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跡材料的經歷,對事跡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跡材料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事跡材料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 篇1
一、打破身份界線 形成團隊優勢
創建學習型組織,首先要以人為本,抓好隊伍建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作為國有壽險企業的一個基層公司,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打破傳統的用人機制,打破身份界線,著眼事業發展的大局,樹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理念,不拘一格用人才,讓一批有管理團隊能力的員工脫穎而出,充分發揮其潛能,給他們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
法庫全縣有19個鄉(鎮)、225個行政村,總戶數12.38萬戶,總人口4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占86.5%,XX年gdp34億元。從1999年至XX年,連續四年遭遇旱災,大部分農作物絕收,縣財政收入最少時僅為4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是遼西北貧困縣之一。面對這一情況,要抓好營銷隊伍建設,大力發展個人壽險業務,就要比別的地區多付出,多動腦,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公司股份制改革前,由于歷史形成的計劃體制和用工制度,員工被分為正式工、臨時工,工資福利和各種待遇差別很大,營銷員地位低,沒有歸屬感。XX年,黨支部、經理室根據省、市公司關于股份制改造工作的具體部署,實現直、營銷并軌,建立了團隊營銷一體化的銷售體制,打破了身份界限,強化了全體員工的團隊意識,形成了更強的團隊競爭優勢。
二、人本主義關懷 夯實團隊基礎
奉獻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對內涵價值的美好追求,也是團隊凝聚力的基礎。奉獻看似付出,其實奉獻也是雙向辯證的。經理室一班人視營銷人員為兄弟姐妹,營銷人員把支公司當成溫磬的家,公司上下興起了助人為樂、愛司如家、無私奉獻的新風尚。
幾年來,經理室成員堅持每天早晨七點站在公司門口迎接營銷人員上班,大家一踏進公司大門,領導一句“早晨好”誠懇熱情的問候,溫暖了心田,大家都從每天的“迎來送往”中受到激勵和鼓舞。連續4個春節,經理室主要成員都堅持在大年初一到營銷人員家里拜年,每個春節都走訪60戶以上,噓寒問暖,送去公司的祝福和問候,同時,征求大家對公司發展和營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營銷人員展業奔波,中午來不及回家吃飯,經理室在公司開辦了食堂,全年的各種培訓都為營銷人員免費提供午餐。營銷職場面積緊張,經理室把35平米的辦公室騰出一半(一個房間)做休息室,讓大家歇歇腳,喘口氣。細心的舉動,顯示出濃濃的情意。
營銷人員面對的不僅是市場的壓力,還有親屬鄰里形成的環境氛圍,親人的支持和鼓勵至關重要。為讓大家感到這份工作既光榮又賺錢,經理室和工會連續三年召開圣誕節晚會,組織聯歡活動,營造歡樂喜慶的`氛圍。不僅讓營銷人員參加,還把他們的家屬請來一起聯歡,場面非常熱鬧。家人的認同和鼎力幫助,使支公司的親和力更增強了,營銷人員的干勁更足了。“良禽擇木而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情投入,使公司形成了濃郁的人情味和親和力,不少人拒絕了外單位的高薪聘請,甘心為壽險事業奉獻終生。營銷人員歸宿感的進一步增強,使公司這支團隊的基礎更加夯實。
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 篇2
堅持以培訓為先導,以教研活動為動力,以教學行動研究為突破,深化教學改革。膠州一中政治組共有18名教師,其中12名女教師。在校黨支部和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協作,拼搏進取,扎實工作,不斷創新,充分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為學校成績的取得和學生的個性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多次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贊譽。
1、重協作,團結友愛成奇葩。
政治組12名女教師年齡差距較大,愛好各異,學歷層次專業不一,但我們有一顆共同的心——對學生和本職工作的責任心,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把課上好,創一流成績,有一件能戰斗的法寶——相互之間的理解、寬容和支持,有一股勁——不甘落后,爭一流。 XX,我組全體女同志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各類教學競賽活動,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在互相切磋中提高教學水平,積極參加各種講座、研討會、優質課比賽等活動提高工作能力;積極參加運動會、歌詠會、健身賽、慈善捐助等展現我們良好的精神風貌,打造了良好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為我組的各項工作注入了不竭的動力,使我們的各項工作都處于領先地位。
2、爭一流,百花齊放,異彩紛呈。
政治組教研組長和三個級部的備課組長均由女教師擔任,12名女教師分別擔任在高中三個級部的不同崗位,均擔任幾個班的課,有的還兼任班主任,有的兼任教研組長或備課組長,有的兼任學校的其他工作,多數女教師還承擔著繁重的家庭負擔,但他們卻義無反顧地拋開個人的利益,全身心地投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描繪了各自工作中的諸多亮點。如:劉欣老師是一名軍嫂,兩地分居的生活并沒有影響她的`工作,作為青年教師的她有激情,有干勁,擔任兩個班的教學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工作,成績突出,獲得一致好評,所寫論文《綜合探究誤區提醒》在國家級《中學思想教學參考》刊物上發表。李克娟老師精心研究教材教法,積極進行課堂模式的改革,所上的習題講評課在全市進行了推廣。教學經驗總結《中學時事政治教學》發表并獲獎。
3、愛學生,春風化雨育新苗。
“關注學生學習,更關注學生生存;關注學生能力培養,更關注學生和諧發展。”這是我們政治組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貫徹的教學理念,特別是我組女教師,面對面孔各異的學生,更多地釋放出天然的母愛,在“以德立教,愛生敬業”上做出了許多令人稱頌的事跡。如:劉艷君老師擔任班主任工作,耐心細致地關心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生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她經常在課余時間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進行心理疏導。并獲得了“膠州市優秀班主任”的榮譽稱號。高三備課組長蘭云玲老師做學生工作中認真、仔細,所建立的“一生一冊”受到學校和教研室領導的好評,通過幫扶,學生的政治成績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4、創佳績,桃李滿園笑春風。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正是由于我們政治組女同志的這種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多年來始終如一,刻苦鉆研,勤奮工作,大膽創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異成績。我組12名教師近幾年來舉行了多次膠州市公開課,有5人舉行了青島市公開課,羅美玲、姜波、徐立風老師參加青島市的優質課比賽并獲獎,多次舉行膠州市公開課,青島市公開課,兩次獲膠州市教學能手榮譽稱號。姜波老師被聘為“青島市高考研究小組成員”,被在青島市高考研討會上作了《復習課課型的研究和在研究》的交流;青年教師劉欣在xx年青島市高考總結會上成功地舉行了青島市示范課,得到與會者的一致好評;在我組女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政治成績在歷次統考、高考中成績突出,連續5年名列全市第一。
政治組這個團結向上,和諧進取的團隊正在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斗志,努力拼搏,奮發圖強,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勁,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進。
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 篇3
從1月25日至今,他連續作戰多個日夜,沒有停下片刻工作的腳步,在防控新冠肺炎的戰場上,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應急管理防控戰線參加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不斷擦亮著忠誠衛士的名片。
新年的歡慶剛剛開始,他接到了單位的通知,有急事需要返崗。年初一14點20分,他匆匆趕到單位,再過1小時,市里要開一個緊急會議,市應急管理局需要準備疫情防控工作匯報,擬稿、領導核稿緊張完成。之后,各項工作任務相繼而至,一干就是20多天。
不管在哪里工作,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1998年參加工作,199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有著21年黨齡的他,之前一直在烏拉特中旗工作,此時距他調入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不到兩個月。2003年非典那一年,他被評為全旗先進工作者。今年防控新冠肺炎同樣是參與者。一路行來,他在每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像鏍絲釘一樣,聽從組織召喚,踐行初心使命。現在成為一名應急管理干部,他更沒有缺席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履職盡責用行動去體現。疫情防控在緊張推進中,市應急管理局各項防控工作也在局黨組的有力領導下迅速鋪開,他和辦公室、各科室的同志們一道,草擬完善應急值守方案、規程,制定由市應急管理局牽頭的.應對疫情有關突發情況預案、轉移安置方案、突發情況處置流程,制定機關防控工作方案、發出捐贈倡議等等,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為防控處置提供遵循;單位安排他承擔市指揮部下設的應急處置組聯絡員任務,他第一時間完成工作對接,積極參與多部門參加的合成演練預案編制、防護用品配發、工作機制建立、每日進行備勤調度上報;統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應急管理宣傳引導,將30多件疫情防控知識、應急管理和安全工作信息等通過局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近20件專題信息被市政府網、黨建網、日報晚報等平臺和媒介采納,讓更多的人在防疫中講安全重安全,了解應急管理。他在防控工作中還主動參加了黨員突擊隊,10多次和同志們到一線了解企業防控和生產狀況、到社區慰問堵卡值守人員,參加社區防控輪守值班。他說,一線的人員都在拼力拼命,我們在幕后更應該多做一些。
升入高中的女兒假期學習很緊張,多想有空讓爸爸陪一陪,但是知道爸爸又開始忙了,從他上班那天起就住到了相鄰小區的姑姑家。他不僅顧不上輔導孩子的學習,連打一個電話都是匆匆掛斷。女兒在電話中貌似責備卻包含關心的問他“爸爸,你到哪兒工作都那么忙嗎......”,他笑笑不答,但內心更多的是一份愧疚。因為他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光平時要努力工作,更要在急難險重的環境中迎接挑戰,接受考驗。
【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7-13
統計先進集體事跡材料11-11
學校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7-27
德育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6-05
先進集體申報事跡材料09-23
普法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6-23
先進集體事跡材料[優選]02-04
學校先進集體事跡材料(優秀)07-27
學校巾幗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