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許多人對手抄報都不陌生吧,借助手抄報可以培養我們動手、動腦的習慣。究竟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么是普通話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普通話的發展
現代普通話的主要來源是元朝時期以大都(北京)話為基礎所編制的《中原音韻》,前身是明清官話,到了雍正年間,清朝正式確立北京話為標準官話。1909年清政府將北平語音命名為國語。民國時多次制定標準,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發“京國之爭”,1932年經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后,確定國語標準。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而不是以灤平語音為標準音。制定標準后于1955年向全國推廣。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普通話的好處和重要性
一、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提倡的素質教育,其內涵十分豐富,總體來說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普通話的應用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標準。試想一位綜合素質較優秀的學生,要參加一個正式的場合但操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說老師,他會不會也為說不好普通話而苦惱呢?一堂公開課,各個方面的準備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表達,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響。作為一位教師,不但在課堂上要用普通話,給學生一個積極的引導,而且還應督促學生使用普通話,由此是其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有利于愛國主義情操的培養。
語言文字從來就不單是一種交流工具。自從一種語言產生以來,他就帶來濃厚的民族意味,就成為這個民主、這個國家的“靈魂”,就像血濃于水一樣,這種語言就與這塊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聯。愛國主義從來就不是空洞的口號,他不僅體現在熱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還體現在熱愛祖國的文化與傳統,熱愛本民族的語言。
三、使用普通話還能增強民族凝聚力。
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數民族還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我們對少數民族的語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態度,允許其繼續使用;另一方面,我們更大力推廣普通話,使整個民族對共同的語言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并意識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中使用普通話就顯得尤為重要。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推廣普通話關系到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的社會公共事務。推廣普通話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
1、有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
2、有利于促進各地區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
3、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交流,發展各民族經濟,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4、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提高公民文化素質。
5、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會信息的建設,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推廣普通話征文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普通話就像一個緊緊纏繞的中國結,把五十六個民族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讓大家的溝通沒有障礙。正因為有了普通話,我們之間的距離更進了一步。人與人想要“知心”,首先需要“知音”,彼此之間了解的多了,就有了做朋友的良好基礎。
小學時,我轉學到了成都,身邊的人幾乎都是用四川話交流,不會四川話的我顯得格格不入,和別人溝通起來比較困難。一次周末,我去了媽媽打工的地方——青羊宮,那天天氣很好,我泡了一杯茶坐在椅子上看書。有個略顯沙啞的聲音打破了這個寧靜:“幺妹兒,‘擦所’啷個走嘞?”我定神一看,是一個弓著腰,滿臉褶皺的老奶奶問我路。我以為她說的是廁所,就給她指了指廁所的方向,老奶奶看看我指的地方,搖了搖頭:“不是拉個‘擦所’,是‘擦所’嘛。”我低下頭思考“擦所”是什么意思,老奶奶見我是這個表情,搖搖頭走了。后來和同學談起這件事,才知道她當時說的是“茶所”。嗨,真是的。
在成都待了一年多,我也漸漸地學會了四川話,能用四川話與大家交流了。有時我想,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難道每到一個地方就要學習當地的語言嗎?聽老師說,閩南那里的方言很澀,別說學,就是聽著都很費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以為最簡單便捷的辦法只有一個:大家都學普通話,用普通話交流。如果大家都不重視普通話的推廣,到了外地,或許連問路都會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推廣普通話作文1
在我心里,普通話就像一座橋梁、一根牽引線、一艘帆船,它可以將中國各地甚至國外的人都連接為一家人。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一句話在不同的地方用各式各樣的語言描述著。如果不同地方的人聚在一起,那就像瞎子撞上了聾子,根本無法交流。這時,普通話就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四年級之前,我一直在民和老家的一個村子里讀書,那時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亦或是家長,甚至是身邊所有的人,會說普通話的寥寥無幾。在我們的觀念里,會不會說普通話并沒有那么重要,我們都說著一樣的家鄉方言,沒有溝通的障礙。
后來,我跟隨父母去了縣城,在城里的一所小學讀書,那時我才發現大家很少說方言,他們都操著一口流利的標準的后來我才知道那種叫普通話的語言。我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那個陌生的集體,從不敢主動開口講話。對我這個剛轉來的新生,同學們充滿好奇。
課間,有幾個男生跑過來問我叫啥?從哪里轉過來的?我低著頭,用夾雜著民和方言的普通話小聲的回答著。盡管是低著頭的,但我還是從同學們的眼神里感覺到了異樣,感覺到他們在相互擠眉弄眼的取笑。那些小小的現在覺得不足掛齒的嘲笑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很重的陰影。我平時不敢說話,上課時怕老師的突然提問讓自己出丑,強烈的自尊心使我變得寡言、不合群……
但我知道回避沒有用。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把普通話說好了。而后,每當語文課大家集體朗誦課文的時候,我就大聲跟著讀,并慢慢試著和同學們交流……
很多年后的我已經會說流利的普通話了,若不是今日提及普通話的話題,提筆要寫與之相關的稿件,那小小的事情可能一直會在我的記憶深處沉淀著。其實,在我們的生命里,這樣的小插曲有很多,多到時隔數年都不會忘卻。
現在的我喜歡在寂靜的夜里聽一段微博情感主播“小北愛吃肉”的故事或者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的一篇美文,跟著他們的節奏、音樂,去訓練語境語意的表達。現在的我因普通話說的流利而自信滿滿。
我與普通話,小小的故事,卻回味悠長,它承載了我的童年和我在那個時代的喜怒哀樂。
推廣普通話作文2
說到普通話,我爸爸可在行了,說得相當的好,因為爸爸是新疆人。我當然說得也不錯了。可是媽媽是四川人,即使說普通話,也會帶著四川話的腔調,讓人聽著渾身不自在。這回推廣普通話,我們可得幫媽媽完成說標準普通話的心愿。
從哪兒開始呢?正巧,媽媽單位上要搞一次演講比賽。媽媽開始還不想去,可是在我和爸爸的勸說下,還是去了。稿子準備好了,就差讀了。我和爸爸讓媽媽自我讀一遍。啊!竟然有二十多處錯別音:辦公室的“室”讀成“si”,直接的“直”讀成“zi”,各種的“各”讀成“guo”,保護的“護”讀成“fu”,國家的“國”讀成“gui”------怎樣辦,這么多錯別音,要在短時間內讀準,那是不怎樣容易的。我和爸爸每一天都教媽媽讀,第一天減少一兩個錯別音,第二天減少十個錯別音,第三天減少十五個錯別音,第四天沒有錯別音了。我們三人都異常高興。第六天,媽媽去參加比賽,發揮得相當的好,竟然得了九十五分。媽媽沒有想到自我能發揮得這么好,我和爸爸更沒想到媽媽得了九十五分。
演講比賽只是初級,我和爸爸想趁熱打鐵,想讓媽媽在生活中也能說標準的普通話。我們制定了一個計劃,只要媽媽說四川話或者說錯別音字,我們就要教她。這個計劃開始實施了。有一次,媽媽說:“eo們到bei京去耍嘛!”,哈!這兩個錯別音被我和爸爸抓住了,我們教媽媽正確的讀音,她學得還挺快,聽了一兩遍就會了。
此刻,經過我和爸爸的“普通話教學”,媽媽已經練就了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媽媽的朋友見了她都會說:“你的普通話說得真好!”,媽媽總會說:“是我家那兩個‘專家’教得好!”
推廣普通話,讓大家都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作文3
說到中國的語言,我們頭腦里首先想到的是漢字,卻往往忽略了同樣的漢字,在不同地域的人口中會有不同的讀音。這時候,普通話就顯出了它當之無愧的“國語”地位,體現出了它的魅力。
如果你從中國的東方隨著太陽一直向西,你會發現,每到一個省份,甚至一個城市,人們的口音、甚至語言都會與上一處不同。最東邊的黑龍江撫遠說的是東北話,最西邊的新疆喀什是維吾爾語。從北往南,過了黃河、長江,會有湖南話、客家話、閩南話、廣東話等等。中國一個很獨特的地方就體現在這里——我們有著五十六個民族,其中說得最多的漢語又有著八大語系。假想從每個民族、每個省份挑一個人放到一起,說自己當地的語言,那么很可能雞同鴨講,誰也聽不懂對方說的話。但惟獨普通話是大家都懂的。于是,普通話就成為了人們交流的重要橋梁。
說到普通話的重要性,我最切身的感受是在國外生活時體會到的。在英文中,Chinese泛指漢語,Mandarin這個單詞特指普通話。華人小孩如果會講Mandarin,是讓父母極為驕傲的事情。我們認識的華人好友安娜一家,就極力鼓勵她的孩子們用普通話和我交流。安娜生在香港,長在秘魯,定居加拿大。她會西班牙語、英語和粵語,獨獨不會普通話。全家就她和小兒子不會。逢年過節,熱情的安娜總會備上滿滿一桌中國菜,帶著她那誠摯的微笑,看著我們吃得開心,聊得開心,卻無法加入我們的交談。這時候聊到興起的我會突然心存歉意,可惜我實在不會粵語,而普通話是大家交流起來最輕松、最親切的語言。每每這樣的時刻,普通話就成了最容易凝聚華人的那一滴“萬能膠”,也就是在這樣的時刻,我深深體會到普通話作為中華兒女心中的“國語”的魅力!
說到這里,我又想到了母親家鄉四川。四川話與普通話同屬北方語系,卻差異很大。最經典的當屬“鞋子”在四川話中叫做“hai子”。可是你知道嗎?北方人常說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其中的“孩子”就是“鞋子”的古音,保留下來,誤傳為“孩子”的。我還一度以為真的要舍得孩子去套狼!看,語言在時間、空間上都在變化,沒有一個統一的語言,還真不知道會有多少意想不到的誤解和麻煩。
所以,普通話的重要性,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推廣普通話,從我做起——講好我們的國語普通話,也幫助身邊的人講好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作文4
說好普通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普通話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交流的方式,是中華大地上的一種傳統語言。
如果沒有普通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會變得很困難了。有一個故事講得很好:在一個貧困的山區中的一位農民,他每天省吃儉用,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籌足錢到大城市去找個好工作。辛苦了大半輩子,他終于籌足了錢。滿懷欣喜的他帶著行李和全部家當坐上火車來到大城市。沒想到初來乍到,失望和寂寞就困繞著他——原來他不會講普通話,無法正常地和別人交流。而面對都市的繁華,他有將何去何從呢?于是便只好又返回山區種田,著一來一回花費了他一生的積蓄,整天愁眉苦臉的他最終抑郁而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一個現代社會中的人,如果不能靈活運用普通話,不能正確的與他人交流,那么他就算再勤奮,再努力,那也只能是一事無成。由此可以看出,普通話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我們學校的同學來自全市各個地區,很多同學說話的時候經常會帶上一些方言。將來走向社會,如果人人都用方言,就會出現不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思的情況,這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不便。
作為一個中學生,說好普通話,運用普通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我們大家最首要的義務。只有互相交流用普通話,做推廣普通話的帶頭人,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養自己的奶奶一起回老家,一進村,正巧碰上村里準備開會,只聽村長拿著大喇叭喊:“兔子們,蝦米們,咸菜太貴了”,接著又喊:“咸菜請香腸漿瓜。”她頓時呆住了,在奶奶的翻譯下,她才明白,村長是說:“同志們,鄉親們,現在開會了”,后面一句則是:“現在請鄉長講話。”你瞧!村長的方言她根本聽不懂,由南腔北調所鬧的笑話,數不勝數。
小朋友,你們說,學好普通話是不是很重要呀?國家將9月14日至9月21日定為“推普周”,顧名思義,就是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也就是說,國家鼓勵大家都要說普通話。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說普通話呢?因為沒有了普通話,地區方言很難懂,人和人之間就無法更好地溝通和交流。我告訴奶奶:“我現在一定要學好普通話,學習英語,長大了以后,給外國人教中國的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中國會越來越強大,我們要說好普通話,將漢語普及到世界各地,我們美麗的祖國有那么多值得驕傲和傳頌的名勝古跡,我要告訴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這里不僅有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在這里,您處處都能聽到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標準的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宣傳語
1、學好說好普通話,利國利民利大家。
2、說普通話,交四方友。
3、普通話,通天下。
4、同說普通話,共建和諧家。
5、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話融匯東西南北情。
6、普通話是溝通的工具,規范字是文明的標志。
7、規范社會用語用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8、推廣普通話從娃娃抓起,從你我做起。
9、學說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10、請說普通話,書寫規范字;使用文明語,爭做文明人。
11、流利的普通話讓你展現自信真我。
12、牽手普通話,把握成功方向。
13、講標準的普通話,做真正的中國人。
14、讓青春與普及的語言作伴,讓知識與文明的語言攜手。
15、普通話,用處大,利國利民少不了它。
16、心相印,語相通,和諧共處樂融融。
17、說好普通話,熱愛我中華;普及普通話,世界看中華。
18、普通普通,路路暢通。
19、講普通話,標標準準;寫規范字,堂堂正正。
20、推廣普通話,讓你我他彼此不再陌生。
21、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自豪,我說普通話。
22、規范語言文字,弘揚民族文化。
23、學好說好普通話,廣結朋友走天下。
24、你我都講普通話,共建和諧新華夏。
25、規范字,大有用,能看清,不會錯。
26、推廣規范普通話,傳承血脈共一家。
27、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
28、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29、說好普通話,就等于免費獲取了一張暢行全國的通行證。
30、服務說好普通話,情暖顧客心歡暢。
31、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用規范字。
32、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33、出口成章普通話,溝通世界無極限。
34、普通話,給你美麗的人生增添一份精彩!
35、一口普通話,伴我行中華。
36、說好普通話,心迎天下人。
37、普通話,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梁;是情感與情感互通的紐帶。
38、說普通話,興社會風,做高尚人,展中華貌。
39、普通話是公共服務人員的第一職業語言。
40、人人都講普通話,五湖四海勝一家。
41、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42、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43、普通話——給你我多一點溝通,給世界多一點精彩。
44、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45、推廣普通話,責任你我他。
46、溝通你我他,全靠普通話。
47、用樸實無華母語架交流溝通橋梁。
48、學說普通話,推廣靠大家。
49、學好說好普通話,方便文明又高雅。
50、推廣普通話,溝通無障礙。建心靈橋梁,創和諧社會。
51、講普通話,寫規范字,做文明人,創新風尚。
52、人人學講普通話,文明進步奔小康。
53、請講普通話,請寫規范字。
54、普通話,給你美麗人生增添一份精彩!
55、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56、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57、人人學講普通話,個個爭當文明人。
58、中華民族大團結,同心同德同語言。
59、華夏普及普通話,民族團結興中華。
60、普通話是你我他順利溝通的橋梁。
61、全國普及普通話,世界刮目看中華。
62、說好普通話,知己滿天下。
63、讓標準的語言充滿家園;讓正確的文字流行身邊。
64、大力推廣普通話,創設投資好環境。
65、一句中國話,一份中國情;一口普通話,一顆中國心。
66、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禮貌語,創文明社區。
67、說好普通話,溝通你我他;使用規范字,方便千萬家。
68、勤為誰靚;文明語,勝蜜橘,沁人心脾名聲揚。
69、你我都講普通話,情如手足勝一家。
70、同祖同根,同聲同心,同講普通話,同傳中國情。
71、講普通話,做中國人;寫規范字,做文明人。
72、促進民族融合,加強民族團結,請講普通話。
73、讓流利的普通話成為你最精彩的名片。
74、可愛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75、說普通話,寫規范字,做好學生。
76、普通話,最普通的話,中國最實用的話。
77、人人都講普通話,處處盛開文明花。
78、普通話,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讓世界都聽話。
79、說好普通話,方便、文明又高雅。
80、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對普通話的客觀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人們開始自覺地要求在經濟活動中使用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擁有統一、規范的語言,是關系到國家獨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義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使用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是每個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也是公民具有國家意識、主權意識、法制意識、文明意識、現代意識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交流與往來,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
推廣普通話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國跨世紀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對培養創新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素質,是知識、能力和良心修養的綜合反映。語言文字是思維表達的工具、文化知識的載體和交際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質構成與發展的基礎,是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推廣普通話是各級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曾指出“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特別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更是掌握計算機語言的必要前提。對于任何學段、任何專業的學生來說,能說流暢的普通話,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這個最有用的本領,在求學、求職和事業競爭中就能處于優勢地位。
語言文明是人的素質最直接的體現。努力提高人們的語言道德意識,進行語言行為的道德規范,加強語言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離不開語言文字的工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除了思想和專業方面的要求外,還應當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語言文字的修養。使用純潔健康的語言文字是個人修養很重要的一部分。
推廣普通話資料
普通話是我們全國的通用語言。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是我們中華民族相互交流和對外交往的規定語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全國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方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語言,大家都講自己的地方話,誰也聽不懂誰的話,那么就無法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外交往也是一樣,如果你只講自己的民族方言,不但外國人聽不懂,就是翻譯人員,也無法進行翻譯。
必須大力推廣普通話。只有推廣普通話,才能消除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語言障礙,促進各地區和民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只有推廣普通話,我們才能更好的和外國人交往,不但能和外國人做生意,還能學到國外的許多先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的國家,使我們的人民,都能早日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
國家規定,推廣普通話,必須從學生抓起。要在各級各類學校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使普通話成為學校的教學語言和校園語言;要在學校開展“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活動,把推廣和普及普通話,作為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規定,從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要成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推廣普通話宣傳口號
1、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2、大力推廣普通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4、推廣普及普通話,為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5、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普及普通話。
6、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7、推廣普通話,公務員要帶頭。
8、普通話是校園語言。
9、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
10、普及普通話,從孩子抓起。
11、讓您的孩子從小學會普通話。
12、說好普通話,家長做榜樣。
13、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4、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15、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16、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17、讓青春與普及的語言作伴,讓知識與文明的語言攜手。
18、都說普通話,溝通你我他;東西與南北,親情如一家。
19、普通話,承載文明,光彩中華。
20、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中國人愛說普通話。
21、用普通話搭建你我之間最美麗的橋梁。
22、普通話——給你我多一點溝通,給世界多一點精彩。
23、普通話,讓社會更溫馨,讓生活更精彩。
24、說普通話,愛新中華;攜萬眾心,建現代化。
25、社會就是一個家,人人都講普通話。
26、學好普通話,振興我中華。
27、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禮貌語,創文明城鎮。
28、一字一句普通話,千言萬語繪中華。
29、推廣普通話,四海為一家。
30、要使漢語規范化,先要學好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09-20
【集合】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11-19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素材09-20
[優]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09-21
(優)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09-21
(精華)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11-22
[精品]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11-20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熱門】11-20
【優】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