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事跡材料>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更新時間:2024-09-25 19:01:36
  • 相關推薦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精選1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吧,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1

  在北宋末年,金國大舉進犯中原,就在這個緊急關頭,一位抗擊金兵的英雄騰空出世,他就是岳飛。 關于岳飛的故事有許多,書也不少,如《說岳全傳》、《岳飛傳》其中,我最愛看《岳飛傳》。 《岳飛傳》這本書主要講了岳飛和眾將一起抗擊金兵,把金兵打得連連敗退。可就在即將掃除殘余金兵,能將金人逐出中原時,秦檜假借皇帝的名義,連發十二道金牌讓岳飛入京,又用陰謀,使岳云和張憲回京,三人最終死在風波亭。 我讀了《岳飛傳》,知道了岳飛驍勇善戰,率領岳家軍,打擊金人,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故在金人之間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說法。而且岳飛品行高潔,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值得我們學習。還有他那種精忠報國的精神也深受人們欽佩。

  從另一個方面講,岳飛之所以被召回京城,導致功虧一簣,是因為朝廷中有秦檜這些奸詐小人在背后暗中使壞。故可以這樣說,有這些奸佞之輩在朝為官,而且還是做大官,岳飛的失敗是必定的'。

  現在宋王朝是內憂外患,外患是金兵進犯中原,內憂不僅是各地的起義軍,還有朝中的奸臣。正所謂計狠莫過于絕糧,這糧草就猶如是自己的后背而岳飛的后背就是朝廷,朝中的奸臣秦檜等人打壓、排擠忠良,使忠良之士無法施展理想,還要給在外抗擊金兵的岳飛使壞,使外患更嚴峻。這令我知道了,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后背交給別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為后背有時候是顧及不到的。比如說岳飛,他多么驍勇善戰,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奸人手上。俗話說:一顆老鼠屎能壞了一鍋粥,何況朝廷有這么多顆呢? 假如肯定要形容那時的狀況,我想用一首詩來形容:萬古共稱秦檜惡,千年難沒岳飛忠。因將武穆終身恨,一假牛皋奏大功。力圖社稷逞豪雄,辛苦當年百戰中。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誰與立奇功。

  《岳飛傳》這本書講解并描述了歷史英雄岳飛的誕生到隕落,也講了朝中小人之奸詐。忠孝節義在書中呈現得淋漓盡致,很經典很好看。歷史帶動文字,文字書寫歷史。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2

  又一陣秋雨瀟瀟地下著,潤綠了竹;又一陣凄風颼颼地舞著,染黃了菊。一位英勇的將軍,頭戴金盔,身披戰袍,手握青劍,獨倚欄桿,但見瀟瀟雨歇。抬頭望眼,仰天長笑,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秋雨初歇,北方的天空微露鑲金的晨曦。岳飛出帳了望,將士們操縱的號角震天動地,獵獵的`岳家軍大旗在空中飄揚。角聲中,岳鵬舉跨駿馬、提銀槍,似一尊雕塑矗立在晨風中。

  想當年,湯陰縣的英勇少年,精擅各種兵器,槍術未逢敵手;從軍前,母親殷切訓誨,含淚刺下精忠報國四字;茅屋軍帳,與士卒同甘共苦;敵軍陣前,身先士卒,屢立殊勛。靖康之恥猶難忘,守襄陽,克商州,戰業陽,勝穎昌,搗黃龍。奈何十二道,金牌聲聲催,人生至此意難頹。 猶記得,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所到之處,民眾無不歡欣;怎能忘,北虜未滅,臣何以家為,錚錚忠骨,浩然正氣,感天動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兀術金兵百萬,九犯南下十難如愿,敗走黃天蕩,退居黑龍潭,聞岳家軍望風北逃;更牢記,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風波亭下八字絕筆中,武穆痛憶躍馬顯英豪,一槍震退來敵,帥字九霄飄散,浩然正氣,天地一肩挑。

  風再起,又是涼夜如水,寒風拂過,黃菊猶傲枝頭;薄云遮月,冷光猶照朱欄;一杯濃酒,醞釀千古豪情;一曲琴聲,氤氳萬縷愁緒。胡塵里,遺民淚盡,北望王師又一年。何日請纓提勁旅,一鞭真渡黃河岸,鼎鼎清秋,志壯驥伏櫪,心懷狐首丘。

  寂靜了八百年的思索,長空里好像還回響著金戈鐵馬的嘯殺聲,曠野里仿佛還回蕩著烽火焰焰的劈啪聲。那是高奏在龍首邊一支豪壯激越的進軍曲,那是高懸在邊塞中的一汪皎潔醉人的滿月。試問忠魂息何處,須將簾月換風霜,君不見,西子湖畔梅花盛,神州到處爭唱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青山有辛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忠昭日月,碧血丹心。翠柏蔥蔥,楊柳青青,清明季節頌忠魂,梅開季節唱永恒。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3

  歷史長河激流不息,多少人悄然消逝,唯有英雄風姿刺眼奪人。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 好一個悲壯的場面,這是岳飛遭奸臣秦檜的迫害臨死前的寫照。他明知自己將死于莫須有的罪名下,可是他鎮定自若的面對,只留下天理昭昭,天理昭昭。的絕句。壯懷激烈,莫等閑,臣子恨,何時滅。靖康恥,猶未雪。你只能抱有缺憾離開這個沒有希望的王朝去天堂看看奸臣單道的'國家如何的滅亡。

  八千里路塵與土傲骨以赴好一個毅然決然,當你得知國土正被無恥的北蠻子侵略,你不顧一切抱有收復失地,迎還二圣。決心去帶領岳家軍去實現遠大理想。你不懼怕北蠻子的威猛,你運籌帷幄,百戰不殆。最終收復了失地。你不計功名,對于一路上的艱辛,你無怨無悔。你的付出是宏大的。對國家的愛是真正無私的。此情,賽過月光皎潔;此愛,要比那初酒還濃烈。八方風雨云和月,保國土。未曾歇,掬一片丹心,朝天闕。 銀甲青衣,馬長嘯;萬里孤月照北虜,燎原何以為家;赤膽為國頭顱拋,鐵血火中燒;桴鼓沙場丹心照,而今國恥仍未雪;紅顏兩頰,粉紅笑嫣;心懷男兒志,巾幗英烈用血刻詩篇。 精忠報國,定當流芳百世。赤膽忠心,定當載入史冊!愿你刺眼的感動,讓人感慨萬分!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4

  岳飛,是我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堅決抗敵,要求收復失地的事跡,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崇敬。岳飛20歲投軍,因屢建戰功,在十幾年間由士兵升為負責一方軍事要務的將領。當時的情況是,貪婪的金兵不斷南侵,想要滅亡南宋,南宋皇帝趙構和朝廷中掌權的秦檜,各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在金兵猖狂進攻時,不得已也起用一些抗金將領抵擋。而當金兵敗退,出現恢復中原的大好時機時,又急急忙忙命令向前推進的軍隊班師,以便與金人議和。

  而岳飛的志向呢?正像他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擊敗金兵收復建康(今江蘇南京)后,在宜興張渚鎮五岳廟中所寫的一段題記:“······建康之役,一鼓敗虜,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迎二圣歸京闕,取故土上版圖·······余之愿也。”沒想到,這正犯了宋高宗和秦檜的忌諱。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5

  宋代文人筆下關于岳飛的記載很多,其真實性雖然有待考證,但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一代抗金名將對后世的巨大影響力。緣于認知水平和時代局限,有些記載雖然荒誕不經,但亦無損岳武穆英名,管中窺豹,走下神壇的岳飛也有平常人的.一面,其血肉豐滿的形象呼之欲出,這才是英雄和普羅大眾零距離的接觸,或許這樣的岳飛才更加真實可信。

  《宋稗類鈔》上說,岳飛本是韓琦家的佃戶,也就是韓府的雇工或者保安之類的,顯然韓琦對岳飛是比較照顧的,岳飛每見韓家子弟都恭恭敬敬的,必執禮以拜,吃水不忘挖井人,哪怕是此后執掌軍權,位居高位,仍然不改舊禮,可見岳飛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此事亦有岳飛之孫岳珂《鄂王行實編年》印證,宣和四年,有流賊張超率百余名烏合之眾圍攻韓琦府第,岳飛時在糴米,怒喝一聲,賊子安敢犯我地界?抄刀奮勇向前,后一箭射穿張超咽喉,流賊紛紛作鳥獸散,韓府得以保全。后來岳飛得以平反昭雪,謚號武穆,分封為鄂王,與韓琦曾孫韓侘胄“崇岳貶秦”,鼎力相助分不開。

  岳飛年青時,曾在長安道上偶遇一位相士,此人姓舒,鶴發童顏,仙風道骨,舒老頭眼見岳飛骨格清奇,長相迵異,主動上前攀談,言道,年輕人啊,看你相貌堂堂,日后必定當顯富貴,統帥大軍,建功立業,可惜最終會死于非命。岳飛大驚,細問究竟。老頭直言相告,哎,我認識你,你前世是猿精,猿長大壯碩后必定被害,你的功名富貴越顯赫,越會有人妒嫉和記恨。后來岳飛果然樹大招風,被奸臣和刻薄寡恩的高宗所害。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6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說起岳飛,腦海里響起的便是屠洪綱的這首《精忠報國》,提槍上戰場、浴血奮戰,即便兄弟手足埋骨他鄉,也動搖不了岳飛保家衛國、守土復開疆的決心,可惜時不待他,昏君奸臣誤國,忠直的岳飛即便身死,也不愿向這個多次迫害他的皇帝舉起反旗。

  岳飛,字鵬舉,南宋著名抗金將領。他的母親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平常婦人,在南宋山河震蕩、四處招兵之時,明白岳飛想從軍卻又不能的憂慮:老母年邁、妻兒力弱,在亂世中無以保全自己。積極勉勵岳飛投軍報國,含淚在兒子背上刺下了“盡忠報國”四個字(后世演變為精忠報國),這也成為岳飛終身遵奉的信條。

  岳飛一生征戰沙場,戰功無數,他收復建康、名揚洞庭、六郡歸宋、兩度北伐、挺進中原,是抗金的主戰派,可惜朝廷腐敗,皇帝割地賠錢主和,奸臣秦檜也主和,對主戰派多加打壓。

  當時完顏兀術以十萬大軍駐于朱仙鎮,負隅頑抗,岳家軍于尉氏縣駐營,并派五百前哨鐵騎軍前往朱仙鎮奇襲,僅憑借500鐵騎軍就打得金軍全軍潰敗奔逃。完顏兀術此時只有一個選擇,放棄開封,渡過黃河北逃。眼看十年來的抗金戰爭即將勝利,完顏也準備逃了,這時候卻有個朝廷的太學生進見完顏,說:“太子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且退矣!”兀術忙問:“岳少保以五百騎破吾精兵十萬,京師中外日夜望其來,何謂可守?”太學生說:“不然,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觀之,岳少保禍且不免,況欲成功乎?”

  短短的一段對話,卻將朝廷的形勢分析得清清楚楚,對岳飛的結局也一針見血地指了出來,連一個小小的`太學生都能看出來,可見當時的朝廷腐敗,司馬之心,人皆知之,但是這個太學生也是個可恨之人,與秦檜一丘之貉。在這之前,秦檜在朝中暗暗部署,將岳飛置于側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沒想到岳家軍勇猛非常,捷報都報上了朝廷了,秦檜串通張俊、楊沂中,策動并唆使諫官羅汝楫向高宗上疏,說:“兵微將少,民困國乏,岳某若深入,豈不危也。愿陛下降詔,且令班師。”

  接到班師詔的岳飛是極力反對的,眼看著完勝的戰局,就差再往前走一步,上書爭辯,但卻在準備追敵的時候,一天之內接到十二道用金子牌遞發的班師詔,十年之力,廢于一旦,無可奈何只能班師回朝,誰知剛走到一半路,就得到噩耗,完顏兀術回到開封,攻取了收復的河南地區,十年的戰果被敵人輕而易舉地奪取,還是朝廷主動送的,岳飛不由得發出“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的悲嘆。

  經此一打擊,岳飛的豪情壯志都沒了,多次請求告老還鄉,卻不被允許。完顏兀術久功南宋不下,于是準備議和,但前提是殺了岳飛,秦檜接到密信后就開始偽造證據誣陷岳飛謀反,對其嚴刑逼供,岳飛、張憲、岳云等拒絕屈招一字,岳飛甚至以絕食抗議。之后紹興和議達成,宋向金稱臣,但是岳飛始終沒被釋放,反而多加了許多莫須有的罪狀,堅決要置他與死地。當時的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認為岳飛無罪,與萬俟卨竭力爭議,結果被罷官。布衣劉允升上書為岳飛申冤,被下大理寺處死。已賦閑的韓世忠以岳飛入獄一事質問秦檜,秦檜回答:“岳飛岳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可憐一代忠臣,被“莫須有”的罪名給處死,時年39歲,公元1178年追贈謚號“武穆”。不知他已死去的老母,得知自己含淚刻下“盡忠報國”四字的兒子,不是死于沙場,而是死于這樣腐敗的朝廷時,是何心情……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7

  岳飛出身于一個農民家庭。祖上世世代代都在黃土地上勤懇耕作。父親岳和是個忠厚的莊稼人。他家省吃儉用,常常用節省的糧食幫助饑民度過荒年。鄰居有侵占岳家耕地的,岳和干脆割給他;有借錢不還的,也就不要了。這種忠厚治家的傳統直接影響了岳飛。傳說岳飛降生時,有一只像大雁一樣的大鳥飛鳴而過,所以父親為他起名叫鵬舉。岳飛沒滿月,黃河決口,母親姚氏抱著岳飛坐到一個大沙甕里,才幸免于難。

  岳飛小時候,家里很貧窮。母親含辛茹苦,親自教他讀書。沒有錢買紙筆,就用樹枝作筆,沙地作紙,在地上練習寫字。他寡言少語,但學習十分用功。尤其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崇拜諸葛孔明等濟世名臣。他小時還曾寫聯寄志:“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隊出郊圻。”表明他將來要像諸葛武侯那樣報效國家,拯救人民,建功立業。他曾游歷泰山,寫下“流水崇山懷作者,春蘭幽竹契風人”,寄托了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對名人志士的仰慕。

  岳飛不僅用功讀書,精心學習兵法,而且刻苦練習武藝。傳說中他生就一身神力,未成年就能拉開300斤的弓,8石的弩;向周同學習箭法,能左右開弓,箭無虛發。其實,岳飛這身武藝完全是練出來的。

  岳飛生活的時代,正是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的`時代。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岳飛決心練好武藝,保家衛國。他12歲那年,投到一位外號“搬不動”的老師門下。“搬不動”并不教他武藝,卻每天讓他手拿鎬镢、肩挑扁擔,在山下挖坑擔水栽樹。一連兩個多月,滿山遍坡全栽滿了樹。可“搬不動”還不說教習武藝的事。岳飛心想,我為報效國家,前來求師學武,不能光栽樹呀。“搬不動”看出岳飛的心事,笑笑說:“功夫志中來,志在耐中磨。”

  過了三個多月,樹栽完了,他幫師傅干雜活,師傅還是不提學武。岳飛掛念老母,提出回去看望老母,“搬不動”說:“要學武藝,功在苦中練;要想衛國,須先舍小家,哪有學不到武藝,就中途退卻的道理?”從此岳飛再也不提回家了。

  春節將臨,“搬不動”把岳飛叫來說:“你來到我這里共栽了三千六百棵樹,從明天早上開始,你去把這些小樹一棵棵挨個兒搖一搖,不準折斷一枝,不準漏掉一棵,太陽不出來,就得搖完。”從此,岳飛半夜就起床,打水掃地伺候好師傅就去搖樹。開始,累得腰酸腿疼,太陽出來,剛剛搖完。到第十天,離日出還有一個時辰,岳飛就搖完了,腰不酸,氣不喘。正好“搬不動”也來到了,他撫著岳飛的頭說:“鵬舉呀,俗話說,功夫,功夫,全在工夫。沒有工夫,哪有功夫!看來,你跟我一年,功夫學得差不多了,明天可以回你母親那里去了。”岳飛很奇怪,說:“師傅,你還沒教我武藝呢!”“搬不動”搖搖頭說:“武藝我不教,我只是教你一點武藝之外的功夫,有了這點根基,你學什么都不難了。”

  岳飛辭別了“搬不動”,回到家后又跟周同師傅學習箭法,后來果然練就一身絕技。

  宣和四年(1022),岳飛應募出征,母親在他背上用衣針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10年后,岳飛已經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元帥了。他在《滿江紅》一詞里寫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抒發了他不慕功名,不圖利祿,以身報國,只爭朝夕的精神。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8

  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人。南宋杰出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他精通韜略,也精于騎射,并長于詩詞、書法。他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他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一直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困苦,自強不息的精忠報國情懷。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以身作則體恤部屬,岳家軍有“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的軍紀。連金軍也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御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宋金時期,金滅遼、滅北宋占據中原,又頻繁發動南侵戰爭,所到之處燒殺淫擄,許多城市重鎮經金軍洗劫,幾成為空城。給國家、民族帶來巨大災難和痛苦。因此,抗擊金兵,收復中原,是時代的要求,也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宋史》稱岳飛“忠憤激烈,議論持正”,所言頗當。而趙構、秦檜、萬俟卨等人將永遠是千古之罪人。

  歷史上真實的岳飛:收入豐厚生活簡樸感情專一拒絕納妾

  民間流傳不少歷史人物的傳奇故事,許多是后世虛構的。但就岳飛而論,在《說岳全傳》和一些戲文中,雖然虛構事跡頗多,但對他的高風亮節其實反映得并不充分。

  岳飛有一句流傳近千年的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宋代社會,官場中充溢著崇文抑武的習氣,武將被指為粗人。武將能講出如此一針見血、言簡意賅的名言,已屬極為不易,更何況是身體力行。他擔任高官之后,收入自然頗高,卻一直維持著相當簡樸的生活。后妻李娃有一次穿絲織品,岳飛就一定要她更換為低檔的麻衣。他的私財收入是十分豐厚的,卻經常化私為公,以私財補貼軍用。有一次,以宅庫中的物品變賣,造成弓二千張。他遇害后抄家,家中根本沒有金玉珠寶,貴重物只有三千余匹麻布和絲絹,五千余斛米麥,顯然還是準備貼補軍用的。

  宋代的統治階層納妾是很平常的事。如抗金名將吳玠服用金石,酒色過度,咯血而死。韓世忠不僅納妾多人,還喜歡侮辱部將妻女,竟迫使猛將呼延通自殺。岳飛的前妻劉氏是在戰亂情況下,自動離家改嫁的.。他與后妻李娃廝守一生。有一次,吳玠屬官出差到岳飛軍營,對于岳家軍中別無姬妾、歌童、舞女等勸酒作陪,頗感驚訝。回去報告吳玠后,吳玠特別為岳飛送來一個四川名姝,并置辦許多金玉珠寶做妝奩,然卻被岳飛打發回去。

  岳飛根本不是戀棧的官迷,他幾次上奏,都表白了準備功成身退的心跡。“三十功名塵與土”的名句,正是表達他賤視官爵的心態。南宋的百姓對此有廣泛崇高的評價,說他“手握天戈能決勝,心輕人爵只尋幽”。

  岳飛有五個兒子,他死時僅三十九歲,卻已是抱兒弄孫的祖父了,長孫岳甫比幼子岳靄大一歲。因年齡關系,真正能隨他出入戰陣的就只有長子岳云,他對岳云的要求可說是超乎尋常嚴格,這應是與力圖矯正宋軍中的各種裙帶風式的腐敗有關。當岳云還是一名小軍士時,在訓練時不慎跌下馬來,就被岳飛嚴責一百軍棍。岳云年齡稍大,就成為一名十分驍勇的戰將。他的兵器不是像演義或戲曲中所說的,是一對鐵錘而是一對鐵錐槍,軍中稱他為“贏官人”,意為這個“官人”(官員的尊稱)總能打贏。他參加過多次重要的戰役,特別在著名的潁昌大戰中,打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全身創傷一百多處,對扭轉戰局起了重大作用。但岳飛在一般情況下,只報將士們的戰功,卻對岳云的戰功扣押不報,并且多次拒絕上級或皇帝為岳云加官。岳飛平時不準兒子們近酒,在學習的間隙,還讓他們參加農事,理由是“稼穡艱難,不可不知也”。

  岳飛強調“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他能很自然地說到做到,是令人佩服的。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9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宋代軍事家、戰略家,有關他的事跡,一直以來都被各大電視劇、電影以及文學作品所喜愛。我們平日里了解岳飛,多是從各大影視劇中,那些由明星飾演的角色而來,但是影視劇與歷史總是會有些出入,那么歷史上真正的岳飛,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岳飛是一個極為重視孝道之人。岳飛雖然痛恨金國對宋朝的侵略,仇恨金軍肆意殺害自己的無辜同胞,恨不得立時從戎抗金,但是他家中還有一個年邁的老母親,這成為他投軍的最大阻礙。不過好在岳母姚氏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女人,她極為贊成岳飛參軍,甚至在岳飛離家之時,在其背上刻上“盡忠報國”四字。而岳飛也一直遵從著自己母親的教誨,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國家征戰,盡管時常會受到阻礙。

  岳飛是一個很務實的人,在國家存亡之際,他不像其他官員追求奢侈的生活,一直都是粗茶淡飯。據說岳飛選擇妻子,就有這么一個要去,能與他同甘共苦。曾經有人見岳飛府上清凈,于是給他買了一個士族女子貼身伺候。岳飛那個時候,家里并沒有女人,若是他收下也并無不妥。但是他卻見也未見那女子,只讓人告訴她,他家里從來都是穿粗布麻衣,吃咸菜糙米,要是不能接受,可以直接離開。那女子只是吃吃的笑,最后他派人將那女子給送了回去。

  還有一次,他看見自己的妻子穿著綢緞做的衣服,便對妻子說如今皇后與眾王妃在北方過著艱苦的生活,你既然與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這么好的衣服了。

  岳飛自己過著艱苦的生活,但是卻不妨礙他對自己的屬下大方,史書記載:“樂施踈財,不殖資產,不計生事有無。所得錫賚,率以激犒將士,兵食不給,則資糧于私廩。”由此可以看出,岳飛是一個為戰士著想的好將領。

  岳飛是一個軍事天賦極高的人,當然這種軍事才能不是憑空而來,而是理論加實踐的.演變。岳飛自幼聰慧,且負有氣節,別的小孩若是讀書,定是讀些儒家經典,畢竟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但是岳飛偏偏不是,他自小就對兵書充滿興趣,少時喜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

  岳飛是一個極為勇猛的將領,他最開始跟著周同習武,后又拜陳廣為師,武功極高,精通各種武器,一把長槍使得風起云涌,武藝“一縣無敵”。而且他天生神力,不到二十歲就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岳飛參軍,最開始就是靠自己的勇猛才一步步累積軍功,直到后來坐上高位的。

  岳飛不進武藝高強,軍事才能極深,并且還富有文采,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想必他的一首《滿江紅》大家都極為熟悉。然而他所作詩詞,絕不止《滿江紅》一首。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10

  岳飛出生于相州湯陰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為他出生的時候有一只像鵠的大鳥飛鳴室上,因此他的父母為其取名飛,字鵬舉。岳飛自幼聰慧,雖沉默寡言,但是卻常負氣節,小的時候喜歡讀一些兵書謀略,如《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

  岳飛曾拜師周同,學習騎射,周同去世之后,又拜陳廣為師,學習刀槍之法,武藝“一縣無敵”。據說岳飛不僅武功極高,而且天生神力,不到二十歲就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時人為奇。

  北宋末年,宋朝與金國之間的斗爭越發激烈,兩國之間的戰斗常常以宋朝割地求和告終。宋代包括皇帝在內,大多數的士大夫階層都求和不求戰,以至于前方的將領浴血奮戰,后方的'文臣都在想著怎么與敵國求和。岳飛自幼負有氣節,年長之后,毅然決然的投軍抗金。

  岳飛三次投戎,第一次父親岳和病故,宋飛離開軍隊。后來家鄉發水災,岳家生計艱難,岳飛為了謀生,再次參軍。第三次從平定軍突圍回到家鄉的岳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意欲投軍,可是老母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讓岳飛很是躊躇不決。后來岳飛的母親知道兒子的想法后,極力勉勵他從戎報國,并且在岳飛離家之前,在其背上刺字“盡忠報國”,以作勉勵。

  岳飛第三次從軍之后,便開始隨軍參戰,在各個大戰中,表現優秀,軍功顯著,官職也因此一升再升,到了后來還組建了一支戰斗力極強,軍紀極高的優秀軍隊——岳家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公元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與以前一樣,后方又出現了反對的聲音。以宋高宗、秦檜為首的一干人等,不愿再大動干戈,一心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只能被迫班師回朝。

  大勝而歸,本應接受賞賜的岳飛,最后得來的卻只有一個莫須有的“謀反”罪名,最后在宋金議和過程中,與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這個千古奇冤,一直到宋孝宗時期才被平凡,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11

  一身盔甲,讓所有對手聞風喪膽;一個人,讓雄兵百成的敵人潰不成軍。

  走近你,岳飛,讓我感受到英雄精神;走近你,岳飛,讓我感到深深的悲劇。“滿江紅”的雄心壯志,你帶領岳家軍,一路前進,必須恢復中原所有的失地。但被背后的陰謀殺死了,雖然你只活了39個春秋,但你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里。

  在你英雄般的背上,背著媽媽用針在你皮膚上針見血刺的指示,“忠實報國!你傳奇般的身影,從校場到千軍萬馬的戰場,詮釋著你背上的信念,永不在你心中消失。你在戰場上戰斗了十多年,卻被奸臣的陰謀拿下,手上的銬子,腳上的鐐銬,把你囚禁起來。在奸臣的腳下,你的斗志豪情被無情踐踏。你背上的“忠實報國”,也在屠刀落下而灰飛煙。噴出的鮮血染紅了天空,黃河咆哮著,你英雄的身體慢慢倒下,奸臣們發出了可恨的奸笑……

  你滾燙的座右銘,突然變成了墓志銘,你“忠于國家”的四個字,已經成為歷史的殘酷……

  岳飛,你是一個傳奇人物,也是一個值得稱贊的民族英雄,你的成就將永遠受到人們的贊揚!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12

  《宋史本傳》,書云:“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注意,這里是“盡忠報國”,而非“精忠報國”!雖然意思差不多,卻依然有一字之差,但“盡”比“精”讓人感覺更徹底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廣為流傳,但卻沒有歷史根據!

  (1)宋朝的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

  (2)岳飛的曾孫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編》也沒有記錄;

  (3)《宋史本傳》中,也沒有說是岳母刺字!

  關于岳飛背后這四個字,有一些歷史沿革!實際上,在明朝中期之前,岳飛故事流傳并不廣泛,至明代中葉,岳飛的故事才開始廣為流傳。

  第一,明朝成化年間,無名氏創作了一本《精忠記》!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岳飛背上刺有“赤心救國”字樣。

  第二,1552年,熊大木的`《武穆精忠傳》中,提到岳飛見鄉民為了生活,聚嘯山林,為自勉和勉人,于是岳飛請人在背上深刺“盡忠報國”四字。

  第三,明朝末年,由李梅草創,馮夢龍改定的《精忠旗傳奇》中提及,史書上有言,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大字,是岳飛命令手下大將張憲所刺!

  第四,清乾隆年間,杭州錢彩評《精忠說岳》中,提及“結義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訓子”,刺的是“精忠報國”四個字!或許,岳母刺字更感人吧,故流傳至今!換句話說,岳飛最感人“岳母刺字”的事跡,卻是清朝人偽造,此前并不存在,但至今大家仍深信不疑!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 13

  岳飛小時候家里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地上教他寫字,還鼓勵他好好兒鍛煉身體。岳飛勤奮好學,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

  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岳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每次作戰時,岳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立了不少功勞,名聲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岳飛還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岳家軍”的士兵都嚴格遵守紀律,寧可自己忍受饑餓,也不敢打擾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們天一亮就起來,為主人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后才離去。“岳家軍”的士氣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在一次岳家軍與金軍的戰役中,當岳家軍追到距金兵大本營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山時,皇帝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秦檜還誣告岳飛謀反,將他關入監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

  岳飛死時只有三十九歲。他一生謹記母親的教誨,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沒有忘記母親“精忠報國”四個字。

【革命烈士岳飛的英雄事跡】相關文章:

岳飛的英雄事跡04-23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精選40則)04-08

中國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簡短(精選11篇)04-16

贊美革命烈士的句子01-04

紀念革命烈士的話03-20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作文04-03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作文03-14

關于緬懷革命烈士的寄語大全10-16

走進革命烈士陵園作文02-2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中文字幕对白国产 |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 在线天天看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