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科研實習報告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科研實習報告范文1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學校教育科研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組織、管理和指導,認識和發揮中小學教科室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西塘中學將部分同志從教學一線提拔出來,成立了西塘中學教科室。
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廣大中小學教師和學校領導的教育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轉變,教育科研的地位和作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教育科研已不是短期行為,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可有可無,它是學校一項長期、復雜、艱巨、具有戰略意義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有專職領導來負責。學校教科室的建立正是填補了這個空白,使學校的教育科研和教改實驗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在調查中我采訪了學校科研管理的負責人教導主任褚老師,他向我詳細地介紹了學校科研管理的情況。
一、常規管理
教科室采取了科學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如成立了教育科研領導小組、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制訂了科研領導小組成員職責、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職責、教科室工作職責、教科室主任職責、科技活動組織人職責、科技活動室工作人員職責、學生科技活動守則等十多種職責。通過幾次的清理調整、改進,建立了各種文件夾。如省上來文、市上來文、縣上來文、校內文件及校園動態、各處室相互交流材料、本室內各種材料、室內職責守則與計劃總結、課題立項審批文件、實驗課題基本情況、科技創新大賽文件及相關材料、競賽文件及競賽材料、研究性學習材料、教師發表論文、學生發表論文、教師獲獎、學生獲獎、會議記錄、工作日志等十八個文件夾。
二、課題管理
(一)課題檔案的建立
首先給每個課題建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
⑴課題立項審批文件;⑵課題實驗方案;⑶階段總結報告;⑷實驗單項研究成果(論文、心得等);⑸單項成果推廣、交流、獲獎情況;⑹實驗總結報告;⑺實驗工作過程報告;⑻實驗典型教案(教研型教案);⑼現代教育媒體軟件資料(根據實驗內容自制的,包括幻燈片、投影片、錄音帶、錄像帶、vcd、cai課件、集件、電子作品集等);⑽學生的考試成績(實驗班與對照班);⑾各種類型的課外活動小組開展活動情況;⑿實驗班學生各科習作(知識競賽、小論文、文學作品、學習心得、倡議書、建議書等);⒀用觀察法和調查法所取得的資料。總之,你覺得與你的實驗有關的材料,都是資料收集的范圍。
(二)課題基本情況簡介
為方便查閱和了解課題的基本情況,基本情況的內容有:
1、實驗階段:一、二、三階段。
2、實驗對象:哪個年級哪個班或哪幾個班是實驗班,哪幾個班是對比班。
3、組織管理:①課題領導小組;②課題研究小組(a、主研人員,b、協研人員);③顧問指導小組。
4、推廣、交流、獲獎情況:①結題時間,通過專家組鑒定時間;②什么時候在雜志或報紙上發表;③什么時候獲哪一級的獎勵等。
(三)編寫實驗教師培訓教材
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科研理論與應用
1、課題研究的原則
⑴整體性原則:從教育整體出發,依據教育科學研究的要求,選擇課題,實施研究。
⑵客觀性原則:正視客觀事實,反映客觀事實,一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⑶系統性原則:把研究活動作為一個系統,全面綜合地研究要素、結構、聯系方式、活動狀態和發展過程。
⑷可行性原則:是否真實可靠,是否有科學價值以及能否推廣應用。
2、課題研究的方法
⑴實驗法:根據研究目的,人為地控制研究因素,通過觀察、測量受試驗者作為或心理變化的過程,以取得科學事實和規律的方法。
⑵調查法:通過對研究對象的歷史和現狀進行考察,從中獲得大量資料的方法。
⑶觀察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然發生的條件下所出現的現象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⑷測量法:對一些對象或事件賦予某種特征符號或數學的一種方法。教育測量的對象包括智力、能力傾向、學業成就、創造力、興趣、態度或人格等。
⑸統計法:通過觀察、調查實驗對所搜集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分析解釋和統計檢驗的原理和方法。
三、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問卷調查
(一)設計問卷
在開展調查之前,要介紹關于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調查法的有關知識,并確定了調查對象、內容等。調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學校科研的現狀;(2)教師對科研的評價、意見和建議。
為了出好調查問卷,我認真研究分析了一些搜集到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設計是分兩次完成的,第一次,擬就了關于學校科研的現狀的調查問卷。在實施調查收回問卷之后,又討論設計了一份關于教師對科研的評價、意見和建議的問卷。
在問卷設計過程中開始感受到課題研究的嚴肅性和操作過程對個人素質的要求,認識到科研之外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習。
(二)問卷調查
選擇了兩部分群體(基層教師、科研負責領導)作為調查點,分別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分兩次完成。主要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兩次共發放并回收問卷約50份,第一次15份,第二次約35份。這樣的調查對他們來說也是第一次嘗試。
四、出現的問題
的確,生活在基層的教師們,真切地感受著中小學教育科研活動中的重重阻礙或隔閡,他們對教育科研活動,有畏懼,有吶喊,也有彷徨。
第一,教師教科研活動與外部的行政部門和社會的評價尺度之間存在隔閡和沖突
具體來說,教科研活動是求真、求善的活動,而社會、教育行政部門在考核評價學校工作時,往往以學生成績作為評價尺度。教育科研活動要求獨立自主,不畏權威,而教育科研的評價卻無視這些,把功利目標放在第一位。面對這種沖突,學校校長、教師感受到:盡管教師教科研活動受到提倡,但是受勸利主義的評價導向,它可以是不急之需或裝飾門面的手段。于是,為研究而研究,為職稱而研究,為評比而研究都成了司空見慣的事。
第二,教師個體的教科研活動與教師群體的教學行為之間存在隔閡和沖突
對教師而言,教科研活動不僅僅是一種新的行為方式,而且是一種新的文化價值。它要求在教師群體當中形成一種合作探究、共問發展的教師文化。而長期以來,在質量.效率的主導價值取向下,在學科、班級、教室、年級、教學單元、任務的活動方式下,教師群體所形成的是一種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個人主義與競爭的教師文化。這樣,盡管一些學校有教研活動,但是這種研究活動往往變成了領導和同行之間相互檢查、評比、監督的手段和閑聊的方式,并進而加劇了教師群體的個人主義文化。因此,教師教科研活動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新的教師文化。
第三,教師的教科研活動與教學活動之間存在隔閡和沖突
一些教師認為,教科研活動與日常的教學活動之間存在兩張皮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在中小學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教師教科研存在“三費一無’的問題:即“費時、費力、費錢”’與“無效”。之所以如此,這里面有教師的觀念和認識的原因:即一些教師把教科研看成是專業的科研人員的事,沒有看到教師教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或把教科研看成是脫離教學實際工作的事,沒有看到教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可能。
也有政策導向的原因:行政部門和學校對教師教科研活動的.評價往往以參與重大課題和發表文章的數量為依據,而由于課題的數量和適合教師發表文章的期刊數量的限制,這種評價標準對于廣大教師而言,無疑是不太現實的要求。還有現實條件的制約,具體表現為:教師的工作負擔沉重。盡管教科研活動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但教師教科研畢竟不同于教學實踐,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和理論的提升以及撰寫論文都需要專門的時間。
那能不能說,教育科研困難很多且一時難以解決,教師就不需要搞教育科研了呢?不,教師搞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方法。
五、結論與體會
制定計劃
在教師教育研究活動中,制定計劃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它既是教師提出研究問題后采取進一步行動的前奏,同時又是進行行動前對自身行為所做的系統審視和反思。這些計劃并不要求像專業研究者制定計劃那樣,內容詳盡,面面俱到,可能體現為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可能體現為教師與學生交往中的某些設想和打算;也不像專業研究者制定計劃那樣,一成不變,亦步亦趨,可能隨著活動場景而動,依研究狀態而移,體現出較強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在很多惰況下,教師教育科研活動的計劃主要表現為自己對活動的有意識的設計、設想或打算,它與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不同的是教師有意識地將行為納人了研究的框架,將持續不斷的反思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它不是在行動之外另外制定一份研究計劃,而是在行動之中融入研究,通過研究提高行動的自覺水平。
撰寫教育日志
教育日志(也稱為“教學日志”、“研究日志”、“教師日志”)作為表述教師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近年來才引起大家關注的。在以往的印象中,人們常有意無意地將這種方式排斥在研究之外,覺得寫寫日記、做做記錄稱不上研究。假如我們同意教師的研究是對自身實踐所做的持續不斷的反思,從根本上不同于專業研究者的研究的話,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不把教育日志這種形式納人研究范圍之中。因為在日志中,展現的是教師對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在他把真實的生活場景轉化為文字、語言符號加以記載的時候,他也就在梳理著自己的行為,有意識地表達著自己的見解。國外的一個中學教師,曾經如此來描述日志是怎樣與自我成長結合在一起的:“(日志)是一種有價值的工具。
我經常回來讀一讀在過去的一周發生了些什么。我能夠注意到一些關于我教學的事情,例如有用的無用的教訓。我每星期至少做四次記錄。這看起來能使我專注于教學實踐中的關鍵問題。”通過撰寫研究日志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景,在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中,教師也會不斷增強對教育教學事件、問題的認知方式與情感的洞察力。具體而言,教師將更加深人理解學生的問題,從多個維度來認識教育中的特殊現象;教師將更加了解自己是如何組織教學的,了解最適合于自己的教學方式,了解如何獲得那些支持教學的各種教學資源.等等。
與其它形式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相比,教育日志的撰寫最為簡單和熟悉。當然,撰寫教育日志要持之以恒,在一段時間內可以緊緊圍繞某個主題,也就是說,可以結合某個研究的重點來寫。日常撰寫,還要將事件記錄與事件分析結合起來,并要在形式上保證有一定量的分析,這樣才能積累材料,抓住偶爾閃現的靈感。
從小處入手,能克服教育科研的“神秘化”,從發展著眼,能克服教育科研的“功利化”,從實際出發,克服教育科研的“簡單化”,唯有如此,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時,才會有研究不完的課題,永遠不重復的項目,才會出現教育科研真正的繁榮景象。
最新科研實習報告范文2
一、實習的總體情況
1、實習時間:xx年7月15日—7月26日;
2、實習人員:江志利、王宏年、馮 崗、張 靜、牛曉磊、杜曉峰、蘇冠奇、袁旭超、劉曉明、羅 利、王建斌、李春霄共12人;
3、實習地點:渭南市大荔縣及埝橋鄉東埝村、黃營村;
4、實習人員的分工
指導老師江志利,基地指導老師:靳志義;總負責:王宏年;科研負責:馮 崗、張 靜。
二、實習的前期準備
1、計劃、方案的制定
由王宏年負責完成,主要是參考“中心”xx、xx年赴渭南實踐實習小組的方案,根據今年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制定,并報科研部批準;
2、 物品等的準備
2.1 試驗物品的準備
做到責任到人,將所有實習人員分成兩隊,一隊購買實驗用品和準備藥劑制劑;另一隊準備儀器等;
2.2 個人物品的準備
主要是由實習成員成員依據自己情況準備。
三、試驗內容
在大荔縣的12天里,我們按照實踐實習方案做了以下實驗: 完成了噠螨靈等9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
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堅持書本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科研實踐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的原則,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四、對“中心”新研究生培訓
對新研究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是每年“中心”赴渭南實踐實習的一個重要任務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其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作物病蟲草害解說
主要是由基地靳志義老師完成。由他負責給新研究生,尤其是非植物保護專業的研究生進行這方面的講解,以提高他們對植保專業知識了解與認識,主要是在實驗和調查期間根據田間發生的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進行講解;.
2、農藥試驗設計和調查的學習
主要是由江志利老師和張靜、馮崗來負責。主要是結合我們的制訂的試驗方案與內容同時進行,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培訓新研究生自己設計試驗和獨立完成試驗的技能。
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渭南實習小組
xx年“中心”暑期赴渭南實習小組科研工作總結
xx年7月15日到7月26日,“中心”赴渭南實踐小組在渭南市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完成了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10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由于沒有合適蟲源,棉蚜抗性監測試驗沒能完成。
現將試驗結果及調查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9種藥劑的棉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
供試試蟲及藥劑
供試棉紅蜘蛛,采自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大豆田,試驗當日采回帶蟲葉片,挑取個體大小一致、健康、活潑的成螨供試。
供試藥劑:50%甲基對硫磷乳油(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50%甲胺磷乳油(石家莊志誠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8%avermectin乳油(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40%氧化樂果乳油(天津農藥廠);15%噠嗪靈(掃螨凈)乳油(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甲氰菊酯(滅掃利)乳油(浙江威爾達化工有限公司);2.5%高效氯氰菊酯(功夫)乳油(先正達南通作物保護有限公司);34%久效磷乳油(南通江山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0%瀏陽霉素(齊魯制藥廠平陰分廠)。
最新科研實習報告范文3
實習的幾個月過得很快,這個期間,學會并懂得了很多,不僅僅是實驗操作技能的提高,理論知識得到堅實的鞏固,更知道如何做一名科研人員,如何去思考問題,實驗中遇到哪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從細胞培養,到體內方法學以及藥動,從安全性評價到組織分布,從給鼠注射到分離心肝脾肺腎,讓我知道如何去思考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如何解決預料或者猝不及防出現的問題。從洗刷試管,剪封口膜,到過濾水,使用ph酸度計,高效液相色譜儀,懂得每一個操作都不是看起來那么簡單,甚至都是一種藝術。知道培養細胞防止染菌最重要,每一個動作都要干凈利索加上萬分小心,知道高效液相色譜儀的開機順序,開泵,調柱溫,檢測器,進樣器,工作站,若有錯,會對儀器造成損傷;流動相要超聲,否則進入氣泡既損傷儀器也影響實驗。知道過濾水的'時候要選擇正確的膜,怎樣剪封口膜才不會讓它們都粘到一起,使用苦味酸給小鼠標記才不會被舔掉,使用量筒之前一定要洗干凈,配制完的溶液要及時做標記。知道實驗之前要做好多準備,標記上百個ep管,稱量的錫紙要稱量并標記。知道實驗有苦卻也有樂,看到師姐們為預期得到的結果歡呼,為死掉的細胞哀悼:它死了比我死了還難受~,為不知實驗哪里出了問題而寢食難安。要為每周的文獻抄讀準備好ppt,為所寫的文章字斟句酌,為歡慶某個實驗順利結束而吃頓大餐。經歷過等待進樣后的閑適,液相差點進了氣泡的心驚,自己經常犯了錯的擔心,偶爾被鼓勵之后的欣喜自信,看到師姐一整天飯都吃不上的忙碌身影,看到她殺鼠后濺得滿身的鮮血的白大褂,看到自己戴著手套而被蒸汗泡得發白的手指,有時實驗忙到較晚才回去,看著黑色的夜空心里無限的充實。也知道,這就是我以后的生活。
感謝老師和師姐們的指導,特別是文秀師姐。在我經常犯錯后,偶爾責備我,怕我不開心,讓我別往心里去,我覺得語氣并不重,很像大姐姐,況且我真的總是犯錯,工作匯報還寫得不好,還不好好改。教我如何設計并安排自己的實驗,一遍遍為我修改論文。說凡事要趕在前面,不要拖延。我覺得自己蠻幸運的其實,因為有榜樣,我也懂得了很多。
最新科研實習報告范文4
報告人:高睿龍涭水河小學(六、一班)
校核人:許志蘭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審核人:李壘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博士
實驗日期:8月19日—8月28日
實驗地點: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門頭溝實驗基地水環境化學實驗室
實驗內容:不同投加量山茶籽對銅綠微囊藻的抑制影響作用
九天,一個完整的實驗周期,在李博士、許工現場親身指導下,同學們自己動手,親身實踐,獨立觀察,檢驗計數完成了一份實實在在的科研報告。孩子們從洗刷錐形瓶開始、在無菌操作臺配制培養基、滅菌、接種、培養,到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計數一步一步地學習,開展試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但學到了先進科學儀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科學試驗的基本過程,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們感受到了科學研究過程的嚴謹與艱辛。試驗中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孩子們認真細致專心的完成,任何一點細小的疏忽、失誤都有可能影響到試驗的結果。為了觀察到生物抑藻劑對藻類生長的影響,孩子們每天都要一遍一遍的在顯微鏡下用血球計數板計數藻細胞的數量,觀察藻類形狀的變化,并以細胞抑制率來表示藻細胞活力受抑制的程度,高睿龍同學能憑記憶準確無誤的畫出藻類形狀和浮游生物的樣子。使孩子們感到科學研究的重要,并且深深的愛上了科研實踐。科學實驗不但需要細心,更是一件辛苦的工作。當孩子們觀察到試驗組中藻類被生物抑藻劑全部殺死后,成功的喜悅與自豪油然而生,對于大家來說讓孩子們懂得科研實踐的重要性,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比實驗的結論還重要,還值得欣慰。
據了解,水華是一個困擾全世界的難題,它嚴重地破壞了水環境。水華是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污水進入水體后,藻類大量繁殖后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這些藻類會使水中的氧氣大大減少,對海洋河湖中的生物都有害,會造成大量魚蝦死亡,并同時釋放出難聞的氣體,污染大氣,惡性循環,危及人類的飲用水源的安全。有沒有抑制藻類的.生長,從而達到去除藻類,減少其對水體污染的方法呢?同學們在科學家老師的指導下,在科研實驗室里,開始了一項極其有意義的科研實踐活動。認真思考,獨立操作,完成實驗方案,參與解決重大的社會難題,提出自己的應對解決方案,參與科研實踐,重在參與,重在過程。
通過這次學術研究活動,孩子們走進科研所大門,并且在專業的科研實驗室工作,而且通過親自參與科研,使他們從小樹立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形象直觀地了解科研工作,學到了許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再次體會到了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為什么要抑制藻類?如何消滅水華?孩子們肯定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今年這個暑假過得生動獨到而又與眾不同,相信在孩子們的人生記憶中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打開實驗機構的大門,讓孩子們親身參與社會實踐,開放實驗室,開展水利科普活動,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走出了堅實的步伐。水科所承擔了許多繁重的科研工作,水科所機關黨委十分重視科普工作,為了孩子們做了很多工作,專門安排博士,高工協助指導孩子們,暑期活動之后他們深深地愛上了科學,愛上了水科所實驗室,愛上了李壘博士,許志蘭老師、劉嬌老師,讓孩子們記住他們吧,讓孩子們自豪吧!
此次活動在北京水利學會的組織協調下,由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和宣武區少年宮科技館聯合完成。科研機構與社會團體對接,讓孩子們有序愉快地學習、實踐,走出了一條科普新路。
最新科研實習報告范文5
自1988年開始承擔協和醫大本科生科研訓練以來,至今已有16名醫大學生在藥理室本課題組結業并拿到博士學位,其中有2名為協和醫院麻醉科代培生。他們的特點是在長達7年多的基礎與臨床實習后,已經具備相當的醫學理論知識,因此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和領悟性,思想活躍,一點就通。
藥理學是密切連接臨床與基礎醫學的橋梁,它為臨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藥提供實驗依據。在學生系統學習過藥理學課程和臨床初步實踐的基礎上,我們通過設計某個動物試驗要求學生解決一個特定的藥理學問題。學生從一開始就融入課題組參加學術討論會,作開題報告。在確定了研究課題后,要求他們在廣泛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寫出一篇相關的綜述文章。
多年來我們對醫大生科研訓練的基本模式為:制作一個病理模型,通過與正常組、藥物干預組的對比,觀察該藥物的作用效果及其原理。試驗手段主要包括:動物行為學、神經生化學、組織形態學等。我們要求學生了解:藥理學研究必須嚴格按照“隨機、對照、重復”的原則。要求學生循序掌握的實驗技能和具體目標是:正確捉拿動物、稱量體重、作身體標記、分組灌胃給藥、觀察動物行為等,加強愛護動物的意識;認真做好試驗記錄,隨時討論出現的問題;快速掌握斷頭取腦術,能正確分離腦的7個主要部位并了解其功能;掌握3~5項神經生化學指標如受體、酶活性的檢測;掌握2~3項組織形態學指標的檢測;能正確統計數據,實事求是,并規范地用圖表表達,完成畢業論文寫作和幻燈制作,進行答辯練習。
盡管上述模式和時間沒有改變,但這幾年醫大生畢業論文的水平比過去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的經驗是1)要發揮整個課題組特別是研究生的`傳、幫、帶作用;加強互相幫組的協作意識;2)一定提供他們成熟并驗證了的方法,在具體實施前還要進行預實驗,以確保實驗順利無誤;3)在完成論文和預答辯階段充分展開討論,提高理論認識,嚴格規范圖標制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使學生通過科研訓練真正學到知識本領。
我們盡量提供最好的條件充分挖掘醫大生的潛力,如1999年在多媒體尚未普及時,我們就花錢借來投影儀,讓兩位醫大生首次用多媒體幻燈發布了畢業論文。xx年又一位醫大生將微循環的錄像變為多媒體幻燈,大大提高了論文發表的效果。
【最新科研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科研主任述職報告11-22
教科研主任述職報告07-29
科研工作述職報告10-31
最新實習報告范文通用10-31
科研主任述職報告8篇01-25
科研主任述職報告(8篇)01-25
科研處主任述職報告02-25
證券公司實習報告最新02-10
最新工程測量實習報告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