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普通話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普通話作文 篇1
中秋節假期,我在家里閑著沒事,看看有沒有什么好玩的東東。這時,家里的門鈴聲響起,我立馬趕過去開門。我剛剛打開門,看見了我住在農村的小姨和我朝思暮想的弟弟來到了我們家。弟弟一踏進家門,我就把弟弟抱了起來,弟弟很可愛,很輕,剛剛五歲。
有一次,弟弟不小心把月餅的渣子掉到了地上。他就說:“姐姐,有沒有笤捈(tiáochù)?我把地上給掃掃。”我連忙把掃帚遞給弟弟,并糾正:“不是笤捈,是念掃把。”
弟弟來到我家,我就發現弟弟說的幾乎都是方言,我對小姨說:“小姨,我想教弟弟說普通話。”小姨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我帶著弟弟來到我的房間,弟弟說:“姐姐,能不能給我一個墩兒。”我把一個凳子遞給弟弟。并在黑板上寫下了“凳子”這個詞,又標上了拼音。弟弟看我寫完了,就拼拼音。弟弟問:“姐姐,‘凳子’是什么東西呢?”我回答:“‘凳子’就是你說的‘墩兒’,在我們這里,他就念凳子。”我又把“饑餓”這個詞寫在了黑板上,也標上了拼音。弟弟非常聰明,一下子就念對了。弟弟又問:“姐姐,‘饑餓’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耐心的給弟弟解答:“‘饑餓’就是你們那里說的.‘饑’,都是表示餓的意思。”弟弟又造了一個句子“我剛剛吃完飯,一點都不饑餓”。我連忙夸弟弟:“弟弟你真棒!”我又在黑板上寫下了一段自我介紹:
我叫xxx,今年x歲了。我來自xxx,我是一名xx樣的小孩,我喜歡xx,希望大家喜歡我。
我說:“小貝,你一定要用普通話給你和我的媽媽來一段兒。”小貝說:“姐姐,你放心,這事兒包在我身上。”不久后,弟弟小貝就用普通話給我說了一段自我介紹。
我和小貝來到客廳,給我的媽媽和小姨說了一遍自我介紹。我叫小貝,今年5歲了。我來自河南省新安縣五頭鎮,我是一名可愛、聰明的小孩,我喜歡唱歌,希望大家喜歡我。媽媽和小姨都很高興。
我一定要學好語文,說一嘴很流利的普通話,教許多人學說、說好普通話。
普通話作文 篇2
“唉”,我一回家,就聽到外公在他的書房里長吁短嘆。這種事可是少有,外公是個樂觀主義者,每天在家種種花,看看草,從不見他有今天這般沮喪。
“什么事呀,外公。”我急忙問道。一問才知道,原來,外公在家給他的老朋友打電話,誰知多年不見,老朋友早已換上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外公都很難跟他搭上話。“雨桐,”,外公突然來了精神,“你教我學普通話吧!”,我在我們班可是個“小小播音員”,每個字都讀的字正腔圓,教外公學普通話,我當然樂意了。于是,我便欣然答應了外公的請求。
第二天,我們不到六點就起床了,畢竟是第一次當老師,我不免有些緊張。先從哪里教起呢,咦,有了!從聲母韻母開始吧!于是,我把弟弟的字母表貼在墻上,外公就像一個小學生似的,規規矩矩地坐在我的小書桌上。“好,現在,我們先來讀拼音,跟我讀‘a,o,e,i……”外公很認真地聽著,學著,跟我讀著,沒過幾天,他就學會了漢語拼音。現在,就要學字的發音了,可凡事總不能一帆風順。外公讀的`漢字發音總帶有方言的味道。比如“中”總念成“棕”,京總念成前鼻音,怎么也糾正不過來。我以為外公會放棄,沒想到,外公反而來了勁,每天天不亮,就跑到下面小區里練發音,我看了,也陪著他練了起來。于是,不管是在街頭,公園,還是小區,都有我們倆練習發音的身影。直到有一天,我剛起床,外公就對我說:“唉,雨桐,早上好!”,我驚呆了,外公的發音甚至比我還圓潤飽滿,我都可以拜他為師了!
現在,外公在小區里認識了不少的朋友,他們都羨慕外公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外公打電話給老朋友時,笑的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普通話作文 篇3
爸爸是正宗的廣東人。說起他的普通話呀,我就想起媽媽給我說的爸爸大學時的.故事。那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他自我介紹,爸爸的名字叫L喜,可是他在班上大聲地說了一聲“L死(喜)”,一剎那,全班哄堂大笑。
為了驗證爸爸的普通話水平是不是真的那么差, 我就叫他讀我們熟悉的繞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沒想到爸爸居然能讀成“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于是,我決定教爸爸說普通話。
從爸爸說的繞口令中,我發現了爸爸普通話說不好的根源,分別是:xi和si分不清,si和shi分不清。于是,我開始教爸爸讀這幾個音。我剛教了一會兒,就感覺教他好象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我一開始讀si,他也跟著讀si,可是我一讀shi,他還是讀si,好象他的舌頭卷不起來似的,快氣死我了!但是我還是堅持地教了下去。過了一個月,爸爸基本上會讀這幾個音了,只是偶爾會讀錯,我讓爸爸沒事就多讀這幾個音。
從那時候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多了,爸爸的普通話水平也突飛猛進,快追上我 ,我很開心!
普通話作文 篇4
十月的北海,秋高氣爽,涼風撲面,氣候宜人,在這樣美好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普通話宣傳周,我們的兩位同學表演了一個語言方面的小品,內容是:一位農村人來到城市買餐巾紙,結果服務員拿出了一樣又一樣五花八門的東西都不合他心意,知道為什麼嗎?原來農村人把餐巾紙說成了“三斤屎”。
盡管因為時間倉促,二位同學的表演沒有達到維妙維肖,同學們也都沒有捧腹大笑,但小品深刻的意義,給了我們同樣深刻的啟發:
一、是我們必須認真學好普通話。語言是交流溝通的工具,我們偉大的`祖國神州遼闊,地大物博,而且有五十六個民族,如果每一個地方都只講自己當地的方言,那麼,我們就不可能融為一體,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二是我們必須多用書面語言。書面語言是比較規范、完美的,而方言則多是我們的口頭語言,有很強的地方色彩,外地的人往往聽不明白,比如“下雨了”我們南方的口頭語是“落水了”,一位北方人曾經焦急地問我“誰掉進水里了?在哪呢?”,鬧了一個大笑話。
所以,我們要寫規范字,講規范語,做推廣普通話的小先鋒。
【普通話作文】相關文章:
普通話作文07-22
普通話作文【薦】08-24
奶奶與普通話作文02-22
關于普通話的作文04-16
推廣普通話作文【精選】06-10
講普通話的作文06-22
普通話推廣作文06-25
(精選)推廣普通話作文06-26
【經典】作文我與普通話05-18
普通話小學作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