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第二季,比起第一季來可是更勝一籌:首先是詩詞內容的進一步拓展,節目帶領觀眾在“熟悉的陌生題”中領會中華詩詞文化的精髓;二是賽制升級。本季節目增設具有“飛花令”環節。節目借鑒了古人的詩詞之趣,每場比賽增設一個關鍵字,由場上選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團答題第一名,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獲勝者直戰擂主;三是舞臺的設計,比原來更加華麗,大氣;四是這里的一百多位選手來自全國各地,各個民族,各個行業,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歲兒童,既有大學教師,也有普通農民,還有在中國學習工作的外國留學生。
而主持人董卿的表現也是讓人大吃一驚,以往觀眾們對董卿的印象,大多集中在“大晚會主持擔當”、“央視一姐擔當”上,而這次的中國詩詞大會上董卿在各種細節中表現出了她原來也是博覽群書的,是一名“真·學霸”,當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啊!而且不管多忙董卿每天都會抽出一個小時來讀書,值得我們學習!
希望有比如13歲的初一學生葉飛,擅長用文言文寫作,小小年紀就有不俗的詩詞積累;北大博士生陳更,工科出身,卻滿腹文才,連續幾場都是擂主,誦讀詩詞時,總是展現著自信的笑容;還有具有大將風范的上海中學16歲的高二學生姜聞頁、被葉飛戲稱為“猴哥”的文來中學13歲的初一女生侯尤雯等,他們當中涵蓋了工人、農民、學生、老師和自由職業者。
最讓人感動的是來自河北邢臺市南和縣郝橋鄉的一個小村子的白茹云,在生重病獨自一人在醫院治病的時候,買了一本詩詞鑒賞,在住院的一年多時間里,堅持把一本書看完。盡管她在做完化療以后,她的鼻子、眼睛、耳朵、嗓子都出現了問題,耳朵聽不清,眼睛老流淚,聲音發音也不好,但她還是自信地站在了《中國詩詞大會》的現場。她笑著說,我現在已經不覺得有什么了,每個人都要經歷一些波折,這都不算什么。她說自己現在是帶瘤生存的狀況,但覺得幸運。所以,她一出場,就念了一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她那么豁達,現場的主持人、嘉賓、選手還有在電視機前的我,都淚流滿面,心疼地哭了。經歷了那么多,她還能笑著說起這些事,能夠和年輕人一起挑戰自己,展現自己對詩詞的熱愛,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說,這就是大美!隨后,白茹云全程非常淡定地答題,不驕不躁,一筆一劃,答對了題目之后,也不歡呼雀躍,十分從容。
現場嘉賓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酈波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均多次夸贊她答題淡定而準確,全場她答對了全部題目,拿下了285分的高分,也只微微一笑。最后她以微小的差距敗給了姜聞頁,她還是笑嘻嘻的,真正的寵辱不驚。在舞臺上的最后一分鐘,她還不忘鼓勵別人,為他人帶去力量;生病的人不要太灰心,我們活著就好,活一天,就高興一天!這樣一個經歷了重重磨難卻依舊健康樂觀的人,怎么能不讓人感動與敬佩!
十場對決,從百人團到選手,從嘉賓到主持人,所有人都深刻地展現出了什么叫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中國詩詞的強大魅力!大家都是由衷地熱愛詩詞,是在交流中華文化,而非僅在比賽,這也正是節目叫“大會”而不是“大賽”的原因。許多網友也感嘆,看了《中國詩詞大會》,才知道原來詩詞那么有趣,中國詩詞歌賦真是讓所有語言都默然失色的存在!
翻開一頁頁中國詩詞,我們可以從中欣賞到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黃昏雄奇壯觀的美景;可以感受到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可以領略到蘇軾的“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超脫的胸襟和領導的“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豪邁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汲取到“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的催人奮進;可以體會到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纏綿悱惻和凄婉動人……中華詩詞,以其獨特的魅力,傳誦千年,流芳萬古!
人生自有詩意,生活不止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讓我們與春天為伴,與青春為伴,與詩詞為伴,閑遐之余,坐下來好好欣賞我國星漢般燦爛的詩詞歌賦,一定會讓我們的內心有所催發,喚起我們對生活的無比信念、感恩和熱愛!讓我們在中華詩詞的浩瀚知識海洋中,遇見最美好的自己!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心得05-17
《中國詩詞大會》心得體會06-01
《中國詩詞大會》的觀后感06-21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12-23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12-23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06-17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06-18
【熱】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08-01
《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推薦】11-24
【推薦】《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