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記是指用來記錄其內容的載體,日記也指每天記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今日,媽媽交給我一項特殊的任務:和爸爸去買菜,由我來算帳。4元一斤的豬肝買二斤,黃瓜1元5角一斤買二斤,雞蛋2元5角1斤買四斤。4×2=8元,1.5×2=3元,2.5×4=10元,8+3+10=21元。
今日的帳都是我算的,爸爸夸我是他的'小幫手,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今日我去上奧林匹克班導班了,我們主要學了加減法綜合練習,其中有一道題最趣味:用“1、2、3、4、5、6、7、8、”這8個數字組成兩個數填入下頭算式中()+()=9999。我仔細想了想最終想出來了,我先寫前面4個數字,然后把后4個數字按相應的位置排好使每位上的'和都等于9,也就是1234+8765=9999。
數學中的樂趣可真多,我十分喜歡學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一天,我在數學興趣小組里碰到了一道趣味的題目:小狗汪汪邀請小熊壯壯去他家做客,可是沒有直接告訴他門牌號碼,而是這樣說的:“我家住在森林公寓二號樓,門牌號是個三位數,個位和百位上的數字和是9,百位上的數字比個位上的數字大3,十位上的數字是0。”
小熊壯壯很快就明白了小狗家的門牌號碼,我也立刻思考起來。因為每個數位上的數都不明白,所以,我先來確定百位上的數。而百位上最大的是9,個位上的`數就是9-3=6,而個位和百位上的數字和就不是9了,而是15,所以百位上的數不可能等于9,我又繼續試了8、7、6,發現6正好貼合,所以,這下我也明白小狗家的門牌號碼了,那就是603。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爸爸給我從新華書店買來一本《奧林匹克訓練》。我一拿到,就開始做了。今日,爸爸問我:“婷婷,到此刻為止,你已經做到第幾頁了?”我說:“我做到35頁了!”爸爸又說:“如果每一天都做5頁,還要幾天就能做完了?”我看了看書的最終一頁,標著“60”。
我想:60減35還有25頁,25里有幾個5呢?不一會兒,我就想出答案來了,對爸爸說:“我5天就能做完了。爸爸,你說我做得對嗎?”爸爸笑著說:“十分正確。”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早晨吃完飯以后我開始寫作業。我先背乘法口訣然后寫A本。寫完以后媽媽給我出了幾道數學題,其中一道是這樣問的:一個數學本5角錢,買4本需要多少錢?
我想了想說:需要2元錢。媽媽問我是怎樣算的?我說是用乘法4X5=20角,20角不就是2元嗎。媽媽高興地表揚了我,我更喜歡數學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今日,楊教師和我們創造了一種武功秘籍的第一式,這一式共有九招,其實是書上的5的乘法口訣,可是和書上的不一樣,書上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我們的.從五六三十開始變作了六五三十,七五三十五,八五四十,九五四十五;你明白為什么我們的`不一樣嗎?因為我們是按照1個5,2個5,3個5,4個5,5個5,6個5……來編的,這樣第一個數每次多一,第二個數不變,結果每次多5,多好記啊!
楊教師讓我們選擇一種,我們都選擇了自我編的,教師還表揚我們比編書的叔叔更能干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我喜歡集郵,也喜歡郵票。今日,我就從一套郵票中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我有一套1978年的`郵票。一共五枚,每枚八分。在當時,這一套郵票值5×8=40(分)=4角,只可是4角而已。轉眼間,36年過去了,這套郵票也值錢了。此刻,這套郵票要360元才能買到。是當年的900倍。
平均每年漲了900除以36等于15倍。要是按照每年一套郵票價值是上年的兩倍來算,要是把我們家的郵票都賣出去,可就發大財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今日爸爸媽媽和我起的'很早,我們打算去“食為天”吃早點。爸爸媽媽特意讓我去買東西。我買了三個卷圈,一個卷圈三角錢,三個卷圈九角錢。
還買了兩個燒餅,一個燒餅三角錢,兩個六角錢。還買了我最愛喝的小豆粥,一元一碗,還買了一碗云吞一元五角。我一共花了四元錢(9角+6角+1元+1元5角=4元)。經過買東西我明白價錢相同的東西用乘法計算比用加法計算簡單。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9
暑假里,媽媽給我在淮南報了個游泳學習班,讓我學習游泳。第一天我和媽媽乘車去花了6元車錢,一共坐了40分鐘到了健身中心。
健身中心有5層樓,游泳館在第三層,游泳館里面很大,有8層水道,有15個小朋友學習游泳。經過12天的學習和訓練,我最終學會了游泳,教練夸我是個有毅力的小男子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0
今日我在家里發現了許多的.數學問題,比如我們的樓道里每層有9個樓梯,一共有5層樓,那么就有45個樓梯。媽媽問我家里有5口人,一個人有2只手,5個人有幾只手呢?
我立刻回答說:“有10只手。”中午吃飯的時候每個人用2支筷子,5個人我拿了10支筷子。媽媽告訴我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數學問題,你要仔細地去發現它。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1
斤和千克是一樣的,而他們的用處卻不一樣,今日我問了奶奶,奶奶高訴我告訴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簡單地再這寫一下;
1斤=0.5千克=10兩=500克并且告訴我“千克”是國家法定計量單位,1千克=1000克。“斤或兩”應為“市斤或市兩”,俗稱“斤或兩”是國家廢除的計量單位,1市斤=10兩或1市斤=500克。所以,千克和克,斤,兩在量值上的換算關系為:1千克=1000克=2市斤=20兩
并且我上網查了資料知到了《千克的認識》是培智學校數學教科書第九冊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認識》第一課時的教學資料。千克雖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還未完全消失,學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所以建立千克的概念對弱智學生來講更加困難。再者,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重量,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經過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又經過稱同一物體的'重量,得出千克與斤的關系,很具體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和一些讓學生能好好的認識千克和斤
如上堂課讓教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調查作業,讓我們去菜市場看看賣菜、賣水果小商販是怎樣叫賣的,但不明白我們完成的怎樣樣。也可這樣說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2
今日,我去學校回家后,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之后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么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只筆袋8元,一只鉛筆盒3元(很便宜,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06.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06.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儉用錢呀!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3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千米和噸,并明白1000米=1千米,1噸=1000千克。
千米是長度單位,常常會用在公路上,比如說:涌臺溫高速公路全長約是367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42千米,乘際列車每小時可行駛329千米。
當然,我對質量單位噸也有必須的認識:噸,質量單位,也叫重量單位,比如,一只螞蟻我會用克來表示,而不用噸,因為我明白噸是表示比較重的物體,而卡車的`載重量我就要用噸來表示了。
千米和噸的知識還有很多,我還期望學到更多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4
今日,晴空萬里,還不時有微風吹來,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來到操場,練習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經滿頭大汗,“真累呀!”我低聲叫道,“到底我跑了多遠呢?”我坐在臺階上,用小米尺敲著腦袋。
突然,我大叫一聲:“有了!”我連忙行動起來,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的長度,是35厘米,我便沿著跑道走,1步,2步,3步……“這樣做太麻煩了。”我心里想,怎樣辦呢?我立刻想到了卷尺。于是飛快地回去找媽媽,拿來幾卷卷尺,和我的小伙伴們一齊量起來。我們用卷尺量出直道的長度,再用步測的方法量出彎道的.長度。最終,我們量出來了,跑道的周長是200米,然后,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寫著:200X3=?“是600!”不知是哪個小機靈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對的,便興奮地喊起來:“我算出來了!我算出來了!我跑了600米!”
我心里甜滋滋的,因為,我會在生活中用數學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5
幾天前的數學課,邵教師帶我們去體驗一千米有多長。
教師告訴我們操場的一周是200米,要走幾圈是一千米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5圈”教師有點擔心又有點神秘地說:“你們走得下來嗎?”我們自以為是的`說:“能”。
開始了,我才走了2圈就筋疲力盡了,可是我還是艱難地走完了5圈,別人也都像我一樣。有同學還記錄了我們走得時間,我們走完一千米用了15分鐘。教師問我們:“感受如何呀?”一位同學說:“累、苦、腰酸背痛、全身乏力”教師笑著說:“還自以為是嗎?”我們有氣無力地回答:“不了。”
這就是邵教師帶著我們到操場體驗一千米的故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6
今日是星期五,考卷發下來了,當我看到成績時,我簡直不相信自我的眼睛,僅有86分比上次還差。
看到別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羨慕,恨不得自我也考100分。但都怪自我粗心大意這個毛病,還怪我檢查考卷時還沒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檢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明白是怎樣回事。
并且我明明檢查出來一題是錯的,但沒來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題4分,如果把這題的分數加上去,我就能夠考90分,這次考試給我的一個教訓:考試前除了除了吃飯以外其它什么也別吃。
并且檢查是寫起字來要快,要細心,不要寫錯字,不然對的會變錯的,并且要多算幾遍,寫答案時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為過一會兒就有時間檢查了。
我在這個月里,更加努力,因為我面臨的`不將是小考,而是期末測試,我必須會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我最好的水平,爭取更好的成績。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7
今日,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的數據:“一張厚度為0.01厘米的紙對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樣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的紙,經過對折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峰嗎?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僅有經過計算,這一切的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厘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之后,我又把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厘米,經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折30次之后的.紙張的厚度的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并且還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實,像這樣的驚人的數據在平常的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8
數學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因為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今日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數學小故事。一個牧羊人天天去放羊。一天他數了數發現少了2只羊。他不在意,可第二天數了數又少了2只。他慌了,如果這樣下去怎樣得了,一天少2只,兩天少4只,三天呢四天呢……他不敢想了,決心查明原因。
第三天放羊時,他一步都不離開羊群。
突然,他發現一只羊有些異常,于是走近仔細的看了看,嚇了一大跳!原先,那不是羊,是一只披著羊皮的狼。他氣極了,用木棍狠狠地向狼打去。嘴里喊著:“你這披著羊皮的狼”。狼被了,羊群保住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9
2月1日是爸爸的生日,我和媽媽都忘了,所以今日來補。
晚上,我和媽媽一齊去蛋糕店訂蛋糕。我選了一個大蛋糕,要50元錢。媽媽又想到蛋糕要在半個小時之后才能做好,所以又買了3杯小蛋糕給爸爸、我和王姐姐。每杯2元,總共要56元。媽媽要阿姨便宜點,就只花了55元。媽媽又看到櫥窗里只剩下最終一杯了,媽媽說:“我們經常在你家訂蛋糕,干脆把那杯也送給我們吧!”阿姨同意了。就這樣,我們就有了4杯,相當于每杯只花了1元2角5分。這些都是我自愿用壓歲錢為爸爸買的。
訂好了蛋糕,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到姑姑家吃晚飯了,爺爺奶奶還在那里等著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0
今日早上媽媽帶我去發聯超市購物。到了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看得都不明白該買什么了。
首先我們來到食品區,我選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鮮奶干吃片,媽媽挑了一瓶成長歡樂維生素咀嚼片。
之后我們又到了電器區買了一臺潤信復讀機,最終我們來到生活用品區買了一支三笑牙刷。
這時媽媽想起來了,她身上只帶來一百元,也不明白夠不夠。
我把所有的商品價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鮮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長歡樂維生素咀嚼片29.9元、潤信復讀機62元。之后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趕緊告訴媽媽錢不夠。我們便把成長歡樂維生素咀嚼片放回原處。
這次多虧我學會了計算,要不然還要出丑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1
今日晚上我去學跳舞,因為沒有帶水。所以,我們要去超市買一瓶礦泉水。平時都是媽媽買的,所以我都不明白一瓶水是多少錢?
媽媽給了我一元錢,可是!售貨員阿姨說不夠,一瓶礦泉水要4元錢。哇!比我想象中貴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十元錢,我就再給售貨員阿姨。
我自我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貨員員阿姨應當找我6元。我算得真準,售貨員阿姨果然找給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錢交給了媽媽,媽媽夸我真棒!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2
今日,媽媽跟我說:“雪飛,跟你玩個游戲吧!”我說:“好呀!”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針。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媽媽,游戲規則是什么?”“游戲規則很簡單: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問媽媽。媽媽說:“你自我想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最終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單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3
今日上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厘米,寬是40厘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厘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啊!這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樣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先這題這么簡單,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著最終把自我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里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樣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4
今日是大年二十八,天氣異常晴朗,媽媽帶我去包公湖早市去買菜,我高興的從被窩里跳起來,趕緊穿好衣服和媽媽一齊來到了菜場,哇!菜市場真熱鬧,人山人海,叫賣聲、歡笑聲,我想可能是快過春節的緣故吧。我看見了又圓又紅的西紅柿像蘋果,看見了又細又長的豆芽,我還看見了紫色的'茄子像彎彎的月亮,又像可愛的小船,還有許多綠葉的菜,生菜、青菜、白菜等等。
聽媽媽說:“大年初一,我的大伯、二伯、姑姑全家都要來我家看奶奶,和我們一齊過年。”于是我和媽媽買了許多菜,如:買了二斤西紅柿,每斤二元;冬瓜買了三斤,每斤一元;長豆角買了三斤,每斤二元;黃豆芽買了二斤,每斤一元。這時媽媽給我提出個問題,鑫鑫你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把今日買菜需要花多少錢算一算。我笑了笑告訴媽媽,一共支出十五元。其算式如下:
(2×2)+(3×1)+(3×2)+(2×1)=15(元)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5
今日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僅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啊!
之后,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當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僅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完美,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6
自從第一次實驗失敗后,我就捉摸改善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這天中午,爸爸,媽媽有事沒有做飯,于是我們決定到外面吃飯。
到餐館點了菜后,媽媽為了不讓我等煩,特地點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來,我就大口吸了幾下,媽媽害怕我將果汁喝完,沒有胃口吃飯,便叫我少喝果汁。菜還沒有上,我覺得自我無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于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來,對準水面吹了幾口氣,水面就起了幾個泡泡,瞬間,我想到剛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時,水面下降了一點,我突然有了辦法,歡樂極了,食欲大增,今日吃了好幾碗米飯,還嫌不夠。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7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書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后,細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里,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之后,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準備分兩次來測量筷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抖了,但我盡量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里,盡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第一次將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燒杯中后,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燒杯再裝滿水后,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終,我將兩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
結果,我失敗了。實驗測得的筷子體積僅有3立方厘米,跟我計算的筷子體積相差甚遠。起初,我還有些不相信,經過反復思考,我最終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原先是因為燒杯的口徑太大了,即使燒杯沒有裝滿水,人的視覺也會看成是裝滿的,加之筷子的體積又太小,且燒杯的刻度又過大,導致了實驗結果的偏差。所以,我得改善改善實驗方法才行。相信我會成功的,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8
今日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并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準備做實驗。
一回到家,想到能夠做實驗了,心境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著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為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為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么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準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9
午時放學時,班主任教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并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最終,有了一點眉目。我能夠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樣辦呢?可不能夠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當是能夠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最終自豪的笑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0
昨日傍晚,我和姥姥去買西瓜,這次我的任務是自我跟瓜農討價還價,買到好吃的西瓜。
小區門口有一排賣瓜的攤子。我先來到第一家瓜攤前,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立買西瓜,我輕輕地問她:“西瓜多少錢?”“7毛。”我心想:西瓜怎樣這么便宜呀?!我就說:“1元錢我買兩個,行不行?”瓜農笑了:“一個都要五、六塊錢呢,你一塊錢就想買兩個?7毛是一斤吶。”“哦。”我覺得異常不好意思。突然,我發現前面有一個瓜攤賣的是黃瓤西瓜,是我最喜歡吃的。“哈哈,這下幫我解圍了!”我立刻拉著姥姥:“姥姥,我們去買黃西瓜吧。”然后,我飛快地跑過去。
這回,我有點經驗了,我明白瓜農說的7毛錢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討價還價。可姥姥說我不會,她就去買了兩個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還是不甘心,又自我去了另一個瓜攤。這次,我成功地談好了價錢,我的'成績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先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個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9x0.65=5.85(元),我又順利地談到5.5元,成交。
這次買瓜收獲可不小啊!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1
今天是10月1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今天是中秋節和國慶節。爺爺說 晚飯的時候,有客人會來我們家吃飯,所以今天早上我和媽媽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菜了。
到了菜市場,人山人海,里面的菜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我和媽媽要買的.菜是:一只雞、一條魚、油豆腐、青菜,還要買一份酸酒鴨。
首先我們去買雞了,一只雞8元錢一斤,媽媽就去市場上買了一個4斤的雞,買完之后媽媽問我:“一只雞,8元錢一斤,我買了一個4斤的雞,總共多少錢?”我算了一下:8×4=32(元)我說:“總共32元。”媽媽說:“你真厲害。”
我們接下來就買魚。媽媽選了一條紅鯉魚就買了,還問我:“魚10元錢一斤,我買的魚是1.5斤的 ,這條魚多少錢?”10×1.5=15(元),“15元。”媽媽夸獎了我一番。
接著我們就買油豆腐了。媽媽買了2斤油豆腐,一斤油豆腐7元。我心想:媽媽待會兒,肯定還會問我,我先計算吧,2×7=14(元),媽媽張開口的時候,我就說:“14元。”“你真棒!”
我和媽媽再去買青菜。3元的青菜,買了2斤。2X3=6(元),“6元。”
回家的時候,我和媽媽還買了32元錢的酸酒鴨 ,就回家了 。下午的時候,吃完飯,媽媽問我,今天買這些菜,總共花了多少錢?32+15+14+6+32=99(元)“總共99元錢。”“你真是太厲害了,這么難你都會。”媽媽又夸獎了我一番。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就像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2
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無論你走到哪里,總會可以看見一些生動可愛的數字。望著這些數字,就仿佛看到了一個個調皮可愛的孩子在你眼前奔跑跳躍,就仿佛聽到了這些調皮娃娃玩耍時的嬉戲聲……
記得在2019年2月的一天,我再次與這些淘氣的.“小家伙們”碰面了。
在2月份的一個中午,陽光明媚。我并沒有選擇到小區外去玩耍,而是選擇了在家里潛下心來讀一本數學課外書,以此來繼續豐富我的大腦。說做就做,我從書柜里拿出了一本數學課外書,坐在桌子上津津有味地看著。看著看著,這本書仿佛跟我變了個魔術,我居然變成了故事中的酷酷猴。忽然,故事按照書中所說的發生了……
到了非洲,一頭大象向我們走來,我先向他鞠躬,問道:“請問,黑猩猩住哪?”大象打量了一下我們,說道:“看你們是遠道而來,那我就送你們到那吧!”我把風動車裝置安在了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一邊吹風,一邊欣賞著非洲大草原的美景。一路上,我們時不時地發出一陣陣歡呼聲、贊嘆聲,不一會兒,就到了黑猩猩常來玩的一片樹林。突然,有三只小狒狒從樹叢中鉆了出來,沖著花花兔“呼!呼!”地叫,把花花兔嚇了一跳。
我笑著問他們:“請問這里有黑猩猩嗎?”一個高高的狒狒說道:“這里至少有一千只黑猩猩。”另一只矮個狒狒說道:“這里的黑猩猩不到一千只。”一只肥狒狒說道:“這里至少有一只黑猩猩。”
忽然從樹上跳下來一只大狒狒,說道:“他們說的話中,至少有一個是對的。”
聽完他們的話,我拉起花花兔的手就走,說道:“這里一只黑猩猩都沒有!”“為什么呢”花花兔說道。我分析著說:“你想啊,由于三只小狒狒……所以,這里一只黑猩猩都沒有!”
說完,我像是被什么力量吸了出來,周圍的樹林全都沒有了,我又變回了自己。這時,這則小故事我也讀完了,從這個故事中,我也學到了怎樣推理三個人說的話中那一句是正確的。看來,數學還真是深奧啊!以后還得多多抽出時間來看點數學課外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3
一天,有一位老師想測試一下他的學生數學學的怎么樣。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數學課時說:“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紙,在上面寫任意的4個數,我敢說每人寫的數中有兩個數的.差可被3整除。”同學們不信,于是老師便發紙。不一會兒,大家都寫好了。
當同學們一個個念所寫的數時,老師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兩個數。沒有一個同學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兩數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任意一個自然數被3除,余數只能有3種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數按被3除后的余數分類,只能分為3類。
而老師讓同學們寫的是4個數,那么必然有兩個數的余數相同。余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大數減小數),所得的差,當然能被3整除了。同學們明白后紛紛向老師投去欽佩的目光。同學們,你們不想試一試嗎?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4
今天是數學無作業日,董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回家玩一下乘法小游戲,我們高興極了。一路上,我都在想:究竟是什么樣的游戲,怎么玩呢?
回到家,我吃晚飯,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我可以玩乘法小游戲嗎?”媽媽說:“沒問題,你玩10分鐘吧。”我興高采烈地打開電腦,開始玩了起來。我先玩第二個轟炸導彈游戲,游戲畫面會給你一個乘法算式,但是沒有答案,飛機會扔下三個導彈,導彈上是結果,有兩個錯誤結果,一個正確結果,你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選擇正確的答案。我玩了6關,全部正確,我高興得心花怒放。我又開始挑戰第一個游戲,它就像數字版“連連看”,最后剩的.數字少,得分就高,我得了482分,媽媽得了687分,看來我的乘法口訣還不是很熟練。以后,我一定要多背乘法口訣,背得滾瓜爛熟,一定要戰勝媽媽。
這個乘法小游戲真有意思,又能玩游戲,又能學乘法口訣,真是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5
今天我們三年級舉行了一場數學綜合實際活動比賽,也是我最喜歡的數學哦。我很榮幸被選中參加比賽。
我們先排隊去多功能室,不一會到了,看到那里氣氛有點緊張,畢竟是比賽能不緊張嗎。呵呵說正事,考試開始了。我先填上名字開始審卷了,感覺這些題都很靈活復雜,我不知不覺做到了第二大題,說:用一根20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想一想長和寬各是多少?(有五個答案)我想肯定要先把20除以2,變成10了,這樣就可以利用10的分與合,做到最后一個我呆住了,10的`分與合只剩下5和5了呀?這不就變成正方形了嗎。我想了想,對了,老師上課講過,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長方形。我高興極了。不一會就把這張試卷做好了。我還是從頭到尾認真的檢查了一遍我才安心的交了卷。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要靈活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6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一進門,琳瑯滿目的商品讓我眼花繚亂。媽媽說:“讓我們感受一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吧。”媽媽拿出一包70克的妙脆角和一包40克的妙脆角,讓我感受一下它們的重量。我發現如果不細心的`話,還真感受不到兩種物品相差30克呢。之后,媽媽又讓我估計了一些東西的重量,我還像一個平衡秤一樣,把兩樣東西放在左右手上,比較重量。我覺的最難估的是罐頭,因為它的盒子很重,后來,我有了個小竅門:估完后,減去包裝盒的重量,就能估準了。這時,媽媽說:“我要買3樣零食,每樣都一樣重,共重150克,你知道它們各是幾克?”我一聽哈哈大笑,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能難倒我呢?150/3=50(克)。它們各重50克。買完東西,我們要去結賬時,看見鞋區有個牌子:鞋子6折起。媽媽說:“如果一雙鞋600元,打完折后,應付幾元?”我想了想說:“360元。”媽媽說:“不錯呀。兒子。”
我開心的笑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7
終于放假了,終于可以回老家見爺爺奶奶了。一大早,奶奶就打來了電話,問我們什么時候能到家,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掛了電話,我趕緊去問媽媽。
媽媽說:“我考考你。從西安到回家距離是180公里,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時跑120公里,在不是高速公路的路上每小時跑80公里,咱們十點出發,你說幾點能到?”
沒等媽媽說完,我就開始計算:“120+80=200(公里),200/2=100(公里),汽車在路上平均每小時跑100公里。180/100=1(小時)……80(公里),要1小時還要余80公里才能跑完全程,余下80公里,汽車在1小時內就能跑完,但是要考慮到在鎮上或村上汽車跑不快,所以大約2小時就能到家。10點鐘出發,10+2=12,我們12點就能到家。”
媽媽點了點頭,我趕緊給奶奶打了個電話:“奶奶,你12點就能見到我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8
今天,我的媽媽跟我說:“雪飛,跟你玩個游戲吧。”我說:“好呀。”
我的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針。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我的媽媽,游戲規則是什么?”“游戲規則很簡單: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問我的媽媽。我的'媽媽說:“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于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單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9
今天我們三年級舉行了一場數學綜合實際活動比賽,也是我最喜歡的數學哦!我很榮幸被選中參加比賽。
我們先排隊去多功能室,不一會到了,看到那里氣氛有點緊張,畢竟是比賽能不緊張嗎!呵呵說正事,考試開始了!我先填上名字開始審卷了,感覺這些題都很靈活復雜,我不知不覺做到了第二大題,說:用一根20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想一想長和寬各是多少?(有五個答案)我想肯定要先把20除以2,變成10了,這樣就可以利用10的分與合,做到最后一個我呆住了,10的分與合只剩下5和5了呀?這不就變成正方形了嗎!我想了想,對了,老師上課講過,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長方形。我高興極了!不一會就把這張試卷做好了。我還是從頭到尾認真的檢查了一遍我才安心的交了卷。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要靈活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0
第一種:這幾個數是公差為1的.可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直接計算。
(91+97)x7/2=188x7/2=658
第二種:因這幾個,都很接近100,我們把這7個數看成100相加,這樣多加了9+8+7+6+5+4+3,最后用700減去這幾個數的和即可。
91+92+93+94+95+96+97=100x7—(9+8+7+6+5+4+3)=700—42=658
第三種:這7個連續的自然數中,94在最中間,第一個數91比最后一個數97少6,再把6平分給91,使91與97變成2個94,同樣,92與96,93與95都可變成94,這樣7個數就變成了7個94,原題變成:
91+92+93+94+95+96+97=94x7=658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1
今天我寫完數學作業后讓爸爸幫我檢查,爸爸一邊檢查作業一邊用認真的語氣對我說:“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課程,你看你作業本中的直線打的歪歪扭扭的,一點也不美觀。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簡單的'打線方法好嗎?”我當時有點期待的同意了。下面就是我和爸爸研究的非常實用的打線方法。
第一步:用直尺量出橫格本的寬度為154mm。
第二步:用154mm除以2得出77mm。
第三步:在橫格本第一條線和最后一條線上各量出77mm,然后各打個點。
第四步:用直尺連接這兩個點劃一條線。
然后,我的作業本中就出現了一條非常漂亮的線條。我決定了,明天去學校一定要把這個方法告訴我的同學們,讓他們也打出漂亮的直線。
作者:韓之行 內蒙古包頭市蒙古族學校三年五班
指導教師:蘇志新 內蒙古包頭市蒙古族學校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2
今年暑假數學作業中有一道題是要稱二本書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奶奶要秤。奶奶說她沒有秤。那可怎么辦?我座在沙發上發呆,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有人----俗語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想只有自己制作一把稱了。
于是我找來空牛奶盒,把空牛奶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臺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后在家里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
激動人心的稱書活動開始了。我將書放在自制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后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書的重量了。剛好159克。哈哈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完成數學作業了。奶奶知道后對我贊不絕口。
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3
今天,我和媽媽在江南西名店城門口,看到一個推銷員正在推銷一種特殊的衣架。根據推銷員的介紹,覺得它很神奇,不僅可以將衣服掛得穩穩當當,還能節省掛衣服的位置。我們看了一會兒開始對這種衣架感興趣啦。聽完銷售員的介紹,我們分析了衣架的用處。
我問媽媽,我們家的衣柜大約有83厘米,我算過一件衣服大約要占0.6厘米,那一個柜只能掛83×0.6=50件衣服。但是這種衣架用兩個手指的位置(也就是2厘米的地方)就能掛5件衣服,如果按平時的放法,兩厘米的'的位置就只能掛件衣服大約3件衣服,用了這種衣架,衣柜就能放83÷2≈42個這樣的衣架,42×5=210件衣服。省掉的位置真是難以想象,能省3個柜的位置,83×3=249厘米=2.49米。
因此,如果家家戶戶都買這樣的衣架,可以節省買很多衣柜。現在我們都愛追求時尚,買很多漂亮的衣服都不用為衣柜夠不夠放的問題而擔憂了,這樣的衣架是否也適合你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4
今天,我學到了新的知識。在一、二、三年級時我認識的角只有銳角、直角、鈍角。但是從今天起,我要學習更多的角。
上數學課時,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一個是平角,一個是周角。這兩個新朋友要從現在開始陪伴我的學習生活。這兩個角,和以前的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一個點發射出兩條直直的邊。這6個角都有自己和其她角不同的特點。先說銳角,銳角是1~89度的角。再說直角,直角是90度的角。然后說鈍角,鈍角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
周角是360度的角。
雖然平角和周角是新認是的角,但它們在生活中還是存在的。你看當時鐘的分針轉了30分鐘后,就形成了一個平角,當分針轉一圈時就形成了一個周角,轉椅轉一圈后也形成了周角。其實平角和周角還是很長見的。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5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的同時,它自己也在自轉。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時,就會與地面形成一個0度角。上午,太陽會和地面形成一個銳角。到了中午,太陽在正上方,會和地面形成一個直角。下午,太陽會和地面形成一個鈍角。而夕陽下山時,太陽會和地面形成一個平角,次日的`清晨,太陽又重新從地平線升起,這時太陽會和地面形成一個周角。
以前我只知道最簡單的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現在我長大了,又新認識了兩個角:平角和周角,也知道了它們的含義。
還有,我知道了太陽發出的光可以看成是射線,公路可以看成是直線,而鐵路上的兩條鐵軌可以看成是平行線。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和線與角有關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6
琪琪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喜羊羊與灰太狼3《兔年頂呱呱》”里的甜蜜世界。“哇!真是太美妙了!我能住這嗎?真是如夢境一般啊!”琪琪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
突然,琪琪發現了一個小房間,是收銀員住的房子。琪琪問“我可以住這嗎?”“當然可以了,”收銀員熊大伯說,“不過要回答我的.問題。”說完,他就拿出了一塊木板:媽媽的學校有2棟教學樓,每棟有5層,每層有6個教室。請問:媽媽學校一共有幾個教室?琪琪說:“這簡單!”揮筆就寫了起來:先算一棟教學樓有6×5=30(個)教室,那么2棟教學樓就是:30×2=60(個)教室。答:媽媽學校有60個教室。“嘻嘻!寫完了!請您過目!”“嗯,不錯不錯!我給你開了一張‘甜蜜卡’,你可以住這了。”“耶!”寒假數學樂園就給大家告一段落了,祝大家兔年吉祥萬事如意!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7
今天,我什么事都干完了,我覺得很無聊,就去量電視機的周長。當我拿著尺子去量電視機的周長時,就發現尺子不夠長,我想:“怎么辦?”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許老師教了可以用線來量,想到這,我便開始動手,我剪了一條很長的白線,就開始量了。當我就要量完了,就發現線不夠長,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樣能變簡便一點”?
我回房間拿起書學書來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簡便一點的方法。因為我家的電視機是長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條長和一條寬。我拿著綫去量,過了一會兒,我量出來了,一條長和一條寬是一百零六厘米,但是有兩條長和寬,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于二百一十二厘米。原來我家的電視機的周長是二百一十二厘米。
我知道了,以后量物體的.周長時,能想出簡便的方法,就用簡便的方法。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8
暑假里的一個晚上,媽媽帶我去了留下世紀聯華超市,我看到了商場的人可真多啊!里面的`東西也是很多,有文具、食品、服裝、煙酒、玩具等。我和媽媽買了紫菜、牛奶、果凍、飲料、魷魚絲、沐浴露、襪子、梅子、香欖和巧克力等。他們的價錢分別是:23元、9元、3元、6.5元、28元、3元、40元、6元、10元、1元。
在收銀臺前,媽媽說:“兒子,你能跟阿姨比算速度嗎?把要付款的金額算出來?”我知道我的心算能力不是很強,連忙找來一張紙和一支筆,迅速認真地算起來,不過還是沒售貨員阿姨的電腦快,當我把結果告訴媽媽的時候,阿姨已經把要找的錢都給了媽媽,我核對了我倆的計算結果,沒想到我也這么快地算對了,媽媽也表揚了我,但我知道在今后的學習中,我要提高自己的心算速度!只要努力,我會有進步的。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9
今天中午媽媽事不在,所以讓我管店。在媽媽出去前,她用一張紙記下了店里所有物品的價格。我心里在想:我是第一次管店,別人會不會因為看我小,不買我的.東西呢?我會不會……突然,一位看似大約60多歲的老奶奶問我:泰國炒米多少一斤?我看了看媽媽給我的那張紙,對老奶奶說道:“10塊錢一斤,喜歡吃泰國炒米的人挺多的,你也買些去吧。”老奶奶又說道:“看你年紀輕輕,就會做生意了,好!我買兩斤去。”說完,我抓了一大把裝進袋子里,然后,放到電子稱上稱。
我嘴上念道:一斤=500克,兩斤=一千克,10塊一斤,應該按20.00,嗯?怎么只有15.60元,我又想,泰國炒米大約2角一包,20.00-15.60=4.40(元),4.40/0.20=22(包),我就又抓了22包放進袋子里。剛好電子稱顯示的是20.00元,我就把袋子系好給了老奶奶,等我收錢的時候媽媽回來了,所以錢就由媽媽收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0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里,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times;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times;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1
小學數學的學習至關重要,大家一定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數學的學習效率。以下是為大家提供的`數學日記學好數學很重要,供大家復習時使用!
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字的世界里,書上有頁數,街上有里程數,樓房有層數房號,買菜有重量,重量又有價錢,衣服數,日歷上有天數,車上有公里數,印刷有錢張數,東西有長度和寬度,計算器上有號碼,人有高度,筆有長度,東西有重量,字有筆畫數,每年有月數,每月又有多少天,每天有24小時,每小時有60分鐘,每分鐘有60秒鐘。
數字有很多有趣的含義,數學家很認真地研究過,比如圣經數,正值數等等。
數學是多么重要呀!所以我們必須學好數學,只有學好了數學才能在這個數字的環境里生活,不然買菜都不會算帳呢!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數學日記學好數學很重要,請大家及時鎖定!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2
試卷來了!試卷來了!隨著這一句話,我趕緊回到座位上。我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為什么呢?
因為我為了這場考試,昨天在家做了好幾張試卷。如果考不好迎來了的.是一場" 暴風雨‘’,而考得好卻是一頓美味的大餐。當成績被報出來以后。我的心終于平靜下來了。95分這個成績還不錯。至少回家少了那一場" 暴風雨‘’。老師說要把90分以上的和60分一下的去qq群說一下,當試卷發下來以后,我看了看錯題。錯了一道簡便計算,兩道填空題,一道選擇題。我快速訂正好。等其他組員訂正好交給老師去。
回到家后,爸媽就問我;'考得怎么樣?不錯,95分。‘’嗯,的確不錯,走我們到外面去吃!看來,考的好還有福利,下次我爭取再考好!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3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報了游泳班、乒乓球班和夏令營。
我們先去取了錢,第一次取了3000元。第二次取了2000元,第三次取了2000元問:一共取了多少錢?3000+2000+2000=7000(元)答:一共取了7000元(條件、關系)。
我們先去了游泳館,我們先找到訓練負責人,我們報了游泳班,花了530元。問:還剩多少錢?7000-530=6470(元)答:還剩6470元(條件、關系)
報夏令營花了2000元,問:還剩多少錢?6470-2000=3470(元)答:還剩3470元(條件、關系)。
報乒乓球訓練班花了450元,問:還剩多少錢?3470-450=3020(元)答:還剩3020元(條件、關系)。
生活費也要算上,問:還剩多少錢?3020-3020=0(元)答:還剩0元(條件、關系)。
取得7000元就這樣花完了啊嗚嗚嗚嗚。
【小學生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小學生數學日記07-03
關于數學的日記06-27
小學數學日記06-30
小學生數學教學反思04-07
小學生的日記05-26
小學生優秀日記04-14
小學生除夕日記05-26
小學生日記06-12
小學生日記07-07
小學生日記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