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知足感恩奉獻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知足感恩奉獻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钡拇_,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綠葉,雖平凡,但我無怨無悔;雖平凡,但我甘于奉獻;雖平凡,但我倍感自豪。因為我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因為我腳下踏著的是神圣的三尺講臺!
10年前,懷著一顆年輕而熱情的.心,揣著繽紛的七彩夢幻,我踏上了教師的道路。初為人師的我,站在講臺上,面對著一張張活潑可愛的笑臉,面對著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師”這兩個字的分量是如此之重。于是,我決定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去影響孩子們的一生。雖然我不指望能培養出多少“牛頓”和“愛迪生”,但也絕不能讓“牛頓”和“愛迪生”在我的手中埋沒。從踏上三尺講臺的第一天,我便有一個執著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努力工作,不斷進取,盡我所能,讓每一個學生能成人,讓每一個家長都放心。“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我把它當作我從教的最高準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情。因為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我從不因個人私事和家庭困難而耽誤學生的學習。
從那一刻起,我不再迷茫:選擇三尺講臺,我甘于平凡。“潤物細無聲”的細雨看似平凡,可它奉獻的是一片熱情,一片不求回報的熱情;“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精神看似平凡,可它奉獻的是一種力量,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真情看似平凡,可它奉獻的是一顆真心,一顆晶瑩純潔的真心。就這樣,為了讓平凡的三尺講臺不再平凡,我人生價值的天平上,有了一個永遠不變的砝碼,那就是奉獻。十年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任勞任怨,始終把無私奉獻當作自己神圣的職責,不僅順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務,也贏得了領導和學生家長的認可和信任。
回首十年的春秋寒暑,看著孩子們從嬌枝嫩葉的小苗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我無悔于自己的奉獻,無悔于自己的選擇,無悔于自己的稱號。我自豪,因為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驕傲,因為我腳下踏著的是神圣的三尺講臺!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展,我愿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不斷地耕耘、探索、追求,無私地奉獻,讓自己的青春在三尺講臺上閃光!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知足感恩奉獻演講稿2
三歲時,叔叔阿姨說我是幸運的,我的父母并沒有因為我先天的缺憾而放棄我,反而給我更多的愛,讓我在愛的保護下成長。讀書時,同學們說我是幸運的,他們總是說著和父母的矛盾,而我卻十分的不解。矛盾,在我的家庭里從未發生。工作后,同事們說我是幸運的,不管什么時候回家,總會有熱乎的飯菜和溫暖的親情等候著我。回首走過的路,哪怕常有疼痛、淚水相伴,仍不能忘記那些幫助我走到現在的人們,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感謝”。
感謝陳爸爸,在我檢查出腳有問題時,帶我去重慶,讓我得到了最好的治療,我才能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樣成長。
感謝外公外婆,在我的父母為了我外出打工時,是他們在家照顧著我。生病時,有他們的陪伴;離家時,有他們的送別;奮斗時,有他們的鼓勵;難過時,有他們的安慰;高興時,能與他們分享。
感謝我的老師,他們給了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也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職業,現在我才會義無反顧地踏上教育這條路。
感謝我的同學,他們并沒有因為我的不便,而用另一種眼神看我,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長大,一起說著屬于那個年齡的心事,讓我無法感受到自己的與眾不同。
我是幸運的,我的.幸運都來源于我的父母親人,我的老師同學,他們給我太多太多的愛,讓我本有缺憾的人生變得無比溫暖,讓我的心里充滿了愛,充滿了感恩。
因為心懷感恩,所以甘愿奉獻。不知不覺,如今已是我走上講臺的第四個春秋,四年的時光讓我深刻地明白了這些問題:何謂老師?怎樣稱之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如何才能無愧“教師”這一稱號?
韓愈《師說》中有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學生來說,他們模仿能力超強,他們每天在看著老師,學著老師,老師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一位好的老師能夠改變一個人;授業、解惑,自然是老師的本職工作;輔導、教授本門學科的知識,是老師職責所系;解疑釋惑、排憂解困,及時消除學生的困惑,也是老師的職責。
【知足感恩奉獻演講稿】相關文章:
知足珍惜感恩句子說說心情09-18
知足與不知足作文12-16
關于感恩奉獻的演講10-16
知足與感恩演講稿01-16
知足的句子03-08
知足的作文10-14
知足幸福的句子02-02
關于知足的句子04-13
學會知足文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