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外出學習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外出學習總結1
幼兒園教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今天20xx年3月17日,我有幸參加了xx市五愛幼兒園組織的《幼兒園集體教學優質課觀摩交流會》。學習時間不僅安排的緊湊而且內容非常豐富,有上海著名專家xx教授的講座《教學活動設計中德育滲透的真與假》。上海特級教師吳佳瑛老師的小班語言活動《小兔子找太陽》、大班綜合活動《西游記》。宋燕老師的中班音樂活動《功夫熊貓》、大班音樂活動《走進新疆》等。雖然是短短的一天學習,但我感觸頗深,給了我不小的觸動和深深的理論引領,真是受益匪淺。看的越多,接觸新鮮的事物越多,越發覺得需要學習的東西就越多,現就學習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課堂示范我的反思
感悟最深的是xxx老師的《小兔子找太陽》,整個課堂給我感覺親切、自然、輕松,充分體現了教師較高的綜合素質,處處滲透著教師的教育機智。剛開始佳佳老師沒有直接出示兔子,而是先讓幼兒看看兔子的下半身問“是誰呢?穿的.什么樣的褲子呀?尾巴怎么樣啊?”等等。這樣的提問幫助幼兒精準的表述,整個互動強調幼兒仔細觀察認真傾聽習慣。在讓幼兒打開信封尋找太陽的過程中,體現了佳佳老師問題的啟發性,她在信封里畫上圓形,啟發幼兒小兔子要找的是什么?并讓幼兒說說生活中見過的什么東西是圓圓的等。給我留下映像最深刻的橋段有佳佳老師與幼兒互動的機智、互動的智慧,她能做到“讓幼兒在課堂中快樂的喜歡動腦子”。例如:讓幼兒找圓圓的東西時,佳佳老師會很巧妙地引導孩子去思考“找著找著小圖又找到了馬路上、天上、佳佳老師的身上等等。”即是對剛才孩子們的總結,有演繹到另外一個維度,是培養幼兒的思維變通性、遷移性。其中,當小兔快找到太陽時,佳佳老師用非常激動欣喜的語氣說“快啦!快啦!快要找到我要找的東西啦!”這句話體現了問題有層次性,更體現出佳佳老師教態自然真實,一點不做作,能積極帶動小朋友急切想要知道答案的欲望。在最后出示PPT讓幼兒觀察圖片回答“誰在找太陽?”(動物、植物、人類、物品)其中有個孩子回答了太陽能。老師回答“你很有學問,長大肯定很能干!”這樣的表揚給了這位孩子很大的鼓勵,這時其他的幼兒也紛紛表現出了自己的小智慧,回答的非常完美,佳佳老師利用班里出色孩子的表現來帶動其他孩子的思維能力,這是我應該學的地方。一節優質課時經過反思、實踐、再反思的實踐過程形成的,滲透著每位老師的辛勤汗水,作為青年教師的我真應該好好學習。
二、專家講座
xx教授的講座是《教學活動設計中德育滲透的真與假》圖文并茂,她結合自己的經驗講了很多關于《教學活動設計德育滲透的真與假》。首先讓我明白了幼兒育德是關乎我國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關乎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教育是基礎)。是兒童個體全面和諧健康發展的一個教育標志。嬰幼兒時期是道德行為養成的關鍵期,從娃娃抓起可以事半功倍。家庭和學前教育公共機構是人們接受道德最早的地方。再次,崔嵐教授一一舉例了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其中還出示PPT繪本《小蛇散步》,先讓我們老師觀看并說說故事內容。再舉例說出孩子們的想法與我們老師的區別。其觀點教學內容有點“虛”,追求單一的德育內容,引導“關愛”錯位,體驗落空。
外出學習總結2
10月27號,由費懷生主任帶隊,我們九位新班主任,一起去唐山市玉田縣第一中學參加了全國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系列主題講座。從早晨五點多起床,到六點多出發,再到聽了一天的講座,最后到了晚上七點多才回到學校,雖然身體上感覺很疲憊,但是感受更多的還是心靈上的震撼和頭腦中的充實。
我們聽取了兩位來自北京的專家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以及他們在幾十年的從教生涯中的感悟的報告,對我的啟發很大。
其中,對周同麗老師開始講的東西我有兩點感悟很深,第一,一開始她講的我覺得還是很遙遠的,我覺得有些東西學不了,因為我覺得必須要考慮到學校的硬件、學生素質、學校風氣等各方面,不能是沒針對性的只說自己的優秀的好的東西。印象最深的是她說,她不在學校,由班干部全部完成家長會的議程,并且整整進行了一下午。這還是很難的,對我而言,或者確切的說,是對我班的孩子來說。第二,周老師講到了她學別的教育家的辦法,而遇到了尷尬,從而她悟出了齊白石那句話“學我者死,似我者生”,我覺得這本身就是周老師對她的講座的解釋,需要學的是精神、是教育的理念,而非簡單的處理某一問題的方法,必須辯證的處理問題。
另外,汪克良老師的講座給我的感受就是他總是從小處細處入手,卻能發現別人發現不到的東西。主要的感悟也是兩點,第一,我對汪克良老師的一句話印象頗深:他講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強調掌握一種學習方法要比掌握如何解一道具體的題目要有用得多,這些其實是我們在聽這個報告之前就很熟知的教育理念,本來我是很不以為然的,但是汪老師話鋒一轉:“我認為大家更要強調以后的這么一句話”更不如授人以欲””,學生一旦擁有了學習的欲望,這種動力是從內心發出的,是持久的,對學生的發展有更大的價值和意義;并且汪老師還建議我們再回到學校后,每個學科都上一節講述這一學科歷史起源的課,這對我啟發也很大。
回到學校后,當天晚上我在準備第二天課的時候,突然又想起汪老師的話,我想是否可以做一個不同與平常地理課的新型課,通過一些有關地理學科的資料,使學生寫一份對地理學科的認識,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在上大三的時候,我們開過一門課,就是地理學科的素養課,并且我有關于這一門課程的紀錄片,那么,這些資料是否可以作為地理
學科素養課的音像資料呢?我開始了精心的準備工作
第二天,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我把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拿到了一班,給學生上了一節地理素養課,學生很興奮,興致勃勃的觀看著紀錄片,我則在一旁做著耐心細致的講解,讓學生通過這一紀錄片的,學生從視聽等多個方面獲取了有關極晝、極夜;有關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有關四季變換;有關動物隨著水資源進行的季節性遷徙;有關的感受。我讓學生在看完后有興趣的寫一下觀后感,隨后在八班和七班,我也進行了展示,雖然后面的兩個班,人數較多,播放的效果差一些。但是,在周二,三個班的地理課代表都給我送來了他們班交的觀后感,我再看了之后,發現好多同學對地理的認識確實是提升了很多,他們都發現了地理學的廣博,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很多同學也談出了很多自己的很深刻的認識和感悟,對我的震撼很大。
第二點就是汪老師講的做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我反復研究了汪老師講座的PPT,我覺得兩個是核心:智慧加堅持。汪老師講了很多很智慧的故事,都是班主任實例,比如,小學生考試嚇得尿褲子、重點高中失竊報警的事情等,我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這使我想起了軍訓期間,一班丟失校服的事情,當時是我們班和一班都在乒乓球臺附近練習軍姿,有些校服、水杯等物品學生們就放在了乒乓球臺上,等中午休息結束,下午開始軍訓時常瑞平老師找到我,說她們班的孩子丟校服了,很有可能是我們班拿的,兜里有一個錢包,有兩百多塊錢,還有一個手機,打的時候應經關機了。我知道這時候沒說是偷的是常老師給我留面子,我倆跟石曉健主任進行了溝通,我又去詢問了我們班的孩子,但是答案是沒拿,而一班的學生說看見是我們班拿的。當時我就知道其實應該是我們班的孩子摸到衣服兜里有東西,一時起了貪心拿走了,但是如何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順利的拿回來。后來在石主任、宋主任和常老師的幫助下,我回到班里,說可能是誰拿錯了校服,因為校服都是一樣的,而且大家都有好幾套,大家回去都找找,時間截止到今晚上晚自習之前,拿回來了我當什么也沒發生,但是如果從學校的攝像頭看到了誰拿的又最后沒承認的,那就算是偷盜,不希望咱們班里被掛上了小偷的名聲。我發現一個女生,神情特別的不自然,眼神躲躲閃閃的,我覺得她嫌疑很大,但是由于她是離異家庭的孩子,同時身體不好,我不想直接把她找出來談話。耐心這時候很重要,但是我很著急,只能是盡量去平靜。后來,在晚自習之前一個女生寢室的孩子找到了我,說她們寢室多了一件校服,給我送了回來。我的心放了下來,總算順利的處理好了這件事。另外就是堅持,聽了鄭丹娜老師在當班主任7年,累計與家長通話6萬多分鐘讓我覺得特別驚訝,也是特別的感嘆:自己需要做的工作還要有很多很多。
通過這次學習和真實的教學實踐,我認識到了要多充電,多學習,經過思考可以取得教學上更好的效果。
【外出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外出學習總結12-01
護士外出學習總結12-18
外出聽課學習總結11-23
外出考察學習總結06-29
外出學習培訓總結04-14
外出培訓學習總結05-29
外出學習總結15篇08-08
外出參觀學校學習總結01-07
外出學習總結18篇12-06
外出交流學習總結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