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憶苦思甜的文章(一):
爸爸很喜歡喝咖啡,不明白為什么。每當夜幕降臨,爸爸總要泡一杯咖啡,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嘗。我很好奇地問爸爸:“咖啡有什么好喝的呀?”,爸爸想都沒想,毫不猶豫的說:“因為咖啡很香呀。”
咖啡是香的。這是咖啡留給我的印象。俗話說耳聽為虛,“品嘗”為實。一天我躡手躡腳地來到廚房,左顧右盼后確定四處無人,便以掩耳不及訊雷之勢,將咖啡放到口袋里,目的達成后,我就立刻轉移了“陣地”,興高采烈地跑回了房間動手將咖啡泡了起來。我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呸,呸,呸,真苦”。咖啡這么苦。爸爸為什么還說咖啡是香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從那以后在我眼里,咖啡是苦的。
長大后,我漸漸明白了,咖啡雖苦卻香。只要你不想著它的苦,而把它當做是香噴噴的,那么什么東西會不香呢?人生不也是如此嗎?只要你把困難當做是一件歡樂的事情,再大困難也能輕易地就被克服。我們僅有憶苦思甜,把困難當做人生的咖啡,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諦,品位人生,這樣的一生才有價值,有意義,才能有所得著。
咖啡,是苦的,但同時也是香的;人生是苦的,但同時,也是有意義的!
憶苦思甜的文章(二):
憶苦
初中的學習生活比我想象中辛苦的多。初中五花八門的科目比小學多得多了,學習負擔自然而然比小學更重啦。可是,我覺得,我們走進學校的目的就是學習,不要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向它低頭,要克服這一點點困難。
在新的班級體中,我發現身邊的同學都不一樣了。我有一個科目的成績在原點上按地不動,別的同學都奮力猛追,提高了一大截。我想,我沒有提高的原因是對新的環境還感到十分的陌生。可是最重要的畢竟還是我自我的原因,我因為自我沒有新的`夢想,仍舊沒有擺脫小學的習氣。到了初中,應當煥然一新。而我卻沒有。我將小學的作風帶到了初中來。這一個月來的生活,回憶起來,我反省到了自我的很多方面都有不足。
我在嘆息,時間總是過得那么快,一眨眼,一個多月就一晃而過了,回憶起剛進初中的那個懵懂的我,在這一個多月的初中時光里竟然學到了這么多。我進入了初中,開始了初中學習的生涯,有了新的目標。我長大了。在這一個多月中,我嘗到了初中生的滋味。
如今,邁進了中學的大門,我才明白了這一深刻的含義。的確,中學是小學學習生涯之后的第二個起跑線。站在這一條新的起跑線上,我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我要繼續努力,我的讓斗志重新站起來,在這一新的起點上進發。
思甜
初中的學習生活比我想象中歡樂的多。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時候,把同學們都帶動了起來,使原本死氣沉沉的課堂活躍了起來,課本的知識自然而然地也學得飛快。初中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也豐富過小學學習的知識,把我緊緊地吸引住了,簡直讓我連移動一下位子也不行,不會使我在課堂上走神。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頭,我在課堂之外也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使我感到很歡樂。
我學到了怎樣樣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這一個學習計劃能夠保證我科學地安排時間,提高我自身的學習效率,使我的學習成績得到很大的提高。這就是搞好初中學習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如果正確運用這些方法和策略,就會使我們在學習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更上一層樓。
憶苦思甜的文章(三):
秋陽,漸隱西山,只剩幾絲頑童般的余暉,于窗欞間追逐、嬉戲。一家人圍在飯桌前,其樂融融。卻不知如何,弟弟“哇”的一聲,似針般,將這紙一般脆弱的溫馨于一瞬間打破,不費吹灰之力。
父親搖著頭,不住地發出嘖嘖聲,卻也終沒能遏制住弟弟的叫喊。父親伸出那雙厚實的手,輕輕地在弟弟的頭上撫摸著,似有千言萬語,但也只化作一聲嘆息。我埋著頭,隨意地扒著飯,可目光終是細心翼翼的落在了父親的那張熟悉的面孔上,那張飽經風霜的面孔上,他像那渾水遮掩的海底,看似波瀾不驚,令人難以捉摸。母親緩緩道:“吃吧,這么幸福的生活我們該滿足了。”弟弟雖歸于平靜,但仍只是緊緊的攥著筷子,似要折斷那雙木筷子。父親仰起頭凝視著單調的白色的天花板,而后道:“以前的生活確乎是與此刻比不得啊!”他的語氣沉重,似塊巨石壓在我們的心頭。父親說,他們那個年代,便是一碗粥,也已知足,那會兒,一碗粥數來數去也可是幾粒米。奶奶呀,看了心疼,卻也無可奈何。母親之后道:“那時候毫不夸張的,一個番薯都是奢侈。當時鄉里有口人家,丈夫去世的早,女人守了寡,無依無靠。餓極了,也只得背著幾個月大的孩子去地里偷人家的幾塊番薯。哎,人啊,那會兒食不果腹,有口吃的就謝天謝地啦!”抬起了似乎沉重的頭,端詳著母親,卻見她眼角有淚光閃爍。
猛的,心頭怦然一震。想起平日里餐桌上的一幕幕,恨不得挖條地縫鉆進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此富足,我們又有何可奢求,又能夠去奢求。如此,足矣。而我們卻仍不知足。也許,是生活過于美滿,在不知不覺間扭曲了我們心中那把度量的尺,它的刻度也已然模糊不堪。
也曾見過一位青年,衣衫襤褸。饑不擇食的他便是一個布滿塵土的蘋果核,也終只可將它拾起,拭去灰塵,就狼吞虎咽起來。設身處地地想一下,若是我們,是將就,還是繼續嫌棄,使饑餓得以肆意折磨我們或許這皆在一念之間罷。
一茶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憶苦思甜的文章(四):
“鈺一,快來嘗嘗我做地“香菇燉排骨”!“唉!怎樣天天都是山珍海味呀!我都吃膩了!”這就是我家每一天開飯時的對話。說實話,我天天聽媽媽說他們小時侯吃的都是什么烤白薯、窩窩頭,我自我也想嘗一嘗這些東西,來憶苦絲甜。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十分的贊成。
這是什么香味,糊糊的、香香的?“來嘍!美味誘人得烤白薯來了!”這下可真相大白了,原先,媽媽給我做了烤白薯。我把盤子往我身邊拉,仔細一看:淡紅色的皮子上有幾塊黑黑的、烤焦的地方。再仔細聞聞,從白薯肉里散發出了一絲絲的糊香。我不由分說地抓起一塊白薯就往嘴里塞。“哇!白薯好甜啊!甜到了我的心里,沒想到世上還有這么好吃的東西,媽媽,我愛你!”
這時,姥姥也插嘴了:“我們小時候天天吃白薯,那時候的我們是天天“憶甜思苦”呀!多么盼望吃到我們天天想日日盼得白面饅頭呀!在我們哪個時候,生活十分困難,有不少人吃不上飯,餓死了。在我六、七歲的時候,我的雙親就紛紛去世了。在我餓了的時候只好去地里挖野菜了。唉,你們此刻的小孩真是生在福中不只福呀!什么東西不想吃了就扔了,不想玩了就不要。真浪費!”
此刻的生活在慢慢地提高,有一些人卻喜新厭舊,不要的舊東西就亂扔。這樣不僅僅很浪費,還破壞環境。以前的那些東西雖然舊了,但它是你小時候玩過或用過的東西呀!你能夠把它保存起來,張大以后當你看見它以后,就會立刻想起你的童年,就會立刻想起你當初用它時的情景!
憶苦思甜的文章(五):
我們(我和媽媽)把“年貨”辦好了,這些“年貨”中有十幾種“軟糖”:如“棉花糖”,“橡皮糖”,“彈彈王”等等。“硬質糖”:“如棒棒糖”,“奶糖”等等。還有“牛肉干”,“肉松”,“可口可樂”“果凍”……
我有一些“貪吃”,就每一天吃一點點“年貨”,反正,這么多的“好吃的東西”,不可能全部,都帶到外公家去吃(我們過年到外公家去),就算要帶,這么重的東西,誰來扛呀?爸爸媽媽也跟著我后面吃。可是,我漸漸的,卻發現了一個“怪事”。
這個“怪事”就是他們吃這些好東西時,看了半天才把(東西)吃下去,似乎有一些不舍得似的,把這些東西都看成了“寶貝”!這些東西,我幾乎天天吃,他們有什么好珍惜的?之后,我實在忍不住了。我問了媽媽……
媽媽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我們小時候,家里還很窮,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多,所以錢總是不夠花。每次吃飯的時候,僅有一小碟咸菜,過年時,家里才能煮一點很淡的蛋,再加上一點很薄的肉片,每人只能弄一點點蛋,一點點肉片。吃起來時,真覺得:這真是人間仙味。可是,此刻,生活十分富裕了,大家都不吃這些了。吃得都是大魚大肉。所以,我們此刻才珍惜這些好吃的呀!”
我明白了,我想:“我們的祖國和以前比,是富裕了,可是還不能跟美國,英國等富裕的國家相比。我長大以后,好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憶苦思甜的文章(六):
憶苦
回憶著那段傷情的友誼,仿佛坐著時光機回到了以前我們的那段日子。記得。有一次,下著大雨,我沒帶雨傘,是你拿著雨傘與我同行。我還記得,路上,我們笑著、打鬧著。那時,我真的很開心,我還傻傻的認為我們能夠一向這樣,但,我錯了。在半路上,你看見一位也沒帶雨傘,在屋檐底下避雨、又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女生,你趕忙跑過去,對她說“我送你回家把!”那個女生很是高興,只是那把雨傘只能遮住兩個人的天空、卻遮不住三個人的世界。你們兩個同時想我投來乞求的眼神。我會意地笑了笑,我明白,那時,我必須笑得很尷尬把!于是,我沖進雨林中,轉角時,我看見你們兩個臉上流露出笑容,那笑容,很幸福。我倚靠在墻角,淚水順著我的臉流了下來……第二天,我在班上看到了那個女生。原先,她是轉校生。她站在講臺上,向下望了望。座位只剩下墻角的那一張,你對我說“你去最終的座位做把!”你連我的名字都省了……呵呵,既然如此,我也沒必要厚著臉皮留在那個不屬于我的世界把?我迅速的收拾了書包,走出了教室。你望也沒望我一下,就把她的書包放在了我的座位,不,不應當說是我的座位,因為,那已經是不屬于我的了。原先,我們這么多年的友誼,比不上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女生嗎?呵呵,也許是吧!因為,你從
來就沒把我當作你的朋友,甚至我只是你的一個玩具,玩厭了,就丟棄在一旁!
思甜
誼如同空氣或者陽光,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對于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著的青少年來說,友誼就更為重要了,因為,如果沒有空氣和陽光,再茁壯的春筍也長不成挺天的綠竹。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認識了你,你明白嗎?你是那么地開朗、那么地樂觀。你能夠把一切苦難都看成是那么地簡單。遇到挫折,你總是那么樂觀。失敗了,你卻只是一笑而過,你說:我沒有失敗,只是離成功更近了。
記得有一次,你陪我去海邊,你說:如果世界的每一個人的心靈都能想這海一樣純凈,那該有多好啊!我笑了笑說“那你就去凈化人的心靈啊!”你笑了笑,你笑得很甜、很幸福。我還記得,每次我不開心時,你總是陪在我身邊鼓勵我,安慰我。你說“每一天愁眉苦臉的,都成了苦瓜臉了”我笑了,笑得很開心。你說“這樣每一天笑一笑才漂亮嘛!~我靠在你的肩膀上陪著你看海……
后記:太多的甜,太多的苦,我們都要經歷,為何不把苦一笑了之呢?
憶苦思甜的文章(七):
一大早,爺爺就神秘地對我說:“思佳,今日咱們一家都在,我請你們吃頓‘憶苦思甜’飯。”
“憶苦思甜”飯是什么樣貌。爺爺把我的胃口給吊起來了。
好不容易到了等到了中午,爺爺叫我們到客廳吃飯了。餐桌上擺的啥五個我從來沒見過的龐然大碗,碗瓷粗糙,樣貌怪異。這樣大體積的碗,我記得在故事片《武松打虎》中見過。有一只碗的外面還印著“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字樣。看來,爺爺的這頓“憶苦思甜”飯還真講究,連盛飯的容器都作了精心準備。
奶奶端著一大盆子熱氣騰騰的粥過來了,這還能稱之為粥嗎粥面上有著薄薄的一層地瓜絲,幾粒米煮散了架沉在盆底,清晰可見。爺爺用一把大勺子將粥分到五個大碗里,還對我們說:“今日的午餐比較豐盛,這才是第一種,就不按過去的老規矩一人一大碗了,一人半碗好了,全都得喝下,不吃就當飽了,就別再吃第二種了。”我和爸爸面面相覷,趕緊端起碗喝了起來。不一會兒,爺爺喝完了,可我的,才喝兩三口,太燙了,還沒味道,不如喝白開水呢,真想倒掉。爺爺的威嚴我自小領教,如果今日只喝這幾口湯,我還不得餓趴下。于是堅持著喝下去,肚子一下子鼓了起來,我忍不住打了個飽嗝。爸爸媽媽也早喝完了。爺爺問:“有興趣繼續嗎”我撫著肚子說:“當然。”
這回,奶奶端上來的是一盆子黑乎乎的飯,一大半顏色異常深,米粒屈指可數;還有一小半顏色稍淡,大概半數是米粒,還有一半棕色的小顆粒狀物。爺爺發話了:“這第二種飯叫‘糝子飯’,顏色深的大人吃,思佳,你還小,就吃顏色淺些的。”全家人依言而行。我挖了一口塞進嘴里,有點糙糙的感覺,使勁嚼嚼,還有點說不出的香味,盡管咽下去的時候有點堵,感覺還好。看看爺爺、奶奶,一點一點吃得挺起勁,再看看爸爸,那是咋的啦像是嗆住了似的,咳得臉通紅。媽媽很文靜,小口小口的,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我從爸爸碗里挖了一口塞進嘴里,猛嚼幾下,唾沫似乎全被吸干了似的,口干極了,想咽下去一點,也給嗆住了。
到第三道了,綠油油的,這不是薺菜嗎和點肉泥包成餛飩,味道十分鮮美喲,怎樣也是“憶苦思甜”飯夾一筷子嘗一嘗,那鮮味倒還在,可是又干又澀,怎樣嚼也嚼不爛,索性咽下去,一半到了喉嚨里,一半還在嘴里,那感覺就像被鉤住了一樣,想咽咽不下,想吐吐不出。把手指伸進嘴里一拉,連帶著喉嚨里的那部分就全拉出來了。原先,不加任何調味品的薺菜是這么難吃。
爺爺說:“今日請你們品嘗了我們當年吃的幾種飯菜,感覺如何”我第一個尖叫:“太難吃了,太難吃了。”爸爸則故作斯文地搖搖頭,說:“難以下咽。”媽媽微笑著不出聲。
奶奶又端了一盆子飯上桌了,白花花的大米、紅紅的胡蘿卜丁、黃澄澄的雞蛋,綠油油的蔥花,香氣四溢呢!我明白了,剛才那幾出叫“憶苦”,這回到“思甜”了。我盛了一大碗,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
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此刻日子好過了,但也不能忘了以前的苦。是共產黨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記得吃苦耐勞、勤儉節儉這一美德,僅有這樣,我們的日子才會越過越紅火,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
憶苦思甜的文章(八):
我是一名十分忙的初中生,天天在學校里、家里、補習班里,應對的總是教師、同學、父母,加在一齊的任務就是啃書本。天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沒有機會親近大自然,我感到很無聊。可是有一次“憶苦思甜”給我打開了天窗,使我很開心。
這次良機多虧了我的張大娘。
張大媽是一個善良樸實的人,她的丈夫和我爸爸是戰友,所以我兩家關系處得很密切。正因為密切,我們家經常去她家吃飯。吃飯的時候,張大媽總要給我們嘮叨一些東西,總是讓我們年輕人憶苦思甜,聽得我和她的兒子張超都有死的想法。張超和我同歲,也是同學中最要好的朋友。
在一個月前,那時還是秋天,張大媽突發奇想地對我和張超說帶我們去挖野菜,她說這才是真正的憶苦思甜。不光說了,還實際行動了。我們也覺得會很有意思,就跟她走出城市,坐車走了很遠的路,去挖野菜。
到了地里,我感覺渾身十分舒服,心境也異常的爽。好久都沒來山野,沒親近大自然了,那里多廣闊,多開心呀。遠處的山上依然是那么綠,地里還有一些沒收割的莊稼。張大媽給我們一人一把尖刀,于是我們就跑到地里挖了起來。
開始我們沒太往里走,所以挖到的采比較小。當我再往里走的時候,我的媽呀!那么老多,個頭還都那么大。我又往前走了走,突然眼前一亮,一株直徑得有20多厘米的超大蒲公英。我決定連窩端,因為它的根也是很好吃的。我趕忙挖了起來,直到在它的根部挖了一個大洞,還沒有看見根的頭,所以我決定一刀把它挖出來,用力一挖,一個大粗根下來了。我舉起來這棵超大蒲公英對張大娘說:“看!”她都很驚訝。
之后,我們又挖了很多,直到我們把帶的袋子裝滿了為止。
本來這次挖野菜,張大娘是為了讓我們兩個小伙子身體力行地憶苦思甜,好明白什么是苦,珍惜此刻富裕而完美的生活。可是,我壓根就沒覺得什么苦,相反,感到十分歡樂。那涼爽的秋風,清新的空氣,豐收在望的莊稼,燦爛的陽光,還有那大大的蒲公英,可真不是課堂和讀書做作業能比的。就連晚上的飯吃得都異常香,那苦苦的蒲公英,吃起來真爽口,真開胃,好象比吃肉都開心。吃飯時我高興地對張大娘說:“但愿你多帶我們上山上或田野里憶苦思甜。”是的,憶苦思甜真好,沒有苦,僅有甜。
憶苦思甜的文章(九):
憶苦思甜不忘本
那年秋天,天氣比往年涼的早一些,小村糧食喜獲豐收,生產隊的院子里、庫房里到處堆滿了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糧食作物。村民高興得合不攏嘴兒,他們心里盤算著,今年肯定分到不少糧食,明年家里就不缺糧不挨餓了。
突然有一天,村里的大喇叭廣播說:為了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和“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最高指示,今年要多交“愛國糧,支援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聽到這個通知,村民們剛剛燃起的期望猶如汽車輪胎被扎-癟了。村民們不理解,我們僅有吃飽飯,才能有干勁,有積極性,才能多打糧食,更好地支援國家建設呀。
可是上交“愛國糧”是上級的硬性規定,不管社員理解不理解,必須上繳。于是村村都把最好的糧食如玉米,高粱、谷子,豆類交到公社的糧食所,而村里所剩下的只是白薯、蕎麥等不多的雜糧。村民哀嘆,這么一點兒糧食全家一大年可咋過呀
公社的領導和各大隊的負責人也明白老百姓生活十分艱難,但這是最高指示,他們也沒有好的辦法。
為了不挫傷全公社廣大社員的積極性,公社書記老景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決定要在全公社開展“憶苦思甜、艱苦奮斗不忘本”教育活動,讓廣大社員“牢記階級苦,不忘血淚仇”,自覺“愛國家,愛社會主義”,引導廣大社員勒緊褲帶,與國家一齊度過難關。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憶苦思甜,艱苦奮斗不忘本”教育活動在全公社展開了。
公社就此召開了隆重的動員大會,公社書記老景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憶苦思甜,艱苦奮斗不忘本”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開展的步驟,方法進行詳細的闡述。公社黨委經過嚴格的審查,選出7名過去受地主壓迫,當過長工的貧下中農代表作為“憶苦思甜,艱苦奮斗不忘本”教育活動的“憶苦”代表,每個村分派一名。在公社干部的帶領下,進駐到全公社七個村。
分派到我們村的那位“憶苦人”來自濾馬崖南溝大隊,名叫張萬,當年快70歲了,左腿有點殘疾,走路一瘸一拐。據我們大隊的駐隊干部講,張萬5歲沒媽,6歲沒爹,靠著乞討長大,12歲就到村里的大地主王廷柱家當長工,受盡了地主的盤剝和欺辱。
駐隊干部還說,張萬大爺的那條腿就是他忍受不了地主的剝削,逃跑時被抓回來打殘的。張大爺還沒有來我們村憶苦,他在萬惡的舊社會受剝削,受壓迫的慘痛遭遇就引起全村老百姓的共鳴了。
開大會那天,午時大隊的大喇叭廣播說,社員可提前收工,晚上在村學校的操場里開憶苦大會,幾個家庭婦女提前來到大隊的食堂熬制憶苦粥,憶苦粥原料有谷糠,麥麩子,剁碎的白菜棒子,蘿卜纓子等等,體現出解放前我們窮苦人吃糠咽菜的貧苦生活,經過半天功夫,整整熬了三大鍋。
晚飯后,男女老少陸續來到學校的操場里,我們這幫學生老早就把板凳從教室搬了出來,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操場上。
憶苦大會的主席臺前擺放著三個大瓷盆,里面裝著憶苦粥。
憶苦大會正式開始了,憶苦代表張萬大爺在駐隊干部和大隊書記的陪同下一瘸一拐地走過來,緩緩地坐在主席臺上,只見他衣服補丁落著補丁,頭發大老長,灰頭土臉。眼睛凹陷很深,腳上的鞋露著腳趾頭,都深秋了也沒穿襪子,據說他的這身行頭是公社專門給設計的,體現解放前受盡奴役壓迫的特點。
憶苦大會正式開始了,駐村干部懷著極其沉痛的心境,滿臉寫著“階級苦,血淚愁”,他眼窩里含著淚,講話聲音極其低沉。他說,今日我在那里舉行憶苦大會,目的是讓我們廣大貧下中農不吃二遍苦,不受二茬罪,張萬大爺在萬惡的舊社會受盡人間疾苦,他今日給我們憶苦,我要認真聽,真正受教育,說完這些話,他哭出了聲,他一哭,引起了會場上全體社員的共鳴,也都抽泣起來。他抹抹眼淚,痛苦萬分地說,下頭就請張萬大爺給我們憶苦吧。
張萬大爺還沒開始講,眼淚就嘩嘩地流了出來,他踉踉蹌蹌地站起身,聲淚俱下地憶起當年他的苦來。他說,我還不到五歲,我媽媽給地主家做飯當傭人,挨打受罵,吃不飽,穿不暖,長期積勞,染上了上傷寒病,剛20多歲就死在地主家里。我爹給地主家打長工,我六歲那年他得了癆病也死了。說到那里,張萬大爺“哇”地哭出了聲,哽咽著說,我從此成了沒人管的孤兒,我拿著討飯瓢,挨家要飯,九歲那年我到老王家要飯,不明白從哪里竄出一條大狼狗,把我撕得遍體鱗傷,幸虧好心的李大媽救了我的命。
我長到十多歲沒穿過鞋,也沒穿過好衣服,冬天天冷,我的腳凍得貓咬似的疼,牛剛拉出來的糞熱乎,我趕緊把腳插進熱牛糞里捂著,牛糞涼了,我把腳拿出來,凍得更加難受。有時半夜餓得直打滾兒,兩眼直冒金星子。
講到那里,會場一片抽泣聲,大家議論說,張萬大爺真可憐呀!這時萬英大叔突然站了起來,打斷了張萬大爺的憶苦。他說,張萬大爺爹媽的慘死都是地主老財逼的,他攥緊拳頭,高喊:打倒大地主,打倒剝削壓迫!會場上的社員也都隨著他高聲呼喊。
張萬大爺之后憶苦說,12歲那年,村里的大地主王廷柱派狗腿子把我抓到他家當長工,冬天上山砍柴,他們嫌我砍的少,回到家后惡狠狠地對我毒打;春天種地把我當牛使,我拉著沉重的耕梨,拉不動,后面扶梨的人就用皮鞭子抽我,把我身上打出一條條血口子,秋天讓我扛沉重的“谷個子”,經常壓得趴下,監工的狗腿狠勁踹我。
張萬大爺之后憶苦說,我的腿就是他們給打折的,記得16歲那年,我實在忍受不了打長工的生活了,生不如死,一天半夜,我偷偷跑了出來,打算越過十八盤嶺逃到盧龍劉家營,剛走到十八盤嶺下,地主的狗腿子就追了上來,把我抓了回去,他們把我五花大綁,吊起來,用鎬把打,用鞭子抽,昏迷了潑一瓢涼水激一下,醒來繼續抽打,把我打的死去活來,邊打還邊說,叫你跑,非把你的腿打折。之后我就昏死過去。醒來后,發現自我躺在青龍河邊上,幸虧遇到了好心人趙德寶叔,之后他說,在河里發現漂著一個人,走近一看恢身上下全是傷,就把我背回到他家,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照顧,我又活過來,可我這條腿卻終身殘廢了。說到那里,張萬大爺哭聲陣陣,一句話也說不下去了,會場上的社員也跟著張萬大爺大哭。這時,村書記哭著走下主席臺,舉起右拳高喊: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砸碎萬惡的舊社會;絕不能讓歷史重演!全體社員也大聲地高喊,口號聲聲,山谷回蕩……
口號聲停下后,張萬大爺又講起來,他說,是毛主席,共產黨解放了我們全中國,我們翻身做了主人,此刻我的生活很好,在大隊當護林員,每一天掙公分,吃得飽穿得暖。沒有毛主席,沒有共產黨,哪有我張萬的今日,哪有在座大家的今日啊!他突然高喊: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全體村民全都站了起來一齊高喊,喊聲劃破寂靜的夜空,響徹全村角角落落。
之后全體社員又唱起了那首憶苦歌:
天上布滿星,月牙亮晶晶,
生產隊里開大會,訴苦把冤申,
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的血淚仇……
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
世世代代不忘本,永遠跟黨鬧革命……
歌聲后,全體社員每人喝一碗憶苦粥,他們喝得那樣香,那樣甜……
憶苦思甜的文章(十):
一天中午吃飯時,媽媽炒了幾個菜,我一看,沒有我喜歡的,直喊“不吃不吃”,還發了脾氣。
這時,爺爺語重心長地說:“韜韜,以前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時,饑寒交迫。那草地不是此刻公園里的草地,而是長滿了水草的坑坑洼洼的沼澤地,不細心一腳陷下去,就永遠出不來了。但最困苦的是缺乏糧食!僅有的一點點糧食吃完了,就吃野菜和樹皮樹根,甚至把皮帶切成一塊塊煮來吃。那種艱苦的情形,是你們這一代無法想象的。即使如此,紅軍戰士們懷著堅定不屈的意志,一邊與敵人戰斗,一邊完成了萬里長征。你天天有飽飯吃,那是紅軍戰士做夢都不敢想的!更別說還有菜呢。”
爺爺又之后說:“紅軍時期,戰士們為了革命夢想,為了勞苦大眾得到解放,他們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甚至不惜犧牲自我的生命。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才有了今日的新中國啊!你們生長在和平的年代里,生活是多么地富裕,你從小就過著幸福的生活,父母也對你寵愛有加,但你卻對食物挑三揀四,隨意浪費,那怎樣對得起千千萬萬為今日的幸福生活而獻出了自我寶貴的生命的先烈們呢?”
聽完爺爺的話,我慚愧不已。我想:是呀,紅軍戰士這么苦都能挺得住,而我卻因為沒有自我喜歡的菜就發脾氣,一點也不珍惜我們此刻的幸福生活。我以后要牢記爺爺給我的教誨,學習紅軍艱苦奮斗的精神,領略“憶苦思甜”的滋味!
【憶苦思甜的文章】相關文章:
憶苦思甜作文06-12
文章的好句12-16
文章中的好句01-01
關于文章的作文05-09
文章中的好句02-20
文章獲獎感言04-01
摘抄文章(精選27篇)08-12
關于人生感言的文章11-10
好文章摘抄04-04
我最喜歡的文章作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