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難免會面對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為了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響應,時常需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檢驗科應急預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檢驗科應急預案 1
為了有效預防實驗室污染,有效應對實驗室突發污染事件,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準確,保障實驗工作人員的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防止實驗室污染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加強檢驗工作的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預案,確保一旦發生實驗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時,能及時、規范、科學、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檢驗科發生的、與實驗室安全相關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員健康以及社會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實驗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員受到實驗室內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侵害;
3.有毒有害化學試劑被泄漏出實驗室事件。
4.由于停電、火災等不可預測因素所引起的實驗室其他污染事件。
當出現以上適用范圍中的任意情況,啟動本預案。
二、應急管理小組
有危險品安全事件應急管理小組,科主任任組長,制定實驗室安全防護指導方針,規劃對實驗室的硬件建設、組織實施科學管理。在實驗室化學危險品安全事件發生時,決策指揮,調動人員,全面部署。發生突發事件后應急處理小組全體成員,應立即按實驗室污染突發事件處理的技術規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調查原因,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預防措施
1.加強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對實驗室設備的配置、個人防護和實驗室安全行為應按《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確規定。
2.建立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專庫,對于劇毒化學品建立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
3.增強安全意識,合理完善實驗室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消除安全隱患。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開展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強安全保衛,防止不法之徒盜竊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用于對人群進行化學恐怖攻擊,對公眾健康產生嚴重損害,影響社會穩定。
5.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為各種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建立檔案和使用紀錄,填寫準確。每次使用后及時登記,發現遺失或被盜,立即報告(見處理程序)。
2.建立檢驗科工作人員健康檔案,定期體檢。發現與實驗室安全事故有關的人員傷害應立即報告。
3.定期開展自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發出預警通報。
四、應急控制措施
1.對實驗室安全事件綜合評估
1.1流行病學調查包括事件發生的原因、接觸人員的發病情況、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1.2對污染的'物品、區域、侵害的人員進行采樣和檢測,以確定事件的性質與危害。
1.3對污染區及其周圍的地區進行衛生監測。對于有毒有害化學品、放射源的丟失或被盜事件,應監測生活資源受污染范圍和嚴重程度,現場調查和取證人員應采取適宜的防護措施。
2.現場控制措施
2.1根據實驗室安全事件發生的規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圍,封閉或封鎖相關實驗室或實驗區。
2.2對于受到實驗室安全事件影響的病人實行就地報告,通過“綠色通道”送至實驗室人員感染救治點。對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預防性服藥、留檢、醫學觀察或隔離。在可能波及的范圍內,開展疑似病例的搜索,開展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暴露因素的調查。
3.對于查明的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的物品要對其進行封存和銷毀,緊急封閉公共飲用水源等公眾共用設施。
4.對受到污染實驗室等所有場所、物品等進行消毒處理,具體方法參照《消毒技術規范》。
5.樣本、菌(毒)種在運輸、儲存中被盜、被搶、丟失、泄漏的,承運單位、護送人、保藏機構應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時內分別向承運單位的主管部門、單位的主管部門報告。出現大量或毒性極大的有毒有害化學試劑丟失、并有跡象出現嚴重危害公眾健康事件時,應立即上報有關部門,必要進行人員疏散。
3.追蹤監測
追蹤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區的高暴露人群,開展主動監測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4.上報與部門協調
及時上報,報告程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對于有毒有害化學試劑丟失的事件,立即上報公安部門,并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盡快查明下落。對于受到侵害事件的實驗室人員,積極與醫療部門協調,提供有關資料,盡早確診,盡早治療,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應急處理程序
1.一般性污染應急處置措施
1.1如果實驗室發生有毒、有害物質潑濺在工作人員皮膚或衣物上,立即用自來水沖洗,再根據毒物的性質采取相應的有效處理措施。
1.2如果實驗室發生有毒、有害物質潑濺或泄漏在工作臺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沖洗或時用中和試劑進行中和后用清水沖洗。
1.3如果實驗室發生有毒氣體泄漏,應立啟動排氣裝置將有毒氣體排出,同時開門窗使新鮮空氣進行實驗室。如果發生吸入毒氣,造成中毒應立即搶救,將中毒者移至空氣良好處使之能呼吸新鮮空氣。
1.4經口中毒者,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復洗胃,洗胃時要注意吸附、微酸和微堿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及保護胃黏膜的原則。
1.5微生物感染性標本,菌種,菌種保存液泄漏時,先用吸濕材料吸干,在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覆蓋1小時以上后,再按常規清潔。
2、嚴重性污染應急處置措施。
按照《中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調查處理》第二章第四節急性化學性傷害調查處理的方法進行處置。
六、保障措施
1.技術保障:加強科學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強化實驗室規范化建設。
2.人員培訓:加強對涉及實驗室安全的監測與預警、疫情分析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消毒隔離技術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加強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責任方面的培訓。
3.監督檢查:實驗室要定期自查,建立實驗室檢查制度。
4.應急演練:應急演練工作每兩年不少于1次。演練工作應根據性質的不同分類進行。
檢驗科應急預案 2
為加強和規范醫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結合醫院檢驗科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消防應急預案。
目的:
制定消防應急預案的目的,是為了面臨突發火災事故時,能夠統一指揮,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資源,迅速針對火勢實施有組織的控制和撲救,避免火災現場的混亂無序,防止貽誤戰機和漏管失控,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依據: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醫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為依據,嚴格依法實施。
組織機構:
成立檢驗科消防應急指揮小組,負責火災現場的指揮。組長:郭燕組員:梁快、楊婷、邱小小、廖維玲、杜楊、喻茂文疏散引導員:楊婷應急報警員:杜楊火災撲救員:梁快、廖維玲、喻茂文
人員職責:
組長職責:指揮協調開展工作,迅速引導人員疏散,及時控制和撲救初起火災;協調配合消防人員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疏散引導員職責:及時組織火情現場非科室人員,應用衣服堵住口鼻,彎下腰,以最低的姿勢迅速撤離火災地點,并應及時將傷害、傷亡情況及時上報上級應急救援組織。
應急報警員職責:
應立即向醫院消防控制小組和后勤部報告,必要時打119電話報警。
火災撲救員職責:選用正確的滅火方法及時滅火,危及電器設備時應立即切斷電源,聽到報警后,所有人員要積極參加撲救。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及時有效的保護和轉移檢驗儀器設備。
火災處理的一般程序:
1、報警:第一發現火情的人員要立即報警,撥打醫院報警電話及119火警電話。報警要求(說明失火的單位名稱和具體地址,起火點的位置,起火物品名稱,火情的大小,火災現場有沒有危險品,是否有人員傷亡,報警人員姓名和電話號碼)。
2、撲救:所有應急人員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達現場。在應急搶救過程中,本著“救人先于救物”的`原則下進行,參加搶救的人員要勇敢、機智、沉著,做到緊張有序,一切行動聽從指揮,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指揮組。要迅速組織人員逃生,消防車到來之后,要配合消防人員撲救或做好輔助工作。
3、清點:處置結果后或在消防隊到場后,及時清點人員和疏散的重要物資,查清有無人員被困于火場中以及有哪些重要物資需要疏散,并將情況及時報告主要負責人。
注意事項:
1、火災事故首要的一條是保護人員安全,撲救要在確保人員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
2、火災第一發現人應判斷原因,立即切斷電源。
3、火災發生后應掌握的原則是邊救火,邊報警。
4、人是第一寶貴的,在生命與財產之間,首先保全生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人員傷亡。
檢驗科應急預案 3
一、檢驗科實驗室人員應熟悉并嚴格貫徹執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并根據傳染病預警分級做好相應準備。
二、當檢驗科工作人員接到相關科室發現重大傳染病的疑似病例電話通知后,立即報告科主任,同時指定專人嚴格按相應預警著裝(戴口罩、眼罩、穿防護服、腳套、戴乳膠手套),并從指定消毒通道進入隔離觀察室采樣。
三、將檢驗結果電話通知相關科室。
四、當相關科室根據實驗室檢驗及其他相關檢驗結果,排除疑似病例后,負責采樣和檢驗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方可按要求脫去防護著裝。
五、當相關科室根據實驗室檢驗及其他相關檢驗結果,不能排除疑似病例,則按我院傳染病疫情網直報系統,將疫情上報醫務科、主管業務院長和西城區疾病控制中心。
六、經有關專家組會診,仍不排除疑似病例或可做出確定診斷后,則按有關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就地隔離,檢驗科嚴格進行終未消毒。
檢驗科應急預案 4
為規范和提高科室在突發火災事故時的滅火疏散應急處置能力,同時也給未來可能發生的火災危機提供一個處理的規范并能有效應對火災危機,現結合科室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科滅火疏散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以維護醫院的安全穩定,保障正常醫療秩序,保護員工、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一旦發生火情,能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準備的應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科室消防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報警組:
滅火組:
引導組:
疏散組:
救援組:
三、職責
。1)組長、副組長職責:
1、貫徹執行消防法規、保障科室消防消防安全符合規定,掌握本科室消防安全情況,督導檢查科室安全生產工作。
2、督促病房工作人員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落實對病員的入院安全教育和經常性防火巡查工作任務。
3、發生火災時,及時組織在場工作人員開展滅火自救和組織傷病員安全疏散,確保病員生命和財產安全。
4、加強消防管理、熟悉本科室情況、會操作消防設備器材,了解消防檢查和隱患整改、火災撲救、定期進行消防宣傳教育等。
。2)報警組職責:
撥打火警1
19、本院消防監控室電話,關閉氧氣閥門和本科電源,通知相鄰科室疏散。
(3)滅火組職責:
1、熟悉掌握本單位的消防道路、消防設施、器材的位置并達到熟練使用。
2、加強平時的.滅火技術訓練,掌握滅火方法。
3、在較短時間內到達火警地點,迅速有效撲滅火災或援助消防隊控制火勢和撲滅火災以減少火災的損失。
(4)引導員職責:
1、熟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走向、本樓層疏散預案。
2、發生火災時,組織人員就近引導疏散,始終堅守崗位。
3、防止疏散過程中病員及家屬出現驚恐和騷亂,確?焖侔踩枭。
4、提醒被困人員,利用毛巾、衣物等捂口鼻低姿快行。
5)疏散組職責:
1、針對樓層的人員情況對人員、物資進行疏散。
2、明確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標志,根據火災發生的不同部位組織不同的疏散路線。
3、疏散引導人員要明確任務,合理分工落實具體的疏散措施(先生命后物資),轉運危重患者科室要有具體的方法和措施。
。6)疏散救援組職責:
1、對疏散、轉運的危重患者進行救治,要保證患者的生命體征,轉運到安全地帶患者如需吸氧、吸痰和心臟驟停等癥狀救援組要有具體的應對方法和措施,將疏散轉移出來的患者送往相應的科室。
(7)本組完成任務后積極支援其他小組的救援工作。
四、發生火災具體處理辦法:
1、發現或接到患者及家屬報告有火情時,應立即按下手動報警按鈕,通知消防監控室人員,迅速匯報科主任或護士長,同時用就近的滅火器器材盡可能撲滅初期火災。
2、科主任或護士長接到報告后,立即調動全科人員,組織滅火組人員滅火及疏散病員,疏散組進行疏散工作,派專人對起火房間進行搜索。并將情況向上級部門反映,同時負責全科指揮工作
3、在保衛科人員(即義務消防隊人員)到達火災地點后,科主任或護士長介紹火災現場情況,并安排滅火組人員把滅火工作交給保衛科人員,全力疏散病員。
五、火災撲滅后:
、艖Wo火災現場。公安消防機構劃定的警戒范圍是火災現場保護范圍;尚未劃定時,應將火災過火范圍以及與發生火災有關的部位劃定為火災現場保護范圍;
、莆唇浌蚕罊C構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火災現場保護范圍內,不得擅自移動火場中的任何物品;
、俏唇浌蚕罊C構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災現場;
、冉邮苁鹿收{查,如實提供火災事故情況,查找有關人員,協助火災調查;
、勺龊没馂膫鋈藛T及其親屬的安排、善后事宜;
⑹火災調查結束后,總結火災事故教訓,改進消防安全管理。
檢驗科應急預案 5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面臨各種緊急事件,無論是自然災害、交通事故還是突發疾病,這些意外事件都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生命威脅。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緊急事件,各個領域都準備了相應的應急預案。而在檢驗科,也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備的應急預案來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本文將對檢驗科中各種應急預案進行詳細介紹和檢驗。
1.火災應急預案
火災是一種常見的突發事件,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處理,很容易導致災難性后果。因此,檢驗科需要有一套完備的火災應急預案。該預案需要包括如下內容:
1.1火災報警系統的設置
在檢驗科的每個區域中都需要設置火災報警器,并且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該區域的火災報警器的位置。出現火災情況時,要第一時間觸發報警器,并及時通知有關人員進行疏散。
1.2火災疏散方案
在檢驗科中,應該制定一套完備的火災疏散方案。當火災發生時,需要按照該方案進行疏散,確保人員的安全。同時,還需要設置一些滅火器材,供人員在火災初期進行滅火。
1.3火災后的處理
當火災被撲滅后,還需要進行清理和消毒。由于火災很容易導致空氣中的微生物繁殖,因此在清理過程中要注意消毒,防止細菌污染。
2.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自然災害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災害,例如地震、洪水等。針對這些情況,檢驗科也需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2.1地震應急預案
對于地震,由于其通常來得比較突然,因此需要進行相關的演練,讓人們在地震發生時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應對。首先,需要避免在地震時站在玻璃窗邊或懸掛物下面。其次,需要知道安全的避難處所,例如強固的桌子下面、門框旁等處。此外,在地震過后,還需要進行設備的檢查和維護,防止設備損壞。
2.2洪水應急預案
洪水是一種天氣災害,發生時常常會導致嚴重的水災。因此,檢驗科需要制定相應的洪水應急預案。如果是在洪水之前,需要對潛在的隱患進行排查;如果是在洪水發生時,需要疏散人員,并將設備等重要物品安置在高處,以免受到損壞。
3.實驗品質量問題應急預案
在檢驗科的工作中,常常會出現一些檢測數據異常的情況,例如極值數據、無意義數據等。這些異常數據對實驗品質量產生了影響,需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進行應對。
3.1異常數據的處理方法
當出現異常數據時,需要使用數據分析方法對其進行檢查,判斷數據是否有效。如果數據無效,則需要剔除;如果數據是有效的,則需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對實驗過程進行調整,以減少類似問題的發生。
3.2檢驗數據的校驗方法
檢驗數據的校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制定相應的校驗方法。對于每個項目,需要制定校驗方法,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4.實驗事故應急預案
在檢驗科工作中,有時還會出現一些嚴重的實驗事故。為了避免這些事故對實驗品質量和人員安全產生嚴重影響,需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4.1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
在制定實驗事故應急預案時,需要考慮多種情況,例如設備故障、人員受傷等。預案中需要包括人員疏散、設備保護、急救措施等方面的內容,以保障實驗品質量和人員安全。
4.2事故后的處理
當發生實驗事故時,需要及時進行處理。首先,需要保證實驗品質量,確保實驗結果可靠;其次,需要對人員進行妥善處理,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
總之,在檢驗科工作中,需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在實驗工作中,需要仔細遵守預案,對于突發情況要及時、果斷地進行應對,確保實驗品質量、人員安全。
檢驗科應急預案 6
1.核心儀器設備故障應急預案:
實驗室突發儀器故障,立即報告科室主任并確認異常情況的性質,觀察有無錯誤操作。
偶發現象或確屬不能立即排除的故障。用明顯標示牌標示故障儀器,以防被錯誤使用。
小型儀器填寫【儀器設備故障和維修記錄】,維修記錄存放于儀器檔案盒內。
有滿足要求的替用設備的,啟用替用設備【準用儀器】。大型貴重儀器關閉電源開關,取下電源插頭,用相應防塵罩遮蔽儀修記器,及時與供應商或廠商會同解決。填寫【儀器設備故障和維錄】
儀器維修好后取下故障標示。
維修的儀器必須經驗收合格并供需雙方簽字后才能重新啟用。當儀器故障無法修復時,由科主任聯系醫院器械科,負責儀器善后處理,并上報醫院主管部門。
實驗室該儀器負責人需定期檢查并隨時跟蹤儀器運作狀態。對未能及時排除故障時,必須及時上報科主任,批準后,應積極聯系附近醫院的其他實驗室,以滿足病人和臨床需求。
2.檢驗科危重病人處理應急預案:
對在檢驗科內即將抽血檢驗的危重病人,檢驗人員要提供便捷通道,優先采血。
血樣采集過程中,病人病情突發加重,負責抽血的檢驗人員應立即停止血樣采集,輔助病人陪同人員盡快將病人送遞對應科室。對已不方便移動的病人,檢驗科應立即與相關科室值班醫師聯系,并疏通病人周圍的人群,為搶救營造足夠的場地和時間。接受危重病人標本時,應優先檢測,出現危急值時應第一時間將檢測結果通知病人經治醫師,檢測結果審核無誤后須盡快發出?剖胰藛T交接班時,應該全面了解危重患者的檢驗結果情況,做好交接工作。
值班人員遇有疑難問題時,應請主任或副主任協助處理。
3.醫療糾紛應急預案:
在有發生醫療糾紛的征兆或已發生醫療糾紛時,工作人員要耐心聽取患者及其家屬的意見和要求,保持克制,避免多言,同時做好記錄。
情況緊急時工作人員要迅速報告科室主任,必要時直接向醫教科匯報。
科室主任聽取工作人員與患者各自陳述糾紛性質和程度同時,做好醫患雙方損失評估與事件后果的預測,為糾紛處理掌握好第一手資料。
科室方面有錯,主動安撫患者,對于患者提出不過分的要求科室能辦到的盡可能解決。
對個別無理取鬧的患者,由主任向醫院醫教科及主管院長匯報,使其在第一時間獲取全面準確的信息,并取得支持。
醫療糾紛處理結束后,科室內部以事實為依據,對導致本次醫療糾紛的直接責任人按照科室規章制度進行處理,并對工作中發現的不足及時改進,做好防范措施。
4.科室人員缺員應急預案:
如因工作繁忙而人員不足,或當班人員因意外情況不能堅持完成工作時,由科主任協調其他有資質的操作人員替代完成。
若替換操作人員沒有能力或經驗完成該設備操作,需及時向科主任報告,并請求派相應的熟練操作人員替代。
節假日:當遇到人員不足,或當班人員因故不能堅持完成工作時,由當班人員負責聯系并報告科主任。如主任認定有必要增加工作人員,由主任負責聯系其他人員緊急到崗,做好人員分派。如科室人員全員尚不能滿足工作所需,可由主任報告醫院總值班或院領導,請求予以協調解決。
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發生以下情況者,可視為疑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發生重大火災,水災,特大爆炸,車禍及其它重大傷害事件;突發事件發生后,科室主任應該迅速初步判斷事件的類型,并立即向醫院醫教科、院感科、預防保健科及分管院長、院長及時匯報。突發事件發生時,尤其是疑似疫情突發,立即對科室其他病人進行疏散。
在未得到醫院準許情況下,不公布涉及該突發事件的所有檢測結果。
通知參加應急事件處理的所有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并在醫院直接領導下進行工作。
6.檢驗科職業暴露應急預案:
化學污染職業暴露:
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被污染部位。
立即到急診室就診,根據造成污染的化學物質的.不同性質用藥。在發生事件后的48小時內向醫院醫教科匯報,并報告院感科。
針的刺傷被血液、體液污染的針頭或其他銳器刺傷后,應立即用力捏住受傷部位,向離心方向擠出傷口的血液,不可來回擠壓,同時用流動水沖洗傷口;
用75%酒精或安爾碘消毒傷口,并用防水敷料覆蓋;
意外受傷后必須在48小時內報告醫院醫教科,并報告院感科、領取并填寫《醫療銳器傷登記表》,須在72小時內作HIV、HBV等的基礎水平檢查;
可疑被HB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盡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價抗體和乙肝疫苗;
可疑被HC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盡快于被刺傷后做HCV抗體檢查,并于4-6周后檢測HCV的RNA;
可疑被HI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及時找相關專家就診,根據專家意見預防性用藥,并盡快檢測HIV抗體,然后根據專科醫生建議行周期性復查(如6周、12周、6個月等)。
皮膚、粘膜、角膜被污染
皮膚若意外接觸到血液或體液或其他化學物質時,應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
若患者的血液、體液意外進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及時到急診室就診,請?漆t生診治;48小時內向醫院醫教科報告,并報告院感科領取并填寫相關登記表。
灼傷
堿類灼傷:
皮膚: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至堿性物質基本消失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進一步沖洗。
眼睛:被堿灼傷時應先用大量流水沖洗,再選擇適當的中和藥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沖洗,特別要注意穹窿部要沖洗徹底。酸類灼傷:
一般酸灼傷:皮膚被一般酸灼傷后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徹底沖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氫鈉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進行中和,切忌未經大量流水徹底沖洗就用堿性藥物在皮膚上直接中和,這樣會加重皮膚的損傷。
濃硫酸灼傷:皮膚被濃硫酸沾污時切忌先用水沖洗,以免硫酸水合時強烈放熱而加重傷勢,應先用干抹布吸去濃硫酸,然后再用清水沖洗。
強酸灼傷:強酸濺入眼內,用眼噴淋器沖洗時應,沖洗時應拉開上下眼瞼,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內和下穹窿中,立即送眼科治療。
標本污染
棉質工作服、衣物有明顯污染時,可隨時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鐘,然后沖洗干凈。
各種表面若被明顯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過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鐘,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內1小時。
儀器污染應考慮消毒方法對儀器的損傷,和對檢測項目的影響,選用適當的方法。
檢驗科應急預案 7
依據我院突發事件緊急預案的要求,結合檢驗醫學的特點,為保證臨床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檢驗科應急預案。
第一條:凡符合我院突發事件緊急預案要求的事件,均按照本預案要求執行。
第二條:遇有突發事件,在醫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導,統一指揮下,成立本科應急突發事件領導小組,由科主任、副主任、各專業組長組成,負責全科人員參與突發事件醫學檢驗工作的領導和指揮。
第三條:應急小組分工負責:科主任、副主任、負責全科工作安排及與其它科室、部門及院領導的溝通、協調;各專業組長負責保障涉及本組檢驗工作的順利完成。
第四條:人員召集
科里記錄每一位職工的聯系電話,以便應急時取得聯系,職工應保證登記電話有效,如有更改,需及時告知;各專業組應記錄本組人員、科主任、副主任、有效聯系電話,存放于資料文件夾,以便及時相互聯系,如有更改,及時告知。各專業組長負責應急事件具體工作人員的.召集,無特殊原因,都必須積極配合。急診值班室要公示檢驗科所有人員電話。
第五條:試劑、儀器、物資的準備
要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應對突發事件,就要保持儀器良好的工作狀態,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按照質量手冊的要求保養、維護、清潔儀器,專業組長要掌握試劑、消耗物資的使用情況,及時籌備。儲備必要的生物安全防護物品,如隔離衣、防護口罩眼罩等,必要時應用。
檢驗科應急預案 8
為了加強對我科醫療廢物的管理,防止醫療廢棄物意外泄露后造成的環境污染、人員傷亡以及疾病的發生和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醫療廢物管理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醫院有關負責人
成員:后勤服務中心、醫院感染管理科、護理部、醫政辦等部門領導(科主任、護士長),藥學部主任、放射科主任、檢驗科主任、病理科主任、醫療廢物收集管理員。
領導小組負責對事故處理的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確定流失、泄露、擴散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二、成立應急工作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4個分組對發生醫療廢物泄露、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1、搶救組:由門診及住院部醫務人員組成,負責將現場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及轉運。
2、現場處理組:由相關負責人對泄露現場進行消毒處理工作。
3、專家評估組:由醫院專家組成,負責對泄露現場和傷亡人員病情進行評估。
4、后勤保障組:由財務科及后勤人員組成,負責應急處理所需的個人防護用品、消毒器械的采購和日常維護工作。
三、應急處理工作要求及措施
當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按照以下要求及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1、確定流失、泄露、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2、組織有關人員盡快按照應急預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露、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臨時放置警示牌,固體物品應立即收集到黃色醫療廢物包裝袋內。
3、當受到明顯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污物,然后用1000-2000m幾L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應當盡可能減少對患者、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4、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5、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6、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進行工作。處理工作結束后,應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四、措施安全、消毒規范、防護嚴密
1、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其他無化處置,污染或可疑污染處永1000200m幾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停留30分鐘后再做處理。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2、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用200嗎g幾L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
3、工作人員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戴口罩、帽子和手套,進行工作時應避免用污染的手套接觸其他物品,以避免污染環境。
五、應急報告機制
1、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后,應在48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和環保局報告。
2、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時,在24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和環保局報告。
3、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后,及時將處理結果報告給衛生局和環保局。
六、其他應急處理措施
當發生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不能按時收運醫療廢物超過國家規定時限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立即與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聯系,查明情況,并書面上報環保、衛生部門。
2、對暫存場所超期存放的醫療廢物要使用國家規定的容器存放,確保安全。
3、立即上報醫院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對超期存放的醫療廢物定期進行消毒,并建立消毒記錄。
4、杜絕醫療廢物露天存放,做好“三防”工作。
5、由醫院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防止醫療廢物流失,并做好值班記錄。
6、執行日報告制度。
7、發生職業暴露事件后,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七、調查起因、防患于未。
責任追究。
檢驗科應急預案 9
1.目的:
為有效應對檢驗科停電事故,確保檢驗科工作順利進行,結合我科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
。1)計劃性停電:供電公司的例行電網檢修、醫院進線和備用線切換等計劃停電事件,由后勤保障部通過電話或張貼通知的形式通知我科;
。2)因不可抗力原因(嚴重自然災害,戰爭等)、醫院配電重要設施嚴重故障、電網突發性故障導致供電電網崩潰造成的全院性停電;
。3)小范圍停電事故:跳閘、保險絲燒毀等引起小區域或某儀器停電;
3.職責:
。1)檢驗科:負責在供電恢復前實施檢驗科的應對方案,做出正確的反應以避免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
。2)總務科:負責在接到停電事故報告后做出正確反應,以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電力供應。
4.工作內容:
。1)科室常規備有應急燈、電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檢查,保持完好狀態;
。2)接到停電通知后,立即做好停電準備:
1)向總務科詢問并記錄停電時間、時長,由科安全管理員向科主任匯報;
2)科安全管理員負責檢查應急照明設備、UPS等,以便停電后能正常使用;
3)通知各專業組組長在規定的時間將無UPS得儀器、電腦及其他通電設備進行關機、斷電,以免停電造成損壞。
4)如為短時間停電,由各專業組組長自行評估停電對無UPS儀器運行的影響,如影響較大,應尋找替代方案,或提交科管理層決定標本延后或提前檢測,向臨床發布相關檢驗報告遲發或提前的通知;
5)如為長時間停電,對所有儀器運行均造成直接影響,由科管理層評估停電對檢驗的影響程度,預估檢驗報告時間,并通知臨床各科室;
6)停電后,各專業組組長應密切關注UPS、電腦和儀器的運行狀態,保證檢驗正常進行,如為長時間停電,各專業組長應在UPS規定運行期間停電運行,并執行關機程序、斷電;
。3)突然停電后,在場檢驗人員應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
1)啟用應急照明設備,安全員應立即向后勤保障部電話報告停電事故,夜間值班人員應電話報告電工班,如無法聯系,應立即報告總值班。
2)向科主任匯報停電情況。
3)詢問電工停電原因,可能的停電時長、是否有備用線路供電等;
4)密切關注UPS、電腦和儀器的運行狀態,根據維修的時長及UPS供電能力,必要時停止運行部分非急診儀器和電腦,保證急診儀器的順利運行。
(4)小范圍部分區域停電:
1)通知安全管理員初步判斷斷電原因,檢查區域內是否有電負荷過大用電設備、漏水等情況;
2)由安全員向電工班匯報停電情況及可能的原因;
3)在停電原因為排除之前,禁止私自進行通電,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5)正常供電后,檢驗人員應對冰箱等所有用電儀器設備進行檢查并通電開機,如儀器設備運行正常無需采取措施,如出現異常情況或持續報警,應立即通知相關維修人員;(6)儀器設備在供電后運行正常情況下,對影響檢驗報告時限的項目應再次通知臨床。
檢驗科應急預案 10
一、目的
為了有效的預防實驗室污染,有效的應對實驗室突發污染事件,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準確,保障實驗工作人員的健康、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防止和杜絕實驗室污染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了加強檢驗工作的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的管理,特制定本預案,確保一旦發生實驗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時,能及時、規范、科學、迅速有效地控制。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科室各檢驗實驗室及實驗室周圍環境。
三、組織管理機構和人員職責
(一)科室有關人員的職責按照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執行。
(二)實驗室污染預防及應急處置專業小組職責
1、負責組織本小組的全體成員開展日常督促檢查實驗室污染預防與應急處理的組織建立、人員培訓、技術和物資等的落實,指揮實驗室污染突發事件的現場和調查處理工作。
2、負責防止實驗污染的日常工作,完善制度、規范措施、責任到人和檢查督促,按科室統一安排辦好一切防止實驗室污染及安全事故的管理工作。
3、加強預防工作,每個人都要認真負責執行實驗室的各項制度,特別是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各種有毒有害易污染實驗室和其周圍環境的物品及廢物的管理制度等的執行;對安全隱患及時排除,對不能排除的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及時排除,對可能突發的實驗室污染事件而存在的安全隱患應采取快速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及時向實驗室污染預防及應急處置專業小組報告;同時期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4、發生突發事件后,應立即按實驗室污染突發事件處理的技術規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調查原因,減少人員傷亡的國家財產損失。
四、應急處理程序
。ㄒ唬、病原微生物污染應急處置措施
1、實驗室如果發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潑濺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關要求,根據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選擇敏感的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
。1)如果病原微生物潑濺在實驗室工作人員皮膚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進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沖洗。
。2)如果病原微生物潑濺在實驗室工作人員眼內,立即用生理鹽水或洗眼液沖洗,然后用清水沖洗。
。3)如果病原微生物潑濺在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衣服、鞋帽上或實驗室桌面、地面,立即選用75%的酒精、碘伏、0.2-0.5%的過氧乙酸、500-10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進行消毒。
。4)如果潛在感染性物質溢出,立即用布或紙巾覆蓋,由外圍向中心傾倒消毒劑,一定時間(約30分)后,清除污染物品,再用消毒劑擦拭。所有操作戴手套。
2、實驗室發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時,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及時向實驗室污染預防及應急處置專業小組報告,在2小時內向感染控制科報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擴散。
(1)封閉被污染的實驗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擴散的場所;
。2)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3)對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對相關人員進行醫學檢查;
。4)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院觀察;
。5)進行現場消毒;
。6)其他需要采取的預防、控制措施。
3、如果工作人員通過意外吸入、意外損傷或接觸暴露,應立即緊急處理,并及時報告實驗室污染預防及應急處置專業小組。如工作人員操作過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刺傷、金屬銳器損傷時應立即實行急救。首先用肥皂和清水沖洗傷口,然后擠傷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xxmg/L次氯酸鈉、0.2%-0.5%過氧乙酸、0.5%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傷口(厭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傷口)。必要時服用預防藥物,如果發生HIV職業暴露時,應在一到兩個小時以內服用HIV抗病毒藥。
(二)放射性污染應急處置措施
1、發生或者發現放射事故的工作人員,必須盡快逐級向科主任、預防科、公安機關報告,最遲不超出2小時。
2、當工作人員發生照射事故后,應立即進行醫學檢查,同時對危險源采取安全處理措施。
3、發生放射性同位素丟失、被盜,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并積極配合對放射事故的調查,做好善后工作。
。ㄈ┗瘜W性污染應急處置措施
1、一般化學性污染應急處置措施
。1)、如果實驗室發生有毒、有害物質潑濺在工作人員皮膚或衣物上,立即用自來水沖洗,再根據毒物的性質采取相應的有效處理措施。
(2)、如果實驗室發生有毒、有害物質潑濺或泄漏在工作臺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沖洗或時用中和試劑進行中和后用清水沖洗。
。3)、如果實驗室發生有毒氣體泄漏,應立啟動排氣裝置將有毒氣體排出,同時開門窗使新鮮空氣進行實驗室。如果發生吸入毒氣,造成中毒應立即搶救,將中毒者移至空氣良好處使之能呼吸新鮮空氣。
。4)、經口中毒者,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復洗胃,洗胃時要注意吸附、微酸和微堿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及保護胃黏膜的原則。
2、嚴重化學性污染應急處置措施
按照《中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調查處理》第二章第四節急性化學性傷害調查處理的方法進行處置。
(四)、實驗室安全事件和涉恐事件應急處置措施
1、實驗室一旦發生火災,一定要迅速而冷靜地首先切斷火源和電源,并盡快采取有效的滅火措施。水和沙土是最常用的滅火材料。
2、若出現觸電事故,應先切斷電源或拔下電源插頭,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觸電者,也不可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若觸電者出現休克現象,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請醫生治療。
3、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含病毒血清(漿)在儲存中被盜、被搶、丟失的,應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時內分別向科主任、感染控制科、醫務科報告,同時向延安市衛生局、延安市公安局報告。
4、按有關規范或制度做好實驗室貴重物品、危險品、有毒有害物質、菌毒種的保管和使用記錄。一旦被盜,應立即保護好現場,報告有關部門,查明被盜數量,估計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檢驗科應急預案 11
檢驗科是一個人員比較集中、全天候工作的場所。為貫徹《消防法》及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消防安全方針,全科上下必須充分認識到火災的危害性,做好火災防范工作和應急滅火疏散預案,一旦發生火險,做到及時滅火,疏散病人和醫療設備,并能及時有序地處理好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使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消防應急預案。
一、科室成立消防應急組織。由科主任任組長,成員由其他管理人員及消防員組成,實施消防預案貫徹落實,發現隱患及時向院領導匯報,并及時排除隱患,使消防工作納入正常工作計劃。
二、一旦發生火災及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消防應急預案。
三.出現火情,現場所有人員立即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防毒面具等),經安全通道疏散到安全地方。
四、確認安全后,就立即撥打119報警,并向院值班、院領導、保衛科、科主任報告,組織人員疏散、搶救,財產保全,滅火及善后工作等。
五、火情發生后要保持清醒頭腦,采用正確的逃生方法,選用正確的滅火方法,邊撲救、邊呼叫,聽到呼救人員迅速報警,火勢危及電器設備時要切斷電源,聽到報警后所有人員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要積極參加人員搶救及火情撲救。
六、火災的報警。一旦發生火災,根據火災嚴重情況選擇報警部門,小火情先報科主任或院辦,接到報警人員要記錄報警時間、地點并迅速趕赴現場。如遇緊急情況需報119火災電話時,要講清單位、地址、起火部位、燃燒物質、報警人姓名。
七、著火部位的科室、部門負責人接到火警后迅速趕赴現場,講清起火部位、存放的物資性質、醫療設備,尤其要評估現場人數。
八、在撲救中,一般人員必須服從現場消防人員和領導小組統一的指揮,應沉著、機智、靈活、正確地使用消防器材,做到先控制、后消滅,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
九、抓好滅火的有利時機。對一般難以搬運物品,醫療設備斷電后要用水冷卻,防止受熱爆炸和燒毀,對某些物品在燃燒中產生的有毒氣體,撲救時應采取防毒措施,如使用濕毛巾、濕口罩捂住口鼻。
十、疏散通道被煙霧所阻時,應用濕毛巾或濕口罩捂住口鼻沖出火場,對于煙霧中已迷失方向的'人員,搶救人員應引導他們撤退,必要時指派專人護送。
十、,應及時開啟各門和安全通道,以便疏散人員、設備。人員疏散時嚴禁使用電梯,以防突然停電人員被關現象發生,疏散時應盡最大可能分散人流,避免大量人員涌向一個出口,造成人員傷亡。
十一、日常注意事項
1、各科室、部門要保持室內整潔,本科室內制定出適合科室內的應急預案,讓全科人員了如指掌,作到長備不懈,一旦發生火災,沉著冷靜,處理果斷,應對自如。
2、對科室內布置的消防器材做到定期檢查、更換,任何人不得隨意挪用,防止丟失,消防器材應處于良好狀態。
3、職工必須了解“三懂三會”,懂火災危險性、懂預防措施、懂撲救方法,會使用消防器材、會處理初起火災、會報警。
十二、事故后的恢復
1、由應急救援總指揮發布停止應急救援程序,恢復正常狀態。
2、現場指揮者布置清點人數,統計傷亡人員,數據要準確,派人保護事故現場。
3、協助調查組進行事故的調查分析,檢查事故現場和受影響的區域受到的損害。
4、科室及醫院負責人應評估和處理因火災所造成的醫療工作影響,防止出現醫療事故。
5、組織有關部門對事故損失進行評估,同時評估應急反應程序。
檢驗科應急預案 12
依據我院突發事件緊急預案的要求,結合檢驗醫學的特點,為保證臨床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檢驗科應急預案。
第一條:凡符合我院突發事件緊急預案要求的事件,均按照本預案要求執行。
第二條:遇有突發事件,在醫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導,統一指揮下,成立本科應急突發事件領導小組,由科主任、副主任、各專業組長組成,負責全科人員參與突發事件醫學檢驗工作的領導和指揮。
第三條:應急小組分工負責:科主任、副主任、負責全科工作安排及與其它科室、部門及院領導的溝通、協調;各專業組長負責保障涉及本組檢驗工作的順利完成。
第四條:人員召集
科里記錄每一位職工的.聯系電話,以便應急時取得聯系,職工應保證登記電話有效,如有更改,需及時告知;各專業組應記錄本組人員、科主任、副主任、有效聯系電話,存放于資料文件夾,以便及時相互聯系,如有更改,及時告知。各專業組長負責應急事件具體工作人員的召集,無特殊原因,都必須積極配合。急診值班室要公示檢驗科所有人員電話。
第五條:試劑、儀器、物資的準備
要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應對突發事件,就要保持儀器良好的工作狀態,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按照質量手冊的要求保養、維護、清潔儀器,專業組長要掌握試劑、消耗物資的使用情況,及時籌備。儲備必要的生物安全防護物品,如隔離衣、防護口罩眼罩等,必要時應用。
檢驗科應急預案 13
1、目的
為了規范本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的組織實施,建立健全應對突發性食品安全事故的檢驗體系和突發事故的應急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切實提高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檢驗能力,最大限度地為政府和食品安全監督行政主管部門處置食品安全事故提供高效、快速的技術支持,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安全健康。
2、范圍
適用于本所食品檢驗、抽樣及相關部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體系的建立、運行和具體實施。
3、職責
3.1所長組織成立應急檢驗工作小組,負責統一領導食品安全質量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檢驗工作。
3.2應急檢驗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食品安全質量突發事件的抽樣、檢驗工作的統一指揮、安排、協調工作,并向上級相關部門報送有關檢驗結果信息。
3.3相關抽樣站(室)、食品檢驗中心、業務辦和行政辦在應急檢驗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協調安排下,負責及時做好所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4、應急檢驗工作控制
4.1工作原則: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人為本、預防為先、準備充分、依法規范、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
4.2組織管理體系
4.2.1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檢驗領導小組”),負責應對Ⅰ、Ⅱ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的'組織、協調!皯睓z驗領導小組”組長由所長擔任,副組長由食品檢驗中心分管副所長擔任,成員由所班子其他成員、食品檢驗中心主任和副主任、業務辦主任、行政辦主任、業務監督檢查室主任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組成。組長負責統一指揮、協調食品安全應急檢驗工作,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檢驗工作的組織、落實、協調和督查。領導小組成員在各自的工作職責范圍內負責做好應急檢驗工作。
4.2.2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
●研究決定本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部署和工作意見;
●組織、協調、指揮所內相關部門食品安全檢驗工作準備、應急檢驗處置等工作;
●與上級主管部門就食品安全檢驗工作情況及檢驗結果進行及時匯報;
●組織對檢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離和異常進行研究和正確處置;
●組織對應急檢驗數據和檢驗結果的審定和判定;
●協調與相關部門的聯系和工作溝通。
4.3運行機制
4.3.1監控與預警
本所食品檢驗中心和業務辦負責食品安全事故和可發生的食品安全風險的日常信息監控與預警信息報告工作。對所抽查或送檢食品安全指標質量狀況,適時進行分析和評價,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匯報,對發現存有嚴重不合格項且存在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隱患的食品樣品,必須首先采取應急措施,在1小時內向市質監局食品科進行匯報和預警。
食品安全預警依據根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等因素,食品安全事件可分為四級: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對應以上四級食品質量事件發布的預警,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表示。Ⅳ級以下情形的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不列入分級。
a)藍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一般(Ⅳ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會擴大。
b)黃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較大(Ⅲ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
c)橙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重大(Ⅱ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
d)紅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特別重大(Ⅰ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
4.3.2預警信息的收集按《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控制程序》文件規定執行。
4.4應急檢驗處置
4.4.1應急檢驗響應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上報并公布24小時值班電話,相關檢驗人員須保持24小時手機暢通,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成員通訊錄上報備案并保證與市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訊暢通。聯系電話變更隨時通報。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接到抽樣檢驗通知時,必須在30分鐘內通知相關人員到達指定位置和檢驗崗位,做好相關技術準備并聽從市局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4.4.2應急檢驗處理
對于不同級別的食品安全事故預警或報告,實行分級響應的原則。總的要求是:加強值班,力求快速反應,準確判明預警級別,迅速啟動相應應急程序,有效組織抽樣檢驗行動。依據四級預警,相應采取四級級響應對策,即Ⅰ級預警實行Ⅰ級響應,Ⅱ級預警實行Ⅱ級響應,Ⅲ級預警實行Ⅲ級響應。
、泞窦夗憫簯睓z驗領導小組組長、小組成員、所內各部門負責人、食品檢驗中心全體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并按職責分工認真開展工作。
⑵Ⅱ級響應:應急檢驗領導小組組長、小組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食品檢驗中心全體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并按各自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⑶Ⅲ級響應: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有關成員,指定區域抽樣部門人員、食品檢驗中心負責人和相關檢驗人員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并按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牵á艏夗憫簯睓z驗領導小組分管成員、指定區域抽樣部門人員、食品檢驗中心負責人和相關檢驗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并按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4.4.3應急檢驗指揮與協調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按程序啟動預案后,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根據預案,統一組織、安排抽樣檢驗工作。建立以市局及相關部門、單位和相關地區協同配合的統一指揮系統,具體負責指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
所內后后勤部門負責配合做好車輛調度、試劑耗材供給、水電及相應的環境設施保障工作,確保抽樣檢驗工作有序進行。
所辦和業務辦公室要做好與市局的信息交流和匯報工作,及時在第一時間將檢驗數據結果上報市局。
4.4.4應急檢驗保障
●所內各部門須加強對食品快速檢測車和相關機動車輛日常維護和保養,食品快速檢測車應做到每周例行檢查、保養一次,車載電源應每半月檢查和充電一次,確保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車輛有效調用和使用。
●總工程師須加強對食品檢驗設備使用狀態的日常監管,食品檢驗中心設備管理人員須做好檢驗設備的檢查、維護保養工作,對涉及到食品衛生安指標的關鍵儀器設備要進行重點監控,一旦發現有故障,應在24小時內進行修復或調用備用設備,以確保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的需要。
●食品檢驗中心相關檢驗人員,應保證食品安全指標檢驗所需的試劑、耗材、標準品和藥品等消耗品的儲備量及有效性,保證應急檢驗的需要。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處置過程中,所辦公室和財務辦要為應急檢驗和抽樣工作提供必備的交通、食宿、物資、經費保障。
4.5應急檢驗后的處置
4.5.1檢驗結果的分析和評估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結束后,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應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評估、將結果分析報告及時上報市局,以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必要時,可邀請市局分管領導和食品科參加結果的分析評估。
4.5.2工作小結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在應急檢驗工作全部結束后應及時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分析總結,認真總結經驗,對在處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中如有玩忽職守、貽誤時機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6應急檢驗預案演練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應適時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演練,檢驗預案的實際效果。按照預案要求,應適時組織不同類型的食品安全事故實戰演練,包括應急機制的演練、指揮協調的演練、應急抽樣的演練、應急檢驗處置過程的演練等。對每次演練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評估并認真總結,提出應急檢驗預案存在的缺陷和整改完善措施、應急檢驗設施的維護與更新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強化和提高各項應急檢驗工作的實戰能力。
4.7責任與獎懲
應急檢驗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總結、評比、表彰等工作。按照相關規定,對在應急檢驗工作中做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服從指揮、延誤戰機、行動不力而影響工作應當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5、相關文件
5.1LQTPF/E046/0《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控制程序》
檢驗科應急預案 14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發生在寧波市鄴州區范圍內,對郭州局正常工作開展造成影響的暴雪、低溫、冰凍及其所產生的次生、衍生災害的預防預警、應急響應和后期處置。
二、重點工作措施
、寮哟蟀踩a監管力度,保障各項工作和行車安全;
、婕皶r清除道路和房屋、車棚頂部的積雪、冰凍;
㈢加強供水、供電、網絡、通訊設備和樹木的防雪抗凍工作;
㈣落實抗雪防凍物資設備的采購、保管、分發和登記等各項準備工作。
三、組織體系
在抗雪防凍應急響應過程中,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應急領導小組領導下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設立現場工作組、鏟雪防凍組、設施搶修組、物資保障組、宣傳報道組等專項工作組,實施各項應急響應。
四、預警預防
、孱A警分級
暴雪和低溫冰凍預警信息等級如下:
1、暴雪預警信號的含義(降雪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2、藍色預警信號:預報未來有大雪,小時內降雪量(指純雪融化4245為水的量,下同)將達毫米以上或小時內降雪量將達2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經出現厘米以下積雪;對交通、農林業生產、人民生活有一定影響;
3、黃色預警信號:預報未來有暴雪,小時內降雪量將達毫米24106以上或小時內降雪量將達毫米以上,或降雪量已達毫米以上2-6且降雪將持續;可能或已經出現厘米積雪;對交通、農林業生產、人民生活有較大影響;
4、橙色預警信號:已經出現降雪,預報降雪將持續,且未來小時1010內累計降雪量將達到毫米以上,或降雪量已達毫米以上且降雪6-10將持續;可能或已經出現有厘米積雪;對交通、農林業生產、人民生活有較嚴重影響。
5、紅色預警信號:已經出現積雪,預報降雪持續,且未來小時內1515累計降雪量將達到毫米以上,或降雪量已達毫米以上且降雪將10持續;已經出現厘米以上積雪;對交通、農林業生產、人民生活有嚴重影響。
6、道路結冰預警信號的含義(低溫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黃色預警信號:預計小時內路面溫度低于將有降雪(水)天氣或道路已有積雪(水),積雪(水)路面將出現冰凍,對高架道路和橋梁交通有一定影響;
橙色預警信號:預計小時內路面溫度低于將有降雪(水)天氣或道路已有積雪(水),積雪(水)的城市主干道和干線公路有冰凍,高架道路、橋梁、鄉村公路、景區道路有嚴重冰凍,對交通有較嚴重影響;
紅色預警信號:已經出現道路結冰,預報低溫還將持續,結冰可能加重,將對交通造成嚴重的影響。
、骖A防措施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組織、協調、指導、檢查各科室、中心的抗雪防凍預防工作,各科室、中心具體職責如下:
1、辦公室:負責建立緊急救援隊伍;負責加強宣傳教育培訓等;
2、綜合科:負責對網絡等設施的日常巡查等;
3、財務科:負責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所需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等;
4、風險稽查科:負責應急狀態下業務保障的預防演練工作等;
5、綜合技術服務中心:負責完善救災物資儲備;負責牽頭水電、房屋、樹木等方面的日常巡查;負責車輛的日常維護工作等;
6、本預案未規定具體職責的其他有關科室、中心應服從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并根據應急處置工作需要開展工作。
五、應急響應
1、暴雪藍色、黃色預警或道路結冰黃色預警后的'響應
2、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和各專項工作組到崗值守,進入應急響應狀態,協調做好抗雪防凍工作;
3、現場工作組負責調查了解雪災及其損失情況、各項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負責氣象、交通等應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信息保障;做好與上級部門和地方各部門的聯絡,接收上級部門的指示;負責監督停止戶外和高空作業;負責業務保障協調工作;負責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情況,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任務;
4、鏟雪防凍組負責對全局主要通道、房屋、車棚頂部的積雪、積冰的清除,保證道路的暢通、安全;負責對房屋、車棚進行安全檢查,防止大雪壓蹋事故的發生;
5、設施搶修組負責加強用電、用水、網絡和通信設施巡視維護;負責對有險情的樹木進行扶正、加固和清掃,做好植被的抗雪防凍工作;及時排查并有效控制危及安全的各類隱患,保證各項設施的正常使用及安全;
6、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保管、分發和登記工作;
7、宣傳報道組負責及時宣傳及總結防雪災應急工作;
8、其他各科室、中心結合各自工作職責,組織落實本科室、中心的防雪抗凍應急工作。
9、雪橙色預警或道路結冰橙色預警后的響應在暴雪藍色、黃色預警或道路結冰黃色預警響應的基礎上,采取以下措施:
、佻F場工作組負責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對本單位被困人員進行營救;
、谠O施搶修組負責落實應急搶修,保障用電、用水、網絡和通信供給和安全,必要時切斷水、電、通訊網絡;負責綠化抗災救災,掌握受災情況;
、畚镔Y保障組應采取緊急措施,保障本局業務開展和本局職工生活必需品供應。
、苄麄鲌蟮澜M負責提醒本局職工減少外出和戶外活動。
、绫┭┘t色預警或道路結冰紅色預警后的響應
在暴雪橙色預警或道路結冰橙色預警響應的基礎上,采取以下措施:
1.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決定各科室、中心人員上班事宜;
2.現場工作組負責監督限制本局職工戶外連續工作時間;
3.宣傳報道組負責提醒本局職工盡可能停止戶外活動。
檢驗科應急預案 15
1、目的
為了使成品檢驗員在工作中有所依據,了解如何進行檢驗工作,以確保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品牌效益,滿足客戶的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成品檢驗、以及出貨檢驗。
3、權責
⑴由質量管理部門負責起草制定
、朴晒咀罡吖芾碚哓撠熎鸩葜贫ǖ暮藴。
4、工作程序
、叛b配車間將待檢品(成品)放置在待檢區,最終檢驗員按照成品檢驗規程和《產品出廠檢驗報告單》上的.各項檢驗項目(包括電器性能)以及技術要求進行逐條逐項試機檢驗,試機合格后,在《產品出廠檢驗報告單》上簽字或蓋章;若檢測不合格蓋“拒收”章,并簽名,退回裝配車間重新返修。⑵拒收處理
、傺b配車間收到退貨后,應對退貨進行全檢處理,并將不良原因及及改善方案填寫在分析表內
②裝配車間根據改善方案進行返修后,需最終檢驗員重新檢驗,合格后蓋章簽字入庫。
、前l貨檢驗
、侔l貨時成品檢驗員按《發貨清單》的要求認真檢查隨產品提供的附件、備件,是否齊全;檢查產品的說明書、保修卡和合格證(或其他品質證明文件)、隨機技術文件,進行核對與驗收。
②檢查成品的型號、件號、名稱、規格、廠名、以及生產批次號和生產日期等內容。
③成品的外包裝標識必須正確規范、清晰牢固。
⑷特采發貨
在發生下列情形之一時,銷售部、生產部可提出特采申請,經品管部和技術部審核后,方可實施。
、佼a品缺陷輕微,不致影響使用特性和銷售。
、诎l貨任務緊迫。
檢驗科應急預案 16
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必須要加強和完善制程的質量控制,加強質量監管力度。使處于生產線的不同階段半成品都符合工藝標準和技術要求,防止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穩定產品質量,F制定以下應急預案:
一、目的
明確制程檢驗作業程序,對產品進行首檢、巡回檢驗以及完工檢驗,以確保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二、范圍
適用于生產線各加工工序首檢、巡回檢驗以及完工檢驗的過程
三、相關部門職責
1、品管部負責產品制程中首檢、巡回檢驗以及完工檢驗及參與不良品的審核與執行和質量記錄保存。
2、生產部及各生產車間。
、偕a部各級管理人員應隨時檢查、稽核生產作業的質量狀況,對異常及時進行排除或協助相關部排除。
、谪撠熤瞥厅c檢驗區域的生產秩序,以及不良品的改善與糾正措施的執行。
、劬S護、保養設備與工裝,確保其正常運作。
3、技術門
①制定合理的工藝流程、作業指導書、工藝文件的控制、工藝技術更改的控制及參與不良品的審核。
②提供完整的技術資料、文件,完善圖紙管理制度。
、鄄欢ㄆ趯ψ鳂I標準執行情況進行核查。
、軈f同質檢部處理質量異常問題。
4、采購部
、俦WC供方交貨準時性,提高采購產品合格率。
、谂浜腺|量管理部進行各類采購產品的質量監督、質量改進及改進結果的驗收,以及質量索賠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酆细窆⿷虆f作配套能力調查評價的組織與實施。
四、工作程序
1、制程自主檢驗
制程中每一位操作者均應對所生產的制品實施自主檢查,遇質量異常時應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異常應立即報告質檢人員和車間主任,共同分析原因及處理對策。
車間主任或主管均有督促所屬員工實施自主檢查的責任,隨時抽驗所屬員工各制程質量,一旦發現有不良或質量異常時應立即處理外,并追究相關人員疏忽的責任,以確保產品質量水準,降低異常重復發生。
2、首件檢驗
操作者要嚴格按《首件檢驗制度》執行,對所生產的首件零件實施自主檢查,認為符合要求后,送檢驗員檢驗。這對于加工中心、數控機床、線切割等設備靠編程和刀具來保證加工質量的,以及沖床等靠模具保證質量的批量產品,尤為重要。因此,每天、每班生產的第一件,或當機床、模具、刀具等因素變化后的第一件均應實行首件檢驗。首件應由操作者自檢后加以標識,然后檢驗員按照產品生產工序、工藝規程,對首件樣品進行全面檢查、測量,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正常生產。首檢應保留必要的記錄,如填寫《首件檢驗單》。
3、巡回檢驗
制程檢驗員每天在不同時段對各生產崗位進行巡回檢驗,依據產品生產工藝規程和技術要求進行判定,將檢驗結果記錄在《零部件檢驗記錄單》上,若發現質量異,F象,立即責令操作者停止生產,采取糾正措施直至異,F象排除后,方可正常生產。若檢驗員無法判定,應及時填寫《質量異常反饋單》,呈上級品管部門審核,或會同生產、技術、采購部門協商解決。對產生的不合格品要進行評審,當評審為返工時,通知生產部門進行返工;當評審為降級回用時,可直接入庫;當評審為報廢時,要填寫《廢品通知單》,通知生產部門辦理入廢品庫,并在廢品上作好明顯標識及時隔離保存。
4、完工檢驗
、旁谥频陌氤善吠旯ず,經全檢或抽樣檢驗合格,檢驗員要在《加工路線單》上簽字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或入庫;不良品經返工后需重新檢驗,合格簽字后入庫。
、浦瞥讨械陌l現的不良品應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若出現批量不良品則要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5、裝配線上不良品處理
在裝配過程中發現不良品(已從半成品庫領出)時,要求退回倉庫申請換料,首先裝配車間對現場不良品進行管制,然后填寫《裝配線內不良品處理單》轉品管IQC判定,IQC檢驗時必須將判定結果在換料單上注明,需說明是來料不良、作業不良或其他方面原因,同時品
管IQC對現有庫存同類物料重新檢驗。發現不合格品時,將數量記錄在《裝配線內不良品處理單》上,對可以返工的不良品,IQC填寫《質量異常反饋單》(一聯給倉庫,一聯給加工車間。)領料人憑單經倉管人員確認后到倉庫領料。
不良品退回生產車間返工,由車間簽字接收,返工后重檢,合格入庫;不良品屬外協外購件,通知采購部門退回供貨商。
經有關部門(受權)審核為廢品的,開出《廢品通知單》(其中一聯給倉庫)退回半成品庫入廢品區;若是外協外購件質量問題報廢的,要通知財務部做出帳面處理。(詳見《裝配線上不良品處理規定》)
6、品質追溯(簽名制)
品質追溯也叫品質追蹤管理,在生產(或裝配)過程中,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入庫出廠,每完成一道工序或一項工作交接(如部門之間;總廠與分廠之間),都要在《加工路線單》上記錄其檢驗結果,記錄操作者及檢驗員的'姓名、時間、單據編號、地點及情況分析,這些《加工路線單》與產品(或半成品)同步流轉,當加工完畢,經檢驗員簽名后,方可入庫。
7、設置質量控制點(關鍵工序質量控制點)
在生產過程中某些關鍵工序質量波動大,經常出現不合格,處于不穩定狀態,對下道工序裝配帶來嚴重影響的,如這些崗位:
①以前生產有異常,有較高不良品的記錄。
、谑褂玫纳a設備不穩定。
、酃ぱb夾具、模具有不良情況。
、芙洺3霈F來料不良現象。
、菪聠T工操作。
以上崗位要設置質量控制點,實現雙崗制,要特別引起生產管理人員和檢驗人員重視。在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對產品質量進行自檢、制
質量控制點落實到具體工作崗位后,操作人員和檢驗人員必須明確自己應做的職責。操作人員應做:操作中發現偏差或異常,應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糾正,以便及時處理質量問題;檢驗員應做:在檢驗時,應和操作工人密切合作,幫助工人嚴格執行質量控制點的有關技術文件,及時交流和溝通情況。并通過檢驗幫助操作工人解決不正確的檢測方式;生產管理人員要指導工人正確操作。
8、質量記錄
制程檢驗員要將每日填寫《零部件檢驗記錄單》,《制程巡檢日報表》以方便于質量追溯,并將當日檢驗內容匯總填入《每日質量報表》呈上級品管部門。
五、相關部門質量管理職責
1、生產部門
、挪荒芷孀非螽a量,而忽視質量,生產主任要對生產現場產品質量負責,提高工序質量控制的能力。
、粕a部門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嚴格監控質量,要做到四不:
不合格的材料不投產;
不合格的制品不轉序;
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組裝;
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庫。要及時發現異常,及時匯報處理。
、巧a車間工作崗位原則上要做到定人定崗,合理調配,有時因生產需要調換人上崗,亦必須是技術上勝任人員,切不可因一時生產繁忙而隨意喚人上崗,這樣,使產品的質量埋下很大的隱患!
⑷加強5S現場管理。強調細節管理,規范現場、現物,創造高效率、高品質的工作。
、勺⒅卦O備維護和保養。良好的設備運行,為提高產品的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技術部門
、偶夹g部門應制定合理的工藝流程、作業指導書;
⑵提供完善的技術資料、文件;加強對廢舊圖紙的管理,(現在由于圖紙管理不完善,給生產帶來混淆,產生質量問題比較突出)。
⑶協同品管部門處理質量異常問題;
、燃訌娕c生產車間的聯系,不斷提高產品工藝質量水平,⑸做好工藝文件的控制、工藝技術更改的控制,使生產過程處于穩定的控制狀態,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不合格品發生。
3、采購部門
、藕细窆⿷虆f作配套能力調查評估的組織與實施。
⑵采購產品的合格率。
⑶采購計劃下單準確率。
⑷供應商交貨準時率。
、晒⿷藤|量保證能力的評估。
注:公司受權于品管部和技術部對不合格品的審核
本制度由質檢部起草擬定,報總經理審核批準。
檢驗科應急預案 17
為加強和規范醫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職工、患者、公共財產的安全,保障醫院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醫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一、目的
制定消防應急預案,是為了在面臨突發火災事故時,每名員工都能處事不驚,有條不紊地開展報警、滅火和疏散等工作,能夠統一指揮,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資源,迅速針對火勢實施有組織的控制和撲救,避免火災現場的慌亂無序,防止貽誤戰機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依據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醫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為依據,嚴格依法實施。
三、火災應急組織機構人員分工及其職責
。ㄒ唬┙M織機構:檢驗科成立消防安全應急指揮小組,負責火災現場指揮。
組長:
滅火救援組:
疏散引導員:
疏散救援組:
(二)人員職責
組長職責:
1、貫徹執行消防法規、保障科室消防安全符合規定,掌握本科室消防安全情況。
2、督促本科室人員遵守消防安全制度。
3、發生火災時及時組織在場人員開展滅火自救和組織傷病員安全疏散。協調配合保衛科、公安消防隊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滅火救援組職責:
1、熟悉掌握醫院的消防通道、消防設施、器材的位置并達到熟練使用。
2、加強平時的滅火技術訓練,掌握滅火方法。
3、在較短時間內到達火警地點,迅速有效撲滅火災或援助消防隊控制火勢和撲滅火災以減少火災的損失。
應急報警員職責:
應立即向醫院保衛科報警(電話:9543),根據火情可直接報“119”火警電話。
疏散引導員職責:
1、熟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走向、本樓層應急疏散預案。
2、發生火災時組織人員就近疏散,始終堅守崗位。
3、防止疏散過程中人員出現驚恐和騷亂,確?焖侔踩枭。
4、提醒被困人員利用毛巾、衣物等捂口鼻低姿快行。
疏散救援組職責:
1、針對樓層的.人員情況對人員、物資進行疏散。
2、明確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標志,根據火災發生的不同部位組織不同的疏散路線。
3、疏散指導人員要明確任務,合理分工落實具體的疏散措施(先生命后物資)。
后勤保障員職責:根據滅火、通訊、疏散等各組工作進展情況,提供相應的物質保障,或適時增援。
四、火災處置一般程序
(一)報警:
第一發現火情人員或距電話近的職工向醫院消防控制室或保衛科報警,正常工作日同時向醫院辦公室報告。報警要求說明失火的具體地址、起火點的位置、起火物品名稱、火情大小、火災現場有沒有危險品、報警人姓名和電話號碼。
。ǘ⿹渚龋
所有應急人員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達現場,開展初期火災的報警、撲救和人員疏散。
第一發現火情的職工就近使用滅火器材滅火,并大聲呼叫周邊職工報警、增援;距起火點就近的職工負責利用滅火器和室內滅火栓滅火,防止火勢蔓延。
可使用小型便攜式二氧化碳滅火機及消防軟管卷盤進行火情的初期撲救工作,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火情撲滅。應急情況下可先將床單、被罩、大衣等浸入水中,然后再用來撲救。
在應急搶救過程中,應迅速組織人員逃生,本著“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下進行。參與搶救的人員要勇敢、機智、沉著,做到緊張有序,一切行動聽從指揮,有問題要及時上報指揮組。消防車到來之后,要配合消防專業人員撲救或做好輔助工作。在場科室人員,應用衣服堵住口鼻,火勢危及電器設備時要切斷電源,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及時有效的保護或者轉移檢驗儀器。
。ㄈ┦枭ⅲ
若火勢較大,初期滅火無法控制,應立即關上著火房間的門窗,關閉防火門,防止火勢蔓延。同時疏散引導員首先疏散被圍困的人員,然后再疏散火場周圍的物資。
科主任站在樓道中央,指揮科室人員向兩側安全通道就近撤離,疏散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沿墻邊按疏散指示標志方向逃生,檢驗科疏散通道為科室北門和西門。引導人員疏散時要不斷用手勢和喊話的方式引導穩定被困人員的情緒,維護秩序。
發現有易燃易爆危險品受到火勢威脅時,應迅速組織人員將易燃易爆危險品轉移到安全地點。疏散出的物資要放在不影響消防通道和遠離火場的安全地點。
。ㄋ模┣妩c:
處置結果后或在公安消防隊到場后,及時清點人員和已疏散的重要物資,查清有無人員被困于火場中以及有哪些重要物資需要轉移,并將情況及時告知組長。
。ㄎ澹┗馂膿錅绾螅
1、應保護火災現場。公安消防機構劃定的警戒范圍是火災現場保護范圍;尚未劃定時,應將火災過火范圍以及與發生火災有關的部位劃定為火災現場保護范圍。
2、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火災現場保護范圍內,不得擅自移動火場中的任何物品。
3、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災現場。
4、接收事故調查,如實提供火災事故情況,查找有關人員,協助火災調查。
5、做好火災傷亡人員及其家屬的安排、善后事宜。
6、火災調查結束后,總結火災事故教訓,改進消防安全管理。
五、注意事項
1、火災撲救首要的任務是保護人員安全,在生命和財產之間,首先保全生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人員傷亡,撲救要在確保人員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
2、火災第一發現人應判斷原因,立即切斷電源。
3、火災發生后應掌握的原則是邊救火,邊報警。
4、嚴禁用水、導電體撲救電器火災,瞞報事故或臨陣退縮者,依照相關規定從重處罰。
5、科室內物品放置規范,嚴禁堵塞疏散通道。易燃易爆物品應集中統一管理,集中存放。
6、請醫院消防安全負責人核查滅火器的有效性,并定期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
7、科室內嚴禁吸煙。
檢驗科應急預案 18
一、目的:
為了強化“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方針,加強醫院職工的消防意識。提高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學會正確的使用滅火器,和室內消防栓以及掌握正確的初期火災的處理和疏散逃離的方法。按照醫院規定的`消防培訓演練方案和要求。于20xx年xx月xx日醫院舉行消防實操演練。
二、時間:
20xx年xx月xx日下午8x點開始。xx點xx分在醫院前臺準時集合。
三、演習地點:
醫院門診及住院部。
四、職責分工:
1、xxx(總指揮)
(負責現場總指揮以及結束后整個過程總點評)
2、xxx、xxx(副總指揮)
(負責協助總指揮工作)
3、xxx(現場協調)
。ㄘ撠焻f助總策劃完成工作安排)
4、xxx(記錄員)
(負責記錄整個過程)
5、xxx(攝影)
。ㄘ撠煍z影全過程)
6、xxx(負責門診患者)、安維(手術室患者及醫護人員)、xxx(前臺掛號及等人的患者家屬)杜娟、xxx(負責住院部及院辦公室)以上人員為(疏散組組長)
。ㄘ撠熓枭⒊冯x工作安排)
7、夜班疏散組(由夜班的值班醫生、護士、保安組成)具體成員由當天在崗人員組成
8、xxx(救援組組長)、xxx、xxx
。ㄘ撠煱l生火災以后的搶救及初期滅火工作安排)
9、xxx(醫療組組長)
。ㄘ撠煂麊T進行處理工作安排)
11、xxx
。ㄘ撠焾缶ぷ鳎
12、xxx
(負責清點醫院參演人數)
注:醫院男醫生配合救援小組組長工作安排。其余各部門自己安排自己部門人員工作。安排人員必須到場如特殊情況必須到鐘文琪處說明原因,鐘文琪需上報現場指揮部,如擅自不到崗按當天曠工處理。
五、演練流程:
1、報警。
xxx在住院部通道路過時,發現19床房間起火冒煙。立即按下手報并用電話向醫院消防中心報警(報警時說清楚著火的位置、燃燒物質棗什么物體著火,報警人的姓名),請求保安部支援。消防控制中心接到電話后立即向現場總指揮陳院長報告。王院長接報告后立即趕到醫院消防控制室,根據火勢大小報警同時啟用消防應急預案,一面安排各部門負責人趕到現場。
2、處理
。1)、消防控制中心在接報警后向當班保安發出滅火指令。《注:在火情通報時監控室值班員應向被通報人講清楚著火的位置、、、、燃燒的物質、、、、火勢的范圍、、、、有無人員被困等情》。
。2)、保安部各個崗位在聽到消防控制中心的指令后應迅速集合到達著火層下一層,組長在此時作出滅火安排。滅火組長到達滅火現場后,對火情進行偵察,一邊安排鋪設水帶進行滅火,一面向向消防控制中心報告火情,由于現場煙霧很濃,立即啟動排煙機、排煙閥對樓層內進行排煙。
。3)、保安部立即組織后續增援人員組成警戒小組把守出入醫院的各個出口,防止人員圍觀進入醫院著火區域,同時防止已疏散人員重返火場,并安排人員到門口接應消防車。
。4)、醫療小組接到火災指令跟隨保安部一同趕往火災現場,帶上急救箱,擔架。
。5)、消防控制中心發出指令后,消防中心播放應急廣播2遍,(請注意,下面播放醫院院長下達的緊急通知,醫院發生緊急情況,局面已得到控制,請各位不必驚慌,為了安全起見請您聽到廣播后立即離開病房在我們醫護人員的護送指引下到達1樓大廳。撤離時請走消防通道,不要驚慌)。
(6)、住院部杜娟疏散組長接到火災指令帶著住院部護士及醫生趕往著火層下層,安排分配工作,立即投入疏散狀態。注:《疏散過程中如遇濃煙,請用魚貫式的撤離法,或用繩子牽引,用“跟著我”的喊話或前后拉住衣襟的方法將人員轉移》
(7)、撲滅火災后,保安部救援小組立即用電話報告火已撲滅,保安部救援小組下達整理消防器材,保護火災現場。消防控制中心立即把這一情況向院長及各部門負責人報告。院長宣告此次實操演習結束,集合到空地處。進行滅火器的實操使用方法。
六、滅火器的實操演習:
。1)、使用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時,手提滅火器的手把,上下顛倒幾次使桶內干粉松動。拔下保險栓,一只手拿起軟管,另一之手提起滅火器。迅速趕到火災現場,在距離起火點5米左右處的上風口,對準火源的根部按下壓把用力掃射。噴射過程中應始終保持瓶身自立狀態,不能橫臥或顛倒,否則不能使用。
(2)、如果被撲救的是液體火災,呈流淌燃燒時,應對準火焰的根部由近而遠,并左右掃射。
。3)、干粉滅火器撲救固體可燃物時,應對燃燒最猛烈處掃射,并上下,左右掃射。如果條件可以,可提著滅火器沿著燃燒物四周邊走邊噴,使干粉滅火劑均勻的噴在燃燒物的表面。
注:所需道具由周永順安排,張粟協助。以上全以實際操作為準,在使用過程中注意安全,注意環境衛生,此次操作請大家務必認真,這將會存入醫院檔案。
七、總結:
王院長對這次的實操消防培訓進行總評。
檢驗科應急預案 19
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實施方案
一、目的
為貫徹落實我國政府有關艾滋病防治的五項承諾、“xxx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及衛計委、財政部“艾滋病免費自愿咨詢檢測管理辦法”有關精神,對全國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的實施要點、內容、方法與督導評估等提出具體要求和技術標準,以指導、規范和促進全國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的開展。
二、原則
。ㄒ唬┌滩∽栽缸稍儥z測服務應堅持知情同意的原則,通過檢測前咨詢,由求詢者自愿選擇是否接受檢測。
。ǘ┌滩∽栽缸稍儥z測服務應堅持保密原則。凡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服務機構,必須在咨詢門診(室)的環境布置、咨詢過程、檢測報告、轉介服務、檔案記錄和計算機信息等各個管理與服務環節中均注意保護求詢者的隱私。
。ㄈ┌滩∽栽缸稍儥z測服務應堅持與治療、關懷、支持和預防相結合的原則。對篩查結果陽性者,在自愿基礎上,應提供艾滋病病毒(HIV)抗體確認試驗、治療、阻斷母嬰傳播干預、預防和關懷等轉介服務信息或指導幫助。
三、策略
(一)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應在社區動員、政策開發的基礎上,注重營造非歧視的社會環境,并與艾滋病宣傳、監測、干預、醫療救治及關懷等其他防治工作結合起來進行,提高人們參與自愿咨詢檢測的意識。
。ǘ┌滩∽栽缸稍儥z測工作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先在艾滋病防治綜合示范區、高危人群集中和流行較嚴重地區開展,逐步推廣。
。ㄈ┩ㄟ^評估與培訓,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先由具備檢測條件的院門診檢驗科承擔。同時,公衛辦工作人員下鄉村入戶快速檢測相結合。
(四)對于承擔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任務的機構,在規范檢測工作的'同時,重點加強咨詢能力的培訓。
四、措施
(一)現狀評估
在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實施前,應對本地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現狀、相關資源、需求和存在問題進行總體了解,以便為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計劃制訂,包括咨詢檢測點的布局與設置安排、檢測試劑、設備、經費分配、人員配置與培訓及加強管理等提供科學依據,并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服務的針對性和效益。評估內容應包括本地性病艾滋病的流行規模與潛在趨勢,高危人群與脆弱人群的數量、分布及其對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的認知與需求,本地能夠承擔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和轉介服務的機構數量、技術水平,與完成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任務之間存在的差距和問題等。
(二)制定實施計劃
根據現狀評估和要完成的工作任務量,各村衛生室要制定本地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年度實施計劃。計劃中應提出具體工作指標,包括轄區內提供自愿咨詢檢測服務、自愿咨詢檢測服務的人群類型和估計數等。
。ㄈ┐_定咨詢檢測室
各村衛生室,可設立艾滋病自愿咨詢快速檢測室,包括艾滋病咨詢室和HIV快速檢測室。
艾滋病咨詢門診(室)應選擇在求詢者比較集中,求詢方便的醫療衛生保健機構設立。為保護求詢者的隱私,應有單獨的房間,能進行一對一的咨詢。有保密的文件柜保存資料。環境安靜舒適,室內張貼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規范服務內容要點、注意事項、保密工作制度和咨詢檢測服務流程圖等;并備有宣傳資料、轉介卡、安全套和有關咨詢登記表。咨詢門診(室)的基本要求詳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印的《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實施與管理手冊》(以下簡稱《實施與管理手冊》)。
HIV篩查實驗室由各省衛生行政部門依據《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規范》組織專家評定認可。
(四)咨詢員的選擇和培訓
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服務機構應確定至少1名專職人員提供咨詢服務。咨詢員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到個人素質、責任心、知識面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咨詢員在從事咨詢服務前,必須接受過省市級單位組織的3天以上的艾滋病咨詢培訓后上崗工作。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艾滋病流行狀況及防治知識、咨詢檢測基本知識、保密原則、咨詢技巧、HIV檢測前后咨詢、HIV檢測的基本原理、資料的收集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工作制度和倫理原則,以及質量控制與督導評估等。
培訓中應根據培訓對象不同適當調整培訓重點。培訓后應進行效果評估,重點考察咨詢員在實際工作中開展咨詢服務的狀況、專業能力與求詢者的反饋。
對接受過培訓的咨詢員應每年進行一次復訓,進行知識更新、交流經驗、調整工作心理狀態和提高專業能力。
。ㄎ澹┳稍兎⻊粘绦
開展咨詢服務應遵循方便、保密和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的原則。接受過培訓的咨詢員,在咨詢門診(室)應按規定的工作程序和行為規范,為求詢者提供單獨的咨詢檢測服務,并填寫“咨詢個案登記表”咨詢服務的工作程序為:求詢者先到接待室(處)登記,稍做休息后由咨詢員為其提供檢測前咨詢服務。求詢者在接受咨詢后,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自愿選擇是否接受HIV檢測。檢測后,咨詢員根據檢測結果,為求詢者提供檢測后陰性或陽性結果的咨詢。
檢測前咨詢服務的要點是,向求詢者解釋什么是HIV篩查檢測及其目的和作用;評估個人感染HIV的危險因素;討論降低危險行為的辦法;講解艾滋病的預防措施,包括使用安全套等。使求詢者了解HIV檢測對其健康的好處,以及HIV傳播方式和檢測結果的含意。如求詢者愿意檢測,則介紹檢測步驟、安排檢測事宜、預約取結果時間、地點等。無論求詢者是否檢測,都必須向其提供有關預防HIV感染的信息.檢測后咨詢服務要點是,幫助求詢者正確理解他們的檢測結果。對于檢測結果陰性者,咨詢員要解釋陰性結果及窗口期的含意,幫助其制定改變危險行為計劃。對于篩查結果陽性者,咨詢員要向其提供心理、情感支持,詳細解釋檢測結果的含意,建議其做HIV確認試驗;對HIV確認陽性者鼓勵其積極地面對生活,預防機會性感染和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傳染他人。并提供抗病毒治療、母嬰傳播阻斷、預防和關懷等轉介服務信息或相關服務,鼓勵他們通知性伴作HIV檢測。有關HIV咨詢服務工作程序和檢測前后咨詢要點詳見《實施與管理手冊》。
(六)檢測服務程序
對于自愿接受HIV篩查檢測的求詢者,咨詢員要開具HIV檢測單,指引求詢者到HIV篩查實驗室進行檢測。為了保護求詢者的隱私,檢測單可登記代碼或編號。
根據檢測結果,檢驗員要填寫“檢測結果報告單”和“檢測登記表”(見附件3),并送交咨詢員。檢驗員應遵守保密原則,不得將檢測結果告知任何無關人員。檢測結果由咨詢員在咨詢門診(室)告知求詢者。
HIV篩查檢測的方法和結果判定見附件4。HIV篩查試劑的選擇以及HIV篩查試驗具體方法和技術要求見“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4年版)”。檢驗人員應按有關規定做好HIV篩查試劑的使用登記和儲存工作。
(七)咨詢檢測登記與報告
咨詢員和檢驗員應為每個求詢者填寫國家統一制定的《咨詢個案登記表》和《HIV篩查檢測登記表》;對HIV篩查復檢陽性者,須填寫《傳染病報告卡(艾滋。贰i_展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的各有關單位,須按月填寫國家統一制訂的《咨詢登記月報表》和《篩查檢測登記月報表》(見附件
【檢驗科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經典)檢驗科應急預案09-02
檢驗科應急預案06-23
(精)檢驗科應急預案08-03
檢驗科應急預案【優】09-13
檢驗科應急預案14篇(合集)08-19
檢驗科應急預案(必備10篇)09-07
應急預案06-13
應急預案04-09
食品應急預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