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講故事的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講故事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美麗的花朵;也有人說,教師是春蠶,勞作到死吐絲方盡;還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著學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去照亮別人。我說都不是!教師就是教師,是一個永遠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人。
我覺得,教師與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的生命,是一對共同成長的伙伴。教師的幸福不僅僅是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同時還應該包括自己的充實與成長。吾生有涯,而知無涯。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只有通過讀書,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給自己和學生的雙重成長以堅實的保證。
今天站在這里,我不想用那些華麗的詞藻去描述讀書的美好和意義,只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長故事。
記得剛踏上工作崗位時,學校為了讓我們盡快地熟悉業務、完成角色轉換,對我們青年教師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初出茅廬的我覺得這種培訓沒什么意義,尤其是沒有必要講那些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只要多提供幾堂精彩的示范課,讓我們模仿就可以了。因為初登講臺,不懂得什么教學方法,面對教材總是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課堂上該講什么、講多少,所以特別希望老教師給一個明確的、具體的、能"立竿見影"的做法或模式讓我們參照,甚至照搬,否則心里就沒有底。這樣做果然省勁,一切都不必費心,教材的'處理、教學環節的設計、課后練習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師的去做,無從下手的困擾沒有了,每天上完課回到辦公室,感覺是那樣的輕松,那時的我以為教學就這樣簡單、容易呢。
可是,漸漸地我發現我的課堂缺乏活力、了無趣味,除了少數幾個學生在比較認真地聽講之外,其他學生表現出很淡漠的樣子。每當我提問問題的時候,下面幾乎都是一片沉默。這樣的教學效果當然不好,我十分沮喪卻束手無策。再去聽老教師的課,看到人家課堂上那熱烈的氣氛,活躍的場面,我感到不解:一樣的知識,一樣的講解,為什么效果卻差這么多?
我曾經的一個導師對我說:教師和教師不同,學生和學生也不一樣,不同班級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再者,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需要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和取舍。別人的教案和課例,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教學還是得有自己的東西啊。
這一席話說得我茅塞頓開。我仔細地比較了一下與老教師的差異:老教師們熟悉教材,了解學生,他們的授課計劃總是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具有預見性,并能準備好一套或幾套解決方案;他們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語言生動,講解詳略得當;他們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使學生始終在前一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這樣,學起來輕松,掌握起來也不感到困難。而我總是搞不清楚一節課到底能進行多少內容,惟恐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總像是被人追趕似的趕進度;每節課我的第一句話通常是:"這節課我們繼續進行下一節。"完全顧及不到新舊知識的關聯;課堂上我雖然也想上出點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
通過對比,我終于明白,干工作只憑熱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學工作時刻需要心靈的介入。僅靠簡單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學規律,它需要的是長期的學習與積累。不學習,心靈之泉就會枯竭,工作也就無"心"可用。要給學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這個水源就是學習和實踐。
帶著這樣的認識,我開始如饑似渴地投入到讀書學習中去。我首先通讀了新課程這本書,因為我知道,現在新課程已經在全國開展了,我首先應該要做的就是學習新理念;再次我到處搜尋名家著作,觀摩名家課例。學校也非常關心我們青年教師,學校里也經常組織我們去聽優秀老師的課,這讓我認真查找著自身的不足。
讀書和學習讓我眼界大開。我發現,隨著閱讀量和教學經驗的增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開了一扇大門,現在我真正地領略到了教學之美,備課變得容易了,課講得生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變得濃厚了。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付出總有回報。
講故事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里交流我們為人師的幸福和快樂,付出和收獲!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的力量》。
寒暑易節,歲月如歌!從教十三年,做班主任十三年,我雖然付出了數不清的心血和汗水,但我收獲的是那么多學生的展翅高翔,收獲的是我們彼此心中無盡的惦念和牽掛,是經歲月流逝而在心底越來越醇的師生情愛。與同學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鋪就了我的又一條生命旅程,那就是充滿愛的心靈之旅!
今天,就在這個講臺上,我再次回首離我最近的卻是最不平常的一段心靈旅程!今年,我接任四年(1)班的班主任工作。
開學第一天,當我走進這個班,我看到的是42雙眼睛,那是一雙雙充滿個性、張揚、挑剔、懷疑、調皮、冷漠,甚至還有挑釁的眼睛,憑我做班主任這么多年的經驗,我知道,這個班不好帶,但我胸有成竹,我一定會把這個班帶好。因為我深深知道:我有這樣一種力量,可以給頑劣以理智,可以給懦弱以堅強,可以給浮躁以沉穩,可以給頹唐以激昂,可以給迷惘以理想,它可以穿越再遙遠的心靈的距離,那就是博大無私的師愛。
我把我的愛無私地給了我的學生。我要讓我所有的學生眼中都充滿自信,充滿寬容,讓我所有的學生都充滿對未來的追求和渴望,要讓學生知道,為了明天,無論是何時何地,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在心里,給自己一輪太陽,有了它的照耀,何時何地都不會絕望,老師就是他們的太陽!在寒冷時給他們以溫暖,在黑暗時給他們以光明!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用自己的人格和做事原則影響著我的學生。每天,我都準時走進教室的門,我想讓每一個學生看到我的身影。無論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寒風凜冽的嚴冬,學生出操,我也跟在學生隊伍的后面,和他們一起,我要讓學生知道,他們熱,他們冷,他們累,但老師是跟他們一起的!
我用我的愛溫暖著我的學生。
學生身體不舒服了,我就給他們悉心的照顧、關懷。我班里的女生郝婉施身體很差,每當她不舒服時,我會遞水送藥,家長來了之后感激地說,梁老師,辛苦你了,把孩子交給你,我們做家長的放心。我告訴她,我也是孩子,我也有孩子。
一次次悉心照顧,一次次燈下的促膝長談,一次次課外活動操場上的激烈比賽,我完全融入了學生的生活,走進了學生的心里。
我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熟知每一個學生的思想,他們的任何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都不會逃過我的眼睛,都在我的心里,我也在學生的心里。嗓子不好了,會有學生把清咽糖放到我的講桌上,我感冒了,會有學生主動幫我拿水——正是學生對我的這份愛的重負,讓我更加愛我的學生。
生活中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恒,而教育就是這樣一種職業,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撫摩,一個微笑,都是偉大的愛的力量。愛是最偉大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
蘇銘釗,他在班里就出好多的問題,上課跟任課老師頂嘴,跟同學鬧矛盾,甚至想打架,他在同學們中間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讓任課老師對四(1)班也有了不好的看法,我找他談話,從他的眼睛里我看到是桀驁不馴,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可教育的壞孩子,我從來這樣認為。
我用我的寬容原諒了他一次次的錯誤!給了他無私的關心和愛護,一個學期下來,他適應了,思想有進步了,他的母親來到學校,笑著對我說:“謝謝你,梁老師,你比我更懂我的孩子啊!”“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也許有人不明白,我這樣苦苦地工作,圖的是什么呢?是啊,曾經我心里也極度不平衡過。干了那么多年,接的差不多都是“遠播臭名”班級,連職稱考核也沒一個“優”。但自從我看了一篇文章后,觀念全變了。記得著篇文章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凡事感激,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騙了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讓你醒覺了你的自尊;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你應該獨立;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是啊,我慶幸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慶幸我做了這么多年的班主任,我在學生的身上看到了愛的延續,我在學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的聆聽!
講故事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我的成長故事,在您看來也許很青澀,但我卻視如珍寶,它是我成長路上收獲的一筆珍貴的財富。
其實我的成長就像一個小孩子學走路。
分了三個階段:從站立到起步,再學走,摔倒過很多次,再到后來終于會走了。
第一階段:站立到起步。
剛剛參加工作時,我就像一只丑小鴨,什么都不會,干啥啥不行。
那時在新石小學,我剛到那,教一年級一班的代課老師走了,校長看我是本科畢業,就馬上安排我接任這個班的班主任,兼語文數學課。
我上學時實習是在高中,小學這怎么教呀,盡管我媽媽是小學教師,但是我們那是農村,她又退休了,方法早就陳舊了。
出于面子,那就硬著頭皮上吧。
我清楚地記得管教學的金玫琳副校長(現在是外國語小學的正校長)聽我的語文課,講的是《驚蟄》的第二課時,我講了還沒十分鐘,她就站起來了,打斷我,說你這樣講他們根本就聽不懂。
孩子們當然聽不懂,一年級語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就可以了,我竟然在領著他們分析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她讓我坐那,聽她講,那時我真覺得下不來臺,盡管面對的是六七歲的小孩子,但是我覺得他們肯定知道我講的不行才這樣,真是丟死人,我都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期末考試所教班的數學語文都和別的班差了2分。
這是我起步時摔的第一個大跟頭,心里很難過,自尊很受傷。
第二階段:學走,摔倒過許多次。
來到咱們學校,還是擔任一年級班主任,講課還是很差,我特別害怕領導來聽課,每次楊主任董校長聽完課都能指出好多毛病和問題來。
董校長每次聽完課都是先鼓勵,但我覺得那些鼓勵的話都是董校長費了不少腦筋想出來的,就像是我們見差生家長時為他們找出一些優點那么難,然后再給很多指導。
我一直感謝董校長對我的鼓勵,那時好幾次講完課我都對自己失望死了,我覺得自己簡直就不是當老師的料,那時候我剛結婚,還沒買房子,就在一街(晚上看校門的李師傅家)租房子,住的是三樓,就那么一間小房子,冬天冷得不行,夏天又熱的受不了。
為了攢錢買房子,什么東西都不舍得買,從太和買了一個11寸的小電視,那是唯一的家電。
愛人常年在外出差,在這又沒什么同學朋友,大姐在五七路,又那么遠,覺得自己孤苦伶仃的,工作又不順利,不想干的想法都有。
是董校長的鼓勵讓我堅持到了今天。
董校長給我最具體而且最受用的指導就是:寫教案要詳細,把你要說的話都寫上。
楊主任是個直爽的人,也很細心,關于每個細節都給我指得明明白白。
她讓我每次上課之前都認認真真地看課本,看教材,看新教材教法,同步,報紙都像學生一樣整整齊齊的做好,需要提示的地方提前做好標識。
當班主任的那兩年時間,和路會玲老師,鄭書玉老師,宋雪君老師,還有王歡,一個辦公室。
我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從備課上課到看作業,從怎樣教育學生到怎樣與家長相處。
路老師經常說:我們與家長相處就像和朋友是一樣的,家長都對咱們恭恭敬敬的,那是人家尊重咱,差生的家長就比咱們第一等呀,人家也想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沒辦法。
我試著向朋友一樣與家長交流,發現工作果然好做。
鄭老師是個大實在人,什么都教我,讀書,學習,提高自己,修養身心,是我從她身上學到的最寶貴的財富。
宋老師的多才多藝,聰明能干,讓我知道做一位優秀的老師其實就該一個全才。
從王歡身上也學到了許多,比如細心,耐心,謙虛,等等。
那時候她們經常會把講課的機會(特別是數學課)給了我,在她們的指導和幫助下,我的課上的漸漸有了模樣。
第三階段:會走了。
后來改為教數學,來到了現在的辦公室。
和劉連菊老師,吳彥菊老師,張玉華老師,成了同一戰壕的戰友。
教數學又與前邊較低年級不一樣,又得重新學。
劉連菊老師很細膩,怎樣去上課,怎樣留作業,包括怎樣撕小卷,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術業有專攻”。
吳老師對問題分析得非常透徹,清晰,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資深數學教師的風采。
張老師是只要做一件事就全身心付出,一定要做好。
我記得去年我參加聯合校評優課,講的是《認識平均數》,張老師給我指導細膩到每一句過渡語,一字一句幫我修改教案。
那次評優課是我成長路上第一次飛躍。
我明白了:成功屬于有準備的人。
那節課是通過投球游戲引入的,我就從體育室借來球,拿著我們辦公室的水桶,在體育課時間讓學生投。
我還到益友超市買了兩捆新鉛筆(試一試的演示),讓愛人一遍一遍的給做課件、修改課件(盡管我也會做,但是我想讓效果達到最好)。
然后去劉老師那兩個班試講,讓劉老師聽,然后改,完了再講,讓全體數學老師去聽,然后再改。
教案我寫的非常詳細,除了我要說的話,哪一步要干什么,比如板書,看投影等等我都寫得清清楚楚。
教案每次改了之后我就再重抄一次,5頁的教案,我總共抄了五遍。
聯合校許多領導老師聽課,課后我得到了我認為是最好的`評價。
我記得楊主任一個一個評價,到我這,就一句“王偉偉今天表現比較好”。
董校長說:這幾個人里頭就看著王偉偉不緊張。
其他兩個聯合校的老師也給了很好的評價。
那時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只毛茸茸的小雞長出了幾根硬翎,我感到了自己的變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
去年十月份學校“耕耘杯”評優課,當時我懷孕已經五個多月,楊主任說:“偉偉,身體不方便就別講了。”這時的我已經和以前不同了,我已經不再怕別人聽課,有了前面的自信,我更想鍛煉和展示一下自己。
我說:我要講,九月份我就把課準備好了。
課后,我得到了最難忘最驕傲的一句表揚,董校長說:“王偉偉現在講課已經沒有問題了。”你不知道我有多高興,我看天空那么藍,太陽那么溫暖,街道那么寬闊,所有的人都那么好!我的生活又一個新的開始了!
現在的我不僅能熟練講好一節課,許多講課的方法和技巧我也能琢磨出一二來,有了自己的一套講課方法。
而且現在的我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份工作,去年懷著孕我堅持帶我那兩個班數學,一次假也沒請,一項工作也沒少做,直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天。
這一切都緣于我對教師這份工作的熱愛、執著與追求。
這就是我的成長故事,我還僅僅是“剛會走”,接下來的路還很長很長……
這是我的真實經歷,我要感謝我們親愛的學校,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們。
【講故事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講故事作文06-06
講故事的作文11-11
講故事比賽作文05-31
聽媽媽講故事作文03-28
講故事比賽活動方案11-14
講故事的作文400字12-02
講故事作文300字08-22
講故事的作文300字09-10
講故事比賽評分標準02-23
講故事比賽活動方案優秀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