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師德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1
記得在四川師范大學參加新進教師崗前培訓時,看到培訓大樓前刻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樣一句話,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不僅是需要具備豐富的學識,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
如何去踐行良好的師德師風呢?我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做到愛崗敬業,獻身教育;
第二,要熱愛學生,教書育人;
第三,要終身學習,更新知識儲備,努力創新發展;
第四,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總之,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并落實行動,用過硬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2
林老師的師德報告,讓我對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我非常贊同他的幾個觀點。當然我們的先決條件是要要關愛學生,并就林老師舉的例子而言我特別歸納了兩點:便是以德服人,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正”在德育中尤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為師?教師是文明的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授業解惑”之人,更應為人師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為來感染、影響并規范學生。然而,在工作中,我們因為自身素質不完善,常常忽略了一些細小舉動:我們很多同志往往這邊才譴責讀者高談闊論,轉身卻與同事大聲評論該讀者的素質低劣;才剛批評完某某學生偷懶,轉身卻自己翹著二郎腿坐在工作臺前看書。從表面上看,這些不過是小事。但如果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學生對教師的說教進行認知時,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與教師自身的言行聯系起來進行思考和評價。如果二者一致,學生就會樂意接受,反之,就會抱鄙夷甚至抵制的態度。的確,我們教育工作者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東西,便無法真正給予學生。我們只有以自己言行統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為載體,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小事”做好了,就能拓展教育空間,縮短師生距離,贏得學生的信賴,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將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再說“古希臘”,你們知道嗎?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是在那舉行的呢!那里還出了許多有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呢!比如阿基米德和蘇格拉底。其次便是要平等待人,關心他人。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現實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對待他們,我們都把自己當做是一名管理者,而他們成了被管理者。也因為此,我們不能以一個公正、平等的心態去對待他們。當他們犯錯誤時,我們有種抓到你“小辮子”似的喜悅,然后是擺出一副高姿態來教育、譴責。對于那些屢教不改的,更是擺出一副厭惡的表情,然后把他們歸在“素質低”的行列,卻從來沒有想過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看待。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與鼓勵是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尊重學生的實質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系,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贊美,善于交流,成為他們成長的伙伴,成為他們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并成為他們的朋友。
最后我想補充的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實際上也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上的。老師是普通人,學生也是普通人,大家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在學校里,老師有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學生有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師生關系極大地影響著教育全過程,是班級管理中及其重要的一環,能否處理好師生關系,事關教育的成敗。師生關系是一種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老師在批評教育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不能確定學生做錯事的情況下,寧愿把他們往好的方向想,更不能侮辱其人格。
曾有一位學生,他是大班轉過來的插班生,事實上他媽媽也是為幼兒老師,然而在她自己幼兒園上學的幾年里,每一位老師都特別關照他,使其養成了恃寵而驕的習性,他覺得對他最好是理所當然的。通過長時間的接觸,我發現他其實內心很善良,只是某些過分的關照讓他失去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少有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于是從批評到鼓勵到表揚,他慢慢改掉了任性的脾氣,積極好學,每天都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師每天都進行著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是,我們應該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勤勤懇懇。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燃燒的蠟燭,”教師是“人梯”……。我將用行動去播撒愛,用愛去培育美好心靈,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力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以上為聽完林老師的報告后的當日所書,事隔一日,突發新的感受補錄如下。
師德需要一些堅持。始終保持著崇高的師德,這是很難得的,人總是偷懶的、自私的。當我們的私利與公事相沖突時,你是否能次次都以師德為重呢,教師亦凡人,也有私欲,也會比較,是甩手不干了呢,還是繼續以崇高的甚至是犧牲自己利益的道德標準來行事呢,恐怕往往會為難吧,偶然為之易,始終堅持難。身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美好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師師德的自覺性,是行風的建設的關鍵,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成為一個良好口碑的.教師,重溫天底下最燦爛的工作。
關于小學的東西,我已經弄丟得七七八八了。只剩下我們一起寫得那本詩篇,我們一起照的畢業照,和那本同學錄。這些東西我會好好的收藏起來,那是我們的幸福,我們的回憶啊!說起“阿菲”這個外號,是因為她實在太像《豬豬俠》里那個圓嘟嘟的菲菲公主了,所以被我們親昵的稱為“阿菲”。雖然她一開始極力反對,但是仍無法躲過同學們的“炮彈式”口水攻擊。后來啊,我們也驚奇的發現阿菲的性格和可愛的菲菲公主有幾分相像哦!加緊走路的速度。微微敞開的棉服吹進了絲絲冷空氣,不禁由內而外地抖了一下。走到半途,突然,一陣響聲劃破了冰冷,毫無預兆地傳入耳膜。我循聲望去,原來是一位老奶奶被撞倒在地,旁邊是撞翻的三輪車和幾捆蔬菜。眼前是一輛黑色的小轎車。的車窗緩緩開啟,一個男人伸出頭來,對著老奶奶破口大罵:“你長不長眼睛啊?我這可是奔馳啊!還是新買的!弄壞了你賠得起嗎?”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竣工了,比計劃提早了兩年左右。這事為中國爭了一口氣。今天,當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的時候,可以看到詹天佑的塑像,因為他是我們的“領路人”。我聽了太陽公公的話,撐開小傘飛向廣闊的田野。一路上,風兒給我指路,云兒當我座椅,鳥兒向我歌唱,終于到了那片肥沃的土地。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3
8月23日至27日,我校組織了師德培訓活動,在這幾天的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個從事30年教學工作的我,認識又加深了一層,對教育教學又有了一個新境界。
默默從事教學多年來,一直以為“在其位,謀其職”就是把書教好,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教育學生作一個品行端正的人。活動期間何春野校長、帥學華老師、林國峰老師作了深刻的講座,我大受啟發。他們所提到的,也正是從事多年教學工作的我正在思考和探究的一個很好的課題。
首先,“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應該是作為一個老師的充要條件。老師上課的方式是否能被學生樂于接受,關鍵看這堂課是不是一堂好課。嚴謹的冶學態度,風趣幽默的話語,新穎的授課方式,化繁瑣為簡單、死板為生動的能力,必將使學生聽起來輕松而易掌握。這是大多老師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種境界。本人雖然多次嘗試向此方面改進教學方法,小有進步,但仍需更進一步努力。
其次,“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能簡單理解為傳授道理講授知識解答疑難問題,而是除此之外,更應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傳道授業解惑的問題是作為一個老師的`根本,不具備這些能力的人當然不應該走上講臺的。關心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充分條件。按理說現在的學生在家里是小皇帝,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與其父母相比,我們再去關心他們的生活豈非多余,如果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了。生活在學校里的學生當然希望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愛護。時常關心學生的衣食住行,會讓學生感覺到長輩的關懷,集體的溫暖。不關心學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記得有個我認為不錯的學生手因為打籃球受傷了,我因為一時粗心沒有去安慰他,結果這個學生不僅在背后罵了我,有次在課堂上差點和我鬧起來了。現在犯罪低齡化,大多是因為其心理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而至。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貼近他們;還要建立正確的學生觀,了解學生的需要,做一個服眾的威而有信的老師;更應該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責任感。讓我們大家一起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第三、老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個心理有問題的老師我們怎么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學生。近年來的大量調查資料表明有相當多的老師有心理疾病。資料表明,老師把學生打成殘廢有之,讓學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罰學生抄作業幾十遍者有之,要學生者有之,等等,這些都是心理有疾病的表現。
老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老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老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會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機能都得到正常的發揮,從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應該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課,盡管我們在課前受了委屈,我們也應該把這些拋在腦后。不應該把絲毫對他人或領導的不滿情緒帶進課堂。因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調整自己的心理,維護和提高心理健康,從而保持自身良好狀態的心理健康去影響學生。
作為新世紀的一名老師,不僅要上好一堂課,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更應提高老師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這就是我從本次師德培訓中得到的一點體會。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07-29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師德培訓心得6篇10-09
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03-28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9-23
師德修養培訓心得體會10-08
暑期師德培訓心得體會08-15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模板06-23
師德師風培訓的心得體會05-23
有關師德培訓心得體會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