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人會問:寫作也是服務人民嗎?我的回答是:當然!因為假如我的文章一旦被某一刊物所采用,我的文章就會呈此刻廣大讀者的面前。只要我的文章發表了,讀者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理解我的思想,而我的思想從來都是正面的,而不是反動的。如果以上假設成立的話,我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引領者。那么,我無疑是在為人民服務。
誠然,我的文章還沒有一篇被正式刊物所采用。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寫得不好,而是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些刊物多采用名人名家的作品,哪怕他們寫得多么荒唐。誰叫他們是名人呢!刊物要的是發行量,而名人的“名人效應”就能幫忙刊物實現這一點。說得狂妄一點,是刊物的修改同志沒眼光。也許被他們槍斃的一篇文章的作者正是中國未來的卡夫卡。
但是,我一向具備“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優良品質。所以,盡管我的大多數稿件都如黃鶴一去不復返,但我并沒有因此而灰心或懈怠,反而愈挫愈勇,屢敗屢戰。因為溫家寶總理告訴我:哪怕只有1%的期望,也要付出99%的努力。還有小仲馬未成名前的境遇也讓我感到我并不孤獨。
伊夫《獨走江湖》告訴我:此刻許多刊物喪失職業道德,采用或轉載作者的文章拒不付稿酬。這一點不能不讓我心寒。盡管我并不是奔著雜志社那倆錢去寫作的。
之后,我漸漸由自寫(或自撰)改為薦稿想出點小名,以此“沽名釣譽”一番。誰知,這條道也行不通。盡管我的作戰方式靈活多變(信件寫作不行改電子郵件,這家刊物不行改投那家)。哎,“可憐身家本就薄,心憂天下愿舍身”。于是,至今我還是寫作一族當中的最底層人民,被諸如劉**、何*等踩在腳底下。嘿,誰明白呢!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說不定明天我就是一作家了呢!
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用了17年,曹雪芹寫《紅樓夢》用了10年,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多年。我還沒寫上幾年,決不能放棄,要放棄也就應“抗戰八年”以后,我就不信那個邪!
不瞞你說,就我正在寫的這一篇還想拿去賣幾個錢呢。瞅個空兒我用電子郵件把它發到《笑林廣記》去,《酉陽雜俎》也行。
【我的寫作心得】相關文章:
我的寫作之路02-05
我愛寫作作文03-02
我喜歡寫作文03-02
《我喜歡》續寫作文03-02
我上寫作班作文03-02
我的叔叔于勒續寫作文02-28
《我的叔叔于勒》續寫作文03-02
我要的是葫蘆續寫作文03-02
公文寫作培訓心得體會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