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更新時間:2022-04-12 15:14:44
  • 相關推薦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通用15篇)

  故事是指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陳述一件往事。那么有哪些故事是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1

  1880年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1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之際,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之后,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本事。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1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5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我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并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2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教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樣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我,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之后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被后人尊稱為“詩仙”。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3

  孫敬是東漢時期人,每晚讀書時,他為了不打瞌睡,就用繩子一端房梁另一端系在自我的頭發上。每當他想睡覺頭往下垂時,繩子就會將他扯清醒,清醒后便繼續讀書,就這樣他成了1個用懸梁來防止自我睡著的,努力用功學習并最終成功的名人。

  還有刺股的.蘇秦,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一向被人家看不起。于是,他決定要爭口氣。以后,他就廢寢忘食地勤奮苦讀。每當到了深夜,四星期一片靜悄悄時,蘇秦已經是昏昏欲睡,他就立即用錐子錐自我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4

  資產階級革命家、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于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并做到了多看、多聽。

  他年青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鐘、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

  他聽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布道,回來后也學他們的樣貌,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

  演講的.成功使林肯最終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并最終踏入政界。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5

  聞雞起舞漫畫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上學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期,他意識到自我知識的缺乏,深感不讀書不能報效國家,于是就發奮地讀起書來。他廣泛地閱讀了很多的書籍,認真地學習歷史知識,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也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之際,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不但沒有答應,還更加努力地讀書。

  之后,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并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夢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后,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一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最終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6

  期中考試那天早上,我們跑完步,做完早操,就向教室走去。

  在回教室的路上,胡維鑫問我:“丁子恒,你要是考的不好,回家老媽問你,你會怎樣說呀?”我想了一下,說:“除了實話實說,還有啥辦法!”胡維鑫瞪大眼睛問我:“老天,你不害怕媽媽罵你嗎?”我說了一句讓他想不到的話,我說:“盡力而為,不畏‘犧牲’!”他不依不饒,又問:“如果考了一位數,你媽會對你如何?”我想了想,才回答道:“如果我的`智力只能考這么多,老媽不會說啥;但如果由于不努力,考成這樣,恐怕不僅僅老媽,連爸爸也要加入進來,進行一次乒乓球運動――男女混合雙打!慘嘍!”胡維鑫又說了一句現代科技也辦不到的話:“我們倆身體互換一下,互相感受一下如何?”我無話可說,轉身進了教室。

  數學考試開始了,別看我剛才說的簡便,可是我的心里卻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每寫一道題,我會驗算兩三遍,生怕寫錯一道題。我像一只剛剛學習捕食的小狼,每走一步都是細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差錯。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我只好“忍痛割愛”,把試卷交了上去,雖然沒有檢查完,可是不交就是零分,所以只好上交。

  走出教室,有同學問我:“你這次數學能考多少分?”我自信的說:“最少90分,也可能100分。”同學聽了,吐吐舌頭,狐疑之情,溢于言表。很快,數學分數出來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考了93分!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7

  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起進攻。他翻閱了很多的有關電力照明的書籍,決心制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并且安全方便的電燈。

  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里,當電流把它燒至白熱化的程度時,便由熱而發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里,剛一通電可立刻就斷裂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愛迪生拿起斷成兩段的炭絲,再看看玻璃泡,過了許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許因為那里面有空氣,空氣中的氧又幫忙炭絲燃燒,致使它立刻斷掉!”于是他用自我手制的抽氣機,盡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掉。一通電,果然沒有立刻熄掉。但8分鐘后,燈還是滅了。

  可不管怎樣說,愛迪生最終發現:真空狀態對白熱燈十分重要,關鍵是炭絲,問題的癥結就在那里。

  那么應選擇什么樣的耐熱材料好呢?

  愛迪生左思右想,熔點最高,耐熱性較強要算白金啦!于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光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時要自動熄掉再自動發光,仍然很不夢想。

  愛迪生并不氣餒,繼續著自我的試驗工作。他先后試用了鋇、鈦、錮等各種稀有金屬,效果都不很夢想。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對前邊的實驗工作做了1個總結,把自我所能想到的各種耐熱材料全部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之多。

  接下來,他與助手們將這1600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開始試驗,可試來試去,還是采用白金最為適宜。由于改善了抽氣方法,使玻璃泡內的真空程度更高,燈的壽命已延長到兩個小時。但這種由白金為材料做成的燈,價格太昂貴了,誰愿意化這么多錢去買只能用兩個小時的電燈呢?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十分苦惱,1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閑坐,看著熾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語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條已經試過,該怎樣辦呢?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扯下,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了1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了好長時間,棉紗變成了焦焦的炭。他細心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里,一試驗,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十分高興,緊接又制造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連續進行了多次試驗。燈泡的壽命一下子延長十三個小時,之后又到達45小時。

  這個消息一傳開,轟動了整個世界。使英國倫敦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煤氣行也出現一片混亂。人們預感到,點燃煤氣燈即將成為歷史,未來將是電光的時代。

  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無絲毫高興的樣貌,搖頭說道:“不行,還得找其它材料!”

  “怎樣,亮了4五個小時還不行?”助手吃驚地問道。“不行!我期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答道。

  大家明白,亮1000多個小時固然很好,可去找什么材料適宜呢?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他根據棉紗的性質,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于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和胡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終,愛迪生選擇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于是,把炭化后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后,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最終松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構不盡相同,我們應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過比較,在日本出產的1種竹子最為適宜,便很多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電廠,架設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向沿用到今日。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8

  資產階級革命家、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于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并做到了多看、多聽。他年輕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1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鐘、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他聽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布道,回來后也學他們的樣貌,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最終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并最終踏入政界。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9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演說家,被列為世界十大著名的`演說家之一。可是,丘吉爾第一次在會議上發表演講時,卻栽過一次大跟頭——當他講到一半時,突然忘記了下文,怎樣也想不起來了,憋得面紅耳赤,只好中斷演講,尷尬地回到自我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氣餒,潛心研究演講技巧,經常鍛煉自我的口頭表達本事。功夫不負有心人,丘吉爾最終成為20世紀的著名演說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10

  鑒真18歲出家為僧,刻苦學習佛法。742年日本派榮壑(he)、普照來華邀請鑒真高僧去日本擔任佛教傳戒師,鑒真先后三次東渡失敗,船漂到海南島。753年,日本第十次派使者來華,鑒真最終隨日本使團東渡到了日本九州。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11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圣”。這不是沒有原因的,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爸爸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一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無數瓶墨水,寫爛了無數個筆頭,每一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日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12

  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做匡衡,他家里十分窮苦,連書都買不起,可是他十分勤奮好學,經常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十分寶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僅有中午歇晌之際,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能夠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樣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原先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1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洞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13

  成功只屬于那些付出過的人,不斷探索的人,鍥而不舍的人。偶然的機會也不是一向會有的,就算有,也只會屬于那些有準備的人。而那些只明白分享他人勞動成果,自我卻從不耕耘的人,是不會得到偶然的機會的,更加不會有成功。

  大家想必都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要想有收獲,就要先付出,普天之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若想不付出勞動,就獲得果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有,那也是被蟲子咬壞了的`“爛果子”。如果老天眷顧你,讓你獲得了偶然的機會,但你沒有任何準備,那這來之不易的好運氣,也只會與你擦肩而過。

  就拿我們班的王馨祥來說吧。她是我們班學習成績十分好的一名學生,也是最愛思考的學生。她學習為什么這么好呢?是因為她天生就聰明嗎?不是這樣的,其實她原本學習也不是很好,甚至經常考試上不了80,但她從不放棄自我,反而更努力地學。比如說,下課時,大家都在玩,她在預習課本,大家聊天時,她在做作業,大家休息時,她在看書……她用自我的不懈努力告訴大家: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們學習了一篇新文章,《唯一的聽眾》。文中的主人公起初是一個小提琴白癡,可是他十分熱愛小提琴。雖然大家都嘲笑他,說他拉小提琴就像鋸木頭一樣難聽,他很悲痛,但并不氣餒,反而更加努力練習。他每一天很早就到小樹林去拉小提琴,拉到肩膀酸痛也不在意,拉到手指發麻也不放棄,拉到大汗淋漓也不停止。就這樣,他最終成為了一名小提琴手。他越挫越勇,他用自我的堅持告訴了大家:功夫不負有心人!

  說了“現代版”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也給大家說一說古時候名人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吧!

  李白小的時候,是一個十分調皮的孩子,他也一向是夫子最頭疼的孩子。有一天,他開始逃課了。在路上,他看見了了一位老太太在磨鐵杵,他便問老太太:“老奶奶,您在做什么呢?”老奶奶回答:“我在把這根鐵棒磨成一根繡花針啊!”李白聽后,哈哈大笑:“這怎樣可能呢?鐵棒這么粗,怎樣可能磨成繡花針啊,老奶奶你是在說大話吧。”老奶奶并沒有生氣,而是笑瞇瞇地回答:“孩子,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啊!”李白聽后,茅塞頓開,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所在。從此以后,他再也不調皮了,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了名垂青史的大詩仙!

  他們都用自我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管是從前還是此刻,又或者是未來,這都是不變的真理,不爭的事實!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14

  1897年,居里夫人對放射性物質進行研究。她為了提煉出1種純凈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搞到了一噸可能含這種物質的工業廢渣。在院里進行冶煉、溶解、沉淀、分析。她不畏艱辛,不畏身體受到放射性的.影響,經過3年又九個月,最終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新物質,取名為鐳,這項研究也讓她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她并不愛慕榮譽,視金錢如糞土,把獎章給小女兒玩,把獎金捐獻給在戰爭中的法國。她這種精神,被各國人士鼎力贊揚。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 篇15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后,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相關文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02-14

功夫不負有心人03-07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04-11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02-27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15篇12-12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15篇)12-31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20篇03-15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精選15篇01-02

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例40個03-1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无卡 |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国产 | 色综合AV激情在线观看 | 久久国内精品综合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色资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