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老師學習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老師學習計劃1
期末考試之后,就是寒假了。而這個寒假是作為高三生最有一個自主復習的時間了,而不同基礎的學生,其復習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對于如何在寒假復習是同學們都必須考慮的問題。下面是語文分模塊復習建議:
一、語言基礎——整理歸類反復記憶,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生僻字詞并不是考查的重點,常考的恰恰是一些生活中常見常錯的字詞。
比如:果脯的讀音,空穴來風的含義。
這部分內容枯燥散亂,需要一一整理,準備一本錯字本,把試卷和復習資料中出現的易錯字詞按照:易錯字音、易錯字形、易錯語義分類歸納,反復聽寫。死記硬背沒有用,要常說常寫,如果初中開始沒有積累錯字錯詞的習慣,高考想要在語言基礎方面取得好成績,就只有臨陣磨槍了。推薦媒體誤用較高的詞語,108個特需注意的熟語……諸如此類,也只是冰山一角。本版塊內容是基礎之基礎,如果寒假后才著手復習,亡羊補牢為時晚矣。
二、文言文——虛實結合,舉一反三,強化記憶,課內遷移到課外。
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爛熟于心。不必句句實記,只需要將每一類虛詞用法或者文言特殊句式記住1—2個課內例句即可。原則: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重點掌握考綱要求的18個文言虛詞和文言文特殊句式。至于實詞,也只能靠平時積累。把歷年考題拿來研究一遍,你會發現其中的奧妙。高考試題中的實詞不一定都是課本里出現過的,這點頗有點像英語閱讀,一篇文章并不一定每一個單詞都學過,但可以通過上下文猜出陌生詞語的`含義,而虛詞基本都是遷移課內文段里出現的用法,建議每天用8分鐘放聲朗讀課文,將語感培養到底!
三、詩歌鑒賞——明了鑒賞術語,貼標簽,舉一反三。
建議:將以下分類列出的術語作為標簽分別給中學階段讀過的實詩詞貼上。鑒賞的古詩詞雖然來自課外,但是鑒賞方法,使用的術語也是課內學過的。沒必要通過題海來訓練,仔細研究題型,要避免答非所問。
1、評價主旨類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語言淺近易懂,主旨深遠。
言簡意豐:語言簡潔,內容豐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蘊藉委婉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意含而不露,或表達得不明顯,耐人尋味。
2、分析手法類
卒章顯志:在文章末尾點明主旨。
畫龍點睛:用一兩句精彩的話點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發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借助于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
開門見山:文章開頭就進入正題,不拐彎抹角。
小學語文老師學習計劃2
自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以來,我一直堅持不斷地探索,在主題閱讀材料的使用、閱讀時間的分配、正確處理閱讀材料與課本的關系、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嘗試。本學期,我將改進授課模式,變單篇教學為單篇引路、單元整合、主題閱讀、讀寫共進的教學模式。為增加學生語文閱讀量,豐富學生語言,提高閱讀能力,使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觀,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依據學校“主題學習”指導精神,結合本年級學生特點,制定本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51名學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提高,主動閱讀的熱情提高了。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思路較以前清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起來,為語文主題學習的開展鋪設了一條和諧之路。
二、教材分析
我們使用的四年級教材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單元。每組圍繞一個主題安排,很適合小學語文主題學習, 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這八個主題配套有四本相應專題的主題學習叢書,為小學語文主題學習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實施策略
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加快課本學習步伐,加大課堂容量。依據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課堂精講精練,還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和空間,讓課堂教學變得簡單、真實,讓學生輕輕松松學語文,扎扎實實得發展。
四、學習方式
單元整體推進式、一篇帶多篇的輻射閱讀式。每個單元選一至兩篇重點課文精讀,引導學生養成科學合理的閱讀習慣。當然,重點精讀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在研讀出色段落上下功夫。從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寫作技巧、修辭手段、抒情方式、語言特點等方面深入探究,讓學生對某一類文章的文體特點與寫作要求、學習方法等有一個清楚的熟悉,為今后的自主閱讀奠定基礎。此謂“授之以漁”。每一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同一主題或相同文體編排的,可在這一課堂上比較共性與特色,嘗試用單篇教學得到的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和合作交流,增加閱讀積累,提高閱讀能力。此課型要用1課時。
然后在課本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主題閱讀活動。用4--6課時進行主題閱讀材料的自主閱讀。邊讀邊做賞析性的出色摘抄筆記,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利用1課時進行組內交流和班內交流與辯論。學生可以將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發現的.出色文段跟其他同學交流,對有不同意見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見解,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為之提供佐證。
在主題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占有大量生活材料和閱讀材料后,學生有了更深刻的生活感悟,在此基礎上寫文章,將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理解作為主題,將生活經歷和閱讀積累作為材料,將閱讀經驗作為寫作方法的借鑒,將感受深刻的名言警句和出色語句作為自己的佐證,一定能寫出令人滿足的文章。
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一篇帶多篇”教學模式
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已初步形成,結合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在主題學習實驗中實施“一篇帶多篇”的教學模式。
1.“一篇帶多篇”,就是在學完一篇課文后,在不增加課時的前提下,利用拓展閱讀的方式,插入一篇或多篇《主題學習》叢書文章。
2.課時安排(兩周計):在每個單元中確定一篇“精讀課文”的方法。“精讀課文”用3-4課時,“閱讀課文”占3課時,“綜合練習”2課時,“主題學習”叢書閱讀匯報課2課時。
3.備課。在備課中穿插設計課本和叢書的教案或學案。
4.學習筆記。學生要做好學習筆記,將收獲、好詞佳句全部記筆記。
5.在課堂教學中我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充分利用預習。
(2)強化積累。
(3)注重“讀”的訓練。
(二)學生分組。按學生的座次,每縱排為一小隊,每隊分三個小組。即前后左右為一小組。每組選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當組長,平時小組間互動,按橫向推排,以便于橫向對比和整體發揮。
(三)指導閱讀的方法
1.圈點勾畫批注閱讀法是一種邊閱讀、邊勾畫標記的閱讀方法。閱讀時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品味,一邊勾畫,畫出本課生字詞,并注上音;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號。在閱讀的同時,邊讀邊想邊動筆,用一些自己習用的符號,圈點勾畫,標出重要的字、詞、句,劃分層次,寫出感想,歸納要點,概括中心,評價手法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2.正確勾畫文章內容,理解不同文體的巧妙批注方法。“勾畫圈點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效率,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揣摩研讀文章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閱讀時要在這幾個方面加強勾畫
(1)關鍵性的字、詞;
(2)重點句、中心句、妙言警句;
(3)結構特點和寫作思路等。
比如在閱讀課文時,引導學生作批注,如在句子下用橫線標出重點句,用波浪線標出精彩句,用問號標出不明白處或異議處。也可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上閱讀心得、聯想、見解、疑惑等;還可以歸納寫出段落章節的要點及夾上紙條作上記號等;通過作批注,我們可以使學生手腦并用,有利于培養學生邊閱讀、邊思索、邊勾畫的好習慣,將閱讀引向深入。”
3.開展批注閱讀,彰顯個性課堂。我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應倡導學生有感而發、有疑而問、有得而寫的“批注式閱讀”,它是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等,主動地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設身處地地與文本進行廣泛地、深入地、全方位地直接對話,從各個層面對文本進行理解、感悟、闡釋、發現和點評,并直接在課文中圈點勾畫,注明自己思維的軌跡,打上自己認識的烙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批注閱讀中學生不光是批注文章,也是在批注自己的思維,批注自己的感受,批注自己的個性,從而使閱讀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總之,我將積極地運用好主題閱讀叢書,科學地理解主題閱讀思想,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講語文學科變成生命科學,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小學語文老師學習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學習計劃04-02
語文的學習計劃04-03
小學語文學習計劃15篇04-03
(精選)語文學習計劃11-11
語文學習計劃06-12
語文學習的計劃04-03
有關語文的學習計劃10-21
語文寒假學習計劃12-26
小學語文老師工作計劃12-21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計劃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