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色故事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色故事演講稿1
大家好,我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紅色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名叫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就讀于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于黃埔軍校六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
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面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很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準備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
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的珠河縣處死“示眾”。
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現尚志市)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人為紀念她,把東北烈士紀念館門前的街道命名為了一曼街,20xx年9月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趙一曼同志為民族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表現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和共產黨員的高貴品格。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不僅要學習她不怕犧牲、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更要踐行她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強烈歷史擔當,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要有撲下身子、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情懷和精神,兢兢業業做好每一項工作,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激情奮斗中綻放青春光芒。
紅色故事演講稿2
尊敬的領導、教師們、同學們:
今日我很高興為大家講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小兵張嘎》。謀,配合區隊八路使藥品順利過境,并一舉殲滅這伙小日本鬼子。在戰斗中,嘎子還真繳獲了一把真槍。
張嘎是個可愛的孩子,他勇敢剛強,在敵人面前無所畏懼,表現出威武不屈的精神。當老滿父子為掩護他而遭受偽軍的.毒打時,他敢于大義凜然地挺身而出,并且沉著有力地告訴敵人:“我就是你們要找的八路軍,跟他們沒有關系!”當他被敵人關在炮樓里進行拷問時,他敢于勇猛地咬著敵人執著皮鞭的魔手。
同學們,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到達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從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我們也同樣能夠把他的精神運用于此刻的生活和學習中,應對困難勇于克服,不怕挑戰,不怕挫折。
同學們,在戰爭年代,小小年紀的嘎子就不怕犧牲,打鬼子。而我們此刻處在和平年代,更應當好好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建設祖國。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于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那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我的故事講完了,多謝大家!
紅色故事演講稿3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四年級二班的王國寧,我演講的題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兒還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聽著這首優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會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動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嗎
讓我揭開這個謎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縣宅北鄉南滾龍溝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
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個大山坡上放牛,日軍300余人向南滾龍溝襲來,當日軍兇狠地用刀逼著二小為他們帶路抓八路時,二小非常清楚《晉察冀日報》報社的工作人員和戰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隱藏著。
他牽著牛機智地領著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轉,從上午9點多轉到了下午3點多。
在二道泉山頂,他猛地抱住一個鬼子廝打,想與鬼子跳崖同歸于盡,不料被另一個鬼子用刺刀從背后刺穿了胸膛。這時埋伏在山頂的報社武裝隊發起了攻擊,一舉殲滅了這股敵人。
記者方冰對此事進行了采訪,并結合他平時采訪的其他故事,與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發表在1942年的《晉察冀日報》元旦副刊《老百姓》上。
后來,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們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溫那段歷史故事,在緬懷抗日小英雄的同時,一定要不忘國恥,發奮圖強,學好本領,將來報效祖國,振興我中華,不讓歷史重演。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紅色故事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喜愛上了閱讀紅色故事和革命詩歌,從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國歷經磨難的風雨滄桑,感受了中國共產黨成長壯大的曲折歷程,也明白了中國人民前赴后繼英勇抗爭的熱血豪情。
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夏明翰,每個熟悉的名字都讓我們難以忘懷,長征、抗戰、解放、改革,每段歷史都給我們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從紅色經典中我讀懂了萬里長征的艱苦卓絕,讀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膽雄心,感悟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激情豪邁,也感悟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大氣磅礴。長征路上的嚴峻險阻,八年抗戰的艱難困苦,白色恐怖下的千回百轉,南征北戰的蕩氣回腸,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壯的.詩篇,是鐫刻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不朽豐碑,是見證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歷史畫卷。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們感慨萬千,展望祖國的明天,我們信心滿懷。紅旗飄飄,黨旗獵獵,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悅和希望朝著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邁進。高山仰首,大海揚波,大地溢滿了新世紀的朝暉。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更要感謝歷史的選擇。1921年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傳出巨人的吶喊,猶如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拔開了數百年來籠罩于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亮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導航人——中國共產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解放后的中國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共產黨又帶領我們走進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幾代中華兒女聚集在鮮紅的旗幟下,揮舞著銀鐮披荊斬棘,奮發進取,為鋪就強國之路,用實踐的巨筆描繪出一幅幅嶄新的畫卷,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崛起在世界的東方。九十年的光輝歷程,走出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亞洲睡獅已經雄起,東方巨龍正在騰飛,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還是少先隊員的我們是黨的接班人,稚嫩的雙手要勇敢地承擔起歷史重托,我們是跨越世紀的新一代,是21世紀的真正主人。革命的精神不能拋棄,它依然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制勝法寶,我們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祖國、時代的命運聯系起來,樹立遠大理想,培養良好品德,發揚創新精神,掌握實踐能力,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共同譜寫新世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嶄新篇章!
謝謝大家!
紅色故事演講稿5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從1919年5月北京城內爆發出那覺醒的吶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內響徹云霄的義勇軍進行曲,從1921年七月嘉興紅船上傳出的拯救中國的聲音到20xx年黨的十七大發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從馬列主義在中國大地的延續,毛澤東思想的誕生到科學發展觀的誕生。我們的祖國,我們的中國共產黨用紅色精神讓幸福之花開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那個時候,先烈們用他那火熱的身軀解放了全中國。青春不會再回,年輪不會再回,歷史不會再回,但它永遠記在中華民族的功碑上,閃著不朽的光輝。
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輩為了革命的勝利英勇犧牲,在紅軍翻越雪山的途中,極度惡劣的自然環境如同敵人般殘酷的考驗著戰士們的意志,寒冷侵襲著每一個人。一位軍需處長為了確保行軍正常進行,為了長征的勝利,盡量為每一位戰士配備棉衣,而自己卻身著破舊單薄的軍裝被寒冷奪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禿的樹干上,好像一座雕塑,這座雕塑就是紅軍長征中永遠屹立不倒的.豐碑,這座豐碑就是紅色精神的豐碑,就是愛國精神的豐碑;在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鐵人王進喜憑借“我為祖國獻石油的”的愛國熱情投身建設,在大慶一座座像解放軍戰士一樣聳立的石油鉆井,就是“鐵人精神”豐碑,就是愛國精神的豐碑。
仰望這座偉大豐碑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也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如煙,恍如一部詩篇巨著,以悲壯、以凝重。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這部宏偉詩篇中,愛國主義從來都是一面鮮艷的紅旗,指引我們奮發向前!
今天,坐在寬敞明亮教室的我們,沐浴著祖國的春風,成長在幸福小康社會的我們,仰望著我們的五星紅旗,更應該深刻領悟和繼承紅色精神,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牢固樹立愛國主義的基本價值觀,刻苦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為祖國的社會主義添磚加瓦,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奉獻青春。
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擊,用科學知識豐滿羽翼、武裝自己。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響應時代的號召,弘揚民族精神,挺起我們的民族脊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拼搏!
紅色故事演講稿6
星期五,我榮幸地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紅色經典故事”演講比賽。
在比賽之前的一個星期里,我非常認真地準備了《雞毛信》的故事。為了把這個故事講得生動,我一空閑下來就拿起演講稿,一遍一遍地練。開始我先講給全家人聽,到了學校又講給同學們聽。特別是奶奶為了鍛煉我的膽量,又把我拉到傳達室講給保安伯伯們聽。經過多次的練習,終于我的膽子變大了,演講也很熟練了。
比賽的.時候,我看到臺下坐著很多老師和同學,心里撲通撲通地亂跳,但是一想到我是代表班級參加比賽的,就鼓足勇氣走上了講臺。當我演講完了以后,臺下傳來了熱烈的掌聲。
這次比賽我榮獲了一等獎,為班級爭得了榮譽,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今后我要多參加這類活動,能得到更多的鍛煉。
紅色故事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您走進位于河北隆化縣城的一座烈士陵園,一個場景立刻會展現眼前身著軍裝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藥包,右手緊握拉開的導火索,英勇無畏,氣壯山河。他就是年僅19歲的,全國著名戰斗英雄、模范共產黨員董存瑞。
這天,就讓我們在烈士的銅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戰場…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正對隆化中學發起第二次總攻。突然,敵人的.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把戰士們壓在一條土坡下面,抬不起頭來。原先,這是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噴出來的6條火舌。狡猾的敵人,在橋上修了一個偽裝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攔住了我軍沖鋒的道路。這時,董存瑞和戰友們紛紛向連長請戰,要求把這座橋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們都無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戰友的傷亡,再次挺身請戰。“你已經幾次完成爆破任務了。”不容副連長說完,董存瑞搶著說:“我是共產黨員,我的任務不只是炸幾個碉堡。此刻隆化還沒有解放,怎樣能算完成任務呢”副連長和指導員商量了一下,對董存瑞說:“好,你去吧,千萬要注意隱蔽。”董存瑞緊攥拳頭說:“放心吧,不完成任務就不回來!”
董存瑞挾起炸藥包,彎著腰沖了出去。橋型暗堡里,敵人的機槍越打越緊,子彈帶著尖利的嘯聲,從他耳邊掠過。但董存瑞沉著機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著。敵人的機槍打緊了,他就伏下不動。敵人的機槍稍一停,他就飛似的向前躍進幾米。突然,敵人的機槍又集中朝他打過來,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但他仍抱著炸藥包猛沖到橋下。這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旁是磚石砌的,沒溝、沒棱,哪兒也沒有安放炸藥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藥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東西代替火藥支架。怎樣辦董存瑞急得直攥拳頭。
這時,身后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總攻的時間到了。大批的部隊像潮水般地涌了上來。橋型碉堡上的磚頭一塊塊被推開了,子彈像急雨一般向沖鋒部隊射去。董存瑞抬頭看了看橋頂,又看了看身后一個個倒下的戰友。不行,務必立刻把暗堡炸掉,否則有更多的戰友要倒下,也會影響整個戰役。想到那里,董存瑞毅然決然地將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橋中央,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巍然挺立,紋絲不動,像是一尊雕塑。就聽董存瑞高聲喊道:“為了新中國,沖啊!”剎那間,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敵人的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時,我的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歌聲回蕩在陵園的上空,也繚繞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謝謝大家!
紅色故事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下面我為大家演講的名字叫《雞毛信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有個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兒童團的團長。有一天,給八路軍當交通員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給八路軍送去。這封信上粘著三根雞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這是最最緊急的信呀!
海娃揣好信,趕著羊下山了。還沒走到山口,就遠遠地看見來了一隊日本兵。”怎樣辦?信藏在哪兒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綿羊的大尾巴,靈機一動,把信拴在羊尾巴下邊,大尾巴一蓋,什么也看不出來了。海娃剛站起來,鬼子就來到了身邊。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實話說,不然殺了你!”
“我是放羊的`嘛,嗚嗚嗚,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裝作害怕的樣貌哭起來。
鬼子看了看這群羊,來了壞主意。他把羊都扣了下來,海娃呢,被逼著給他們趕羊。天黑了,敵人來到一個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個人,也找不到一顆糧食。鬼子們都餓瘋了,就叫黑狗子們去殺羊。一個歪嘴黑狗看中了那頭老綿羊,上來就搶。海娃眼看自我心愛的羊被拖走殺掉,恨死了敵人。可他更擔心雞毛信,它就綁在老綿羊的尾巴底下啊!
老綿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條腿往地上一撐,歪嘴黑狗怎樣也拉不動,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別的羊。海娃總算放了心,又在盤算著怎樣逃走。
天剛蒙蒙亮,鬼子就揮著大洋刀,帶著隊出發了。還沒走過幾個山頭,只聽”轟”的一聲,走在前面的幾個黑狗子倒在地上。原先他們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沒敢笑出來。
“小孩,你的前面的開路!”鬼子是要海娃趕著羊,在前面踩地雷。那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敵人引上了一條小山路,自我越走越快。敵人都氣喘噓噓的,越落越遠。
“小孩,你慢慢地開路!”海娃干脆飛跑起來。
叭!叭!鬼子開槍了。海娃一頭倒在草叢里。他明白,那里離八路軍住的地方不遠了,就大聲喊起來:”鬼子來啦!鬼子來啦!八路軍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軍叔叔開火了。海娃一高興,爬起來就想跑,剛跑幾步,就昏倒了。一個八路軍叔叔忙跑過來:”唉呀,這不是海娃嗎?”
海娃睜開眼,吃力地說:”叔叔,羊。老綿羊。雞毛信。尾巴。”話沒說完,又昏過去了。
等他醒來時,他已經睡在熱炕上了。八路軍叔叔告訴他,靠著那封雞毛信送來的重要情報,八路軍打了個大勝仗,消滅了好多鬼子和偽軍。八路軍叔叔又送給海娃剛繳獲的兩個牛肉罐頭。海娃的心里呀,別提有多高興了。
謝謝大家!
紅色故事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喜愛上了閱讀紅色故事和革命詩歌,從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國歷經磨難的風雨滄桑,感受了中國成長壯大的曲折歷程,也明白了中國人民前赴后繼英勇抗爭的熱血豪情。
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夏明翰,每個熟悉的名字都讓我們難以忘懷,長征、抗戰、解放、改革,每段歷史都給我們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從紅色經典中我讀懂了萬里長征的艱苦卓絕,讀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膽雄心,感悟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激情豪邁,也感悟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大氣磅礴。長征路上的.嚴峻險阻,八年抗戰的艱難困苦,白色恐怖下的千回百轉,南征北戰的蕩氣回腸,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壯的詩篇,是鐫刻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不朽豐碑,是見證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歷史畫卷。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們感慨萬千,展望祖國的明天,我們信心滿懷。紅旗飄飄,黨旗獵獵,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悅和希望朝著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邁進。高山仰首,大海揚波,大地溢滿了新世紀的朝暉。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更要感謝歷史的選擇。1921年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傳出巨人的吶喊,猶如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拔開了數百年來籠罩于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亮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導航人——中國。在的領導下,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解放后的中國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又帶領我們走進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幾代中華兒女聚集在鮮紅的旗幟下,揮舞著銀鐮披荊斬棘,奮發進取,為鋪就強國之路,用實踐的巨筆描繪出一幅幅嶄新的畫卷,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崛起在世界的東方。九十年的光輝歷程,走出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中國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亞洲睡獅已經雄起,東方巨龍正在騰飛,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還是少先隊員的我們是黨的接班人,稚嫩的雙手要勇敢地承擔起歷史重托,我們是跨越世紀的新一代,是21世紀的真正主人。革命的精神不能拋棄,它依然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制勝法寶,我們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祖國、時代的命運聯系起來,樹立遠大理想,培養良好品德,發揚創新精神,掌握實踐能力,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共同譜寫新世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嶄新篇章!
謝謝大家!
【紅色故事演講稿】相關文章:
夢見紅色的包 紅色包包06-04
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05-26
紅色故事演講稿(精選25篇)04-09
紅色作文03-09
紅色經典詩歌07-23
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精選15篇)03-27
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精選21篇)10-18
紅色經典故事演講稿(通用18篇)04-09
紅色的海洋作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