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養成良好習慣的國旗下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養成良好習慣的國旗下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七(14)中隊的高xx。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良好習慣,重在養成——行為習慣篇》。
上次晨會中,我們說到:良好的習慣是我們成功之門的“金鑰匙”,作為一5名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對我們十分重要。然而,習慣并非局限于學習。將習慣滲透到生活的點滴,逐漸形成日常行為,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行為習慣也是我們的目標。而更多的同學并沒有將自己的好習慣落實到日常。我們該怎么做呢?
首先,有的同學可能會問:習慣為何要成為一種日常行為?我們來看一看它的定義:所謂習慣,指的就是經過無數次重復或練習而逐步固定下來變成自動化的行為方式。在學習中,生活中,甚至是未來的工作中,都應該是這樣。它像我們平時的吃飯,睡覺一樣,是一種自然的行為,不是強制的,但也不是能輕易改變的。可以說,不能做到這樣,就不能算是真正養成了一個習慣。
現在,我們知道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我們很有好處,但想要養成它們,其實并非易事。下面,就讓大家一起來看幾個生活中的案例,共同去探尋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剛剛結束的網課學習生活,就是對我們的一次考驗。回歸校園,大家一定發現:部分同學的成績有了較大提升,而更多的同學,甚至在以前成績很好的同學,卻發現自己處于下降的趨勢。這其實是自覺性上的差距。網課期間,我們對電子產品的接觸明顯增多。同學們平時在父母的監督下,雖然對此念念不忘,但卻終究遙不可及。而這樣一來,許多同學便抓住了機會,平時養成的好習慣煙消云散,導致開學以后要自食其果。這就是習慣未成行為的表現。反之,一些自覺性強的同學,則能夠控制自己,安心學習,開學后便有了很大提升,再學后期的知識也同樣輕松。可見,真正的行為習慣,應當在不良誘惑前不為所動。而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增強自覺性,抵制不良誘惑。
在校園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作為學生的我們,在日常行為方面,也有許多非常不好的習慣:比如正在進行的晨會,仍能聽到許多雜音;很多同學因為時間不夠,將早飯帶到學校,吃完后又隨地亂丟;再比如說學校剛剛開設的棋盤,本是給同學們用來放松,培養興趣愛好的場所,其中的棋子卻被一些同學隨意丟棄,甚至帶到班級,影響了大家的使用......正是因為有許多這種沒能在生活細節處養成良好習慣的人,校園的'風氣受到了不良的影響。這也提醒我們: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滲透生活到各個細節。我們說話、走路、飲食等生活細節,看起來是小事,但如果不在意,一旦在此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就可能損害自己、他人,甚至是集體。而只要在細節方面養成好的習慣,長期堅持,積少成多,就會6更加有益于我們的生活。
近日,售賣電動車頭盔的店鋪常常是人滿為患。原來,國家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規定從6月1日開始,開始嚴查騎或乘坐摩托車不帶頭盔,開車或坐車不系安全帶的現象,違者將接受懲罰。而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想懲罰我們嗎?不。其實,這是在幫助我們逐步養成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規的好習慣。這也是對我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一個啟示:有時,靠我們自身的約束力來養成一個長遠的行為習慣比較困難,這時,我們就要合理借助外力,用相對強制性的方法,如制定規章制度,來促進行為習慣的養成。這樣的過程雖然辛苦,但習慣一旦養成,我們將會受益終生。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收獲一種性格,收獲一份命運。同學們,每一個好習慣,都是我們通往成功的一級階梯。只要我們愿意邁開腳步,一級一級走上去,我們就會達到自己嶄新的境界!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養成良好習慣的國旗下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習慣,做優秀中學生。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嗎?(不信)其實這是真的。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這樣荒謬的場景。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人們說,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你看,習慣的力量多大啊!
習慣又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記者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他們認為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是幼兒園老師給他們培養的良好習慣。
我們都羨慕科大少年班的學生,認為他們智力超群,是天之驕子。而他們在4談到自己成績優異的原因時,又是怎么說的呢?13歲進入科技大學的少年大學生周峰,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從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周峰認識漢字,記憶英語單詞,都是每天10個,即使走親訪友時也從不間斷。就這樣,一年下來,便記住了3000多個漢字和3000多個英語單詞。這是他量化的學習習慣。周峰該學習的時候就一心一意學習,該玩兒的時候就輕輕松松地玩兒,自覺性極強,從不需要別人提醒,更不需要別人強制。他聽英語廣播學英語,一到點便準時打開收音機。這是他定時的學習習慣。周峰學習時總是全神貫注,思想從不開小差,精神略有溜號,便立即作出調整。這是他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我們現在已經是中學生了。中學階段是各種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那么,如何培養良好的習慣呢?我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你吧:我以前膽子特小,有問題不敢問老師,只有問同學,有很多時候,同學也講不清楚,弄得我一頭霧水。后來一次課堂上的經歷鼓舞了我:那是一節自然課,我有一個疑團,左思右想可仍得不到答案。我想把問題說出來,可又怕別的同學認為這個問題很幼稚會笑話我,我就沒面子了。于是幾次話到嘴邊又咽下去。過了一會兒,我看到陳欣和楊敏不停地問問題,而且每當老師告訴了他們答案的時候,他們顯得那么開心。我鼓起勇氣舉起了手,向老師提出了我的問題,老師很明確的告訴了我答案,我心中的疑問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是獲得的喜悅。老師還說,學習就應該不懂就問,老師最喜歡勤學好問的'學生。從那以后,我不懂就問,漸漸養成了好習慣。后來,我還明白了,除了問老師,還可以問電腦和字典。
當然,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很不容易的。開始的時候,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這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也是磨練我們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它需要我們付出不懈努力的。但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為了我們的明天,為了展示我們的青春風采,讓我們——養成良好習慣,做優秀中學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養成良好習慣的國旗下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什么是教育,簡單來說是養成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實現理想的基礎。那么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首先,要遵守紀律,良好的紀律觀念是我們成功的保證,是好習慣養成的前提。試想一下,我們身邊有成就的人,不論是在學習上、官場上、商場上,哪一個沒有牢牢遵守法律和社會規則呢?一個嚴格遵守紀律的人,往往能集全身心之力地投入學習,而一個將紀律、規則置若罔聞的人,則會把時間和精力更多地浪費在生活瑣事、享樂、游戲人生上。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不要讓玩世不恭成為你的代名詞,不要讓老師和同學看你時都戴上有色眼鏡。時時刻刻都約束好自己的行為,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
其次,我們要勤奮刻苦。學無止境,只有將勤奮作漿,汗水化舟,我們才能駛向知識廣闊無垠的海洋。不要因為有一點小聰明,獲得了一點小成就就沾沾自喜,不思進取,自以為是天才。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天才,都是長年累月的刻苦努力所造就的'。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蘇格蘭著名的歷史家托馬斯·卡來爾也曾說過:“天才是無止境的刻苦勤奮能力。”一個渴望得到真正知識的人必須勤奮努力,練就堅持不懈的堅強毅力,向愚笨索取智慧,向平庸奪得天才。學生時代,正是人生讀書的好時候,不要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一古訓,成為一句空談。時間是最公平、最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奮的人都能叫時間留給他一串串果實,懶惰者只能被時間毫不留情地留給他一頭白發,兩手空空。
同學們,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留給記憶,明天將交給夢想,你所把握的,就只有今天!讓我們從今日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好好珍惜今天,這美好的學習時光吧!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養成良好習慣的國旗下演講稿】相關文章:
平時多洗手養成良好習慣的宣傳標語收藏11-16
養成良好習慣演講稿12-30
養成良好習慣演講稿(15篇)02-03
養成良好習慣演講稿15篇01-26
小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主題演講稿06-14
養成好習慣02-17
好習慣的養成作文02-21
養成好習慣作文03-14
【精品】養成好習慣作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