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勵志成語故事(1):
【水滴石穿】
[來源]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一錢斬吏》:“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勵志成語解釋】:連續不斷的水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有恒心,事情總會成功。
勵志成語故事(2):
【力爭上游】
[來源]清代趙翼《閑居讀書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游,性靈乃其要。”
【勵志成語解釋】:努力爭取到達最先進。
勵志成語故事(3):
【懸梁刺股】
[來源]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勵志成語解釋】:因怕困倦影響學習,而把頭發束起來吊在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形容勤學苦讀。
勵志成語故事(4):
【臥薪嘗膽】
[來源]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忍辱負重立志報仇,他夜里睡在柴草上,飯前先嘗苦膽的滋味,以策勵自我不忘報仇雪恥。
【勵志成語解釋】:比喻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勵志成語故事(5):
【聞雞起舞】
[來源]唐代房玄齡等《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勵志成語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練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時奮發努力。
勵志成語故事(6):
【韋編三絕】
[來源]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勵志成語解釋】:編聯竹簡的皮繩斷了多次。泛指勤奮讀書,刻苦治學。
勵志成語故事(7):
【人定勝天】
[來源]《逸周書·卷三·文傳》:“兵強勝人,人強勝天。”
【勵志成語解釋】: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夠戰勝自然。
勵志成語故事(8):
【勤能補拙】
[來源]宋代黃庭堅《跛奚移文》:“持勤補拙,與巧者儔。”
【勵志成語解釋】:只要勤奮就能夠彌補先天的不足。
勵志成語故事(9):
【愚公移山】
[來源]《列子·湯問》記載:古代有一個北山愚公,年已九十。他門前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阻礙出入,決心鏟平大山。有個叫智叟的老頭笑他愚蠢,他反駁道:“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率領全家每一天挖山不止,最終感動了上帝,命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
【勵志成語解釋】:比喻以頑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人定勝天的斗爭精神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
勵志成語故事(10):
【有志者事竟成】
[來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勵志成語解釋】: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勵志成語故事(11):
【有志不在年高】
[來源]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勵志成語解釋】:不必須是年紀大的人才有抱負。謂人貴在有志,不能憑年齡來衡量。
勵志成語故事(12):
【鍥而不舍】
[來源]《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勵志成語解釋】:不斷地鏤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勵志成語故事(13):
【破釜沉舟】
[來源]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勵志成語解釋】:打破飯鍋,鑿沉渡船。比喻決一死戰。也比喻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勵志成語故事(14):
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之后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勵志成語故事(15):
【囊螢映雪】
[來源]囊螢:唐代房玄齡等《晉書·車胤傳》記載,晉代車胤年少時家貧,苦學不倦,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數十,用來照明,夜以繼日地讀書。映雪:《孫氏世錄》記載,晉代孫康,聰明而好學,家貧無油,冬天常映雪讀書。
【勵志成語解釋】:用螢火蟲照明讀書,借著雪光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勵志成語故事(16):
手不釋卷
三國時代,東吳有一員大將名叫呂蒙字。年青時,家境貧困,無法讀書。從軍后,雖作戰驍勇,常立戰功,卻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戰例經驗總結寫下來。有一天,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此刻是一員大將,掌權管事,更應當好好地讀一些書,增加自我的才干。"呂蒙一聽主公要他學習,便為難地推托說:"軍隊里的事情又多又雜,都要我親自過問,恐怕擠不出時間來讀書啊!"孫權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并堅持不懈。由于讀書很多,學習了很多知識,最終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勵志成語故事(17):
【狗猛酒酸】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為了招來生意,他總是將店堂打掃得干干凈凈,將酒壺、酒壇、酒杯之類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并且在門外還要高高掛起一面長長的酒幌子,上書“天下第一酒”幾個大字。遠遠看去,那里的確像個會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卻很少有人問津,常常因賣不出去而使整壇整壇的酒擱酸了,變質了,十分可惜。
這個賣酒的宋國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鄰右舍請教這好的酒竟然賣不出去的原因。鄰居們告訴他:“這是因為你家養的狗太兇猛了的緣故。我們都親眼看到過,有的人高高興興地提著酒壺準備到你家去買酒,可是還沒等走到店門口,你家的狗就跳將出來狂吠不止,甚至還要撲上去撕咬人家。這樣一來,又有誰還敢到你家去買酒呢所以,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著發酸變質啊。”您看,一匹惡狗看門,就能把一個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門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個國家讓壞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門,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顛倒,社會腐敗,百姓遭殃。
勵志成語故事(18):
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供給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剩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齊,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樣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之后最終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勵志成語故事(19):
1、【磨杵成針】
[來源]宋代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記載,李白幼年時,在路上碰見一個老大娘,正在磨一根鐵杵,說要把它磨成一根針。李白很感動,改變了中途輟學的念頭,最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勵志成語解釋】: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勵志成語故事(20):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一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我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異常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立刻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勵志成語故事(21):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西漢時期,有一個著名將領叫李廣,他精于騎馬射箭,作戰十分勇敢,被稱為“飛將軍”。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著一只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必須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并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我能有這么大的力氣,于是想再試一試,就往后退了幾步,張弓搭箭,用力向石頭射去。可是,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驚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一成語也便由此流傳下來。
勵志成語故事(22):
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最終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勵志成語故事(23):
【夜以繼日】
[來源]《莊子·至樂》:“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
【勵志成語解釋】: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從事某個活動。
勵志成語故事(24):
程門立雪
這個成語文講的是宋朝的楊時苦心求學的故事:楊時考中了進士,卻不去做官,而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程顥死后,楊時又在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那時,他已經四十歲了。有一天楊時去拜見程頤,程頤正在睡覺,楊時與他的朋友游酢為了不影響教師休息,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等候。外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等到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積了一尺多厚了。同學們,這是一段古人認真求學的歷史,之后人們把這個故事凝聚成一個成語---"程門立雪",用來比喻尊敬教師,誠心求學的態度或行為。
勵志成語故事(25):
【金石為開】
[來源]西漢韓嬰《韓詩外傳》卷六:“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而況人乎”
【勵志成語解釋】: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被打開了。比喻只要一個人心誠志堅,努力去做,任何事情都能夠做到。
勵志成語故事(26):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匡衡家窮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僅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樣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啊!原先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之后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勵志成語故事(27):
【廢寢忘食】
[來源]南朝齊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勵志成語解釋】:顧不上睡覺,忘記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連吃飯、睡覺都顧不上了。
勵志成語故事(28):
聞雞起舞
祖逖和劉琨都是晉代著名的將領,兩人志同道合,氣意相投,都期望為國家出力,干出一番事業。他們白天一齊在衙門里供職,晚上合蓋一床被子睡覺。當時,西晉皇族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各少數民族首領乘機起兵作亂,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祖逖和劉琨對此都很為焦慮。一天半夜,祖逖被遠處傳來的雞叫聲驚醒,便把劉琨踢醒,說:"你聽到雞叫聲了嗎"劉琨側耳細聽了一會,說:"是啊,是雞在啼叫。可是,半夜的雞叫聲是惡聲啊!"祖逖一邊起身,一面反對說:"這不是惡聲,而是催促我們快起床鍛煉的叫聲。"劉琨跟著穿衣起床。兩人來到院子里,拔出劍來對舞,直到曙光初露。之后,祖逖和劉琨都為收復北方竭盡全力,作出了自我的貢獻。
勵志成語故事(29):
【篤志好學】
[來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侯霸傳》:“霸矜嚴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產業。篤志好學,師事九江太守房元。”
【勵志成語解釋】:忠實于學習,很專心。
勵志成語故事(30):
【勤能補拙】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不明白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期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復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可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能夠創造出來。
【勵志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11-25
成語故事作文02-21
成語故事作文(15篇)03-01
成語故事作文15篇02-22
《成語故事》讀書筆記02-27
成語故事作文(合集15篇)03-13
成語故事50字以內30個02-07
勵志經典勵志個性簽名06-12
《成語故事》讀后感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