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答案:行星。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億~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總體上呈藍色。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地月系統。
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齊的球型發光等離子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行星通常指的是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恒星的天體。
一般來說行星的質量要足夠大且近似于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并且它的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恒星的自轉方向相同,再者行星必須能清除軌道附近區域以保證公轉軌道范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并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衛星一般亦可稱為衛星。
地球內部分為地核、地幔、地殼結構,地表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宇宙中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新研究發現每年5000多噸外星塵埃落在地球上。
地球又是宇宙中特殊的行星。地球上有適中的光和熱,有0度到100度之間的溫度,有液態水,有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層。地球上孕育了生命,孕育了高級禮貌。
地球的構成至今已有多種學說,很多科學家經過反復論證認為地球誕生于46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構成的原始太陽星云內,而地球是原始太陽星云的產物之一,并且經過無數年的演變才構成了如今的太陽系和地球。
地球誕生和演化過程
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構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4200Ma。
46億年前誕生時候的地球與21世紀的大不相同。根據科學家推斷,地球構成之初是一個由熾熱液體物質(主要為巖漿)組成的熾熱的球。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逐漸構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巖石等)浮在地球表面,這就構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巖石組成的地球。
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其時限距今4200-543Ma。
地球自不間斷地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十分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
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這樣,原始的海洋構成了。
第三階段為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
顯生宙延續的時間相對短暫,但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演化十分迅速,地質作用豐富多彩,加之地質體遍布全球各地,廣泛保存,能夠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為地質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并建立起了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地球屬于什么星】相關文章:
月亮是什么星04-03
鐵觀音屬于什么茶03-18
大紅袍屬于什么茶03-18
《地球上有什么》教學反思04-15
屬于自己的天空02-17
總有屬于我的季節01-24
屬于自己的鑰匙作文11-25
屬于自己的路作文02-26
那顆星作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