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實習報告>林州實習報告
林州實習報告
更新時間:2024-06-11 08:21:40
  • 相關推薦
林州實習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林州實習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地理現象形成演變過程和分布規律的科學。自然地理現象和成因復雜多變,尤其是地質和地貌,課堂上講授的自然地理知識是前任研究和實踐總結得到的最一般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歸納的結果。實際自然地理現象往往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非常錯綜復雜。自然地理學研究的許多內容、資料,許多程序、環節,許多方法、手段,需要進行大量地實地調查、考證和分析。在自然地理學習中,離不開實踐學習這一環節。

  林州地區各種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現象典型多樣,并且出露良好,區內交通便利具有較好的實習條件,因此,10月24日至28日,在張吉獻老師、鄒勝利老師、馮鳳英老師、李勇老師、李金鳳老師、焦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林州愉快地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自然地理實習。通過林州實習,一方面結合實際應用和驗證課堂教學所學的理論與知識,加深鞏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學習自然地理各組成部分要素的調查方法和技能,以及綜合分析觀察自然地理現象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鍵。

  1.實習時間:2011年10月24日—28日

  2.實習地點: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區

  3.實習對象:野外地質地貌以及本區的土壤、植被、氣候4.實習者: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10級地本一班郝亞萍5.指導老師:張吉獻、鄒勝利、馮鳳英、李勇、焦老師、李金鳳

  一、林州概況:

  1.自然地理概況

  林州位于太行山麓下,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北緯36度線大致橫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為太行山;東部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與東部丘陵相接的姚村;南到東部丘陵與太行山相接的合澗鎮。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長方形,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約5-10公里。盆地形態很完整,構成一個獨立的自然單元。林州市位于盆地東緣,恰在盆地縱長方向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內為第四系黃土所覆蓋,土層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為北北東—南南西向。盆地西側的太行山受林州斷層的制約,并為斷層抑側,平均高出盆地400-500米;盆地東側為東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為林州斷層的下降盤。

  太行山,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聳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時間。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余公里。東北-西南走向,局地近于南北走向。太行山,北高南低,海拔1700米左右,與大興安嶺、巫山、雪峰山,組成我國第二、三階級分界線。太行山山勢東陡西緩,由黃土高原過渡到華北平原。

  2.經濟地理概況

  林州是紅旗渠的故鄉,是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1994年元月撤縣設市,全市總面積2046平方公里,總人口100萬。建國以來,林州已逐步發展成為建筑之鄉、旅游勝地和投資創業的熱土。經濟發展迅速,連續22年位居河南省各縣(市)之首。林州先后獲得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化模范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市、全國村鎮建設先進市、全國廣播電視先進市等榮譽稱號,并被確定為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全省綜合改革試點縣(市)。林州投資環境優越。工業基礎雄厚,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鑄造、建材、輕工紡織、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六大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2種。交通便利,新河、安林、合嘴三條省級干線公路貫穿全境,東距107國道和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安(陽)林(州)高速公路建設在即,京廣鐵路支線安林鐵路直達林州腹地。供電、供氣、供水、供熱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林州風景名勝眾多,現已形成以紅旗渠和太行大峽谷為龍頭、經黃華神苑、洪谷山、龍鳳山、萬泉湖、五龍洞為側冀的景區格局。紅旗渠的紅色旅游與太行大峽見風使舵山水生太旅游“紅”“綠”交輝,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旗渠、林慮山景區,以其“雄、奇、險、絕”令中處游客流連忘返。紅旗渠景區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區(點)。林慮山乃“北雄風光最勝處”,群峰秀拔,峭壁險峻,林木蔥郁,飛瀑流泉、景物奇物,為世所稱,內有天然公園“王相巖”,有高達米的亞洲第一高瀑,以及三九嚴寒桃花怒綻、三伏酷暑寒水結冰等神奇的自然景觀。被國際航聯譽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慮山國際滑翔革基地,吸引著中外滑翔健兒競相來此大展雄姿。

  對于此次實習地林州,根據一路所見及一些書本知識,我把林州的概況分為以下幾大方面。

  二、地層

  林州地區出露的地層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巖,最新的是近代沖積層。其中發育較為完善的是太古界、遠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層,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層本區缺失或為新生界地層所覆蓋。本區地質現象豐富多樣。三大類巖石: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都有分布,其中變質巖和沉積巖分布最為廣泛;地層多樣,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層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層主要分布著各類片麻巖,元古界地層以石英巖為主,古生界的寒武紀地層分布有竹葉狀灰巖和鮞狀灰巖,奧陶紀地層主要為灰巖,新生界未膠結的沉積物,各種規模的褶皺、斷層等地質構造典型。

  1.太古界

  太古界片麻巖這類巖層多分布在盆地西側,呈狹長條帶形,組成太行山的基部,片麻巖種類較多。在白楊洼村西山附近出露較多,在太行山西部的八垯村也可見到太古界角閃片巖。

  a.花崗片麻巖----在白楊洼村西山可看到花崗片麻巖。呈紅色,全晶質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礦物為正長石、石英和云母。巖石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黑白相間。形成于太古代,距今約25億年,與上覆地層成不整合接觸。花崗巖原巖在高溫高壓下形成,出露在常溫常壓下易風化,植被茂盛,主要經濟作物有板栗、柿子、楊樹等。

  b.角閃片麻巖----在八垯村西小石橋南,在人工開鑿的剖面上,看到角閃片巖。呈暗綠色,全晶質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礦物為斜長石、角閃石和石英。其中暗色礦物結晶良好,呈長柱狀或針狀,具有角閃石特點。因該巖石出露于元古界石英巖之下,因此可推斷其形成于25億年之前的太古代。與上覆地層成不整合接觸。其在高溫高壓下形成,出露于地表常溫常壓下易風化、破碎形成土壤,植被茂盛,主要經濟作物有核桃、柿子。

  c.鉀長片麻巖----黃華村西500米的人工開鑿的路邊,看到鉀長片麻巖。其呈棕紅色,全晶質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礦物為鉀長石、石英、云母,其中鉀長石含量大,可推斷出其為25億年前太古代的鉀長片麻巖。出露地表后易風化,有植物生長。

  d.蛇紋石化大理巖----在黃華村西800米左右的河谷里,看到蛇紋石化大理巖。其呈黃綠色,球狀產出,塊狀結構。基性淺成巖-輝綠巖引起太古界的地層中石灰巖發生接觸交代變質形成了蛇紋石化大理巖,又稱黃花玉。其品位不高,經濟意義不大。

  e.混合巖----在任石公路2千米處路邊見到混合巖,有正長石、斜長石、云母,變晶結構,層狀構造,深淺色相間。混合巖常與花崗片麻巖共生,形成于25億年前,太行山曾發生嵩陽運動,上覆地層為中上元古界的石英巖,基部以太古界的花崗片麻巖、鉀長片麻巖、混合巖為主。

  2.元古界

  在太行大峽谷東南出口,見到三層石英巖,下部為太行山基部花崗片麻巖、混合巖類,在中上元古界與太古代之間有20公分厚的底礫巖。

  a.底礫巖----白色,沒有完全變質的呈紅色,全晶質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該底礫巖是由于嵩陽運動形成的,同時也說明太行中山在太古界后期曾發生嵩陽運動(25億年之后)。

  b.石英巖----在石板河柿子洼、弓上水庫、青年洞等地均觀察到三層巨厚石英巖,其下層石英巖呈棕紅色,中間一層呈棕色,上邊一層呈棕白色,其間夾有紫紅色、綠色、黑色頁巖。頁巖較軟,易風化,風化后形成土層,故長有茂密的植被。石英巖較堅硬,且抗風化能力較強,頁巖風化后,其失去支撐,墜落而成三層石英巖懸崖,其構成了太行山山體的主體。其上部白色石英巖二氧化硅含量較高較純,當地群眾開采作為磨制石英砂的原料。

  在棕紅色石英巖中可觀察到沙質物質,只有形象,不能剝離說明其已經過變質,由石英砂巖變質而來,當地群眾將其剝為石板,用來修房,甚至棚瓦。紅色石英巖中,在層面上波痕和干裂,很是常見,說明其形成時,本區為淺海濱海環境,海水時進時退,海水浸沒時沉積有石英砂巖,海水退去時,沉積物暴曬形成干裂。石英巖和饅頭頁巖之間是不整合接觸。根據華北地層表和巖石出露部位,該地區為中上元古界,距今約16億年左右。

  3.古生界

  a.竹葉狀灰巖----合嘴公路拐彎處,金虎山向西500米,在人工開鑿的路邊,觀察到有竹葉狀灰巖出露。其呈青灰色,化學結構,中厚層理結構,遇鹽酸反應劇烈,碳酸鈣含量高。在巖石剖面上觀察到寬約3-5mm,長約2-5mm的石灰巖扁粒。對照華北地層表,其為上寒武世。還觀測到該地層在林州地區較薄,屬于尖滅狀,上寒武與中奧陶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其形成過程為:先在海洋中沉積有薄層的石灰巖,環境動蕩,石灰巖翻起磨蝕成扁粒,后環境又穩定,其又沉積下來,形成竹葉狀灰巖,也稱風暴巖。

  b.鮞狀灰巖----石柱對面,在人工筑路開鑿的剖面上,觀察到10-15米的深灰色的鮞狀灰巖。鮞狀結構中厚層層理結構,遇鹽酸反應劇烈,根據華北地層表和巖石出露的單斜部位,其應為中寒武世鮞狀灰巖。下伏和上覆地層成整合接觸。該巖層的形成也說明了在中寒武世時期,本地區為淺海動蕩環境,海水中溶解有大量的碳酸鈣,但海水動蕩攪動起沙粒或貝殼碎屑等,海水中的碳酸鈣以這些碎屑為核,在其上析出。當碳酸鈣凝聚物的重量大于海水的動能時,沉積于海底,形成了鮞狀灰巖。該灰巖當地群眾一般也不作燒制水泥原料,也稱張夏組灰巖。

  c.饅頭組頁巖----安姚公路李辛莊附近,在人工筑路開鑿的剖面上觀察到有厚層的朱紅色頁巖出露,厚度達6.7米,其間夾有成棕灰色砂巖、石灰巖。根據華北地層表,該巖石應屬于早寒武世饅頭組頁巖。往屆同學曾在該地層中發現有中華萊德利基蟲,該化石為早寒武世標準化石,進一步印證了該地層為早寒武世。

  d.白云質灰巖----合嘴公路邊的金虎山處,在人工筑路開鑿的剖面上觀察到出露較好的白云質灰巖。其呈淺灰色,化學結構,晶體顆粒較大,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厚層狀構造(達1-2米),出露厚度約達15米,遇鹽酸反應微弱,說明其中碳酸鈣含量較少。對照華北地層表知,該地層為早奧陶世,也稱冶里灰巖為白云質灰巖。該巖石當地百姓也稱驢皮石,一般用作打石子,不能做燒制水泥石灰的原料。

  e.馬家溝灰巖----全門村及海拔約460米的蜜蜂山頂,在自然出露的地表,可見到大量的馬家溝灰巖出露。其呈青灰色,化學結構,層理構造,層厚達半米左右(為厚層石灰巖,亦稱塊狀層),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鈣,含量較高,遇鹽酸反應劇烈,為燒石灰或制水泥的良好原材料,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在掩飾的新鮮面上可看到呈圓形的豹紋狀花紋。在巖石層面上還可觀察到大量的長達7-8公分、寬達2-3公分的珠角石化石。珠角石化石為中奧陶世的標準化石,因此,該處地層為中奧陶世地層。

  4.中生界

  閃長巖----在蜜蜂山與驢寨之間通往林大縣的公路邊,及蜜蜂山角下,可觀察到閃長巖。其呈灰白色,全晶質粗粒等粒結構,塊狀構造,其中晶體顆粒較大,暗色礦物呈黑綠色長柱狀的角閃石,長達1cm左右,因此可判斷該巖石為中性巖漿侵入所形成的深成巖-閃長巖,該巖石屬于中生代,距今0.78-1.32年間的燕山運動。

  5.新生界

  a.第三紀礫巖----桃園渡橋北頭,在人工開鑿的剖面上觀察到第三紀礫巖。其碎屑物圓度一般,礫石多由石英巖礫石所組成、大小不等,小至1cm,大至30cm,分選性較差。鈣質膠結,也有硅質膠結、泥質膠結。顯示沉積的特點,在合澗橋西側500米的岸邊人工建筑農田,也觀察到此類巖石,其中碎屑物磨圓度較好,其下伏地層為花崗片麻巖。礫巖中有石英巖、鮞狀灰巖、竹葉狀灰巖等。

  b.第四紀黃土----在清池村附近的公路邊,及合澗公路邊,在人工剖面上可觀察到有黃土分布。該黃土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土質疏松,植物根系較多,可看出為馬蘭黃土。而下層致密以粘土為主,可看出為礫石黃土。總體可觀察到黃土無層理、鈣質結核多、固結好、含姜土、遇水軟、濕陷性。此地一般以黃土塬為主。

  三、構造

  林州盆地地處太行山南段山前過渡帶(指太行山主要山體與華北平原之間的傾斜地帶),大地構造位置屬于山西臺背斜東部邊緣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構造變動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層形成寬緩的背斜隆起,并伴隨著大量的斷裂發育和巖漿侵入活動。

  1.斷層

  林州盆地的西側為林州斷層,在地形上為陡峭的懸崖,斷層線走向為NNE。斷層在盆地西部延長35公里,斷層的上升盤位于斷層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巖,上覆遠古界震旦系石英巖和古生界頁巖、鮞狀灰巖。在盆地西側山體,斷層的接觸關系是太古界片麻巖與中奧陶紀灰巖相接觸。

  證據一:在小石橋向東南150米左右的溝谷中見到距今5億年的中寒武世的鮞狀灰巖,在距此20米遠處發現了距今25億年的太古界角閃片麻巖。年代順序一般下老上新,且層層分布,而太古界片麻巖卻與中寒武世的灰巖成水平相觸,由此證明太行山斷層的存在。

  證據二:在露水河橋南路東,在人工開鑿的剖面上可見到鮞狀灰巖,而在同一水平高度,露水河對岸有花崗片麻巖出露。兩岸巖石巖性差異大,說明在露水河有斷層存在,且露水河存在于斷層之上。

  證據三:林州東側蜜蜂山和西側太行山之間不是山,而是地勢較低的林州盆地。據資料,太行山有馬家溝灰巖出露于其海拔約1500米處,而海拔約460米的蜜蜂山山頂卻有石灰巖出露,同巖性的巖石在盆地的兩側,出露的高差約1000米其間很可能有斷層的存在。

  證據四:三孝河處的河流從西向東流去,由于斷層的存在,流向東南轉南流去,河流下滲,過了洹水鎮又流向東。洹水鎮由于受斷層控制變為地下河,后又由于西高東低,在安陽善應鎮又出露處許多泉水。

  2.褶皺

  林州盆地是伴隨著林州斷層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內許多強度不等的褶皺構造,在盆地邊緣常形成小型褶皺出現。在全門村附近的安姚公路邊發現一褶皺構造。此構造為一背斜,兩翼為中奧陶世的馬家溝灰巖,核部為閃長巖侵入體。此構造的形成原因是熱液巖漿擠壓所致在閃長巖侵入體周圍發現有變質代灰巖經熱液作用而發生變質,形成大理巖。在此剖面中,存在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以下的最新地層時代是早白堊紀,以上的最老地層時代是始新世。這個不整合的形成時代是在早白堊紀以后、始新世以前,此不整合代表燕山運動,故此褶皺屬于燕山褶皺。

  3節理

  太行平湖向東可看到元古界的石英巖,X節理較發育,兩間層有植被較發育。下部基部片麻巖較發育,頂部為石灰巖,由于風化、風蝕作用,多形成堡壘狀。由于石英巖X節理較發育,流水沖刷,形成大峽谷。

  四、地貌形態

  1.基本地貌形態

  a.西部陡峻的太行中山

  林州盆地的西部屬山地地形,太行中山大致呈南北長條狀分布,一般海拔100-1600米,主峰林慮山海拔1619米。山體的基部由片麻巖所組成,山體為石英巖、頁巖和石灰巖組成。山體陡峭,壁立的陡崖連綿不斷。西部的太行山中山大致以淅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為太行山斷塊中山,南段為太行山褶皺中山。

  b.渾圓的中部丘陵

  自盆地東望,丘陵起伏,累累環列,其山頂多呈渾圓狀;奇峰險崖,極為少見。平均高出地面約有200米左右,一般山嶺坡度較緩,在各丘陵之間有許多小型不規則的盆地,及平緩的寬谷,河流迂回期間,形成了東部丘陵地區的交通要道。

  c.黃土下覆蓋的林州盆地

  林州盆地西依巍峨高俊的太行山,東、北、南三面接著山頂渾圓的丘陵區。整個盆地形式是西高東低。盆地形狀完整,中心地形較平,略有土崗起伏,偶見有奧陶紀灰巖所組成的緩丘。盆地底部以礫石為基,上部覆蓋著第四紀黃土和近代沖擊土。

  2.巖性與地貌

  巖性對山地地形的影響很大,由于各種巖石的巖性不同,形成了各種地貌,如:中山、低山、盆地、丘陵,河漫灘、階地,嶂谷,洪積扇,喀斯特地貌等。

  a.懸崖、峽谷:組成石英巖的山體由于石英巖巖性堅硬,其中節理發育,石英巖崩落之后形成懸崖峭壁和峽谷。

  b.緩坡:石英巖之上的寒武系紅色頁巖,巖性較軟,容易風化,形成陡崖之上的緩坡。石英巖之下,位于山體基部的太古界片麻巖容易風化,形成山麓的緩坡。

  c.陡崖:緩坡之上位于山脊部位的中寒武系的鮞狀灰巖,抗風化能力較強,但受降水的化學侵蝕,則組成坡面比較渾圓的陡崖。

  d.巖柱、溶洞:在寒武系石灰巖中,還可以見到由于崩落作用的巖柱和溶蝕作用生成的溶洞等。

  e.河漫灘、階地:合澗鎮的淅河谷內有河漫灘,此處已近干涸,有一二級階地,說明了地殼運動上升,形成階地。一級階地大部分已被辟為農田或用于居住。

  f.洪積扇:林州盆地中的小平原大部分為洪積扇發育而成,由于山上流動河流,由山口向外逐漸散開,且沉積物由谷口由大變小。

  g.喀斯特地貌:凡是水對可溶性巖石以化學過程(溶蝕和沉淀)為主,機械過程(流水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積等)為輔的破壞和改造作用,稱為喀斯特作用,在林州多處可觀察到該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五、氣候概況

  林州盆地位于華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帶,約北緯36°,東部距海不遠,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它西依太行陡壁,界接山西黃土高原;東南北三面都被高100-200米的丘陵所圍繞,夏季來自海上吹來流經華北平原的暖濕氣流,幾乎可以不受阻礙的只吹入盆地內部,氣流性質亦很少變化;而遇到高峻連續的太行山后,被迫上升,絕熱冷卻形成地形雨,故太行山東坡云雨較多,比較濕潤;西坡則是來自亞歐大陸內部的干燥西北風,少雨。冬季寒燥氣團自山西高原流來,受太行山的阻礙,除山口地方仍有干寒情況外,一般因氣流沿坡下行增溫變性,已減弱了其寒冷的情況外,故這里實是山西高原和華北平原氣候的過渡區。

  六、地球發展史

  1.太古代

  根據太古界片麻巖和元古界石英巖之間有大量礫巖存在,可分析在太古界末期曾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構造運動—嵩陽運動。 2.元古代

  根據元古界石英巖及石英巖面上的波痕、泥裂及在灰巖中及蜜蜂山頂發現的單筆石等化石,可分析該區為濱海、淺海環境,海水存在進退現象。

  3.古生代

  頁巖的存在說明海水穩定;灰巖的存在說明海水動蕩;馬家溝灰巖的存在反應了海水穩定。

  4.中生代

  侵入閃長巖的存在說明燕山運動時造成多次的巖漿活動,塑造了海陸分布骨架。

  5.新生代

  新生代中的礫巖、第四紀黃土、河床相沉積物的存在,反映了當時為陸相環境,自地殼運動劇烈時上升,成為階地。

  七、實習總結

  印證、豐富和鞏固課堂所通過這次林州自然地理實習,我學的理論知識,達到理論聯系實際。初步學會觀測和分析實習地區的地質、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現象,并掌握地質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提高了我的獨立工作能力,為我將來教學和進行鄉土地理調查打下基礎。

  此外,對于本就喜歡大自然的我,這次實習,更加讓我熱愛大自然。實習時很多奇妙的現象激起了我探索自然的興趣,以后我會經常走出校園大門,親近大自然的。

  五天的實習,我深深地感覺到我們班這個大家庭更加和諧團結!一路上大家互幫互助,歡歌笑語,不亦樂乎!我們不僅學的開心,玩的也很開心!不過,開心的前提也離不開老師們的悉心講解和照顧,謝謝老師們的一路相陪!期待著大三的連云港實習

【林州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實習報告范文,實習報告范文_畢業實習報告大全04-03

頂崗實習的實習報告02-21

實習報告05-21

實習生實習報告04-18

國貿實習報告04-18

校內實習報告04-17

業大實習報告04-18

實習報告結尾04-15

車間實習報告04-1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老熟女 |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成人门户 | 色婷婷久综合久久一本国产AV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