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保不齊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為了盡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優秀的應急預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臺防汛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
桐琴鎮防汛防臺防旱應急預案為做好防范和處置因暴雨、洪水、臺風、干旱等造成的各種自然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保證抗洪(臺)搶險、抗旱救災工作的高效有序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用水,維護社會穩定,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金華市防汛防臺防旱應急預案》、《武義縣防汛防臺防旱應急預案》和《武義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結合桐琴鎮實際,制訂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貫徹“以人為本、預防為主。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應對、科學調度;快速反應、部門聯動;抓好四進、加強基層”的工作原則,認真做好桐琴鎮防汛防臺抗旱的各項工作。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鎮設立防汛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鎮防指),由鎮長擔任指揮,成員由國土、民政、水務、林業、農業、氣象、建設、公安、衛生等相關職能分工負責人組成。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防指辦),并設監測預警組、人員轉移組、搶險救援組、后勤保障組4個工作組。
(一)指揮部主要職責貫徹落實上級和縣委、縣政府有關防汛防臺抗旱應急搶險指示精神,負責啟動本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全鎮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工作;負責向縣委、縣政府、縣防指匯報突發事件發生、發展及應急處置工作情況,提出有關工作建議;組織開展防汛防臺抗旱檢查;貫徹執行上級防汛防臺抗旱調度命令;負責發布全鎮汛情、旱情通告,以及發布和解除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響應;組織災后處置,并做好有關協調工作。
(二)指揮部組成人員及職責指揮:xx副指揮:xx成員:xx指揮部辦公室主任:xx成員:xxx主要職責:負責氣象、水文預報,水庫、水閘控制調度,擬訂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的應急救援計劃和保障方案;負責各項協調工作;負責人員、物資、器材的調配;負責協調指揮部其它各組工作;承辦指揮部交辦的其它工作。
監測預警組:
組長:xx成員:xx
主要職責:負責做好監測預警工作,及時將災害性天氣預報和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預警信息傳遞到村級防汛防臺負責人和各網格責任人。
人員轉移組:
組長:xx成員:xx
主要職責:擬定人員轉移對象、范圍、路線、時間、地點,報指揮部審定后組織實施,確保及時將人員轉移至安全地帶。
搶險救援組:
組長:xx成員:
xx主要職責:具體制定并實施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的安全防范措施;迅速查明災害基本情況,制定救援方案,統一指揮救援隊伍,迅速組建搶險和現場救治醫療隊伍,組織指揮現場搶險救災,傷員救治及轉送工作;承辦指揮部負責人交辦的其它工作。
后勤保障組:
組長:xx成員:xx
主要職責:在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期間,負責防汛指揮部領導和工作人員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負責外來救災組、慰問團、紅十字會等單位團體的接待事宜;保證道路、通訊的暢通,組織人員對受災地區的治災、交通秩序進行維護;統一指揮后勤保障隊伍,籌措調集抗災所需的交通工具器材和通訊設備;承辦指揮部負責人交辦的其它工作。
。ㄈ└鞔濉⑸缂跋嚓P部門主要職責
1、各村、社主要職責
(1)各村、社設立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組,負責本村、社的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工作。
。2)編制村級防汛防臺抗旱預案;協助鎮政府開展防汛防臺抗旱與搶險救災避險的具體工作;
。3)當接到災害性天氣預報、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預警信息時,負責通知村級防汛防臺抗旱負責人和各網格的聯絡員、監測員、巡查員、預警員等責任人進崗到位,做好人員轉移等防御準備,將預警信息傳遞到戶到人;
。4)當接到上級人員轉移命令和地質災害險情報告時,協助做好人員轉移的具體工作;當出現交通、信息中斷或突發險情時,按村級預案實施自主轉移。實施轉移前,及時發出轉移信號,明確人員轉移時間、地點、路線、召集人和注意事項,迅速將危險區域群眾轉移至安全的避災場所;
。5)當洪澇臺旱和地質災害發生時,發動群眾及時開展搶險救災和自救互救,并及時將災情報告鄉級防指;
。6)開展防汛防臺抗旱知識宣傳,重點做好人員避險轉移方案和群眾自防自救知識宣傳,開展人員轉移演練;
。7)協助做好災情統計和救濟救助工作。
。8)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2、相關部門主要職責
。1)人武部負責組織落實搶險隊伍的人員、培訓工作。發生重大災害時,能及時組織搶險隊伍到位,并能全力會同駐武部隊、武警參加抗災搶險,把損失減到最低程度。
。2)城建辦負責鎮域公用基礎設施的防汛防臺安全工作;指導村莊和鎮域農民建房中的防汛防臺工作;做好轄區內建設系統內的危房、城市規劃區外建筑工地、工棚的防汛防臺工作;提供轄區災害損失情況。
。3)國土所負責山體滑坡、山體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監督和指導監測預報工作,及時向鎮防汛指揮部提供山地災害易發地區情況。
。4)農業服務站、林業站、氣象站負責農業、林業防汛防臺抗旱和災后補救措施,組織農民生產自救,參加災情調查和核災;負責提供防汛防臺急需的木材、毛竹物資的供應;負責水利工程安全的監督管理;及時提供水情、雨情、風情和旱情,協助上級政府和有關單位指導抗洪搶險工作和水毀防洪工程的修復。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汛情和氣象資料,及時向公眾發布氣象、汛情信息。
。5)文化站負責做好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和典型事例的宣傳報道,開展災區慰問活動。
(6)桐琴派出所負責防汛防臺抗旱搶險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工作;防汛防臺緊急期間,協助鎮政府組織群眾撤離和轉移;打擊盜竊、搶劫防汛防臺抗旱物資和破壞水利工程設施的犯罪行為,做好防汛防臺抗旱的治安保衛工作。負責聯系交警部門,確保公路交通的暢通,實施交通管制,優先運送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
。7)桐琴供電所保障電力線路暢通,負責及時搶修防汛防臺抗旱搶險救災需要而受損的電力設施;根據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工情需要,調度好各水電站的發電;制訂重大事故下的應急措施;提供電力系統災害損失情況。
。8)桐琴衛生院負責災區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工作;組織實施救災防病預案,預防疾病流行。
。9)桐琴小學、蘆北小學、東干中學、桐琴幼兒園認真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災患意識;組織校舍防汛防臺安全檢查,制訂安全措施,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
三、預防和預警機制
。ㄒ唬┍O測與檢(巡)查
加強對氣象、臺風、水旱、山洪災害的監測、預報工作,完善監測、預報、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1、水旱災害監測。根據縣防指提供氣象、水文、風暴、干旱的實時信息和預測預報成果,以及地質災害監測資料,及時上情下達。
2、山洪災害監測。易發生山洪和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地區的行政村、社,以及企事業單位應當確定監測預警員,落實監測預警職責。
3、水利工程巡查。水庫、重要堤防和其他險工險段等防洪工程管理單位應當建立日常巡查制度與安全監測監管制度。
4、防汛防臺檢查。鎮防指應當在汛前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防汛檢查,實行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信為主要內容的分級檢查制度,發現防汛安全問題的,責成有關單位限期處理和整改。
。ǘ╊A防預警信息
1、氣象、水文信息當預報即將發生嚴重水旱災害和臺風暴雨災害時,鎮防指應提早預警,通知有關區域做好相應準備。當各水系流域發生洪水時,各村應加強監測,并在1小時內報鎮防指、2小時內報縣防指,為適時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2、工程信息:各河流及支流出現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時,各村社及有關責任單位應加強工程巡查監測,并將堤防等工程設施的運行情況報鎮、縣防指。當堤防出現險情或遭遇超標準洪水襲擊,以及其它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決口時,各村及有關責任單位應迅速組織搶險,并在第一時間向可能淹沒的有關區域預警,同時向鎮防指準確報告。當水庫水位超過汛限水位時,水庫管理責任單位應按照批準的洪水調度方案調度,其工程運行狀況應向鎮防指報告。當水庫、塘壩出現險情時,各村社及有關責任單位應在第一時間向下游預警,并迅速處置險情,同時向鎮防指報告。當水庫遭遇超標準洪水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潰壩時,應在最快時間內向水庫潰壩洪水風險圖確定的淹沒范圍發出預警,為群眾安全轉移爭取時間。
3、洪澇災情信息洪澇災情信息主要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受災人口以及群眾財產、農林牧漁、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電、廣播電視設施等方面的損失。洪澇災情發生后,各行政村和有關部門及時向鎮防指報告受災情況。鎮防指辦應收集動態災情,全面掌握受災情況,并及時向縣政府和縣防指報告。對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災情,應立即上報,重大災情在災害發生后1小時內將初步情況報縣防指,并對實時災情組織核實,核實后及時上報,為抗災救災提供準確依據。
4、旱情信息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受旱范圍、影響人口,以及對工農業生產、城鄉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的影響。鎮防指應加強旱情監測,掌握水雨情變化、水庫蓄水情況和用水情況。
。ㄈ╊A防預警行動
1、預防預警準備工作
。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洪澇臺旱災害和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準備。
。2)組織準備。建立健全基層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組,落實防汛防臺防旱責任人和各網格責任人、防汛防臺防旱搶險隊伍和洪澇臺旱重點區域的監測及預警措施,加強防汛專業機動搶險隊和抗旱服務組織建設。
。3)工程準備。按時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和水源工程建設任務,對存在病險的堤防、水庫等各類水利工程設施實行應急除險加固;在有堤防、水閘防護的村社,應根據預案及時封閉輸排水管道、交通路口和排水溝,關閉堤防沿線各節制閘;對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險工程,落實安全度汛措施。
(4)預案準備。及時修訂完善各類防汛防臺抗旱預案、防御臺風應急預案、防洪工程調度方案;研究制訂防御超標準洪水的應急方案,主動應對大洪水。針對江河堤防、薄弱地段,制訂工作搶險方案。
(5)物資準備。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儲備必需的防汛防臺抗旱物料,并合理配置。在防汛防臺抗旱重點部位應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料,以應急需。
(6)通信準備。充分利用社會通信公網,確保防汛通信專網、各類預警反饋系統完好和暢通,確保雨情、水情、風情、工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指令及時傳遞。
。7)日常管理工作。加強防汛防臺抗旱日常管理工作,對在江河、人工水道內建設的非防洪建設項目,應當編制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對未經審批并嚴重影響防洪的項目,應依法強行拆除。
2、降雨實時預警。鎮防指收到強降雨信息后,應立即向各村和有關單位發出警報。各行政村和有關單位接到降雨警報后,應及時發出預警。
3、臺風災害預警。根據氣象部門臺風(含熱帶風暴、熱帶低壓等)動向預報,鎮防指應加強值班,關注臺風動向,制訂防御對策,明確防御重點,及時將有關信息向社會發布。
4、江河洪水預警。各河流及其支流即將出現洪水時,各村應做好洪水預報工作,及時向鎮防指報告水位、流量實測情況和洪水走勢,為預警提供依據。當水庫大流量泄洪時,應及時當向下游發出預警。
5、山洪災害預警。各村社和有關單位都要落實巡查預警員,汛期堅持每天巡查制度,降雨期間,加密觀測巡查,一旦發現危險征兆,立即向可能影響地區發出警報,轉移群眾,并報鎮防指。
6、內澇災害預警。當氣象預報將出現較大降雨或水文部門監測到較大降雨時,有關部門應按照分級負責原則,向社會發布信息預警,并做好排澇的有關準備工作。必要時,通知低洼地區居民及企事業單位及時轉移財產。
7、干旱災害預警。當梅雨期降雨嚴重偏少或其他時段長時間干旱、水庫蓄水嚴重不足、江河水位偏低時,鎮防指隨時掌握旱情災情,根據干旱發展趨勢,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提出相應對策,做好抗旱各項準備工作。
8、供水危機預警。當因供水水源短缺或被破壞,供水線路中斷,供水水質被侵害等原因而出現供水危機,由鎮防指向社會公布預警,居民、企事業單位做好儲備應急用水的準備,有關部門做好應急供水的準備。
9、水利工程險情預警。當水利工程發生險情或水庫遭遇超標準洪水時,水利工程管理責任單位和鎮防指要通過廣播、電視、電話、短信、警報等方式,向可能受影響的地區發出警報,有關村社和企事業單位做好群眾轉移工作。
四、災害分級按照洪澇臺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一般水旱災害、較大水旱災害、重大水旱災害和特別重大水旱災害。
(一)一般水旱災害
有以下水旱災害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災害:
1、全鎮內范圍24小時面雨量大于75毫米,主要江河水文監控水位接近警戒水位,縣氣象臺預報未來24小時仍有強降雨過程。
2、鎮內某一區域出現短歷時強降雨,3小時達100-200毫米,并出現一般災害。
3、重要山塘發生險情。
4、縣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
5、7-10月全鎮范圍內連續干旱20天以上,且飲水困難人數超過3000人。
。ǘ┹^大水旱災害有以下水旱災害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災害:
1、全鎮內范圍24小時面雨量大于100毫米,武義江等主要江河水文監控水位超過警戒水位,縣氣象臺預報未來24小時仍有強降雨過程。
2、鎮內某一區域出現短歷時強降雨,3小時達200-300毫米,并出現較大災害。
3、重要山塘發生嚴重險情。
4、縣氣象臺發布臺風黃色預警。
5、7-10月全鎮范圍內連續干旱3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偏少正常年份40%,水庫蓄水量不足正常庫容70%,梅汛期后干旱天數在30天以上。飲水困難人數超過6000人。
。ㄈ┲卮笏禐暮
有以下水旱災害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災害:
1、全鎮內范圍24小時面雨量大于150毫米,武義江等主要江河水文監控水位接近保證水位,縣氣象臺預報未來24小時仍有強降雨過程。
2、鎮內某一區域出現短歷時強降雨,3小時超過300毫米,并出現重大災害。
3、小(二)型水庫發生重大險情,并危及公共安全;中型、小(一)型水庫發生險情。
4、保護鎮域中心范圍的堤防出現重大險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5、縣氣象臺發布臺風橙色預警。
6、7-10月全鎮范圍內連續干旱5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偏少正常年份50%,水庫蓄水量不足正常庫容60%,梅汛期后干旱天數在40天以上。飲水困難人數超過9000人。
。ㄋ模┨貏e重大水旱災害有以下水旱災害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災害:
1、全鎮內范圍24小時面雨量大于200毫米,武義江等主要江河水文監控水位超過保證水位,縣氣象臺預報未來24小時仍有強降雨過程。
2、中型、。ㄒ唬┬退畮彀l生重大險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3、縣氣象臺發布臺風紅色預警。
4、7-10月全鎮范圍內連續干旱7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偏少正常年份60%,水庫蓄水量不足正常庫容50%,梅汛期后干旱天數在50天以上。飲水困難人數超過12000人。
五、應急響應根據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水旱災害分級,分別啟動相應的Ⅳ級、Ⅲ級、Ⅱ級、Ⅰ級應急響應。
。ㄒ唬艏墤表憫敵霈F一般水旱災害時,實施Ⅳ級應急響應行動。
1、鎮防指辦主任進崗帶班,監測預警組進崗,加強值班。
2、監測預警組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告知鎮、村兩級防汛防臺抗旱責任人和各類網格責任人啟動Ⅳ級應急響應行動,并告知當前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預警信息,通知外出責任人立即返回,各類責任人到崗就位,按照職責開展檢查、巡查與監測,發現情況及時向鎮防指報告。
3、監測預警組密切關注縣氣象、國土、水文等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監視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的發展變化,及時對照災情,做出調整應急響應等級的預判,并及時報告鎮防指辦主任。(應急響應期間監測預警組均要開展本條工作,在Ⅲ級、Ⅱ級、Ⅰ級應急響應行動中不再重復。)
4、鎮防指通知各村社各單位做好防汛防臺抗旱準備,重點是做好山洪災害危險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水庫山塘、薄弱堤防、各類危舊房、簡易工棚、在建工程等防汛防臺抗旱檢查、巡查工作。
5、鎮防指對有關農業生產作出安排,做好農業搶收、大棚防澇防風等措施。
(二)Ⅲ級應急響應當出現較大水旱災害時,實施Ⅲ級應急響應行動。
鎮防指副指揮進崗帶班,監測預警組、人員轉移組、后勤保障組進崗到位,按各自職責開展工作,通知搶險救援組做好進崗準備,組織駐村干部下村(社區)指導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監測預警組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告知鎮、村兩級防汛防臺抗旱責任人和各類網格責任人啟動Ⅲ級應急響應行動,并告知當前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預警信息。鎮防指副指揮根據可能的險情災情和防御重點,部署重點防御工作:
1、組織危舊房屋、簡易工棚人員轉移,開放避災場所,安置轉移人員。
2、部署落實危舊房、建筑工地、高空設施、電力、通信設施、旅游景點、低洼易澇區、地下空間的防汛防臺抗旱準備工作。
3、根據縣防指部署,及時關停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和涉水野外游樂活動,疏散、轉移相關人員,暫停戶外施工、戶外大型活動和室外教學活動。
4、督促檢查鎮、村兩級防汛防臺抗旱責任人做好各項防汛防臺抗旱準備,通知各類網格責任人按規定開展巡查和監測,特別要加強低洼地帶、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及時發現險情,及時報告,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轉移;通知小型水庫、山塘、堤防巡查人員加密巡查次數,及時發現險情,及時報告。
5、通知鎮、村兩級防汛抗旱搶險救援隊伍成員及時返回,并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工作。鎮、村廣播及時播放防汛防臺抗旱動態信息和氣象、國土、防汛等有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提醒群眾和有關企業做好防汛防臺抗旱準備,提高防范意識,盡量減少外出,遠離危險區域,做好各項防風措施,通過電視、廣播等渠道關注縣防指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停課信息,停止大型戶外活動,關閉旅游景點,關注交通信息等。
6、組織飲水困難地區的水源供應,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鎮防指辦定時統計、匯總、上報人員轉移、搶險隊伍組織、防汛物資、避災場所使用、災情等情況。
(三)Ⅱ級應急響應當出現重大水旱災害時,實施Ⅱ級應急響應行動。
鎮防指指揮進崗帶班,搶險救援組進崗到位,按各自職責開展工作。監測預警組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告知鎮、村兩級防汛防臺抗旱責任人和各類網格責任人啟動Ⅱ級應急響應行動,并告知當前臺風預警信息,水情、雨情、旱情、工情預警信息。鎮防指指揮根據可能的險情災情和防御重點,部署重點防御工作:
1、組織以下人員轉移:低標準房屋、抗風等級低的迎風房屋等建筑物內的人員;處在易被大風吹倒的構筑物、高空設施等附近的人員轉移;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災害多發地區的人員;河道灘地上各類臨時居住人員;水域作業人員。
2、通知以下區域人員做好人員轉移準備,并根據實時降雨、河道水位、工程險情等情況按村級預案及時轉移人員:山洪災害危險區、警戒區人員;病險水庫下游受影響人員;屋頂山塘下游受影響人員;低洼易澇區人員;江河發生大洪水時可能淹沒區域的人員等。
3、通知各類網格責任人繼續加強監測與巡查,強降雨期間或臺風嚴重影響期間實行24小時巡查。
4、通知鎮、村防汛防臺抗旱搶險救援隊員集結待命,根據工程出險情況、人員受困情況隨時投入搶險救援。必要時,請求縣防指支援。工程出險后,派出搶險負責人和技術人員赴出險處組織搶險,組織出險工程附近村級搶險隊伍參加搶險,必要時調派鎮搶險隊伍參加,調運鎮和附近村防汛搶險物資;一般險情可根據本鎮技術人員提出的搶險方案實施搶險,險情較大時,及時請求上級技術支持,重要工程出險時,請求上級派出專家組實施搶險,并配合專家組做好搶險隊伍和搶險機械調派、物資調運和后勤保障工作。
5、鎮全體機關干部進崗,下派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組到各村檢查督促指導防汛防臺抗旱工作。
6、通知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停課,關閉全部旅游景點,暫停所有戶外活動,在建工程停工,對重點地段實行交通管制。鎮、村廣播每兩小時播放一次防汛防臺抗旱動態信息和氣象、國土、防汛等有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提醒群眾留在室內或安全地方避險,遠離低洼易澇區、危險邊坡、河道、水庫下游等,車輛避免停放在大樹、廣告牌、低洼易澇區等危險區域,關注臺風、降雨情況,遇有緊急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救助或撥打應急電話。
7、組織飲水困難地區的水源供應,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鎮防指辦定時統計、匯總、上報人員轉移、搶險隊伍組織、防汛物資、避災場所使用、災情等情況。
。ㄋ模窦墤表憫敵霈F特別重大水旱災害時,實施Ⅰ級應急響應行動。
鎮防指指揮坐鎮指揮部組織指揮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必要時,報請縣防指部署防汛防臺抗旱搶險救災工作;鎮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到崗,必要時分赴一線指揮。監測預警組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告知鎮、村兩級防汛防臺抗旱責任人和各類網格責任人啟動防汛防臺抗旱Ⅰ級應急響應,并告知當前臺風預警信息,水情、雨情、旱情、工情預警信息。鎮防指指揮根據可能的險情災情和防御重點,部署重點防御工作:
1、組織實施擴大人員轉移范圍工作。在已實施人員轉移的基礎上,根據防御形勢繼續擴大人員轉移范圍,重點組織以下人員立即轉移:山洪災害危險區、警戒區人員;出險水庫、山塘下游人員;江河兩岸洪水可能淹沒區域人員;鎮域低洼易澇區人員;鎮域地下空間設施人員。避災場所管理人員加強已轉移人員的管理,及時制止已轉移人員在警報未解除前擅自返回。
2、通知各類網格責任人繼續加強監測與巡查,重點檢查人員是否全部轉移,危險區域內有無滯留人員,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擴大人員轉移范圍。
3、鎮、村搶險救援隊隨時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發生,快速反應,第一時間投入搶險救援,根據需要,及時向縣防指提出支援請求。(工程搶險方案與Ⅱ級響應時一致)
4、組織實施停運、停工、停課、停市、交通管制等應急措施。
5、組織實施災民的轉移安置,隨時組織醫療救護。
6、當遇通信、交通中斷等非常狀態時,組織群眾自救互救,實施村自為戰。
7、組織飲水困難地區的水源供應,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鎮、村廣播每1小時播放一次防汛防臺抗旱動態信息和氣象、國土、防汛等有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發布停運、停工、停課、停市和交通管制等應急措施消息,通知群眾留在室內或安全地方避險,遠離低洼易澇區、危險邊坡、河道、水庫下游等,車輛避免停放在大樹、廣告牌、低洼易澇區等危險區域,關注臺風、降雨情況,遇有緊急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救助或撥打應急電話。鎮防指辦每3小時統計、匯總、上報人員轉移、搶險隊伍組織、防汛物資、避災場所使用、災情等情況。
。ㄎ澹┌踩雷o和醫療救護
1、各村社應高度重視人員的安全,調集和儲備必要的防護器材、消毒藥品、備用電源和搶救傷員必備的器械等,以備隨時應用。
2、搶險人員進入和撤出現場由鎮防指視情況作出決定;搶險人員進入受威脅的現場前,應采取防護措施以保證自身安全;參加一線抗洪搶險的人員,必須穿救生衣;當現場受到污染時,應按要求為搶險人員配備防護設施,撤離時應進行消毒、去污處理。
3、出現水旱災害后,應及時做好群眾的救援、轉移和疏散工作。對轉移的群眾,由當地鄉鎮提供緊急避難場所,妥善安置災區群眾,保證基本生活。
4、出現水旱災害后,當地鄉鎮應協助衛生部門,加強對受影響地區的疾病和突發衛生事件監測、報告工作,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對受傷的人員緊急救護;必要時,鄉鎮可緊急動員當地醫療機構在現場設立緊急救護所。
(六)社會動員與參與
1、出現水旱災害后,鎮防指根據事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報經縣政府批準,對重點地區和重點部位實施緊急控制。防止事態及其危害的進一步擴大。
2、必要時可廣泛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緊急情況下可依法征用、調用車輛、物資、人員等,權利投入抗洪搶險。
。ㄆ撸⿷苯Y束當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得到有效控制時,由鎮防指宣布應急結束。
六、應急保障
。ㄒ唬╆犖楸U先魏螁挝缓蛡人都有依法參加防汛防洪的義務。鎮民兵應急分隊是搶險救災的突擊力量。
。ǘ┪镔Y保障鎮防指、村防汛防臺工作組按照《浙江省鄉鎮、村(社區)防汛物資儲備定額》的要求,儲備防汛防臺抗旱搶險物資,建立即用即補制度,規范防汛防臺抗旱物資管理。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和受洪水威脅的有關企業、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儲備一定數量的防汛防臺抗旱搶險常規物資。
。ㄈ┲伟脖U吓沙鏊撠熥龊盟禐膮^和防災人員轉移后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抗洪抗旱救災行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保證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負責組織做好防汛搶險、警衛工作,維護災區的社會治安秩序。
。ㄋ模╇娏ΡU瞎╇娝撠熆购閾岆U、抗旱救災等方面的供電需要和應急救援現場的臨時供電。
。ㄎ澹┵Y金保障財政、民政、銀行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搶險救災資金的籌措、落實,做好救災資金、捐贈款物的分配、下撥,指導督促災區做好救災款的使用、發放,以及相關金融機構救災、恢復生產所需信貸資金的落實和信貸。
。┍転膱鏊U厦裾、建設、教育等部門確定的避災場所,應設立標志,確保災害來臨時供處于危險區域的群眾躲避。
。ㄆ撸┢渌U湘傉嚓P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做好通信、交通、衛生、后勤等保障工作,為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提供通信與信息、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后勤等保障。
七、善后工作
。ㄒ唬┚葹乃禐暮Πl生地政府應組織有關單位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衛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水毀修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善后工作。
。ǘ┚葷戎皶r調配救災款物,安置受災群眾,做好受災群眾臨時生活安排,保證災民有糧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ㄈ┽t療救治與衛生防疫衛生部門負責調配醫務技術力量,搶救因災傷病人員,對污染源進行消毒處理,對災區重大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理,防止疫病傳播、蔓延。
。ㄋ模┧畾Чこ绦迯1、對影響當年防洪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的水毀工程,應盡快修復。防洪工程應力爭在下次洪水到來之前恢復主體功能,抗旱水源工程應盡快恢復功能。
2、遭到毀壞的交通、電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專用通信設施,應盡快組織修復,恢復功能。
。ㄎ澹┉h境保護有關村和企事業單位應組織對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進行清除。
。暮笾亟暮Πl生地有關村和企事業單位盡快開展災后重建工作。災后重建原則上按原標準恢復,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提高標準重建。
。ㄆ撸┓姥捶琅_防旱工作評價鎮防指每年應針對防汛防臺防旱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總結、分析、評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從防洪抗旱工程的規劃、設計、運行、管理以及防汛防臺防旱工作的各個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以進一步做好防汛防臺防旱工作。
八、附則
。ㄒ唬╊A案管理與更新本預案由鎮防指辦牽頭制定,由鎮政府審查報縣防指批準后實施。鎮防指將定期組織對預案進行評估,視情況變化作出相應修改。鎮防指成員單位按各自職責制定防汛防旱預案,按規定程序批準后報縣防指辦備案。各行政村和企事業單位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防汛防旱應急預案,報鎮防指批準后執行。
(二)獎勵與責任追究對防汛搶險和防臺抗旱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由鎮政府進行表彰;對防汛防臺防旱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ㄈ┙忉尣块T本預案由鎮防指辦公室負責解釋。
。ㄋ模⿲嵤⿻r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2
汛期來臨之際,我公司煤礦未雨綢繆,在抓好雨季防汛工作的同時,不失時機的組織了此次應急搶險演練活動,為切實提高我礦全體職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及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我公司煤礦安全度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取得了防大汛抗大災的明顯成效,F將有關此次防汛搶險應急演練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XX月XX日,我公司煤礦模擬當日中午預計XXXX地區有特大暴雨的情況,礦防汛指揮部利用這一“時機”,組織礦防汛搶險隊伍進行了一次“防汛搶險應急預案”的演練。
一、演練的內容:
模擬XXXX地區當日中午有特大暴雨,造成我礦主、副斜井以及回風立井井口積水達到30mm深,洪水極有可能灌入井下的危險,將直接威脅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和礦井的安全。
二、演練的目的:
提高全礦職工的.防范意識,做到未雨綢繆、防范在先,讓搶險隊伍和有關人員熟悉掌握“防汛搶險應急預案”的全部內容和安全注意事項。
三、演練步驟:
當日值班調度員接到氣象部門的緊急通知后,迅速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隨即下達了啟動應急預案的搶險命令,現場指揮部立即組織50人搶險人員分五個小分隊,每分隊10人領上鐵鍬、編織袋、穿上雨衣、雨鞋到井口附近的沙場裝沙,將裝好的沙袋堆砌在井口,同時模擬降雨迅速猛增,安裝兩臺潛水泵排水,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奮戰,在三個井口建筑一米高一米寬的攔洪壩,有效地阻止洪水的威脅,至此演練結束。
四、上級領導觀摩指導及參加演練人員的情況
XX月XX日上午11時來我公司煤礦觀摩和指導防汛搶險應急演練的上級領導40多人,參加演練的人員共有100多人,其中縣安監局局長、煤管局局長、XXXX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都親臨現場觀摩指導,演練結束后,縣安監局XX局長,煤管局XX局長分別就我公司防汛搶險應急演練給與了點評,在肯定演練成績的同時也給予提出了具體的不足,這對我公司煤礦下一步防汛搶險的各項工作都有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經過此次“實戰”演練,我們全礦上下明顯掌握了必要的防汛有關知識,對全礦職工起到了防大洪抗大災的安全教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錘煉提高了我搶險隊伍及指揮部成員防范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對檢驗應急預案,完善機制,煅煉隊伍,教育職工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充分認識到通過演練有針對性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對確保我公司煤礦汛期安全度汛有重要性。通過演練也看到我公司煤礦在人員組織反應迅速,程序步驟的安排,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待于下一步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針對發現的問題有待于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應急救援預案。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3
一、組織領導人。
為加強對工作的組織領導,局成立防汛防臺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副組長,各科、執法大隊負責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主任兼任執法管理科科長,具體負責防風防汛的日常工作。執行領導班子責任制,按班子成員日監督安排,切實加強領導監督,做好救治危險災害的工作。
二、工作原則。
根據預防為主,安全第一,迅速應對,全力應對危險的方針,根據防汛防臺等級應對機制和程序,確保組織有力、責任執行、到達、處理及時、信息流暢,及時有效組織實施我局防汛防臺工作。
三、職責分工。
。ㄒ唬┩ㄐ怕撓到M。辦公室負責,科學安排值班人員,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及時上傳發布,確保信息渠道暢通無阻。
。ǘ┙M織協調組。辦公室負責,做好任務布置、車輛調配和宣傳報道等,及時向上級匯報開展情景,對外與相關職能部門協調工作等。
。ㄈ┪kU調查組。由執法管理科領導,各執法大隊在強降雨、臺風來臨前,組織調查管理職能范圍內的安全危險,進行情景收集和危險處理,加強或拆除有安全危險的設施,督促統計評價況進行統計評價。
。ㄋ模┪锪鞅U辖M。辦公室、財務裝備科負責,及時購買、調配值班、值班所需雨具等應急用品。
四、工作的.重點。
各執法大隊根據工作要求,對轄區進行網絡檢查,重點抓住以下工作
1、戶外廣告和門頭廣告牌的檢測加固。對轄區內所有戶外廣告和門頭廣告的設置場景進行調查,異常要密切關注車站、碼頭、學校周邊、交通要道等大型戶外廣告的安全場景,實時監視。發現危險時,必須立即通知業主拆除和加固,同時不能立即拆除和加固周邊隔離的情況下,必須設置警告牌,注意過去的車輛和行人的防范。
2、條幅、拱形等軟件廣告的清掃。通知各條幅廣告、氣球拱門廣告發布、制作公司在預報災害到來前12小時自行清掃、拆除預報災害到來前6小時自行清掃的,依法強制清掃、拆除。
3、辦公樓的安全檢查。對局辦公樓、各大隊辦公樓門窗、用電等場景進行全面檢查,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4、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其他工作。對于上司提出的臨時工作任務,必須堅決遵守計劃,及時組織人力物資解決。
5、災后工作。災害發生后,催促受災單位、個人維護、清掃受災設施,及時檢查、評價受災情況,書面報告防止臺防汛。
五、工作制度。
。ㄒ唬24小時值班制度。防汛防臺期間,應制定詳細的值班表,明確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執行值班領導、值班人員和應急力24小時值班。全局人員電話24小時接通電源,繼續聯系。加強城市管理執法平臺的受理,確保及時受理和處理交易事項。
(二)緊急準備制度。要事先開展汛前安全檢查,注冊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安全危險,督促及時采取相關預防措施。必須執行負責防汛防臺信息的提交,首先收集、總結、報告防汛防臺工作信息。隨時堅持與市城區防汛防臺指揮部的聯系,實現上情下報。
(三)工作保障制度。防汛防臺期間,各科、各大隊根據工作安排,在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及時組織人員、物資、設備、車輛等,保障到位。對處理不當造成嚴重后果和不良影響的,應當在全局范圍內通報、追究責任,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ㄋ模┚o急處理制度。防汛防臺工作要區分輕重緩急,從容應對。對發生的突發事件要迅速執行力量,在第一時間應急處理,及時有效排除危險。
。ㄎ澹暮笤u價制度。防汛防臺結束后,相關科室和大隊總結了防汛防臺期間的情景,相關科室對履行職責的情景進行了比較檢查,全面科學地評價和總結了防汛防臺的工作情景。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4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做好防范和處置因暴雨、洪水、臺風、干旱等造成的各種自然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保證抗洪(臺)搶險、抗旱救災工作的高效有序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用水,維護社會穩定,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金華市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和《武義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縣范圍內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的預防及應急處置。
1.4 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堅持以
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居安思危,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按照“不漏一處、不存死角”的方針,把洪澇臺旱災害的預防和強化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作為中心環節,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旱情、工情和災情,認真做好各項防范工作。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各級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按照行政區域實行屬地管理,各鄉鎮(街道)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責任主體;縣級各有關部門按各自職責做好防汛防臺抗旱預防和處置工作。
。3)依法應對,科學調度。堅持依法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實行公眾參與,軍民結合,專群結合,平戰結合;解放軍、武警部隊是搶險救災的突擊力量,執行國家賦予的搶險救災的重要使命。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工作按照統一部署,因地制宜、城鄉統籌,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科學調度、優化配置,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4)快速反應,部門聯動。發生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時,當地政府應迅速響應,各有關部門聯合行動,及時、高效地開展預防和應急處置。
(5)抓好“四進”,加強基層。堅持應急管理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的方針,加強基層防汛防臺抗旱工作,落實各項預防和應急措施,提高基層防汛防臺
抗旱的能力。
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 縣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
縣政府設立防汛防旱指揮部(以下簡稱縣防指),負責領導組織全縣的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險情處置工作。
2.1.1 縣防指組成。
縣防指指揮由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擔任,第一副指揮由分管水務副縣長擔任,副指揮由縣府辦分管副主任、縣人武部分管領導、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縣水務局局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縣氣象局局長擔任。
縣防指成員由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縣發改局、縣經濟商務局、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廣旅體局、縣衛生健康局、縣應急管理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縣供電公司、縣氣象局、縣電信公司、縣移動公司、縣聯通公司、人民銀行武義支行、縣人武部、縣武警中隊、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單位)負責人組成。
2.1.2 縣防指職責。
貫徹落實上級和縣委、縣政府有關防汛防臺抗旱應急搶險指示精神,負責啟動本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全縣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工作;負責向縣委、縣政府匯報
突發事件發生、發展及應急處置工作情況,提出有關工作建議;組織編制完善防汛防臺抗旱各類應急預案審定和批準重要江河洪水調度方案、重要水庫控運計劃、抗旱應急供水方案,以及有關規定、規程、方法等;組織開展防汛防臺抗旱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單位)及時處理影響防汛防臺抗旱安全有關問題;貫徹執行上級防汛防臺抗旱調度命令和批準的洪水調度方案、抗旱應急供水方案;負責發布全縣汛情、旱情通告,以及發布和解除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響應;組織災后處置,并做好有關協調工作。
2.1.3 縣防指成員單位及有關單位職責。
。1)縣應急管理局:負責組織編制水旱災害應急專項預案,組織開展并指導預案演練;指導、組織協調災害應急救援工作,并按權限作出決定;協助縣委、縣政府組織開展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指導協調水旱災害防治工作;會同縣水務局、縣氣象局等有關部門單位建立統一的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建立監測預警和災情報告制度,健全自然災害信息資源獲取和共享機制;督促企業落實;返纳a、存儲、經營和尾礦庫等采礦區安全度汛措施;負責所屬人防工程防汛防臺的安全管理和防洪排澇應急搶險工作;承擔縣防汛防旱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2)縣水務局:承擔實時水雨情監測和水情、旱情預警;承擔主要江河洪水預報;對洪水、暴雨、臺風和干旱可能帶來的危害等作出情勢分析,提出防御建議;組織實施重要江河和重要水工程防洪抗旱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監督、指導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管理和水毀水利工程設施修復;指導水利系統防汛物資儲備與管理;承擔水利工程搶險等應急處置的技術支撐工作;及時向縣防指報告水利系統水旱災害損失情況。
。3)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滑坡、山體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協助做好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指導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工作;指導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和預報預警等工作;監督、指導災后林業救災恢復技術指導,調查核實林業災情;及時向縣防指報告自然資源系統洪澇臺旱災害損失情況。
。4)縣氣象局:承擔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對重要天氣形勢和臺風、暴雨、干旱等災害性天氣進行分析預測并滾動預報;負責氣象災害的調查評估,建立和完善預測預警體系;及時提供短期氣候預測、中短期天氣預報和有關實時氣象信息,提供防汛防臺抗旱有關氣象資料;根據旱情的發展,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5)縣人武部:組織指揮預備役部隊和民兵參加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執行縣政府提出的軍隊(民兵)參加搶險救災事宜,做好政府與執行搶險救災任務部隊之間的協調工作;協助縣政府做好搶險救災相關保障工作;協助當地政府轉移危險地區的群眾。
(6)縣委宣傳部:負責防汛防臺抗旱宣傳報道、新聞發布的組織協調。正確引導輿論,監督檢查新聞單位按規定內容播發與汛情災情有關的新聞。
(7)縣融媒體中心:及時向公眾播報氣象、汛情、旱情等預警信息;及時播報防汛防臺抗洪命令;做好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宣傳報道。
(8)縣發改局:負責防汛防臺抗旱基礎設施規劃、年度計劃和重點安排等綜合協調工作;協調防汛防臺抗旱基礎設施災后恢復重建。
(9)縣經濟商務局:根據縣級生活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品種目錄和標準、年度購置計劃,負責中央、省、市調撥生活救災物資、縣級生活救災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根據應急管理部門的動用指令按程序負責組織調出;負責并指導洪澇臺旱期間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監測,指導防汛防臺抗旱救災期間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的應急供應。
。10)縣教育局:負責全縣各學校、幼兒園防汛防臺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制訂全縣教育系統防洪預案,指導學校開展防災減災知識教育,提高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能力;非常情況下采取特殊措施,確保師生安全;組織指導學校災后恢復。
。11)縣公安局:負責組織公安機關參與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工作,維護社會秩序;組織對積水道路、災區道路實施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導,保障搶險救災車輛優先通行;協助鄉鎮街道轉移危險區群眾。
。12)縣民政局:負責應急救援類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工作, 引導鼓勵社會組織參與防災、救災、減災活動。
(13)縣司法局:監督指導司法行政系統防汛防臺抗旱工作。
。14)縣財政局:負責防汛防臺抗旱和救災資金的籌集,保障防汛防旱指揮機構的日常工作經費、防汛防臺抗旱物資儲備費用、防汛防旱指揮系統建設及運行經費,及時下撥并監督使用。
(15)縣建設局:指導城市(鎮)防洪排澇應急處置;監督、指導相關單位做好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房屋、建筑工地、下行式立交橋、地下空間場所設施的的防汛防臺安全管理和災后恢復工作,指導做好危房排查、治理和農房安全管理;調查、核實、上報建設系統因災受損情況。
。16)縣交通運輸局:監督、指導相關單位做好公路、水路設施的安全度汛和災后修復,著力保障交通干線和搶險救災重要線路應急通行;協助做好搶險救災人員和物資設備緊急運輸;配合公安部門實施公路交通管制;組織落實搶險救災車輛;調查、核實、上報交通運輸系統因災受損情況。
。17)縣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業防汛防臺抗旱和災后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抗災種子儲備和區域性應急調用安排;做好災后農業救災和恢復生產的技術指導工作;調查、核實、上報農業系統因災受損情況。
(18)縣文廣旅體局:負責做好各旅游景點人員、游客、設施的防汛防臺安全的管理工作,制訂旅游防汛防臺預案;在非常防汛防臺期,組織人員加強各景點的巡視檢查,監督、指導旅游企業做好游客、旅游從業人員安全轉移和旅游景區關閉等應急工作,確保旅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監督指導農家樂防汛防臺安全管理工作。
。19)縣衛生健康局:負責組織協調醫療衛生單位做好因災傷病人員救治工作;負責災區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指導做好災區環境消毒和飲用水消毒;及時向縣防指報告災區疫情與防治意見。
。20)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協同做好城市基礎設施、戶外廣告牌等的防汛防臺安全工作。
。21)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負責組織落實防汛搶險麻袋的儲備和供應工作。
。22)縣供電公司:負責保障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電力供應;負責所屬單位的防汛防臺安全管理;制訂電力防汛防臺預案;及時搶修水毀電力設施,保障供電安全;調查、核實、上報電力系統因災受損情況。
。23)縣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單位):負責做好現場應急通信保障工作,盡快組織修復受破壞的通信設施,確保應急指揮信息暢通;及時向縣防指報告通信設施洪澇臺災害損失情況。
。24)人民銀行武義支行:負責協調各金融機構按規定及時發放救災貸款工作;督促保險部門做好災區投保單位或個人受災損失的理賠工作。
。25)縣武警中隊、縣消防救援大隊:負責組織實施抗洪搶險、抗旱和救災,參加重要工程和重大險情的搶險工作;協助公安部門維護搶險救災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協助鄉鎮街道轉移危險地區的群眾。
。26)各鄉鎮(街道):按照基層防汛防臺抗旱體系建設要求,編制和修訂防汛防臺抗旱預案,明確職責和人員,做好本行政區域和本單位的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及時根據規定做好通知,傳遞命令,組織搶險、人員轉移和生產自救,及時報告災情,安置災民。
2.2 辦事機構。
縣防指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縣防指辦),負責防汛防臺抗旱日常工作,縣防指辦設在縣應急管理局?h防指辦主要職責:
2.2.1 應急狀態下的職責。
指導、組織開展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及時傳達縣防指領導的工作指示;督促、檢查工作部署落實情況;做好災情及應急處置工作的信息收集、匯總、上報工作;掌握實時雨情、水情、工情,做好調查研究,當好參謀,為指揮部重大工作決策提出建議。
2.2.2 常態下的職責。
貫徹執行國家、省、縣有關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法規、方針、政策,執行縣防指的各項決策和上級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的調度指揮;編制修訂全縣防汛防臺抗旱預案,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及防汛防臺抗旱動態,編制汛情、旱情通告;檢查督促、協調聯絡有關部門、單位做好防汛防臺抗旱工程設施和水毀工程的修復及有關防汛防臺抗旱工作;負責編制本級防汛防臺抗旱日常工作和應急處置經費預算。做好有關洪澇臺旱災情統計、核查、上報、總結評估;組織指導全縣防汛防臺抗旱物資的儲備、管理和調用工作;組織開展并指導防汛防臺抗旱應急演練;負責縣防指的日常管理事務,負責做好縣防指交辦的其他工作。
2.3 專家咨詢機構。
縣防指辦建立水雨情預報、洪水調度、水利工程搶險、地質災害防治、水資源應急配置等專家庫,為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提供專家咨詢。
2.4 鄉鎮(街道)防汛防旱指揮機構。
鄉鎮(街道)、重點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和城鎮社區、行政村等基層組織,以及企事業單位根據需要設立防汛防臺抗旱辦事機構,明確人員和職責,按照縣級政府防汛防旱指揮機構指令和預案,做好防汛防臺抗旱工作。
2.5 其他防汛防旱指揮機構。
行政村(社區)設立防汛防旱工作組,工作組按照自然村、居民區、企事業單位、堤防山塘、地質災害易發區、危房、船只、公路和避災場所等設立責任區網格,并明確網格責任人及其職責,根據各級防指指令和預案,做好防汛防臺抗旱工作。
3 事件分級 按照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四級。
3.1 特別重大(Ⅰ級)事件。
出現或預報將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特別重大(Ⅰ級)事件:
。1)較大范圍(三個或三個以上鄉鎮)24 小時面雨量大于 200 毫米,武義江、熟溪、宣平溪等主要江河水文監控水位超過保證水位,縣氣象臺預報未來 24 小時仍有強降雨過程;
。2)中型、。1)型水庫發生重大險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3)縣氣象臺發布臺風紅色預警;
。4)較大范圍內(三個或三個鄉鎮以上)7~10 月份連續干旱 70 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偏少正常年份 60%,中小型水庫蓄水量不足正常庫容的 50%,梅汛期后連續干旱天
數在 50 天以上。全縣飲水困難人數超過 4.0 萬人。
3.2 重大(Ⅱ級)事件。
出現或預報將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重大(Ⅱ級)事件:
。1)較大范圍(三個或三個以上鄉鎮)24 小時面雨量大于 150 毫米,武義江、熟溪、宣平溪等主要江河水文監控水位接近保證水位,縣氣象臺預報未來 24 小時仍有強降雨過程;
。2)某一區域出現短歷時強降雨,3 小時超過 200 毫米,并出現重大災害;
。3)。2)型水庫發生重大險情,并危及公共安全;中型、小
。2)型水庫發生險情;
。4)保護縣城中心城區的堤防出現重大險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5)縣氣象臺發布臺風橙色預警;
。6)較大范圍內(三個或三個鄉鎮以上)7~10 月份連續干旱 50 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偏少正常年份 50%,水庫蓄水量不足正常庫容的 60%,梅汛期后連續干旱天數在 40天以上。全縣飲水困難人數超過 3.0 萬人。
3.3 較大(Ⅲ級)事件。
出現或預報將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較大(Ⅲ級)事件:
(1)較大范圍(三個或三個以上鄉鎮)24 小時面雨量
大于 100 毫米,武義江、熟溪、宣平溪等主要江河水文監控水位超過警戒水位,縣氣象臺預報未來 24 小時仍有強降雨過程;
(2)某一區域出現短時強降雨,3 小時達 150~200 毫米,并出現較大災害;
(3)重要山塘發生嚴重險情;
。4)縣氣象臺發布臺風黃色預警;
。5)全縣較大范圍內(三個或三個鄉鎮以上)7~10 月份連續干旱 30 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偏少正常年份 40%,水庫蓄水量不足正常庫容 70%,梅汛期后干旱天數在 30 天以上。飲水困難人數超過 2.0 萬人。
3.4 一般(Ⅳ級)事件。
出現或預報將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一般(Ⅳ級)事件:
。1)較大范圍(三個或三個以上鄉鎮)24 小時面雨量大于 75 毫米,主要江河水文監控水位接近警戒水位,縣氣象臺預報未來 24 小時仍有強降雨過程;
。2)某一區域出現短歷時強降雨,3 小時達 100~150毫米,并出現一般災害
(3)重要山塘發生險情;
。4)縣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
。5)7~10 月全縣較大范圍內(三個或三個鄉鎮以上)連續干旱 20 天以上,且飲水困難人數超過 1.0 萬人。
3.5 事件等級變更。
當洪澇臺旱災害與水利工程險情嚴重程度與發展趨勢變化時,縣防指應根據洪澇臺旱災害與水利工程險情的發展趨勢和對我縣的影響及危害程度,適時調整(降低或提高)事件等級。
4 預防和預警機制 4.1 監測與檢(巡)查。
加強對氣象、臺風、水旱、山洪災害的監測、預測工作,完善監測、預測、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做到安全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4.1.1 水旱災害監測。
加強對氣象、水務、自然資源等部門開展暴雨、洪水、干旱及山地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及時準確地向縣防指提供氣象、水文的實時信息和預測預報成果及地質災害監測資料;在旱期,城鎮供水企業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供水情況。
4.1.2 山洪、地質災害監測。
易發山洪和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地區的鄉鎮(街道)政府和城鎮社區、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應當確定監測預警員,落實監測預警職責。
4.1.3 水利工程巡查。
水庫、重要堤防和其他險工險段等防洪工程管理單位應當建立日常巡查制度與安全監測監管制度。
4.1.4 防汛防臺檢查。
。1)縣防指應當在汛前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防汛檢查,實行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信為主要內容的分級檢查制度,發現防汛安全問題的,責成有關單位限期處理和整改。
。2)建設、綜合執法、電力、交通、通信(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應當加強市政、電力、交通、通訊等設施(網絡)的防汛防臺檢查,發現問題,責成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處理。
4.2 預防預警信息。
4.2.1 氣象水文信息。
氣象、水文部門應加強對當地臺風、暴雨、洪水、干旱等災害監測和預報,并將結果及時報送有關防汛防旱指揮機構;當預報即將發生嚴重水旱災害和臺風災害時,有關部門應提早預警,通知有關區域做好相關準備;當江河發生洪水時,水文部門應加密測驗時段,及時上報測驗結果,雨情、水情應在 2 小時內報到縣防指辦,為縣防指構適時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4.2.2 工程信息。
當江河出現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時,按屬地管理的原則,應加強工程監測,并將堤防、涵閘、泵站等工程設施的運行情況報告當地政府和縣防指。
當堤防、泵站等建筑物出現險情或遭遇超標準洪水襲
擊,以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決口時,當地政府應迅速組織搶險,并在第一時間向可能淹沒的有關區域預警,同時向縣防指準確報告。
當水庫水位超過汛限水位時,水庫管理單位應按照己批準的洪水調度方案調度,其工程運行狀況應向縣防指辦報告;當水庫出現險情時,水庫管理單位應立即在第一時間向下游預警,并迅速處置險情,同時向主管部門和縣防指構報告;當水庫遭遇超標準洪水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潰壩時,應在最快時間內向水庫潰壩洪水風險圖確定的淹沒范圍發出預警,為群眾安全轉移爭取時間。
4.2.3 洪澇災情信息。
。1)洪澇災情信息主要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受災人口以及群眾財產、農林牧漁、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電設施等方面的損失。
。2)洪澇災情發生后,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及時向縣防指辦報告洪澇受災情況,縣防指辦應收集動態災情,全面掌握受災情況,并及時向縣政府和上級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機構報告;對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災情,應立即上報;對重大災情,應在災害發生后 1 小時內將初步情況報到縣防指,并對實時災情組織核實,核實后及時上報,為抗災救災提供準確依據。
4.2.4 旱情信息。
。1)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發生的時間、地點、程
度、受旱范圍、影響人口,以及對工農業生產、城鄉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的影響。
(2)縣防指辦應加強旱情監測,掌握水雨情變化、水庫蓄水情況和用水情況。
4.3 預防預警行動。
4.3.1 預防預警準備工作。
預防預警準備工作分思想準備、組織準備、工程準備、預案準備、物資準備和通訊準備六個部分;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落實防汛防臺抗旱各項責任制和預警措施,加快各類病險水庫山塘、堤防的應急加固,修訂和完善各種預案,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充分利用社會通訊公網及水文、氣象測報站,確保雨情、水情、工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指令及時傳遞和發布。
。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洪澇臺旱災害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準備。
。2)組織準備。建立健全基層防指和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組,落實防汛防臺責任人和各網格責任人、防汛防臺抗旱搶險隊伍和洪澇臺旱重點區域的監測網絡及預警措施,加強防汛專業機動搶險隊和抗旱服務組織的建設。
。3)工程準備。按時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和水源工程建設任務,對存在病險的堤防、涵閘、泵站等各類水利工程設施實行應急除險加固;在有堤防、水閘防護的城鎮,應根據預案及時封閉輸排水管道、交通路口和排水溝,關閉堤防沿線各節制閘;對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險工程,要落實安全度汛方案。
。4)預案準備。修訂完善各類防汛防臺抗旱預案、防御臺風應急預案和防洪工程調度方案;研究制訂防御超標準洪水的應急方案,主動應對大洪水;針對江河堤防、圩區薄弱地段,制定工作搶險方案;各有關職能部門要根據行業特點制定本部門各類預案。
(5)物資準備。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各地、各部門應儲備必需的防汛防臺抗旱物料,并合理配置。在防汛防臺抗旱重點部位應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料,以應急需。
。6)通信準備。充分利用社會通信公網,確保防汛通信專網的完好和暢通;健全水文、氣象測報站網,確保雨情、水情、潮情、風情、工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指令的及時傳遞。
。7)日常管理工作。加強防汛防臺抗旱日常管理工作,對在江河、人工水道內建設的非防洪建設項目應當編制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對未經審批并嚴重影響防洪的項目,應依法強行拆除。
4.3.2 降雨實時預警。
氣象、水文部門應加強降雨監測,當出現強降雨時,將監測預報預警結果報縣防指,并按權限向社會發布專項預警。
4.3.3 臺風災害預警。
氣象部門加強臺風監測和預報,及時將有關信息向社會發布。可能受臺風影響的鄉鎮(街道)、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值班,關注臺風動向,制訂防御對策,明確防御重點。
4.3.4 江河洪水預警。
(1)當江河即將出現洪水時,水文部門應做好洪水預報工作,及時向縣防指辦報告水位、流量的實測情況和洪水走勢,為預警提供依據。當水庫大流量泄洪時,水庫工程管理單位應向下游發出預警。
(2)各鄉鎮(街道)應按照分級負責原則,確定洪水預警區域和洪水信息發布范圍,及時發布信息。
。3)水文部門應跟蹤分析江河洪水的發展趨勢,及時滾動預報最新水情,為抗災救災提供基本依據。
4.3.5 山洪、地質災害預警。
縣水務局組織指導設定山洪災害預警指標,確定“準備轉移”和“立即轉移”雨量預警數值,及時向特定對象發布預警。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承擔地質災害等監測預報預警,細化地質災害隱患點顆粒度,建立覆蓋地質災害高風險區、重要隱患點的自動化監測網絡。
各鄉鎮(街道)、村、組和相關單位都要落實巡查預警員,汛期堅持每天巡查制度,降雨期間,加密觀測巡查,一旦發現危險征兆,立即向可能受影響地區發出警報,轉移群眾,并報告縣政府和縣防指。
4.3.6 內澇災害預警。
縣建設局組織指導全面排查城縣內澇風險點,承擔城市內澇監測預報預警;指導城鎮內澇、危舊房風險排查和預警,并做好排澇的有關準備工作。
4.3.7 干旱災害預警。
當梅雨期降雨嚴重偏少或其他時段長時間干旱、水庫蓄水嚴重不足、江河水位偏低時,縣防指應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做好抗旱的各項準備工作。
4.3.8 水利工程險情預警。
當水利工程發生險情或水庫遭遇超標準洪水時,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和縣防指,要通過廣播、電視、電話、短信、警報等方式,向可能受影響地區發出警報,當地政府做好群眾轉移的有關工作。
4.3.9 供水危機預警。
當因供水水源短缺或被破壞,供水線路中斷,供水水質被侵害等原因出現供水危機,由縣防指構向社會公布預警,居民、企事業單位做好儲備應急用水的準備,有關部門做好應急供水的準備。
4.4 預警支持系統。
4.4.1 臺風、水雨情監測網絡。
氣象、水務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建立健全水雨情實時監測系統,確保及時準確地監
測到水雨情。
4.4.2 洪水、干旱風險圖。
縣防指應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研究繪制本縣的城縣洪水風險圖、山洪災害風險圖、水庫洪水風險圖和干旱風險圖,并以各類風險圖作為抗洪搶險救災、群眾安全轉移安置和抗旱救災決策的技術依據。
4.4.3 防御洪、旱方案。
縣防指構應根據需要,編制和修訂防御江河洪水方案及抗旱預案,主動應對江河洪水和不同等級的干旱災害。
5 應急響應 根據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的事件分級,啟動相應的Ⅰ級、Ⅱ級、Ⅲ級、Ⅳ級應急響應行動。
5.1Ⅰ級應急響應行動。
當出現特別重大(Ⅰ級)事件時,實施Ⅰ級應急響應行動。
。1)縣防指指揮組織會商,縣防指全體成員單位參加;必要時,提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組織會商。縣防指指揮部署防汛防臺抗旱搶險工作,必要時,提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動員部署,并發出做好防御工作的緊急通知,根據需要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和非?购灯。縣防指分析研判天氣變化趨勢、雨水情變化動態、洪澇、干旱等災害發展態勢,分析水利工程等險情,提出防御目標、重點和對策建議;向災害發生地派出專家工作組赴一線指導
工作。并向省市防指和縣委縣政府匯報有關情況,貫徹執行省市防指和縣委縣政府的指令。
縣防指指揮坐鎮縣防指,全體成員單位進駐。
。2)縣防指辦密切監視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的發展變化,調配縣級防汛搶險物資,聯系縣人武部、武警中隊、消防救援大隊等救援隊伍支援災區搶險救災;協調縣氣象局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掌握水旱災情,負責信息發布工作;將情況報告縣防指指揮,縣防指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
。3)災害發生地的鄉鎮(街道)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由黨政主要領導主持會商,動員部署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工作,根據預案轉移危險地區群眾,按照權限做好水庫預泄和洪水調度,組織水庫山塘、堤防險工險段、地質災害隱患點等巡查,組織人力、物力搶險救災,營救被洪水圍困群眾。組織飲水困難地區的水源供應,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
5.2Ⅱ級應急響應行動。
當出現重大(Ⅱ級)事件時,實施Ⅱ級應急響應行動。
。1)縣防指指揮主持會商,部署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工作。縣防指向災害發生地派出工作組指導、部署相關工作;派出專家組赴一線指導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上報省、市防指和縣委、縣政府,通報縣防指各成員單位。
縣防指副指揮值班;應急管理、氣象、水務、自然資源、農業農村、公安、建設、交通、消防救援、經濟商務、文廣旅體、人武部、武警、供電、通信等成員單位熟悉情況的班子成員進駐縣防指,其他成員單位按要求進駐。
(2)縣防指辦加強值班力量,密切監視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工情的發展變化,并監督指導各地洪水調度,發布汛情、旱情通報;將情況報告縣防指指揮。縣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有關工作。
。3)災害發生地的鄉鎮(街道)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由黨政主要領導主持會商,部署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工作;加強值班,密切監視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工情變化;根據預案轉移危險地區群眾,按照權限做好水庫預泄和洪水調度,組織水庫山塘、堤防險工險段、地質災害隱患點等巡查,組織人力、物力搶險救災,營救被洪水圍困群眾;組織飲水困難地區的水源供應,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及時將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情況上報縣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機構。
5.3Ⅲ級應急響應行動。
當出現較大(Ⅲ級)事件時,實施Ⅲ級應急響應行動。
(1)縣防指副指揮主持會商、進行部署。加強值班,
密切監視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的發展變化,加強對各地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的指導;掌握有關地區的人員轉移、搶險救災等情況,及時將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信息報告縣委、縣政府,通報縣防指各成員單位。
縣防指副指揮值班;應急管理、氣象、水務、自然資源、農業農村、公安、建設、交通、文廣旅體、消防救援等成員單位派人員進駐縣防指,其他成員單位按要求進駐。
。2)災害發生地的鄉鎮(街道)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由主要領導主持會商,部署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工作,明確防御目標和重點;加強值班,密切監視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的變化;根據預案做好危險地區群眾轉移的準備工作,按照權限做好水庫預泄和洪水調度,組織水庫、堤防險工險段、地質災害隱患點等巡查,組織人力、物力做好搶險救災準備;組織飲水困難地區的水源供應,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及時將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情況上報縣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機構。
5.4Ⅳ級應急響應行動。
當出現一般(Ⅳ級)事件時,實施Ⅳ級應急響應行動。
(1)由縣防指辦主任組織會商,進行部署。并發出做好防御工作的通知?h防指研究防御重點和對策,密切監視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的發展變化,加強對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的指導,提出有關工作意見;及時將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信息報告縣防指副指揮,必要時,上報縣委、縣政府,通報縣防指有關成員單位。
。2)災害發生地的鄉鎮(街道)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由主要領導主持會商,研究防御重點和對策;加強值班,密切監視水情、雨情、風情、旱情和工情變化,部署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搶險等相關工作。
5.5 信息報送與處理。
。1)防汛防臺抗旱和水利工程險情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快速、準確、翔實,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
(2)屬一般性汛情、旱情、工情、險情、災情,報送縣防指辦值班室負責處理;凡因險情、災情較重,按分管權限一時難以處理,需上級幫助、指導處理的,經縣防指領導審批后,可向上一級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機構值班室上報。
。3)縣防指辦接到重大汛情、旱情、險情、災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省市防指和縣委縣政府,并及時續報。
5.6 指揮和調度。
(1)出現水旱災害后,事發地的鄉鎮(街道)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根據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在采取緊急措施的同時,向縣防指報告;根據現場情況,及時收集、掌握相關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并及時上報事態的發展變化情況。
(2)事發地的鄉鎮(街道)負責人應迅速上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質,預測事態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規定的處置程序,組織指揮有關單位或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采取處置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3)發生重大水旱災害后,縣防指應派出由領導帶隊的工作組趕赴現場,加強領導,指導工作,必要時成立前線指揮部。
5.7 搶險救災。
。1)出現水旱災害或防洪工程發生重大險情后,事發地的鄉鎮(街道)應根據事件的性質,迅速對事件進行監控、追蹤,并立即與相關部門聯系。
。2)事發地的鄉鎮(街道)應根據事件具體情況,按照預案立即提出緊急處置措施,供縣政府和縣防指指揮決策。
。3)事發地鄉鎮(街道)應迅速調集本地的資源和力量,提供人力、物資支持;組織當地有關部門和人員,迅速開展現場處置或救援工作;河道干流堤防決口的堵復、水庫重大險情的搶護應按照事先制定的搶險預案進行,并由防汛機動搶險隊或抗洪搶險專業隊伍等實施。
。4)處置水旱災害和工程重大險情時,應按照職責分工,由縣防指統一指揮,各單位或各部門應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快速反應,高效處置,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
5.8 安全防護和醫療救護。
(1)事發地鄉鎮(街道)應高度重視人員的安全,調集和儲備必要的防護器材、消毒藥品、備用電源和搶救傷員必備的器械等,以備隨時應用。
(2)搶險人員進入和撤出現場由縣防指視情況作出決定;搶險人員進入受威脅的現場前,應采取防護措施以保證自身安全;參加一線抗洪搶險的人員,必須穿救生衣;當現場受到污染時,應按要求為搶險人員配備防護設施,撤離時應進行消毒、去污處理。
(3)出現水旱災害后,事發地鄉鎮(街道)應及時做好群眾的救援、轉移和疏散工作。
。4)事發地鄉鎮(街道)按照縣政府和縣防指的指令,及時發布通告,防止人、畜進入危險區域或飲用被污染的水源。
。5)對轉移的群眾,由當地政府負責提供緊急避難場所,妥善安置災區群眾,保證基本生活。
(6)出現水旱災害后,事發地鄉鎮(街道)應協助衛生部門,加強對受影響地區的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工作,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對受傷的人員進行緊急救護;必要時,事發地鄉鎮(街道)可緊急動員當地醫療機構在現場設立緊急救護所。
5.9 社會動員與參與。
。1)出現水旱災害后,事發地鄉鎮(街道)根據事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報經縣政府批準,對重點地區和重點部位實施緊急控制,防止事態及其危害的進一步擴大。
(2)必要時可通過當地政府廣泛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緊急情況下可依法征用、調用車輛、物資、人員等,全力投入抗洪搶險。
5.10 信息發布與新聞宣傳。
。1)防汛防臺抗旱信息的發布由縣委宣傳部牽頭負責,信息內容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
。2)汛情、旱情及防汛防臺抗旱動態等信息,由縣防指統一審核和發布;涉及水旱災情的,由縣防指辦會同相關部門審核;涉及軍隊的,由軍隊有關部門審核。
5.11 應急結束。
當洪澇臺旱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得到有效控制時,由縣防指宣布應急結束。
6 應急保障
6.1 通信與信息保障。
。1)電信部門負責協調各通信運營單位保障抗洪搶險現場通訊暢通,確保與外界的聯絡。
。2)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機構應按照以公用通信網為主的原則,合理組建防汛專用通信網絡,確保信息暢通;水
庫、堤防管理單位必須配備通信設施。
(3)廣播、電視、互聯網、報刊等媒體,以及手機等通信運營企業應確保防汛防臺抗旱信息的及時播發、刊登和以短信形式發布。
6.2 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6.2.1 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保障。
。1)對歷史上的重點險工險段或易出現險情的水利工程設施,應提前編制工程應急搶險預案,以備緊急情況下因險施策;當出現新的險情后,應派工程技術人員趕赴現場,研究優化除險方案,并由防汛行政首長負責組織實施。
。2)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機構和防洪工程管理單位以及受洪水威脅的其他單位,儲備的常規搶險器械、抗旱設備、物資和救生器材,應滿足搶險急需。
6.2.2 應急隊伍保障。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h人武部、武警中隊和民兵、預備役部隊是搶險救災的突擊力量。
6.2.3 治安保障。
公安機關負責做好水旱災區和防災人員轉移后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抗洪抗旱救災行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保證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負責組織做好防汛搶險、警衛工作,維護災區的社會治安秩序。
6.2.4 物資保障。
。1)物資儲備。
縣防指按照本縣防汛防臺抗旱需要儲備防汛防臺抗旱物資。水庫、堤防等防洪工程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省有關防汛物資儲備定額標準進行儲備。防汛任務較重的鄉鎮(街道)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規定儲備防汛物資。
。2)物資調撥。
防汛物資按規定程序調撥,及時補充消耗物資。發生重大險情,當地防汛搶險物資不足時,可申請調用上級防汛儲備物資。上級防汛物資主要是保證重點地區的防汛搶險物資急需。
6.2.5 資金保障。
財政、發改、民政、水務、銀行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搶險救災資金的籌措、落實,做好救災資金、捐贈款物的分配、下撥,指導、督促災區做好救災款的使用、發放,以及相關金融機構救災、恢復生產所需信貸資金的落實和信貸。
6.2.6 避災場所保障。
應急、民政、建設、教育等部門確定的避災場所,應設立標志,確保災害來臨時供處于危險區域的群眾躲避。
6.2.7 電力保障。
電力部門負責抗洪搶險、抗旱救災等方面的供電需要
和應急救援現場的臨時供電。
6.2.8 交通運輸保障。
交通運輸部門保障搶險道路暢通。
6.2.9 醫療衛生保障。
衛生、農業等部門負責災區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預防疾病流行,做好人畜疾病的免疫和公共場所消毒工作。
6.2.10 社會動員保障。
(1)防汛防臺抗旱是社會公益性事業,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利工程設施和防汛防臺抗旱的責任。
(2)縣防指成員單位,在嚴重水旱災害期間,應按照分工,特事特辦,急事急辦,解決防汛防臺抗旱的實際問題,同時充分考慮調動本系統的力量,全力支持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3)各級政府應加強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做好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在防汛防臺抗旱的關鍵時刻,各級政府行政首長應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奮力抗災救災。
6.3 技術保障。
6.3.1 建設全縣防汛防臺抗旱指揮系統。
。1)形成覆蓋縣防指辦和各鄉鎮(街道)計算機網絡系統,提高信息傳輸的質量和速度。
。2)改進水情信息采集系統,使各報汛站汛情信息在10 分鐘內傳到縣防指辦。
。3)建立和完善重要江河的洪水預報系統,提高預報精度,延長有效預見期。
。4)建立工程數據庫及重點防洪地區的地理和社會經濟數據庫,實現這些地區重要防洪工程基本信息和社會經濟信息的快速查詢。
。5)建立重要江河和水庫的防洪調度系統,實現實時制訂和優化洪水調度方案,為防洪調度決策提供支持。
。6)逐步完善和提高縣防指與各鄉鎮(街道)之間的防汛防臺抗旱異地會商系統。
(7)建立防汛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各級防汛搶險救災信息的共享。
6.4 后勤保障。
災害發生地的鄉鎮(街道)負責搶險物料、交通工具、食品、飲用水、醫療、藥品等后勤保障。必要時,縣應急、民政、交通、衛生等部門共同做好災區急需物資的調配工作。
6.5 宣傳、培訓與演練。
。1)宣傳?h防指和新聞部門應加強防汛防臺抗旱及避險知識宣傳,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能力。
。2)培訓。培訓工作按分級負責的原則,由縣防指和各鄉鎮(街道)采取多種組織形式的培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
。3)演練。每年縣防指組織專業應急搶險隊伍舉行應
急演習,以檢驗、改善和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
7 善后工作
7.1 救災。
水旱災害發生地政府應組織有關單位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衛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水毀修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善后工作。
7.2 救濟救助。
應急部門組織、協調、指導受災群眾生活救濟救助。及時調配救災款物,安置受災群眾,做好受災群眾臨時生活安排,保證災民有糧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7.3 醫療救治與衛生防疫。
衛生部門負責調配醫務技術力量,搶救因災傷病人員,對污染源進行消毒處理,對災區重大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理,防止疫病的傳播、蔓延。
7.4 水毀工程修復。
(1)對影響當年防洪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的水毀工程,應盡快修復;防洪工程應力爭在下次洪水到來之前,做到恢復主體功能;抗旱水源工程應盡快恢復功能。
。2)遭到毀壞的交通、電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專用通信設施,應盡快組織修復,恢復功能。
7.5 環境保護。
災害發生地政府應組織對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
進行清除。
7.6 防汛搶險物料補充。
針對當年防汛搶險物料消耗情況,按照分級籌措和常規防汛的要求,及時補充到位。
7.7 災后重建。
災害發生地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盡快開展災后重建工作。災后重建原則上按原標準恢復,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提高標準重建。
7.8 防汛防臺抗旱工作評估。
縣防汛指每年應針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總結、分析、評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從防洪抗旱工程的規劃、設計、運行、管理以及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各個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以進一步做好防汛防臺抗旱工作。
8 其它
8.1 名詞術語定義。
。1)洪水風險圖:是融合地理、社會經濟信息、洪水特征信息,通過資料調查、洪水計算和成果整理,以地圖形式直觀反映某一地區發生洪水后可能淹沒的范圍和水深,用以分析和預評估不同量級洪水可能造成的風險和危害的工具。
(2)干旱風險圖:是融合地理、社會經濟信息、水資源特征信息,通過資料調查、水資源計算和成果整理,以
地圖形式直觀反映某一地區發生干旱后可能影響的范圍,用以分析和預評估不同干旱等級造成的風險和危害的工具。
(3)防御洪水方案:是有防汛抗洪任務的縣級以上政府根據流域綜合規劃、防洪工程實際狀況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制定的防御江河洪水(包括對特大洪水)、臺風暴潮災害等方案的統稱。
。4)抗旱預案:是在現有工程設施條件和抗旱能力下,針對不同等級、程度的干旱,而預先制定的對策和措施,是各級防指實施指揮決策的依據。
。5)抗旱服務組織:是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建的事業性服務實體,以抗旱減災為宗旨,圍繞群眾飲水安全、糧食用水安全、經濟發展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用水安全開展抗旱服務工作。其業務工作受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和上一級抗旱服務組織的指導。
。6)緊急防汛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規定,當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證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或者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時,有關縣級以上防指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在緊急防汛期,防指根據防汛抗洪的需要,有權在其管轄范圍內調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和人力,決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礙物和其他必要的緊急措施;必要時,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按照防指的決定,依法實施陸地和水面交通管制。
(7)非?购灯冢寒敻珊祰乐赜绊懗青l居民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時,縣級以上防指可以宣布進入非?购灯,并報告上級防指。在非?购灯,各級政府應當堅持“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的原則,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用水?h級以上防指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采取下列應急供水措施:一是臨時設置抽水泵站,開挖輸水渠道;二是應急性打井、挖泉、建蓄水池等;三是應急性跨流域調水;四是實施人工增雨作業;五是對人畜飲水嚴重困難地區臨時實行人工送水;六是其他應急性措施。采取以上措施,涉及跨行政區域的,應當報共同的上一級政府批準;旱情解除后,應當立即停止臨時應急取水行為。
(8)保證水位:汛期堤防及其附屬工程能保證安全運行的上限洪水位。
。9)警戒水位:是指在江、河、湖泊水位上漲到可能發生險情的水位,是防汛部門規定的江河堤防需要處于防守戒備狀態的水位。
。10)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耙韵隆辈缓緮。
8.2 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縣防指辦負責管理,定期組織成員單位和專家進行評估,視情況變化對本預案作出相應修改,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各鄉鎮、街道政府根據本預案制定防汛防
臺抗旱應急預案,縣防指成員單位按各自職責制定部門、單位防汛防臺抗旱預案,并報縣防指辦備案。
鄉鎮(街道)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報縣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機構批準執行。同時指導并督促城鎮社區、行政村和企事業單位、學校根據實際需要制定防汛防臺抗旱預案。
防洪工程主管部門制定所屬水庫、重要堤防的險情應急處置預案,報當地政府和有管轄權的防汛指揮機構審批。
8.3 獎勵與責任追究。
對防汛搶險和抗旱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由縣委、縣政府或縣防指予以表彰;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8.4 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縣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8.5 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此前印發的武義縣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與本預案不一致的,按本預案執行。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5
貫徹落實上級部門對突發公共事件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我社區防汛抗臺工作,建立防汛抗臺工作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的應急響應機制,保證防汛抗臺和搶險救災高效有序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確保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理論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等規定,結合我轄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轄區范圍內臺風、暴雨災害的預防及應急處置。
三、工作原則
(1)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決策,合理調度,不斷提高防汛抗臺工作的現代化水平。
(2)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抗結合,確保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立足于抗災保安全、防患于未然,做到居安思危、常備不懈。
(3)防汛工作實行社區主任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本社區是本轄區防汛抗臺工作的責任主體。
(4)當臺風、暴雨及其他次生災害發生時,各地應迅速響應,各有關部門聯合行動,及時高效地組織開展預防和應急處置。
(5)防汛抗臺工作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堅固,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相關部門和單位要服從市防汛防旱指揮部統一指揮。
四、工作重點
(1)組織危險地區、危險地段人員安全轉移;
(2)預防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發生,及時組織相關防避工作;
(3)做好城鄉建筑工地、廣告牌、鐵塔、行道樹、電線桿、天線等高空設施的防風保安,做好城鄉低洼地區的防洪排澇;
(4)做好風、雨、潮的預報預警,并及時向公眾發布臺風、暴雨信息;
(5)其他需要重點防范和處置的事項。
五、工作目標
(1)在未超標大雪內,本地區不積雪成災,供水、供電、供氣、通訊、交通不斷,無房屋倒塌人員傷亡。
(2)發生大雪災害,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搶險,力爭把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六、責任分工
(1)負責本轄區的.防臺防汛工作。立即召開防臺防汛工作會議,將駐街單位的防臺防汛工作納入整個轄區的防臺防汛體系,共同完成地區和行業防臺防汛任務。同時社區要認真落實防臺防汛措施和物資器材準備工作,臺風暴雨時要加強管內巡視檢查,對轄區內所屬單位、幼兒園等房屋要心中有數,發現問題及時搶修,確保臺風暴雨時期安全。
七、保障措施
(1)人員組織:社區已召開支部書記會議、支委會,和部分樓道組長會議,進行了防臺防汛應急工作動員。同時對可能出現的不同程度的臺風暴雨情況,將針對性地組織人員進行防臺防汛工作。
1、組織樓道長、支部書記、社區工作人員、保潔、保安進行防臺防汛。
2、進一步擴大到支委成員加入到防臺防汛隊伍中。
3、如遇緊急特殊情況,社區將志愿者隊伍組織起來,和上述人員一起進行防臺防汛工作。
(2)落實責任。社區黨政一把手對防臺防汛工作負總責,行政主管領導對防臺防汛工作負全責。要建立與辦事處對應的組織機構,制定各自的防臺防汛工作方案。同時要建立完善嚴格的崗位責任制,配備有關工作人員,切實將防臺防汛準備工作落到實處。臺風暴雨期間,所有成員要保持手機24小時開通。
(3)搞好協調配合。要緊密配合,形成合力,做到有分工、有合作,保證我社區防臺防汛工作協調有序進行,同時要制訂各自的防臺防汛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并報街道防臺防汛指揮部備案。
屹馨大山中心社區除雪工作組成員名單:
組長:趙艷華(社區負責人)
成員:趙二曼(社區委員)李雪(社區委員)
張婷(社區委員)尤良(社區委員)
毛雪(社區委員)郭征(社區委員)
孫瑛霞(社區委員)馬曉芳(社區委員)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6
為加強東環鐵路四分經理部2標段施工現場的防臺防汛工作的規范管理,確保臺汛期間防救工作的順利開展,經理部依據x省防臺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重大工程建設辦公室《通知》精神,制訂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1、經理部設立防臺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組員:各部(室)部長(主任)、項目隊隊長、項目隊書記、技術主管
2、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一組、應急救援二組和防臺防汛辦公室:
應急救援一組:由xx負責鋪架一隊的防臺防汛工作布置及各項應急工作;
應急救援二組:由xx負責鋪架二隊的防臺防汛工作布置及各項應急工作;
防臺防汛辦公室:防臺防汛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由綜合辦負責政府及有關部門防臺防汛的文件接收、信息動態的.掌握、后勤保障、車輛調配及各項應急工作的匯總,上報等。
二、職責
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領導小組副組長組織協調,各組負責人各司其職主動應對施工現場防臺防汛和各項應急工作的管理,組織、布置和指導各參建單位進行防臺防汛工作。
三、應急措施
1、出現臺風和汛期預警,防臺防汛辦公室建立值班制度,關注通訊、廣播、上級部門的電話和傳真,并將有關信息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搶險一組和搶險二組負責人,做好值班記錄;
2、應急救援一組、二組按各自的分管目標通知各參建單位密切掌握信息來源,關注政府有關部門、氣象部門的預警信息;
3、出現臺風和汛期警報,應急救援一組、二組在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授權下即刻以書面或口頭形式通知各參建單位啟動應急預案;各參建單位及時向經理部防臺防汛領導小組報出書面應對方案和應對人員名單;
4、各搶險組分管領導必須親臨或授權組內人員對施工現場組織、布置、指導和督促各參建單位進行防臺防汛工作;各搶險組應及時把落實情況報經理部防臺防汛領導小組;
5、防臺防汛辦公室確定值班名單,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與上級主管理部門的聯系,接收到的信息第一時間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及成員,并做好值班記錄,防臺防汛辦公室在值班期間要確保與上級主管部門和各參建單位的通信暢通;
6、出現險情或災難時,各項目分管領導建立半小時通報制,及時了解各隊的防范情況和防范動態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必要時與有關搶險部門聯系,請求援助。
7、防臺防汛警報解除,防臺防汛辦公室應對情況進行書面報告,經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確認后,報相關部門備案。
四、防臺防汛聯系部門、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1、醫院救援中心:120報警:110
2、防臺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xxx(手機:1xxx,電話:xxx)。
副組長:xxx(手機:1xxx,電話:xxx)。
副組長:xxx(手機:xxx,電話:xxxx)。
3、防臺防汛辦公室值班電話:xxxx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7
配套道路工程
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
防汛抗臺應急預案
職務:日期:職務:日期:職務:日期:工程有限公司
防汛防臺應急專項預案
目錄
總則組織體系應急響應應急保障
防汛防臺應急專項預案
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切實做好工地防汛防臺工作,提高應對災害天氣的快速反應能力,及時、妥善處置因臺風、暴雨等造成各種重大緊急情況,避免或減少臺風、暴雨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2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管理規定》、《寧波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編制本預案。
1.3適用范圍1.4工作原則
本預案適用于本工地對臺風、暴雨災害的應急處置。
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制,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救結合;屬地負責,統一指揮,行業指導;科學決策,快速反應,協同應對。
2.組織體系
①防汛防臺領導小組:為進一步加強城市防汛防臺減災工作,落實防汛防臺減災責任制,項目部設立防汛防臺領導小組,組長由主管生產副總擔任,副組長由項目(副)經理擔任,項目部相關管理人員為成員。負責組織、協調工地防汛防臺工作和應急搶險救災任務及突發事故的處置。
、诠巨k公室:負責防汛防臺信息的上傳下達,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汽車吊、挖掘機等設備和物資。
、垌椖坎浚焊鶕䴕庀鬄暮︻A警級別落實防范措施,并切實做好搶險救災各項措施的準備工作。監督檢查施工現場防汛防臺風措施落
防汛防臺應急專項預案
實情況和現場安全狀況,對存在問題的,及時督促整改。督促做好人員撤離和疏散工作,落實防臺防汛搶險隊伍的`建立和搶險物資的準備工作,完成公司布置的其他防臺防汛減災工作。
、馨嘟M長:應組織對可能出現災情險情的施工地段、機械設備、臨建設施進行加固,及時排除險情。
3.應急響應
根據汛情和臺風災害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防汛防臺應急響應分為四級:Ⅰ級(特別嚴重)、Ⅱ級(嚴重)、Ⅲ級(較重)和Ⅳ級(一般),依次為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市住建局根據氣象臺對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以及汛情的預警信號和市防指的指令做出相應響應。
3.1 Ⅳ級應急響應
①工地防臺防汛指揮機構已建立,防臺防汛預案已制定,責任已分解落實,防臺防汛物資已準備齊全。
②工地的臨時辦公用房、民工宿舍、食堂、廁所等所有臨時設施必須加固。
、酃さ氐哪_手架等各類附著物、懸掛物的拉結點、緊固點必須連接牢固,腳手架上嚴禁堆物,鋼管腳手架防雷措施可靠,竹笆片綁扎牢固。
④架空線路的電桿、支架等必須進行加固,埋地線路的電纜溝等四周排水措施必須可靠,防止漏電傷人。
、蓓攲幼鳂I的腳手板、木模板、各種臨時堆放的施工材料及施工垃圾等需加固清理,防止大風吹落傷人。
⑥各重點位置應加強值班制度,通信聯絡保持暢通,及時掌握風情汛情變化。
防汛防臺應急專項預案
3.2 Ⅲ級應急響應
、偎{色預警期的工作指導措施全部完成。
、诎l出停工通知,所有在建項目工地按規定時間停止施工。 ③施工現場臨建設施等危房居住人員必須全部撤離到安全場所,在建工程內嚴禁住人。在建工地,按照“誰承建、誰負責”的原則,做好人員轉移工作。
、苁┕がF場臨時用電電源必須切斷,機械設備應放置到安全防雨的位置,并將施工電梯吊籠、井架的吊籃降到底部,施工吊籃應放置到地面上。
、輨偲龃u墻、模板工程需及時加固,深基坑開挖周邊支護加固,防止坍塌。
、迣嵭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到崗到位,通信聯絡確保暢通,及時掌握風情汛情變化。
3.3 Ⅱ級應急響應
①黃色預警期工作指導措施全部落實。
②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重點崗位人員到崗到位,保持通信暢通,密切注視臺風動向,及時落實應對措施。
、蹜睓C動救災分隊組成人員處于待命狀態,參與搶險救災的設施設備工具全部落實,并檢查完畢。
3.4 Ⅰ級應急響應
①橙色預警期工作指導措施全部落實完成。 ②單位人員全部到崗到位。 ③應急處理隊伍處于臨戰狀態。
4.應急保障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8
為了切實做好黃海大豐港海上船舶防臺(大)風的安全防范工作,確保國家財產及船員的生命安全,根據海船舶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防臺(大)風應急預案。
1、成立海上船舶防臺(大)風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熊安平
副組長:劉彥祥
2、領導小組職責
2.1.在公司的領導下,負責海上船舶防臺(大)風工作的領導、指揮、組織和協調工作
2.2.根據氣象預報,負責船舶在臺風期間的臺風預報、臺風警報、臺風緊急警報、臺風警報解除等階段的工作指令的下達。
2.3.進入臺風季節,負責組織對船舶防臺(大)風工作的檢查。負責在緊急情況下對外聯系工作。
2.4.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提高防臺(大)風的能力和水平。
3、氣象預報的監控
3.1.領導小組在進入臺風季節要切實做好中央電視臺、鹽城氣象臺、中國臺風網、以及周邊氣象臺站有關海上氣象信息的收集工作;做好每天的氣象記錄,尤其要密切注意臺風的.形成和走向趨勢。收到臺風預報立即向公司防臺領導小組匯報。
4、臺風風力級別劃分及避風地點的確定
4.1.臺風中心靠近施工海域預報風力在10級以上(含10級)為A級。此時船舶必須到指定避風錨地避風。
4.2.臺風中心偏離施工海域,預報風力在9級(含9級)以下定為B級。此時船舶就近在指定錨地避風。
4.3.根據施工特點,應實地考察和調查,以確定船舶避風錨地并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實施。
5、船舶避臺風前的準備
5.1.船舶做好封艙加固的材料準備工作,領導小組將對準備情況進行檢查。
5.2.船舶要認真檢查、檢修機器設備和保養系纜件、錨機、纜風繩、消防救生、供電及信號系統,保證各類設備完好可靠。
5.3.船舶在避風前要一次性備足燃、滑油料,以備避風時連續航行的需要;另需備足食品、淡水等生活必需品。
6、應急預案啟動
在進入臺風季節時,領導小組按氣象臺發布的臺(大)風信息(以下簡稱臺風),進入臺風預報、臺風警報、臺風緊急警報三個階段。
6.1.臺風預報階段
6.1.1領導小組收到臺風消息預報后,按程序立即向公司防臺應急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并各船舶宣布進入海上防臺準備階段。
6.1.2.領導小組組織船員在短時間內迅速回到崗位。
6.1.3.避風船舶對各種設備在啟動前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缺陷立即整改。
6.2.臺風警報階段
6.2.1.收到海面臺風警報后,立即向公司防風應急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后,由船隊隊長下達施工船舶進入避臺風錨地指令。
6.2.2.接到指令后船舶立即離開施工海域進入指定錨地避風。
6.2.3.船舶到達避風錨地后,應根據當地海域情況,進行避風錨泊;根據風向、風力選擇拋前后交叉和領水錨4-6口,必要時拋設8口。
6.2.4.以上計劃根據當時情況可另行調整,如遇特殊情況應立即做好改航其他錨地的準備工作。
6.2.5.船舶完成上述作業后,負責人要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船舶的錨泊情況,并向海事部門報告船舶方位。
6.3.臺風緊急警報階段
6.3.1.領導小組收到氣象臺發布的海面臺風緊急警報后,立即向公司防臺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并立即通知船舶進入全面防臺階段,做好各種應變準備。
6.3.2.避風船舶實行全員輪流值班,值班人員要密切觀察本船錨系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負責人報告。
6.3.3.避風期間,船舶與領導小組保持24小時信息暢通。遇有特殊緊急情況立即匯報并及時與當地海事部門聯系,以便請求援助。
7、避臺風錨地安全措施
7.1.船舶在進入避風錨地時,及時向當地海事部門報告本次船舶避風情況,建立必要通訊聯系,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請求海事部門給予援助。
7.2.建立晝夜值班制度,對錨機、通信、消防、救生、機艙等要指定專人負責,加強檢查巡視。
7.3.保持通訊暢通和24小時職守,每日上午8:00時、中午12:00時、晚上20:00時向領導小組匯報船舶動態。
7.4.避風船舶在避風期間船員不得隨意離船,因生活或工作需要離船時報船舶負責人及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離船。
8、船舶返航施工計劃安排
8.1.領導小組收到氣象臺發布的海面解除臺風警報,改發大風警報后,須立即向公司防臺應急領導小組匯報。
8.2.領導小組根據風力、船舶抗風能力和航程,經請示上級領導后,下達船舶原地繼續防風、準備返回施工現場或開始返回施工現場指令。
8.3.避風船舶接到返回施工現場指令后,及時制定船舶返航計劃,船舶返回施工現場后及時匯報,并向海事部門報告船舶動態和船位。
9、作好防臺(大)風的工作總結
防臺工作結束后,領導小組應對本次防臺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找出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為今后防臺工作打好基礎,提高海上防臺(大)風的能力。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9
夏季來臨,暴雨增多,為確保世博會期間的防汛安全,本著“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時時不忘安全、事事重視安全,落實安全責任,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切實做好我園的防汛抗災工作,確保在重大汛情發生時,我園能夠有序地組織師生撤離到安全地帶等待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特制定此預案。
一、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及職責
1、總指揮:園長莊蘭英擔任,全面負責幼兒園汛災事故的處置工作,及時聽取事故情況報告,視情況做出啟動應急處置預案的決定。
2、副總指揮:副園長虞建珍、總務沈引花擔任,分工負責事故的現場救援、調查處理和善后等工作。
二、幼兒園出現汛災事故,立即啟動各職能小組,全力投入事故處理工作
1、應急指揮小組:園長莊蘭英任組長。
其職能主要有:
。1)盡速到達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并研究事故處理的具體策略。
。2)盡早向教育行政部門和地方政府匯報情況。
。3)組織力量并全程指揮其他各職能小組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醫療、公安等機構對事故的處理工作,認真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有關指示。
(5)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查找原因和責任。
2、現場控制小組:由副園長虞建珍擔任組長。
成員:周靜等有關班主任。
主要職能是:
。1)控制現場,維護秩序,勸離無關人員,防止發生混亂局面。
。2)排查其他受傷人員,組織力量送醫院。
。3)由班主任管好各自的幼兒,不圍觀,不擁擠,防止幼兒慌亂、散失,維護學校秩序。
(4)盡早向知情者、見證人調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資料。
3、醫療救援、消毒小組:由保健吳彩虹擔任組長。
組員:保育員等。
主要職責有:
(1)立即組織護送受傷人員去醫院救治。
。2)配合醫院的救治工作,追蹤了解傷情或動態,隨時與園長保持聯系。
。3)接待趕到醫院的家長,并說明基本情況,做好安撫工作,防止出現情緒過激情況,做好解釋說明及思想工作。
4、后勤保障應急小組: 由總務主任沈引花任組長。
成員:施進妹、馬月琴、陳月芳等。
主要職能:
。1)盡力做好醫療救治、現場控制等工作以及聯絡和后勤支援工作。
(2)必要時配合醫療、防疫等機構進行現場消毒、取樣分析等工作。
。3)做好上級來人和家長的'接待工作,必要時為上級工作組現場辦公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5、信息資料小組:由俞靜老師擔任組長。
成員:信息小組成員。
主要負責:
汛災事件全過程的各種文字、圖象信息資料采集,撰寫書面報告,整理取證材料,作好相關數據的分類統計、分析工作,及時提供各種資料。12小時內形成完整的書面材料逐級上報。
三、 應急疏散流程
1、人員轉移
在發現險情時應堅持先救人,后搶物的原則,切實做好人員(特別是幼兒)的安全轉移工作,要按照計劃做到有秩序、有組織地轉移,盡最大努力避免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
。1 )遇災害時,幼兒園要將師生轉移到牢固的樓房中,保持梯道的暢通,人員轉移要根據就近的原則,提倡互相幫助。
2、搶險準備
平時要加強巡邏檢查,發現險情立即上報,并迅速組織搶險,易積水的地方要搞分塊小包圍,設置臨時排水泵,排水管道要經常疏通養護。堵水擋板、應急燈、雨衣、套鞋等搶險物資要明確專人負責,以便在緊急搶險時隨時調用。
3、物資轉移
幼兒園物資要根據可能出現的災情,制訂應急措施,按照轉移、墊高或轉放樓上等方法制定預案,其中易爆、易燃、危險藥品等要按數登記造冊,嚴格管理,電腦等貴重物品轉移樓上明確專人負責。
4、治安保衛和醫療救護
在災情發生時要充分發揮共青團、治保會、義務消防隊作用,有電線桿倒落、房屋倒塌等及時保護現場,防止人員傷亡,醫務室要有止血藥、硼帶等必備的藥品,同時積極聯系醫院。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0
一、工程概況
1.1、工程概況xxxxXX場配套區xx河、xx河道工程工程位于xxxxXX場配套區,是XX場的配套工程。為提高XX場配套區防汛、除澇的能力,完善新XX場配套區的景觀、生態型河道系統,故在XX場配套區實施本工程。工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河道整治共1999.5米,其中xx河1525.8米,xx473.7米,xx河新建護岸2906米,xx新建護岸967米。
1.2、本年度汛期主要工程量汛期土方開挖工程全部完成,主要工作為漿砌石擋墻施工、石龍擋墻施工、太湖石護岸施工、壓頂、土工布鋪筑、人行道施工、整坡、土方回填、新建導梁、安裝欄桿等。
1.3、本年度防汛重點排除施工區地表水、排除基坑內積水、排除生活區雨水、排除河道內積水。
二、水文氣象條件
2.1、氣象本地區位于北亞熱帶南緣,為東亞季風盛行地區,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受海洋影響較明顯,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濕度適中等特征。但由于地處中緯度大陸東部沿海,冷暖空氣交替明顯,氣候多變,存在旱澇、低溫、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
2.2、氣溫、濕度和霧況年平均氣溫5.4℃,最熱7月份,月平均氣溫27.8℃,最冷為l月份,平均氣溫3℃。為1144 mm,年平均蒸發量1336.6mm。夏秋之季常有熱帶風暴侵襲,多雷暴雨;秋冬季節常有大霧天氣,該地區晚秋及初夏空氣較干燥,六月中旬后期進入梅雨,濕度明顯上升,多年平均濕度為80~82%,最小相對濕度為1l%。歷年平均霧日為27.1天,1 2月霧曰最多達4天,8月霧日最少,僅0.3天。
2.3、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87mm,歷年最大降水量為1774mm (1985年),歷年最小降水量為728mm(1978年),年度降水量變化較大,年降水量變差函數(CV)為0.21。年內降水量分布極不均勻,其中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
2.4、風況該地區由于受冬夏季風的影響,春夏季節盛行東南風(SE),秋冬季節盛行西北風(NW)。根據上海市1951年~1986年共36年資料統計分析,平均最大風速為30m/s,極大風速為38.9m/s。年平均風速4.4m/s,平均每年大于八級以上風日數為25天,多發生在秋末及冬天。5~10月份為臺風季節,尤其7~9月臺風最多,每年平均臺風2次,最多年份達5~7次。
2.5、水文本工程的主要特征水位為:
設計高水位:
3.90m設計常水位:
2.60~2.80m
設計低水位:
2.00m
三、項目部防汛領導小組組織結構成
3.1、建立完整的防臺防汛組織網絡,組建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施工生產、安全、調度等部門參加的防汛領導小組,在建設單位和當地防汛指揮部統一領導下,負責搶險工作的協調指揮。指揮系統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一旦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作出快速反應,研討方案、制定措施、布置任務,一切工作均應緊張有序的進行,具體組織機構如下:防臺防汛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xx副組長:xx組員:全體施工人員
3.2 、思想落實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和職工的人身財產安全,項目部領導要認真貫徹上級有關部門關于做好本工程防臺防汛工作的指示和要求,高度重視防臺防汛安全。結合本工程施工的工期要求,要充分認識今年我項目部防臺防汛任務的艱巨性和責任性,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認真履行防臺防汛職責。項目部要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重于搶”的方針,帶領全體員工切實做好臺,汛期間的防、抗工作,盡最大努力避免和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3.3、具體責任區劃分:
。1)氣象預報的接收及臺風生成至影響施工水域大潮汛的跟蹤、記錄
工作,與上級指揮部的聯系工作,由x xx負責,及時發到各領導和施工現場負責人。信息來源如下:
、賹崟r收聽969221廣播預報。
、跓釒庑蚺_風期間,上海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等不定時播報上海xx地區的熱帶氣旋或臺風運動情況的預(警)報。
、劬W絡接收:
(2)施工現場的各設備、構筑物的防臺工作的檢查落實,由x xx負責,并將每日檢查記錄存檔備查。遇有設備及工程構筑物不滿足防臺防汛要求的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分管領導。
(3)施工現場管理區、施工區臨水成品、半成品等的保護,特別是臺風、大潮汛、暴雨三種災害天氣齊聚形成風暴潮期間的保護,由陳雪根負責組織人員進行防護。
(4)施工現場臺風、潮汛期間的漏電保護、防雨遮蓋、施工用電安排、送電及斷電時機掌握等,由x xx負責。
。5)臺風、潮汛期間,施工所需物資的調入及防汛防臺物資儲備的安排,由陳雪根負責。
(6)接到臺風預(警)報后,確定暫時停止施工進行防臺加固及準備的`時機,臨水作業區域避臺撤離時機的確定由提出,并報領導小組共同研究決定后,啟動本預案。
(7)現場臨時住房、倉庫等的加固工作由x xx負責。
。8)出現險情時,負責組織所有組員及施工人員積極的救助及采取相應的緊急措施,避免和減少損失,確保員工生命及工程安全。
(9)建立汛前、汛后巡守檢查制度,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
(10)汛期警報時,領導小組立即通知全體施工人員,加強巡查力度,安排好值班車輛及駕駛員,隨時投入防汛工作。
(11)氣象部門預報強熱帶風暴和強降雨將在12—24小時內影響本地區時,應緊急響應領導小組,搶險隊伍必須在施工現場待命,同時車輛、搶險物資及設備齊全到位,并排專人及時了解氣象消息,并隨時分析,采取對策,與現場緊密聯系,并保持與當地防臺防汛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
3.4、有關責任人電話:
序號職務姓名電話備注1組長Xx項目經理2副組長Xx項目常務副經理3副組長技術負責人4副組長項目副經理5成員Xx施工員6成員Xx質量員7成員xx安全員
8成員xx資料員9成員xx取樣員
相關涉外職能部門
。1)xx海事處:xx區城北路651號
。2)xx防汛辦公室:
。3)建設單位:
(5)醫院急救:120
(6)F1供電局:
四、指揮流程圖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共同決策下達命令四、度汛措施
4.1、度汛階段的主要工作本工程工期為240天,計劃竣工日期為7月20日,其中汛期主要是土方開挖、漿砌石擋墻施工、石籠擋墻施工、太湖石護岸施工、壓頂、土工布鋪筑、人行道施工、整坡、土方回填、新建導梁、安裝欄桿工程等的施氣象、政府部門防臺、防汛辦公室值班室防臺、防汛領導小組業主、設計、監理防臺、防汛辦公室各突擊隊各部門工。
汛期各重點部位的防護現場排水采用開挖排水溝結合局部設集水井用水泵抽水排入臨近河道,項目部及生活區地塊設排水溝由集水井收集并入市政雨水管網,充分利用已經建成的雨水泵站保障我項目排水。重點將施工區域各條排水明溝疏通,(安曉路西側xx河)的排水能力。疏通哽塞排水溝,采取臨時排水措施彌補水系不足,同時對規劃的骨干河道和主要排水支河汛期前進行疏浚,增強現有河道蓄水、排水能力。
五、防臺防汛準備工作
5.1建立一支靈活機動的搶險分隊,配備充足的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遇到險情項目部所屬各施工單位的設備、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防汛指揮部的統一安排。進入汛期,加強現場巡邏,注意收聽天氣預報,與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及時掌握氣象動態,防汛領導小組每天24小時有人值班,當接到風暴的警報以后,在高潮汛期間,派出專職人員24小時進行現場值班巡邏,發現險情及時報告,及時搶救。現場配備對講機與項目部及時聯系,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搶險措施。具體準備工作做到:
。1)對辦公區及生活區內排水溝、管系進行徹底疏通、檢查,防止暴雨引起陸域大面積積水。
。2)電工對生活區及辦公區供配電系統進行全面檢查,保證線路、配電箱、漏電過荷保護裝置正常工作、防雨遮蓋有效。
。3)項目部所屬各車輛、施工機械等組織進行安全檢查,保證洪汛、
臺風期間各設備的燈光信號系統、操作系統、制動系統、安全保護系統等的工作狀態良好。
。4)項目部負責組織檢查現場各施工班組聯系方式的暢通,確保隨時保持通信聯絡。
。5)對項目部管理人員及工人避風的地點進行實地考察,摸清避風點的撤離路線。
(6)定期對管理區、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檢查有無沖刷現象,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采取設備物資、技術上的補救措施,確保臺風來臨前管理區、施工區的安全技術狀態良好。
(7)各班組安排防臺值班人員,在臺風期間,作業人員一律不休假。
。8)臺風位置標示圖、黑板等其他記錄發布工具配備到位。
。9)完成現場施工作業人員的投保工作,建立施工設備、人員保險臺帳。每天現場作業人員上班之前必須登記,下班之前點名確認,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10)召開《防臺防汛應急預案》的交底會議,進行全員防臺防汛安全動員,明確各部位、各人員的安全責任。
5.2、汛期物資的配備在工程開工后,迅速購買“汛期所需物資”并存于倉庫中,張貼標牌,由專人保管。汛期所需物資必須用于施工防汛工作,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非汛期使用于其他方面。
汛期施工防汛資源計劃表
六、防臺防汛的執行
6.1項目部大臨設施防汛抗災措施項目部大臨設施建在安曉路東側,xx河北側,大臨設施全部采用鋼管縱橫加固,與地下預埋鋼管相連,并用鋼絲繩拉緊,臺風發生時,我項目部將組織人員對工人宿舍和附近xx西側水位進行巡邏,一旦發生情況,將把人員全部撤出,撤出地點和路線如附圖。
6.2、施工現場防汛抗災措施施工中,施工現場必須留有搶險通道,10m以內嚴禁堆放雜物,汛期未經許可不得占用搶險通道。搶險突擊隊在接到項目部指令后,必須于5分鐘內到達施工區域,執行現場防汛指揮部的指令。
防臺度汛期間,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要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放置,停放在安全的地方,臨時電線、配電箱等能撤離的及時組織收回,切斷電源,以防止發生事故。對水泥等易潮材料、攪拌機,發電機等設備,臨時倉庫及工棚等設施應進行轉移到安全地帶,對不能轉移的應綁扎加固牢靠。
同時對XX場附近河道開展汛前專項檢查和檢測○1主要針對河內水位、與外河的疏通情況、地表明溝的疏通情況、排水機械設備的完好狀況等方面;加強與配套區其他單位的協調溝通,及時做好共同抗洪排澇工作。
○開展對河道涉及的圍堰檢查,對薄弱處及時加固和加高。必要時采取臨時拆圍措施,以免造成河道水位過高,排放不暢。
○針對今年南方暴雨頻發的極端氣候,進一步加強對臺風、暴雨等災害天氣的監測,及時了解氣象部門暴雨臺風等的天氣預報。
6.3緊急撤離的原則○1施工現場預報6級風以下時正常作業,6-8級風:施工設備不撤離現場,但必須安排專人值守,作好撤離準備,要求現場24小時值班。
○施工現場預報8-9級風時:停止作業,所有施工設備必須撤離現場,現場臨時房屋及倉庫做好加固工作,值班人員隨時做好撤離的準備,保證聯系暢通。
○臺風中心距離現場1000Km時,必須開始現場設備及作業人員的撤離工作。
七、防雷方面的應急預案由于XX場配套區區地勢開闊平坦,人員設備易受雷擊。因此,我單位十分重視對雷電的預防工作。
。1)當氣象預報施工海區有雷暴雨時,應提前停止施工作業,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
。2)當氣象預報雖沒有預報施工區有雷暴雨,但作業區上空出現雷暴跡象時,應立即停止施工作業,人員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
。3)當雷暴突然來臨來不及撤離時,施工人員應立即放下手中的金屬物品,遠離鋼筋加工間、木工加工間、基坑等施工區域,選擇相對干燥
的低洼地蹲下來,待危險過后迅速撤離。
。4)如有人員不幸遭受雷擊,救援人員應迅速查明受傷人員的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首先采取人工呼吸幫助傷者恢復呼吸心跳,然后急送醫院搶救。切不可不問青紅皂白抬了傷者就送醫院,這樣可能貽誤搶救時機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八、要求
8.1、防臺防汛組織結構成員要切實提高認識,堅決克服麻痹僥幸心理,樹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思想,時刻準備著,嚴陣以待;
8.2、明確各人員職責義務,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加強值班強度(汛期各帶班領導、應急分隊負責人、值班人員通訊必須保證24小時暢通),項目部建立互相監督機制;
8.3、認真做好災害來臨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和各項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安全隱患及時登記,提出合理化的解決意見,限期整改完畢;
8.4、人員保持在崗在位,嚴肅記錄,服從指揮。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1
各位住戶:
根據xx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通知,10日夜至13日我市將會有強降雨、雷電及陣風天氣,報請后勤管理處同意,物業管理中心啟動防臺防汛預案:
1、10日下午起停止一切室外施工作業;
2、住戶盡量減少外出或戶外活動,遠離樹木、電桿、牌匾,并關好房內門窗;發現漏水及時通報(客服電話:39xxx82);
3、請將陽臺物品移至室內并檢查陽臺、露臺地漏、院內排水等管道是否暢通,以免被雜物堵塞、造成雨水倒灌或殃及樓下住戶;
4、請不要將車輛停放在大樹或高層建筑下,以防高空墜物;
5、如遇雷電,請及時關閉家中電器的電源,停用手機,防止雷電傷害。
6、公寓二號地下停車場10日16時-12日16時對臨時停車的住戶限時免費開放。在此期間免費停放,超出時限正常收費(可扣除免費48小時的.40元)。一號停車場因臨時車位較少,暫不開放極端氣候時期免費停車時限。
7、臨時停放車輛應服從車管員管理,杜絕占用已出售車位、壓線停車、占用通道、超時限不及時移除車輛且不據實繳納停車費等行為,對違規車輛將列入失信名單處理以保證應急管理的秩序和可持續性。
8、請住戶密切關注物業管理中心微信公眾號,如有天氣情況變化,將另行安排并通知。
xxxx物業管理中心
20xx年8月10日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2
為加強東環鐵路四分經理部2標段施工現場的防臺防汛工作的規范管理,確保臺汛期間防救工作的順利開展,經理部依據海南省防臺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重大工程建設辦公室《通知》精神,制訂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1、經理部設立防臺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各部(室)部長(主任)項目隊隊長、項目隊書記、技術主管
2、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一組、應急救援二組和防臺防汛辦公室:
應急救援一組:由xx負責鋪架一隊的.防臺防汛工作布置及各項應急工作;
應急救援二組:由xx負責鋪架二隊的防臺防汛工作布置及各項應急工作;
防臺防汛辦公室:防臺防汛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由綜合辦負責政府及有關部門防臺防汛的文件接收、信息動態的掌握、后勤保障、車輛調配及各項應急工作的匯總,上報等。
二、職責
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領導小組副組長組織協調,各組負責人各司其職主動應對施工現場防臺防汛和各項應急工作的管理,組織、布置和指導各參建單位進行防臺防汛工作。
三、應急措施
1、出現臺風和汛期預警,防臺防汛辦公室建立值班制度,關注通訊、廣播、上級部門的電話和傳真,并將有關信息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搶險一組和搶險二組負責人,做好值班記錄;
2、應急救援一組、二組按各自的分管目標通知各參建單位密切掌握信息來源,關注政府有關部門、氣象部門的預警信息;
3、出現臺風和汛期警報,應急救援一組、二組在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授權下即刻以書面或口頭形式通知各參建單位啟動應急預案;各參建單位及時向經理部防臺防汛領導小組報出書面應對方案和應對人員名單;
4、各搶險組分管領導必須親臨或授權組內人員對施工現場組織、布置、指導和督促各參建單位進行防臺防汛工作;各搶險組應及時把落實情況報經理部防臺防汛領導小組;
5、防臺防汛辦公室確定值班名單,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與上級主管理部門的聯系,接收到的信息第一時間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及成員,并做好值班記錄,防臺防汛辦公室在值班期間要確保與上級主管部門和各參建單位的通信暢通;
6、出現險情或災難時,各項目分管領導建立半小時通報制,及時了解各隊的防范情況和防范動態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必要時與有關搶險部門聯系,請求援助。
7、防臺防汛警報解除,防臺防汛辦公室應對情況進行書面報告,經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確認后,報相關部門備案。
四、防臺防汛聯系部門、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1、防臺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略
副組長:略
2、防臺防汛辦公室值班電話:
略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3
開發區0 2850河及跨河橋梁工程3 3標防汛、防臺應急預案編制:
審核:
批準:
浙江宇達建設有限公司二0 0一八年十二月
防汛、防臺急救援預案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預防強臺風天氣對我工程造成的影響以及即將出現的汛期對2850河河道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提高公司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盡快控制事態,盡量減少損失,盡早恢復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定義、編制依據及原則
1、定義:防汛、防臺應急救援預案是指公司為減少汛期及強臺風天氣對工程可能造成的后果而預先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是進行事故救援活動的行動指南。
2、編制依據:公司施工生產過程中潛在危險源和事故后果分析。
3、編制原則:
1)、預案是針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受到嚴重破壞而又具有突發性的事故、災害,如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火災及自然災害等。
2)、預案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財產安全和環境防護,盡量減少事故、災害造成的損失。
3)、預案是發生緊急情況時的處理程序和措施。
4)、預案要結合實際,措施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5)、預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公司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機構
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人員組成:由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及公司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工程管理部是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常設辦公機構。
2、分公司安全領導小組人員組成:由各分公司經理、主管安全的副經理及相關部門人員組成。
3、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機構組成:由項目部經理、副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作業隊長等相關人員組成,項目部經理任組長、并明確各應急專業組長。
1)、事故現場搶險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安全負責人任組長,作業隊負責人、專業工長等相關人員組成。
2)、事故現場救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領導任組長,相關人員組成。
3)、事故現場保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骨干任組長,現場保安人員組成。
4)、事故現場通訊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行政負責人任組長、現場其他應急小組負責人組成。
具體救援成員見附圖一;
三、公司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職責
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職責:
1)、負責事故救援的整體指揮;2)、負責建立公司網絡系統,保證與各分公司、項目部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并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的`匯報工作;3)、負責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對事故調查處理工作進行監督。
2、分公司安全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工程事故救援的全面指揮;2)、負責所需救援物資的落實;3)、負責與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聯系及情況匯報。
4)、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3、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指揮處理緊急情況,保證突發事件按應急救援預案順利實施;2)、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救護及通訊工作;3)、負責所需材料、人員的落實;4)、負責與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聯系及情況匯報;
5)、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6)、負責工程項目生產的恢復工作。
4、項目部應急專業組職責:
1)、事故現場搶險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包括受困人員、現場貴重物資及設備的搶救、危險品的轉移等。
2)、事故現場救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護送重病傷員到醫療中心救治。
3)、事故現場保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人員的清點及疏散工作。
4)、事故現場通訊組職責:負責收集相關單位部門的通信方式,保證各級通訊聯系暢通,做好聯絡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相關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整體配合、協同作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2必須確保應急救援器材及設備數量充足、狀態良好,保證遇到突發事件時各項救援工作正常運轉。
3、各應急小組成員必須落實到人,各司其職,熟練掌握防護技能。
4、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必備的資料與設施:
1)、數量足夠的內線和外線電話、或其它通訊設備;2)、危險品數據庫:危險品的名稱、數量、存放地點及物理化學特性;3)、救援物資數據庫: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名稱、數量、型號大小、狀態、使用方法、存放地點、負責人、及調動方式;4)、現場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5)、結合工程特點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實施方案。
6)、各專業小組人員聯絡方式、現場員工名單表、各宿舍人員登記表;7)、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應急服務機構的聯系方式。
五、緊急情況的處理程序和措施
1.制定防污搶險應急制度,建立防汛、防臺領導小組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組員為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的防汛指揮小組,統一協調防汛工作,隨時準備,對付汛期中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在汛期中,項目部人員要求建立輪流值班制度,在防汛搶險中起中堅作用,同時在有安全隱患的前提下,堅決停止施工,把所有力量投入到消除安全隱患防汛搶險中,確保圍堰安全,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險情隱患,
及時做好搶救工作,在汛期中,應做好水位觀測工作,并根據天氣變化不同而增加觀測次數。
2.加強與氣象、林水、港航部門等單位的聯系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提前知曉未來幾天的天氣變化趨勢,以便為汛期防汛安全提前作好準備。杭州天氣局電話號碼為:86809930,天氣預報電話:121。另應加強與林水、港航部門的聯系,密切關注杭城汛期的水位情況,確保服從林水、港航部門的指揮。
3.做好防汛搶險準備工作準備防汛物資如:草袋、泥漿泵、腳手片、土工布、雨具等,F已準備編織袋300只,4寸泥漿泵8臺,6寸泵4臺,腳手片100張。對防汛用的物資進行定量儲備,并確保防汛物資合理安排,不得亂用,水泵應確保按時檢修,保證其正常使用。若汛期較長,防汛物資應及時補足。搶險用物資除現場常備量外,將根據需要及時進場,F場將常備挖掘機2臺,挖掘機操作人員在汛期中應常住現場,不得擅自離開工地,若確有需要應提前上報,以便安排駕駛員接替其工作。一旦搶險需要,將全力以赴。確保河道暢通。另外,在雨天隨時進行河床水位觀測,確保臨時河道排水暢通。如發現河床水位異常,將及時投入必要的排澇機具進行強制排水,確保河床安全渡汛。
4.臨時施工圍堰的拆除駁坎擋墻施工完成厚,拆除臨時施工圍堰,從而替安全渡汛創造條件。
事故應急小組成員表附圖1
施工組織設計( (專項方案) )報審表工程名稱開發區2850河及跨河橋梁工程3標致:杭州天成監理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開發區2850河及跨河橋梁工程3標防汛、防臺應急預案(專項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審核。
附:防汛、防臺應急預案(專項方案)承包單位(章):項目經理:日期:年月日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日期: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章):
總監理工程師:日期:本表一式三份,有監理機構審核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承包單位各一份。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4
為保證酒店住客和員工的人身安全,以及酒店的財產安全,根據錦江之星《關于認真做好20xx年度防汛防臺工作通知》的文件精神,無錫新區白玉蘭酒店特制定此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組長:蔣榮
組員:張唯一、姚維源、陳世躍、徐敏鋒
2、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一組、應急救援二組和防臺防汛辦公室:
應急救援一組:蔣榮、徐敏鋒、蔣興寶、郭俊濤、朱乃平
由蔣榮負責鋪架一隊的防臺防汛工作布置及各項應急工作;
應急救援二組:陳世躍、肖長春、李萬亞、詹峰、梁偉、劉明明、黃文韜
由陳世躍負責鋪架二隊的防臺防汛工作布置及各項應急工作;
防臺防汛辦公室:張唯一、姚維源
防臺防汛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由綜合辦負責政府及有關部門防臺防汛的文件接收、信息動態的掌握、后勤保障、車輛調配及各項應急工作的`匯總,上報等。
二、職責
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領導小組副組長組織協調,各組負責人各司其職主動應對酒店防臺防汛和各項應急工作的管理,組織、布置和指導各部門進行防臺防汛工作。
三、應急措施
1、出現臺風和汛期預警,防臺防汛辦公室建立值班制度,關注通訊、廣播、上級部門的電話和傳真,并將有關信息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搶險一組和搶險二組負責人,做好值班記錄;
2、應急救援一組、二組按各自的分管目標通知部門密切掌握信息來源,關注政府有關部門、氣象部門的預警信息;
3、出現臺風和汛期警報,應急救援一組、二組在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授權下即刻以書面或口頭形式通知各部門啟動應急預案;
4、各搶險組分管領導必須親臨酒店各個危險區域組織、布置、指導和督促各部門進行防臺防汛工作;各搶險組應及時把落實情況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
5、防臺防汛辦公室確定值班名單,一旦有汛情通知,立即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與上級主管理部門的聯系,接收到的信息第一時間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及成員,并做好值班記錄,防臺防汛辦公室在值班期間要確保與上級主管部門和部門的通信暢通;
6、出現險情或災難時,各項目分管領導建立半小時通報制,及時了解各隊的防范情況和防范動態報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必要時與有關搶險部門聯系,請求援助。
7、防臺防汛警報解除,防臺防汛辦公室應對情況進行書面報告,經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確認后,報相關部門備案。
四、防臺防汛聯系部門、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1、醫院救援中心:120報警:110
2、防臺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第一小組負責人):蔣榮(手機:xxxxx,電話:xxxxx)
第二小組負責人:陳世躍(手機:xxxxx,電話:xxxxx)
3、防臺防汛辦公室值班電話:xxxxx
無錫新區白玉蘭酒店前臺預訂電話:xxxxx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5
1.編制目的
按照國家規定的“藍、黃、橙、紅”四色預警和四級響應的要求,結合項目部的實際,為進一步提高防臺防汛指揮調度、應急搶險和災后救助的效率,增強項目員工和工人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本事,全力避免人員傷亡、減輕災害損失,提高項目部應對防汛防臺的本事,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區域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杭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杭州市防汛條例》等國家相關法律、規章、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3-11標段星橋路站、天都路站、天豐路站工程。
4.工程概況
4.1工程概況
杭州地鐵3號線工程土建施工SG3-11標段主要包括:丁橋站~天豐路站區間、天豐路站、天豐路站~天都城站區間、天都城站、天都城站~星橋路站區間、星橋路站、星橋車輛基地出入段線盾構段,共3站3區間1車輛段出入線工程。
1、天豐路站
天豐路站位于天都路和天豐路交叉口,沿天都路大致呈東西向布置。天都路規劃道路紅線寬36m,天豐路規劃道路紅線寬32m,天都路為城市主干道,天豐路為城市次干道,現狀交通流量均不大。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雙柱三跨(局部單柱雙跨)鋼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結構,有效站臺寬度12.6米、長120米,車站主體外包總長約300.3米,標準段寬21.7米。結構采用外包全防水,圍護樁與內襯墻之間設置防水隔離層。車站設2組風亭、5個出入口。車站主體結構為地下兩層,擬采用明挖(局部蓋挖)順做法施工,附屬結構為地下一層,擬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
2、天都城站
天都城站位于天都路和場環路交叉口西側,沿大農港路大致呈東西向布置。天都路規劃道路紅線寬36m,場環路規劃道路紅線寬20m,天都路為城市主干道,場環路為城市次干道,現狀交通流量均不大。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雙柱三跨鋼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結構,有效站臺寬度12.6米、長120米,車站主體外包總長約206.6米,標準段寬21.7米。結構采用外包全防水,圍護樁與內襯墻之間設置防水隔離層。車站設2組風亭、3個出入口。車站主體結構為地下兩層,擬采用明挖順做法施工,附屬結構為地下一層,擬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
3、星橋路站
星橋路站位于天都路和星橋路交叉口,沿天都路大致呈東西向布置。天都路規劃道路紅線寬36m,星橋路規劃道路紅線寬36m,天都路為城市主干道,星橋路為城市次干道,現狀交通流量均不大。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雙柱三跨(局部單柱雙跨)鋼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結構,有效站臺寬度12.6米、長120米,車站主體外包總長約607.06米,標準段寬21.7米。結構采用外包全防水,圍護樁與內襯墻之間設置防水隔離層。車站設3組風亭、4個出入口、1個安全疏散口、10個配線區出入口。車站主體結構為地下兩層,擬采用明挖(局部蓋挖)順做法施工,附屬結構為地下一層,擬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
4、丁橋站~天豐路站區間
丁橋站~天豐路站區間盾構從天豐路站始發,沿天都路向西敷設,后轉向南行進,沿線側穿公園地下室,下穿出入段線,側穿北城楓景園,為避開丁蘭實驗學校教學樓,以305m半徑向西南方向行進,下穿高壓燃氣管線和繞城高速、下穿東風港河后,轉入大農港路,于丁橋站接收,全長1684.706m。線路縱向最低點里程位于右DK46+230.566,軌面高程-20.183m。降坡段坡度分別為27.000‰、11.028‰,升坡段坡度為4.000‰、26.000‰,區間覆土厚度約為10.04~21.12m。本區間盾構段采用2臺盾構機,均從天豐路站始發,掘進至丁橋站接收。
5、天豐路站~天都城站區間
天豐路站~天都城站區間盾構從天都城站始發,沿天都路敷設,沿線側穿天都城天明苑B區、側穿申華石油,下穿學堂港河、學堂港橋,側穿金地格林格林小區、保利羅蘭香谷小區,至天豐路站接收,右線全長1170.456m。
線路縱向最低點里程位于右DK48+250.310,軌面高程-17.586m。降坡段坡度分別為25.000‰、8.000‰,升坡段坡度為7.876‰、25.000‰,區間覆土厚度約為9.52~18.16m。本區間隧道段主要穿越④1淤泥質黏土、④2淤泥質粉質黏土、⑥1淤泥質黏土。
6、天都城站~星橋路站區間
天都城站~星橋路站區間盾構從星橋路站始發,沿天都路敷設,沿線穿星樂小區、悅澤公寓、下穿飛橋港、和睦港橋河,隨后為避讓鐵塔,側穿廣廈天都城天月苑、天星苑,于天都城站接收,區間全長1497.297m。
線路縱向最低點里程位于右DK49+929.925,軌面高程-18.667m。降坡段坡度分別為25.000‰、5.000‰,升坡段坡度為21.070‰,區間覆土厚度約為9.2~19.14m。本區間隧道段主要穿越④2淤泥質粉質黏土、⑥1淤泥質黏土、⑥2淤泥質粉質黏土、③4砂質粉土、③5砂質粉土夾粉砂。
7、星橋車輛段~天豐路站盾構(星橋車輛段出入場Ⅱ線)
星橋車輛段~天豐路站盾構,線路出天豐路站后,沿天都路往南,到達長睦路與天都路交叉口后向東拐入長睦路,最終穿過現狀農田進入星橋車輛基地出入段線明挖區間端頭井。本區間為單線盾構隧道,全長1715.193m。
線路縱向最低點里程位于CIIK1+564.684,軌面高程-11.898m。線路出天豐路站后以16‰的坡度向上,再以6.03‰的坡度向下,最終以33‰的坡度進入星橋車輛基地出入段線明挖區間端頭井。區間覆土厚度約為5.0m~12.0m。本區間隧道段主要穿越④1淤泥質黏土層及④2淤泥質粉質黏土。
8、星橋車輛段~丁橋站盾構(星橋車輛段出入場Ⅰ線)
星橋車輛段~丁橋站盾構段線路出丁橋站后,沿大農港路往東,饒開東豐港1號橋后,穿過現狀農田后下穿杭州繞城高速,下穿DN800、DN600高壓燃氣管線,下穿長睦路,穿過此刻農田進入星橋車輛基地出入段線明挖區間端頭井。本區間為單線盾構隧道,全長1103.694m。
線路縱向最低點里程位于CIK0+946.427,軌面高程-12.040m。線路出丁橋站后以13‰的坡度向上,再以30‰及2‰的坡度向下,最終以33‰的坡度進入星橋車輛基地出入段線明挖區間端頭井。區間覆土厚度約為5.0m~12.0m。
本區間隧道段主要穿越④1淤泥質黏土層、④2淤泥質粉質黏土及④3淤泥質黏土。
4.2氣象條件
上海位于長江三角洲東南前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4℃,最熱為7月份,月平均氣溫為27.8℃,最冷月為1月份,月平均氣溫為3℃。年降水量為1144mm,年平均蒸發量1336.6mm。夏秋之季常有熱帶風暴侵襲,多雷暴雨;秋冬季節常有大霧天氣。上海地區年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年平均風速為3.8ms。
5.組織機構及職責
5.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小組組成
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為應急指揮小組,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書記、副經理、總工程師和安全總監擔任,成員由項目各部門負責人、工區主管組成。
總指揮:xxx
副總指揮:xxx
成員:xxx全員。
各工區成立以工區主管為組長,工區現場技術員、施工班組為組員的救援隊,具體負責本工區內的應急救援工作。
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體系如下:
應急組織機構圖
5.2應急組織機構職責
5.2.1應急救援總指揮職責
。1)負責預案的總體實施,發生事故以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2)按照程序逐級上報事故情景,出現重大事故時,可越級上報;
(3)確定搶險方案,根據現場搶險情景對方案進行優化。
5.2.2應急救援副總指揮職責
。1)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根據總指揮確定搶險方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各小組進行搶救,并將搶險情景及時上報總指揮;
。3)組織、協調現場搶險工作,調配現場應急物資及設備;
。4)總指揮不在時代替總指揮行使應急搶險職責。
5.2.3應急救援機構職責
。1)技術保障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項目部工程部技術員
職責:負責供給總體的技術支持,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或突發事件后,立刻向上級匯報,并趕赴事故現場,邀請相關專家到場供給技術支持,從技術角度,拿出兩種以上應急方案,供總指揮參考。
。2)搶險救援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工區現場技術員和作業隊伍
職責:發生事故后,立刻召集應急指揮小組成員按照預案實施搶救工作,包括搶救傷員、防止次生事故的發生、排除險情,并做好與外界的協調工作。
(3)現場警戒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x
成員:工區現場技術員和作業隊伍
職責:組織現場技術員進行警戒,并對人員進行疏散,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維護現場秩序,如有需要,與公安、交警部門取得聯系,取得他們幫忙。
。4)物資保障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項目部材設部相關人員
職責:負責組織預案中所需的應急材料的進場、管理及日常補充,在發生事故后,組織其他所需材料進場,對應急設備進行調配。
。5)醫療救護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x
成員:項目部合同部相關人員
職責: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6)善后處理組
組長:xxxx
副組長:xxxx
成員:項目部綜合辦相關人員
職責:負責對外協調和人員接待工作,配合指揮部做好事件的對外信息公布和處理工作,統一口徑,保證信息及時準確的傳遞,妥善處理善后事宜。
6.應急救援基本原則和任務
6.1、基本原則
(1)、預防為主的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施工安全管理,認真落實安全預防措施和事故隱患整改措施,提高對重大事故應急處置本事和應急救援本事,整合一切可利用資源,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2)、統一指揮的原則
在施工地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業主及監理的統一指揮下,做好預案編制和應急準備工作;在事故發生或災害構成時及時啟動預案,在項目部的統一領導指揮下,開展應急救援活動;當災害擴大需要外界支援時,由業主統一指揮和對外聯系,確保社會支援資源滿足救援需要;
。3)、包干負責的原則
根據項目部承包的工程范圍,實行項目包干職責制,在事故發生或自然災害構成時,首先進行應急行動,開展救援和搶險自救活動,并且及時向上級報告;在情景緊急的情景下方可向外請求支援;
(4)、保證重點的原則
在應急處置活動中,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必須把人的生命擺在第一位,采取各種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傷害廣大,尤其要做到保證參加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被救援人員不要受到二次傷害;
。5)、分工負責的原則
預案制定后在進行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時,首先應按施工生產作業范圍落實分工;在情景緊急,事故單位確實無法滿足自救時,應當及時向臨近單位進行求助。
6.2、任務
(1)、建立健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同時建立健全各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隊伍。
。2)、編制本標段防臺防汛專項應急預案,報監理審批;并及時編制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3)、按編制的預案,落實應急準備,預案傳達至施工隊,要求各施工隊按項目部《預案》要求落實應急準備;并且安排《預案》演習,檢驗預案的可行性、可靠性;發現問題,及時修訂、完善。
。4)、當發生突發事件或生產安全事故時,以最快、最便捷的方法向上級報告,及時啟動預案,進行應急救援。
(5)、接到事故報告后,項目部應急指揮部應立即派人趕赴事發現場,監督指導救援行動。
(6)、災害過后,應保護好現場,進行事故調查、取證,處理事故及善后工作,恢復生產等工作。
(7)、總結預案實施情景,做好分析、總結工作,進一步完善預案。
7.突發事件分級
Ⅰ級:貼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Ⅰ級
一次死亡十人(含十人)以上,或者五十人以上重傷,或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萬元以上的事故。
Ⅱ級:貼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Ⅱ級
一次死亡十人以下三人(含三人)以上,或者五十人以下十人以上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萬元以下500萬以上的事故。
、蠹墸嘿N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Ⅲ級
一次死亡一人以上三人以下,或者十人以上五十人以下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500萬元以下100萬元以內的事故。
、艏墸嘿N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Ⅳ級
十人以下重傷沒人死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內的事故。
當發生Ⅰ、Ⅱ、Ⅲ、Ⅳ級突發事件時,項目經理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親自組織指揮應急救援。
8.應急報告
8.1.報告程序
(1)、當發生Ⅳ級以上突發事件時,項目部應啟動應急預案,同時向監理和業主應急指揮中心報告,1小時內向地方政府的有關部門報告;
。2)、當作業工點發生事故時,在搶救傷員的同時及時用電話、呼喊等方法,派人向項目部報告;
(3)、項目部在接到事故報告時,項目部在場的最高負責人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初步了解事故的大概情景后,立即組織救援活動,并及時向監理和業主應急指揮中心、地方政府的安監、公安、監察部門及公司報告事故已經發生;
。4)、當預測事態擴大無法控制時,立即由現場負責人、項目經理向地方政府、社會團體和單位救援;
(5)、當傷員救出時,向醫院、交警求援,請求支持疏通道路、迎接傷員、組織搶救力量。
8.2.報告資料
。1)、發生Ⅲ級以上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報告;
。2)、報告單位名稱、事故時間、地點和部位,事故性質、危害程度;
(3)、.事件發生的簡要情景;
。4)、事件已采取人員疏散和現場警戒情景;
。5)、傷員施救情景及初步統計的傷亡數據;
(6)、控制事態發展采取措施情景;
。7)、需要支持、支援的要求和應急救援情景;
8.3.向上級報告請求支援
在處理過程中,項目部應盡快了解事態進展情景,并及時向監理、業主和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包括突發事件分級所述主要資料,還要進行事件描述:事故類型、危害程度、事故范圍、事故初步原因分析,對事故地點周圍造成的影響和危害,財產損失情景,傷亡人數及個人信息,救援救治措施及防止事故發展擴大措施實施情景、應急人員到位情景和應急器材設備投入使用情景、援助請求需要。
9.防臺防汛防洪措施
9.1技術保證措施
(1)、對施工場地四周和施工道路兩側設置的排水設施,包括排水溝渠和排水機具設備進行排查,確保有效運行。作好臨時防雨設施的準備,保證雨后不積水,做好施工道路隨時暢通。
。2)、堅持車站圍擋以外的市政雨水系統的完好有效,對周邊道路主要排水通道經常檢查,保證排水通暢,作為施工防洪的第一道防線。
。3)、在場地四周設置了施工圍擋,圍擋基礎采用高400mm高砌體墻,作為施工防洪的第二道防線,根據觀察往年汛期路面積水深度,圍擋基礎高度滿足防汛要求。
。4)、在車站主體(附屬)基坑周邊設置Φ400mm排水溝500mm高的砼擋水墻,同時在場地內設置順暢的的排水溝,確保及時將水排出,防止雨水灌入基坑,作為防洪的第三道防線。在端頭井處加設200mm厚500mm高擋土墻,防止水流倒灌進入盾構井。
。5)、根據暴雨強度、匯流面積等要素計算抽水設備需求的規格和布置方案,場地內排水系統方案,并繪制詳細的平面圖。
(6)、加強地下水位觀測、支撐軸力、圍護結構變形等相關數據的監測,發現異常分析原因,并及時處理和上報。
。7)、適時檢查、維修、加固施工現場的防洪與排水系統,保證防洪與排水設施性能良好、排水暢通。
(8)、每個車站配備2臺固定水泵、2臺備用水泵及相應的物資作為施工期間抽排水的重要設備,并對設備定期保養,確保能正常使用。
9.2安全保證措施
(1)、防汛預防措施:完善現場排水系統,堅持現場排水通暢。
。2)、提高防汛意識,做好雨季施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和交底工作。
(3)、加強通訊聯系。汛期防汛搶險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和各施工隊負責人移動電話堅持24小時開機。
。4)、汛期加強天氣預報,項目部指定專人關注天氣預報或與氣象部門聯系,并每一天向組長匯報一次。
。5)、實行現場值班制度,雨天項目部每個車站專門安排兩名人員輪流24小時值班。負責現場巡查,遇有險情立即報告項目部值班人員。
9.3重點部位防汛措施
汛期,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工程土建6標防汛重點部位為車站主體基坑、車站出入口基坑、端頭井等。為確;邮┕ぐ踩,減少財產損失,采取以下措施:
(1)、派專人在網上查閱歷史氣象資料并對其研究,經過各種渠道掌握每周和每一天的氣象預報,向當地群眾了解歷年降水量、極端天氣情景,安排值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在雨天做到24小時值守,掌握天氣情景及時向經理部防汛、應急指揮部供給情景,為決策供給依據。
。2)、基坑周邊設排水溝,經常清理堅持暢通,對生活排污管進行疏通,材料、機具轉移到安全地帶,不要放在排水溝邊,確保排水通暢,要保證管線改移后排水系統的完善,排水溝保證與城市管網連同順暢。
(3)、加強汛期安全排查,汛期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安全檢查,巡查重點:基坑排水溝、邊坡、腳手架、機械設備、臨電、臨房、生活設施、周邊房屋、各種管線等重點部位,發現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排除隱患。
(4)、按照相關規范對施工機械、設施加裝避雷設施。
。5)、要加強值班巡視,隨時掌握降水情景,及時報告。
。6)、救災車輛及救援物資,在汛期到來之前做好檢查維修保證應急救災工作需要。
。7)、出現汛情,要檢查擋水墻是否完好,并將準備好編織袋或水泥袋在洪水到來時裝沙袋加高圍擋,防止洪水倒灌進入端頭井及基坑。
。8)、搞好防汛、防雷擊等惡劣天氣宣傳工作。加強對參建全體人員的防汛知識的學習和防汛和極端天氣應急知識宣傳教育,結合預案進行演練,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防汛、防災、防暑和避險本事,保證緊急救援隊伍在災情發生時能及時趕赴施工現場實施緊急救援,確保災情發生時,得到及時救助,保證人員有序安全撤離,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9)、加強雨后衛生防疫工作,杜絕各類傳染病的發生。
(10)、臨時用電嚴格按照臨時用電組織設計布設電力線路,用電設備,加強用電安全檢查。
(11)、機電設備及配電箱必須采取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并安裝好接地安全裝置。
。12)、機電
10.應急響應
10.1防洪防臺風預防、預警
。1)、預防、預警信息
①辦公室時刻聽取市氣象臺的天氣預報情景,并將天氣預報動態信息傳到達各個部門和各施工隊,及時提醒職工做好防臺風準備。
②當工程發生險情或發現地質災害征兆等可能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情景時,應迅速組織搶險,并在第一時間向可能受威脅區域示警,通知群眾轉移,采取有效避險措施。
(2)、預防、預警行動
、傺辞肮ぷ鳒蕚
ⅰ、項目部要做好汛前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要登記造冊,發出汛前安全大檢查除險職責通知書,督促整改,并備案。
、、項目部應備足搶險物資和救生器材,儲備。
、!⒙鋵崜岆U隊伍在搶險時的組織、聯系以及實施方案,明確職責人,并登記造冊。
、诒┯旰樗⑴_風、風暴潮預警
當預報即將發生暴雨洪水、臺風、風暴潮災害時,項目部應提早預警,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施工隊做好相關準備。
、垲A警級別
按照災害的影響范圍、嚴重性和緊急程度,暴雨洪水預警級別分為較重(II級)、重大(I級)兩級,臺風預警級別分為一般(Ⅲ級)、較重(II級)、重大(I級)三級。
10.2應急響應
。1)、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
、賾表憫目傮w要求是:加強領導,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調;強化紀律,依法防洪;快速反應,保障有力;落實職責,細化措施;科學調度,防抗結合,確保實現防汛工作目標。
、谶M入汛期,應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程跟蹤汛情、工情、災情,并根據不一樣情景啟動相關應急程序。
(2)、暴雨洪水災害應急響應
、佗蚣墤表憫簹庀笈_發布暴雨(預)警報(24小時降雨量50~100毫米)。
、 ㈨椖坎拷浝碇笓]布署防御暴雨洪水工作,主持召開部門領導和施工隊協調會,分析暴雨特點和影響,研究防御的方案和措施。
ⅱ、項目部要立即啟動防御暴雨洪水各項預案,部署落實防御暴雨洪水各項工作,傳達貫徹省、市、區防御暴雨洪水工作會議精神和上級領導指示。實行24小時值班,要安排加強班,領導帶班,及時將防御部署落實情景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各級防汛職責人要立即上崗到位,全面落實各項防御措施。
ⅲ、項目部要加強值班,領導帶班,密切監視水情、雨情、工情,做好上傳下達工作,及時經過團體信息平臺等發送暴雨洪水信息的手機信息。
、、項目部研究部署工棚、簡易搭蓋、易滑坡等危險地帶工人安全轉移工作,各部門要求認真抓好落實。
ⅴ、項目部技術組提出抗洪搶險技術方案,進駐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做好防臺防汛工作。
、、項目部對地質災害點和崩塌、滑坡易發生地段進行全面巡查和排查,發現隱患、險情要及時劃出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標志,落實防范措施,消除隱患,確保安全。
、А岆U隊伍要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工作。一旦接到指揮部的通知,迅速投入搶險救災和做好工人的轉移工作。各級、各部門要準備好搶險物資器材。
②Ⅰ級應急響應:氣象臺發布大暴雨或特大暴雨警報(24小時降雨量大于100毫米)。
、、在上級指揮部發出“關于做好防御暴雨洪水工作的緊急通知”時,項目部提出全面防御工作要求,視汛情發展審議緊急防汛期動議,必要時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
、ⅰ㈨椖坎空匍_防御暴雨洪水緊急會議,對防御暴雨洪水工作進行緊急動員、部署,并將情景迅速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
、、項目部要立即部署落實防御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洪水各項工作,傳達貫徹上級防御暴雨洪水工作會議精神和指示。加強值班,要安排加強班,領導帶班,及時將防御部署落實情景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各級防汛職責人要立即上崗到位,全面落實各項防御措施,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并報告。
、ぁ㈨椖坎垦芯坎渴鸬屯莸亍⑽7、工棚、簡易搭蓋、易滑坡等危險地帶工人或機械安全轉移工作,各部門要按照指揮部要求認真抓好落實,滾動上報安全轉移人數。
ⅴ、項目部防汛指揮部技術組提出抗洪搶險技術方案,進駐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做好防暴雨洪水工作。
ⅵ、各搶險隊伍要集結待命,做好隨時搶險救災準備工作,一有險情,迅速投入搶險救災。一旦接到上級防汛指揮部的通知,迅速投入搶險救災和協助工人轉移工作。搶險物資器材要準備就緒,做到隨調隨到。
、蹜苯Y束:降雨過程基本結束階段。項目部做好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3)、臺風、風暴潮災害應急響應
①應急響應:氣象臺發布臺風消息階段。項目部發出“關于防御××年××號臺風×號通知”。
ⅰ、項目部署防臺風工作,主持召開有關部門和各施工隊的協調會,分析臺風特點、發展趨勢和破壞影響,研究防御的方案和措施,并報告上級指揮部。
、、項目部傳達貫徹省、市、區防臺風會議精神和上級領導指示,及時將防臺風準備工作情景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
、、項目部要加強值班,密切監視臺風發展趨勢和水情、雨情、工情,做好上傳下達工作,及時經過集團信息平臺等發送臺風信息的手機信息。
ⅳ、辦公室時刻觀注氣象臺的天氣預報,主動與區氣象臺聯系,密切注視臺風和風暴潮情景。及時將天氣預報傳達各部門和各施工隊。
、軕苯Y束:氣象臺發布臺風警報解除階段。
ⅰ、項目部研究部署下一步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有關部門、各施工隊要按照項目部要求認真抓好落實。
ⅱ、項目部要迅速部署落實搶險救災的各項工作,安排好災民(工人)生活,采取有力措施,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交通秩序,修復水毀工程,堅持施工穩定。同時認真總結抗災救災經驗教訓,將抗災救災工作情景迅速報告上級防汛指揮部,及時統計災情,滾動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
10.3保障措施
(1)、通信與信息保障
主要經過電視、新聞廣播、氣象臺等,獲取有關信息。并用電話、手機、對講機進行聯絡,及時與業主、施工隊取的聯系。在緊急情景下,通知工人快速安全轉移,F場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后立刻上報項目部領導,并上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質量安全監督站,同時上報公司負責人。
。2)、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①應急隊伍保障
成立搶險突擊隊,負責承項目部下達的搶險救災任務。
②交通運輸保障
辦公室主要負責優先保證防汛搶險人員、轉移疏散人員、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器材運輸。
③治安保障
辦公室負責做好本標段的治安管理工作,嚴厲查處破壞抗災救災行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保證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
、芪镔Y保障
物質部應建立防汛物資器材儲備管理制度,加強對儲備物資的管理,防止儲備物資被盜、挪用、流失和失效,對各類物資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
⑤資金保障
財務部門主要負責安排防汛經費,用于遭受臺風、洪澇災害的地方和單位進行防汛搶險、水毀工程修復等。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5-28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最新03-26
[優秀]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8-28
學校防汛防臺應急預案09-14
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09-19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精選20篇)04-10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集錦15篇)07-21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5篇[必備]06-30
防臺防汛應急預案15篇【優秀】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