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有一些突發事件出現,為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預先制定應急預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大家知道應急預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事故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事故應急預案1
為了更加有效防范和及時、有序處置學校校園師生安全、財產安全等事故,確保校園安全,維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秩序及順利開展。根據教育部中西部萬名農村寄宿制學校校長國家級遠程專題培訓內容,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實施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和國家“兩基”辦一手抓工程建設,一手抓學校管理的要求,我校在掌握學校安全管理、衛生管理、飲食管理、住宿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法規、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安全事故防范范圍
我校安全防范范圍主要是學校校產安全和師生安全。
學校校產指校園設施、財務管理室、財產管理室、圖書室、信息技術教室等。
師生安全指師生上學放學交通安全,校內傷害事故及其它傷害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觸電、危房、危墻倒塌、失火、地震、治安刑事案件及涉及師生生命的各種安全事故。
二、成立安全事故處置工作組織機構及其職能
1、六小安全事故領導小組
組長:馬思東
副組長:李淑琴、呂耀奎、李曉娟
組員:李天智、武有榮、王曉萍、趙春光、李根莽、唐建華、于小琴、李德文、各班班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由李天智擔任,辦公室成員由校委會工作人員和各位班主任組成,具體負責校內、校外、夜間護校的日常安全工作。
2、學校安全事故領導小組的職能:
(1)發生安全事故時,由領導小組提出處置意見,執行組長的決定、指令,現場指揮處置;
。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搶救傷員,采取控制事故險情蔓延、擴大的有效措施。
。3)調配現場處置力量,救護裝備物質,指揮現場救護。
。4)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上級及有關部門請求緊急救援。
。5)負責善后處理工作,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在調查取證基礎上寫出有關書面材料。
3、班主任職能
根據安全責任書中的要求,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對于發生的安全事故,第一時間上報學校,對事故做第一時間的應急處理。
三、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分工及專項小組職責
1、為了對安全事故開展科學的、有針對性處置,根據不同事故類別,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指令學校各部門和有關班級組織實施。
。1)交通安全事故、溺水事故、觸電事故、治安刑事案件、傷害事故等事故由辦公室負責處理,根據事故性質、情節、涉及人員等情況,由政教處、大隊部、各班主任等相關部門配合處理。
。2)危房倒塌事故、火災事故、重大財產失竊事故、食物中毒由治保室負責處理,根據事故性質、情節、涉及人員等情況,由總務處、校醫室、班主任等相關部門配合處理。
。3)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由政教處、大隊部、班主任負責實施。
。4)學校領導、教師違規違紀事件由黨支部、工會負責處理。
。5)網絡安全工作由教務處、信息技術組負責處理。
。6)中考、高考等組織的考試活動中發生的安全事故由教務處負責處理。
以上所列的安全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領導小組可隨時指令各部門協同參與處置。
2、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專項小組分工及職責
警戒維護組:
組長:馬思東
組員:趙春光、李德文、唐建華、各班班主任
職責:主動或配合做好現場保護、危險區人員撤離、維護現場秩序、勸說圍攻群眾離開事發現場等。
緊急搶救組:
組長:李淑琴
組員:王曉萍、胡金霞、袁冬蕓
職責:主要是開展現場施救。
信息聯絡組:
組長:呂耀奎
組員:于曉琴
職責:保持與上級及有關部門的聯系,保持信息暢通,及時、正確向上級匯報事態發展的情況,向相關部門通報有關信息。必要時向有關部門發出緊急呼救求援。
后勤保障組:
組長:李曉娟
組員:李根莽、彭固寶、張進武、牛曉輝、王德軍
職責:負責現場施救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的食宿安排,組織救援物資,協助做好救援工作。
善后處理組:
組長:武有榮
組員:劉國民、康寧宇、盧廣斌
職責:做好勸解、安撫、慰問等工作,妥善處理善后事件,消除不穩定因素。
預備機動組:
組長:李天智
組員:陶文奇、魏廣貴、黃秉德
職責:由領導小組臨時確定隨時聽候組長的調動、使用。
四、安全事故的報告與現場保護
安全事故發生后,在向110、119報警和通知120醫療救護的同時,應立即將事故地點、時間、類別等事故有關信息報教育局辦公室,安全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2、事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4、事發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況。
5、事故報告單位。
五、安全事故處置的程序
1、根據事故情況,迅速調集力量建立現場搶險救治工作組織。
2、做好搶險救治和善后處理工作。
3、做好情況通報。
4、開展事故調查。
六、其他事項
1、各部門按照本預案,根據不同安全事故承擔應急工作職責,做到臨陣不亂。
2、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事故應急預案2
一、目的
為加強農機行業處理突發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確保農機行業迅速有效地處置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故,將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維護農機行業社會形象和保障農機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本市農機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1、違反農業機械管理法律法規和農機作業操作規程引發的人身傷亡和較大直接經濟損失事故。
2、農機具機庫、油料庫、農機具生產車間、農機具維修銷售網點突發火災事故。
3、臺風、暴雨、洪水、高溫、雷擊和低溫冷凍等自然災害導致的意外事件。
4、行業內其它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突發事故。
三、應急處置原則
1、以人為本。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建立處置突發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的'機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預防為主。通過采取得力的防范措施,把事故化解在萌芽狀態,消滅在隱患期間,盡可能避免造成惡劣影響和災難性后果。
3、依法規范。以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章為指導,全面規范處置工作方案,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決策科學,措施得當。
4、迅速反應。發生重大傷亡、火災、水災等突發農機安全生產事故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立即向市農機化辦報告,根據指令,迅速、果斷、有效起動應急方案,市農機化辦組織統一指揮和積極妥善處理。
5、明確職責。按照安全生產負責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6、公眾參與。廣泛做好公眾宣傳教育工作,向干部群眾闡明危害得失,識大體顧大局。準確發布預警及處置信息,積極做好善后工作。
四、編制依據
本預案編制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市安全生產工作條例》、《生產事故安全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市農機事故處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
五、應急響應
1、一般級別的突發事故,由事發單位按有關規定組織力量處置。事故發生后有關領導和人員須及時趕到現場,控制現場、收集現場信息和開展救助等工作,并立即將情況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根據上報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2、較大和重大突發事故,由市辦領導小組啟動預案,組織各方面的力量處置。主管單位領導接報后,須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指揮救援工作。并按相關程序報市農委應急處置指揮小組。情況緊急時,可直接報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處置指揮部。
3、特別重大事故,事故單位領導接報后,必須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組織救援,并在1小時內上報。情況緊急時,可越級上報。市辦領導小組接報后,立即啟動本系統應急處置方案,組織各方面力量積極進行救援。同時在2小時內上報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處置指揮部。
4、應急結束
事故處置完畢后,市辦領導小組決定應急工作結束。根據突發事故性質和工作需要,及時組織專業機構和主管單位開展事故調查及善后工作。對事發原因、處置單位履行職責情況、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援助范圍等進行全面評估,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經核實審查無誤后上報市農委突發事故處置指揮小組。
六、保障措施
。ㄒ唬┩ㄐ排c工程、交通保障
1、各單位要保證應急指揮通訊系統正常工作,確保事故突發時通訊通暢。
2、各單位加強水、電、氣等工程維護,保證其在應急處置過程中運行狀況良好。
3、指揮系統要能夠調用必要的救援器材和交通工具。加強救援器材日常維護,確保其性能穩定;制定交通運輸工具調用方案,確保事故突發時車輛能正常使用。
(二)應急隊伍保障
各單位應依據職能組建安全生產突發事故應急專門隊伍,配備足夠人員,增加必要投入,提高裝備水平。根據應急處置方案,積極開展突發事故應對技能培訓和演練,提高隊伍應急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整體處置水平。
(三)經費保障
本市農機行業要建立專款專用的應急救援資金。各單位要保證安全防范與應急處置所需資金的投入。
(四)社會動員保障
各單位要積極組建突發事故應急志愿者隊伍,實行以民為主,專群結合。對志愿者隊伍的組建、管理和日常訓練等工作予以積極指導和專業支持。
(五)技術檢測保障
各單位加強業務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安全經營的檢測與檢查工作,重點加強農機產品庫房和油料庫房消防、農機田間作業等重點環節的事故突發預測預報工作。
七、宣傳、培訓和演習
1、各單位要結合日常工作,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重點是事故防范、緊急應對和正確處置等基本常識和技能。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突發安全生產事故自救互救技能培訓和演練活動。
2、市農機安全生產突發事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每兩年組織開展一次全行業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綜合演練。本行業突發事故處置人員的技能業務培訓,由市辦突發事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實施。
3、各單位每年要分期對專職、兼職事故處置和救援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每兩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本單位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演練。
事故應急預案3
土方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加強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控制和減少坍塌事故的發生,并在一旦發生坍塌事故能夠當機立斷,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時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波頓科技園研發大樓基坑支護方案)及廣東盛深圳市的有關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制定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工程概況
深圳市波頓科技園一期、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茶光路,本工程研發樓(二期工程)共有地下室二層,a棟塔樓地上結構25層,高度為113.3米,b棟塔樓地上21層,高度為96.8米,其中裙樓3層,總建筑面積94705m2,其中地下室19820 m2,,地上:74885 m2。一期廠房工程包括煙用香精(一)車間3127 m2、煙用香精(二)車間1312 m2、咸味香精車間1691 m2、動力車間725、普通倉庫677 m2、危險品倉庫677 m2、消防水池及泵房661 m2。一期廠房工程總建筑面積8877 m2。研發樓(二期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為10.9米,核心筒開挖深度13.5米,一期廠房除水泵房開挖深度為4.9米外,其余廠房開挖深度為2米。
二、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 長:
組 員: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隊
隊 長:
隊 員:
三、應急預案內容
1 目的
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土方坍塌倒塌事故主要體現在基坑邊坡堆料小于安全距離或堆料荷載過大、邊坡排水不當、邊坡水平及位移觀測不及時等。事故發生后會造成人員傷亡或機械設備損壞。為確保本項目部在發生坍塌事故時,能使受困者迅速脫離險情,救治傷員,將事故發生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 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在發生土方坍塌事故時,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
3 職責
3.1 坍塌事故發生時,由項目部經理負責指揮處理事故。
3.2 項目應急救援隊、施工員、安全員等相關人員應在發生坍塌事故發生地,協同處理事故。
4 應急預案內容
4.1事故發生時的處置措施
(1)盡量使用人工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
(2)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
(3)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
(4)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報告應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第一時間到達后立即組織應急救援隊搶救現場傷員,清理坍塌現場,并做好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5)應急救援隊負責消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
(6)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
(7)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同時準備好車輛隨時準備運送傷員到附近的西麗醫院救治。
(8)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9)加強基坑排水、降水措施;迅速運走邊坡棄土、材料機械設備等重物;加強基坑支護,對邊坡薄弱環節進行加固處理;削去部分坡體,減小邊坡坡度。
(10)技術負責人、現場安全員應對坍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訂相應的糾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告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公司和上級相關部門。
4.2注意事項:
(1)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停止施工,關閉機械,以免二次傷害。
(2)人工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不能輕易放棄,必須堅持到底。
(3)注意觀察基坑周邊建筑物或設備,及時組織人員撤離危險區。
4.3電話報救須知
4.3.1深圳市救護電話:120
4.3.2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a: 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
b: 講清楚傷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樣特征;
c :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
d: 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得救護車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1 坍塌事故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
1.1 公司值班電話:
1.2 項目經理:
6 事故后處理工作
6.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6.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6.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6.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7 附錄
7.1應急設備清單
事故應急預案4
本方案為當觸電事件發生時應急響應的途徑,以保證及時采取積極的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地減輕所帶來的傷害。
一、成立應急小組,落實職能組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在事故發生后,現場的最高負責人為現場的最高指揮人員,統一指揮與調度,最高指揮員應保持冷靜的頭腦,有序的指揮現場救護工作,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護,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在事故后報告事故經過。
3、職能組職責:
1.聯絡組:其任務就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負責事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通知公司,根據情況酌情及時通知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電力部門、勞動部門、當事人的親人等。
2.搶險組:應積極參與緊急救護工作,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與調度,有救護經驗的人員要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參加對傷員的救護,其他人員應保持現場的秩序,配合救護人員工作,并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后配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3.調查組: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及經濟損失等,調查情況及時上報公司。如有上級、政府部門介入則配合調查。
4、維修組:對發生觸電事故的部位,及時隔離,設置警戒牌,及時維修。
二、應急小組地點和電話:
地點:唐?h醫院新址
急救電話---120 火警----119 公安----110
三、觸電響應步驟:
1、立即報警。當接到發生觸電信息時,應確定事故的情節,并立即報告指揮系統,指揮小組啟動緊急預案。迅速報"120"搶救電話電話,并及時報告上級領導。
2、觸電事故發生后,立即停止現場作業活動,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現場有救護經驗的.人員立即對傷員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附錄八或DL-409-91附錄六)中"緊急救護法--觸電急救"實施緊急救護。
3、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作為現場的救護指揮員,指揮現場救護工作,在現場的傷員得到急救的同時,立即使用手機或其他通訊設施拔打"120"電話,與救護中心聯系,要求緊急救護,之后應打電話向公司質量安全辦公室、總經理及其他負責人報告,保護事故現場。
4、質量安全辦公室接到報告后,問清楚救護中心地點,與救護中心取得聯系,落實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傷員能立即得到救護,不因后勤不到位而影響急救;并向公司的總經理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5、事故調查處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調查處理程序規定,觸電事故發生情況報告要及時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查處。事故后分析原因,編寫調查報告,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負責對預案進行評價并改善預案。事故發生情況報告應急準備與響應指揮小組要及時上報公司。
四、加強對安全用電管理,落實安全用電措施措施:
1、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制,與各作業班組、分包單位簽訂《安全用電責任合同書》,把責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地分解到每個班組、個人,落實人人關注安全用電責任心。
2、嚴格貫徹安全用電管理制度。
五、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事故后要分析原因,按"四不放過"的原則查處事故,編寫調查報告,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負責對預案進行評審并改進預案。針對暴露出的缺陷,不斷地更新、完善和改進觸電應急預案文件體系,加強安全用電應急預案的管理。
事故應急預案5
指導思想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思想,按照“預防為主,全員參與”的原則,有效預防、妥善處置可能發生的突發安全事件,確保班級安全。
一、預案范圍
1、樓道擁擠、擠造成的傷亡事故;
2、學校發生的`重特大火災事故;
3、學校內建設工程發生的安全事故;
4、自然災害引發的安全事故;
5、學校發生暴力或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6、寢室內發生的安全事故;
7、學校突發傳染性疾病事故。
8、重點時段的安全事故;
二、機構及職責。
1.組織、協調相關人員迅速開展受傷學生的搶救、現場的安全保衛、事故區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維護班級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2、配合有關部門對肇事者等有關人員采取監控措施,防止逃逸。
3、配合上級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三、工作原則
1、避免傷亡事件原則:事件處置過程中應確保師生人身安全。
2、快速反應原則:在事件過程中必須做到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趕到,第一時間果斷處理。
3、疏導性原則:堅持疏導為主,防止激化矛盾,嚴格區別對待一般學生、群眾和不法分子。 4、盡可能減少損失原則。
5、無條件配合原則:一切聽從領導小組指揮,服從大局,絕不允許出現互相推諉、拖拉、扯皮現象。
四、預防方案的實施
1、要高度重視,把穩定工作做為重中之重,抓緊抓好,確保班級平安。
2、要認真做好排查工作,高度關注重點人員動態,細致耐心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引導工作。
事故應急預案6
一、制定游泳館溺水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目的
為了有效、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溺水事故及其危害,確保泳客生命、財產安全,指導、規范應急處置工作,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應急預案管理主體及職責
(一)公司主管職能部門負責應急預案的編制、審定,指導、監督各項目部做好相關事故的預防工作,定期檢查應急預案培訓、演練的實施情況。公司主管職能部門為應急預案實施的督導部門;
(二)項目部負責對全員進行應急預案培訓,定期進行應急預案演練,并對培訓、演練進行記錄,根據預案演練結果,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及修訂、完善;項目部為應急預案實施的執行部門;
(三)品質部負責對應急預案進行備案,對應急預案培訓效果、演練效果進行檢查、驗證,參照應急預案考核應急預案實施的效果;品質部為應急預案實施的檢查考核部門。
三、應急小組及職責
(一)領導小組
1.組長:項目總監(夜值、節假日期間,夜值經理、值班經理在項目總監到達現場前,行駛項目總監權力)
職責:全面負責組織、協調防溺水工作;發生溺水事故時,下達啟動應急預案指令,全力保證溺水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游泳館安全和秩序穩定,并及時上報公司領導。同時在溺水事件發生后30分鐘內,向集團運營管理部進行電話匯報,并在8小時之內(夜間突發事件于次日10:00前),由項目總監提交由其簽字確認的'書面《突發事件報告》(包括:發生時間、位置、事件原因分析、預案應急措施、應急處理過程、安撫措施及業戶動態等)!锻话l事件報告》每隔8小時及時更新上報,直至提交經由總經理簽字確認的書面結論報告為止。
(二)救生小組
1.組長:救生負責人
2.組員:救生員
職責:負責在發生溺水事故時,及時救生并采取正確的搶救方式進行救助。
(三)秩序維護小組
1.組長:秩序維護工作負責人
2.組員:秩序維護員、中控值機員
職責:負責對事發區域監控、警戒,維護現場秩序。
(四)協助小組
1.組長:現場管理負責人
2.組員:現場服務人員
職責:負責在發生溺水事故時,立即上報,根據上級指令,聯系醫療機構救助事宜,對溺水事故現場進行拍照、記錄,撰寫《突發事件報告》并上報審批,將《突發事件報告》備案至品質部。
(五)品質部調度中心
1.組長:調度主管
2.組員:調度員
職責:接報溺水事故報告,問清事發時間、地點、現場情況、溺水者狀況、報告人姓名、電話等信息;迅速通知項目總監、品質部經理、品質部安全管理主管、主管副總、總經理;與項目總監保持聯系、溝通,掌握現場處理情況信息,根據現場處理需求,協調有關部門實施應急預案,跟進處理過程及結果,存檔備案《突發事件報告》。
四、溺水事故處理程序
(一)當發現有人溺水時,救生員立即入水救人,并吹響口哨,長音報警;
(二)救生員將溺水者迅速救上岸后,視溺水者溺水程度,立即采取正確搶救方式進行緊急救助;救生員須不間斷的對溺水者進行緊急救助至溺水者恢復意識或至醫療機構到場;
(三)其他救生員立即通知現場管理者,在現場管理者獲得溺水報告后,立即通知領導小組組長和秩序維護小組組長,并由領導小組組長下達啟動應急預案指令;
(四)現場管理者在獲得指令后,協助救生員進行緊急救助,必要時,聯系醫療機構,請求醫療救援;同時安排人員對現場進行拍照、記錄;
(五)秩序維護小組組長獲得溺水報告后,立即安排人員對事發現場進行警戒,疏導泳客;在請求醫療救援后,安排人員在路口迎接救護車,并引導救護車及醫療救助人員到達事發現場;
(六)中控值機員通過監控設備對現場進行監控,發現情況,立即報告,排除險情;
(七)現場管理者在溺水事故處理結束后,撰寫《突發事件報告》并上報審批,將《突發事件報告》備案至品質部。
五、溺水救助注意事項
發現有人溺水時,救生員須立即救助溺水者上岸,如溺水者有意識,首先使用救生工具進行救助,須使溺水者頭部露于水面;若溺水者失去意識,救生員應從溺水者背后靠近救助,使其仰臥并將其頭部舉出水面,保持呼吸暢通。
六、緊急救助程序
(一)立即清出溺水者口鼻內異物、雜物、假牙,保持呼吸道暢通。迅速進行控水;救生員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腹部橫置于屈膝的大腿上,頭部下垂,按壓其背部,將口、鼻、肺部及胃內積水倒出。即時排出的水不多,也應抓緊時間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千萬不可因控水而延誤搶救時間;
事故應急預案7
1、 施工現場發生重大機械設備事故,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機,保持事故現場。如發生人員傷亡,項目部負責人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傷員,立即電告分公司領導和公司領導。
2、 報公司主要領導以及設備、安全部門負責人應終止工作,火速趕往事故現場,組織搶險工作,并立即成立以總經理為首的搶險指揮部。
3、 公司各部門和各基層單位必須無條件服從搶險指揮部的指揮,保證人員、機械、物資和車輛的'有效調度。
4、 設備主管部門應組織有關人員在第一時間趕住現場,根據現場不同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搶險措施、方案等。
5、 如機械設備事故損壞了供電、通信等部門的設施,指揮部應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并指派人員積極配合他們的突擊搶修。
6、 緊急情況出現后的報警與社會救助機構聯系方式:報警電話110;急救中心電話120;火警119。
7、 事故出現后與有關處室及領導聯系電話如下:
各職能部門,工程管理處……安全處……;設備處長……;
事故主要機械器具配備:塔吊、汽車吊T,打樁機;土方機械、裝載機,氧氣、乙炔;千斤頂,張拉機械,井架等。
8、 企業領導和主管部門必須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認真進行分析和處理。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年 月 日
事故應急預案8
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為了進一步改善學校及周邊治安狀況,創造學校及其周邊地區的良好治安秩序,迅速、有效地處置學校周邊突發性安全事故,防止事態的擴大蔓延,波及學校,維護師生切身利益,保證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營造安全、穩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特制定本預案。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處室人員要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領導,做好校園周邊治安處置應急工作,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2、嚴格執行值班制度,保安、門衛人員要24小時有人值班,不準擅離崗位,按時值班并做好出入登記,妥善處理值班期間發生的問題。
3、如果校園周邊有安全事件發生,如有事件發生,保安、門衛人員要立即采取措施,為防止不良分子逃逸,在制止、制服之前,要關閉校門。
4、校園周邊治安事故發生后,得知情況者應在第一時間報告學校安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立即啟動本預案。
5、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維護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保護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是學校應急處理工作的出發點和主旨。
(2)預防為主原則。積極預防和,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對學校的影響和危害;將預防與應急處理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控制危機,力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6、校園事件的應急處置
在事故現場的教師組織好學生,一邊指揮學生進行緊急疏散,一邊以最快速度將發生事故信息傳遞到指揮機構學校安全領導小組。指揮機構(學校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得到信息后,馬上進入應急狀態,啟動應急方案,按工作職責迅速趕到現場,指揮全校師生進行緊急疏散,開展搶險活動。
(1)應急指揮
沈桂香為應急處理的第一指揮(最高負責人),負責指揮學校的一切事故的應急處理和協調工作,調度人力物力全力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張麗萍為應急處理的第二指揮,協助第一指揮開展好工作,張淵益應急處理的現場指揮;若第一指揮因故不在,則由第二指揮指揮,若第一二指揮不在,則由賈海霞指揮。若以上老師都不在,則由賀守靜老師指揮。
。2)現場秩序維護及救援搶險
由組長沈桂香老師、副組長張淵益、張麗萍老師帶領保安、賈海霞、賀守靜及體育組全體人員,立即趕到事故現場,開展好現場的秩序維護及臨時性的搶險工作。
。3)各班學生秩序維護及疏散
由組長于寶娣老師、副組長黃寶鳳、張紅芹老師帶領各班班主任老師和各班科任教師,負責維護各班學生的秩序,做好對學生的安撫等工作,一般情況下不準學生出教室,若必須撤出教室時,則要在聽到指揮員廣播或其它形式的指令后,方可組織學生進行有序的疏散,疏散地點一般以學校籃球場為集結點,若遇緊急情況,可直接將學生疏散出校門。
。4)救援及求援醫護
若出現傷員,則由組長李明帶領郭崇明、王麗雯、沙淑霞等老師,立即進行現場的緊急救援和簡單的醫護處理工作,經學校應急處理指揮組長或現場指揮等人同意后,向上級醫院等請求支援。
。5)事故調查
由組長楊潔老師帶領涉及班級的班主任、各年級組長,在開展搶險、應急的同時,對事件的原因、發生經過、危險情況等做詳細的調查,記錄在案,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和現場指揮提供準確、詳實的數據,為指揮做作正確的處理提供依據,并備以后查閱。
。6)信息上報
若造成事故,一般情況下由組長沈桂香老師在向小組成員通氣后,準確及時地向上級(教育局、鎮政府等)報送信息;若沈桂香老師不在,則小組成員必須向他報告,并經沈桂香老師授權或同意后,方可準確及時地向上級(教育局、鎮政府等)報送信息。
。7)家長工作
由組長徐文杰帶領中民等老師,負責做好對家長的`接待、安撫、解釋等工作。
。8)媒體接待
由組長沈桂香老師帶領張淵益、張麗萍、賈海霞、賀守靜等老師,負責做好媒體的接待和解釋工作。
。9)后勤保障
由組長黃德生帶領黃春蘭等老師,負責應急處理的財物保障工作,盡一切力量,保證物力、資金到位。
7、事故的善后處理
若造成傷害事故,則要做好善后處理,特別是要做好家長工作和媒體接待工作和后勤保障等。
。1)學校要切實做好死難或受傷學生的就醫工作,做好涉及學生的家長的安撫、慰問工作,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維護學校穩定。
。2)聯系學校法律顧問,咨詢處理、處置意見,請其從法律的角度給予指導,關開展相關工作。
。3)協助部門對事件進行調查和處理。對突發緊急情況及時展開調查,查清事實,查明原因。事故的調查處理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和客觀事實。
(4)對傷亡學生的賠償要依據《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執行。
事故應急預案9
一、目的:為了使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全面處于環保,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導下的良好運行狀態,充分發揮設備效能,預防和減少因機械化設備事故可能產生的后果,確保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二、適用于本現場重大機械化設備事故及其他突發性機械傷人事故。
三、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四、專門小組
1、事故指揮組負責人:****
2、事故現場搶救組負責人:陳志偉 13952096824
3、事故現場清理組:*******
4、事故搶救組負責人:*****
5、事故原因調查處理組負責人:*****
五、職責
1、事故指揮組:全面負責事故處理的.指揮、協調工作,向上級部門及相關部門及時報告,如機械設備事故損壞了,供電通信相關部門的設施,組織搶救。
2、事故現場搶救組:負責突發機械事故現場傷員搶救。同時應切斷電源、火源(晚間除留必要的照明)施救,以快速送往就近醫院救治,如來不及疏送,應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求救。
3、事故現場清理組:負責在第一手資料收集后,開展對事故現場的清理、排障工作,并盡快恢復生產原貌。
4、事故搶救組:負責傷者送醫院,家屬接待等工作。
5、事故原因調查處理組:負責對突發機械設備事故現場進行第一手資料取證、搜集,在獲取各小組第一手資料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事故分析,分清責任大小,拿出處理意見,并召開擴大的事故分析會,宣傳處理結果,最后封儲備案。
六、應急電話
公司領導:
市急救中心:120 電信搶修:112 供電搶修:83372222
有線電視搶修中心:……煤氣搶修中心:……
自來水搶修中心:……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年 月 日
事故應急預案10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為進一步提高全鎮保障安全生產工作和處置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能力,確保突發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及時、有效,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我鎮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ㄈ┓诸惙旨
本預案中的安全生產事故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根據安全事故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全鎮安全生產事故主要分為以下二類:
1、事故災難。主要包括交通運輸事故,火災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件等。
2、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動物疫情,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上述安全事故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安全事故可能和其他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引發次生、衍生事件,應當具體分析,統籌應對。
。ㄋ模┕ぷ髟瓌t
1、以人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預防為主,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經常性地做好應對安全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鎮、村、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轄區內安全生產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4、依法規范,加強管理。結合實際依法制訂、修訂應急預案,依法處置突發安全生產事故,切實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使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建立聯動協調制度,整合社會資源,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轉動高效的應急管理體制。村委和企(事)業單位要協調周邊地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6、依靠科技,提高素質。采用先進的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應急管理中的參謀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提高公眾自救、互救,應對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綜合能力。
。ㄎ澹⿷鳖A案體系
全鎮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包括:
1、鎮總體應急預案。鎮總體應急預案是全鎮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鎮政府應對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適用于鎮域范圍內的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
2、鎮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是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安全生產而制定的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應急預案,由鎮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和相關室、所、辦(中心)制定,報鎮政府批準后實施。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氣象、地質、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等。
。2)事故災害:主要包括交通運輸事故、生產加工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火災事故、危險化學物品泄露、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農村群宴、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六)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類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
上述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可能和其它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引發次生、衍生事件,各部門應當具體分析,統籌應對,既要明確責任,又要協同作戰。
按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原則上可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級。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分級標準是信息報送和分級處置的依據。
鎮機關各部門要根據以上分類分級的要求以及責任劃分,積極與上級對口業務部門聯系,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出相應處置工作方案和協作方案。各類預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變化,由制定單位及時修訂。
二、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
1、關于楊橋畔鎮安全生產應急隊:隊長:
副隊長:
隊員:第一組:
第二組:
鎮黨委、政府是全鎮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研究決定、部署和推動全鎮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分管領導按照業務分工,負責相應類別安全生產的應急管理工作。
2、指揮機構
根據鎮各相關專項預案的規定,啟動預案時自動組成相關應急指揮機構,相關應急指揮機構總指揮一般由鎮長擔任,分管安全的副職領導任副總指揮兼辦公室主任。
三、預測、預警
各村會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完善預測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防患于未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通過對監測信息的分析研究,對可能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時間、地點、范圍、程度、危害及趨勢作出預測。
突發安全生產事件進入預警期后,鎮突發安全生產事件應急指揮部可以根據需要,采取轉移、撤離或疏散可能受到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等措施。同時要求各類救援隊伍進入待命狀態。四、應急處置
1、信息報告
較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事發地村委會要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的同時立即如實向鎮政府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鎮政府及時向上級安監部門和縣政府報告。
2、先期處置
任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村、居委會和事發單位應立即派員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有關人員進行先期處置,控制事態并將處置情況隨時報鎮政府,鎮政府視情決定趕赴現場指導、組織派遣應急隊伍,協助事發地做好應急處置工作。鎮政府要密切跟蹤事件發展態勢,及時傳達縣安監部門按指示和要求并做好綜合協調和督促落實工作。
3、指揮與協調
鎮政府處置安全生產事故,主要任務是:提出現場應急行動的原則要求;組織協調有關單位負責人、專家和應急隊伍參與應急救援;制訂并組織實施搶險救援方案,防止引發次生、衍生事件;協調有關部門提供應急保障,及時向縣安監局和縣委、縣政府報告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處理其他重大事項。
4、擴大應急
發生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依靠一般應急處置隊伍和社會力量無法控制和消除其嚴重危害時,需要實施擴大應急行動。鎮政府按照有關程序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態的非常措施并向縣政府報告。
5、應急結束
安全生產的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完成,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應急處置隊伍撤離現場,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
五、后續工作
1、善后處置
善后處置工作以事發地村委會和單位為主、鎮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進行,必要時報請縣政府協調。主要內容包括:對安全生產事故造成傷亡的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助或給予撫恤,對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對緊急調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規定給予補償。
2、調查與評估
特別重大、重大和較大安全生產事故處置結束的同時,鎮政府形成書面報告縣安監部門和縣政府。
六、應急保障
(一)各村企(事)業單位、鎮機關各部門要組建應急預備隊伍,鎮機關相關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培訓,強化應急協調配合,增強救援能力。任何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發生后,村鎮兩級和事發單位應及時派員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有關人員進行先期處置,相鄰地段的村組和邊緣單位要積極組織治保巡邏隊、民兵和廣大群眾協助事發地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控制事態發展。
。ǘ╂傌斦龊脩碧幹盟璧馁Y金、物資、裝備、儲備等工作,并逐步建立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應急經費投入機制。應急工作的日常經費由鎮機關相關部門提出,經鎮財政所審核后,按規定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對受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影響較大的行業、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鎮機關有關部門要及時研究制定相應的補償或救助政策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政府)審批。
(三)鼓勵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所需的資金、物資、裝備進行捐贈和援助。
七、宣傳和培訓
各村、各部門要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預案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責任感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會的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八、責任與獎懲
鎮政府對參加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在處置工作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生產安全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精選篇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編制目的
為了規范煉鋼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增強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在事故發生時,能及時做出相應的應急響應,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以及集團公司相關制度和辦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適用范圍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發布、備案、培訓、演練和修訂等工作,適用本制度。
第三條職責
應急預案的管理遵循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區域管理負責制為主的原則。
第二章編制
第四條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二)結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
。ㄈ┙Y合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
。ㄋ模⿷苯M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ㄎ澹┯忻鞔_、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
。┯忻鞔_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本地區、本單位的應急工作要求;
。ㄆ撸╊A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ò耍╊A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五條應急預案編制人員
應急預案編制人員由安全科、技術質量科、生產計劃科、機動科、辦公室、勞人科、工會、黨群等部門人員組成,必要時可邀請相關專家。各部門根據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辨識結果、重大危險源及重要環境因素日常管理的重點組織編制廠級應急預案,對于涉及多個單位的廠級緊急情況,由主管部門(或其指定單位)負責編制。
第六條應急預案的體系和內容
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編制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并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建立覆蓋全面、上下銜接的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體系由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構成。
。ㄒ唬┚C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本單位處置事故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和突發事件的綜合性文件。編制應急預案應包括的內容:
。╝)建立應急機構并明確總指揮及各級人員職責和權限;
(b)指明危險物性質與危害;
。╟)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原因,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
。╠)發生事故或緊急情況時,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應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相關人員撤離的應急措施;如可能伴隨的后果,應考慮的相應緩解措施,以減少與控制其造成的環境影響;
。╡)應急設備、物資調撥;
。╢)重要設備和文件的保護;
(g)應急聯絡,包括外部相關人員和組織的.聯系電話及聯系方式、方法。
。╤)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ǘ⿲m棏鳖A案是針對具體的(存在的重大危險源)、特定事故類型的緊急情況而制定的應急預案,說明單一應急行動的目的和范圍,通過危險源辨識,制定處置措施,程序內容具體詳細,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ㄈ┈F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F場處置方案應具體、簡單、針對性強,F場處置方案應根據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編制,做到事故相關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ㄋ模⿷鳖A案應當包括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應當經常更新,確保信息準確有效。
第三章評審、發布、備案
第七條應急預案的評審
(一)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應當按照分級評審的原則對應急預案組織評審。涉及相關職能部門或者需要有關部門配合的,應當征得有關部門同意。
(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應當組織有關專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評審應當形成書面紀要并附有專家名單。
。ㄈ╊A案評審應當注重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預防措施的針對性、組織體系的科學性、響應程序的操作性、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應急預案的銜接性等內容。
。ㄋ模┟磕旮鲉挝粚λ撠煹膽鳖A案進行一次評審,對需要進一步改正完善的應急預案予以修訂。當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事故單位應負責對應急預案予以評審和修訂。
第八條應急預案的發布
應急預案經評審或論證合格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印發。
第九條應急預案的備案
(一)本單位各級各類應急預案經評審合格后由安全科負責匯總、備案。
(二)各專業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將應急預案報送上級公司主管部門備案。
。ㄈ┬枰獋浒傅膽鳖A案包括:廠級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
第四章培訓、演練、修訂
第十條應急預案的培訓
。ㄒ唬└鲉挝回撠煵扇《喾N形式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確保能夠正確實施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各單位應當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預案培訓、演練。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本單位的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資源保障情況以及針對不同類型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措施等。
第十一條應急預案的演練
(一)本單位應當結合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定期組織預案演練,以不斷檢驗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管理和應急技能水平。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二)對于可以組織演練的應急預案,在必要時由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各單位負責組織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的演練。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應急預案演練組織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三)保持應急準備、響應、評審修訂、培訓和演練等相關記錄。
第十二條應急預案的修訂
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三年修訂一次,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
(一)因兼并、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經營方式、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的;
。ǘ┥a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ㄈ┲車h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的;
。ㄋ模⿷苯M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
。ㄎ澹┮罁姆、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鳖A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的;
。ㄆ撸⿷鳖A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的。
。ò耍⿷鳖A案修訂后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報告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并按照有關應急預案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三條各單位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及裝備,建立使用狀況檔案,定期檢測和維護,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第十四條發生事故后,相關單位應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有關力量進行救援,并按照規定將事故信息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事故應急預案11
一、目的
為確保我項目部觸電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項目部觸電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本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XXXXXXXX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具體分工如下:
l 、負責現場,其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指揮。
2 、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指揮部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電力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勞動部門等單位的溝通,并及時通知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當事人的`親人。
3 、負責維持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并保持與當地公安部門的溝通。
4 、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負責保持和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
三、觸電事故應急措施
1 、觸電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報告責任人(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
2 、項目管理人員獲得求救信息并確認觸電事故發生以后,應:
、 :立即采用絕緣材料等器材使觸電人員脫離帶電體:
、 :立即組織項目職工自我救護隊伍進行施救;并立即向當地急救中心(120 )、電力部門電話報告。
③ :立即向所屬公司、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情況并尋求支持;
、 :嚴密保護事故現場。
3、項目部指揮部接到電話報告后,應立即指令全體成員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4、當事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搶救以后,指揮部即指令善后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① :做好與當事人家屬的接洽善后處理工作
、 :按職能歸口做好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
四、應急物資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物資。
五、注意事項:
1、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
2、要求心肺復蘇堅持不斷進行(包括送醫院的途中)不能隨意的放棄。
六、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匪警:110
項目負責人:
事故應急預案12
以下是一份學生溺水事故應急預案:
1、立即報警:發現有人溺水時,應立即報警并呼叫當地急救服務。
2、救援者必須具有相關經驗:救援者必須具有相關經驗,能夠使用救生設備或其他救援工具進行救援。
3、確保其他人安全:在發現有人溺水時,必須確保其他人的安全。如果有其他人在場,必須盡力讓他們離開溺水者,并提供緊急聯系方式。
4、使用救生設備:如果可能,必須提供救生設備或其他救援工具,例如浮具、救生圈、繩索等。
5、不要試圖直接救援:不要試圖直接救援溺水者,因為這可能會使他們更加危險。相反,應該嘗試將溺水者拖向岸邊或將其推上岸邊。
6、通知學校:一旦確認有人溺水,必須立即通知學校。學校應該派遣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并確保所有學生得到適當的'保護。
7、記錄事件:必須記錄事件,包括溺水者的姓名、年齡、性別和聯系方式。這將有助于在需要時提供相關信息。
8、提供緊急聯系方式:提供緊急聯系方式,例如電話或短信。這將使其他人能夠及時采取行動并提供支持。
9、確保學校安全:一旦事件得到處理,必須確保學校和周邊地區的安全。這包括加強學校和水設施的安全,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事故應急預案13
一、現場防汛、防雷㈠、防汛、防雷責任
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防汛安全工作
1、組織宣傳、報告防汛、防雷法規、規章和防汛、防雷技術規范,組織指定和審查施工現場的防汛安全方案和措施。
2、加強領導,全面落實各項防汛、防雷責任制。
3、每天收看天氣預報,及時向氣象、水文部門了解天氣和雨水情況變化,及時開展防洪防汛工作,特別要加強局地強降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防雷、防汛工作。
4、堅持以人為本,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一旦發生險情,要及時搶護和預警,及時轉移群眾,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5、及時核實上報險情、災情。
6、組織防汛安全檢查,糾正違章行為,研究消除防汛隱患的措施。
7、協助防汛機關檢查,確保安全度汛。
二、義務防汛隊
組建義務防汛隊并接受經理部所組織的業務學習及培訓。義務防汛隊在汛情發生時能夠迅速到達現場、疏散人員、保護現場物品、協助實施防汛抗洪措施。
三、現場防汛管理規定
因施工需要搭設的臨時建筑,應符合防汛要求,不得搭設在低洼易積水處。
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應符合防汛安全要求。
非經施工現場防汛負責人何英志批準,汛期中任何人不得在施工現場內住宿。
四、發生汛情時的處理措施
1、發現人員立即報警。
2、組織義務防汛隊人員立即進行排水疏通,排除險境。義務防汛隊員要養成遇險不慌,臨危不懼的堅強意志,學會指導他人疏散、自救的方法。要做到:正確通報、防止混亂;創造條件、疏散掩護;加強防護、安全疏散;正確選擇路線,有序疏導。
五、施工現場的防汛預案
1、施工現場必須遵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確定項目經理負責保衛工作。
2、料場、庫房的設置應符合防汛安全要求,并配有必要的防范設施。
3、現場有水泵、排水管道等排降水設備。
4、現場組織每月定期檢查防汛工作落實情況,檢查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要限期整改。
六、施工現場的防雷預案
1、遇有雷雨天氣,特別是聽到雷聲后,安全員到現場進行巡查,提醒作業人員注意防雷安全,必要時將施工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內;
2、雷雨天氣不在空曠地區使用手機、對講機等通訊工具;3、雷雨天氣時,室內人員不靠近水管、暖氣管等金屬管道及配電箱,也不停留在門窗處;
4、雷雨天氣施工時,不肩扛金屬材料和潮濕木料行走;5、施工現場各種施工機械設備、臨時設施符合防雷安全要求。
事故應急預案14
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法規及市、區、街相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結合本社區實際、制定預案,杏林社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規范和強化杏林社區對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管理,進一步提高社區保障生產安全和處置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及其造成的損害和影響,保障本社區企事業單位和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為打造平安社區、和諧社區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組織機構
根據工作需要,成立杏林社區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應急事件管理委員會,
名單如下:
主 任:周 莉 杏林社區書記
副主任:翁麗梅 杏林社區工作站站長
李榮清 杏林社區副書記
蘇 欣 杏林社區副主任
成 員:杏林社區安全員
杏林社區干事
杏林社區片警
杏林社區巡防員
三、分類與分級
本預案所稱的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是指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嚴重社會危害,危及本地區安全生產的緊急事件。安全生產事故按其性質和嚴重程度、傷亡人數,財產損失等因素,分為三級:1級(特大)、2級(重大)、3級(一般)
四、預測與預警
社區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完善預測預警機制,注意收集在社區內可能會造成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對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1、建立了杏林社區安全生產工作網格化管理體系。
社區成立了以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的地區安全生產工作促進委員會,每位社區干部都作為責任人負責包保社區內的安全生產工作。繪制社區安全生產工作網格化責任區示意圖。社區一把手為責任區第一責任人,并將駐社區內重點生產經營業員單位、安全生產危險源與安全隱患單位、機關單位、餐飲娛樂等單位在示意圖上做了標記,社區安全生產安全工作責任體系一目了然。
2、建立了安全工作例會制度。
一是定期召開安全工作專題調度會,就安全生產工作的某一個專題,如防火工作、危險源排查工作等進行工作調度,二是制定了社區每周的例會制度,就社區上一周的安全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對未來一周的安全工作進行安排和布置
3、健全完善社區安全生產工作檔案
地區安全安全生產工作檔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工作總結《杏林社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一是地區安全工作的`組織機構和責任分工,二是各種規章制度和文件;三是駐社區生產經營單位一覽表、重點單位情況表;四是對重點安全隱患單位的排查、整改、復查、上報的記錄;五是社區與駐社區單位簽訂的“安全生產責任狀”;六是社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會議記錄和各種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的活動記錄。
4、建立了社區安全生產檢查、督查工作機制
預防和排除安全生產的隱患,首先要以日常檢查為主。責任區第一責任人(社區書記)負責本區域內所有單位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定期組織人員對單位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定期組織各個責任區的責任人進行互查,并不定期組織人員對某個責任區的單位進行抽查。
5、加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力度
提高駐社區企事業單位、個體戶、社區居民的安全生產意識是一項重點的工作。社區要加大了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宣傳活動和演練活動。
6、制定信息上報制度
社區要綜合分析可能引發的各類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預測預警信息并及時上報。加強值班和信息報送的有關規定,配備專職值班人員和監測人員,加強應急值班和信息報告。
社區在確認可能引發某類突發性安求全責備生產事故的預警信息后,要根據制定的應急預案及時開展部署,迅速通知各相關單位和部門采取行動,防止事件的發生或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預測將有較大以上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時,社區應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趨勢,根據事件的發展狀況和嚴重程度,快速將動態信息報告區、街兩面三刀級應急委。信息報告應及時、準確、規范。
五、處置與響應
1、地區突發性消防安全事故發生后,社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控制事態,組織搶險救援的同時,及時匯總相關信息并迅速報告。對于一般性、較大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或者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可能演化為特別重大、重大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如實向區、街頭應急辦報告,來不及形成文字材料的,通過電話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報告主要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及已經采取的措施等。應急處置過程中也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2、社區突發性消防安全事故發生后,社區書記及相關責任人要立即趕赴現場指揮開展救援行動。應維護好事發地區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員疏散和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盡全力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及時掌握事態進展情況,隨時向區、街應怎辦。同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盡快研究確定處置方案。
3、在接到上級結束應急處置工作的命令后,按照規定,在指定時限內,就發生突發性消防安全事故的有關情況,現場處置工作以及善后工作情況整理成方字材料向區、街應急委報告。
4、應急工作宣告結束后、社區要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恢復恢復正常社會秩序。
社區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及時修訂本預案。
事故應急預案15
為提高管理處應對火災事故的處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確保高速公路安全暢通,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交通運輸部《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安徽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徽省交通運輸廳交通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預案,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管理處轄段內火災的預防與應急準備、信息報告、應急處置與救援等工作。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確保安全。始終將保障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最終目的,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優先保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道路、收費站安全暢通。
2、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提高全處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預警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裝備等各項準備工作,做到早預防、早報告、早處置。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實行分級響應、分級負責、上下聯動、部門聯動,明確責任人及其指揮權限,落實崗位責任制。參與應對工作的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協同應對。
4、依法依規、快速高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提高應急
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形成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快速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
三、應急指揮體系
應急指揮體系火災事故應急指揮部、應急辦公室、監控中心、應急工作組構成。
。ㄒ唬⿷敝笓]部組成
1、為加強火災事故的防御和處置能力,管理處結合實際,成立管理處火災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長:
副指揮長:成員:
應急指揮部下設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設在,同志兼任應急辦公室主任。應急指揮部負責落實及督促其他部門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2、應急指揮部職責
。1)統一指揮管理處突發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掌握現場應急救援情況,協調現場應急救援行動;
。2)決定火災事故的處置決策和應對措施,協調相關實施處置事宜;
。3)評估應急處置效果,適時調整方案;
。4)向上級應急辦報告應急處置工作情況;
。5)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ǘ⿷鞭k公室
應急辦公室是應急指揮部的應急工作機構,其職責如下:
1、執行應急指揮部的各項決策、指令,組織實施現場處置工作,協調、配合當地政府及公安、消防、醫療救護、武警等部門實施處置行動;
2、負責應急信息的接收、處理、傳遞、通報并及時向應急指揮部提出報告和建議;
3、負責組織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設備、物資趕赴事故現場,在現場指揮機構統一指揮下,實施救援行動;
4、全面掌握事態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及相關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提出具體處置意見,為決策提供依據;
5、負責現場處置工作的總結、報告;
6、承辦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監控中心(信息中心)
應急狀態時監控中心在應急指揮部領導下開展工作。其職責如下:
1、實施24小時值班接警工作;
2、接收、處理上級和信訪、公安、消防等部門的預測、預警信息,跟蹤監測火災應急信息,實時向應急辦公室報告;
3、負責信息系統通信保障工作,負責交通突發火災事故預測、預警支持系統正常運行工作;
4、承辦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ㄋ模⿷惫ぷ鹘M
應急工作組由管理處內相關部門組建,在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具體承擔應急處置工作。應急工作組分為五個應急工作小組,各組人員名單由應急辦公室擬定,應急指揮部審定。各組人員應分工明確、責任清晰。當應急指揮部決定啟動Ⅱ級(含)以上預警狀態和應急響應行動時,應急工作小組成員由組長召集立即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組長因故缺位時由應急指揮部指定人員擔任。
1、綜合協調組
由辦公室負責人任組長,辦公室有關人員組成。
(1)負責起草重要報告、綜合類文件;根據應急指揮部和應急辦公室的要求,統一向集團公司報送應急工作材料;
。2)負責收集、處理相關新聞報道,及時消除不實報道帶來的負面影響;
。3)承辦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滅火救援小組
由分管領導任組長,有關職能部門有關人員組成。
。1)按照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2)負責現場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和指揮,保障行動安全;
。3)當火災應急處置工作由地方人民政府或其他部門統一指揮時,服從指揮,積極配合開展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4)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現場火情;
(5)指定專人負責與各應急小組溝通聯絡,協調應急工作,并及時向組長匯報情況;
。6)承辦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3、交通管制小組
由路政稽查科負責人任組長,路政人員、養護人員組成。
(1)在火災處置期間組織、協調實施交通管制措施,指導相關單位做好清障救援工作;
。2)組織、協調疏通火災事故導致的道路、收費站堵塞,配合公安交警部門做好疏導交通工作;
。3)負責公路通阻情況統計及公路滯留人員數量上報工作;
(4)承辦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4、后勤保障小組
由經營科負責人任組長,經營科、辦公室有關人員組成。
。1)盡最大努力對滯留在高速公路上的司乘人員提供食品、飲水等保障;
(2)負責應急狀態期間24小時后勤服務保障工作;
(3)承辦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5、總結評估小組
由處領導任組長,由其他應急工作小組及有關人員組成。
。1)對突發火災情況、應急處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績、存在的主要問題等進行總結和評估;
。2)承辦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預防預警
(一)預防與預警原則
本著早發現、早報告、早預防、早處置的原則,建立完善預防和預警機制,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風險分析、預防、預警工作。
。ǘ╊A防
1、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
2、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準;
3、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4、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
5、對發生火災可能性較大的區域,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禁止標志,實行嚴格管理;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記錄。
。ㄈ╊A警行動
1、應急辦公室接到火警報告后,要立刻以電話向應急指揮部通告火警信息;
2、各部門加強監測措施,做好應急處置準備工作,并將應急處置準備工作情況上報應急辦公室。
【事故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事故應急預案09-05
電梯事故應急預案03-31
事故安全應急預案08-22
停電事故應急預案07-09
電力事故應急預案08-09
地震事故應急預案07-28
事故相應應急預案10-24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06-23
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08-05
事故救援應急預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