·憶昔陶元亮》

  7.問訊重陽煙雨,俯仰人間今古,此意渺滄洲。——方岳《水調歌頭·醉我一壺玉》

  8.無錢持蟹對黃花,又孤負、重陽地。——方岳《一落索·瘦得黃花能小》

  9.逢人提菊賣,方省是重陽。——方岳《九日·逢人提菊賣》

  10.深謝栽培與知賞,但慚終歲待重陽。——李山甫《劉員外寄移菊》

  11.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李郢《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12.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李郢《早發》

  13.白玉階前菊蕊香,金杯仙醞賞重陽。 ——和凝《宮詞百首》

  14.陽德重重在初四,不須九日是重陽。——楊萬里《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少陽拜賜太陽旁》

  15.重陽過了元不知,猶有黃花三兩枝。——楊萬里《和沈子壽還朝天集之韻》

  16.蜜房歲晚能多少,酒盞重陽自不供。——王安石《詠菊二首·院落秋深數菊叢》

  17.重陽已過君休恨,留取金英晚節看。——宋祁《重陽不見菊·蜀地秋高未擬寒》

  18.菊近重陽破青蕊,猶帶潘郎舊風雨。——方岳《胡道士山房聽琴》

  19.重陽卻喜無風雨,野菊迎人亦自花。——方岳《九日道中》

  20.客中忽忽又重陽,滿酌葡萄當菊觴。——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重陽節的古詩11

  1.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2.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3.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4.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納蘭性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5. 功名炊黍尋常夢,怪事書空感激人。——王遜《西夏重陽》

  6.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張說《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7. 浪說閑居愛重九,黃花應笑白頭翁。——黃庭堅《戲答王子予送凌風菊二首·病來孤負鸕鶿杓》

  8. 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來。——黃庭堅《戲答王觀復酴醾菊二首·呂園未肯輕沽我》

  9. 七夕長留河漢女,重陽又屬騷人。——魏了翁《臨江仙·七夕長留河漢女》

  10. 憶得舊時重九日,紫萸黃菊壓梳釵。——黃庭堅《九日對菊有懷粹老在河上四首·憶得舊時重九日》

  11.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司空圖《重陽阻雨》

  12. 卻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龍山。——戎昱《九日賈明府見訪》

  13. 登高上山上,高處更堪愁。野菊他鄉酒,蘆花滿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陸大夫》

  14. 年年誰不登高第,未勝騎驢入畫屏。——李洞《過賈浪仙舊地》

  15.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慧霖《閏中秋玩月》

  16.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宋無名氏《行香子·天與秋光》

  17. 重陽佳辰可虛辱,橙香蟹肥家釀熟。——陳造《招鄭良佐》

  18.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寂莫東籬濕露華》

  19. 重陽雖過黃花少,尚有遲來玉雪團。——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

  20. 陶潛何處登高醉,倦客停橈一事無。——劉商《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21. 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羊士諤《寄裴校書》

  重陽節的古詩12

  重陽節古詩1

  《奉陪裴相公重陽日游安樂池亭》

  【唐】李郢

  絳霄輕靄翊三臺,稽阮襟懷管樂才。

  蓮沼昔為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寧知北闕元勛在,卻引東山舊客來。

  自笑吐茵還酩酊,日斜空從絳衣回。

  重陽節古詩2

  《重陽山居》

  【唐】司空圖

  此身逃難入鄉關,八度重陽在舊山。

  籬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

  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

  重陽節古詩3

  《重陽日即事》

  【唐】趙嘏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

  由來舉止非閑雅,不是龍山落帽人。

  重陽節古詩4

  《重陽阻雨》

  【唐】司空圖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重陽節古詩5

  重陽日酬李觀

  【唐】皇甫冉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

  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重陽節古詩6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唐】李佑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重陽節古詩7

  醉花陰/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節古詩8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節古詩9

  滿江紅·喜遇重陽

  【宋】宋江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愿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重陽節古詩10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唐】李群玉

  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

  重陽節的古詩13

  《九日登清水營城》是明代的一首詩,【作者】齊之鸞。

  原文:

  朔方三度重陽節,河曲干旌歲歲忙。

  鬢發已甘塵路白,菊花猶送塞垣黃。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書先為報江鄉。

  【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嘉靖寧夏新志》(《萬歷朔方新志》亦收錄此詩)。清水營,明代堡寨,故址在今靈武市磁窯堡鎮清水營村境內。原舊城周回一里許,弘治十三年(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之為二里。城堡北側臨靠明長城,東北依清水河而建得名,是明長城內側沿線的軍事防御設施之一,在長城沿線眾多的屯兵城堡中,清水營城是一座較大的屯兵城堡。

  ②朔方三度重陽節:在寧夏過了三次重陽節。

  ③河曲:黃河。干旌:旌旗的一種。以五色鳥羽飾旗竿,樹于車后,以為儀仗。

  ④太宰:官名。明朝為吏部尚書的別稱。蹜(sù):形容小步快走。《萬歷朔方新志》作“縮”。⑤系書:謂縛帛書于雁足以傳音信。江鄉: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鄉。

  【詩人簡介】

  齊之鸞,初名徐之鸞。字瑞卿。明代寧夏河西道僉事。南直隸桐城(今安徽省桐城縣)人。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遷兵科左給事中。敢言勇諫,終忤君臣,謫崇德(今浙江省桐鄉縣崇德鎮)丞。嘉靖九年(1530年)遷寧夏河西道僉事。時寧夏邊患、天災交加,饑民采蓬子為食。鸞取樣進于朝廷大臣并轉呈皇帝,冒死為民請命。又主持整修河東邊防工程——東邊墻深溝高壘。還建議增筑平虜所(今寧夏平羅縣)北邊墻一道。論功升副使。后擢河南按察使。卒于官。

  重陽節的古詩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重陽節的古詩15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殘菊》宋·梅堯臣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菊花》宋·朱淑貞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賦十月菊》金·元好問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重陽》

  唐·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

  《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

  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

  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重陽節的古詩16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宋代:朱熹

  江水浸云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云朵的影子浸在江水里,鴻雁正打算向南飛。我帶著酒壺,邀集客人,找一個蒼翠清寂、煙霧氤氳的.地方去飲酒。人世間難得一笑,還好有紫萸黃菊可以摘下來插在頭上,自娛自樂一番。風景還是往年的風景,而人早已不是往昔的人了。

  為了慶賀重陽節,應該喝得酩酊大醉,請不要再推辭不喝了。人活著就像寄生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非要奔波勞碌,到最后還怨恨人生苦短呢古往今來,無窮無盡。人間多少春花秋月,終難逃危機。你去問問齊景公,何必為人生短暫而淚沾衣襟。

  注釋

  1.隱括:指對原有作品的內容、語言加以剪裁、修改而成新篇。

  2.結客:和客人們一起登山。

  3.塵世:即人生。

  4.紫萸:即茱萸,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

  5.酩酊:大醉貌。

  重陽節的古詩17

  《旅中重陽》

  【唐】司空圖

  乘時爭路只危身,經亂登高有幾人。

  今歲節唯南至在,舊交墳向北邙新。

  當歌共惜初筵樂,且健無辭后會頻。

  莫道中冬猶有閏,蟾聲才盡即青春。

  《重陽》

  【唐】趙嘏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

  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

  元瑜正及從軍樂,甯戚誰憐叩角哀。

  紅旆紛紛碧江暮,知君醉下望鄉臺。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唐】獨孤及

  萬峰蒼翠色,雙溪清淺流。已符東山趣,況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肅,黃花門館幽。山公惜美景,肯為芳樽留。

  五馬照池塘,繁弦催獻酬。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騁望傲千古,當歌遺四愁。豈令永和人,獨擅山陰游。

  重陽日有作

  【唐】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臺,亂時誰見菊花開。偷撏白發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

  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陽

  【唐】高適

  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

  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欹斜。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

  《重陽東觀席上贈侍郎張固》

  【唐】盧順之

  渡江旌旆動魚龍,令節開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巖桂小,茱萸房濕露香濃。

  白云郊外無塵事,黃菊筵中盡醉容。

  好是謝公高興處,夕陽歸騎出疏松。

  《重陽山居》

  【唐】司空圖

  此身逃難入鄉關,八度重陽在舊山。

  籬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

  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

  重陽節玉津園錫宴

  年代:宋作者:宋庠

  紀節符陽序,承恩出上蘭,

  廚均堯脯膳,優集漢觴歡。

  紫菊吹花酎,丹萸辟惡丸。

  秋光浮翠帟,雜蘤珥華冠。

  宮樹遙分柞,林苕且辨蘭。

  神池翻瑞鵠,帝竹隱歌鸞。

  煙闕云中見,嚴城斗外看。

  欲知人意悅。霏霧滿歸鞍。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古詩詞積累10首

  重陽節的古詩18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

  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

  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

  鴻雁那從北地來。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

  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

  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齊安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重陽節的古詩19

  一、采桑子 重陽

  mao ze dong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四、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五、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六、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七、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八、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九、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十、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節的古詩20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九日送別

  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日龍山飲

  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節的古詩】相關文章:

【精選】重陽節古詩07-07

(精選)重陽節古詩07-07

重陽節古詩06-13

重陽節的古詩06-13

重陽節古詩【經典】11-08

關于重陽節古詩04-01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06-15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06-13

重陽節的古詩(必備)07-05

重陽節的古詩[必備]07-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精品国产aV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中文字幕免费的日本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一级特大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