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勢態,時常要預先開展應急預案準備工作。那么應急預案應該怎么編制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甲流預防工作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甲流預防工作應急預案1
第一章總則
一、總體目標
為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高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水平和應對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項防控措施,防范疫情的發生,控制疫情的傳播、蔓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促進我鎮經濟發展,確保社會穩定。
二、工作原則
政府領導,部門配合;依法防控,科學應對;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群防群控,分級負責。
三、疫情分級
1、病例確認
本鎮接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疑似病例報告后,組織衛生部門對報告病例進行個案調查、救治并報告市衛生行政部門。
2、疫情分級
根據甲型H1N1流感病例發生數、疫情播散速度和范圍以及流行趨勢,將疫情劃分為三個預警等級:
一級預警:境外(與我鎮有固定交通工具往來的)或外埠出現局部暴發或流行,本鎮出現疑似病例,但無確診病例時。
二級預警:本鎮出現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時。
三級預警:本鎮出現二代感染的新發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時。
第二章組織管理
一、決策領導機構
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是我鎮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決策領導機構。根據病情預測和變化情況,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決定我鎮防控工作的重要事項和重大決策。
二、日常管理機構
衛生院是業務主管部門。具體負責防控工作的業務指導、組織管理和監督檢查;負責日常疫情報告、信息溝通和組織協調工作。
三、相關部門職責
1、衛生院:制定各項技術方案;開展疫情監測,及時掌握疫情動態;組建衛生管理、醫療救治、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等專家組;加強對全體醫務人員的培訓;落實病人的隔離救治措施,做好病人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對病情現場進行衛生處置,提出控制措施并監督措施的落實;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教育,防止疫情擴散。
2、派出所:密切注視,及時報送與疫情有關的社會動態,與相關部門配合,依法、及時妥善地處置與疫情有關的突發事件;協助做好境外入境人員、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人或與其密切接觸者的'查尋和隔離觀察、疫點疫區現場封鎖等強制措施。
3、財政所:對防控甲型H1N1流感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制定相應管理辦法,及時撥付疫情控制應急資金;落實病人救治和密切接觸者醫學期間的診療費用。
4、中、小學校:制定并教育系統防控甲型H1N1流感預案和措施;負責做好學校、托幼機構健康教育;必要時落實學校停課措施。
5、__村文化站:正面報道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協助做好防控知識的宣傳。
6、其他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共同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第三章工作措施
一、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
。ㄒ唬┍O測預警
1、衛生院:負責甲型H1N1流感的監測、預警工作。主要職責是:建立監督網絡;對監測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并做出預警。
2、村衛生所:負責本村區域內監測,對發現的可疑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報告。
。ǘ┍O測的內容和信息報告
1、疫情監測和報告
衛生院對有發熱癥狀的病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并根據要求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村衛生所、個體診所等單位發現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臨床診斷病例后,應立即向衛生院報告。衛生院接到疫情報告后,在2小時內上報市疾控中心和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2、流調監測和報告
衛生院接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疫情報告后,立即組織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疑似病例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病源地播散范圍進行追蹤、掌握相關信息,并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有關規定上報信息。
3、信息報送責任制度
各村(居)及有關單位和個人發現甲型H1N1流感或疑似病人時,都應及時向衛生院報告,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瞞報。
各村(居)醫療衛生單位應建立疫情和流行病學調查信息報告責任制,明確報告責任人。
(三)疫情信息發布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鎮有關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信息,需上報市人民政府,由市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向社會發布。
二、預防控制
。ㄒ唬┤粘7揽
衛生院、村衛生所等醫療衛生單位要根據《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__版)》和《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開展工作。要嚴格按照《預檢分診管理辦法》要求,設立感染性疾病科或發熱門診,做好預檢分診工作。要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病例的癥狀監測,仔細詢問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對有甲型H1N1病例接觸史和近期曾到疫情發生地旅行的流感樣病例進行登記,并密切觀察。
各村(居)及有關單位應建立防控工作信息溝通與協調機制。衛生院將發熱排查機制納入日常工作。各村(居)應發揮自治組織作用,組織居民、村民開展各項防控工作,定期開展愛國衛生活動,采取多種方式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全社會防控意識和能力。
各學校、幼兒園加強校園管理,對教室和宿舍要保持通風,搞好環境衛生,落實晨檢、消毒和傳染病報告制度。各飯店、旅館、食堂建立消毒措施,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經營人員要進行健康體檢,到衛生部門辦理健康證,方可上崗。
。ǘ┚惩饬餍袝r的防控措施
1、對于入境前7天到過有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報告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員:⑴體溫正常者,在當地政府指定的場所進行定點醫學觀察,時間7天;⑵體溫超過37.5℃,應送到當地衛生部門指定的醫院留觀7天,若7天結束后體溫仍未降至正常,應繼續留觀直到體溫正常;⑶若出現流感臨床表現的疑似病人,迅速轉入當地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2、對來自無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報告的國家或地區的境外入境人員:⑴入境人員體溫在37.5℃-38℃的,經口岸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排查后,將其名單報上級相關部門,并在當地實行居家觀察;體溫在38℃以上,移送市衛生部門指定的醫院留觀7天,若7天結束后體溫仍未降至正常,應繼續留觀直至體溫正常。⑵對于口岸體溫正常的實行隨訪觀察,時間3天;隨訪時間結束,未發現異常者,即解除隨訪。隨訪期間,發現有發熱,體溫在37.5℃以上,實行居家醫學觀察,直至體溫正常。⑶在隨訪和居家醫學觀察期間,若出現流感臨床表現者,應立即送往定點醫院診治。⑷隨訪工作在鎮政府領導下組織實施。
3、甲型H1N1防控期間境處入境人員健康管理工作實行日報告制度,衛生院疾控中心每日收集、匯總本轄區境外入境人員管理情況,由衛生院上報市疾控中心,同時報市衛生行政部門。
4、境外入境人員信息主要來源:一是由入境檢驗檢疫、口岸、交通、旅游等有關部門提供給市衛生行政部門名單;二是在鎮政府組織下,由有關部門、村(居)委會主動收集。
。ㄈ⿷碧幹
衛生院相應成立衛生防疫小分隊,負責現場應急處置和流調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在接到報告后迅速到達現場,按要求開展處置。
。ㄋ模┬麄鹘逃
領導小組辦公室、宣傳部門要制定預防甲型H1N1流感宣傳資料,加強公眾法律知識和預防知識的普及和教育。發揮社區衛生服務六位一體職能,重點開展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各村(居)及有關單位要配合開展防治甲型H1N1流感科普宣傳和法律教育,督促居民、村民搞好衛生防疫。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醫療救治
。ㄒ唬╅T診篩查與診斷
衛生院要做好預檢分診工作,設立體溫測量站,對就診病人進行體溫測量,引導發熱病人到相對的預檢分診點進行就診,懷疑可能是甲型H1N1流感的發熱病人,要轉至隔離的發熱門診處理。
。ǘ┌l熱門診
發熱門診設立在專門區域,就診流程完全獨立,設立留觀室,對可疑發熱病人送指定醫院觀察病房。完善發熱門診內部規范和操作流程,嚴格落實防護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三)急救轉運
由市120急救中心配置負壓救護車用于運送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轉動工作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定點醫院
衛生院為我鎮救治甲型H1N1流感的定點醫院,視病情嚴重情況,應立即移送市醫院救治。
第四章預警與響應
一、疫情預警
各村(居)及有關單位根據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預測預報的結果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領導小組的決策,建立健全完善的疫情預警與應急反應機制,按照不同的分級要求,做好應急反應工作。
二、預警應急響應
當甲型H1N1流感病情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分級標準時,按照相關應急預案報請市政府和領導小組決定,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
三、應急響應結束
末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治愈7天后無新發病例出現,由專家組研究提出報告,報市衛生行政部門和市政府決定,本次應急響應結束。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財力保障
各村(居)及有關單位按照財政分級負擔的原則,為防控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
二、物資保障
(一)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物資儲備庫,編制物資儲備明細表,并根據疫情等級分別測算出不同物資儲備量。
。ǘ┮咔榘l生時,鎮政府根據防疫需要,可以征用社會物質并在全鎮范圍內進行統籌使用。
(三)所有物資的使用實行審批制,專人負責,嚴格審批。
三、人力資源保障
由衛生院負責做好全鎮醫務人員的技術培訓,統籌使用全鎮衛生系統醫務人員;疫情發生時,所有醫療機構在崗醫務人員必須服從統一調配。
第六章附則
本預案適用于全鎮范圍內所有單位和個人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并根據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勢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更新、修訂和補充,按規定公布。
甲流預防工作應急預案2
為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發生,確保疫情發生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加以處理,保障全校師生身體健康,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穩定,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現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的自我防護意識。
2、完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信息檢測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疫情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工作原則
遵循“預防為主、快速反應、運轉高效”的`原則,以構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甲型H1N1流感管理和應急機制為根本,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將防治工作納入科學化和規范化的軌道,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擴散,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我校教育教學秩序的平安穩定。
三、疫情預防
1、加大宣傳。利用課間操、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臺等,向廣大師生員工講解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識,使全體學生熟知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相關知識,積極進行預防。
2、加強晨檢。實行晨檢制度和報告制度,細致觀察和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重點檢查學生有無發燒和咳嗽等癥狀,并將檢查結果及時上報。
3、缺勤記錄。班主任每天負責記錄各班因病缺勤學生名單,有缺勤者及時聯系家長明確原因,如有病假伴發熱和咳嗽、喉嚨痛、頭痛、發冷等癥狀者,應及時了解病情,并及時上報學校。
4、教育學生衛生防護措施:
(1)、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咽痛等)的病人。
(2)、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之后。
(3)、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
(4)、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
。5)、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6)、食用處理得當的熟豬肉和豬肉制品。
四、疫情監測和報告
(一)疫情監測
1、建立監測預防制度,安排專人對師生員工中的缺勤者進行登記,查明缺勤原因,并對因健康原因缺勤者進行登記匯總并進行追蹤觀察,必要時采取進一步措施。
2、積極與相關的醫療部門聯系,收集相關的疫情情報,密切關注疫情的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ǘ┮咔閳蟾
1、建立疫情事件逐級報告制度,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安排專人值班,并開通疫情監控聯系電話:z。
2、嚴格執行學校疫情報告程序。學校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學校應嚴格按照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
3、任何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疫情,任何人有權向學校報告疫情隱患。
五、疫情應急反應
學校內一旦發生疫情則采取以下措施:
1、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匯報,并與衛生、疾控部門取得聯系,對發病者進行及時治療和跟蹤管理。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對教室、寢室、食堂等公共場所進行衛生消毒。
2、對集體活動進行控制。學校將不再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學校也再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和學術活動,必要時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實行24小時值班制,加強校園內的疫情通報。
3、在疫情加重時,學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員的流動情況,教職工外出必須請假。外出返校的人員,必須進行醫學觀察。必要時報請上級,繼而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六、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學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附后,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統一領導、指揮、協調學校此項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明確責任,密切配合,狠抓落實,共同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工作。
2、物資保障。對流感的疫苗、消毒藥品和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進行合理儲備。
3、輿論保障。正確引導學校輿論,按照科學、客觀、適度的原則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范應對宣傳工作,宣傳防護知識,提高師生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能力,及時準確發布疫情信息和上級部門采取的防控措施,為全校師生員工解疑釋惑,維護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
4、責任追究。實行責任追究制,堅持“四不放過”原則,既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教育不放過。對于玩忽職守,疏于管理,造成事故者,給有關人員以相應處分。
七、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甲流預防工作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預防甲流的宣傳語06-15
預防甲流宣傳語03-06
關于預防甲流的宣傳語摘錄05-05
泥石流應急預案05-14
泥石流應急處置預案08-14
預防欺凌的應急預案08-18
預防洪水應急預案04-04
預防校園欺凌應急預案07-06
預防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