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1
觀看視頻后,發(fā)現青少年時期,孩子的心里敏感而又脆弱,對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和挫折,容易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繼而出現身心變化。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作為家長要稍加留意下孩子的負面情緒和學習狀態(tài),及時和孩子溝通,紓解情緒,不然這些負面情緒就會在孩子心理漸漸堆積,演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作家周國平曾說:“一個家庭和睦,父母相愛,孩子能在有愛和快樂的氛圍中度過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溫暖明亮的底色。”
所以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擅于發(fā)現孩子的長處,挖掘他們的潛力。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2
歲月輕柔地走過十六年,我的兒子楊舜祺已經成長為一個陽光少年,他勤勉刻苦,積極向上,善良正直,是他的表現讓“楊舜祺媽媽”的稱謂變成了我今生的榮耀。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回首往事,助力吾兒成長的是我們家庭彼此的尊重,它如一脈花香浸潤著我們的心田。
曾經看過胡適寫給兒子的信中說:我并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xù)篇。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并不因我而來,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看慣了太多父母包辦式教育、專制式管理,我深刻意識到現代社會已經不再是過去“聽話就是好孩子”的時代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競爭日臻激烈的時代,優(yōu)秀的孩子首先應該是獨立自主、有智慧、有能力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每一步我都聆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選擇,把他真正當成家庭成員之一,給予同等的話語權,自主決定自己的事情。
印象很深的是小升初,在選擇文化課還是藝術課時,我和他產生了分歧。原本我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因為舍不得孩子吃苦而打算讓他放棄學習藝術,可是看著他對藝術的癡狂熱愛和那股子不怕吃苦的勁頭,我毅然選擇尊重他的想法。事實證明,我的尊重和支持,收獲了孩子應有的成長和進步。被尊重滋養(yǎng)大的孩子,才能內在和外在都豐盈飽滿,最終成長為一個靈動自由的'人。
孩子不是父母的復制品和試驗品,更不是父母理想的繼承者。作家冰心說:“讓孩子像野花一樣生長,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選擇!”傾聽孩子的心聲,讓他在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中,選擇自己需要的養(yǎng)分,自由呼吸,自主抵御人生風雨,這樣的人生才是美好的。家長不可以掌控主宰他的未來,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思想比較單純,人生沒有經驗,難免有懈怠貪玩時,需要家長適時引導,避免孩子走上彎路。尊重不代表任性妄為,放手不代表放任自流,適度才是最重要的。
尊重孩子不是簡單的喊口號,而是落實到每一件小事中,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肯定,允許孩子申辯,和孩子成為平等的知心朋友,學會換位思考,不給孩子太大壓力,鼓勵孩子主動表達……而這些的前提就是家長轉變好教育理念,我們不能代替孩子走路,只能做好他的階梯。孩子的人生路需要他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盡頭,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孩子終將長大,尊重他的選擇,信任他的能力,他的人生該由他自己做主!教育孩子是我們每個家長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yè),任重而道遠卻也心甘情愿,樂此不疲,愿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能彼此借鑒,互相學習,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3
我們在桂江二小的宣導指引下參與了“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xx年家庭教育公開課”學習。本期主題是“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經驗學習總結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家庭關系和積極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影響家庭生活教育的兩大要素,良好的生活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長成才,有助于孩子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有利于兒童成長的生活,在親子關系中具有四個特點:
1、是相親相愛,一家人相親尊重、相互關心、相互支持;
2、是兒童優(yōu)先,父母要特別重視有利于兒童發(fā)展的教育和有質量的'陪伴;
3、是自立自強,要培養(yǎng)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學業(yè)自己負責,從小鼓勵和引導孩子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責任;
4、是共同成長,家庭教育既是長輩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每一個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
三、孩子不參加勞動教育和未掌握生活技能是無法走向獨立的,孩子從小多做家務勞動,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和社會責任感。
四、孩子的學業(yè)時間與家庭勞動時間并不矛盾,兩者是可以達到平衡的。孩子在家庭勞動過程中養(yǎng)成有條理的思維品質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可以調節(jié)家庭氛圍和情趣。
五、父母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要從兩方面著手
1、是力所能及,讓孩子從感興趣的能做到的勞動開始做起。
2、是不要求繁重但要求持之以恒,只有堅持才能養(yǎng)成習慣。
通過本期的學習,獲益良多。深感在教育孩子時,需與生活相結合,以實際行動促進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相互學習,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4
家庭教育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首先,生活教育不是一個例外的事情,本來就需要這樣成長,沒有生活教育是不可能出現優(yōu)秀人才的的,更不可能有幸福的未來;其次,強調生活教育會讓學生學習的知識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種應用性與實踐性的增強會有助于孩子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也就是解決復雜事情的能力提升,能夠更好地應對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家庭關系和積極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影響家庭生活教育的兩大要素。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有利于兒童成長的生活,在親子關系中具有四個特點,一是相親相愛;二是兒童優(yōu)先;三是自主自強;四是共同成長。生活教育中勞動教育又要特別注重,父母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力所能及,讓孩子從感興趣的能做到的勞動開始做起;二是不要求繁重但要求持之以恒,只有堅持才能養(yǎng)成習慣。有些家長說該子那么多作業(yè),根本沒有時間勞動,其實孩子的學業(yè)時間與家庭勞動時間并不矛盾,兩者是可以達到平衡的`。孩子在家庭勞動過程中養(yǎng)成有條理的思維品質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可以調節(jié)家庭氛圍和情趣,而且有了勞動技能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和社會責任感。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對于每一個人的德、智、體的發(fā)展起著奠基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家庭教育對子女身心的展水平有決定作用,馬克思說過:“法官的行業(yè)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yè)是宗教,家長的行業(yè)是教育子女。”作為家長,必須以教育子女為天職,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家長。做父母的,必須象法官和傳教士那樣忠于職守。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08-06
家庭教育公開課心得體會[常用15篇]01-08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06-05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07-09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08-05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3-31
家庭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04-14
關于家庭教育心得體會05-06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范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