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知行合一的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知行合一的演講稿1
各位同學,各位朋友:
今天晚上有幸再次來到這里跟大家交流國學。上次跟大家交流的是關于“孝”。
先跟大家講個故事。
在一個原始部落,有一天,酋長召集族人開會。酋長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我們每個人出生以后,都會有優點和缺點。并且優點和缺點不是相安無事,能夠和平相處,經常會有斗爭。就像兩匹狼。一匹是好狼,代表我們的優點:仁慈,勤儉,孝順,友愛,認真……另一只是壞的狼,代表我們的缺點:冷漠,懶惰,無情,草率……
這個年輕人一聽,就問,假如這兩匹狼做斗爭,我們的優點和缺點做斗爭,那誰會勝利呢?
問題一拋出來,大家就七嘴八舌討論開來了,各位同學,各位朋友,你們覺得誰會勝利?
酋長最后說:你喂給他食物那只狼,會勝利。
把食物,把能量給好的那只狼,給我們的優點,優點就會勝利,而把食物,把能量給缺點,壞的那只狼就會勝利。我們就被自己的習氣和壞習慣牽著鼻子走。
優點和缺點作斗爭的過程,就是修身的過程啦。
修身很關鍵,很多困惑我們的人生問題,追究起來,都是我們身沒有修好。在《大學》這部經典中,就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不管是天子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根本的,還是修身。
修身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很廣泛,如果大家去研究的話,會得到很多_。有一個_,我們可以參考,那就是,修身,就是盡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做兒子的,就做好兒子的本分,好好孝養父母;做哥哥姐姐的',就好好愛護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就好好敬愛哥哥姐姐。現在社會出現很多問題,就在于都沒把本分盡好。做兒子的可能埋怨父母不講理,對自己不好,卻不反省自己兒子的本分有沒有做好。做下屬的,埋怨領導不講理,不受重視,所謂君仁臣忠,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反省,很可能是問題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
古時候有一位圣人,孔夫子都對他推崇備至,他就是大舜。
大舜是個社會底層人士,在歷山做過農民,耕地,做過工人,在黃河之濱做陶器,還在雷澤打過魚。都是很_苦的工作,不僅如此,在家里還有時時刻刻防備父母和弟弟的_。歷史記載,大舜的父親是個樂師,但是后來眼睛瞎了,大舜的親生母親死了之后,父親娶了一位后母,后母有生了一個弟弟,叫象。家人都想把大舜殺死。象“日以殺兄為務”,每天的工作就是想著把哥哥殺掉,然后糧食和農具歸父母,哥哥的琴歸自己,還讓兩個嫂嫂給自己鋪床鋪。有一次,父母叫大舜修屋頂,就在下面點火,要把他燒死。大舜能,提前準備了兩個斗篷,像鳥一樣飛了下來。挖水井,父母和弟弟在上面填土,要把他活埋。大舜從旁邊挖條地道,出來了。但是盡管如此,大舜沒有任何的怨氣,還在那哭泣。他說:是我沒有吧孝道和悌道做到啊,草感召父母和弟弟要謀害自己,是自己德行不夠,還不能感化父母和弟弟啊!哭得很難過!
大舜在種地時,就認真把地種好,做陶器的時候,就認真把工作做好,打漁的時候,就認真打漁,在打漁的那個地方,年輕人都到水深的地方,老年人沒辦法,只好在水淺的地方打漁。大舜為了感化這里的_,就主動做榜樣,把水深的地方讓給老年人。久而久之,就感化了當地的年輕人的敬老尊老之風。
關于知行合一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來自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自動化系20xx級的本科生蒲松柏。時光荏苒,不覺已與廈門大學情系三年有余,從漳州到廈門,從囊螢到海韻,逝者如斯卻點滴于心。
20xx年的金秋九月,自己手捧廈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登上了南行的列車,在自動化系如家的氛圍里開啟了自己書香生活。到現在也仍難忘記,入校當天自動化系學長給我上的大學第一課,學長侃侃而談大學里“一朝不起床,便把課來翹”,“多一分浪費,60分萬歲”這些不成文的規矩,埋怨工科課業繁重以及大學四年終究不過一個it行業打工者的悲哀。那個晚上給我帶來的沖擊讓我不得不認真思考自己應該怎么度過大學的時光,是奮起拼搏改變命運,還是安于現狀隨波逐流?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第一條路,今天站在這里我很想分享一下自己作為一個工科人所得到的收獲以及如何成為一名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綜合人才!
自動化的英文是automation,而我們卻常常打趣自稱“outman”,作為典型的工科男,我時常因為不知道誰新出了專輯,誰又新拍了電影而被鄙視,卻又時常因為一段代碼的成功運行,一塊電板的成功焊接而興奮地歇斯底里。過去三年里圖書館、自習室、教室、寢室是我最熟悉的生活模式,學習并不輕松,我的輔導員鄭暉閣老師曾說過:“當人沒有辦法改變客觀環境時,就努力地改變自己”。所以我總是給自己尋找學習的樂趣,我喜歡網絡技術,時常編寫節日祝福網頁贈送朋友、同學;我喜歡創意,曾經還誤打誤撞地進入了“水創意”全國50
強;我喜歡汽車,甚至曾經利用課余時間給大眾公司的汽車研究所寫過一封信與他們交流我對混合動力的看法。別人眼中清貧樂道的工科生活,卻讓我過得樂不思蜀,常常一早就窩進圖書館,到閉館也舍不得離開。發揮主觀能動性,帶著學以致用的目的去學,是工科學習給我帶來的啟示,三年里正是刻苦嚴謹的工科精神和堅持興趣主導的自娛精神讓我多次獲得了校級及國家級獎學金,輔助實驗室開展遠程油量檢測的科研工作;我曾分別參加全國“高教社”及“電工”杯數學建模大賽,均獲全國二等獎,三年來我的總成績在全系119人之中歸屬三甲,現已順利通過中科院光電技術所的考核,獲得了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在大三階段,我出任學院團委書記助理與其他主席團成員一起為學院發展出力,于此同時我也開始了我的雙學位學習,沒有節假日的生活節奏讓我倍感壓力,我卻還常常需要為一份策劃與一個活動熬夜工作到凌晨一兩點,學習和工作的壓力使我想到過放棄,但是自我鍛煉的要求和老師的信任使我咬牙堅持,從那時起每天早上出門前我都對自己說一次:我能!我不斷修正著自己的作息規律,積極向有經驗的老師及同學學習,不放過任何一點可以利用的時間,最終學院學生會獲得了學校“優秀學生會”的稱號,我也用事實回饋著自己每天的承諾。回首三年的學生工作,我常問當初自己為什么選擇學生工作而自己又奉獻了什么,收獲了什么?我想一顆愿意歷練自我、相信自己的心才是我能夠堅持與不斷進步的動力,那些無數個酸甜苦辣的瞬間也因此變得價值無比,熠熠生輝。
大學之外的風景,也給了我別樣的收獲,正是得益于大學期間在學習和工作上的良好表現,今年8月我代表廈門大學與其他9所高校的代表在華晨寶馬公司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活動,由于寶馬的生產基地遠在郊區,我們不得不每天早上5點半就起床從東北大學乘坐通勤車到生產基地,晚上11點再乘坐通勤車回到宿舍。為了充分鍛煉我們的意志,寶馬公司安排我們在任務相對繁重的裝配車間工作,車間35攝氏度的高溫,讓我們一度笑稱“寶馬的車間無冬天”,面對造價數十萬的轎車,我們工作時不敢有一絲怠慢與放松,時常只能放棄午餐在車間休息室小憩一下,困頓地回到宿舍到頭就睡。原本以為在寶馬的日子將以這種方式走到盡頭,沒想到一個事件卻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6分09秒是一
個專屬于裝配車間的節奏,它意味著每6分09秒就有一輛寶馬轎車下線等待出售,如果流水線的節拍控制出現問題將會對寶馬的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記得在一天中午,我還是像往常一樣在車間休息室吃著早上準備的面包,突然發現原本應該停工的流水線還在運轉,在車輛下線處已經有3輛未完全裝配的車靠在了一起,這對于寶馬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車間事故,我迅速地聯系了車間負責人,避免了損失的進一步擴大。事后,華晨寶馬副總裁柯漢先生對我進行了表揚,并真誠地感謝我為寶馬做出的努力,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讓我真切地明白了做一件事,細心與責任心的意義,激情總會在時間的洗滌下褪色,而唯有責任心才是我們堅持走到最后的動力,對于學習,生活,為人亦是如此。雖然在實習階段我有些懷念大學象牙塔的舒適生活,但卻在實習結束時無比感謝這段經歷給我帶來的'歷練,活動尾聲我作為實習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做了發言,并與參與報道的新聞媒體交流了實習期間的收獲和心得,遼寧電視臺、《大前程—金色年華》雜志及多家網絡及平面媒體對我進行了報道,豐富的實習經驗給我帶來了豐碩的收獲。在寶馬的一個月里我參加了寶馬的諸多活動,寶馬企業文化培訓,讓我認識到了寶馬的厚重歷史;寶馬企業社會貢獻講座讓我對寶馬的社會責任有了更加全面與清晰的了解與認識;參觀寶馬4s銷售店,讓我對寶馬產品有了全面的了解,增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敬老院之行讓我看到了社會中還有那么多急需幫助的人,這是一種動力,是讓我們不斷強大自己去回饋社會的警示!十個天南地北的朋友為一個共同的目標齊聚沈陽,一個月也讓我收獲了一份彌足珍貴的友誼,勇于接受社會的檢驗,讓我在行動中探求真知,在實踐中對自己合理定位,努力成長成為知行合一的綜合人才。
在廈門大學求學四載,“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已深深融入我的血液,我深深地感謝陪伴自己一路前行的母校、老師與同學。明年鳳凰花再次紅遍枝頭時,我也將離開這片深愛的土地,回首往昔,歷歷在目,心中充滿留念與不舍,在此我想向敬愛母校的即將到來的90華誕獻上一個學子最誠摯的祝福,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輝煌與燦爛!放眼未來征程,我的心將與母校一路同行!
同學們,人生猶如那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的一葉扁舟,而理想就似那導航的燈,我堅信:只要朝著理想走,便永遠不會迷失方向,希望大家珍惜在廈門大學的青春年華,學以致用,
不斷進取,努力實踐,知行合一,成長成為一名知識豐富、道德高尚、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最后,我想用王石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祝愿所有的同學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在離開這所大學時也能笑著對自己的理想說:我做到了!
謝謝!
【知行合一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知行合一的心得體會05-29
讀《知行合一》有感05-24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后感02-10
環保演講稿環保的演講稿12-22
優秀競演講稿聘演講稿08-16
使命的演講稿 我們使命演講稿08-28
道德演講稿,道德與法治演講稿11-25
追夢演講稿追夢演講稿11-06
演講稿格式模板及范文_演講稿大全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