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吧,事跡是用于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擬起事跡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一):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教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樣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我,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
現代的著名畫家徐悲鴻,他的畫聞名中外,年輕時他勵志學畫,用他的勤奮努力,為國爭光,不讓外國人看不起我們中國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三):
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從小就十分喜歡數學,有一次教師出了一道幾何題,并說,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正確答案。高斯躍躍欲試,從此夜以繼日地鉆研,每個星期天都到圖書館去,餓了就啃兩個面包,圖書館沒有不認識他的人。就這樣,高斯查閱了很多資料,光演算草稿紙就堆滿了大半間屋子,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他最終解開了這道數學題。被人們成為“數學王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四):
漢代的司馬遷就是在苦難中寫了《史記》。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臨終前的遺愿寫一部史書,開始創作《史記》,公元前99年,司馬遷為向匈奴投降的李陵辯護,被漢武帝打入大牢,受以“腐刑”,司馬遷曾想過自殺,可之后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依然活了下來,雖然痛苦到極點,可是他僅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把《史記》完成。司馬遷在獄中忍辱負重,歷經13年,創作出著名的《史記》。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五):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圣”,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一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一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這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六):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大學時成績太差而被退學。如果換做我們,就必須會放棄學習,而托爾斯泰沒有放棄,堅持學習,用了比別人多十倍的時間來學習,練就了所謂的“功夫”,成為著名的作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七):
杰出發明家愛迪生在研究了弧光燈后宣布他能發明一種使人滿意的光。但這種燈需要特殊的材料做燈芯,愛迪生先后實驗了數千種材料,經過幾千次失敗,1879年4月他改善了前人的棒狀、管狀燈,做出了一個玻璃球狀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個經過碳處理的棉線固定在玻璃泡內,抽出了空氣、封上口、通上電流,它發光了,人類歷史上首個電燈出現了7、無獨有偶,1897年,原籍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對放射性物質進行研究。她為了提煉一種別人不明白的放射性物質,搞到了一噸可能含這種物質的工業廢渣。在院里進行冶煉、溶解、沉淀、分析。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八):
魯班學藝的時候,十分刻苦。在師傅收他做徒弟以后,他一學起來,就全神貫注,廢寢忘食。在學習上,我們就是要學習魯班這種精神。學習,只能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也不能以為自我有點小聰明,就不勤奮學習。學習,只能是老老實實。僅有不畏勞苦,才能攀登科學高峰。要學習魯班種不怕困難、絕不半途而廢的精神。記得有幾次教師讓我們做手抄報,那時,我以為自我很能干,不就是寫一些字,畫一些畫嗎,有什么了不起的!回到家,我就隨隨便便畫幾筆,但我在細心的觀察中發現了很多地方有缺陷,然后我想了個好方法:先用鉛筆畫,但我在畫畫方面表現不怎樣好,所以,我畫了又擦,畫了又擦,一看到我畫成這樣,就怎樣也畫不下去了,嘴里還不停地嘮叨著:“做這個東西真夠煩的,要不是作業,不然誰會做,早就撕撕掉了。”唉,比起魯班來,我心里感到多么慚愧啊!這件事我好久都沒忘記。如果在學習上碰到困難,就應當迎著困難上!“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九):
大家就應都聽過“聞雞起舞”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并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夢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后,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一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最終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
頭懸梁的孫敬,他是一個晉朝人,每晚讀書時,他為了不打瞌睡,就用繩子系在自我的頭作文發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當頭往下垂時,繩子就會將他扯醒,醒后便繼續讀書,就這樣他成了一個用懸梁來防止自我睡著的名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一):
西漢的匡衡,家里很窮,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可是他家晚上沒有油點燈,鄰居房里點著燈,所以匡衡就在墻壁上鑿了一個洞用洞里傳出來的光看書,這就是“鑿壁借光”的故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二):
懷素是一位草書大家,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十分喜愛書法,但又常為無錢買紙而發愁。有一次,他看到寺院內芭蕉樹上的葉子很大,眼前一亮,忽然想到:這芭蕉葉是否能夠代替紙張呢經過試寫,懷素覺得芭蕉葉子也能夠用來練習書法。于是,他在寺院周圍種滿了芭蕉樹,但覺得還是不夠用,他又把屋里的木盤、地板都上了漆,在上頭寫字。寫滿了抹,抹干凈了再寫。時間長了,木板都被磨穿了。他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他寫字的毛筆也不明白用壞了多少支,在自我的屋后堆成了一大堆,成了一座“筆冢”。經過長時間的刻苦練習,字寫得十分好,漸漸有了名氣。但他仍然不滿足,向顏真卿等書法名家請教,并觀摩了張旭的真跡。懷素之后最終我國著名的草書大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三):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于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并做到了多看、多聽。他年輕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鐘、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他聽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布道,回來后也學他們的樣貌,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最終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并最終踏入政界。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四):
登山的故事。登山時,第一個人剛開始攀登幾步,感到山陡難登,就退了下來。他說:“我是知難而退。”第二個人登到半山腰,氣喘吁吁,望著上頭險惡高峻的山勢,搖搖頭說:“我還是適可而止吧!”于是,他也退下來了。僅有第三個人,在攀登途中知難而進,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幾次跌倒,都爬起來再上,無所畏懼,毫不氣餒,最終最終登上了頂峰。過了幾天,三個人又碰面了。第一個說:“山頂上有什么風景可看哪”第二個也隨聲附和。那個登上頂峰的人笑了笑,說道:“頂峰上的無限風光,你們是無法看到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五):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于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并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并掌握了5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后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六):
《唯一的聽眾》文中的主人公起初是一個小提琴白癡,可是他十分熱愛小提琴。雖然大家都嘲笑他,說他拉小提琴就像鋸木頭一樣難聽,他很悲痛,但并不氣餒,反而更加努力練習。他每一天很早就到小樹林去拉小提琴,拉到肩膀酸痛也不在意,拉到手指發麻也不放棄,拉到大汗淋漓也不停止。就這樣,他最終成為了一名小提琴手。他越挫越勇,他用自我的堅持告訴了大家:功夫不負有心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七):
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大王,這是家喻戶曉的,可是他小學都沒有讀完:愛迪生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是倒數第一,同學們嘲笑他,教師瞧不起他,并且,他還被認為是低能兒,只學習了三個月便退學了。他的媽媽當過鄉村教師,便在家中教他學習、認字······六年過去了,因為家中生活困難,十二歲的他不得不在列車上賣報,并且他還在列車上做實驗。有一次,他差點把“實驗室”燒起來了,列車長毒打了他一頓,打得他一只耳朵失聰。雖然他為做實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是他鍥而不舍,始終不放棄這個夢想,最終在十六歲時發明了自動定時發報機,這是一個完美的開始,隨后,他又陸續發明了兩千多項發明,這讓他一生的價值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八):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于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并做到了多看、多聽。他年青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鐘、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他聽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布道,回來后也學他們的樣貌,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最終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并最終踏入政界。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十九):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個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于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我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我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
漢末,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我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忙自我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再去請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向站到諸葛亮自我醒來,才爭取來交流的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一):
居里夫婦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但他們最突出的成就卻是堅持不懈地提煉出了鐳。當時,為了證明鐳的存在,居里夫婦幾經周折,好不容易搞到了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一個借的破棚子里支起一口大鍋,不停地一鍋一鍋地冶煉,然后再把冶煉出的部分溶解、沉淀、分析。他們終日在棚子的煙熏火燎中,不知疲倦、酸堿的燒痛地攪拌、分析礦渣。“功夫不負有心人”,居里夫婦經過了三年又九個月之后,提煉出了0.1克鐳。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二):
著名的還有編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他為了完成《本草綱目》親自尋找各種草藥,不管毒性大不大,都要嘗試。他幾乎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歷時29年編成了巨作《本草綱目》。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三):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1946年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他從小就是一名“大導演”。12歲時,他成了家里的“家庭攝影師”,先是用8厘米攝影機記錄家人的生活;不久,就開始試驗各種特殊效果,譬如夜空中的異光、玩具火車的撞毀等;后來更開始編排情節,自己搞起剪輯和配音來。為了滿足這位“小導演”的少年夢幻,他爸爸、媽媽和3個妹妹都成了隨喚隨到的免費而忠實的演員。有一次,他母親還用壓力鍋悶煮30罐櫻桃,讓它爆開來,將廚房噴得“血淋淋”,好讓他能拍些“非常恐怖的理想畫面”去參加攝影比賽,而他也真的奪得了獎章。15歲時,他就完成了40分鐘長度的作品——《無處可逃》,后來又拍了十幾部作品,經費都來自假日打工。至今,他已3次榮獲奧斯卡獎,并且是有史以來電影總票房最高的導演。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四):
鐘彬嫻出任雅芳CEO的那時候,只有40歲。在提到自身取得成功領著雅芳踏過艱辛窘境以后獲得成功時,她說:“我自始至終忘不掉小學四年級的暴擊事兒,父母很早地就在我的腦海中里潛移默化了要追求理想、完美主義者的信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五):
1957年,李嘉誠從行業雜志中得到啟迪,赴意大利考察,回港后轉產塑膠花。得益于當時的消費環境,業務迅速發展,由于產品能不斷創新,李嘉誠繼而成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這已成為李嘉誠財富故事中的經典情節。之后,李嘉誠又瞅準地產業機會,從而開始了成為“超人”的脫胎換骨般的升級。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六):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硅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墻深院創立公司。時任計算所所長的曾茂朝(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也一向在私下里鼓勵手下創立公司。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我40歲的時候是正因前面沒有路可走,因此選取了創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七):
2007年,比爾·蓋茨的夢想在繼續,微軟的夢想也在繼續,人類的夢想更在繼續。比爾。蓋茨作為領跑者正在用他深邃睿智的目光搜尋著一條通往財富頂端的康莊大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拒絕入場,但魯冠球并不放下,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廣告,以低于場內20%的價格,銷售自我的高質量產品,很快廠家便涌出場外交易。萬向此役獲得了210萬元的定單,魯冠球成為最默默無聞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二十九):
李四光(1889-1971),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發現了我國存在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采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著它生長。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三十):
徐悲鴻曾經在重慶當繪畫老師。當時他還患有腎炎。可是他為了把學生教得更好,每天就很早的到學校里去畫畫,以便上課時用。為了讓學生看到更好的作品,他便廢寢忘食地畫。有很多次都忘記了吃早飯,只在有空的時候用學生們剩下的食物和著開水充饑。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三十一):
股神巴菲特:5歲開始做生意,11歲開始炒股。沃倫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國西部一個叫做奧馬哈的小城。他出生的時候,正是家里最困難的幾年。父親霍華德巴菲特投資股票血本無歸,家里生活非常拮據,為了省下一點咖啡錢,母親甚至不去參加她教堂朋友的聚會。巴菲特自小就覺得數字是非常有趣的東西,并顯示了超常的數字記憶能力。他能整個下午和小伙伴拉塞爾一起,記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汽車牌照號碼。到了晚上,他們又開始重復自認為有趣的游戲:拉塞爾在一本大書上讀出一大堆城市名稱,而巴菲特就迅速地逐個報出城市的人口數量。巴菲特的一個朋友回憶說,5歲時,巴菲特在家外面的過道上擺了個小攤,向過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后來,他改為在繁華市區賣檸檬汁。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跡】相關文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02-14
功夫不負有心人03-07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02-27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20篇03-15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15篇12-12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精選15篇01-02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文(15篇)12-31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故事(通用15篇)04-12
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例40個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