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要用到事跡的情況還是蠻多的,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舍身取義的英雄人物簡介其事跡,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舍身取義的英雄人物簡介其事跡1
中華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歷史上出現了多少舍生取義,堅良死節的忠臣?他們為著追求光和熱,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東漢末年一位名叫吉平的名醫,忠于漢室,與漢國舅董承等人共謀誅曹。他打算在為曹操送藥時下毒,卻不慎泄漏了天機。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滿階,仍只是痛罵曹賊,直至撞階而死。
南宋末年,在蒙古軍隊的打擊下,面臨著亡國的'威脅,文天祥毅然肩負者抗元的重任,號召四方的豪杰,下定決心抗元到底。但由于勢單力薄,被元軍俘獲。他面對敵人的高官厚祿的勸降,仍不為所動,只求亦死而不求茍生。
顯然,文天祥也是一位典型的愛國主義英雄。他死后,留下了許多愛國詩文,其中《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在獄中所作的《正氣歌》以及死后從其衣帶中發現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都已成為氣壯山河的絕唱,成為民族精神的瑰寶。而文天祥也成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項羽為有愧于山東父老自刎于烏江之畔。
嵇康為義決然與山巨源絕交。
蘇軾被扣于匈奴后,寧死不屈。
屈原看楚國大好河山被吞噬,失望跳入江中。
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
這就是“舍生取義”!
為了義,“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為了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而現在,在和平的年代里,“義”并不代表舍棄生命,而是正義的替身,是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新時代一顆璀璨的明珠。
讓正義在我們身邊永垂不朽!
舍身取義的英雄人物簡介其事跡2
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隨著轉動了千年的歷史車輪,便沉淀出了愛國文化。歲月讓愛國文化催出了醇香,我不禁陶醉其中。
毛主席曾經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就寄托在你們身上!”每當憶起這番話,內心便是止不住的熱血沸騰。心中也暗下決心,決不能辜負了一代領袖對我們后輩的期望。我們正屬于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階段,為何不去開拓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那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吧,為了祖國,為了自己的未來!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吧!
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愛國主義”毫無疑問成為了我們中學生做人的基準,愛國、一個多么神圣而又莊嚴的“舉動”,事實證明:一切有崇高理想的人視愛國為第一任精神支柱,誠然,因為他們知道國家的是與自己的前途緊密相連、休戚相關的。唇亡齒寒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霍去病“不滅匈奴不為家”,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乃廣為傳揚之佳話,秦檜賣國求榮,吳三桂引兵入清,則遭萬世之唾罵。遵循客觀規律,人們自是尊敬“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痛恨奴顏婢膝的賣國之輩。如果讓你選,你會怎么選呢?相信你不會傻到去做個遺臭萬年的“害蟲”吧!
雖然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每件事當中體現。我們要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自信自強,無私無畏。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愛國就是救災官兵救人時的奮不顧身,就是志愿者在災區的一個眼神,一處幫助,就是全國億萬群眾捐款捐物的熱情。在奧運會舉辦之際,愛國就是運動健兒在競技場上的
奮勇拼搏,就是志愿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國民不亂丟垃圾,文明現看比賽的行為……
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成為世界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舍身取義的英雄人物簡介其事跡】相關文章:
最美護士事跡簡介10-24
事跡簡介(通用15篇)10-26
英雄人物的事跡作文匯總六篇02-27
感動校園人物事跡簡介11-13
優秀少先隊員事跡簡介04-29
英雄人物的事跡作文集合7篇03-08
文明之星簡介事跡材料范文01-30
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簡介最新12-09
三好學生事跡簡介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