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普通話小學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普通話小學作文1
“哈哈哈,哈哈哈”屋里傳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你猜是因為什么嗎?都是媽媽學普通話給鬧的。
今天晚飯后,我當起了媽媽的.小老師,教媽媽學普通話。媽媽的普通話說得不標準,鬧出了許多笑話。你聽:“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齊(起)來的。”“讀錯了,讀錯了!”我著急地叫起來。于是,我讓媽媽跟著我讀,我讀一遍,媽媽跟讀一遍,好不容易媽媽把這句讀準了。可再聽:“可不知道它怎么能婆(爬)……”“又錯了!又錯了!”我忍不住又大聲叫起來。“哈哈哈”一旁的爸爸又大笑起來。讀錯了幾次的媽媽滿臉通紅,說:“不讀了,不讀了。”我鼓勵媽媽說:“媽媽,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媽媽聽了我的話,鼓起勇氣又一句一句地跟我讀著。
經過一番努力,媽媽終于把一篇課文讀正確了。看來,我今天的的小老師也當得非常成功。
這個小老師我以后還要當下去,而且還要當更多人的小老師。
普通話小學作文2
在我三歲的時候,我還不會說普通話。爸爸媽媽帶我到舅舅那里去玩,舅舅是廣東的海軍。廣東人不是講粵語就是講普通話。因此,每次我去什么商場買東西、紀念品……我用寧鄉土話對他們說,他們都聽不懂,我就什么東西都沒有買到。
后來,我六歲了,讀一年級了,在學校里,我學會了拼音,我就會了普通話,我又到舅舅那里去玩,一天,我和媽媽來到了一個大商場,里面有好多好多的`有紀念價值的東西,有貝殼、海螺……我用普通話和那里的老板說話、買東西,就買到了很多的東西。
后來,我九歲了,爸爸的普通話要考級,于是他回到家,請我這位小學四年級為他指點指點。于是,我學老師一樣,拿一塊小黑板掛在墻上,拿幾支粉筆,再找一根教鞭――筷子。我再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上“恐龍”、“籃球”……幾個詞,然后在各個字的下面打上一點,注上音節。我讓爸爸坐在一把小凳子上,我學著老師的樣子,清了清嗓子,大聲喊:“上課。”爸爸不慌不忙地叫了聲:“起立。”因為我上課前已經和他說好了上課的規矩。然后,我用“教鞭”指著“恐龍”,兩個字,讀:“恐龍。”爸爸跟讀到:“恐農。”我聽了連忙糾正,“不是、不是,是恐龍。”“恐農。”“是恐龍拉。”“恐農。”沒辦法,第一個詞組不成功,我只好教下一個詞了。我慢慢地讀道:“籃~~~~球~~~~”“籃球。”嗯,還好,可能是我讀得慢了些,他聽得清些吧,他才讀得好的吧。于是,我又慢慢地讀下一個、下一個的下個……終于學完了。
以上就是我的普通話史,它不僅讓我在廣東買回紀念品,而且,還讓我當了一回老師,嗯,不錯……
普通話小學作文3
這周是我們班舉行推廣普通話的活動。
有很多形式:王文浩和黃建清講的是笑話,遠有演小品的…不過大部分是講笑話的。
王文浩講的是:一個南方人去北方出差,他去吃飯了,吃完后他說:“吃不飽。”老板聽后又去拿了一碗。南方的小伙說:“我說手機吃不飽!”老板說:“手機本來就吃不飽。”南方人本來說“手機支付寶”的.。說完,大家哈哈大笑。
黃建清說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對大家說:“今天的飯吃狗屎了!”其實是說:今天的飯夠是了,大家都拿大碗吧!說完,全班同學都前俯后仰的。
我講的也是笑話:有一位南方人去北方出差,他到一個賣水餃的店說:“睡覺多少錢一晚?”老板奇怪的回答:“我們這里只賣水餃。”然后南方的小伙說:“我就是說睡覺多少錢一晚啊!”那個老板就不理他了。其實是說:水餃多少錢一晚。
我覺得講好普通話好,在家里要講好普通話,在學校里也要講好普通話,出行就不會有誤會和笑話了。
普通話小學作文4
小記者下午又有活動啦!我小小的心充滿了興奮。
聽著老師一步一步地講解,我恨不得“時光前進”立即到下午!嘻嘻……
下午,我們一群小記者欣喜若狂,拿了宣傳單,開始練習對話:阿姨您好,為了建設一個和諧的新泗陽,我們要……我們興奮地練著,越來越激動!
我們是在潤農蘇果超市宣傳的。一下車,同學們就開始到處宣傳,我和朱姝、丁瑞琪在一起。我采訪的對象是一位上了年紀的阿姨,一聽她說話就是地道的泗陽話,我用普通話對阿姨說:“阿姨,您好!您平時講普通話嗎?”阿姨笑著說:“嗯……我平時不怎么講普通話呢!”我與她聊了很多,最后,還成功地發給了她一張宣傳單呢!我高興極了!接下來我又找人采訪,“叔叔您好……”耶!采訪成功!之后,我們跑上了二樓,接著采訪。好可惜呀,因為樓上的`人都被其他同學采訪過了!我們失望而歸……
“要回去了!”同學過來提醒我們,我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這里,上了校車。
通過這次宣傳普通話的活動,我們不僅要牢記講普通話,更要為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新泗陽作貢獻!
普通話小學作文5
教哥哥講普通話 哥哥王逸飛從小就生活在農村,精明的臉上有一雙濃眉大眼。他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別人看來,他怎么也不象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可在兩年前,他卻講著滿嘴的地方話,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兩年前的一天,我回奶奶家過年,碰巧王逸飛也在那里,我便于他攀談起來。可他說了半天,我一句也沒有聽懂。不但如此,還鬧出了笑話呢! 比如:有一天我早上起床后,他在被窩里問我, 今天有沒我早上起床后,他在被窩里問我, 今天有沒有“也坡”?我說:哪有“也坡”。他又說:有也坡我帶你去放風箏。我想了半天,難道也破就是風?等他起床后,發現太陽紅彤彤的,說,也破這么大,你咋說沒有呢?原來,也破就是太陽啊! 從那以后,我和爸爸決定叫哥哥講普通話。 教他將普通話的第一天,我們先教他怎樣正確發音。哥哥不認真學,我們變發動奶奶,哥哥平時最聽奶奶的話,見奶奶來,他就認真學了。
我們一連教了三四天,才讓他的發音基本正確。第二步,我們要改正一些土話。哥哥總說:“誤達”怎么怎么怎么,“誤達”怎么怎么怎么,還喜歡把“聊天”說成“諞”。我記得他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大伯”(地方話把“伯”發音bei),這(ze)普通話講起來怎么誤么難常呢?(讀時,用陜西話口音) 為了讓他改正這些地方話,我和老爸可謂是費盡腦汁,還是媽媽聰明,把哥哥常說的土話翻譯成普通話。比方說,把“扎勢”翻譯成“擺架子”;把“暮囊”翻譯成“不利索”等。把那些土話翻譯成普通話的意思都抄在一張紙上,讓哥哥隨身帶著。 漸漸的,哥哥把原來正宗的地方話改成了流利的普通話。
現在,我和哥哥又可以開開心心地玩、痛痛快快地對話了。 普通話真便利啊!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來將普通話,讓全國各族人民都痛痛快快地對話、交流。讓普通話更加普及、發展。但愿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講普通話!
普通話小學作文6
開學第二周是“推普周”,為了讓普通話走出校園,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教爸爸、媽媽說普通話,讓普通話走進家庭。
爸爸是安徽定遠人,媽媽是本市人,他們在上大學、平時工作中說的都是普通話。也許成長的地方不同,也許女人天生具有語言天賦,爸爸的普通話就是沒有媽媽說得好,爸爸說的是帶有濃重地方口音的“定遠普通話”。所以,我準備把這次教學的重點放在爸爸身上。
晚飯后,我把爸爸叫到書房,爸爸一頭霧水地走進書房,我鄭重其事地宣布:“爸爸,今天你是學生,我是老師,我要教你普通話的標準讀音!”爸爸眉毛一揚,不服氣地說:“我說普通話的時間比你的年齡還長,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你隨便問吧。”我先讓爸爸讀了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爸爸搖頭晃腦,得意洋洋地讀起來:“望廬山瀑(po)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po)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che),疑是銀(ying)河落九天。”
我聽出來了幾個錯字,可我沒說是哪兒錯了,我只讓爸爸去查字典,以便加深印象。這次,我終于可以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了!等爸爸查完字典,他居然把所有的錯字都改過來了:原來錯的.po,現在改成了pu,原來錯的che,現在改成了chi,原來錯的ying,現在改成了yin。當我讓爸爸再讀另一首古詩——《憶江南》的時候,爸爸忽然變機靈了,他先把不熟的地方查了一下字典,再讀起來,這下全部ok!為了讓爸爸印象更深刻,我又讓爸爸讀了好幾篇作文,爸爸的普通話果然大有長進。等下一個“推普周”,我一定還要當爸爸的老師。
通過這個“推普周”,爸爸普通話水平有所提高,我也體會到老師的快樂!
普通話小學作文7
我國的語言各不相同,河南有河南的方言、山東有山東的方言、廣州有廣州的方言,為了方便溝通、便于交流,我國就推行了通用的語言——普通話。
我們學校的趙老師在開學典禮上提出:本學期主要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我們學校的師生都要說普通話。
我放學回到家,對媽媽說:“我們學校開展了講普通話的活動,從今天起,我們在家也講普通話吧。”媽媽笑著說:“哈哈,好啊!我們單位也在推廣普通話,比你們還領先一步呢。”說著,媽媽還舉個例子:有一次,媽媽單位里來了一個人,他跑到媽媽的辦公室問:“人事科在哪兒?我要殺一個人。”媽媽的同事聽了這句話都大吃一驚,原來,這個人說的.是家鄉話,把“查”說成了“殺”,他是查一個人。雖然這僅僅是一個笑話,但它告訴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普通話。
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時期,地方話、家鄉話、方言已不適應工作、生活和交際的需要,為了規范語言,我們都要說普通話,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
普通話小學作文8
今年“十一”期間,張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教某某說普通話。”在我們家數爸爸普通話說的最不好,所以我下決心要教爸爸說好普通話。
平時,爸爸愛說洛陽方言,比如說:太陽叫作日頭、餃子叫扁食、一起走叫死跟、賣弄叫燒包蛋、頭叫低鬧…….。自從老師布置了這項作業后,我就開始教爸爸了,可教爸爸說普通話太不容易了,真不是件美差呀!
有一次,我教爸爸說:“中國”這兩個字,他卻說成了“宗國”,“寫字”他卻說成了“寫志”。這時,我讓爸爸看著我的口型跟著我說,一遍不行就再來一遍,反復了N遍,爸爸還是沒有找到感覺,可我已經口干舌燥了。看到爸爸愁眉苦臉的樣子,我也是一臉的`無奈。這時,媽媽的一句話提醒我,她說:“你爸是zh、ch、sh和z、c、s不分,你現在是老師,要有耐心。”所以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我也像張老師教我們一樣,耐心地指導爸爸,不急不躁。針對他發音的不標準,我們專門進行了練習。
現在經過爸爸的努力,加上我這個小老師的指導,爸爸的普通話已經標準很多了。
普通話小學作文9
7月份,我去承德玩,吃飯時,同團的一個小朋友問我是哪里人,我用帶方言的普通話說:“柳州(liu.zou)。”他問:“你說什么?”我又重復說了一次,他也重復說了一次,媽媽在旁邊看到這種尷尬的.事情,馬上用標準的普通話說:“廣西柳州(liu.zhou)”他才點點頭。
在北京,我也交了不少朋友,發生過了幾次這種事情,但是我也學他們說話,學著學著就習慣了,普通話慢慢地好起來了,以后再也沒有以前那種事情發生了!
從這件事,我受到了啟發:要說標準普通話。
普通話小學作文10
我的老家在赤水,在我們村里沒幾個會講普通話的。我也是到瀘州英才外國語學校讀書后才學會普通話的。
記得剛上一年級的第一天,老師用普通話親切地問我:“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第一次聽普通話,不明白老師說的什么,便隨口冒出一句:“你說的啥子(什么)喲?”老師又問:“今年幾歲了?”這句我聽懂了,但我確實不知道自己幾歲了,便說:“表得(不知道)。”老師見我這樣,耐心地對我說:“到了英才學校,今后不能說家鄉土話了。一定要學會說普通話。”后來,我發現英才的所有老師和學生都說的是普通話,也就認真地學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學會了普通話。
有一天,爸爸到瀘州來看我。為了讓我開心,爸爸把我帶出學校玩耍。到了下午,我們玩累了,準備去吃麥當勞。爸爸以前聽說過一點,走到柜臺前便說:“來一個憨包。”服務員一聽,立刻拉下臉來說:“我們這里沒有憨包?”爸爸漲紅了臉說:“你墻上的菜單上不是明明寫著嗎?”我一見,連忙走上前去用標準的普通話說:“對不起,我爸爸不會說普通話,他是想要漢堡。”服務員一聽,看了看我爸爸,撲哧一聲笑了……
到了晚上,我們去住賓館,爸爸進去就用赤水話說:“要個彪間。”服務員眼睛瞪得大大的,聽不懂,爸爸又用他那帶著濃烈“赤水味”的.普通話重復了一遍,服務員還是搖搖頭,爸爸感到很尷尬。我連忙上前用流利的普通話說了一遍:“我們要一個標間。”這下,服務員當然聽明白了。爸爸拍拍我的小腦袋,夸我真能干,我心里感到特別自豪。
普通話是祖國通用的語言,不管男女老幼,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就讓普通話伴我成長,讓普通話這朵絢麗繽紛的花兒,開遍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吧!
普通話小學作文11
9月15日至9月21日,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新世紀推廣普通話的工作目標是:20xx年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普及,交際中的方言隔閡基本消除,受過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備普通話的應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本世紀中葉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交際中沒有方言隔閡。
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在上課時,要說普通話;在與一個陌生的外地人交流時,我們要說普通話;在課堂上朗讀一篇課文時,更要用普通話。那么為什么要講普通話呢?因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各個不同地區的語言或多或少有些差距。我們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不去見識外面的世界,而我們一旦出門,便會遇到語言方面的障礙,不能與人交流,更不能與人溝通。普通話是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走在一起,各自操著方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該會出現什么樣的尷尬場面?一位長沙的導游帶領來自四川、貴州、山東、廣東等7個地方的游客下游覽長沙。在轟隆隆的火車停下后,導游用普通話讓7位游客做一下自我介紹,結果每個人說出來的話都讓其他人瞪大了眼睛,一頭霧水。原來,因為大家都講方言,而各地方言相差極大,他們相互聽對方的講話猶如猜謎語,猜了半天還不知道到底說什么。早已笑作一團的導游在“平息”了大家的猜測之后,字正腔圓地說:“大家別猜謎語了,我們都講普通話!”如果我們都講一種在我國普遍使用的共同語言,那么,就不會因語言不通而急得滿頭大汗。
而這種共同語言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所以說,推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對我們學生而言,講普通話有利于我們克服狹隘的地方意識,改掉說粗話的毛病,形成良好的文明舉止,還有利于我們同其他同學及老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同時也為自己以后繼續升學、謀生求職打下良好基礎。所以,進入校園,一定要說普通話。現在有不少的同學已養成了進入校園說普通話的良好習慣,但有個別的同學還沒有養成這方面的習慣。有學生說:“我的普通話說得不準,不好聽,所以不敢說,”有的說:“以前在很小的時候,我習慣講方言了,覺得講普通話不習慣,挺滑稽的。”在這里我想對這些同學說,一個良好的習慣是慢慢培養的,是在與過去的不良習慣的斗爭中逐步形成的。如果你一直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那怎么可能改掉自己的缺點呢?說得準不準,不要緊;好聽不好聽,也沒關系,只是看你有沒有說,只要有意識去說,慢慢地,用普通話交流就會成為你的一種習慣。某一天,你會突然發覺自己的普通話是越來越準,越來越好聽了。只要開始嘗試,就會有成功的可能。
同學們,“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人人參與,共創氛圍,以班級、小組等為單位來練習講普通話,形成講普通話光榮的氛圍和習慣,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從學說普通話到會說普通話再到善說普通話,在切實提高個人素質的同時,為使普通話成為名副其實的校園語言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普通話小學作文12
我從小在鄉村長大,我剛到長沙來時,只會說家鄉話,也不知道什么是普通話。當我和別人說話時,我發現我說的話他們聽不懂。后來我在長沙讀幼兒園,在學校老師和同學都說普通話,漸漸地我也學會了說普通話。
剛開始的時候,我很想交朋友,很想和同學們一起玩,可是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他們交流。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普通話學好!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我的普通話一天一天在進步。后來,不管做什么,玩什么,我都能參與進去,我的學校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普通話不僅使我的校園生活變得很快樂,而且也給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現在問路什么的,都難不倒我了。記得剛到長沙時,我和媽媽去逛超市,找不到我們要買的東西,媽媽都是用普通話和售貨員溝通。我就問媽媽:“在長沙怎么沒有人說家鄉話?”媽媽笑著說:“你說你的家鄉話,別人說別人的家鄉話,每個地方的'家鄉話不一樣,怎么聽得懂呢?只有普通話,大家都聽得懂,會說普通話,問什么都不愁。”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這普通話真好!
一開始我以為只有中國人才說普通話,可是有一次,我們去公園玩,我發現有不少外國人也說普通話。公園里很熱鬧,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都在看表演。節目很搞笑,人人贊不絕口,外國人都在為節目喝彩,而且都是用我們中國話說的。我很奇怪外國人怎么也會說普通話,于是我就問媽媽,媽媽說:“因為中國越來越富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要和中國人交流就要說中國話。”
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極了,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來學習我們中國普通話,讓我們的中國話走遍全世界。
普通話小學作文13
中國地大物博,它有燦爛的文化,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先自從發明了文字后,才逐漸開始了語言的統一。但是,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各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使得各地的交流很不方便。這時普通話的出現太有必要了,它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流。
對于說好普通話,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一位路人伯伯向我問路。他用方言說我怎么也聽不懂,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跳。我要伯伯用普通話慢慢說,可伯伯怎么也不會說普通話,我也根本聽不懂他說了什么,伯伯急得只搖頭。沒辦法,只好走了,為了這件事,我的心里很不高興,因為我沒能幫助到別人,這也讓我在此認識到說好普通話很有必要。
在家里,我的普通話是最好的,可爺爺老說我的是寧鄉塑料普通話。普通話不標準!我一定要從拼音抓起,多讀多背。
我希望我和別人的普通話都是標準的普通話,這樣,我們就能隨時隨地的跟別人交流。每個人學好普通話,能更好的推廣普通話,使我們的國語走向全世界應該是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和義務。
普通話小學作文14
爸爸是正宗的廣東人。說起他的普通話呀,我就想起媽媽給我說的爸爸大學時的.故事。那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他自我介紹,爸爸的名字叫L喜,可是他在班上大聲地說了一聲“L死(喜)”,一剎那,全班哄堂大笑。
為了驗證爸爸的普通話水平是不是真的那么差, 我就叫他讀我們熟悉的繞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沒想到爸爸居然能讀成“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于是,我決定教爸爸說普通話。
從爸爸說的繞口令中,我發現了爸爸普通話說不好的根源,分別是:xi和si分不清,si和shi分不清。于是,我開始教爸爸讀這幾個音。我剛教了一會兒,就感覺教他好象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我一開始讀si,他也跟著讀si,可是我一讀shi,他還是讀si,好象他的舌頭卷不起來似的,快氣死我了!但是我還是堅持地教了下去。過了一個月,爸爸基本上會讀這幾個音了,只是偶爾會讀錯,我讓爸爸沒事就多讀這幾個音。
從那時候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多了,爸爸的普通話水平也突飛猛進,快追上我 ,我很開心!
普通話小學作文15
我的外婆是位退休的小學校長,她已經六十多歲了,教了三十多年的語文,什么語文知識、作品分析、寫作能力等各方面樣樣都很精通,可她最大的缺點就是普通話不太標準,對于我這個一實小的學生來說,給外婆糾正讀音,讓她能說標準的`普通話就成了我暑假中的一件小任務。
一天下午,我在外婆家玩,外公要去超市買東西,外婆叮囑道:“千萬別忘了買支牙膏(gǎo)回來。”聽著這話,我總感覺牙膏的發音不正確,可又不能確定,我把心中的疑惑告訴外婆,外婆根本不信,說:“牙膏的發音很正確,應該是第三聲啊。”我拿出不打破砂鍋絕不罷休的勁頭來,跑到外婆房間拿出一本厚厚的漢語詞典來,我仔細地查了“膏”的發音,哦,原來這個字正確的讀音是“gāo”,而不是外婆口中的“gǎo”,我連忙捧出外婆常用的小黑板,用粉筆在上面寫上了大大的“牙膏”這個詞,并注上了拼音,準備就緒后,我把外婆叫過來,讓她跟著我念,起初外婆還不相信我,可她看了詞典后也就無話可說了,跟著我認真的一遍遍地念著,那勁頭真像個小學生,我心中的得意勁啊,甭提了。
當然,這可不是唯一的一次啊。還有一天,外婆在給我們上作文課,她讀了句“鮮(xuān)艷的紅領巾飄揚在胸前……”,當時我聽著就覺得有些別扭,可也沒多想。課后,我又仔細地琢磨了外婆的這句話,哦,毛病原來又是在讀音上啊,鮮艷的“鮮”字應該是(xiān),而不是外婆讀的(xuān),所以聽起來不順耳啊。我又拿出上次的勁頭來,幫著外婆一遍遍地糾正過來。
一個暑假,我幫著外婆改掉了不少發音的毛病,幫著外婆學說標準的普通話,外婆稱我是她“普通話的小老師”,并且時常夸我們一實小的孩子普通話說得棒呢。當然,外婆的普通話現在也大有長進,已經說得很不錯了啊。
【普通話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普通話小學作文05-20
普通話小學作文【精】05-20
[薦]普通話小學作文05-20
奶奶學普通話小學作文02-20
小學普通話活動總結02-05
普通話小學作文優選15篇05-20
小學普通話倡議書12-01
小學推廣普通話活動方案02-11
小學推廣普通話活動總結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