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優美寫景散文
優美寫景散文
更新時間:2022-03-04 15:59:11
  • 相關推薦
優美寫景散文(精選2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散文嗎?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美寫景散文(精選2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優美寫景散文 篇1

  攜三五好友,在春意最是新嫩的時候走進廬山西麓—石門澗景區,感受廬山別致的俊秀。

  從鐵索橋踏入景區,橋身輕快地晃動,合著我們愉快的心境,連連幾個深呼吸,感覺整個胸腔里都充滿春天的氣息,踏上自然景區的方石路,那淺淺坑洼的石面殘留著一層細泥,覆著些許落葉,亦氳開自然的感覺,一下子就覺得似乎離塵囂很遠很遠,走在石路上的腳步都不由得放緩,慢慢向前邁去,讓全身都舒張開。

  最是春情濃時,觸目的,皆是綠的顏色,深深淺淺,似將所有都連成一片,又似點開了遠近、東西,在我們目所能及的遠方顏色較深的山峰上繚繞著薄薄的輕煙,襯著這連綿起伏的綠最是好看,連天空城澄澈的藍都似在烘托著此山中秀致的綠,盛滿綠意的雙眼受到平日少有的舒緩,好不舒暢。一路看來,因著那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長著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多種植物,不常見的石楠、野桐、馬褂木、日本珊瑚等,薈萃其間,蓊郁成林。因著初春,在行進的時候還能看到好些花,有山茶花、香粉花、紫玉蘭、桃花、杜鵑、深山含笑等,或妖艷或秀氣、或嬌嫩或娉婷,由清新的綠襯托著,更是精致的美。

  石門澗的一大特色—“奇石”很值得一提,這兒可謂是石的奇觀大世界,也所以贏得了“世界地質公園”的身份。石門澗山上、谷中到處都是石頭,廬山第四世紀冰川遺跡在石門澗極富典型性。其實在遠古時期,大約九億年前,廬山及周圍地區尚是一片大海,后經多次地殼活動,廬山才從海底慢慢上升起來,所以地貌景觀奇特,地質內涵豐富多彩。距今約120萬到24萬年前才構成這種“褶皺”型和“地壘式斷塊山”。而正是由于第四紀冰川鬼斧神工似的把石門澗雕刻成一件藝術珍品。由于大自然這個天然藝術家的.創造,風為雕刀,雨為油墨,石門澗的石頭,被精制成許多藝術品,生態多妍,千奇百怪。在我們一路向上登時,不僅僅能看到滿目的綠,更是能觀賞沿路的巨石,以及對面山脈側面的褶皺或斷層構成的脈絡,許多脈絡被前人點出,讓我們看到一個個形象的比擬。

  一會兒看到巨大的老虎踏在溪邊的石上,身子拱起,注視著下方,好不威武;一會兒又看到兩條蛇從洞中鉆出,蛇頭正高高昂起;還有山上一些或凸或凹的起勢及登山時伴著路的或單個或成組的石頭被連成許多異常的形象,有老鷹嘴、岳飛棺、人面雄獅、龍虎爭勝、觀音送子、石壘經書、天狗望月、大象戲水、龜魚相伴、白面狐貍、猴子觀瀑、仙人脫靴等石像栩栩如生,異常是高達十多米乃至數十米的猿人頭像、石門大圣、北京猿人、石門壽星、石門大佛和偉人頭像,更是活靈活現的“神仙同化物”。這些天然景物,在指引解說下,每一個形象我們越看越象,不由得贊嘆這神奇的景觀和人們豐富貼切的想象。

  在石門澗不得不說的還有那里蘊含著濃厚的佛教氣息,這大概是江西源遠流長、底蘊深厚的佛教文化所影響的。在山路上,既有路邊的觀音壁刻,亦有小型的佛教祝禱臺,更有東晉高僧慧遠大法師修筑的“龍泉精舍”,此處歷時悠久,甚有古韻。踏入山門,穿一通閣,可見意見甚寬大的佛堂,顯于眼前的是千尊佛像,尊尊雕刻精美,形態各異,似一座潔白的寶塔立在那。莊重而肅穆,油然感到一種神圣感,心神也不由得收斂,怕有一絲絲褻瀆。

  當聽到隆隆擊水聲的時候,我們興奮地加快了腳步,在兩個轉彎后最終看到石門澗瀑布咆哮奔騰而下的身姿,濺起的水花漾著炫彩,那是陽光的色彩。極目往上望去,瀑布起于一股娟娟的溪流,依山就巖而下,先后呈梯形思疊,在石門崖翻身滾下,便化作百丈飛瀑,跌進其下的青龍潭,氣勢宏偉,其聲如雷,十分壯觀。潭水中有兩塊巨石,被稱為“觀瀑石”其中一塊橫面向上,被刻上“噴雪奔雷”四字,以留記徐霞客當初攀藤附葛,考察石門澗,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游廬山日記》中贊曰“噴雪奔雷,騰空震蕩,耳目為之狂喜”。另有一塊可了“青龍潭”三字,其字為繁體豎立,頗有歷史感。

  再沿著瀑布旁的石階而上,進入一觀光亭,憑欄遠望,略可見瀑布的些許樣貌,聽著其震耳的聲勢,將四周秀美的景色收于眼底,“心曠神怡”都不足表現此時心中的暢快。俗話說“不到石門澗,難識廬山面”,它既有泰山之雄、黃山之奇,又有青城之幽、華山之險,不愧是廬山的一塊瑰寶。

  絢麗而神奇的自然風光,吸引了歷史上無數名人雅士。他們或擇勝登臨;或結廬隱居;或潑墨揮毫;或尋幽探險。峰峰嶺嶺,遍布履痕;溝溝壑壑,回蕩歌吟。而今一番尋春,也使我們深深感到不虛此行,聽聞廬山“春有錦繡之花,夏有石門澗云”待到夏日之時,必再來此一觀,必不令我失望。

  優美寫景散文 篇2

  蘇州雨是常見的,若早起天陰氣沉沉,準是夜里不防備落了一場倉促的雨,僅有林蔭道上堆積的濕漉漉的落葉可證明。蘇州的雨也猝不及防,一會兒工夫能夠變換三種臉色,說時遲那時快,雨勢席卷,撐傘的余地都沒有。

  早起蘇州是個暗沉的臉色,剛預備著出門就雨聲降臨,颼颼墜下,烏云遮天蔽日。然而落雨天的蘇州是格外安靜的,不容錯過,遂冒著簌簌白雨,出門趕車。雨時而狂亂時而溫存,難以捉摸的脾性,是江南雨的常態,驕矜隨意。

  車停在一條雨濕的梧桐樹街,水光閃爍著青翠,碎雨絲兒撲面而過,好在是個落雨天,昨還是穿花柳絮斜撲面,今就一陣清冽的風搖晃而來。由于雨天的緣故,游人稀稀落落,三兩散客撐傘而來,卷褲腳、穿套鞋的也不少。我撐著傘站在滄浪亭門口,忽地又雨聲驟臨,輕雷陣陣,可園和滄浪亭門口皆大珠小珠落玉盤,滄浪亭門前汩汩的綠潭水翻涌水泡,淡淡腥氣,而潭邊釣魚客紋絲不動,恍若未聞,雨聲不斷在暴與柔之間變幻,站在門口的我估摸著可是才一刻鐘而已。

  我喜歡這樣的非熱門的景點,若在此發呆迷糊,也絕對不會被輕易打擾。又過了一刻鐘進入了可園,雨勢微平,鳥雀空啼,園中人可是二三,或臨湖閑坐或穿過游廊而去,書院里正展出著字畫,芭蕉葉在天井里微微顫動?蓤@很規整,無怪癖亦無特色,進門“四時風雅”處即可一覽無余,一平池塘,一座小亭,兩座抱廈?蓤@又名樂園,又稱近山林,是我見識過的蘇州園林中最沒有特色的一座。

  滄浪亭稍有些可觀處,進門兩盆嬌艷的杜鵑花頓時就讓雨寂的庭院增艷。兩邊的抄手游廊斜坡而上,環住中間的滄浪亭,亭外照例有古樹名木遮蔽,無論陰晴,都是個幽靜好處,有用收音機聽蘇州話曲子的老畫家,桌上攤著他們的畫稿描樣,也用蘇州話談論世事;蘭花也幽幽開了,雨天里恰宜這幽靜,廊檐滴雨,游人至又返,而檐下的中年畫家循著這雨天的幽然作畫,整個園子都清麗脫俗。

  要說看這些園子,左可是是一個模子的,但細看看頭真是大不一樣的,若多走訪幾處林子,自然有了確定適宜與否的基礎。園子里廳房的名字都多有文化底蘊,而配上的小品介紹也凝練優美?蓤@有“東合樓”、“一隅堂”、“挹清堂”,滄浪亭有“聞妙香室。滄浪亭與拙政園、獅子林、留園等齊名,并稱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園中的一副對聯極其有名:“青山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若平素閑暇,滄浪亭是個極好的去處。

  隨后在雨勢漸止后走過蘇州中學、蘇州市第一中學等名校,又穿過十全街拐去蘇州公園,游蕩一圈后走向鳳凰街,后又繞回觀前,在蘇州大客堂吃午飯。蘇州小食是必不可少的,桂花糖粥一如既往綿密可人來蘇州是必吃的。

  午時又走至園林密集處玩耍獅子林,蘇州博物館門口長龍不斷遂作罷。獅子林是鼎鼎有名的園林,明白的園林的就絕對明白獅子林,而我來蘇州許久這是第一次游玩。即使是個不大好的天氣,園中還是游人如織、絡繹不絕,想來晴天里更是人頭攢動的,那可就更沒有意思了。獅子林是環環繞繞出名的,景致也彎彎曲曲,包裹著中間的假山迷宮,許多游人在假山里穿行游玩,一會兒冒出頭一會兒鉆進去,假山里四處是花花綠綠。紫藤蘿的葉業已偏向枯黃,而垂絲海棠在暴雨后也稀稀疏疏,可是隔了七八天,繁茂的花兒就謝的隨水流了,園中僅杜鵑一枝獨秀,但嫵媚的花骨朵兒也萎落在地,好不可憐。獅子林總體來說是大氣的`,院內裝飾很多,無論是窗格紙上的文印墨字還是花窗上的纏枝南瓜紋都很漂亮,雖不易讓人發現,但缺失就少了份精致。獅子林游人群群,但仍然有老藝術家在畫中國畫,游人嬉戲,而他們肅穆,是令人艷羨的。園林在夜間就關掉了,否則少了這么些游人,獨對著庭院空寂,看明月度風而至,真是自在極了。

  我很愛雨天的蘇州城,雨阻礙了許多湊熱鬧的游人,還給了城區片刻的安詳,若是晴天,決計見不著空無一人的公園與梧桐樹大道的,而雨后清芬的動人只是供少數人玩賞的。在蘇州已許久,也抱怨過蘇州休假日的擁堵,抱怨過堵塞的交通,然而不容置疑的還是對蘇州的情有獨鐘,若非狂風暴雨我依舊愿意在淡煙疏雨下游覽橋水畫舫悠悠、園林墻壁花木,浮世清歡。

  優美寫景散文 篇3

  資深的游客熟知,探訪“天下第一泉”,白天觀風景,夜晚賞風情。霧里看花,雨中觀山,月下賞泉,這是至美上好的選擇。

  夜色這神秘莫測的玩藝兒,悄無聲息地不知從何方漫延開來。將樓山房谷和嘈雜的市聲溶解,僅有澎湃亢奮的泉音,琴瑟合鳴的泉韻和那些與泉匹配的碧柳、翠竹、花壇、綠地朦朧下來了。

  轉瞬間,只覺眼前一晃,趵突泉景區象進入迷幻王國的水晶宮一般,那一盞盞耀眼奪目的彩燈頓時點亮!翱彰魍ǖ孛},活潑見天機”。亮汪汪的那三股奮力突兀的旺泉,這些深藏地宮的水之精靈如同商量好了一齊挺直腰板,攢足勁兒躥出地表,按捺不住歡躍的活力,競相跳蕩。在地下射燈、地面彩燈的相互映照下,如從九霄虹霓分離出來的紅、橙、黃、綠、青、藍、紫各類色素,反復不斷變化著不一樣的色調。在水面浮金躍銀,泛光潑彩,令人賞心悅目,心醉神迷。至頂端又幻化成亮晶晶、濕漉漉爆蕾舒瓣的三簇雪蓮花。游賓聽著輕柔悅耳的樂曲如入神境仙界,如醉如癡。

  水霧氤氳,泉流蕩漾,時波時漣、時聚時散,不時送來縷縷泉風,絲絲涼意。燈光落在波光瀲滟的水面上宛若無數支神奇彩筆在揮動,把天光水色涂柒成一幀五彩斑斕的畫幅,光怪陸離的“印象派”構圖更顯的神妙奇特。燈光抹在婆娑的樹枝、搖曳的柳絲之上,恰似涂了一層閃光的油彩,滿目皆是玉樹瓊枝。彩燈啊,你笑吟吟地隨意戲波、撫株,耍將起來真稱得上一位絕技妙手!就連觀瀾亭、濼源堂、乃至白雪樓也未能躲開彩燈機靈的掃描,丹柱、黛頂、石階也變得玲瓏剔透,閃爍著金玉般豪華的色澤。

  今宵有多少游人為趵突泉的勝景奇觀而眼花繚亂、流連忘返!疤煜碌谝蝗蹦谴髿獍蹴绲纳鷻C,蓬勃向上的氣勢,令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而為之動容,嘆為觀止。以《聊齋志異》而名揚遐邇聲播四海世界“小說之王”的蒲松齡先生,曾以生花妙筆留下傳世佳作《趵突泉賦》:“……爾其石中含竅,地下藏機,突三峰而直上,散碎錦而成漪。波洶涌而雷吼,勢江頁洞而珠垂;砰轟兮三足鼎沸,鞺鞳兮一部鼓吹。沈鱗駭躍,過鳥驚飛。羌無風而動藻,經上欄而濕衣……”。在文才橫溢的蒲公眼中,泉下必須藏有神秘的洞穴和奇妙的玄機,竟然使得三股泉水噴出地面構成三峰鼎立。散去后而幻化成錦緞狀的`漣漪。水波涌動聲如雷吼,驚得魚躍鳥飛、藻芹晃動,翻起的波瀾直拍護欄濺濕衣衫。這就是趵突泉氣勢磅礴的壯觀圖景。

  今年泉水豐沛充裕,三泉噴濺不舍晝夜。今宵,五彩斑斕的趵突泉有聲、有色、有形;游眾可觀、可聽、可品。鑒于此,濟南人愛泉、賞泉、親泉,感恩泉水的惠澤。冰清玉潔的趵突泉是濟南的脈,有了它,才盡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濃情水韻和柔靜之美;錦心秀口的趵突泉是濟南之魂,有了它,泉城才彰示靈秀氣質和盎然生機;泉聲若輪、雪濤四濺的趵突泉,是家鄉一張亮麗的名片,有了它,濟南才沖出齊魯,名揚華夏,才讓世界不僅僅目睹她寶貴的文化遺產財富,并且垂青她經濟高速發展驚人的豐盈碩果。

  優美寫景散文 篇4

  大自然中的聲音有很多很多,其中必須有一種聲音讓你難以忘懷,是因為它能勾起你對往事的回憶?是因為它能讓你浮想聯翩?還是因為它能夠給你人生的啟迪?

  我喜歡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聲音,它能使我心曠神怡,沉靜在美妙的音樂聲,美妙的幻想中。

  我喜歡風吹拂萬物,發出的“颯颯”聲,它讓我學會用心去感受自然,感受大自然特有的寧靜。

  我喜歡河流流淌的聲音,它能帶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

  可是,我最喜歡的是雨的聲音。

  有人以往說過,雨是上蒼憐惜人類而流下的眼淚,流入人間便化做了雨;也有人說雨是上天給人的恩賜,雨會滋潤人間的萬物。

  我喜歡在雨天外出游玩,去淋淋雨,有人說我傻,我卻不這么覺得。

  當外面下著雨時,我會站在雨中,不打傘,也不穿雨衣,只是靜靜地站在雨中,閉著眼睛去傾聽,去感受,任由雨水去沖刷我的身體。

  你必須會問我聽到了什么?我聽到了雨中的.精靈在歡快地歌唱,我能夠感覺到他們就在我的身邊,一邊唱歌,一邊跳舞,有時在心中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他們哼起來,手腳也會情不自禁地動了起來,與雨中的精靈,一同載歌載舞。

  我聽到了花草樹木上雨水與植物的交談,我從植物的語氣中感受到一種歡快,一種因雨水的到來而引起的歡快,那是發自內心,情不自禁的。

  我聽到了雨水與草木的攀談,他們就像一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經過一番簡單地問候,便開始了熱切地交流。

  雨說出了自我這些年在天空中的經歷,說出了自我一次又一次地從水蒸氣變為小水滴。

  草木說出了自我幾年來多次獲得新生。

  雨中的雨精靈的歌聲越來越小,我睜開眼睛一看,雨已逐漸變小,天空中的烏云也慢慢散去。

  雨停了,太陽重放光芒,在天空中映出一道道彩虹,雨精靈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只留下了空氣中淡淡的清新。

  我愛雨,愛聽雨中的歡歌。

  當你有時間時,也能夠靜靜地站在雨中去感受。

  我猜,聽過之后,你必須會愛上它的——雨的聲音。

  優美寫景散文 篇5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車窗外的麥田漫無邊際,猶如浩瀚無涯的海洋在陽光下翻滾著綠色的波浪。這讓我想起了故鄉的麥田。

  深秋的時候,一輛輛拖拉機拉著锃亮鋒銳的犁鏵劃破故鄉的大地。大地露出一道道新鮮濕潤的土壤,彌散出泥土渾厚清純的氣息。人們拿著鐵耙忙著整地作畦,然后用木質耬車將一粒粒麥種播灑在土地里。麥種播進大地,仿佛融入了母親的懷抱。它們在泥土里悄悄地生根發芽,使勁兒穿透泥土鉆出地面,露出淺綠色的身軀。人們站在田壟上望著綠茸茸的麥苗,像是望著一群嬌小可愛孩子,期望它們茁壯成長,盼著它們早點兒抽穗灌漿,長出豐盈健碩的麥穗。

  麥苗在二十四節氣晝夜不息的運轉中一寸一寸地成長著。大自然的一雙巧手用時光的`線條將它們紡織成了綠毯,覆蓋著遼遠壙埌的平原,裝飾著蕭瑟、寒冷的村莊。白天淡淡的陽光像雨露似的沐浴著它們。它們在寒風中歡快地舞動著纖細的腰肢。到了夜間,大自然的一雙巧手又用厚厚的寒霜織成棉被,蓋在麥苗身上,讓它們安睡。對它們而言,凌厲的寒冷是大自然賜予的福祉,練就了它們堅強剛烈的風骨,也催生了它們成熟的夢想。

  時間躡手躡腳地跨過小寒與大寒,走到了立春時節。春天給麥田灌輸了力量與期望。這個時候的麥田像個翩翩少年,在春光的照耀下洋溢著盎然的生機。春風吹來,麥浪在平原上翻涌,像一群少年在大地上奔跑著呼喚。人們辛勤地勞作,用血汗澆灌著麥田。麥田默默地醞釀著果實,充實著人們心中的期望。

  小滿轉身遠去之后,芒種急急匆匆地到來了。大自然的一雙巧手用太陽的七彩之光給麥田鍍上一層金色。這個時候的麥田豐碩而美麗,像是一位年富力強的青年人。人們望著飽滿沉實的麥穗笑容滿面。人們收獲麥子之后,將一粒粒麥子裝進糧倉,作為養家糊口的糧食。

  麥田,是我們的母親。它在二十四節氣的流轉中生死更迭,用健康、豐贍的糧食默默地養育了我們。

  優美寫景散文 篇6

  花開有聲音嗎好一段時間,我一向在思考這個問題,可是怎樣也想不出任何頭緒;蛟S,沒有吧,花開怎樣可能有聲音呢我不禁一聲輕嘆,隨即苦笑起來,笑自我真是太富有想象力了,竟會莫名其妙問出這么一個“怪問題”。

  沒過幾天,我家院子里的茉莉花開了,我透過窗戶,看到了花開的一瞬,親眼目睹了一朵朵花的悄然綻放,也見證了生命的奇跡與真諦。那茉莉花一朵比一朵純凈,單純得沒有一星半點的雜質;一朵比一朵美麗,濃郁芬芳打動人心。

  傳說,百花仙子有一日召集百花,分給它們五彩繽紛的漂亮衣裳,只可惜茉莉來得遲了,只是分到了一身潔白如玉的外衣,百花仙子遺憾之時,破例賞給了它一股濃郁的香。

  茉莉,它沒有絢麗的色彩,也沒有嫵媚的姿態,可是,它樸素自然、清凈純潔。異常是在靜寂的夜晚,當它舒展開那潔白如玉的花蕾時,默默地給人們送來一縷縷芳香,那么濃烈,又那么清新;那么幽遠,又那么持久,會使你陶醉在異香馥郁之中,真是“雖無艷態驚群目,幸有清香壓九秋”。宋人在《閩廣茉莉說》中有一段評語:“閩廣多異花,悉清芬愈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

  茉莉的香清新怡人,常常會觸動我心靈深處的那根弦,一陣陣悸動。我忍不住充滿愛憐地撫摸著它的'花瓣——好軟,好涼,也好柔韌,就仿佛花季少女般的氣質和靈魂。當然了,我不明白這是第幾季的花了,但不難猜測,它們從未忘記過自我的使命——就算用盡一生的精力,也要開出最美的花。多堅定的信念啊!它們的骨子里透著堅強,不屈和驚人的毅力!多少載春秋,它們繼承祖先的傳統和基因,一代又一代交替;一輪又一輪花開、花落;一遍又一遍上演著重復卻又并不枯燥的精彩。

  茉莉的花期僅有20—40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而對我而言,已經算是短了。它們即使再多陪伴我幾日又如何,終有一天會悄悄地離去,正如當初它悄悄地來。想到這兒我忽然鼻子一酸,像是要哭出來一樣,感到不舍,卻無力去挽回他即將離去的腳步了。也許在我眼中,它的意義早已不僅僅是一朵花那么簡單了,真的,我已經把它當作是知心朋友了,我是它最忠實的聽眾。

  大自然創造的一切生靈都有自我獨特的意義,所以花開也會有聲音,那是屬于它自我的聲音。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心靈去感悟,那么你才會聽得見。

  花開有聲,就要看你是否會去發現了。

  優美寫景散文 篇7

  收拾簡單的行李,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周末旅行。背著包,我們踏上火車去南昌動物園。下了火車有點遠,車饒了幾條街,最終到達地點,映入眼簾的是平躺的牛木樁,雕刻著紅色字體“南昌動物園”,心中不免有點興奮。

  因為不是黃金周,人不是很多,進入動物園,一群白鴿在覓食,看著小孩開心地在喂食物,我也歡喜地買了兩小包的干玉米,蹲了下來,放在右手心里等著白鴿飛過來,一下子大部分的白鴿爭先恐后地吃我手中的玉米干,我滿臉的笑容:“快看,白鴿多可愛啊!趕快幫我拍張照片吧!”我撫摸著可愛的白鴿,滿滿的幸福。過了一陣子,你忽然對我說:“前面還有很多的動物,走吧!”回頭了看了一眼一群潔白的白鴿,依依不舍的朝前走去……

  郁郁蔥蔥的植物,綠色的指引,聽到了人們的歡笑聲,原先猴子在騎車表演。一路上,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種類的動物,有老虎,袋鼠,鹿,白鶴,大象等。在寬敞的草坪,建立一座高大寬敞的房子,草坪中間柱子上也掛著枝干,沒有了葉子。第一次我遠遠的看到了生長在非洲的長頸鹿,不僅僅驚呼:“好高!快來看。 蔽遗艿搅碎L頸鹿最近的草坪,它大概有5米高,長著一對明亮的大眼睛,長長的脖子,身上有美麗的'花紋,我站在它對面顯得十分的渺小。

  隔著護欄,它望著另一邊的長頸鹿,我帶著暖暖的笑容,高高的揮著手,興奮地喊道:“嗨!長頸鹿,我在這!”它微微地轉過身,用陌生的眼神看了看我,然后往前走了幾步,把兩條瘦長的腿構成八字形,有點吃力,頭慢慢的彎下,吃腳下的草,部分草含在嘴里。附近的長頸鹿走來了,它喂給了最愛的長頸鹿吃,這畫面我立刻拍了下來,多么甜蜜的一刻,動物之間的感情也能夠這么的唯美,動情。

  旅途中的風景在我們的前行的路上不斷變換,看到長頸鹿溫馨的畫面,相濡以沫,彼此疼惜,成為我最完美也是最難忘的風景線,告訴我們怎樣去愛一個人。旅行,能夠讓人忘記煩惱,旅行,不在乎你們走多遠,而是陪在你身邊的人懂你,一向疼愛著你,那么人生的風景里就不會再孤單。

  優美寫景散文 篇8

  自然有四季之韻,春有春的盎然生機,朝氣蓬勃,夏有夏的炫麗多彩,滿目琳瑯,冬有冬的厚重充足,晶瑩剔透,而秋,有它的靜美,它的蕭瑟,有它的沉默……

  大自然在地球的自轉之下不斷更換著華麗多彩的時裝,每當繞著“火球”翩躚走過四分之三時,大自然落葉紛飛,金光四溢,秋高氣爽,是的,沒錯,秋邁著翩躚的步伐正趕過來。

  行走在樹林間交叉纏繞的小道上時,我閉上雙眼,能夠感覺到秋葉簌簌,飄然落入湖中暈開的漣漪,我仿佛在海洋的。深處沉淀了下來,閃爍著斑駁的光點。那就像人的一生,經過春日細微的呵護,夏日熱烈的搏斗,就到了秋日在秋風蕭瑟中靜靜滑落。人的一生呵!乍看似如此簡單。

  經過一場秋雨的洗禮,林間透著涼意,被氤氳的水汽彌漫著。一股自然之美油然而生。不加任何華麗繁瑣的裝潢,不加任何濃艷絢爛的裝飾,淡雅,平凡,清新之感伴著婉轉的鳥鳴在朝陽似火中暈開,散步在你看得見的任何地方。時間就像一把似有似無的似有似無的刻刀,將這一幕幕刻畫,思緒將這珍貴的自然之美裝裱珍藏在旅途的背包中。

  我坐在林間的座椅上,能夠感到濕潤的小分子鉆入我的皮膚,濕潤著它。我呼吸著空氣,那里有淡淡的.泥土香,淡淡的草木香和落葉腐爛的氣味,他們一同進入我的肺腑。我對著空氣呢喃:秋呀,大自然的韻律,為何你生得如此溫柔,為何你的舞蹈如此飄逸,為何你的腳步如此輕柔,為何如此令人著迷?

  我踩在枯枝落葉之上,發出“咔咔”的聲音,難道你們有什么未了的心事么,還不樂意安分下來?突然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詩,她寫道: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在秋天寂靜凄涼之中,她身著薄衣,體會著秋天的涼意,體會著命運給她留下的一片蕭瑟,她美得如此自然,哀傷地如此自然,似水,似花,似靜美的秋葉。

  金色的陽光透過稀疏的秋葉投下斑駁的影,林蔭見腐炫的。氣息愈加濃厚,我抬起沾滿泥土和枯葉的腳走了出去,留下一片寂靜而美麗的秋。

  優美寫景散文 篇9

  暗香浮動,花瓣輕拂春風,等待五月詣,相思結戀果,笑點醒沉醉的陽光,醞釀五彩的鵲橋,相會一載一夕,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春天,這是桃花綻放的好時節,一絲絲的馥郁清香圍繞著整個鄉村,如今的世界,幾乎以往的蠻荒之地化作蝴蝶翩翩起舞于之間的桃花源,那是春的作品,有種迷戀叫做不舍,當你經過這片桃花源時,你坑定會被心底涌起的占有欲有迷惑,抑郁不住,把持不住是嗅覺中感受到的春的氣息。銷魂的粉色猶如女子害羞時的臉頰,又似受人喜愛的胭脂。醉迷了一片冰心,當你的鼻子與空氣中飄蕩的芳香相接觸時,你的心神蕩漾就在細細的收藏粉色的春天。桃林的美麗令人嘆為觀止,吸引著我稚嫩的眼球,躲不掉它的身影的迷戀,我那時會沉浸其中,安靜的欣賞春天的美,桃花的醉人神話。

  三月是春天的開始,揭開春天的帷幕,遠望一片春色藏不住,滿園盡是翠草生,拾起花瓣問青天,一枝獨秀是桃花。桃花似乎成為的早春的象征,三月桃花開,窺探桃林偷偷嗅,愿把桃花做童話,許愿來年緣中人,等待千載莫等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三月是姹紫嫣紅,活色生香的好時節,天空中最亮的太陽會帶領著你尋找春的蹤跡,春的光環,春的體香,那是春與生俱來的榮耀。三月,是一個簡單的開始,等待五月愛的結晶,相愛穿梭千年,那股香汗散發出他獨特的氣息,掌上桃花憐不得,教人葬花于土中,珍惜好光陰。

  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支花,可花的濃香,花的魅力,花的氣息與土壤息息相關。自有最佳土壤才能越釀最佳之花。常憂剪不斷,郁結于心成隱疾,無奈留不住春,明年春又來。再來心境變,莫尋前朝時?諝饫锏奈兜啦辉偈煜ぃ瑑H有在春回來時,才會又一回感受到春的清純可愛,它的魅力動人,他的嬌艷明亮。無奈苦作春,也許你看到了春的魅力,卻無視其后的.艱辛,你聞到了美妙的味道,卻忘卻了前人種樹的辛苦,你感受到春的醞釀,卻找不到春栽種的那片天空。

  為春作首詩吧,愿春天的粉色開邊整個地球,點亮笑的四面風,等待飄香的芳齡,品味美酒佳釀,笑談人生最美的一瞬間也如春一般美麗嬌艷,懂得灌溉春天的人,會見到你夢中的春,春中的夢。

  優美寫景散文 篇10

  “暖暖地午后,請你陪我到夢中的水鄉,誰也帶不走那扇古老的窗?茨乔嗌绞幯,看那晚霞吻著夕陽!辈恢菑暮翁幙吹竭@樣一首歌詞,不記得曲調,不知是誰吟唱,但那詞如畫般的意境,卻讓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我家鄉那早已消逝了的小鎮。

  記憶中的小鎮,有一條古老的小街,長長的,總感覺望不到盡頭似的,用青石板鋪就的街面,被一代代小鎮人踩的光滑而圓潤。街面很窄,兩邊屋檐相接,中間只見一線天光,晾衣桿能夠穿街而過,對門人家隔街隔窗都能夠相談。沿街是各式各樣的店鋪,還有代表小鎮最具文化經濟性的郵局、信用社、供銷社。不開店的人家的屋門也是一律敞開著。房子都是磚木結構,都是兩層樓和幾進之深的小院,對不熟悉小鎮的外面人看著,卻總有著那“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神秘感。

  小鎮的外面是一條灣灣的沙河,沙河的兩岸是那倒垂的水柳,河岸有人家的地方,在河邊都有青石鋪就的洗衣和淘米用的條石板,那灣灣的沙河把小鎮一分為二,沙河的上頭,建有一座小橋,年代并不久遠,但也為小鎮平添了一份景致;小鎮和眾多地處皖南山區的小鎮一樣有著相同的格局;也都是處在群山的環繞中。它沒有沈從文筆下那湘西吊腳樓組成的小鎮那樣渾樸奇險,也沒有蘇州小鎮那具有文化意昧的精巧雅致,比之余秋雨筆下的江南小鎮,我家鄉的小鎮其實也可是是條古老的小巷吧?墒菍τ谖襾碚f,那童年的小鎮,卻是刻在我生命里的,總在每一個落寞的時光如昨日重現;一眸的記憶遠望,心靈所觸的就是那些細雨如絲的仿若夢境的時光,那小巷、那老屋、那石板路……

  杏花煙雨的江南,青草長滿河堤時,是江南最美麗的`時節,記憶中也是小鎮最完美的時光。因小鎮是地處皖南沿江的交界處,閉塞中常略顯繁華。童年時的小鎮民風平和安祥,且依然是遵循著古老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最喜歡的是小鎮的早市,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山那邊升起,小鎮最忙碌的時侯也開時了,四方的鄉民們從家里挑來各色的新鮮蔬菜,在小巷街面的兩旁排開。且總有一些為了生計而奔波的南來北往的行人,在小鎮逗留,給小鎮帶來陌生而新鮮的面孔。這時的街面總顯的擁擠而繁華;每每這個時刻,總喜歡早早的起床跟在大人后面去買菜,喜歡在街面熙攘的人群里鉆來鉆去,找著自已喜歡的東西看著,雖沒錢也沒想著去買,當內心卻異常的歡樂。小鎮早晨集市買賣的時間很短,城里人稱為“露水市”,當8點過后,所有鎮機關都到了上班時刻,小鎮集市的人群也慢慢地散去,僅有那街面固定的店鋪開著,悠悠的等著顧客,這時街巷總有一些老人和閑人在街檐下打牌下棋,而愛聊天的女人們,則喜歡捧著瓜子,閑閑的在一齊,有著說不盡的陳年舊事,道不完的街面新聞,聊到情深處,常忘了去回家做飯。溫暖、恬靜、慵懶、舒緩、這就是小鎮民居的生活方式,時光也就這樣如流水般緩緩走過。在走過的記憶時光里,卻留給我一個難忘而歡樂的童年。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江南的風是溫柔的,小鎮的雨是纏綿的,纏住了過客的思念,但卻留不住那匆匆的腳步。江南的杏花在煙雨中開了又謝;江南的柳枝在春天的陽光下,綠了又青;只是我那童年的小鎮,早已在新時代禮貌的沖擊下吞沒,彈指間消逝在江南的煙雨中,成為了遠逝的一片風景。任時光荏冉,任歲月變遷;那童年的小鎮記憶,依然如夢般收藏在我生命的畫頁中。

  常在那天淡夜涼,月光滿地的惆悵時,想起那童年的小鎮,想起那完美的時光,那里的一切依然清晰如昨,那小巷、那老屋、那石板路;那里的一切象一張淡淡的水墨畫一樣,深深的定格在我的腦海里,如夢似煙。

  優美寫景散文 篇11

  住在華山腳下,說自我沒上過華山,著實讓云南來的小表妹好一頓笑話。為了挽回面子,我只好硬著頭皮答應陪她一齊去看看那令我畏懼的“天下第一險”。

  那晚,我們驅車來到西岳腳下,表妹迫不及待的就要往山里鉆,我一把拉住了她,“不急,要看日出最好半夜上山,否則你在山上呆不住的,我們先在山下溜達溜達吧”。

  如水的月亮從天邊爬上來,照在高大的山門上。進了山門,繞過道家宮觀玉泉院,漫步在溪水橋頭,看那湛藍的夜空中點綴著寶石般的星星,聞著從山谷里飄蕩來的山野氣息,聽著腳下那跌宕如珍珠落玉盤的流水聲,真讓人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我們和著月光踏上了用石板鋪成的山路。山路沿著溪水彎彎曲曲蛇形而上。夜晚登山的人很多,幾乎每人手中都拿有手電筒,那點點燈光,與天上的星星遙相呼應。

  山谷收攏了,兩側高峻的山嶺在夜色中黑黢黢地向我們壓了過來。山路越走越陡,我們早已是汗流浹背了,氣喘噓噓地坐在路旁的石頭上歇息。陣陣山風吹來,背上的熱汗突然變得象一條條冰冷的`蟲子在后背游走著,身上一陣陣發冷。

  過了“青柯坪”,我們來到了一塊巨大的山石前,這就是有名的“回心石”。它是一塊完整的大石頭,石面上刻著“回心石”三個大字。據說上山的人來到那里,意志和體力將受到嚴峻的考驗,在這回心轉意還來得急。

  風越來越大,路越來越窄,我們把帶來的衣服全都套在了身上,還是抵御不了那陣陣寒氣。趁在“千尺幢”下等候的時間,我抬頭看看,透過這個峭壁大裂縫,我看到滿天閃爍的星星和山腰上晃動的手電光交映在一齊,頗為壯觀,望山下,“游龍”一串,緩緩而上,我仿佛駕身與仙云之上,有中飄飄然的感覺。踏上了“千尺幢”的第一個臺階,我心里就開始發抖了,望著踩著我頭頂向上攀登的人,應對倚天峭壁,我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貫注戰戰兢兢地手握鐵索,一步一顫地向前挪動著身體,要明白,這可是"天下第一險"的第一關呀。在勉強能夠承接半只腳掌的臺階上,我們手腳并用艱難地向上攀登著,三百多個臺階整整讓我爬了半個多小時。在我剛想喘口氣的時候偶爾抬頭一看,哇,前面的路更讓我吃驚,那就是最險最難的"百尺峽"了,那里的山勢兩壁高聳,峭壁中高懸著一塊巨大的山石,下頭一條小道只能容一個人半蹲著身體才能經過,望著那半懸的巨石,象隨時會掉下來砸向從下而過的人,真是膽戰心驚……

  我氣喘噓噓,實在走不動了,可是我那小表妹卻依然健步向上,我只好緊緊追趕。下一站是第三關“老君犁溝”。溝在山之傍崖,東邊是陡絕的石壁,西邊是高深莫測的淵谷,石階兩側,寒索夾道,勢若登天之云梯。那里地勢險要,相傳道教始祖老子當年在華山修煉,見人們鑿道艱難,于是夜驅座下青牛,犁成此溝,作為登山的通道。溝盡頭為猢猻愁,其難以攀援,連猢猻猿猴也望而發愁。

  再向前就到了“金鎖關”,這是通向東,南,西峰的咽喉,又叫通天門,它也是氣溫的分水嶺,有“過了金鎖關,又是一重天”的俗語。關頭鐵鏈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鎖子,據說兩個心愛的人把雙方的名字刻在鎖上,把鎖鎖在鐵鏈上,之后兩人一齊把鑰匙從山頂扔下去,以示永結同心。難怪有這么多的鎖子加盟,使之成為名附其實的“金鎖關”。

  “鷂子翻身”是一塊三面凌空的巨石,游人必須緊握鐵索,面壁挪步,石崖盡頭,兩處互不相連的石頭斷了人的去路,游人要象鷂子一樣細心翻身而過。要不是沒有了退路,打死我我也不會冒這個險的。

  經歷了“千難萬險”,我們最終爬上了東峰頂,此時正是最冷最黑的時分。只聽得松濤陣陣,透過高大的樹冠,看見漫天繁星猶如綴滿枝頭的野果,給這山野平添了幾份生動和情趣!疤柍鰜砹恕,隨著一聲喊,山頂沸騰了,我看了看時間,六點零八分,就為了這一刻,我們辛苦了一個晚上。放眼東眺,一片紅霞從東方升起,太陽從霞光下慢慢抬起了頭,她悠悠然地浮出云層,宛如一只碩大的蛋黃包裹在橘紅色的外殼之中,越來越紅,越來越大。表妹將太陽緊緊的托在掌中,我一按快門,留下了“少女托日”的美麗瞬間。此刻,萬道霞光穿過云層直射大地!疤懒,太美了!”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華山最險要的就數“長空棧道”了。在九十度的千丈絕壁之上,用鋼釬插如石中,上邊鋪著木板,板下是萬丈深淵,有幾個膽大的朋友手拉鐵索,垂直而下,我只能“望棧興嘆”了,我怕一失手成千古恨。

  東峰崖邊,那形如手掌的巨石名曰“華岳仙掌”,為關中八大景之一;在玉女峰(中峰)上,我仿佛聽到了陣陣悅耳的蕭鳴;西峰頂上,山圣母對愛的執著,小沉香劈山救母的壯舉留下了千古美傳,我們也在那靠山而立的大鐵斧前留影紀念;“舍身崖”前,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彩云繚繞;“韓愈投書處”山勢險惡,難怪我們的韓大人也會驚恐失色,將隨身攜帶的詩書投于山下。

  回望山下,奇峰峻嶺,幽谷險道,巨石秀木,美麗傳說,華山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誘人,站在高高的山頂,我感慨萬分,“自古上山一條路”的華山最終被我征服了。

  此刻雖說有了棧道,但如果要真正體驗華山的險峻,要挑戰自我的意志,最好還是親自登上去,這樣才能有“一覽眾山小”的感受。

  優美寫景散文 篇12

  曾想做一個衣袂飄風的人,于月白風清中淺斟低唱,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曾想做一個銀毫輕點的畫家,于天朗氣清中縱情山水,自在天地,隨手點染,便是一卷汴梁。曾想做一個轉軸撥弦的琴師,于塞上風沙中任風吹拂,關山有情,隨手撥弄,便道出一生路途。

  詞章、畫卷、音樂,五千年的文化積淀于此,自是最最動人的風景。

  煙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依然屹立,斷橋邊紅藥黃花暗香如故,人面桃花不知何處,曉風殘月仍伴楊柳,哀怨的風景令人心傷。在這詩的風景中,蘇東坡于赤壁之上,伴江上之清風,高歌大江東去,嘆人生如夢;柳三變于長亭古道,冷落清秋,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李清照尋尋覓覓,于憔悴黃花之間,聽梧桐更兼細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詩中的'風景,為何總是抹上一層淡淡的哀愁讓人心傷,又讓人心醉。

  是誰輕點銀毫,畫一樹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的意境躍然紙上;是誰巧用丹青,一叢翠竹伴青石而生,“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傲骨流露。是誰的《仕女圖》唐衣飄飛,體態豐腴而不失婀娜,盡顯大唐盛世又是誰的《清明上河圖》車水馬龍,盡顯大宋汴梁物阜民豐的繁華

  畫中的風景,靈動,飄逸,令人神思飛揚,思接千載。

  是誰輕彈琵琶,是誰在撫弄古箏,又是誰在輕拉著如泣如訴的二胡琴聲悠揚,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幅風景的畫卷。琵琶激昂,是《陽關三疊》吧,夾著塞北清冷凜冽的風的聲音,仿佛讓人看到了陽關古道依依惜別的場景。羌笛悠悠,是《梅花落》吧,隨著關外的風沙,伴著彌漫的鄉愁,一夜之間,灑滿關山,仿佛讓人看到梅花點點,心香瓣瓣的江南。二胡悠揚,是《二泉映月》吧,一個瞎眼的藝人,在冷寂的城市,荒涼的街道,踟躕獨行,感受著秋般的人情。

  音樂中的風景,如詩如畫,怡人心神又撼人心魄,凈化著人們的心靈。

  詩、畫、樂,唯美的風景,伴人走過千年。而如今,許多人卻只注重物質享受,詩不再傳誦,畫不再高懸,樂不再演奏,只充斥了低級趣味的歌曲和小說。試問風景不再,讓我們又何處棲居

  生活不能蒼白,不能缺少了這唯美的風景,讓我們重拾那書卷,品味那古代的書香;重懸那古畫,重謁那山水奇景;重奏那裊裊古音,沉浸其中,你會發現,身邊多了無數風景,而你,一旦融入其中,亦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優美寫景散文 篇13

  那場大雪,聽說是幾十年未遇。大雪鋪天蓋地的時候,適逢我在南方,只能在腦海里用兒時見過故鄉的大雪勾勒如今的雪景。其實我是很喜歡下雪的。雪的潔白能讓我體會出一種溫暖,沒有瑕疵的溫暖。因為我感覺雪鋪在地上,就像一個博大的'懷抱。在南方,下雪的那天,不能和當地人一樣對下大雪無關痛癢,我卻從心里萌發一種感慨,也像是一種莫名的興奮,就因為是地道的北方人吧。

  雪景很美,但下的太大,也就給人的出行帶來了不變。這年的冬天,我的世界里也遭遇了罕見大雪,寒冷,痛徹心扉。此時,我沒有感覺到雪景的宜人,唯獨,寒冷,痛徹心扉。我心里的大雪,厚積得淹沒了思維,混沌,麻木,沉重。雪多了,會堆積成冰山,只覺得沒有一種陽光能將其融化。

  原先,多么完美的東西也能隨著心境的變化而發生質的改變。這一年的冬天,應對大雪,我不敢張望。

  優美寫景散文 篇14

  一聲梧葉,一聲秋。秋雨又來天氣就真的涼了不少,走在學校里,庭樹尚青春,百花卻零落了。

  以往,紅的華貴,白的高潔,如今早已不在枝頭。入眼的是滿地殘紅,濕了花香。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當真了不是?這一地的新霜,花朵是為誰卸了妝?

  有朋友寫給我“看殘花凋盡也是一種痛”,也許吧,看慣了風華萬千,芳華極盛,倏忽落紅滿眼,想必再優雅淡然的人也不能無動于衷吧。世事如朝露變換,縱使芳華絕代,也抵可是時光的摧折。再看看那些鮮活的新生面孔,何人不會感慨:紅顏彈指老,歲月若微塵?

  也許,此時此刻此景,就只是一種散文的意境吧。我站在時光的岸上,安靜的眺望,眼中是迷蒙的雨絲和淡淡的霧靄,那是時光留給我的一層素墨渲染的涼薄。

  說起涼薄這個詞想起最近自我很是莫名其妙:一個故事、一個畫面、一個名字、一首詩、一闋詞、一句話、甚至是一個詞匯。竟會讓我落下淚來。老干部工作總結

  同學笑我:“娜娜什么時候這么感性了?”,朋友說:“娜娜,我們不想再叫你顰兒了,別再哭了吧!泵芬嘬憬阏f:“丫頭,你到底還是一個內心脆弱的孩子。但現實是你一向是逆光站立的!笨墒锹犓麄冋f這些時我又不爭氣的落淚了,就好像他們比我自我還了解我,比我自我更愛我。

  遠方的信件像楓葉般落到我的身邊,那些文字可是講著一些不痛不癢的安慰或鼓勵的話。他們說不要說自我孤獨,你身邊還有很多人。他們說你要學著融入你周圍的一切。他們還說,總有一段路要自我去走,但我們會一向在。其實他們說的我又何嘗不明白?只是世事荏苒,山水草木依舊,人潮早已過往千萬遍。離開他們我就再也不會對著誰絮絮地說話,怕會浪費別人的時間。

  想起以往的自我,我會用笑或是鬧讓別人感覺我的內心很強大。甚至有時候我會在寒風里捂著自我最寒冷的傷口,反過來試著用溫暖的聲音叫別人的名字,做別人的傾聽者,跟別人開著不痛不癢的玩笑……總結結尾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天地。于我,就只好,也僅有在文字里放逐自我,在閱讀時間茍延殘喘,渴望自我能夠被文字拯救。那時其實一向很喜歡有陽光的日子。當走過斑斑駁駁的樹影的時候,能看到自我支離破碎的影子。

  我的朋友們都很詫異我此刻學的是法學。他們認為我太偏執、太率性,很容易被蒙蔽。我明白他們是對的。可是我不能沿著那條所有人都認為適合我的路走下去,因為我在自我的`文字里將要不能呼吸了,伴隨寫字而來的是一種無以言說的孤絕感,就像一個人走在沙漠中,遠無水源,近無幫忙。我需要走出這樣的束縛,所以我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可是,時至今日,我發現自我中了文字的蠱,我是不能完全擺脫它的,就算寫過的字再怎樣單薄無力,引不起別人的共鳴。因為每個字都是我心靈深處的戰栗,我要從文字里才能看到最真實的自我,自我的悲歡、自我的喜怒。

  以往的文字里,我是不愛眼淚的,我明白哭泣是沒有用的。卻原先可是是沒有遇見過能夠動心落淚的事物罷了。在圖爺的歌聲里,在關于我們周公的文字中,自我竟是個從不吝嗇眼淚的。一個朋友說,你心里的東西太多,唯有某個時刻,你突然間驚心抑或動心,才會流下最真的淚水。許是他說的對吧。

  花落不一樣賞,如今落花的悲涼已無法與故人言說,許是這悲涼已經蓋可是她們的歡聲和笑顏。這落花滿地竟然有了一種塵埃落定的安穩;ǖ囊簧c人亦同,有繁華極盛,就必然有荒涼之時。無論如何有些路只能自我走過,有些黑暗只能自我去應對。沒有所謂的無路可走,即使孤獨跋涉,寂寞困苦,只要你沒有停下腳步,就是有路。

  這些日子,有朋友說想看看我的小說,我就有些羞愧了。因為以往無知的我是寫過幾篇所謂的“小小說”,只是那時年少,并不明白寫好小說要有多深厚的文字功底,又要有多強的文字駕馭本事?此刻想來很是可笑呢!也許就如此刻,我的心境應當是古韻詩詞的,可是文字太過匱乏,詞語不夠靈動,所以只能把他們湊在一齊,寫寫所謂的“散文”。

  芳華落盡秋雨涼,斜斟薄茶看秋光。這樣的簡單和純粹大抵也是一種難得的境界吧,我期望有一天,得茶一盞,書一卷,曲一首,不問流年,不懼滄桑,靜待歲月安然!

  優美寫景散文 篇15

  我常常為自我的往事而感嘆,并想經過各種的比喻和形容來寄予一種形象的懷念,所以,就走進風雨中去尋找那些喻體,走進陽光中去體會情感的熱烈,有形和無形了每一道風景里的真實與虛偽。

  為此,結識了雨中的黃葉。

  為此,讓我感動了雨中的情思。

  當我的目光透過那雨簾,在天地間流浪的時候,是那一張黃葉和我一齊分享了生活中的苦辣酸甜,還有歡樂,共同承擔著那一段難忘的得失與榮辱,饑寒中讓我感受到了一種樸實情感的存在,相互間溫暖了那么一絲絲人與人、人與物體之間的叮嚀。

  你瞧,那飄然的黃葉在雨的撫摸之下,輕輕地、輕輕地在雨中墜落了,帶著那濕淋淋的身子,擁著那濕淋淋的空氣,攜帶著那濕淋淋的夢想,坦坦蕩蕩地在大地的懷抱里浪漫與風流,把一個個以往的夢想又交給了母體大地,在我的想象里,不就如我們的每一個人的那一份完美心景一樣嗎?!

  雨中的黃葉,我為你感到了幸運,因為你又在雨的相伴之中回歸了土地,溶進了泥土里面,成為了來年新枝新芽新葉的豐富營養,成為了大地的一個新的分子成員,你的生命和青春的風采又以新的形式循環和延續著,真情的抒寫著新的景色。

  站在地平線上的我,也在雨中放牧著自我的心境,仿佛中,也頓悟了許多人生的哲理,而從黃葉的形象里又感受到了一種誰也說不清和改變不了的客觀規律。必定中又增添了不少的思維啟迪,就好象在雨中飄蕩的黃葉一般,引發了沉甸甸的夢寐,也只能如此,讓他成為人生征途上的一道別致的風景線,一番清新的境界。

  是啊,從青春年少到鬢發如霜,從豐滿到消瘦,也恰如詩人王國維所形容并且不斷為人們贊賞與引用的,用來做學問干事業的那三種境界中的后兩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薄氨娎飳にО俣,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每一行文字里,每一行詩詞中都包含了人生所經歷的那一千種感嘆與悟性,并賦予了一種無悔與匆忙的意境,或許里,我不明白在未來那有限的時光里能不能到達第三種的'人生境界,如同那些走在前面的人一樣,如同那一張雨中的黃葉一樣,帶著滿身的傷痕至今仍孜孜不倦,無怨無悔地前行和奮爭著,把自我的一切全都交給了陽光風雨和土地,我對他們充滿崇敬和贊嘆,雖然,尚不可相互比擬和包括企及,可是,我的心景也是相通的;人生百年“從俗沉浮,與時俯仰”,轉眼間便成了明日的黃花,成了雨中的黃葉,成了風中的塵埃,你又何嘗不記住那些以往的完美和許許多多的遺憾與感動的呢?

  我真的不敢奢言什么,不敢說什么要“超越自我”之類的話語,而如今的我仍在想,如果把自我當作那雨中的黃葉的話,能夠坦然地回歸土地,能夠如此大方地和雨水溶入土地,那不就是我最終的欲望了嗎?

  因為中,我在風雨中收獲很多很多。

  優美寫景散文 篇16

  岑河晨風清爽,綠水碧波蕩漾。小橋流水人家,藍天白云煙霞。興安城的岑港河是我的第二故鄉橫峰縣的母親河,水域得到很好的保護,河水清澈透明。

  眾所周知,橫峰縣岑港河發源于遙遠的上饒茗洋關水庫,宛如一條綿延的玉帶,九曲十八灣,繞過無數個村落和巖崖,經江西橫峰縣岑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在縣城西郊匯聚,多少年來,岑港河滋潤了六、七萬橫峰縣城市民,站在優美的岑港河畔,我們可以放眼眺望興安塔和電視差轉臺的天線鐵塔,還可欣賞到橫峰大橋的宏偉姿態、街心花壇和河邊叢樹中間小徑的幽雅。在一河兩岸的東側,有一個地方叫做岑港河濕地公園。它是一座新型的國家級濕地公園,這里設置了亭臺樓閣、水域景觀、文化長廊、魅力風情等景點,是集“生態資源保護、科普展示和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文化生態濕地公園,是我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

  綠樹河邊合抱歡,青山鎮外斜好觀。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北宋“清明上河圖”的繁榮昌盛景象在今日橫峰一河兩岸邊早以實現。而且檔次更高,韻味更雅,品牌更響!疤焐系慕质小钡褂吃诰G水中央,“在水一方”的靡靡之音唱響了“最炫的流行風”,紅遍全省的最美新農村風情小鎮即在對岸。這里就是宜居、宜業、宜游的新白沙。沿著橫峰大橋向東行走幾百米遠,有一個亭,我把它叫做“水云汀”,這里有著北宋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到的一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橫峰有位詩人撰寫著《岑河春韻》:“兩岸芳蘇飄暖煙,鵑棲楊柳舞河邊。白沙嶺上楓初綠,岑港波中鷺正翩。一葉舟搖金盞子,幾支笛奏鷓鴣天。小城宋雨唐風伴,勝似西湖人月圓。”走進夢幻長廊,鑄成浪漫旅程,擁抱美好明天,暢想幸福圖騰。徜徉于濕地公園,心曠神怡于景,寄情融情于觀,游者心游是也。原本一大片的小竹林如今也變成了四季花的'海洋。走進花叢,漫步長廊,閑坐“怡夢亭”,亭柱上一幅對聯吸引了我,“閑情逸致黃粱一夢,逍遙仙境米酒數樽!敝灰阍诖艘蛔,閉目遐思,清風吹拂,幽幽入夢境,如閑云野鶴,逍遙自在,縹緲進蓬萊,幻變為海市蜃樓,西施浣紗歸來,嫦娥奔月廣寒宮,吳剛手捧桂花酒,迷惑了唐玄忠,醉倒了楊貴妃,引來貂蟬戲呂布,夢里仙山顏如玉,現實人間常拮據。綠樹村邊合,她突然地指著遠遠的一株亭亭如蓋的綠樹說:“我就喜歡樹,想我前生必是一棵樹。”放眼望去,那是一株高大的槐樹,粗壯挺拔、枝伸葉散、姿態從容、綠意婆娑……老槐開口,演繹了黃梅絕唱《天仙配》,成全了董永與七仙女,幽會“合抱亭”,任流年拂過,搖曳著樹影婆娑、綠云如!

  平時,筆者有經常在岑港河畔散步的習慣,平時坐公交車上班也會路過這里,每次總有一番感受,也偶爾會吟幾句詩,題目為《美麗的岑港河畔》,供諸位文友欣賞:“一河兩岸綠楊堤,百態千姿彩蝶飛。流水小橋呈子夢,濱江大廈沐晨曦。五指山上展金翼,六合湖中照錦衣。鼓瑟調弦心曲奏,梁祝漫舞日增輝”。

  優美寫景散文 篇17

  童年是什么?是天真爛漫的笑臉,是銅鈴般的爽朗笑聲,是幼稚無知的話語……童年是山間的小溪,嘩啦嘩啦唱著歌兒奔向遠方。只是那一朵朵小浪花卻永遠留在記憶一有機會就蹦將出來,令人無限遐思。

  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母親教我外公名字叫聶生財,中等個兒,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外公去世的時候,我記得是1976年暑假,享年83歲。最近幾年我才知道我外公家的祖籍是在南昌市南昌縣東新鄉聶家村,是他們的祖輩過去逃荒要飯逃到了我的故鄉楓株湖畔這里落地生活,后來就住在故鄉楓株湖畔這個傍山依水的地方,外公和外婆就以護山看田與養豬養牛為生,半農半牧,所以就是獨戶人家居住在這里。

  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外公家除了背面是丘陵山林,南面正對著楓株湖,湖畔周圍到處都是農田,農忙季節,白天外公家周圍就會有很多新橋村、蔡壟村的農民經常到這里來躬耕田畝,外公和外婆就經常會燒水送飯給他們吃了。我的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童年的'記憶最多的就是在野外了,稻田的青蛙,水庫的田螺,河渠的螃蟹,樹林的酸棗,玉米地里的黃瓜……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和三弟深深地珍藏著。小時候,我和三弟住在外公家,外公家門前有一棵梨樹和一棵石榴樹,還有一架葡萄樹,前面是一大片菜地,春天有碧綠的韭菜、菠菜和青筍;火熱的夏天有紅通通的番茄和嫩綠的黃瓜;秋天來了,金燦燦的南瓜成熟了,葡萄架上的葡萄散發著陣陣誘人的香味,石榴像一個個小燈籠似的掛滿枝頭;即使到了冬天,外公家的菜園也不顯得冷清,還有綠油油的蒜苗與小青菜還是顯得那么生機盎然。

  最是一年春好處,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美好。桃李爭春,百花爭艷,春色撩人,香滿人間,亂花漸欲迷人眼。春雨無聲潤物,春風又綠神州,鳥語花香,桃紅柳綠,萬物競自由,到處透著勃勃生機。到了春天,菜園里邊飛來許多美麗的蝴蝶與蜻蜓,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蟲子,我和三弟便時常在菜地里捉蜻蜓、追蝴蝶。有一次,我和三弟同外公一起到菜地里播種,我和三弟跟在外公后面走。一會兒捉蜻蜓。不一會兒,我看見一只漂亮的藍蝴蝶飛來,我便跑去追蝴蝶了。可是,我追著追著,蝴蝶不見了,我和三弟很失望地回到了外公身邊。只見外公彎著腰,左手拿著一個裝著不知是什么菜籽的紙包,右手則捏著一小撮菜種,均勻地撒在土地上。我和三弟看得入了迷,手也情不自禁的抓了一把泥土,均勻地撒了起來。這時,外婆看見我和三弟在撒泥土,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外婆說:“延國,你也種地呀?真棒!你種的是菠菜還是香菜呀?”我也毫不理會,繼續“種”我的菜。這時,外公直起腰來,擦擦臉上的汗,微笑著從衣兜里摸出兩塊飴糖,遞給我和三弟吃……

  楓株湖畔的農戶和外公家在玉米地里總會再栽上黃瓜,豇豆,四季豆等作物,這些藤蔓就會順著玉米稈往上爬,或者從這一顆搭到鄰近的一顆,互相纏繞,互相依賴。玉米是長得極快,藤蔓爬得極多,有時候經緯分明,居然能牽出一張網來,很是有趣。每逢五月份的時候,玉米地長得郁郁蔥蔥,好一片青紗帳,這些作物也開出花來,有時候也有蜜蜂四處飛舞,這是養蜂人在放蜂,本來是釀油菜花蜜的,估計也沾了些黃瓜花蜜,豇豆花蜜,四季豆花蜜什么的,湖風吹過,一片嘩嘩聲,充滿了自然的氣息。過不了多久,花就謝了,小黃瓜就長出來了,這些黃瓜不是刺黃瓜的品種,因而沒有什么刺,綠白的皮,雜著點點斑痕,小指粗細,尾端還頂著多快萎的花,像個剛剛出世的精靈,偷偷眨巴著眼睛,可愛極了。

  童言無忌,童趣無限。今夜,我獨坐在電腦前,想著幾十年前這件讓我和三弟至今都害羞而又感動的那次“偷菜囧事”。我和三弟以及其他幾個發小們一起去人家田里偷菜(如今網上也很流行滴~),有許多新鮮的蔬菜和瓜果:一根根的綠色黃瓜,一顆顆埋在地里的西瓜,一只只紅熟了的西紅柿。(好像還有葡萄的)我心里打起了小算盤:偷西瓜吧,又大又紅還很甜,我和三弟便去搬,很重很圓,勉強搬了起來,可它圓圓的,好像要滾走了似的。那偷什么呢?別人都揀大的拿,比我有志氣,我便拿了兩根黃瓜,黃瓜比西紅柿重,肯定比他值錢……還沒想完,那戶人家的惡狠狠老大伯瞪著我們,恨不得一口吃了我們,拿著掃把,大罵道:“你們這些野孩子,敢偷我的菜!我打不死你!”很像孫悟空捉妖精:“大膽妖精……嚇得我們屁滾尿流,腳底抹油,一路狂跑,氣喘吁吁。可外公家的小田梗不好走呀,一個不小心,摔在了一眼望不到邊的泥坑里。我和三弟連滾帶爬地跑回家。前面大致是母親罵我啥的。我和三弟揮了揮手中的黃瓜:“媽媽!我偷到黃瓜哦!”好像又是媽媽罵我和三弟啥的。然后大笑:“你個笨蛋!這哪里是黃瓜,還是沒熟的絲瓜!”唉,小呀,不太認識,把絲瓜當黃瓜偷了。

  時間像一條永不停止奔騰的河流,物轉星移,時間悄無聲息慢慢的流逝,暮然回首。雖然童年已經離我遠去,外公家的菜地,外公家的葡萄樹、火紅的石榴,還有外公慈愛的笑容,都像這塊甜蜜的飴糖一樣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優美寫景散文 篇18

  初冬的雨絲輕柔地灑在我們的臉上、身上,我們一路上盡情欣賞著這雨中的樹木依然呈現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沒有冬天給人的破敗凋敝的感覺,地上的小草還挺精神地長著一分綠意,在這如茵的綠色中,還有幾朵不怕冷的小花在零星地開著,向即將來臨的寒冬釋放著最后的活力。雪松、大葉女貞等四季常綠植物還是一片蔥郁,我喜歡的苦楝只剩下圓鼓鼓的略帶土黃色的果實了。一陣風襲來,忽見路旁的黃金槐的葉子如雪片般飛舞起來,最后劃了一道完美的弧線便瀟瀟灑灑地飄落在了我們的腳下?吹竭@一切,我不但沒有感到冬的蕭瑟,反而覺得這是一種蠻有風度的靈動之美,仿佛一個女人失去了青春韶華,即使有一天走向衰老的時候,也依然會那么優雅地老去。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體育場對面的龍盤山。雖然它近在咫尺,但以前我還真的沒登過這小山。這座山坡度不大,海拔也不高,也就算是一個小土丘吧。山路一開始是水泥的,爬到一半,變成了土路,F在的城市都被鋼筋水泥掩蓋了,難得再走走這散發著泥土氣息的自然之路。泥巴沾到腳上,我們不僅沒嫌臟,反而找到了童年的某些返璞歸真的美好記憶。我們一路從泥濘走到了美景。抬望眼,那片片楓林像一個盛裝顏料的調色盆,將斑斕炫目的色彩一下子端到我們面前:大紅、深紅、淡紅、橘黃、中黃、紫色簡直是應有盡有,使人目不暇接。山上長滿了柏樹,一棵樹一個綠浪,層層疊疊卷上去,像一個立體的湖泊。山腰之上,黃櫨樹叢生,枝葉如云,層林盡染。爬至山頂,沐浴著大自然的風雨,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我們不由得做起了深呼吸。當我們要下山的時候,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我們同撐著一把小傘,走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沒有了塵世的繁雜,沒有了城市的喧鬧,這里仿佛成了一塊難得的人間凈土。

  下了小山就是君帝園小區了,我不羨慕那象征著現代城市文明的高樓大廈,而是專程來觀賞景觀河的。河兩岸深綠的垂柳拂動著柔軟的枝條,倒映在河面上,使河水也染上綠色,仿佛一河翡翠向東奔流。那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搭石,一道道玲瓏別致的木橋,一座座凹凸不平的假山,一塊塊多姿多彩的鵝軟石,再加上雨霧籠罩的美妙意境,怎能不使人想起綽約江南、迷人水鄉的絢麗畫面呢。雨霧紛紛揚揚地灑在柳葉上,沙沙沙,像少女輕撫琴弦。雨絲輕打河面,又激起層層漣漪,一圈圈波紋蕩漾開去。此刻的自己,擯棄人世間的紛擾,慢慢地洗滌著自己的靈魂和思想,心態便走向平和。伴著雨聲,聆聽自己的心跳,很平靜也很有節奏,仿佛在用心地奏響生命的樂章,心境便油然變得美麗起來。于是我們俏皮地在岸邊瘋瘋傻傻地追逐著,歡笑著,一起幸福地走過小橋,一起歪歪扭扭地穿過搭石,一起愛戀地撿起地上飄落的但風采依然的五角楓

  初冬,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它特有的色彩,它在忠實地完成大自然賦予它的使命之后,便將悄悄地離去,但它卻永遠地塵封在了我們的記憶中。因為在這樣一個煙雨蒙蒙的早晨,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們,曾經帶著這份浪漫的情懷走進了初冬,走進了自然的懷抱,壓力因此而釋放,心靈因此而溫暖。這樣的簡單與快樂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城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往往只顧急匆匆地趕路,其實有時候是很需要停下腳步來等等自己的靈魂的。我們的生活是可以寧靜和溫柔的,學會放開,學會忍耐,學會淡然,學會自在閉上眼睛,那就是我心里的那片海,迎面而來的便是幸福的風。

  《花開有聲》 花開有聲音嗎?好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不過怎樣也想不出任何頭緒;蛟S,沒有吧,花開怎么可能有聲音呢?我不禁一聲輕嘆,隨即苦笑起來,笑自己真是太富有想象力了,竟會莫名其妙問出這么一個怪問題。

  沒過幾天,我家院子里的茉莉花開了,我透過窗戶,看到了花開的一瞬,親眼目睹了一朵朵花的悄然綻放,也見證了生命的奇跡與真諦。那茉莉花一朵比一朵純凈,單純得沒有一星半點的雜質;一朵比一朵美麗,濃郁芬芳打動人心。

  傳說,百花仙子有一日召集百花,分給它們五彩繽紛的漂亮衣裳,只可惜茉莉來得遲了,只是分到了一身潔白如玉的外衣,百花仙子遺憾之時,破例賞給了它一股濃郁的香。

  茉莉,它沒有絢麗的色彩,也沒有嫵媚的姿態,但是,它樸素自然、清凈純潔。特別是在靜寂的夜晚,當它舒展開那潔白如玉的花蕾時,默默地給人們送來一縷縷芳香,那么濃烈,又那么清新;那么幽遠,又那么持久,會使你陶醉在異香馥郁之中,真是雖無艷態驚群目,幸有清香壓九秋。宋人在《閩廣茉莉說》中有一段評語:閩廣多異花,悉清芬愈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

  優美寫景散文 篇19

  初夏時節,橫峰縣葛源石橋村湖口嶺自然村的梯田蓄水充盈。在陽光照耀下,藍色的天空將如鏡的梯田水面暈染得五彩繽紛,農民在田間辛勤耕地,為種植一季晚稻作準備。層層疊疊的梯田蜿蜒迂回,構成了一幅幅如詩似夢的美麗畫卷。

  眾所周知,葛源鎮石橋村位于橫峰縣葛源鎮北部山區,是“十三五”期間省級重點扶持村,地處偏僻,總面積約9。06平方公里,有著千畝連片的梯田、前山瀑布、明清古道、千年香榧、紅豆杉林等優美景觀。石橋村是葛源鎮最偏遠的一個小山村,湖口嶺是葛源盆地里的一個自然村落,落座在山坳的夾溝里。夾溝,是兩座山折疊又打開的折痕。原始的喬木林依溝而蓬蓬。坡上,是一壟壟的高山梯田。葛源梯田,是沿等高線方向修筑的條狀階臺式或波浪式斷面的田地,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復式梯田。湖口嶺的石橋梯田屬于復式梯田,放眼望去,氣勢宏偉,壯麗如虹,與關田梯田相接,延綿十余里。這里的梯田雖然沒有像廣西龍勝、云南元陽梯田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遜于前者。這些梯田和葛源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可謂風情萬種,美不可言。

  每年的四、五月是石橋和關田村梯田注水的季節,注水后的梯田會閃現出銀色的光芒,更凸顯出其婀娜多姿的輪廓。夏天的梯田,是一片青蔥稻浪,如一條條綠色彩帶迎風飄揚。金秋的梯田,由于海拔不同,同處于一座山坡的梯田,黃色由淺變深,形態各異,共同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冬季,梯田中夾雜著一些收割禾穗后的金色糯禾稻草和一些綠色的綠肥地,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中國山水畫。

  橫峰縣葛源鎮石橋村和關田村梯田美景四季如畫。梯田,是山區農耕時代的背影。它總是讓我們想起耕牛,不規則的大地圖形,夕光下水中映襯的晚霞,毛毯般斑斕的金色水稻,翩翩而至的白鷺,初春如織的花海,浩瀚蒼穹下渺小耕作的先父,龐大木質結構的谷倉。嶺下,是平緩而下的梯田。春日遲遲,桃花凋敝,杜鵑花正艷。在谷雨尚未到來之際,壟田還沒灌水,草芽尖尖,還沒翻卷出油綠的長葉,野花妍妍。圓桶形的山梁,像一枚核桃的硬果殼。我們看到了堅果的內部,三五戶人煙的村舍像油黃的果肉,田間小道是紋理,蒼老的古驛道是沉眠的胎胚。歌聲從一扇舊窗戶飄出來,悠揚,渺遠,聽起來,有疼痛感。也給我長時間的暈眩,和恍惚迷幻——我似乎是到了西藏高原,山嶺巍峨,天空高遠,溪澗水也像是雪山融化了的雪水,清澈,激越,把澗石當做鐵皮鼓,擊打得鏗鏘作響。

  細雨浸潤的石橋是婉約的,就連石橋梯田也是那么的小巧玲瓏。此時此刻,你一定會驚訝葛源石橋梯田竟然有如此之壯觀,而當你轉過彎,還有一片也是這般風情萬種……插過秧后的葛源石橋梯田泛著綠色,不規則的田埂與規則的綠苗,自然生長著幾種詩情與畫意。坐在田埂上,我們的眼前會佇立山峰般聳立的稻草垛,形態各異的稻草人,我們的雙肩會成為蝴蝶的驛站,我們的瞳孔會化作溶解了四季的湖泊?梢韵胍姷氖,在先民還沒遷至湖口嶺之前,在山峰還沒被命名之前,這里是一座原始森林,闊葉喬木參天,藤蘿密布。在古驛道,至今還有古樹林。村口有一棵玉蘭樹,被風腰斬,樹身爬滿了小葉爬墻虎裹著厚厚的苔蘚地衣。枝椏披散,正抽出了嫩白嫩青的幼芽。林中的樹木,都是樹身青黝色,樹葉濃濃的墨綠,它們似乎不是長出來的,沒有經過發芽、抽苗、抽枝、發育,而是天然地和山水契合,似乎只有蒼老的樹,才合乎那個豆莢一樣的山溝,才合乎那條歲月浸泡了的古道。樹林,大多是由樟樹、苦櫧、紅豆杉、櫟樹、冬青、木荷組成,藤蘿在期間纏繞。也有香榧,唯獨的一株香榧,已有一千八百余年,遮天蔽日,粗糲的樹皮像干裂的黃羊皮。一棵從未開花結果的'雌性香榧,會給我們很多疑惑和猜想。

  葛源石橋是我的第二故鄉橫峰縣葛源鎮的一個小山村,是從紅色省會———葛源去橫峰縣北部最偏遠的新篁鄉的必經之路。從磨盆山下的葛溪,溯流而上,山峰如玳瑁,野樹如門簾,有不規則的橢圓形盆地豁然跳到眼前,集市如流,沃野十里。這就是葛源盆地。也是橫峰縣北部最大的糧倉和油庫。這里盛產大米、茶油、大豆,也盛產竹、木,和葛,是中國葛之鄉,也多英雄壯士。我們的先祖,擇地而居,依山而筑,臨窗而眠,日出而作,開荒、拉犁、挑石、筑埂,按照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山地的美學,世世代代,墾出了滿山坡的梯田。當我們看到梯田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拱橋一樣裸露的脊背,日曬雨淋的沉默水牛;j筐、鋤頭、砌刀、鐵錘,在一雙雙松樹皮一樣的手中,締造了葛源盆地的奇跡,也留存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遺跡。

  石橋山之美、水之美、傳說故事就更美,尤其是你可曾欣賞過石橋人民用汗水創造出來的藝術景觀————梯田,真有如“大寨梯田譽中華,石橋梯田勝大寨”之意境。葛源石橋梯田的構造非常精致,蜿蜒的線條,或直或彎,或左或右,拼出一級級階層,畫出一塊塊或大或小,或圓或方的圖案。據了解,葛源石橋梯田的階層形狀不一,大小寬度也不同。葛源石橋梯田被稱之為最秀美的梯田,和這些階層密不可分。葛源石橋梯田這些階層寬度比其他梯田看上去要顯得“瘦小”許多,最瘦的地方,其階層寬度約半米,可以稱得上江西最“瘦”的梯田。

  優美寫景散文 篇20

  都說休閑在家沒有什么地方可去玩,其實不然,只要想去,就在灌陽縣城不遠處的碧玉塘是一個優選好玩的地方。你尋一個稍微涼快的天氣,上午帶上家人親朋好友,特別是孩子們。從縣城往南循著水泥路一直往前走,一路的綠色山崗映入眼簾,漸漸往身后返,大約行走在4公里處就到了毛竹山澥江碧玉塘了,一片美景出現就在眼前。

  這里你找到優佳位置坐下,江石成了天然的石凳,圓的、橢圓的平的形狀大小不一,座落在灰黃江沙上,色彩白、黃、紫、青象是一塊塊玉擺在那,幾棵高大的松樹枝葉茂盛,圍繞在碧玉塘周圍,恰似是一把遮陽傘,那一溪泉水清澈無比,水深處呈現碧綠色,宛如一塊塊完美無瑕溫潤碧玉,在微弱的陽光照射下,水面反射出碧玉般油潤蠟色的光,耀眼,熬是好看。風助波浪,一波一波的浪花沖擊著石塊,就像軍中嘹亮的歌聲此起彼伏。

  這里成了人們的樂園,可容納上百人,小孩大人可在水里嬉戲,江沙上面,可舒舒服服躺仰休息一片刻,看書寫生拍照的好休閑處所。沙上留下一串串深淺的腳印,塘邊可燒烤,邊玩邊洗菜、燒火、串肉、烤肉,一片繁忙歡樂景象。

  玩到太陽漸漸西斜,山中的小鳥還時不時傳來一聲聲悅耳的鳴叫,心中不免感想起來:

  兩岸松林作屏風,澥江奇石碧水流。

  燒烤熏香飄四方,歡聲笑語繞青山。

  初夏時節,陽光和煦,暖風微醺。站在橫峰縣赭亭山上極目遠眺,信江兩岸垂柳迎風搖曳,青山碧水,花紅樹綠;通往赭亭山景區水泥道路寬闊平坦、暢通無止;義門村梧桐畈自然村河道蜿蜒曲折、繞山而行;村婦嬉水浣衣,幾許青色在身后蜿蜒起伏……好一幅空明無染的壯麗山水圖。

  眾所周知,有的山以它的風景秀麗而聞名天下,有的山以它的奇峰怪石而吸引游客。而橫峰縣赭亭山卻以它光榮的歷史而著稱于贛東北大地,那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曾在這里發生。赭亭山位于橫峰縣城以南蓮荷鄉境內,典型的丹霞地貌山體,四面絕壁懸崖,唯有一小徑可供攀援登上山頂。赭亭山景區以赭亭山和赭亭山水庫為主體,山水相依,景色旖旎,類似桂林,現已初步開發。油筒石景區位于岑山西南側,丹霞地貌特色突出,油筒石高聳而立,造型獨特,以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古老傳說共同吸引著游人觀光。

  赭亭山豐富的人文資源使得赭亭山成為橫峰乃至上饒市的人文勝景。赭亭山風景區是橫峰岑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之一,地處蓮荷鄉上畈楊家村境內,南與鉛山縣交界。景區內生態保護良好,為珍禽水鳥棲息地,是養生度假旅游的好場所。

  赭亭山矗立在信江北岸,環山七八華里。遠遠望去,赭亭山象一個凸起的平臺,二面猶如刀切斧劈一樣陡峭,只有南面一條路,須通過三道關口才能登山。沿路拾階而上,途中經過太平軍建造留下的三道關隘,陡峭的山路呈八十度傾斜向上,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接近山頂時,竟然有一條天然的“棧道”繞向前方。站在棧道,極目遠眺,青山綠水,村莊良田,盡收眼底,好一幅山水美景圖。在“棧道”一凹處擺放著土地神像,只要有神像,附近就一定有廟。再往前走,果然看見一棟新廟正在建造之中。原來山上曾有座古廟,可能是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已被拆除,現在原址建新廟。原古廟的菩薩就已經安放在新廟內,供人朝拜,香火不斷,廟里有一精瘦老人管理事務,如今山上只剩下一棟舊房,房門兩邊張貼一幅對聯,上聯是“朝里不比俗家濃”,下聯是“客人莫嫌茶飯淡”。

  赭亭山因后漢赭亭侯李恂得名,是橫峰名山。后因有晉代葛洪、清朝太平天國之傳說。1934年4月,這里發生了贛東北革命史上有名的赭亭山保衛戰,使得赭亭山成為橫峰縣的紅色教育基地。 赭亭山四面懸崖峭壁,僅一條小路經三道關隘才能登上山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周圍16個村莊以此為堡壘與敵人進行斗爭。1934年4月,國民軍第21師企圖攻占橫峰縣城,橫峰縣紅軍獨立營兩個排和一百余赤衛軍少先隊員在赭亭山頑強阻擊敵軍飛機大炮進攻達半月之久,斃傷敵三百八十多名。敵人攻上第三道關卡后,紅軍戰士和地方武裝退守至山頂碉堡內,數百敵人將碉堡團團長圍住。此時,堡內只剩一蘿火藥,連指導員悲憤地說:“為黨和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時候到了……”,最后引燃炸藥,全部壯烈犧牲。我們的英雄與敵人同歸于盡,為人民為革命獻出了最后一滴血。從此,赭亭山作為一座歷史的豐碑聳立在贛東北人民的心坎里,赭亭山的紀念碑上鐫刻著英雄的事跡,烈士的英名……

  赭亭山南鄰信江,作為遏守信江的`門戶,赭亭山曾歷經了黃巢起義、太平軍翼王營寨、紅軍戰場等歷史風云,山上依稀可見古戰場的痕跡。東漢赭亭侯墓、古洞穴墓、葛漢煉丹遺跡等人文景觀,為赭亭山染上了古樸的色彩,赭亭山由此得名。岑山和赭亭山不僅自然風光秀美,而且,還有巖洞、寺廟、牌坊等文化景觀,兩代赭亭候的急流隱退,石達開的神秘駐軍,葛仙公的得道飛升,贛東北革命的橋頭堡決戰,在這里都留下了或豪邁或悲壯或神秘或悠然的時空劃痕,這些古色文化和秀麗的自然風光結合在一起,更加襯托了橫峰的美麗風光,讓游客在旅游中充分體驗濃郁的地方古色文化,實現旅游與文化的聯動發展。

  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金秋十月的蓮荷,稻浪翻滾,高粱遍紅,一派豐收的景象。去年八月份剛到橫峰履新縣委書記的饒清華同志在義門村梧桐畈自然村調研時強調指出,梧桐畈自然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土地集中連片而且水資源豐富,一定要抓好“七巧板”特色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因地制宜,想方設法發展經濟農業、觀賞農業,力爭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樂;要跳出傳統農業的束縛,把農業生產改造升級,引導村民發展荷花、水蜜桃和楊梅種植等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不斷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以來,在通往赭亭山景區的蓮荷鄉義門村的梧桐畈自然村,緊緊圍繞橫峰縣委提出的“一核一線四區”和“個十百千萬”戰略部署,計劃投資1200余萬元將該村打造成為一個含藕湖游步道、游客集散中心、親水平臺、百歲坡、旅游公廁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如今,以梧桐畈自然村為中心,正在建設“荷博園”、“跑馬場”等鄉村旅游景點。

  五月的太陽已具備了初夏火熱威力,在橫峰縣蓮荷鄉義門村梧桐畈自然村梧桐畈楊梅基地,500多畝去年剛載下去的楊梅,在連綿的峰巒之間,長勢喜人。“現在正是基地除第一茬草的好時候。”村支書張泉水指著眼前的梧桐畈楊梅基地告訴筆者,“為了讓義門的百姓早日脫貧,村20多戶貧困戶常年服務在基地,集中解決了就業問題,確保他們增收脫貧。”

  “在楊梅基地,我一天能賺到120元呢!”正在基地除草的張四年早年喪偶,帶著二個孩子苦苦熬了十多年,他一邊除草一邊高興地說,“我們這里山高路遠,人均耕地少,加上我壞了一只眼睛,出去打工沒人要,以前一家老小就靠2畝山地過日子,苦哈哈的。現在好了,在張支書的幫助下,在家門口上班,一年輕輕松松就能賺2萬多元呢!”

【優美寫景散文】相關文章:

春天優美散文(精選42篇)03-03

寫景的優美好句03-16

寫景抒情散文(精選28篇)02-10

散文的特點04-07

春天的散文(精選40篇)02-08

母愛的散文(精選22篇)05-11

情感散文(精選20篇)03-01

關于清明的散文(精選10篇)03-08

傷感失戀散文20篇03-1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视频 | 亚洲黑白配在线观看 |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