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演講稿>寢室文化的演講稿
寢室文化的演講稿
更新時間:2023-12-15 12:41:50
  • 相關推薦
關于寢室文化的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寢室文化的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寢室文化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很高興能夠在這莊嚴、神圣的國旗下進行本周國旗下的講話。我是藝術設計系輔導員張xx。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加強寢室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

  在大學校園里,寢室是同學們日常休息的港灣,同時也是同學們學習的樂園。每個人都有一個寢室,都有一個自己的天地,也許在這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夢想,但所有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愿望,那就是自己能在一個關系融洽,環境溫馨的寢室里學習、生活。

  加強寢室文化建設,首先我們必須得明白什么是寢室文化。寢室文化很多同學把它等同于寢室衛生、寢室裝飾,其實不然。它是以寢室為主要空間,寢室成員之間共同學習、生活及人際交往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它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即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指寢室的設施、室內陳設等。精神文化指寢室成員的生活方式及其多種多樣的活動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各種觀念、思想、行為方式等。寢室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亞文化,對大學生的素質培養至關重要。

  美國教育家布萊森曾經說過:“任何一所學校的環境都在默默地對學生發表演說,而且學生的確會注意它,不知不覺中接受熏陶和影響”。寢室文化正是如此。它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在素質培養上有其鮮明的特性。它具有感染性和傾向性。寢室成員能受寢室他人的精神、行為習慣的感染而模仿他人,再現他人的行為和意見,從而形成寢室統一的看法和行為。例如,藝術設計系6棟301的黨員寢室,11—4—1的考研寢室、6棟106的書法寢室等等,就是受寢室文化的感染而出現的,是我校寢室文化建設的產物。可見,寢室文化建設對學生的素質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寢室文化也分為消極的'消遣文化與創造性文化,低俗文化與高雅文化。如在寢室里打牌、酗酒等,這就屬于一種消極的消遣文化。我們要加強寢室文化建設,必須正確引導,開展高層次的文化娛樂活動。如在宿舍開展文藝大獎賽、寢室讀書活動等。總之,寢室文化氛圍上來了,即便是有個別素質不高的同學,迫于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氛圍,也會逐漸被感染,從而達到整個寢室成員文化層次和素質的提升。

  同學們,文明和諧的寢室是文明校風的縮影,只有讓文明和諧在寢室這一小家庭蔚然成風,我們學校的這一大家庭才會呈現出更好的生機與活力。快快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美化寢室做起,注重個人道德情操修養,把寢室變成鍛煉和培養自身素質的實踐基地。讓我們一起努力加強寢室文化建設,構建和諧園!

  最后,祝各位身體健康,學習進步!謝謝!

關于寢室文化的演講稿2

  我校從xx年合并建校以來,本著“師生為本、高效開放、尊重個性、全面發展”的辦學思路,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學校是由四校合并,學生數較多超過20xx人,尤其是住校生則高達1500余人。因此,我校以人為本,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學生寢室,使推進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發揮寢室文化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才,成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及時制定寢室管理規章制度,保證寢室文化建設順利實施。

  四校合并之后,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細致、周全地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寢室管理制度。主要有:學生住校制度、五星級寢室獎懲制度、值日教師講評制度、值周教師講評制度以及宿舍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學生管理人員職責等等。這一系列的制度,保證了寢室管理的有序與規范,同時也促進了寢室文化建設的順利實施。

  二、開展“五星級”寢室評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寢室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休息、交流的重要場所,是新形式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的重要課堂。為了提高學生衛生意識、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推進我校寢室文化建設。我校住管辦加強寢室衛生檢查,采用“五星級評比法”,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營造整潔、幽雅的學習生活環境。這五星指的是守紀星、衛生星、美觀星、文明星、節儉星。五星級寢室的評比標準分別是:1、守紀星:要求學生早晨按時起床,晚上到寢室后不進他人寢室或逃離寢室,熄燈后無談話聲。2、衛生星:要求做到地面無臟物,墻上無蛛網,門窗光亮,室內無異味。3、美觀星:要求生活用品擺放整齊,裝飾素雅、美觀,眼感舒適。4、文明星,要求同學之間相處和睦,不講臟話,不罵人打架,不拿別人錢物。5、節儉星:則要求不互相攀比,不追求高消費,不大吃大喝,著裝樸素大方。五星級寢室的評比方法是:男、女寢室分別由4位生活指導老師在指定時間里對各寢室進行檢查,評定寢室的星級,做好登記與摘星、掛星工作,并且每周小結公布。學生寢室評分情況就以星星的形式按序掛在門框上,學生每天都可以了解寢室的得星情況,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還需改進,從而在寢室長的帶領下,加強本寢室的衛生工作。這種評比方法,讓學生學會了自我約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集體榮譽感。

  三、美化寢室環境,注重寢室文化個性化展示。

  學校每學期都要舉行一次“我愛我家”寢室風采大賽,大賽采取“以評促建”的辦法,將大賽的現場設在每個學生寢室。為了展示寢室亮麗的風采,學校近200個寢室的同學,在班主任的指導下,以火熱的激情,合作的精神、新穎的構思、鮮明的特色投入到大賽中。他們自己動手,用塑料紙、白紙給房子吊頂;用自己創作的圖畫、剪紙美化墻面;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根雕、插花作品等點綴寢室。同學們反映,寢室風采展示大賽,既使室友們加深了了解,消除了不應有的隔膜,促進了相互關愛,就像一條溫暖的小溪,在每個人心中流淌,同時也培養、提高了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大賽提供了他們展示個性的絕佳機會,讓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愉悅;他們住在這樣美觀、雅致,反映自身審美品味的寢室里,能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得到身體上的放松和心靈的舒展;所謂“室美人雅”,住在這樣美雅的環境中,覺得人也慢慢地高雅起來。

  四、開展“溫馨服務”,創建健康向上的寢室文化氛圍。

  創建健康向上的寢室文化氛圍,是我們住校生管理辦公室的重要職責之一,也是我們一直致力于的工作重點。我們以“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的服務宗旨,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為營造健康向上的寢室文化氛圍而努力。我們的服務主要有:

  1)、學年開學之初,做好新生的迎接工作,為新生發放生活用品,幫助新生解決入住中存在的問題。我們的熱情接待,讓每一位初來學校從未遠離父母的孩子體會到了一種家的溫暖。

  新年開學之時,我們則布置好寢室的大門,掛好了喜慶的中國結及其他裝飾物,在宣傳黑板上,寫上我們熱情洋溢的歡迎詞:“歡迎同學們回家來”。一句溫馨的問候,一串串喜慶的裝飾,讓我們的學生增強了對宿舍生活的歸屬感,使他們很快地融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之中。

  2)、通過宿舍樓的宣傳黑、,廣播等進行最廣泛的宣傳和教育。

  我校宿舍樓前的宣傳黑板,每周都出一期黑板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中心內容在于學生寢室的衛生情況、節能方法、安全導航及其他宿舍管理項目。有關校長室、住管辦的精神,則能夠及時地通過宿舍樓的廣播,向各位住校生傳達,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宿舍風貌。

  3)、生活指導老師真正參與工作,促進寢室文化氛圍建設。

  “為學生排憂解難,不厭其煩。”這句話是我校生活老師風采展示欄中一位指導老師的真摯誓言,這也是我們每位生活老師的工作寫照。宿舍樓設一只師生溝通信箱,只要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困難,他們都會伸出溫暖的雙手。這只信箱,駕起了師生溝通的橋梁。生活老師每天都會按時打開,了解情況,給予幫助。有些同學來信,反映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會洗衣服,內心十分苦惱。生活老師則馬上替他們洗衣服,并一邊洗一邊教學生洗衣服的方法,讓他學會自理;有些同學則在信中寫道:“我是初一的學生,現在生病了,特別想家,想媽媽……。”生活老師一知道就會特別地關心她,幫她倒水、熬藥,問寒問暖……雖然她們都不是自己的孩子,但生活老師卻給予他們不是母親勝似母親的關愛。生活老師的真誠服務,讓住校學生能夠真正打開心扉,向他們訴說在學習、生活中所出現的一些困惑與煩惱。比如有一位初三女生,她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學習的壓力十分大,尤其是數學成績,由于一次失敗的體驗導致她以后考試成績一次不如一次。因此產生了對數學考試的恐懼感,只要是考試,即使是平時會做的題目都會出錯。她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了生活指導老師,老師傾聽了之后,則從心理健康的角度進行了交流與指導。讓學生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嘗試進行自我教育。等期中檢測之后,這位女同學則滿面笑容地再次走近生活指導老師,向她報告了數學成績的喜訊。象這種例子可以說是舉不勝舉。除此之外,有的則是許多同學一起來,共同咨詢她們的疑惑。

【寢室文化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寢室文化標語07-28

學校寢室文化標語09-22

寢室文化活動策劃09-08

學校寢室文化標語8篇02-15

學校寢室文化標語(8篇)02-15

學校寢室文化標語3篇02-24

寢室文化節活動策劃04-11

學校寢室文化標語合集8篇02-16

大學寢室文化節活動策劃書10-28

寢室文化節策劃書10篇12-2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欧美人成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亚洲gif动图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久久中文字幕无吗一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