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其一
我坐火車去唐山,對面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姑娘跟我用普通話交談,她說她是豐南人,上北京看姐姐去了。我奇怪地問她:“你是豐南人?怎么說話沒有豐南的口音哪?”她說:“喲,出門在外,要說普通話呀!”“那你回到家里還說普通話嗎?”“回家就不能說了,要不我媽該說我撇京腔了!
評點:推廣普通話的初級階段,必然要經歷一個既會說方言又會說普通話的階段。年輕人外出有說普通話的意識,這是學校教育的結果,也是具有現代意識的表現,至于老年人的語言觀念,隨著時代前進,也會逐漸變化的。
其二
河北一位姑娘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山東小伙子。從第一次見面起,都用普通話交談。結婚那天晚上,新郎對新娘說:“以后我說山東話吧!”新娘問:“你原來不是一直跟我說普通話嗎?”“我不是怕你嫌我文化低嘛!現在已經把你娶進門了,我也該放松放松了!
一年后,小寶寶出生了,當寶寶開始牙牙學語時,年輕的爸爸忽然又改口說普通話了。他說:“不能讓孩子從小學土話呀。”
評點:說普通話,是有文化修養的體現。年輕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學說普通話,更是對孩子一生負責的表現。
其三
上海一位檢察官去東北出差,在賓館入住登記時,總臺服務員看他身穿制服,就問他:“有家伙什兒沒有?”上?腿撕芷婀,回答說:“我沒有家務事。”服務員說:“誰問你有沒有家務事,我是問你有家伙什兒沒有?”客人生氣了:“我家在上海,在這里有什么家務事?莫名其妙!”
評點:您聽明白了嗎?“家伙什兒”在北方話里是“工具、武器”的意思,服務員是問這客人帶沒帶槍,如果有槍是要登記的?墒撬徽f普通話,南方的客人聽不懂,難怪人家要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