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應急預案>實驗室應急預案
實驗室應急預案
更新時間:2025-02-17 10:02:09
  • 相關推薦
【必備】實驗室應急預案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有時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和危害,就有必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應急預案準備工作。寫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驗室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驗室應急預案1

  實驗室是學生進行實驗的.重要場所,實驗過程中可能接觸到化學藥品、電、玻璃儀器等,針對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采取以下應急預案:

  1.若室內因線路故障或其它不可預知因素發生火災時,應立即疏散學生并關閉電源,用滅火器及其它有效方法進行滅火,并及時報告學校領導。若火勢未能及時控制,立刻撥打119報警。若使用酒精燈不慎引起燃燒,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2.若室內因線路原因或其它不可預知因素發生學生觸電事故,應立即疏散學生并關閉電源,為觸電學生進行人工呼吸,并請醫務室人員及時到達作相應處理,同時報告學校領導。有必要時送往醫院救治。

  3.若因使用玻璃器皿不慎或使用解剖刀、剪刀不慎而出現外傷,應立即到醫務室進行處理。

  4.如果酸或堿流到實驗臺上,立即用抹布擦凈,再沖洗抹布。如不慎將酸或堿沾到皮膚、眼睛或衣物上,立即用較多的水沖洗,在沖洗眼睛時要眨眼睛,切不可用手揉眼睛,并請醫務室人員及時到達作相應處理,同時報告學校領導。有必要時送往醫院救治。

實驗室應急預案2

  為有效預防學校實驗室事故的發生,防止學校實驗室事故事態的擴大,保障在實驗室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師生的`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精神,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發實驗室事故的原因:

  實驗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電火;實驗人員操作不當;學生違規自行接觸危險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

  二、事故的預防:

  1、實驗指導老師工作認真負責、專業知識豐富、有合格稱職。

  2、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不隨意觸摸實驗室物品;教育學生不在實驗室隨便使用明火。

  3、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按規范的操作方法進行實驗。

  4、實驗室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必須做到“雙人雙鎖”保管。為防止劇毒物品外盜或外流,存放處需安裝報警裝置。

  5、無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實驗室。

  6、實驗室電線、電器必須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解決。

  7、按規定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三、事故的處理:

  1、火災事故按火災事故處理預案進行處理。

  2、一旦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立即送學校醫務室,由衛生導師視傷者情況決定是否送醫院,若情況嚴重則立即將傷者送醫院或撥打120電話。

  3、通知受傷學生家長,如實告知情況。

  4、保護現場。

  5、報告。一般事故3天內向縣教育局書面匯報;重大事故必須立即向縣教育局匯報,先口頭、后書面。

  5、學?倓仗庁撠熗ㄖkU公司。

  6、進行善后處理,接待學生家長,組織理賠或補償協商。

  四、組織管理:

  1、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事故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實行分工負責制,一旦發生事故,實行逐級負責,校長在由校長指揮,校長不在由分管校長指揮,以此類推。

  2、人員分工:

  總指揮:zz

  副指揮:zz

  (1)報警、聯絡組:zz

  (2)疏散組:zz以及所有有關的第一第二班主任;

  (3)救護組:zz以及各校區衛生指導師;

  (3)接待、善后組:zz

實驗室應急預案3

 。1)火災

 、侔l現火情,現場工作人員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

 、诖_定火災發生的位置,判斷出火災發生的原因,如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勖鞔_火災周圍環境,判斷出是否有重大危險源分布及是否會帶來次生災難發生;

 、苊鞔_救災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應措施,按照應急處置程序采用適當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

 、菀罁赡馨l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別、危害程度級別,劃定危險區,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進行隔離和疏導;

 、抟暬鹎閾艽颉119”報警求救,并到明顯位置引導消防車。

 。2)爆炸

 、賹嶒炇冶òl生時,實驗室負責人或安全員在其認為安全的情況下必須及時切斷電源和管道閥門;

 、谒腥藛T應聽從臨時召集人的安排,有組織地通過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離爆炸現場。

 、蹜鳖A案領導小組負責安排搶救工作和人員安置工作。

  (3)中毒

  實驗中若感覺咽喉灼痛、嘴唇脫色或發紺,胃部痙攣或惡心嘔吐等癥狀時,則可能是中毒所致。視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醫院治療,不得延誤。

 、偈紫葘⒅卸菊咿D移到安全地帶,解開領扣,使其呼吸通暢,讓中毒者呼吸到新鮮空氣;

 、谡`服毒物中毒者,須立即引吐、洗胃及導瀉,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飲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藥物引吐。對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應立即送醫院用胃管洗胃。孕婦應慎用催吐救援。

 、壑亟饘冫}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幾克MgSO4 的水溶液,立即就醫。不要服催吐藥,以免引起危險或使病情復雜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須緊急就醫。

 、芪氪碳ば詺怏w中毒者,應立即將患者轉移離開中毒現場,給予2%~5%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吸氧。氣管痙攣者應酌情給解痙攣藥物霧化吸入。應急人員一般應配置過濾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裝、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4)觸電

 、儆|電急救的原則是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

 、谟|電急救,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用手直接觸及傷員。使傷者脫離電源方法:

  a.切斷電源開關;

  b.若電源開關較遠,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設備;

  c.可用幾層干燥的衣服將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塾|電者脫離電源后,應視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如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確保氣道通暢,并于5s時間間隔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膀,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軗尵鹊膫麊T應立即就地堅持用人工心肺復蘇法正確搶救,并設法聯系校醫務室接替救治。

 。5)化學灼傷

 、購娝、強堿及其它一些化學物質,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作用,發生這些化學灼傷時,應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分別用低濃度的(2%~5%)弱堿(強酸引起的)、弱酸(強堿引起的)進行中和。處理后,再依據情況而定,作下一步處理。

 、跒R入眼內時,在現場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每一實驗室樓層內備有專用洗眼水龍頭。沖洗時,眼睛置于水龍頭上方,水向上沖洗眼睛,時間應不少于15min,切不可因疼痛而緊閉眼睛。處理后,再送眼科醫院治療。

  為確保實驗室安全,根據國家和學校有關實驗室安全管理文件精神,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沉著應對,遇事不亂,反應迅速,處置果斷”的工作原則,特制定實驗室突發應急處置預案。

  事件發生后現場工作人員及第一責任人應迅速組織、指揮,及時有序地疏散學生、對現場已傷人員作好自助自救、保護現場、切斷事故源,盡量阻止事態蔓延,保護國家財產。同時準確向學院、保衛處等職能部門和消防部門報告。

  應急處置具體內容:

  1、正常教學工作時間內突發電器、電路火險,應立即切斷總電源,在第一時間撥打火警電話 119,組織義務消防員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并有專人負責按消防安全通道路線緊急有序地疏散現場師生員工,同時保護好火險現場,以便查清火險事故原因。

  2、下班或節假日內突發的電器、電路火險,值班人員應立即切斷總電源,在第一時間撥打火警電話 119,迅速通知本單位第一責任人和領導小組成員到現場指揮滅火搶險,并保護好火險現場,正確使用滅火器進行撲救,但要分清火災類型以使用不同的滅火裝置,以免因撲救不當造成更大損害。

  3、對受火災威脅的.各種儀器設備物資,根據現場情況盡量避免或減少國家財產損失。首先應疏散、搶救和保護好貴重緊密儀器,做好登記。對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危險的物資,應派專人看護以免遺失,防止發生更大的危險。

  4、發生被盜、失竊等事故后,立即向保衛處報告,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協助公安機關破案。

  5、突發性不可抗拒的雷電、水災、地震、房屋垮塌等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后,應在領導小組的指揮下,馬上組織疏散、搶救現場工作人員或進行人員搶險自助自救,以確保人員的人身安全,作好善后工作。

實驗室應急預案4

  一、目的

  施工現場一旦發生外架、井架、塔吊倒塌事故,將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為了爭取在第一時間搶救傷員,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和經濟損失,特制定本倒塌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指責

  組長:xx

  成員:xx

  具體分工如下:

  1、負責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搶救傷員。

  2、負責組織人員進行塌方處理。

  3、負責立即同醫院、勞動等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4、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

  三、坍塌倒塌事故應急措施

  1、不論任何人,一旦發現有外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倒塌的.可能性,應立即呼叫在場全體人員進行隱蔽。

  2、現場人員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或施工員,并打電話及時向集團應急搶險領導小組領導報告事故的發生情況。請求集團應急搶險領導小組的支援。

  3、根據現場情況,若有人員受傷,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向急救中心求救。應務必講清受傷人數、地點和人員受傷情況,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導急救車盡快趕到事故現場。同時,現場急救人員在急救車到來以前,應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

  4、基坑應加強排水、降水措施;加強支護和支持加樁板等,對邊坡薄弱環節進行加固處理;迅速運走邊坡棄土、堆料和機械設備等重物;削去部分坡體,減緩邊坡坡度。

  5、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6、現場安全員應對腳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倒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改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集團應急搶險領導小組。

  四、應急物資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物資。

  五、通訊聯系

  醫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

  六、注意事項:

  1、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停止施工。

  2、注意觀察基坑周邊建筑物或設備。

  3、要求心肺復蘇堅持不斷進行(包括送醫院的途中)不能隨意的放棄。

實驗室應急預案5

  一、生物安全事故分類

  重大生物安全突發事故:是指對人、動物構成嚴重威脅,具有高度侵襲性、傳染性、轉移性、致病性和破壞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一般生物安全突發事故:是指對人、動物構成一定威脅,具有轉移性和破壞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當發生重大生物安全突發事故,造成動物疫病傳播危害和人員傷害需要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更多相關部門配合與援助時,啟動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按照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工作原則,成立實驗室突發生物安全事故應急小組,負責該預案的啟動和實施,負責組織實驗室突發生物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應急小組成員組成如下:

  組長:實驗室主任

  成員:生物安全負責人及各專業組組長或經授權人員。

  應急小組各成員具體職責分工如下:

  應急小組組長:負責預案啟動、緊急決策、總協調指揮,同時為事件責任報告人,負責事件的上報。

  生物安全負責人:負責應急小組內部及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

  專業組組長或經授權人員:負責應急及后期處置工作,包括及時向應急小組組長通報情況。

  應急物資儲備:急救箱、滅火器、全套防護服、罩式防毒面具、消毒設備、擔架、逃生工具、警示器材和警告標示。

  預防及管理

  積極的預防和嚴格的管理是減少突發生物安全事故的發生及減少事故損失的`根本途徑。

  積極的預防

  積極做好實驗室員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生物安全培訓,要求實驗室人員工作前應仔細閱讀安全手冊,并應以書面形式確認已經接受培訓、閱讀并理解安全手冊,保證全體人員接受過急救培訓和緊急醫學處理措施,工作人員根據可能接觸的生物進行接種免疫。對應急裝備檢查是否正常,對生物危險物質漏出的控制程度的檢查,對實驗設備定期去污染和維護,對廢棄物進行滅菌處理處置。

  三、實驗室生物安全

  嚴格的管理

  強調安全行為,良好的內務行為,嚴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標準操作規程。

  應急處置預案的啟動

  發生特大生物安全事故,應急小組組長在接到通知或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四、應急反應程序

  1.特大生物安全事故發生后,現場的工作人員應立即將有關情況通知應急小組組長。應急小組組長接到報告后啟動應急預案,通知應急小組成員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同時向相應主管部門做首次報告。

  2.小組成員到達現場后,對現場進行事故的調查和評估,按實際情況及自己工作職責進行應急處置。對潛在重大生物危害性氣溶膠的釋出(在生物安全柜以外),為迅速減少污染濃度,在保證規定的負壓值條件下,增加換氣次數。現場人員要對污染空間進行消毒。在消毒后,所有現場人員立即有序撤離相關污染區域,進行體表消毒和淋浴,封閉實驗室。任何現場暴露人員都應接受醫學咨詢和隔離觀察,并采取適當的預防治療措施。為了讓氣溶膠被排走和較大的粒子沉降,至少1小時內不能有人進入房間。如果實驗室沒有中央空調排風系統,需要推遲24小時后進入。同時應當張貼“禁止進入”的標志。封閉24小時后,按規定進行善后處理。

  3.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事件當事人和生物安全負責人應寫出事故經過和危險評價報告呈應急小組組長,并記錄歸檔;任何現場暴露人員都應接受醫學咨詢和隔離觀察,并采取有適當的預防治療措施,應急小組立即與人員家長、家屬進行聯系,通報情況,做好思想工作,穩定其情緒。

  4.應急小組組長在此過程中向衛生主管部門做進程報告,包括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經或準備采取的整改措施。同時對首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五、后期處置

  善后處置

  對事故點的場所、廢棄物、設施進行徹底消毒,對生物樣品迅速銷毀;組織專家查清原由;對周圍一定距離范圍內的植物、動物、土壤和水環境進行監控,直至解除封鎖。對于人畜共患的生物樣品,應對事故涉及的當事人群進行強制隔離觀察。對于實驗作類似處理。

  六、調查總結

  1.事故發生后要對事故原因進行詳細調查,做出書面總結,認真吸取教訓,做好防范工作。

  2.事件處理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應急小組組長向安全管理組做結案報告。包括事件的基本情況、事件產生的原因、應急處置過程中各階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情況,并提出今后對類似事件的防范和處置建議。

實驗室應急預案6

  化學實驗室是我校教學、科研工作使用和保管化學危險品的要害部位。各類易燃、易爆、易氧化、劇毒物質在使用和保管過程中稍有不慎,即可能引起人身傷害事故和對社會造成危害。所以,除了對化學實驗室進行必要的技術預防,專業人員守護,以及要害部門人員思想動態的`掌握之外,還必須對因該部位而引發的事故具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應變措施做好事故發生補救工作,為此,特制定本預案。

  一、化學實驗室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曹永紅

  成員:王德鎖 李宏斌 張 軍 郭寶民 段平選 黎文采 李義民

  化學教研組全體教師

  二、化學實驗中避免事故發生的預防措施

  1.實驗前實驗管理員必須做好實驗儀器、設備的安全性能檢查,并做好記錄,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實驗儀器不得在實驗中使用,嚴格管理好危險藥品和儀器設備,嚴格檢查電器設備的安全情況,確保實驗安全進行。

  2.科任教師在實驗前,必須向學生詳細講解實驗中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準備好安全防護措施。實驗過程中科任教師和實驗管理員要密切注意學生操作過程,發現不規范操作或舉動應立即予以制止和糾正。實驗后應立即回收危險藥品,確保學生安全。

  3.實驗管理員做好危險藥品的管理

 、傥kU藥品保存要遠離教室、宿舍、食堂和水源。

 、谝兹肌⒁妆、劇毒化學藥品的領用、消耗應隨時登記,建立檔案。

 、畚kU化學藥品按特性分類保管,做到防光、防曬、防潮、防凍、防高溫、防氧化,并經常檢查。

  ④對氧化劑、自燃藥品,遇水燃燒品,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毒害品,腐蝕品要嚴格保管,謹慎使用,絕對避免因混放而誘發爆炸、火災等事故。

  三、化學實驗室事故應急預案

  1.發生化學藥品丟失、傷人、刑事案件和災害性事故,學校領導、保衛人員迅速趕赴現場,并向主管領導匯報,發生嚴重事故報警:110、119、120.

  2.正常的教育教學實驗中發生危害學生身體或群體健康事件發生時

 、僭趫鼋處熈⒓赐V挂磺薪虒W活動,并立即開展救援、疏導、撤離(教師在確認沒有學生時最后一個撤離)

  ②學校領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聯系校醫務室,做好應急救治處理措施,妥善處理受傷學生。

  ③立即將受傷學生送醫院救治,同時聯系學生家長,告知情況。

 、茏屧趫鰧W生、教師寫好突發事件經過說明書。

  ⑤對事故現場進行相應保護,對不能長時間保護的現場應通過攝像、攝影進行保護。

  ⑥由校辦公室在第一時間內向縣教育局匯報。

 、咦龊眉议L的安撫和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嗍鹿什榍搴螅 要寫出定性處理報告,以及對事故制造者或責任者處理意見。

實驗室應急預案7

  實驗室是我校進行教學、科研工作使用和保管化學危險品的要害部位之一。各類具有易燃、易爆、氧化、劇毒、放射性物質,在使用和保管過程中,稍有不慎,即能引起人身傷亡事故和對社會造成危害。

  為此,除了對實驗室進行必要的技術預防,警衛守護,以及對要害部門人員思想動態的掌握之外,還必須對因該部位而引發的刑事案件和災害性事故的發生,具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應變措施,做好事故發生后的補救和善后工作。

  1、一旦發生化學藥品傷人刑事案件和災害性事故,學校安全保衛人員要迅速趕赴現場,通知校醫室,并向主管領導匯報,發生嚴重事故報警110、119、120

  2、政教處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抑制事故擴大,疏散無關人員,避免對人員造成更大傷害。

  3、校醫室負責緊急救護工作。

  4、辦公室負責車輛調度,器材物資供應,并將危重病號送往醫院搶救。

  5、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現場,配合公安部門進行勘察,著手對所獲得材料、物證進行具體分析,研究,判明事故性質。

  6、事故查清后,寫出定性結案處理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造成的經濟損失、調查經過、對調走的證據材料的分析、對事故性質的認定和結論,以及對事故制造者或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7、學校辦公室將結案處理報告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實驗室應急預案8

  學校實驗室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安全應急預案為加強對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的管理,有效處理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實驗室發生火災、被盜等意外事故發生,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程度,確保在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態,及時處理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安全,根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和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1.成立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xx省xx學校校長擔任,副組長教學副校長擔任,成員為系主任、安全班主任、;穾旃芾韱T。

  2.加強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廣泛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師生安全意識,提高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的危害性認識。

  3.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存于專用藥品柜中,實行雙人雙鎖管理,劇毒化學品實行雙人領取,雙人使用,雙人記賬;藥品庫安裝防盜門窗及監控攝像頭,雙人雙鎖管理。

  4.建立健全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的入庫、出庫及使用(消耗)臺賬,如實準確記錄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的購買及使用情況,確保所有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全部用于實訓教學。

  5.定期組織檢查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的儲存、使用,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及時協調處理,堅決消除。

  6.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實驗室火災事故處置措施:

  先控制,后滅火,針對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火災的火勢大小和燃燒面積,及時采取堵截火勢、防止蔓延;重點突破、排除險情的滅火戰術;及時撥打火警電話119。第一時間上報學校領導及安全管理辦公室門。如發生人員傷害情況,則立即進行應急處理并送附近醫院救治。

  7.危險化學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發生被盜(搶)事故處置措施:

  應第一時間報告學校領導及安全管理辦公室門并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報告當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主管部門等,并保護好現場。如發生人員傷害情況,則立即進行應急處理并送附近醫院救治。

  應急事故處理預案及實施辦法

  1、總則

  1.1目的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學校各類突發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建立健全應急機制,確保全校師生員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確保學校良好的教學、生活秩序和環境,維護學校穩定,促進學校全面發展,特制定本預案,請各部門嚴格遵照執行。

  1.2編制依據

  依據《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教育廳《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制定本預案。

  1.3工作原則

 。1)統一領導,逐級負責。校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校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工作。發生突發事件時,現場發現人員、當事人、直接責任人,要在處理的同時,及時報告?傊蛋嗷蚋魈幚硇〗M負責人?傊蛋唷⑻幚硇〗M負責人視事件性質、程度,決定是否及時或事后報告校領導小組。校領導小組接手報告后,根據事件性質、程度和上級規定,決定是直接處理、交由處理小組處理獲上報上級請求上級支持、支援。任何人不得擅自隨意處理。

  (2)預防為主,防患未然。各處理小組和責任單位、負責人要根據校統一部署和各自的工作性質要求及時進行檢查、教育、疏導、防范和處理;要在各項工作中做到:事先預想安全,事中落實安全,事后總結安全;要建立群防機制,積極工作,努力平息各突發事件,做到防患未然。

 。3)及時處理,完善制度。對已發生的突發事件,應本著及時平息事態、及時調查取證、及時依法按章處理、及時整改教育的`“四及時”要求,積極、穩妥、迅速地解決各類事件和問題,不留后患。要根據學校情況的變化和上級要求,對各種易發生的突發事件加強監控,及時完善相應的預防、處理、整改制度,以確保校園的安全。

  2、組織機構與基本職責

  2.1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相關工作的副校長擔任;成員由各科室負責人組成。

  校小組辦公室設在校黨政辦,日常工作由黨政辦承擔。

  校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職責:

 。1)對全校各項安全工作實行統一領導、決策、指揮和協調。

  (2)負責對下列校內發生的各項重大突發性事件進行直接、及時處理:

  對校內發生1例以上國家發布控制的流行疫情;

  對校內發生1人需住院治療3人及以上群體輕度的食物中毒事件;

  對校內發生導致1人嚴重傷害或死亡、2人以上較重傷害(住院治療)、5人及以上一般性傷害、兩個班級及以上群體械斗并造成惡劣影響的治安事件;

  對校內發生人員嚴重受傷(住院治療)或財產損失達萬元以上的火災;

  對校內發生1人及以上教職工因公嚴重傷亡的事故;校內學生、教職工與校外發生傷亡等重大治安事件;校內發生萬元以上責任被盜案件。

 。3)及時向上級報告上級規定需報告的重大事件情況。積極協助由上級、司法機關、民事仲裁機構接手的重大事件的處理。

 。4)制定和完善全校各項制度或規定。組織和開展全校性的對防疫、防中毒、防治安、防火災等突發性事件的宣傳、教育和防范活動,及時對全校組織各項安全檢查,及時整改安全隱患、及時制定和完善全校各項制度或規定。

  (5)及時根據實際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從物質上確保各項安全工作的需要。

 。6)根據需要及時調整組織機構,優化各種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2.2各處置工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針對各類突發事件,校領導小組下設相應的專項應急處置工作組。

  2.2.1衛生防疫應急處置工作組

  組長由分管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由總務主任擔任。工作組成員由學生科科長、社區負責人、校醫、各班主任組成。工作組辦公室設在總務處,日常工作有總務處承擔。

  工作組基本職責:

 。1)堅持每年對新生和不定期在師生中開展衛生、健康及疫病預防教育。

  (2)發現疫情,立即按相應法規和規定程序報告,及時送往規定醫院治療,及時對相關人員、疫區或全校進行消毒及其它防疫處理,及時做好對病人的病情跟蹤、觀察與報告。

 。3)按規定時間和根據防疫要求,對全校師生進行健康檢查和疫情監測,及時做好對傳染病人周圍人群、自身的疫病防范。

  (4)保持校園環境衛生,消滅蚊、蠅滋生污區和衛生死角。

 。5)保持教室、宿舍等人流密集區的衛生、通風,做好學生中的集體防疫與消毒工作。

 。6)堅持每學期開學前對學生宿舍、教室進行一次普遍消毒,及時對食堂進行滅蠅、滅鼠等消毒,根據防疫需要及時對全校及重點防范區組織消毒獲防疫。

  2.2.2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組

  組長由分管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由總務主任擔任。

  成員由校醫,社區責任人組成。工作組辦公室設在總務處,日常工作由總務處承擔。

  工作組基本職責:

 。1)堅持每年對新生和不定期在師生中開展食品衛生、預防中毒的安全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發現中毒狀況,當事人、發現人、責任人等均應立即送病人就近進行搶救性醫治,值班醫生在進行搶救性醫治的同時,立即向食品安全處理小組(非工作時間向?傊蛋啵﹫蟾妗⒉⒏鶕顩Q定是否向校安委會領導直接報告,或送市內大醫院搶救。

 。3)所有從事食品工作者必須經衛生檢查取得衛生合格證者方可上崗。

  (4)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等衛生法規,加強飲食衛生管理。加強對學生食堂等食品采購、驗收、儲藏、加工、銷售及飲用水源的監管,做到原料清洗干凈,生、熟食品分開等衛生操作要求,確保食品新鮮、衛生、無害。嚴禁閑雜人員進入食品操作間。嚴格執行食品衛生人員衛生操作有關規定和要求。

 。5)按衛生要去,堅持及時對餐具、操作設備進行消毒處理。定期邀請衛生防疫人員對食品衛生進行檢查,及時進行整改。

 。6)與所有從事食品經營的責任人簽訂安全責任書以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7)定期和不定期地加強對食品衛生與工作的檢查,重視對食品衛生設施的物質投入,不斷優化食品經營的衛生環境。

 。8)建立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校學生會讀校內食品衛生及服務的監督作用。

  2.2.3校園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組

  組長由分管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由學生科科長擔任。成員由教務處、培訓處、總值班負責人,各班主任組成。工作組辦公室設在學生處,日常工作由學生科承擔。

  工作組基本職責:

  (1)積極在學生中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校規校紀和普法教育,積極開展各項有益身心健康和行為養成的精神文明活動。

 。2)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對學生中出現的打架等事件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努力把群體性治安事件解決在萌芽狀態和內部。

  (3)對發生突發群體性斗毆等事件時,發現人、學生會干部等要經歷勸阻、立即報告老師、學生科(非上班時間報告?傊蛋啵W生科、總值班人員、保衛科和班主任一方面要立即趕到現場平息事態、收繳兇器、疏散學生、組織搶救嚴重傷者、對當事人進行調查取證等,另一方面視事件程度、管理規定,決定是否立即報告校領導,或轉交學生科處理。

 。4)及時按管理責任,對嚴重違反治安管理的事件進行調查取證,按校紀進行公正處理和教育。對嚴重違法的重大傷亡事件,按規定報教育廳,保交公安、司法機關依法懲處。

  2.2.4消防安全處理小組

  組長由分管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由學生科長擔任。成員由總務處、教務處、圖書館負責人組成。工作組辦公室設在學生處,日常工作由學生處承擔。

  工作組基本職責:

 。1)堅持每年對新生和不定期在師生中開展預防消防的安全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衛能力。

 。2)建立學校消防規章制度,實行逐級防火責任制。

 。3)學校內一旦發現已燃火警,發現人及當事人應立即采取以下緊急措施:一是立即救出和疏散火災現場學生或其他人員;二是立即進行滅火;三是立即報告總值班或校領導;四是如火情嚴重,立即撥打119求救。

  (4)積極接受消防部門檢查,每學期開展一次全面消防安全檢查,對存在的問題或隱患由校公安室組織及時整改。加強夜間值班和巡查,嚴禁在學生宿舍內燃蠟燭或其他火種。

 。5)及時按消防規定配齊或更換滅火器、滅火水源等設施。所有消防設施嚴禁挪為它用。

 。6)在校統一組織下,保衛科每年在學生中開展一次消防安全演習,以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衛心理與能力。

  2.2.5勞動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

  組長由分管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由總務主任擔任。成員由各科負責人組成。工作組辦公室設在總務處,日常工作由總務處承擔。

  工作組基本職責:

 。1)加強對校內教職工和聘用人員的工作安全和技術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意識與能力。

 。2)嚴格堅持按有關安全生產要求,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3)發生生產事故時,當事人應及時進行正確處理,以減少國家財產損失,同時應及時報告分管科、校領導調查、處理。如發生嚴重人身傷亡事故,發現人、責任人應立即送傷者進行搶救,立即向有關科室負責人或總值班、校領導報告、處理。

 。4)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

 。5)對構成不安全因素的房舍、設備、設施、工具等,應及時向校長報批,及時進行報廢拆除、維修加固、更換和改變等安全處理。

  2.2.6 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組

  組長由分管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由黨政辦主任擔任。成員由各科室負責人,網管小組成員組成。工作組辦公室設在黨政辦,日常工作由黨政辦承擔。

  工作組基本職責:

  (1)通過技術手段對校園網有害信息進行24小時監控。

  (2)及時處置重大有害信息再校園網上大面積傳播或校園網系統遭受大范圍黑客攻擊和計算機病毒擴散事件。

  (3)及時處置和報告校園網遭受境內外嚴重攻擊和極其嚴重、不可控制的大型安全事件。

實驗室應急預案9

  為有效預防學校實驗室事故的發生,防止學校實驗室事故事態的擴大,保障在實驗室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師生的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以及《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等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發實驗室事故的原因:

  實驗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電火;實驗人員操作不當;學生違規自行接觸危險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

  二、事故的預防:

  1、實驗指導老師工作認真負責、專業知識豐富、合格、稱職。

  2、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不隨意觸摸實驗室物品;教育學生不在實驗室隨便使用明火。

  3、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規范的操作方法進行實驗。

  4、實驗室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做到“雙人雙鎖”保管。為防止劇毒物品外盜或外流,存放處安裝報警裝置。

  5、無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實驗室。

  6、實驗室電線、電器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解決。

  7、按規定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三、事故的處理:

  1、火災事故按火災事故處理預案進行處理,按如下順序操作:報警、疏散等。

  2、一旦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立即送學校醫務室,由校醫視傷者情況決定是否送醫院,若情況嚴重則立即將傷者送醫院或撥打120電話。

  3、通知受傷學生家長,如實告知情況。

  4、保護現場。

  5、報告。一般事故2天內向區教育局書面匯報;重大事故立即向區教育局匯報,先口頭、后書面。

  6、通知人壽保險公司校方責任險理賠服務部。

  7、進行善后處理,接待學生家長,進行理賠或補償協商

  8、組織管理

  領導小組(詳見《城沙鎮第一小學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人員分工:報警、報告、疏散、救護、接待、事故善后處理協商等。

實驗室應急預案10

  為有效預防學校實驗室事故的發生,防止學校實驗室事故事態的擴大,保障在實驗室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師生的生命安全,制定本預案。

  一、事故的處理:

  1.火災事故按火災事故處理預案進行處理,按如下順序操作:報警、疏散等。

  2.一旦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立即送學校衛生室,由校醫視傷者情況決定是否送醫院,若情況嚴重則立即將傷者送醫院或撥打120電話。及時通知班主任。

  3.通知受傷學生家長,如實告知情況。

  4.保護現場。

  5.重大事故必須立即向教體局匯報,先口頭、后書面。

   6.進行善后處理,接待學生家長,進行理賠或補償協商。

  二、事故的預防:

  1.明確引發實驗室事故的.原因:實驗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電火;實驗人員操作不當;學生違規自行接觸危險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

  2.實驗指導老師工作認真負責、專業知識豐富、合格、稱職。

  3.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不隨意觸摸實驗室物品;教育學生不在實驗室隨便使用明火。

  4.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按規范的操作方法進行實驗。

  5.實驗室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必須做到“雙人雙鎖”保管。為防止劇毒物品外盜或外流,存放處需安裝報警裝置。

  6.無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實驗室。

  7.實驗室電線、電器必須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解決。

  8.按規定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實驗室應急預案11

  1.目的

  為了積極應對本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可能發生的危害事件,有序地組織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及時控制事故擴大;盡快恢復實驗室的正常檢測工作。

  2.范圍

  適用于本實驗室范圍內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不可控的危險化學品重大泄露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處理。

  3.職責

  危險化學品重大泄露事故應急組織機構按照本預案進行執行,公司內的協作部門為安全管理部。

  4.內容

  4.1預案啟動條件

  發生實驗室不可控危險化學品重大泄露事故,依據實驗室《化學品泄露應急預案》執行。

  4.2報警電話

  火警119急救120

  4.3報警及信息傳遞

  當出現緊急情況時,按照如下應急流程立即上報。

  4.4應急處置

  實驗室儲存有各種化學試劑,包括易燃得、有毒的、有腐蝕性的或是易爆炸性的化學試劑。實驗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失火、爆炸、燒傷和中毒等事故。現將這些化學試劑發生的主要原因、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分述如下:

  4.4.1防火

  4.4.1.1發生原因

  可燃化學品,如乙醇、甲苯、正己烷等,因接觸火焰或處在較高溫度下著火燃燒;化學反應引起的燃燒或爆炸。

  4.4.1.2預防措施

  易燃物和強氧化劑分開放置;

  進行加熱或燃燒時,要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使用易揮發的可燃物質,實驗裝置要嚴密不漏氣,嚴禁在燃燒的火焰附近轉移或添加易燃溶劑;

  易揮發的可燃性廢液只能倒入專用廢液桶。可燃廢物如浸過可燃性液體的濾紙、棉花等,不得倒入廢物箱內,應放于指定的容器內并在通風櫥內存放;

  實驗室內應常備有滅火器材;

  實驗結束離開實驗室前,應仔細檢查所有化學品是否歸位,設備電源是否關閉。

  4.4.1.3處理方法

  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斷電源,關閉通風櫥,防止火勢蔓延;

  如果是乙醇等有機溶劑潑灑在桌面上著火燃燒,用濕抹布蓋滅,或者用滅火器撲滅。如果衣服著火,立即用濕布蒙蓋,使之與空氣隔絕而熄滅。衣服的燃燒面積較大時,立即使用緊急噴淋裝置進行噴淋滅火。

  4.4.2防爆炸

  4.4.2.1發生原因

  儀器裝置錯誤,在加熱過程中形成密閉系統,或操作失誤,冷水流入灼熱的容器;

  氣體通路發生堵塞故障;

  在密閉容器中加熱易揮發的有機試劑,如乙醚;

  減壓試驗時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壓力突變。

  4.4.2.2預防措施

  蒸餾時,儀器系統不可完全密封。使用氣體時,應防止氣體發生器或導氣管堵塞;

  在減壓蒸餾時,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燒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則容易被抽入瓶內或冷凝器內,造成壓力的突然變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畢后,應待瓶內液體冷卻到室溫,小心放入空氣后,再拆除儀器;

  對在反應過程中估計會有爆炸危險的,必須使用防護屏和護目鏡。

  4.4.3防中毒

  4.4.3.1發生原因:

  接觸了有毒物質或吸入有毒氣體;

  對有些化學試劑的性質不夠了解,處置不當;

  制備有毒氣體的裝置不合理或操作不熟練。

  4.4.3.2預防措施:

  所有化學品必須存放在制定存放地點,并有專人負責保管;

  一切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實驗,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必要時戴防毒面罩;

  禁止在實驗室內飲食或利用試驗器具儲存食品,餐具不能帶進實驗室。

  手上如沾有化學品,應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熱水洗,也不可用有機溶劑吸收,皮膚有破傷時不能接觸有毒物質;

  實驗室經常注意通風。

  4.4.3.3急救方法

  常用的急救方法是先給中毒者服用催吐劑,如肥皂水等方法。對于磷中毒的人不能服用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銅溶液加入一杯溫水內服,以促進嘔吐,然后送醫院治療。

  有毒物質落在皮膚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紗布擦掉,除白磷燒傷外,其余的均可以用大量水沖洗。如果皮膚已有破損或毒物落入眼鏡內,利用洗眼器對眼部沖洗后,要立即送醫院治療。

  4.4.4防燒傷

  4.4.4.1發生原因:燒傷是由熱的液體、固體、氣體、化學物質或電熱引起的損傷。為了預防燒傷,實驗時嚴防過熱的.物體與身體任務部分接觸;

  4.4.4.2燒傷的傷勢一般是按燒傷深度分為三度,燒傷的急救方法應根據各度傷勢分別處理。

  4.4.5一般傷害的救護措施是:

  4.4.5.1被強酸腐蝕: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碳酸鈉或者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4.4.5.2被濃堿腐蝕: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醋酸溶液或者硼酸溶液沖洗。

  4.4.6實驗室備有緊急救護藥箱,在實驗室的固定處放置。箱內處放下列用品:

  消毒紗布、消毒繃帶、消毒藥棉、醫用膠帶、碘伏、燙傷膏等。

  4.5應急結束

  當泄露源已有有效控制,泄露危險化學品的現場處置已完成,現場檢測符合要求,受傷人員得到救治,實驗室危險化學品泄露區基本恢復正常,由公司技安環保部門確認后方可結束事故應急工作。

  4.6應急保障措施

  4.6.1實驗室應放置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在現場醒目位置。

  4.6.2實驗室應設置符合國家有關法規標準要求的安全、消防和急救設備、設施,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維護。實驗室化學品從業人員應經過相關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5.預案管理與更新

  5.1應急預案由于公司機構改革變化、日常演習和實際應急反應取得的經驗、危險源的變化等情況的出現,隨時需要對相關內容進行修訂。

  5.2修訂后的應急預案公布實施時,應對修訂版進行必要的標注和說明,對修訂或變更內容加以記錄,并發放給實驗室內所有成員。

實驗室應急預案12

  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預案為進一步提高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不發生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事故,創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氛圍。

  根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制銅山區畜牧獸醫站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

  一、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分類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在實驗室操作、運送、儲存等活動中,因違反操作規程或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意外丟失等造成人員感染或暴露,和(或)造成感染性材料向實驗室外擴散的事件。

  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劃分為三級:

 、窦墸ㄖ卮螅 Ⅱ級(較大)、和Ⅲ級(一般),依次用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一)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I級)主要包括:

  1、實驗室工作人員被確診為所從事的一類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現有關臨床癥狀和體征,臨床診斷為所從事的一類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

  2、實驗室工作人員確診為所從事的二類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現有關癥狀、體征,臨床診斷為所從事的二類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并造成傳播或有進一步擴散的可能。

  (二)較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II級),主要包括:

  1、實驗室工作人員確診為所從事的二類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現有關的癥狀、體征,臨床診斷為所從事的二類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

  2、實驗室發生一類、二類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泄漏,并有可能進一步擴散或造成其它人員感染。

  3、省畜牧局認定的其它較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

  (三)一般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III級)

  1、實驗室工作人員確診為所從事的`三類、四類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現有關癥狀、體征,臨床診斷為所從事的三類、四類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并造成傳播或有進一步擴散的可能。

  2、實驗室發生第三類、第四類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意外丟失,并有可能進一步向外擴散或造成其它人員感染。

  3、省畜牧局認定的其它一般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

  二、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區畜牧獸醫站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事件的應對處置工作。

  三、本預案工作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預防為主、常抓不懈;

  專業處置、密切配合;

  依法辦事、科學規范。

  四、運行機制

  (一)預測與預警。

  各實驗室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制定工作方案,開展風險分析。

  根據風險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進行預警。

  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預警信息包括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等。

  (二)信息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領導小組報告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及其隱患,有權向上級畜牧行政部門舉報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應急處職責的部門、單位及個人。

  1、責任報告單位。

  各實驗室均有責任報告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

  2、報告時限和程序。

  實驗室發現生物安全事件,應在2小時內上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對于突發、可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和危害的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領導小組要在第一時間上報當地畜牧行政部門。

  3、報告內容

  (1)事件信息。

  主要內容包括:

  實驗室名稱、涉及病原體類別、發生時間、地點、涉及的地域范圍、感染或暴露人數、主要癥狀與體征、可能的原因、已經采取的措施、事件的發展趨勢、下步工作計劃等。

 。2)事件發生、發展、控制過程信息。

  分為初次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

  ①初次報告。

  內容包括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發病人數、密切接觸者人數、畜禽數主要的臨床癥狀、涉及病原體、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初步判定的事件級別、報告單位、報告人員及通訊方式等。

  ②進程報告。

  內容包括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勢態評估、控制措施等內容。

  同時,對初次報告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正。

  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至少按日進行進程報告。

 、劢Y案報告。

  在確認事件終止后2周內,領導小組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并提出今后對類似事件的防范和處置建議。

  五、應急程序與處置

 。ㄒ唬┏霈F重大及較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I級、 II級)應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發生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局領導小組負責現場及一切處置工作的指揮、調度。

  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并做好以下工作:立即關閉事件發生的實驗室;

  對周圍環境進行隔離、封控,并組織專業消毒人員消毒現場;

  核實并提供在相應潛伏期時間段內進入實驗室人員及密切接觸人員名單;

  做好感染者救治及現場調查和處置工作,提供實驗室布局、設施、設備、實驗人員等情況。

 。ǘ┮话銓嶒炇疑锇踩录↖II級)

  領導小組應立即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并做好以下工作:

  被感染人員就地隔離,盡快送往定點醫院;

  立即關閉事件發生實驗室;

  對周圍環境進行隔離、封控;

  對在事件發生時間段內進入實驗室人員進行醫學觀察、必要時進行隔離;

  進行相關疫苗的預防接種;

  配合市生物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做好感染者救治及現場調查和處置工作。

  六、應急及處置終止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突發事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時,應急處置工作結束,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終止響應:

  受污染區域得到有效消毒;

  生物安全事件造成的感染者已妥善治療;

  在最長的潛伏期內未出現新的病人和病畜禽;

  明確丟失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得到控制;

  經上級專家組評估確認后應急處置工作結束。

  七、善后處置與評估

 。ㄒ唬┥坪筇幹。

  要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對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中的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給予補助或補償。

 。ǘ┰u估。

  要對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

  八、信息發布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

  必要時,在事件發生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信息,并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發布工作。

  事件信息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九、應急保障

  (一)安全應急隊伍建設。

  中心應建立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處置隊伍。

  明確職責、責任到人、措施到位,保持通訊暢通。

  應加強對本單位工作人員進行生物安全培訓,使其了解生物安全事件發生的報告程序和處置原則。

  (二)物資、裝備保障

  1、中心要根據實戰需要,儲備必要的現場防護、洗消、排污和搶險救援器材物資。

  2、做好醫療救治人員、設備和應急藥品、疫苗的準備。

  3、配齊必要的監控設備以及現場處置時勘查取證、檢驗、 鑒定和監測設備。

  4、實驗室應儲備足夠的與風險水平相應的個體防護用品(如手套、防護服、實驗用鞋、口罩、帽子和面部防護用品等),并配備其他安全設備(如生物安全柜、高壓滅菌器、防濺罩、移液器、一次性接種環或接種環加熱器、螺口蓋瓶子或管子、微生物樣本及廢棄物的運送容器運輸工具等) 。

  (三)人員培訓工作。

  實驗室設立單位均應對所有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安全防范和應急事件處置培訓,使其熟悉應急程序,掌握應急處置技術,并做到每年進行應急演練。

 。ㄋ模┘訌娦麄鹘逃。

  要定期進行宣傳教育并結合單位特殊要求開展學習,強化安全意識,增強安全責任。

 。ㄎ澹┵Y金投入保障。

  要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工作所需各項資金,支持實驗室生物安全研究。

  對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應急保障資金的使用和效果進行監管和評估。

 。┙煌ㄟ\輸保障。

  要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和優先放行,確保運輸安全暢通。

 。ㄆ撸┥鐣伟簿S護。

  要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和設備的安全保護,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

 。ò耍┤藛T防護。

  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嚴格按照程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確保人員安全。

  要制定緊急疏散程序,明確各級責任人,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公眾安全、有序轉移或疏散。

 。ň牛┕苍O施。

  有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等有害物質的監測和處理。

 。ㄊ┩ㄐ疟U。

  中心要確定實驗室生物安全聯絡人,確保通信暢通。

  (十一)科技支撐。

  積極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科學研究,加大實驗室生物安全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發的投入。

 。ㄊ╊A案管理與更新。

  縣動物疫控中心應定期對本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審,并根據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形勢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修訂草案,報縣畜牧局批準。

  十、監督管理

 。ㄒ唬╊A案演練。

  要結合實際,按照預案制定實驗室生物安全實施方案,并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對實施方案進行演練。

 。ǘ┴熑闻c獎懲。

  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

  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本應急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實驗室應急預案13

  教師和學生要熟悉所用儀器和試劑的性質,嚴格遵守安全守則和實驗操作規則,防止事故的發生,如一旦出現意外事故所應采取的措施。

  一、防火

  實驗室中因化學藥物引起的火災,一般有:

  1、化學藥物的混合接觸引起火災

  2、氧化性鹽類和強酸混合接觸

  3、安全措施

 。1)科學、嚴格地管理化學藥物,不給各類物質造成混合接觸機會。

  (2)實驗室內嚴禁吸煙,使用一切加熱工具均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離開實驗室應檢查是否關上自來水和切斷電源。

  (3)實驗室應備有各類滅火用品,并保證隨時好用。

  二、防爆

  實驗室中能引起爆炸的物品很多,某些強氧化劑,如:硝酸鹽、氯酸鹽、過氧化物等,一旦遇上有機物,易燃性物質,還原劑或發生

  強烈磨擦、撞擊等即發生強烈爆炸,還有許多可燃性氣體,如:氫氣、甲烷等,一旦與空氣混合,達到其爆炸極限時,遇水即可發生爆炸。一般情況下,燃燒和爆炸往往同時發生,有時先著火后爆炸,有時則爆炸后引起火災,因此二者的預防打措施類同。

  三、防護與急救

  化學藥物按它們的毒性分為:

  1、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堿和液態溴等,能腐蝕或燒傷皮膚,誤膚造成唇、口、喉、胃燙傷,灼痛嚴重時可發生虛脫而死亡。

  2、刺激性毒物,如汞、鉛、銨鹽、砷、磷等化合物,能使蛋白質沉淀、誤服可致人死亡。

  3、神經性毒物如氫化物和氫氰酸等,能阻礙人體正常的氧化作用,造成內部窒息而死亡,另外,還有一些我們經常接觸的和使用的藥物,平時往往忽略了它們的毒性,如氯化鋇、碳酸鋇、汞及其化合物硫酸銅、硝酸銀、硝酸鈷等,因此,要防止中毒事件的.發生,首先要高度重視防毒工作,并采用必要的預防措施,如實驗室須有良好的通風設備,準備室一定要有可供使用的通風櫥,不能在實驗室內做飯和進餐,更不能用使用過的儀器作餐具,實驗完畢要洗手消毒,注意不能用熱水洗手,防止皮膚上的毛孔張開而使毒物滲入,有毒廢液要倒進指定容器內,經處理后才能棄去,皮膚上有破傷時應專門包扎后進行實驗,以免毒物經傷口浸入體內。一旦發生中毒,一定要沉著冷靜,盡快通知醫生,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1)誤服各種毒物后,最常用的解毒方法是讓中毒者先服用牛奶,蛋清,面粉水,肥皂水等,將毒物沖淡,隨后用手刺激喉部引起嘔吐,注意為磷中毒,千萬不可喝牛奶,可將5—10毫升硫酸銅溶液用溫水調服,另外,若誤服少量強酸液,可服鎂乳、石灰水、氫氧化鉛或肥皂水解毒;誤服少量強堿時,可服醋、檸檬水或桔子汁解毒,若誤服少量硝酸銀溶液可服氯化納溶液解毒。

 。2)吸入有毒氣體,應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的地方。

  (3)若不慎將有毒物質少量落到皮膚上,應立即用藥棉或紗布擦掉,并用自來水沖洗或用相應的解毒劑沖洗,若將毒物濺入眼睛,應在沖洗后,立即請醫生治療。

實驗室應急預案14

  由于存在儀器設備或設施出現意外故障或操作人員出現疏忽和錯誤的可能性,生物醫學實驗室發生意外事件是難以避免的,我室制訂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使所有工作人員熟知。

  一、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及處理原則

 。ㄒ唬┑卣

  若發生地震,應根據實驗事被破壞的程度進行處理。

  1、房屋倒塌實驗室首先是設立適當范圍的封鎖區,其次是進行適當范圍的消毒,邊消毒邊清理,最后由專業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對實驗室邊消毒邊清理,清理到菌(毒)種保存室。如果菌(毒)種的容器沒有破壞,可安全轉移到其他安全的實驗室存放。如果菌(毒)種的容器已有破壞和外溢應立即用可靠的方法進行徹底消毒滅菌。處理現場的人要進行適當的醫學觀察。

  2、實驗室輕微損壞可由專業人員按照上述方法處理。

 。ǘ┧疄

  萬一發生水災報警時應停止工作,轉移菌(毒)種和相關材料,對實驗室進行徹底消毒。對儀器設備消毒轉移并做有關防水處理。水災過后對實驗室進行消毒清理維修和試運轉、安全參數檢測驗證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精品文檔

 。ㄈ┗馂

  實驗室平時應加強防火。萬一發生火災,首先要考慮實驗室人員安全撤離,其次是工作人員在判斷火勢不會迅速蔓延時,可力所能及地撲滅或控制火情,消防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不得用水滅火。消防部門只管控制火情,以便火災不會殃及鄰居。

 。ㄋ模┩k

  要迅速啟動雙路電源或備用電源或自備發電機,電源轉換期間應保護好呼吸道;如時間較短,應屏住呼吸,待正常后恢復呼吸;如時間較長,應加強個人防護,如佩帶專用頭盔。

  (五)生物安全柜出現正壓

  使用生物安全柜時應體現三個原則:保護人、保護環境、保護標本。

  若生物安全柜出現正壓,應被視為房間有試驗因子污染并對實驗人員危害較大,應立即關閉安全柜電源,停止工作,迅速將實驗過程中所用的帶有污染危險的實驗器皿、試管等關蓋,放置平穩,實驗人員緩慢撤出雙手離開操作位置,避開從安全柜出來的氣流。在保持房間負壓和加強個人防護的條件下進行消毒處理措施,撤離實驗室,具體措施見二(二)。

  二、意外事故的處理

 。ㄒ唬└腥拘圆牧蠟⒁缣幚淼囊话阍瓌t

  1、戴手套,穿防護服,必要時需進行臉和眼睛防護。

  2、用布或紙巾覆蓋并吸收溢出物。

  3、向紙巾上傾倒適當的消毒劑(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溶液),并立即覆蓋周圍區域。

  4、使用消毒劑時,從溢出區域的外圍開始,向中心進行處理。

  5、作用適當時間后(30min以上),將所處理物質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銳器,則要使用簸箕或厚紙板來收集處理過的物品,并將其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待以處理。

  6、對溢出的區域再次清潔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復第2~5步)

  7、將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廢棄物處理容器中。

  8、在成功消毒后,通知主管部門目前溢出區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經完成。

  9、消毒完成后,進行詳細的消毒處理記錄,包括所用消毒劑的種類、濃度和作用時間等,并對實驗室處置后的效果進行再評價,決定是否再次啟用實驗室。

  (二)安全柜內菌(毒)種的灑溢

  1.如果在生物安全柜臺面有消毒巾且灑溢量少,按上述辦法進行消毒,并對處置效果進行再評價,合格后才能重新使用實驗室。

  2.如果實驗操作過程中生物安全柜突然停機或轉為正壓,大量感染性物質溢出、濺灑應視為極度危險,應立即停止工作,報告實驗室負責人,所有相關人員立即撤離相關區域,貼出標識,在1h內任何人不得進入事發實驗室,以使氣溶膠排出和重粒子沉降;無中央通風系統則應推遲進入(如24小時),生物安全柜保持開啟狀態,由專業人員指導清除污染,操作時注意防護,處理溢灑物時不要將頭伸入安全柜內,也不要將臉直接面對前操作口,而應處于前視面板的后方,在溢灑物上覆蓋浸有消毒劑的吸收材料,作用一定時間以發揮消毒作用(必要時,用消毒劑浸泡工作臺表面以及排水溝和接液槽,消毒處理30min后使用帶有HEPA濾器的抽濾裝置將液體吸出,或打開收集槽下面的放水閥門,將消毒液緩慢放出收集到一容器中)。消毒后脫下手套,如果防護服已被污染,脫掉污染的.防護服后,洗手。穿好新的防護裝備,如手套、防護服、護目鏡等,小心將吸收了溢灑物的吸收材料和溢灑物收集到專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并反復用新的吸收材料將剩余物質吸凈,破碎的玻璃或其它銳器要用鑷子或鉗子處理,用消毒劑擦拭或噴灑安全柜內壁、工作表面以及前視窗的內側,作用一定時間后,用潔凈水擦去消毒劑。同時,采用紫外線直接照射法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照射時間不少于30分鐘。視情況需要采用甲醛熏蒸消毒。

 。ㄈ┢つw刺傷(破損)

  在操作感染性物質的過程中,若發生皮膚損傷則應視為有極大危險。應立即保持鎮靜,停止實驗,脫掉手套,撤離到緩沖區或半污染區,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傷口盡量擠出傷口處的血液,用碘酒或75%的酒精擦洗傷口,進行適當的包扎。及時就醫,告知醫生受傷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時進行相應的醫學處理,其間應根據條件進行適當的預防治療,視情況隔離觀察,沖洗廢水收集后進行滅菌處理。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發生的事件,進行詳細的事故記錄,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可定為一般事故。

  (四)離心管發生破裂非封閉離心桶的離心機內盛有潛在感染性物質的離心管發生破裂,處理原則如下:

  1、如果機器正在運行時發生破裂或懷疑發生破裂——關閉機器電源,停止后密閉離心筒至少30min,使氣溶膠沉積。

  2、如果機器停止后發現破裂立即將蓋子蓋上,并密閉至少30min。

  發生這兩種情況時都應報告實驗室負責人。

  隨后的所有操作都應加強個人呼吸保護并戴結實的手套(如厚橡皮手套),必要時可在外面戴適當的一次性手套。當清理玻璃碎片時應當使用鑷子,或用鑷子夾著的棉花來進行。所有破碎的離心管、玻璃碎片、離心桶、十字軸和轉子精品文檔

  都應放在無腐蝕性的、已知對相關微生物具有殺滅活性的消毒劑內。未破損的帶蓋離心管應放在另一個有消毒劑的容器中,然后回收。離心機內腔應用適當濃度的同種消毒劑反復擦拭,然后用水沖洗并干燥。清理時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應按感染性廢棄物處理。

  在可封閉的離心桶(安全杯)內離心管發生破裂。所有封閉離心桶都應在生物安全柜內裝卸。如果懷疑在安全杯內發生破損,應該松開安全杯蓋子并將離心桶高壓滅菌。還可以采用化學方法消毒安全杯,離心杯在使用消毒劑浸泡后,應再用清水洗凈后干燥,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可定為一般事故。

  (3)實驗室處置后的再評估

  對實驗室進行消毒處理后,對消毒效果進行再評估,以決定能否再啟用實驗室。

  對處置后的臺面、離心機和空氣等按要求采樣進行微生物培養,確定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準要求后再開啟實驗室。

  事故報告制度

 。ㄒ唬┎铄e

  精品文檔

  1、一般差錯生物安全柜內少量灑溢,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實驗室內處理,當事人在緊急處理后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匯報。

  2、重大差錯安全柜內大量感染性材料灑溢,污染、半污染區和工作服小量灑溢,沒有造成嚴重后果視為重大差錯,實驗室所在單位處理。當事人在處理的同時向實驗室負責人匯報,實驗室負責人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ǘ┦鹿

  1、一般事故感染性物質灑溢在實驗室的清潔區、皮膚、黏膜,消毒不徹底,發生氣溶膠外溢,發生非高致病微生物實驗室相關感染,但沒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實驗室所在單位領導必須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3、嚴重事故發生高致病微生物實驗室相關感染,但沒有發生死亡和病例擴散。實驗室主管部門必須及時向省、市、自治區衛生主管部門匯報。

  3、重大事故發生高致病實驗室相關感染并可能死亡或病例擴散,高致病微生物丟失、被盜。省級衛生主管部門必須及時向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報。

  總之,微生物實驗室意外事件應急處置遵循以下原則:

  及時上報。立即搶救受害者。

  迅速保護高危人群。盡快查明事故原因。清理現場。

實驗室應急預案15

  為確保實驗室安全,根據國家和學校有關實驗室安全管理文件精神,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沉著應對,遇事不亂,反應迅速,處置果斷”的工作原則,特制定實驗室突發應急處置預案。

  事件發生后現場工作人員及相關責任人應迅速組織、指揮,及時有序地疏散學生、對現場已傷人員作好自助自救、保護現場、切斷事故源,盡量阻止事態蔓延,保護國家財產。同時準確向學校校長報告。

  物理實驗室應急處置具體內容:

  1、大型創傷、燙傷事故發生后,立即將傷者轉移至安全地點,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按急救要求對傷者進行創傷止血、包扎,等待醫務人員治療,并保護好事故現場,配合學校有關部門對事故發生原因進行調查。

  2、正常教學工作時間內突發電器、電路火險,應立即切斷總電源,在第一時間撥打火警電話119,組織義務消防員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并有專人負責按消防安全通道路線緊急有序地疏散現場師生員工,同時保護好火險現場,以便查清火險事故原因。

  3、下班或節假日內突發的電器、電路火險,值班人員應立即切斷總電源,在第一時間撥打火警電話119,迅速通知校長并到現場指揮滅火搶險,并保護好火險現場,正確使用滅火器進行撲救,但要分清火災類型以使用不同的`滅火裝置,以免因撲救不當造成更大損害。

  4、對受火災威脅的各種儀器設備物資,根據現場情況盡量避免或減少國家財產損失。首先應疏散、搶救和保護好貴重緊密儀器,做好登記。對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危險的物資,應派專人看護以免遺失,防止發生更大的危險。

  5、發生被盜、失竊等事故后,立即向學校有關部門報告,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協助公安機關破案。

  6、突發性不可抗拒的雷電、水災、地震、房屋垮塌等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后,應在校領導的指揮下,馬上組織疏散、搶救現場工作人員或進行人員搶險自助自救,以確保人員的人身安全,作好善后工作。

【實驗室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實驗室應急預案10-09

實驗室應急預案05-25

實驗室的應急預案06-09

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02-29

[集合]實驗室應急預案10-13

[通用]實驗室應急預案15篇09-19

應急預案07-03

應急預案06-13

大學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通用10篇)07-0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欧美丝袜中文综合 | 最新国产秒拍福利 | 偷窥国产女洗浴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第8页在线亚洲 | 日本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