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看到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那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1
說到普通話,我爸爸可在行了,說得相當的好,因為爸爸是新疆人。我當然說得也不錯了。可是媽媽是四川人,即使說普通話,也會帶著四川話的腔調,讓人聽著渾身不自在。這回推廣普通話,我們可得幫媽媽完成說標準普通話的心愿。
從哪兒開始呢?正巧,媽媽單位上要搞一次演講比賽。媽媽開始還不想去,可是在我和爸爸的勸說下,還是去了。稿子準備好了,就差讀了。我和爸爸讓媽媽自我讀一遍。啊!竟然有二十多處錯別音:辦公室的“室”讀成“si”,直接的“直”讀成“zi”,各種的“各”讀成“guo”,保護的“護”讀成“fu”,國家的“國”讀成“gui”------怎樣辦,這么多錯別音,要在短時間內讀準,那是不怎樣容易的。我和爸爸每一天都教媽媽讀,第一天減少一兩個錯別音,第二天減少十個錯別音,第三天減少十五個錯別音,第四天沒有錯別音了。我們三人都異常高興。第六天,媽媽去參加比賽,發揮得相當的好,竟然得了九十五分。媽媽沒有想到自我能發揮得這么好,我和爸爸更沒想到媽媽得了九十五分。
演講比賽只是初級,我和爸爸想趁熱打鐵,想讓媽媽在生活中也能說標準的普通話。我們制定了一個計劃,只要媽媽說四川話或者說錯別音字,我們就要教她。這個計劃開始實施了。有一次,媽媽說:“eo們到bei京去耍嘛!”,哈!這兩個錯別音被我和爸爸抓住了,我們教媽媽正確的讀音,她學得還挺快,聽了一兩遍就會了。
此刻,經過我和爸爸的`“普通話教學”,媽媽已經練就了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媽媽的朋友見了她都會說:“你的普通話說得真好!”,媽媽總會說:“是我家那兩個‘專家’教得好!”
推廣普通話,讓大家都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2
什么是普通話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普通話的發展
現代普通話的主要來源是元朝時期以大都(北京)話為基礎所編制的《中原音韻》,前身是明清官話,到了雍正年間,清朝正式確立北京話為標準官話。1909年清政府將北平語音命名為國語。民國時多次制定標準,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發“京國之爭”,1932年經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后,確定國語標準。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而不是以灤平語音為標準音。制定標準后于1955年向全國推廣。20xx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推廣普通話關系到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的社會公共事務。推廣普通話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
1、有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
2、有利于促進各地區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
3、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交流,發展各民族經濟,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4、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提高公民文化素質。
5、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會信息的建設,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普通話的`好處和重要性
一、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提倡的素質教育,其內涵十分豐富,總體來說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普通話的應用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標準。試想一位綜合素質較優秀的學生,要參加一個正式的場合但操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說老師,他會不會也為說不好普通話而苦惱呢?一堂公開課,各個方面的準備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表達,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響。作為一位教師,不但在課堂上要用普通話,給學生一個積極的引導,而且還應督促學生使用普通話,由此是其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有利于愛國主義情操的培養。
語言文字從來就不單是一種交流工具。自從一種語言產生以來,他就帶來濃厚的民族意味,就成為這個民主、這個國家的“靈魂”,就像血濃于水一樣,這種語言就與這塊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聯。愛國主義從來就不是空洞的口號,他不僅體現在熱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還體現在熱愛祖國的文化與傳統,熱愛本民族的語言。
三、使用普通話還能增強民族凝聚力。
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數民族還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我們對少數民族的語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態度,允許其繼續使用;另一方面,我們更大力推廣普通話,使整個民族對共同的語言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并意識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中使用普通話就顯得尤為重要。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3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對普通話的客觀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人們開始自覺地要求在經濟活動中使用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擁有統一、規范的語言,是關系到國家獨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義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使用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是每個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也是公民具有國家意識、主權意識、法制意識、文明意識、現代意識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交流與往來,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
推廣普通話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國跨世紀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對培養創新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素質,是知識、能力和良心修養的綜合反映。語言文字是思維表達的工具、文化知識的載體和交際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質構成與發展的基礎,是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推廣普通話是各級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曾指出“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特別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更是掌握計算機語言的必要前提。對于任何學段、任何專業的學生來說,能說流暢的普通話,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這個最有用的本領,在求學、求職和事業競爭中就能處于優勢地位。
語言文明是人的素質最直接的體現。努力提高人們的語言道德意識,進行語言行為的道德規范,加強語言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離不開語言文字的工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除了思想和專業方面的要求外,還應當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語言文字的修養。使用純潔健康的語言文字是個人修養很重要的一部分。
推廣普通話的征文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在北京當兵,母親就帶著我來到了北京。那時我正好在學說話,很有緣的是在北京話的熏陶下,我說普通話有了較好的基礎。
可是一年級時,我轉到萊蕪上學,班里的同學都說一口流利的“萊普”,我那時還沒有完全掌握說普通話的技巧,結果也“助紂為虐”,“助長萊普志氣”,說起了萊蕪普通話。“我”成了“俺”,“餓”成了“及困”。一年級有一次舉行雷鋒故事演講比賽,我信心十足的自告奮勇要去。結果,我也寫好了稿子,在老師面前演講完畢后,被“踢”下了演講臺。老師最終沒有選擇我,選擇了準備的另一位同學司越,他也奪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事后老師和我討論,說我普通話還有待加強。我后悔當初選擇了萊蕪話,從此,我下定決心要說普通話。可是萊蕪話的根已經深深扎入了我的大腦,我想改很難。于是,接下來的日子,聽廣播,看新聞聯播便成了我每天必須完成的一門科目。新聞聯播的廣播員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也成為了一名小小播音員,新聞聯播時就拿起我的小凳子,端端正正的坐在電視前,李瑞英、海霞阿姨成了我的偶像。我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跟著誦讀新聞,好像做游戲。我還讓媽媽給我買了大量的書,在完成作業的情況下每天都讀,還要讀出聲來,讓爸爸媽媽監督我,保證我用普通話閱讀。經過我樂此不疲的堅持,奇跡出現了。二年級上冊的時候,學校又舉行雷鋒故事演講,我又努力爭取,如愿以償的參加了比賽。我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這一次的成功,讓我又樹立了信心,學校一有演講比賽,我就踴躍參加,成了校園里活躍的一份子,還入了大隊委,做了一名光榮的大隊委員。
暑假里,我跟隨小主人報新聞學校的老師們來到了上海世博會,一覽世界的風采。在世博會里,我感覺世界變小了,真正成為了地球村。不同膚色的人們在同一個地方流連忘返;不同語言的人們在同一個地方用自己的方式傾訴喜悅。欣喜之余我慶幸自己的努力付出沒有白費。
如今,我已經來到陳毅中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中學生,在陳毅精神的照耀下,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普通話,讓普通話變得越來越好!
推廣普通話宣傳語
1、普通話,我們的文明之源。
2、普通話,我們的文化底蘊。
3、掌握普通話,打開你的人生新篇章。
4、推廣普通話,為我們的.國家贏得榮耀。
5、普通話,讓你在社交場合更加自信。
6、做普通話宣傳的使者,傳播我們的文化精髓。
7、普通話,為職場加分。
8、學好普通話,讓你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歷史。
9、學會普通話,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10、學好普通話,錘煉思維能力。
11、學好普通話,連接更廣闊的人脈。
12、普通話,提高對京劇表演的欣賞能力。
13、學好普通話,擴大自己的知識圈。
14、普通話,讓溝通變得更高效。
15、學會普通話,拓寬你的人際網絡。
16、推廣普通話,讓我們的國家聲音更有力量。
17、用普通話,提高國際間的友好交往!
18、普通話,與你的職場夢想同行。
19、愛普通話,愛我們的國家。
20、學會普通話,駕馭更多人生機遇。
21、推廣普通話,為我們國家塑造更好的形象。
22、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23、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話融匯東西南北情
24、學習普通話,讓你更好地了解中國社會。
25、普通話,是跨文化交流的橋梁。
26、普通話,我們的溝通紐帶。
27、學好普通話,提高我們的國家形象。
28、學好普通話,更有自信。
29、用普通話與他人溝通,讓你更加自如。
30、使用普通話,加深友誼。
31、掌握普通話,改善你的工作環境。
32、普通話,見證我們的國家與民族的輝煌。
33、普通話,展現你的魅力。
34、普通話,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35、學好普通話,增進民族團結。
36、讓普通話成為我們的共同語言。
37、普通話,讓你的聲音更有說服力。
38、普通話,為你拓寬工作領域。
39、學好普通話,讓你的心聲被聽見。
40、普通話,建立尊重和善意的言辭!
41、學好普通話,深入了解中國文化。
42、用普通話,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
43、學好普通話,促進文化交流!
44、說普通話,做高尚人。
45、普通話,是你成功之路上的重要工具。
46、學好普通話,讓你的競爭力加倍。
47、普通話,讓你更具親和力。
48、普通話,連接我們的心與心。
49、學會普通話,開啟你的職業之路。
50、普通話,增加聽力理解的能力。
51、普通話,展現你的專業素養。
52、學好普通話,充實自己的生活!
53、普通話,是文明交流的前提。
54、學好普通話,拓展你的人生之路。
55、普通話,讓表達更簡練更有力!
56、普通話,拉近你與伙伴的距離。
57、學習普通話,讓生活更便利。
58、學會普通話,成為國際交流的使者。
59、用普通話表達,說出自己的觀點。
60、普通話,展示個人的專業能力。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4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對普通話的客觀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人們開始自覺地要求在經濟活動中使用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擁有統一、規范的語言,是關系到國家獨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義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使用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是每個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也是公民具有國家意識、主權意識、法制意識、文明意識、現代意識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交流與往來,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
推廣普通話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國跨世紀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對培養創新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素質,是知識、能力和良心修養的綜合反映。語言文字是思維表達的工具、文化知識的載體和交際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質構成與發展的基礎,是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推廣普通話是各級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曾指出“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特別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更是掌握計算機語言的必要前提。對于任何學段、任何專業的學生來說,能說流暢的普通話,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這個最有用的本領,在求學、求職和事業競爭中就能處于優勢地位。
語言文明是人的素質最直接的體現。努力提高人們的語言道德意識,進行語言行為的道德規范,加強語言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離不開語言文字的工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除了思想和專業方面的要求外,還應當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語言文字的修養。使用純潔健康的語言文字是個人修養很重要的一部分。
普通話的好處和重要性
一、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提倡的素質教育,其內涵十分豐富,總體來說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普通話的應用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標準。試想一位綜合素質較優秀的學生,要參加一個正式的場合但操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說老師,他會不會也為說不好普通話而苦惱呢?一堂公開課,各個方面的準備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表達,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響。作為一位教師,不但在課堂上要用普通話,給學生一個積極的引導,而且還應督促學生使用普通話,由此是其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有利于愛國主義情操的培養。
語言文字從來就不單是一種交流工具。自從一種語言產生以來,他就帶來濃厚的民族意味,就成為這個民主、這個國家的“靈魂”,就像血濃于水一樣,這種語言就與這塊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聯。愛國主義從來就不是空洞的口號,他不僅體現在熱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還體現在熱愛祖國的文化與傳統,熱愛本民族的'語言。
三、使用普通話還能增強民族凝聚力。
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數民族還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我們對少數民族的語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態度,允許其繼續使用;另一方面,我們更大力推廣普通話,使整個民族對共同的語言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并意識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中使用普通話就顯得尤為重要。
推廣普通話宣傳口號
1、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2、大力推廣普通話,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4、推廣普及普通話,為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5、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普及普通話。
6、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
7、推廣普通話,公務員要帶頭。
8、普通話是校園語言。
9、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
10、普及普通話,從孩子抓起。
11、讓您的孩子從小學會普通話。
12、說好普通話,家長做榜樣。
13、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4、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15、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16、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
17、讓青春與普及的語言作伴,讓知識與文明的語言攜手。
18、都說普通話,溝通你我他;東西與南北,親情如一家。
19、普通話,承載文明,光彩中華。
20、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中國人愛說普通話。
21、用普通話搭建你我之間最美麗的橋梁。
22、普通話——給你我多一點溝通,給世界多一點精彩。
23、普通話,讓社會更溫馨,讓生活更精彩。
24、說普通話,愛新中華;攜萬眾心,建現代化。
25、社會就是一個家,人人都講普通話。
26、學好普通話,振興我中華。
27、說普通話,迎四方賓客;用禮貌語,創文明城鎮。
28、一字一句普通話,千言萬語繪中華。
29、推廣普通話,四海為一家。
30、要使漢語規范化,先要學好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作文
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飄逸;沒有大河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我沒有特別出眾的才華,卻同樣可以擁有一片燦爛的天空。因為,是普通話讓我如此自信!
中國總共有十三億人口,五十六個民族,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方言,四川話、北京話、南京話……如果兩個有著不同方言的人碰在一起,對話起來,肯定會有困難,因此,便產生了一種全國的共同語——普通話。
我,一個從貧苦的鄉村來到這富麗堂皇的上海大都市的女孩,學習普通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我卻堅持了下來,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一年級時,出來乍到的我只會說本土話,聽著耳邊已不是方言,不能和同學們正常溝通,當我說出一句話時,耳邊傳來竊竊私語聲,我感到無比自卑。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們回家背古詩,我雖然回家背得滾瓜爛熟,但依然希望不要被老師抽到。第二天,老師抽背古詩正巧抽到了我。我慢吞吞的站起來,不知該說什么好,像個啞巴似的站了一分鐘,臉紅得像個熟透的蘋果。最后,老師以為我不會,便叫我坐下,那是我一生中最尷尬的經歷了!從此,我便發誓:一定要學好普通話,重新找回自信!
現在,學習普通話已經成為一股熱流,李睿俗話說得好:"學會普通話,走遍全國都不怕。"如果你不會普通話,在中國的語言上就會碰到許多困難,寸步難行。有一個笑話,不知大家聽說過嗎?在廣州有一間北方飯店,店里有一位廣州的女服務員,她普通話說得不好。有一次,一位北方老漢到此店來吃東西。他剛坐下,那位女服務員就來了,盡量用普通話說:"老大爺,你想去(吃)什么?"那老漢聽不懂她的"普通話",最后,老漢才知道意思是問他吃什么。于是,老漢說:"包子。"她一聽,馬上說:"好馬上到。"只見女服務員那出了一張報紙,老漢被弄得哭笑不得,又說:"有大肥雞嗎?"女服務員熱情的說:"搭飛機,還早呢,去(吃)過飯也不遲。
雖然這僅僅是一個笑話,但是這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5
什么是普通話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普通話的發展
現代普通話的主要來源是元朝時期以大都(北京)話為基礎所編制的《中原音韻》,前身是明清官話,到了雍正年間,清朝正式確立北京話為標準官話。1909年清政府將北平語音命名為國語。民國時多次制定標準,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發“京國之爭”,1932年經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后,確定國語標準。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而不是以灤平語音為標準音。制定標準后于1955年向全國推廣。20xx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普通話的好處和重要性
一、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提倡的素質教育,其內涵十分豐富,總體來說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普通話的應用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標準。試想一位綜合素質較優秀的學生,要參加一個正式的場合但操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說老師,他會不會也為說不好普通話而苦惱呢?一堂公開課,各個方面的準備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表達,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響。作為一位教師,不但在課堂上要用普通話,給學生一個積極的引導,而且還應督促學生使用普通話,由此是其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有利于愛國主義情操的培養。
語言文字從來就不單是一種交流工具。自從一種語言產生以來,他就帶來濃厚的民族意味,就成為這個民主、這個國家的“靈魂”,就像血濃于水一樣,這種語言就與這塊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聯。愛國主義從來就不是空洞的口號,他不僅體現在熱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還體現在熱愛祖國的文化與傳統,熱愛本民族的語言。
三、使用普通話還能增強民族凝聚力。
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數民族還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我們對少數民族的語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態度,允許其繼續使用;另一方面,我們更大力推廣普通話,使整個民族對共同的語言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并意識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中使用普通話就顯得尤為重要。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對普通話的客觀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人們開始自覺地要求在經濟活動中使用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擁有統一、規范的語言,是關系到國家獨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義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使用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是每個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也是公民具有國家意識、主權意識、法制意識、文明意識、現代意識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交流與往來,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
推廣普通話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國跨世紀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對培養創新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素質,是知識、能力和良心修養的綜合反映。語言文字是思維表達的工具、文化知識的載體和交際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質構成與發展的基礎,是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推廣普通話是各級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曾指出“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特別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更是掌握計算機語言的必要前提。對于任何學段、任何專業的學生來說,能說流暢的普通話,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這個最有用的本領,在求學、求職和事業競爭中就能處于優勢地位。
語言文明是人的素質最直接的體現。努力提高人們的語言道德意識,進行語言行為的道德規范,加強語言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離不開語言文字的工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除了思想和專業方面的要求外,還應當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語言文字的修養。使用純潔健康的語言文字是個人修養很重要的一部分。
推廣普通話作文
說到中國的語言,我們頭腦里首先想到的是漢字,卻往往忽略了同樣的漢字,在不同地域的人口中會有不同的讀音。這時候,普通話就顯出了它當之無愧的“國語”地位,體現出了它的魅力。
如果你從中國的東方隨著太陽一直向西,你會發現,每到一個省份,甚至一個城市,人們的口音、甚至語言都會與上一處不同。最東邊的黑龍江撫遠說的是東北話,最西邊的新疆喀什是維吾爾語。從北往南,過了黃河、長江,會有湖南話、客家話、閩南話、廣東話等等。中國一個很獨特的地方就體現在這里——我們有著五十六個民族,其中說得最多的漢語又有著八大語系。假想從每個民族、每個省份挑一個人放到一起,說自己當地的語言,那么很可能雞同鴨講,誰也聽不懂對方說的話。但惟獨普通話是大家都懂的。于是,普通話就成為了人們交流的重要橋梁。
說到普通話的重要性,我最切身的感受是在國外生活時體會到的。在英文中,Chinese泛指漢語,Mandarin這個單詞特指普通話。華人小孩如果會講Mandarin,是讓父母極為驕傲的事情。我們認識的華人好友安娜一家,就極力鼓勵她的孩子們用普通話和我交流。安娜生在香港,長在秘魯,定居加拿大。她會西班牙語、英語和粵語,獨獨不會普通話。全家就她和小兒子不會。逢年過節,熱情的安娜總會備上滿滿一桌中國菜,帶著她那誠摯的微笑,看著我們吃得開心,聊得開心,卻無法加入我們的交談。這時候聊到興起的我會突然心存歉意,可惜我實在不會粵語,而普通話是大家交流起來最輕松、最親切的語言。每每這樣的時刻,普通話就成了最容易凝聚華人的那一滴“萬能膠”,也就是在這樣的時刻,我深深體會到普通話作為中華兒女心中的“國語”的魅力!
說到這里,我又想到了母親家鄉四川。四川話與普通話同屬北方語系,卻差異很大。最經典的當屬“鞋子”在四川話中叫做“hai子”。可是你知道嗎?北方人常說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其中的“孩子”就是“鞋子”的古音,保留下來,誤傳為“孩子”的。我還一度以為真的要舍得孩子去套狼!看,語言在時間、空間上都在變化,沒有一個統一的語言,還真不知道會有多少意想不到的誤解和麻煩。
所以,普通話的重要性,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推廣普通話,從我做起——講好我們的國語普通話,也幫助身邊的人講好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6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對普通話的客觀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統一的市場。人們開始自覺地要求在經濟活動中使用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擁有統一、規范的語言,是關系到國家獨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義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使用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是每個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也是公民具有國家意識、主權意識、法制意識、文明意識、現代意識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交流與往來,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
推廣普通話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國跨世紀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對培養創新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素質,是知識、能力和良心修養的綜合反映。語言文字是思維表達的工具、文化知識的載體和交際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質構成與發展的基礎,是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推廣普通話是各級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曾指出“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特別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時代,語言文字規范更是掌握計算機語言的必要前提。對于任何學段、任何專業的學生來說,能說流暢的普通話,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這個最有用的本領,在求學、求職和事業競爭中就能處于優勢地位。
語言文明是人的素質最直接的體現。努力提高人們的語言道德意識,進行語言行為的道德規范,加強語言文明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離不開語言文字的工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除了思想和專業方面的要求外,還應當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能力。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語言文字的修養。使用純潔健康的語言文字是個人修養很重要的一部分。
普通話的好處和重要性
一、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提倡的素質教育,其內涵十分豐富,總體來說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普通話的應用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標準。試想一位綜合素質較優秀的學生,要參加一個正式的場合但操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說老師,他會不會也為說不好普通話而苦惱呢?一堂公開課,各個方面的準備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表達,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響。作為一位教師,不但在課堂上要用普通話,給學生一個積極的引導,而且還應督促學生使用普通話,由此是其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有利于愛國主義情操的培養。
語言文字從來就不單是一種交流工具。自從一種語言產生以來,他就帶來濃厚的民族意味,就成為這個民主、這個國家的“靈魂”,就像血濃于水一樣,這種語言就與這塊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聯。愛國主義從來就不是空洞的口號,他不僅體現在熱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還體現在熱愛祖國的文化與傳統,熱愛本民族的語言。
三、使用普通話還能增強民族凝聚力。
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數民族還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我們對少數民族的語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態度,允許其繼續使用;另一方面,我們更大力推廣普通話,使整個民族對共同的語言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并意識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中使用普通話就顯得尤為重要。
推廣普通話宣傳語
1、普通話,我們的文明之源。
2、普通話,我們的文化底蘊。
3、掌握普通話,打開你的人生新篇章。
4、推廣普通話,為我們的國家贏得榮耀。
5、普通話,讓你在社交場合更加自信。
6、做普通話宣傳的使者,傳播我們的文化精髓。
7、普通話,為職場加分。
8、學好普通話,讓你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歷史。
9、學會普通話,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10、學好普通話,錘煉思維能力。
11、學好普通話,連接更廣闊的人脈。
12、普通話,提高對京劇表演的欣賞能力。
13、學好普通話,擴大自己的知識圈。
14、普通話,讓溝通變得更高效。
15、學會普通話,拓寬你的人際網絡。
16、推廣普通話,讓我們的國家聲音更有力量。
17、用普通話,提高國際間的友好交往!
18、普通話,與你的職場夢想同行。
19、愛普通話,愛我們的國家。
20、學會普通話,駕馭更多人生機遇。
21、推廣普通話,為我們國家塑造更好的形象。
22、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23、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話融匯東西南北情
24、學習普通話,讓你更好地了解中國社會。
25、普通話,是跨文化交流的橋梁。
26、普通話,我們的溝通紐帶。
27、學好普通話,提高我們的國家形象。
28、學好普通話,更有自信。
29、用普通話與他人溝通,讓你更加自如。
30、使用普通話,加深友誼。
31、掌握普通話,改善你的工作環境。
32、普通話,見證我們的國家與民族的輝煌。
33、普通話,展現你的魅力。
34、普通話,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35、學好普通話,增進民族團結。
36、讓普通話成為我們的共同語言。
37、普通話,讓你的聲音更有說服力。
38、普通話,為你拓寬工作領域。
39、學好普通話,讓你的心聲被聽見。
40、普通話,建立尊重和善意的言辭!
41、學好普通話,深入了解中國文化。
42、用普通話,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
43、學好普通話,促進文化交流!
44、說普通話,做高尚人。
45、普通話,是你成功之路上的重要工具。
46、學好普通話,讓你的競爭力加倍。
47、普通話,讓你更具親和力。
48、普通話,連接我們的心與心。
49、學會普通話,開啟你的職業之路。
50、普通話,增加聽力理解的能力。
51、普通話,展現你的專業素養。
52、學好普通話,充實自己的生活!
53、普通話,是文明交流的前提。
54、學好普通話,拓展你的人生之路。
55、普通話,讓表達更簡練更有力!
56、普通話,拉近你與伙伴的距離。
57、學習普通話,讓生活更便利。
58、學會普通話,成為國際交流的使者。
59、用普通話表達,說出自己的.觀點。
60、普通話,展示個人的專業能力。
推廣普通話作文
學普通話是一件非常鍛煉意志催人上進的事,我學習普通話最大的一點感受就是必須要堅持。
學習普通話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點一滴去提高。
我對普通話起初不太重視,用普通話說話是在大學里才完全放開的。從小在家鄉說白話已成為了習慣,就是上初中,用白話和老師同學交談,在上課老師問問題時,也是用白話回答。因此,我周邊的語言環境,給學習普通話帶來了很大的干擾。
在南方,相對而言,普通話的說話群體處于弱勢。在我們桂平,沒有多少個鄉鎮是說普通話的,所以我的鄉音可能會很濃很重。
為了提高普通話,每天都會用兩三個小時的時間來練習。我已經把它作為一種習慣,現在回到家,說著說著還是會用普通話來說。現在快要考試了,我就開始進行沖刺練習。我告訴自己,每天無論多忙多累都要抽時間去練習。在糾音的過程中,我尤其注意到了自己的平舌翹舌區分不明顯。于是在平時說話的過程中,我會刻意地對那些忽視的細節發音加以改進。在口語聯系過程中,偶爾也會在宿舍里鬧出些笑話來,這更增添了學習普通話的興致。
當我滿以為自己的普通話進步很大時,拿著文章要普通話說得好的朋友給我測測,結果我還是犯了些不該犯的錯誤,比如而且“而”字我總是翹舌不明顯,這使我很受打擊。我午睡躺在床上無法入睡,一個人細想想得煩躁了很久。“不,絕對不能夠放棄,自己已是過河的小卒,只能進不能退”我告訴自己。以后,學習普通話就變得更加細心更加刻苦了。
通過這次的學習,發現自己還是長進了不少。下面我就談談此次的學習體會:
學習普通話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捕魚四天曬網,這樣的學習習慣只會延誤你學普通話的時機。特別是要注意平時的說話習慣,使講正規的普通話成為你的習慣,那么你的普通水平也會成長的很快!
學好拼音字母掌握發音部位是關鍵,對于局部個別的方音要反復練習直至完全到位為止。
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是和學習普通話一樣,學習的收獲遠遠不止奮斗的過程及本身的提高,更是一種精神演練和提升。我學習普通話,學到的就是這點精神,用許三多的話說,就是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雖然說學習普通話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但我一定會持之以恒的。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09-20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素材09-20
[優]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09-21
(優)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09-21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文字內容09-20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09-20
(熱)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9篇09-21
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手抄報內容優選10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