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風·月出》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描寫月光下的一個美麗女子。全詩三章,每章四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裊裊兮秋風賞析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詩經·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賞析
“大漠風急,思卿成狂。”
“此去經年,妾身惟愿清虛宮外搖響白玉鈴鐺,伴君歲歲安康。”
風起
桂花飄落在一方小小的庭院,我洗盡風塵、褪下戎裝,著上她親手做的素裳。皓月當空,夜風微涼,燈影幢幢。輕輕推開縈繞夢中的門,她靜靜睡在早已褪色的鴛鴦合歡被上。
“素娘,我已歸來,往后我不會讓你孤單一人。”
我輕笑著用手去撫平她微皺的雙眉,下個瞬間,卻驚恐地發現自己觸碰不到她的身體。牽手、擁抱,一次次的重復著最簡單的動作,卻始終抓不住心之所念。
“將軍,敵軍已攻到城下。”
“開城門,迎敵!”畫面中的男子毅然拿起戩,大步走出城門。
畫面一轉,男子倒在一灘殷紅的血泊中,旌旗高揚,狼煙四起,一股同心繩被風吹散在大漠中。為什么我會覺得黃沙燙?
鷓鴣聲起,原先但是都是我的一場虛妄。移步輕顫,我該歸向何方?
不思量,自難忘。
風平
七月流火,清虛宮響起白玉鈴鐺,只盼君脫身于刀槍熙攘。
推開西窗,月上樹梢,塞外的月亮是否一樣明亮。
“大爺,您可明白這場戰爭還要多久?”我焦急地問著村里的老人。
“素娘啊,戰爭結束了。將軍也很快就要回來了,趕緊回去給他多做幾件新衣裳吧,天都涼了。”大爺笑呵呵回答道,轉身高喊:“田里的稻子也成熟了,好日子也要到了!”
轉眼間,中元節將至,你卻始終沒有出此刻我等待的路口。莫非你是忘了清虛宮內的約定。桂花淡淡的香氣,你唇間淺淺的笑意,還未來得及綻放。我的心開始不安,為你蟄伏不安。山高水長,我找不到你。
我捏緊同心繩,站在黃梨樹旁,直到夜涼風起,直到有人敲門。
心喜心慌地去開門,期盼的是你歸來的模樣,不是你,是官員帶來的吊唁。
你不歸,我們的約定不改。石橋旁,荷燈依放。
君可只孑然一身難成紅妝。
風定
都彼高岡,我馬玄黃。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譯文
多么皎潔的月光,照見你嬌美的臉龐,你嫻雅苗條的倩影,牽動我深情的愁腸!
多么素凈的月光,照見你嫵媚的臉龐.你嫻雅婀娜的倩影,牽動我紛亂的愁腸!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見你亮麗的臉龐,你嫻雅輕盈的倩影,牽動我焦盼的愁腸!
創作背景
關于《陳風·月出》的意旨背景,《毛詩序》說:“《月出》,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說美色焉。“認為是諷刺陳國統治者“好色”。朱熹《詩集傳》則認為:“此亦男女相悅而相念之辭。言月出則皎然矣,佼人則僚然矣,安得見之而舒窈糾之情乎?是以為之勞心而悄然也。”高亨《詩經今注》認為描繪“陳國統治者,殺害了一位英俊人物”。近現代學者多認為這是月下相思的愛情詩。
名家點評
清代姚際恒《詩經通論》:“似方言之聱牙,又似亂辭之急促;尤妙在三章一韻。此真風之變體,愈出愈奇者。”“后世作律詩,欲求精妙,全講此法。”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從男意虛想,活現出一月下美人。”“至于用字聱牙,句句有韻,已開晉、唐幽峭一派。”
后世影響
《陳風·月出》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最早寫月下懷人的篇章。望月懷人的迷離意境和傷感情調一經它開端,同類之作便源源不斷。中國古代詠月的詩篇可謂積案盈箱,汗牛充棟,比如《古詩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杜甫的《閨中望月》,等等。不管它們如何變換著視角,變換著形式,變換著語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種意境,一種情調,即迷離的意境,悵惘的情調。這種意境與情調,最早就可以追溯到《陳風·月出》。焦竑《焦氏筆乘》說:“《月出》見月懷人,能道意中事。太白《送祝八》‘若見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窺明月’,子美《夢太白》‘落月滿屋梁,猶疑見顏色’,常建《宿王昌齡隱處》‘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王昌齡《送馮六元二)‘山月出華陰,開此河渚霧,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此類甚多,大抵出自《陳風》也。”姚舜牧《重訂詩經疑問》也說:“宋玉《神女賦》云:‘其始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用此詩也。”他們舉出的例子,只是其中一部分罷了。而這些濫觴于《陳風·月出》的望月懷人詩賦作品,總能使人受到感動與共鳴,這也正如月亮本身,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
【裊裊兮秋風賞析】相關文章:
書香裊裊作文01-27
蕭瑟秋風今又是賞析08-11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詞賞析11-05
冬雪飄飄,梅香裊裊作文03-01
用炊煙裊裊描寫鄉村的句子05-02
古詩秋風辭意思原文翻譯-賞析-作者劉徹02-19
秋風02-17
歸來兮?綠瓦紅墻02-25
秋風的作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