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事跡材料>好婆婆事跡材料
好婆婆事跡材料
更新時間:2024-08-09 12:51:32
  • 相關推薦
(熱門)好婆婆事跡材料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擬起事跡材料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好婆婆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婆婆事跡材料1

  xxx,1963年出生,漢族,初中文化。說起婆婆xxx,認識她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對其表示稱贊。自從兒子結婚以來,婆媳關系相處融洽,成為公認的好婆婆,學習的好模范。她是一位普通而又善良的'婦女,她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即平凡又偉大,無不體現出中華兒女的光輝形象。

  自從兒子結婚后,做飯洗衣,帶孩子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事無巨細,她身上卻具有著家庭婦女的純樸與善良,她不但用自己的勤勞和耐心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和睦溫暖的家庭氣氛,而且鄰里關系也處理得很好。

  人們常說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同樣很難。但xxx卻認為,做個好婆婆并不難,只要不把兒媳當外人,用心疼愛,真心包容,家庭才會和諧美滿。

好婆婆事跡材料2

  她是一個通情達理、持家有道、保護晚輩、團結鄰里、婆媳關系相處融洽、鄰里公認的好婆婆。她有著傳統婦女的純樸和藹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溫馨的氣氛。

  她平常很注重節儉,從不白費一點糧食,也深知掙錢不容易,從不亂花一分錢,不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也要這樣做。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體諒,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商量,共同解決,平凡的點點滴滴卻無不展現一個好婆婆的形象。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兒媳忘了帶雨具,她冒著雨趟著水去給兒媳送傘,她當時雖然打著傘,但全身還是被雨水打透,當時兒媳正站在單位門口徘徊著怎么回家,忽然看到一個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過來,她趕快上前說:媽下這么大的雨你怎么來了?她看到兒媳的第一句話是雨下這么大怎么在門口呢?趕快把傘遞給了兒媳。每當想起這件事,兒媳都覺得很感動,說婆婆就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的對她。

  還有一天晚上,兒媳突患重感冒,發高燒,作為老人,她著實不放心,當時兒子剛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樓找的車,把兒媳送到醫院,并連夜輸上液。在兒媳生病的日子里,雖說自己還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腦梗等病。但27她還是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媳婦身邊,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兒媳很快康復了。每當提起這事,兒媳老覺的過意不去,說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么多心,受了這么多累。xx卻說,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更何況兒媳也是她的孩子,有著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起碼的做人做長輩的道德標準。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事實證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報。兒媳對她們也很孝順,通情達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服裝。特別是她有個頭痛感冒,不愿動彈的時候,孩子們都嚇的不得了,催她去醫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想這些,心里覺的挺踏實。

  人們常說做個好婆婆難,但是她卻認為做個好婆婆不難,只要不把兒媳當外人,用心疼愛,真心包容,家庭就會和諧美滿,兒子和兒媳剛從外地回來的時候,她鼓舞和支持他們,家里的活都承當下來,讓他們用心學習,用兒媳的話說:只因婆婆當初的鼓舞和支持才有他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兒子兒媳偶然發生矛盾了,她從不偏袒兒子,等雙方心平氣和后,再問原因,談心、解疙瘩。她總說,媳婦雖說不是親骨肉,但她是背井離鄉來到這里要和兒子過一輩子的人,就應當自己的女兒去處。

  她還常說,媳婦邁進咱家的門就是咱家的人,她說,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趁現在自己還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不要耽擱他們的日子,街坊都說xx是個好婆婆,在兒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個好榜樣。

好婆婆事跡材料3

  她身材瘦弱,人們卻說她有山一般的脊梁;她目光如水,人們卻說她有海一般的胸懷;她年近古稀,人們卻說她心燦如蓮。她就是通化鎮通化三村村民小芳。

  小芳今年已經63歲。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

  有人說小芳是菩薩心腸,她卻說,菩薩那是千刀萬刀刻出來的。小芳這尊菩薩確實是歷盡千難萬苦雕成的。43年前,20歲的小芳來到了蘇家,從此便開始了忙忙碌碌的一生。蘇家當時一家7口人,公公常年在外,婆婆疾病纏身,兩個小姑子、一個小叔子尚且年幼。全家上上下下全靠小芳一人操持。四十三年間,她用自己的至純至孝侍奉著公婆;四十三年間,她用自己的至善至美疼愛著小姑;四十三年間,她用自己的至真至柔養育著小叔。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婆安享晚年,小姑子風光出嫁,小叔子成家立業。現如今,兩個兒子也已頂門立戶,鄰里們都說,張媽媽操勞了一輩子,終于可以歇息了。可是,閑不住的張媽媽呦,自兒子結婚以來,由于兒子媳婦常年在外務工,全家10口人,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小芳操持。大家難當,盡管小芳識不了幾個字,她的身上卻具有家庭農婦的純樸,她用自己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都說找個好婆婆難,找一個既善良又純樸的婆婆難上加難,但在小芳的眼里,做個好婆婆并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媳婦、孫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在心上。

  人們常說,婆婆和兒媳關系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鐺鐺響,不鬧動靜的。但是她覺的,這個事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咱真心實意待兒媳,當親閨女待,就沒有處不好的。比如象她家,兩個兒子和兒媳婦都在外打工,家里四個孫子孫女,地里的農活都是小芳一人在操持。有人問她這樣護著兒媳,什么擔子都往自己肩上扛,苦不苦。她卻常說:媳婦邁進門,就是咱家的人,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乘現在自己還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不要耽誤他們的日子。

  家里的孫兒輩都是小芳一手帶大的。鄰里經常會逗逗孩子們:“你們是和爸爸親,還是和媽媽親?”孩子們總是稚氣的回答:“都不親,和奶奶親。”聽到這話小芳總是一陣欣慰一陣心酸。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有了回報,心酸的卻是為這些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大孫子鑫鑫今年17歲了,現在在運城上學,但每次放假總要吵著回來看奶奶。

  20xx年兒媳生育小孫子時,凌晨四點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難忍,她知道兒媳是要分娩了。情況緊急,她深夜里找車載著她們去了醫院。產后她也一直陪同兒媳在醫院,她把照顧兒媳的重任毫無怨言得承擔了起來,每天扶著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飯、倒尿,同時她還得照顧孫女。每當提起這事,兒媳老覺的過意不去,說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么多心,受了這么多累,就是自己的親娘,也很難做到。小芳說,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更何況兒媳也是她的孩子,有著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起碼的做人做長輩的'道德標準。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事實證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報。兒媳婦對她們很孝順,通情達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服裝。特別是她有個頭痛感冒,不愿動彈的時候,孩子們嚇的不得了催她去醫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想這些,心里覺的挺踏實。

  村里的婦女們聚在一起常說,沒有小芳,就沒有婆媳關系這么融洽的好風氣。在兒媳的嘴里卻是:沒有婆婆的以身示范和對我的影響,就沒有我們這么和睦的一家子。

好婆婆事跡材料4

  xxx,一個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團結鄰里,鄰里公認的好婆婆。她待兒媳如女兒,寵兒媳如孩子,用心疼愛,真心包容,任勞任怨幫忙帶孫子,接送上下學,讓兒女省心放心。暖心的點滴,為下班晚的兒媳留好飯菜,在她一進門就忙乎熱飯;感動的瞬間,隨口的一句“想吃您包的餃子了”,“餃子給你包好了,凍在冰箱了,記得吃”,簡短的語音留言,平凡的`點點滴滴中無不展現一個好婆婆的形象。初見之歡,久處不累。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如何做一個好婆婆,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只為一家人和和睦睦、團團圓圓。

好婆婆事跡材料5

  王xx,70歲,是xx市xx區xx社區一名普通家庭婦女,也是一名老黨員,她有一個三代同堂的8口之家,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兩個孫女。她家住白沙路241號大院,鄰居們都稱贊王xx是一個通情達理、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婆媳關系相處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則,孝順老人

  王xx是一位好母親,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為先,注重傳統美德的教育,特別是孝敬老人。因王xx的父親將近90歲,摔斷腳2年,生活有極大的困難,王xx和家人一同將老人接到身邊照顧。她每天給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營養又好吃的飯菜。天天幫老人梳頭洗臉,一絲不茍的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們受她的影響,兒子每周堅持給外公洗澡,兒媳給外公剪指甲,從不間斷。事實證明她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兒子兒媳對她們也很孝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服裝。特別是她有個頭痛感冒,不愿動彈的時候,孩子們都嚇的不得了,催她去醫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起這些,真讓人羨慕。

  二、從生活點滴,關心子女

  王xx她平時很節約,從不浪費一點糧食,也深知掙錢不容易,從不亂花一分錢,不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也要這樣做。平時兒子兒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準備一日三餐,接孫女上學放學,洗衣疊被,任勞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兒媳忘了帶雨具,她冒著雨趟著水去給兒媳送傘,她當時雖然打著傘,但全身還是被雨水打透,當時兒媳正站在單位門口徘徊著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個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過來,她趕快上前說:媽下這么大的雨你怎么來了?她看到兒媳的第一句話是雨下這么大怎么在門口呢?趕快把傘遞給了兒媳。每當想起這件事,兒媳都覺得很感動,說婆婆就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的對她。還有一天晚上,兒媳突患重感冒,發高燒,作為老人,她著實不放心,當時兒子剛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樓找的車,把兒媳送到醫院,并連夜輸上液。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兒媳很快康復了。每當提起這事,兒媳老覺的過意不去,說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么多心,受了這么多累。王xx卻說,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達理,化解矛盾

  人們常說,世上的關系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系,但王xx卻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于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么竅門時,她說:“人和人之間哪會有什么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著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盡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平時相處,她嚴格要求兒子,寬容對待兒媳。每次兒子

  和媳婦吵架,她總是埋怨兒子,支持媳婦。有時兒子兒媳吵架,媳婦情緒激動,朝她發脾氣,她不針鋒相對,而是笑咪咪地聽完媳婦的意見,然后找適當的時機與媳婦溝通。前些年大兒子和大兒媳都同時下崗,所以住房比較緊張。卻沒有向社區提出半點要求,也沒有給政府添半點麻煩,而是鼓勵兒子兒媳要堅強面對生活的坎,不要氣餒,不要放棄,并支持他們利用在部隊學的技術優勢,自己創業開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館,經過全家人一起努力,現在已擴大業務量,同時還招用了兩名下崗人員,經濟收入增加了,生活xx提高了。

  姚水珍是南張鄉范村人,今年48歲。自兒子結婚3年來,婆媳關系相處融洽,成為村里公認的好婆婆。

  好婆婆年輕的時候必然是一個好媳婦,姚水珍從南張鄉孫莊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經27年了,這27年來她丈夫從未吵過假,沒有鬧過大的`別扭,夫妻之間舉案齊眉,遠近聞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間也和睦融洽,同時她也是個好母親,丈夫平時上班忙,總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晉中師專進修的兩年里,她一個人拉扯著一對兒女,劈柴,跳水,做飯,耕種,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顧完小的照顧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個好媳婦,好母親應盡的職責。

  好媳婦到老了終究會是個好婆婆,女兒出嫁,兒子結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難當,盡管她只有小學畢業,她的身上卻具有家庭農婦的純樸,她用自己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婆婆好不好還得是親家和兒媳婦說了算。她的親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說嫁閨女其實是挑婆婆,婆婆好相處,閨女嫁過去就不會受委屈,就會有享不完的福。而對兒媳婦袁國娟來說,姚水珍就是這樣一個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

  好婆婆,她說當初選擇嫁過來,跟姚水珍的好媳婦名聲有很大關系,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三年多來,姚水珍一直像對待親閨女一樣對待她,甚至是比親閨女還親:她是個教師,平時很忙,但是不論什么時候吃飯,婆婆做好的飯菜永遠是熱的,無論什么時候穿衣,家里的衣服總是洗的干干凈凈的;盡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過節,她總是多多少少要給兒媳婦塞點零花錢,還總是說:你們的是你們的,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點心意,你嫁到咱家里來,婆婆和公公希望你們能百年好合,不會讓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懷孕期間,婆婆對待她呵護備注,什么活都不讓干,做飯的時候總是問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飯……兒子出生后,婆婆又一個人承擔起照看孫子的責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兒子現在2歲了,活潑可愛,健健康康,還是婆婆一個人照看著,兒子和奶奶也特別的親,她覺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說好婆婆難做,但在姚水珍的眼里,做個好婆婆并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媳婦、孫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在心上。她認為婆媳之間如果相處融洽,自己的兒子那就會少很多的煩惱,她還說,都是有閨女的人,辛苦二十幾年將閨女拉扯大,嫁到別人家,誰不指望閨女能碰到個好婆婆啊,將心比心,我能不對兒媳婦好嗎?況且我和老伴不能動彈了還指望兒媳婦照顧呢,等將來我和老伴入了土,兒子就要靠兒媳婦照顧下半輩子了,對兒媳婦親,其實是對兒子好啊……這是多么質樸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婦,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婦,是兒子眼里的好媽媽,更是兒媳婦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

好婆婆事跡材料6

  xxx,78歲了,從1986年起,就擔任xxx縣xxx社區一組組長,是“大當家”。“大家難當”,xxx總能積極組織本組居民參加社區各項活動。在自己的小家,xxx也是個令人信服的家長。

  xxx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們先后成家后,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家庭關系十分融洽,兩個媳婦之間從沒有紅過臉,吵過嘴。她們之間互敬互愛,相互關懷,婆媳關系處得勝似親娘。她常說:“媳婦雖說是外姓人,但她是陪兒子過一輩子的人,既然跟兒子結成夫妻,就跟親閨女一樣的。”在生活中,她總是身為長輩,率先垂范,無微不至地照顧兒媳,特別是兒媳在工作忙的'時候外,總是想方設法的默默支持她們,遇到困難鼓勵她們。

  xxx的鄰里關系也處理得很好。她經常對兒媳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家有困難,她就會主動地伸一把手幫助。她家樓下有家鄰居家里條件不好,生活拮據,孩子上學時經常無人做飯,她便經常讓孩子去她家吃上一口熱飯菜。她們組上居民袁正秀曾參加邪教組織,她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進行幫教工作,記寫幫教日記,出現疑難復雜問題及時向社區領導匯報,共同協商妥當解決,生活上我也處處關心她,經常組織鄰居到她家探望,陪她打撲克、聊天解悶,幫她打掃衛生做飯等。讓她享受社區溫暖、鄰里關懷,后來袁正秀回歸了正常生活,安居樂業。

  多年來,她的家庭成員都盡心盡力支持她的工作,在人口普查和經濟普查,她總是不辭辛苦,到每家每戶、門店、機關單位摸清底子,特別是對下崗人員、殘疾人、孤寡老人的基本情況都了解于心,就連每家的寵物、植物都登記入冊。由于很多家庭白天工作屋里沒人,晚上才有人,她的兒媳利用休息時間每晚陪著她樓上樓下,挨家挨戶的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詳細登記每戶生產狀況。每逢節假日,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用自己獨特的、質樸的家庭婦女的魅力,感染、號召著鄰里、朋友們。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xxx家也先后被評為“xxx縣和諧家庭示范戶”“五好家庭”“幸福老人”等光榮稱號,贏得了居民的廣泛贊譽。

好婆婆事跡材料7

  xxx,xxx鎮xxx村二組一位普通家庭婦女,生活在一個平凡的八口之家。在外人眼中她是一個通情達理、團結鄰里的好村民,在家人眼中她是一個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婆媳關系相處融洽的好媳婦、好婆婆。

  由于自己從小生活條件艱苦,xxx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有的衣服一穿好多年,袖口磨破了掉色了也依然舍不得扔掉,雖然沒有多么高的文化水平,但她卻懂得“一針一線當思來之不易”,不僅自己如此,她還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也要這樣做。她常常對兒子兒媳說:“現在的生活雖然好了很多,但也不能大手大腳的浪費,我們都是過過窮日子的',不能現在有了點甜頭就忘了以前的艱苦。”兒子兒媳看著自己的母親以身作則也備受感動,在生活上都謹記母親的教誨。

  如何照顧好家里每一位成員就成為xxx每天琢磨的事情。在兩個兒子還在上學的時候,由于費用壓力大,她就早出晚歸的找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做,來賺錢補貼家用,還常常安慰兒子讓他們放心上學,不要擔心學費問題。而現今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家,她又擔負起照顧孫子孫女的重任。

  在兒媳懷孕期間,xxx對其百般照顧,從來沒有過一句抱怨和牢騷。她說自己經歷過這段時期,知道懷孕時的難受和痛苦,因此要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兒媳,讓她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在那段時間,經常可以看見她在飯后陪著兒媳外出散步,早晨起個大早給兒媳燉湯,連兒媳自己也都說婆婆對她都趕得上親生母親了。

  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雖然她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她這種淳樸憨厚的性格,才維系了這么一個鄰里稱贊、和睦美滿的大家庭,成為兒媳口中的“好婆婆”。

好婆婆事跡材料8

  她1950年6月生,現生活在xx鎮下xx村,是一位共產黨員。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名勤勞、仁慈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有一個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勤勞仁慈、質樸是她們一家做人的標準,是鄰里們羨慕的家庭。

  人們常說,世上的關系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系,但在她看來卻不然,由于我與媳婦之間的關系是很和諧和諧的。我們之間與其說是婆媳關系,不如說是母女關系,由于她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其實不亞于一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說:“兒子呀,你得了個好妻子,我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侮她,要對她好一點,如果讓我知道你有欺侮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饒你。”她的這番話,兒媳聽到了樂在心里,喜在臉上,為她們相敬如賓的婆媳關系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兒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她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甚么訣竅時,她說:“人和人之間哪會有甚么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著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盡可能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和兒媳相處近二十幾年從未紅過臉。兒媳錯了,她耐心說服,兒子錯了她耐心批評。兒子和媳婦吵架時,她從不說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

  20xx年兒媳生育小孫子時,清晨四點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難忍,她知道兒媳是要分娩了,情況緊急,她深夜里找車載著她們去了醫院。產后,她也一直陪同兒媳在醫院,她把照顧兒媳的重擔毫無怨言得承當了起來,每天扶著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飯、倒尿,同時她還得照顧孫女。有人問她,你有怨言嗎?她說:這都是我應當做的,只要每一個人都默默奉獻、忘我付出,相信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就會變得更加和諧,我們要學會愛周圍所有的人,每一個人都會生病、會有困難的時候,愛家人也就是愛自己。可她自己卻從不愿麻煩兒女們,她說,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事業,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干,我只要能動彈就不應耽誤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事業中去。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在媳婦眼里,她是一個疼愛媳婦的好婆婆。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一個都疼。人們常說:婆婆和媳婦的關系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鐺鐺響的,但她覺得,這個事是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就沒有處不好,娶來兒媳,就是自己多了個閨女。兒媳都學會了節約持家、勤勞致富的良好風格,她沒有像其他的婆婆那樣,媳婦進門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幫助她,做好她的堅強后盾,幫助出謀劃策,照顧孩子,一刻也不得閑。

  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每一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因此,誤解和磨擦總是難免,通過量年的實踐證明,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不計較。碰上不順心的事,不當場理論,等他們心平氣和后,再問明緣由,和兒媳談心、解開她心中的疙瘩。兒媳高興的說:“是我婆婆教育的好,尊老愛幼頭帶的好”。

  在村里誰家遇到農忙、紅白喜事來請她幫忙,她都有求必應,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幫助他人,有的一干就是好幾天,從未斟酌過自己的得失。鄉親之間,妯娌之間,朋友之間,她發現誰家有病人就主動前去看望;

  有的生活上遇到困難,她盡力幫助;

  在村里,只要她遇上要飯的人,她歷來不放過對他們的幫助。大家都說她是一個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熱情人。鄰里有難她總是熱情幫助,村里有甚么活動她總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讓孩子們參加,她說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烈和高興,鄉親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換的好機會。

  作為一位黨員,村上的組織生活和學習活動不管是吹風下雨,她總是積極參加,沒缺席過一次。她還常常向大眾宣揚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她擔負村婦委會主任那些年,村里的婦女有困難來找她,她總是盡可能的幫助和解決。她帶頭參加義務勞動,關心集體,熱情公益事業。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惜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業績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獨有的勤勞、仁慈、質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平和的氣氛。

  她不光持家有方、教子有術,而且和鄰里的關系處理得也很和諧。村里的人們說起她一個個都贊不絕口:那可是仁慈的人哪!她從沒和人吵過一次嘴,打過一次架,鄰里誰有困難,她總是熱情幫助。幾十年來,她都默默地去幫助村里有困難的人,誰的孩子生病了,她急在心里、痛在心里。她常說:大家把關系處理好了比甚么都好,人生只有這么久,大家要珍惜緣分,干嗎非得活的疙疙瘩瘩的。村里的婦女們聚在一起常說,沒有這個好婆婆,村里就沒有婆媳關系這么和諧的好風氣,就沒有這么和諧的村落。在兒媳的嘴里是:沒有我婆婆的一身示范和對我們的影響,就沒有我們這么和睦可親的一大家子。

  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惜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業績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獨有的勤勞、仁慈、質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平和的氣氛。

好婆婆事跡材料9

  XXX,75歲,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有一個三代同堂之家,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勤勞善良,是鄰里們羨慕的家庭。

  人們常說,世上的關系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系,但在她看來卻不然,因為她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不亞于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說:“你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負她,要對她好一點,如果我知道你欺負她,我一定不饒你。”她的這番話,兒媳聽了樂在心里,喜在臉上,為她們的婆媳關系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兒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她通情達理,更知道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有差異,因此要想和睦相處就要彼此寬容,平常也盡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年輕人。媳婦進門后她沒有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幫助她們照顧家庭,照顧孫子,讓兒子兒媳在外面踏實的工作,不因為家里的`事分心。“我只要能動彈就不用她們管,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事情干,讓她們全身心的去干自己的事情。”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她雖然沒文化,但是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天下千千萬萬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好婆婆事跡材料10

  胡小林,58歲,蕪湖縣陶辛鎮保太村王村村民組村民。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孝敬老人、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婆媳關系相處融洽,成為村里公認的好婆婆。她用傳統婦女的純樸、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人們常說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難上加難,但胡小林認為做一個好婆婆并不難。婆婆和媳婦的關系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當當響的,但她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媳婦邁進門,就是咱家的'人,她看的比閨女還珍貴。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用胡小林的話說,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有著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也是做長輩的基本道德標準。她對孩子們的付出也換來了兒子兒媳的孝心,特別是兒媳,知道婆婆一向是把自己當閨女看待,也都一直得到婆婆的關愛,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

  胡小林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系也都處得十分融洽。村里的老人們說起胡小林,都豎大拇指:那真是個好人哪!老人說,這么些年沒有見她和媳婦吵過一次架。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家里下來新鮮蔬菜就送給鄰居嘗鮮,村里有什么活動,更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鼓勵孩子們參加,說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高興,鄉親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機會。

好婆婆事跡材料11

  xx是xx鎮上黃村上xx人,今年已經66歲了。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自兒子結婚以來,婆媳關系相處融洽,成為村里公認的好婆婆。大兒子當村干部19年,村書記15年,兒媳婦在園區工作,夫妻倆育有一兒一女,都是由xx帶大的;二兒子開了個農資店,有兩個女兒,二媳婦懷孕困難,臥床幾個月,都是由xx照顧;三兒子在浙江東陽一家公司任副總經理,離家遠,家里的大小事情也都是xx在照顧。俗話說“大家難當”,可是盡管她識字不多,卻用質24樸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都說找個好婆婆難,找一個既善良又純樸的婆婆難上加難,但在她的眼里,做個好婆婆并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在心上。

  一、關系融洽,視兒媳如親生女兒

  自兒媳娶進家門,她們之間從沒有紅過臉,吵過一次嘴。她們之間互敬互愛,相互關心,婆媳關系處得勝似親娘。在大媳婦剛結婚進門的那段日子,有朋友就說“媳婦是外姓人,有些事要提防著點,現在的孩子都自私,好耍性子,對她再好也沒用,一個不好就啥都不好了,面上過得去就行了。”她沒有聽信這些話,時刻鞭策自己:媳婦雖說不是親骨肉,但她是陪兒子過一輩子的人,既已結成夫妻,就當成自家人去處,就當自己的親姑娘去處。兒子又時常不在身邊,兒媳婦又要上班、回來還幫著做點家務,她也不容易。因此,她和兒媳經常說說貼心話,在生活中,她總是身為長輩,領先垂范,無微不至地照顧兒媳,特別是兒媳在工作忙的.時候外,總是想方設法的做點好吃的默默的支持她,遇到困難鼓舞她。

  二、勤勤懇懇,打理一家老小事務

  每天早早起床做飯,從不給子女、兒媳添麻煩,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得干潔凈凈的,被子也25是該拆就拆,該洗就洗。兒媳回到家中,看她累得消瘦了許多,便說“媽,你真辛苦了,讓你受累了,把孩子扔給你,我真有些過意不去,看把你累的。”她總是寬慰兒媳說“沒事,只要你倆工作順心,能幫就幫點,再苦再累,為了兒女,我都情愿。你們就踏踏實實地干好你們的工作吧!”有的人見了還說:媳婦的臟衣服你還洗,真是太慣她了。可她從不這樣認為,她總說:媳婦就像我的女兒一樣,只有我在家把家務事都搞好了,孩子們才能安心上班。

  三、勤儉持家,注重搞好鄰里關系

  xx的家庭情況,生活條件雖不能說的上是富裕,但在村里里,也是相對不錯的,但是作為一個一般的家庭,她在生活中,崇尚節約,反對白費,省吃儉用,勤儉持家,還經常教育子女要學會過日子,不能大手大足。自家和睦的同時,還注重鄰里關系的相處。經常對兒媳說“遠親不如近鄰”和鄰居相處,互相關心,鄰家有困難,她就會主動地伸一把手關心他。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關心鄰居解決家庭中的困難,樂于助人。在對待鄰里關系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關心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系十分融洽。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怎樣做一個好婆婆。

好婆婆事跡材料12

  xxx,56歲,家住xxx鎮xxx村六組,家庭共有四人。家庭情況一般,但在別人的眼里,卻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她勤勞熱心幫助每一位和她打交道的人。家庭和睦、鄰里關系和諧。在新農村建設中,xxx為女人們做出了榜樣。xxx早年喪偶,家庭經濟底子差,一家人的`重擔全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幾年來,他不怕苦,不怕累,勤勤懇懇操持著這個家,為兒子娶了媳婦,抱上了孫子。一家人和睦可親。兒子貸款買了車,做起了班車運輸生意,兒媳每天給班車上售票也表較忙,xxx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看到兒子、兒媳整天很忙,就自動擔起了家里事務,每天幫忙照顧孫子,操持著家里的事務,不怕苦,不怕累,兒子、兒媳回來了做好飯,等著他們。幾年來,家庭的經濟收入得到了提高,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好婆婆事跡材料13

  xxx,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曾任村黨支部委員、團支部書記、婦聯主席、婦女隊長等職務。在平凡的一生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跟黨走、聽黨話,勤勞樸實,平易近人,是老年婦女中的楷模,是助人為樂、婆媳融洽的好婆婆。永遠跟黨走、勤勞致富的赤誠心,積極主動參加黨課教育學習,憑借管理技術經驗,種植經濟作物,是村內致富帶頭人。尊老愛幼、相互謙讓的治家心,在她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妯娌親如姊妹,婆媳相處融洽,家人相互謙讓,從未發生口舌之爭。助人為樂、情暖鄰里的'熱腸心,給老年人理發、洗衣,幫留守兒童、老人等困難群體燒炕、送飯、請醫,她熱于助人的精神成為佳話。

好婆婆事跡材料14

  顧xx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于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么竅門時,她說:“人和人之間哪會有什么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著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盡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其實,她算是能跟得上時代步伐的,兒媳的穿戴時尚啊、發型時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兒媳相處幾年從未紅過臉。兒媳錯了,她耐心說服,兒子錯了他耐心批評。兒子和媳婦吵架時,她從不說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

  人們常說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干。

  的婆婆難上加難,顧xx認為做一個好婆婆并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婆婆和媳婦的關系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當當響的,但他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兒子兒媳們每天早出晚歸忙著掙錢,五個孫子都在上學,一日三餐她從不少一頓,洗衣做飯任勞任愿,從不叫苦叫累顧xx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系也處得十分融洽。鄰里們說起顧xx一個勁的豎大拇指:“那可是個好人!”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村里有什么活動她總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鼓勵孩子們參加,顧xx說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高興,鄰里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機會。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跡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好婆婆事跡材料15

  全竹梅,龍虬鎮龍騰村15組村民,她老兩口種植六畝多地的責任田,還經營一個米料加工廠。兒媳入門十八年了,婆媳之間從沒有爭端。平時全竹梅每天都要把家里新鮮的蔬菜送到兒子家里,幫助兒子他們做飯、洗衣服,家務事做完,連飯都不在兒子那里吃,又趕回來幫助老伴做飯。全竹梅總說:“兒子兒媳上班也挺辛苦,我們有時間就幫助他們料理料理家務吧!”而每到休息日,兒媳就會回家幫助婆婆做家務,在田間婆媳間有說有笑,商量家中瑣碎的`事情,就像母女倆一樣親。在去年,全竹梅突然得了腦梗塞,經過十來天搶救和治療,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她的半邊身子已經不能動彈了,但媳婦就像親閨女一樣伺候著她。鄰居都說,這是好婆婆帶出了一個好媳婦。

【好婆婆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好婆婆事跡材料06-16

好婆婆事跡材料[經典]07-02

好婆婆事跡材料05-08

[通用]好婆婆事跡材料06-17

好婆婆事跡材料范文04-24

(熱)好婆婆事跡材料07-31

好婆婆事跡材料[經典15篇]07-06

好婆婆事跡材料(優秀15篇)09-16

十佳好婆婆事跡材料06-1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在线看片免费99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