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應急預案。那么大家知道應急預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1
我園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傳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園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傳染病防治的有關實施辦法以及縣教育局要求,結合我園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1、成立傳染病防治工作小組,明確職責,落實任務,杜絕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幼兒園工作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職責:全面負責傳染病預防與應急工作。
副組長:
職責:負責落實傳染病預防與應急工作,負責向上級報告疫情;具體負責突發傳染病幼兒的送診和醫療機構的接洽工作。
組員:、各班班主任
職責:負責組織師生隔離,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郭三毛負責組織做好消毒工作;班主任負責向幼兒園報告疫情并通知家長,配合保育主任做好幼兒的送診工作。
2、預防辦法和措施
幼兒園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衛生工作責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把預防傳染病工作落到實處。
(1)加強宣傳與培訓。利用宣傳欄、專題展板、告家長書等各種形式做好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宣傳,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做好防范。定期對教師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培訓,培養良好的個人健康生活習慣。要求各班教師每天做好晨檢工作,認真填寫幼兒晨檢記錄表,保證幼兒園預防疾病工作的順利開展。堅持對幼兒進行安全健康教育,通過主題教學、游戲、圖片等形式讓幼兒了解有關傳染病的知識,增強安全健康意識。
(2)有效措施杜絕傳染病發生。幼兒活動室、午睡室和教師辦公室保持空氣流通,保證師生身體健康。盡量不要組織師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動,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特別在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餐具。注意增減衣物和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煉,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幼兒園保健室應按照規定定期消毒。
3、應急處置
(1)在幼兒園內發現急性傳染病的幼兒或教職工,應急小組領導立即親臨現場指揮,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幼兒園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并由幼兒園疫情報告員馬上撥打120”電話,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2)幼兒園出現傳染病癥狀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長,由家長陪同去醫院,如果是幼兒園教職工出現傳染病,也要求立即隔離,由醫生初步檢查后,是傳染病立即到醫院就診并通知其家屬。
(3)幼兒園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活動室或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幼兒、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4)幼兒園一旦發現傳染病,將停止組織集體活動。
(5)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人員前往探望。
(6)幼兒園幼兒、教職工中發現傳染病人,立即上報縣教育局、縣疾控中心,并對病人作跟蹤了解。
(7)傳染病發病期停止辦理新幼兒入園手續。
信息報告:發生突發性傳染病疫情,應立即啟動本預案,首先向幼兒園負責人報告,如幼兒園負責人都不在向其他行政人員報告,然后向教育局應急辦報告(先口頭后書面),在半小時內口報教育局應急辦,同時向縣疾病控制中心報告。在1小時內書面報告縣教育局應急辦,明確疫情報告的范圍、內容。
其次,做好傳染病病因追蹤。當傳染病發生后,要隨時與其保持聯系,關注病情進展。該教師或幼兒病愈返校時須出示醫院有效證明。
幼兒園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2
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我園預防和控制突發傳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教職員工以及幼兒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本園實際,貫徹落實防治傳染病,本著科學預防、依法管理、分級負責、快速反應的工作原則,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實現對傳染病的控制,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可能引發的'幼兒傳染病
突發傳染病事件可分為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非典、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腦炎、傷寒和副傷寒等)、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手足口病等)
三、成立傳染病流行應急領導小組,由園長統一協調,指揮并調查分析及處理。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預防措施
1、幼兒園建立各項衛生工作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
2、衛生保健員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檢工作,晨檢中應做到一摸、二問、三看、四查,并認真填寫幼兒全日觀察登記表,保證幼兒園預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3、幼兒園所有工作人員上崗前需進行體檢,持健康證方可上崗;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經檢查合格取得體檢保健手冊方可入園。
4、幼兒園開展預防宣傳教育工作,定期進行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訓,保證每周的健康教育,培訓學習一般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5、幼兒園學習場所、生活場所要通風換氣和定期消毒。
6、班主任應加強對幼兒的巡視,發現傳染病病例或凝視病例,應在第一時間向分管保健老師或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報告,不得隱瞞實情,保健員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發病班,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同時根據幼兒入園報名表上提供的緊急聯絡人信息與之聯絡醫院診治。其原則是: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7、按疾控制定的《各類物品消毒方法》做好各項預防性消毒工作。
五、應急處理措施
1、在幼兒園內發現急性的傳染病的幼兒或教職工,應急小組領導立即親臨現場指揮,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幼兒園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并由幼兒園疫情報告員馬上撥打120 ”電話,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2、在確診傳染病后,根據傳染病上報制度,立即上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對病人作跟蹤了解,詳實填寫病例基本信息情況資料。
3、幼兒園出現傳染病癥狀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長,由家長陪同去醫院,如果是幼兒園教職工出現傳染病,也要求立即隔離,由醫生初步檢查后,是傳染病立即到醫院就診并通知其家屬。
3、患者必須及時隔離,嚴格掌握患者病愈返校的隔離期限,病愈者返校須持醫院醫生出具的醫院有效證明方可入園。
4、幼兒園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活動室或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幼兒、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5、對疫情班要積極關注、加強晨檢,在晨檢中應特別注意疫情班傳染病的發病特征。
6、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人員前往探望。
7、對疫情班衛生保健員在控制疫情期間應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信息了解工作,對幼兒進行健康監測,及時掌握疾病發生情況,落實各項應急預防和控制措施并對傳染病疑似幼兒做好觀察記錄。
8、衛生保健員應開展疫情班消毒隔離指導工作,并負責指導和督促落實各項預防控制措施。
9、開展相關疾病的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如宣傳專欄、課程學習、發放宣傳資料等。
10、在疫情期間有病例發生的班級停止使用幼兒園公用教室等;疫情班暫停師生集體性活動,疫情班的所有用具、餐具都必須單獨消毒,不可與正常班相混,消毒劑量和時間嚴格按各傳染病的規定要求進行消毒,防止疫情的進一步蔓延。
11、疫情班班級做到不和其他正常班并班進行教學活動。
12、疫情班隔離期應自最后一例病例發病后最長潛伏期內無新發病例可結案,方可結案小結。
13、加強全園的消毒工作:按疾控制定的《各類物品消毒方法》做好各項預防性消毒工作。
14、疫情班的幼兒出入園舍專用通道,不得走其他班幼兒所用的通道。
六、預警通報與信息發布
1、預警通報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相關規定執行。首位發現人按照相關程序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報告,由學校園長或分管領導及時上報教育主管部門,同時向縣疾病控制中心報告。并在1小時內書面報告縣教委應急辦,明確疫情報告的范圍、內容。其次,做好傳染病病因追蹤。
2、各類突發事件相關信息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嚴格實行保密制度。
3、所有涉及疫情信息的資料均應按相關要求妥善保管、處置。
4、未經授權或未通過正式渠道公布的疫情信息,任何個人或媒體不得隨意宣傳。
5、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全面。
幼兒園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3
一、 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我園預防和控制突發傳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教職員工以及幼兒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本園實際,貫徹落實防治傳染病,本著"科學預防、依法管理、分級負責、快速反應"的工作原則,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實現對傳染病的控制,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可能引發的幼兒傳染病
突發傳染病事件可分為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非典、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腦炎、傷寒和副傷寒等)、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手足口病等)
三、預防措施
1、幼兒園建立各項衛生工作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
2、衛生保健老師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檢工作,保健老師在晨檢中應做到一摸、二問、三看、四查,并認真填寫幼兒全日觀察登記表,保證幼兒園預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3、幼兒園所有工作人員上崗前需進行體檢,持健康證方可上崗;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經檢查合格方可入園。
4、幼兒園開展預防宣傳教育工作,定期進行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訓,保證每周的健康教育,教會師生一般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5、幼兒園學習場所、生活場所要通風換氣和定期消毒。
6、班主任應加強對幼兒的巡視,發現傳染病病例或凝視病例,班主任應在第一時間向分管保健老師或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報告,不得隱瞞實情,分管保健老師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發病班,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同時根據幼兒入園報名表上提供的緊急聯絡人信息與之聯絡醫院診治。其原則是: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幼兒園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4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傳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園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傳染病防治的有關實施辦法以及教委要求,結合我園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傳染病防治工作小組,小組成員明確職責,落實任務,杜絕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1、傳染病防治工作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
副組長:
保教組長
后勤
組員:各班班長
2、傳染病防治工作小組主要職責
工作小組成員要統一認識,把握“預防為主,常抓不懈,健全體系,加強合作,立即報告,快速處置”的原則,提高全園師生員工防范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加強應急處置的培訓與演練,一旦發生傳染的疫情,應及時將患傳染病的人員和接觸人員進行隔離,并注意保護好現場,同時根據情況立即向地段保健科、朝陽教委報告。
二、預防辦法和措施
1、加強宣傳與培訓。利用宣傳欄、專題展板、告家長書等各種形式在家長中做好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宣傳,定期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同時把好幼兒晨檢關,增強全園師生抵御傳染病的能力。
2、有效措施杜絕傳染病發生。幼兒活動室、睡眠室和教師辦公室等保持空氣流通,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不共用茶具、餐具,注意增減衣物和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煉,增強體質。
三、應急處置
1、在園內發現急性傳染病的幼兒或教職工,應急小組領導應組織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幼兒園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通知家屬,馬上送醫院診治,同時立即上報地段保健科和教委學前辦。
2、幼兒園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活動室或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幼兒、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并迅速切斷感染源防止疫情擴散。
3、幼兒園一旦發現傳染病,停止組織集體活動。
4、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人員前往探望,幼兒園應對病人作跟蹤了解,病人病愈返校時須出示醫院有效證明。
5、傳染病發病期停止辦理新生入園手續。
四、信息報告
發生突發性傳染病疫情,應立即啟動本預案,首先向園長報告,如園長不在則向其他行政人員報告,然后向教委應急辦報告(先口頭報后1小時內書面報),同時向地段保健科報告。報告時應明確疫情發生的范圍以及程度等,以采取切實有效的應急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傳染病帶來的危害和負面影響。
【幼兒園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06-11
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07-11
傳染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10-13
防傳染病應急預案10-17
禽流感防控應急預案08-29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6-10
幼兒園傳染病應急預案06-27
幼兒園傳染病應急預案06-30
傳染病應急預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