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什么樣的事跡材料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材料1
8月1日,是一個讓國人熱血沸騰的日子。
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一個黃種人身上——蘇炳添。他是我們亞洲之光,是國人的驕傲,是我們中山人的優秀代表。
在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他再一次創造了歷史。
整個過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守在屏幕前,屏住呼吸,緊盯著那張被黑色、白色皮膚人種包圍著的面孔,緊盯著那雙充滿堅毅和信心的眼睛!雖然最終決賽沒有拿到獎牌,可是,以32歲的運動員之高齡,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兩次進入10秒大關,已讓世界萬般驚嘆,國人無比沸騰。
蘇炳添是廣東中山人,出生在古鎮,是一個地道的廣府仔,從他的身上,我們收獲了太多太多。這個沒有得到任何獎牌的運動員,卻沒有讓大家感到失望和不快樂,反而是讓我們很多人興奮得一夜難眠。
首先,過程勝于結果,雖然喊了那么多年,但是這一次,卻真切地被大家認同。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獎牌,但是蘇炳添在賽場上拼盡全力、攥緊拳頭,往前沖刺的鏡頭,他那胸前的紅通通的“china”,他那興奮得大吼大叫的馬步和表情……整個過程,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黃種人身上的堅強與斗志,感受到了他為實現這個目標所付出的百倍艱辛與汗水,感受到了他圓夢之后的狂喜和欣慰!人民日報也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致敬中國速度!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
是啊,全身心付出,超越自己,創造新的紀錄,本身這個過程已經十分精彩絕倫,給人驚喜,至于結果,問心無愧即可!在生活中,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這樣說:“好好努力,只要全力付出了,結果和成績不重要!笨墒,來到真正接受現實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嘴上那么說,心里還是萬分看重那個結果。
是啊,我們要言行一致,才能給孩子們做好榜樣,既然這么說了,就要這么做。蘇炳添的經歷,就是最生動鮮活的教育案例:只要認真和艱辛地付出過,享受過程,超越了自我,即便是結果不如期許,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負能量,哪些東西該大力宣揚,哪些東西該遠離唾棄,每個成熟的人心中應該都有一桿秤,都能明辨是非。8月1日晚上,我帶著兒子看了蘇炳添半決賽跑出9.83秒的那一幕,小家伙激動得上躥下跳,像個欣喜若狂的猴子,馬上催促我趕緊吃完飯,回家去看決賽。在車上的時候,我給他講了近期發生的事件,有某個明星,剛剛被刑拘了,還沒講完,他已經知道我要說什么,對我笑了起來。我說,哪些是真正的明星,哪些是真正的英雄,哪些人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我們的心里,要十分清楚;每一個人,必定要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才能立足于社會;必定要憑自己的實力和問心無愧的付出,才能贏得別人真心的尊重。聽完我一席話,兒子點點頭。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獲得第六名。
蘇炳添,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榜樣。健康自律,訓練刻苦,堅忍不拔,胸懷國家榮譽……當前,我們真的不必要去崇拜那些只會蹦蹦跳跳,靠臉蛋、靠流量去贏得燈光和打賞的小鮮肉們,我們的孩子,需要更堅實更勇敢的'榜樣;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時代英雄和正能量,更多的堅韌意志與人生歷練。所謂“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正是這個用意與要求!
再次,蘇炳添的人生經歷,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奇跡總會降臨,逆襲遲早發生!一直以來,因為體質和肌肉構成等原因,黃種人都被認為無法在田徑100米短跑上跑贏那些黑人和白人,而蘇炳添做到了!通過系統而科學的訓練,長年的艱苦付出和不斷突破,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命和逆襲!無論在哪個行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希望,人人皆可通過卓越努力,達到并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此外,從蘇炳添成功的人生經歷中,除了他個人艱苦的付出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體育人才系統的培養,也可以佐證,基礎性、系統性的體育建設十分重要,我們要高度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與培養,從小抓起,抓出實效,無論硬件還有軟件,都要加大投入。而現在的“雙減”政策,就是要讓孩子們從繁重的作業和培訓之中解放出來,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給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魄!
只有這樣,才能讓一代又一代身心健康的孩子們,站上自己或者國家的榮譽臺,為自己的人生或我們的國家增添絢爛的光彩!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材料2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沒有黨的親切關懷和書記對殘疾人的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夫妻最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和過去對比,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把對黨的感恩之情銘記在心,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李國秀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頌黨恩、跟黨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永遠跟黨走”等心里話,一針一線地繡在鮮紅的十字繡上,表達了內心深處對黨、對書記最真實的感激之心和無比感恩之情。
(二)學習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勤奮勵志,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
張順東6歲時被電擊傷,由于家庭貧窮沒錢醫治,右手、雙腳相繼截肢,妻子李國秀天生缺少雙手,兩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和一雙腳,但是,貧困的現狀并沒有壓倒他們,日益加重的家庭負擔也沒有壓倒他們,教育子女讀書和贍養父母的重擔更沒有壓倒他們,反而是更加堅定了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拔覀冸m然殘疾了,但我們精神上不殘,我們還有腦還有手,去想去做!睆堩槚|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到的。李國秀靠雙腳在地里勞作,靠雙腳繡花寫字,為這個貧困的家庭撐起了半邊天。張順東憑借一只手,學會熟練駕駛農用三輪車,幫助村民運輸物資,實現了自我價值。20多年來,他們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勤奮勵志,崇德向善,用殘缺的身體,撐起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他們贍養孝敬老人,教育培養出了一雙兒女,生活幸福和睦,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養兒育女,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
(三)學習張順東、李國秀夫妻自強自立,艱苦創業追逐幸福夢的拼搏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相依為命,不等不靠、不找不要,在戰貧斗困中奮發、奮斗和奮進,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韌和毅力,超越身體的極限,克服了重重困難,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用實際行動書寫了“無腳踏出脫貧路,無手撐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拔沂悄愕氖,你是我的腳,沒有什么坎兒過不去的!”這就是他們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動力,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的堅韌意志,在追逐幸福夢中堅持逆風飛翔,完美地詮釋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個著名論斷。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材料3
頒獎詞:發射、入軌、著陸,九天探夢一氣呵成;追趕、并跑、領跑,五十年差距一載?缭、環宇問天、探月逐夢,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中國航天必將行穩致遠。
明月共同途:歸根清華的百歲物理學家楊振寧。
因核輻射早早離世的鄧稼先曾給楊振寧寫過一封書信:“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隔著幾十年的歲月和生死,已經百歲的楊振寧對兒時的同窗深情喊話:“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適合了你‘共同途’的囑望,我相信你會滿意的!
楊振寧頒獎詞: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艷。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材料4
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著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
2010年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后,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里,但他關心社會,為村里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材料5
20xx月,謝海華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謝海華與妻子結婚30載,撐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愛之名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9年前,23歲的湖南農民謝芳與入室盜竊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殘疾。剛剛從部隊復員回家的謝海華,經人介紹與謝芳訂婚。面對謝芳日益嚴重的后遺癥,謝海華仍選擇了與她結婚。近28年來,謝海華一直悉心照顧妻子,每天早上6時準時起床做飯,幫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飯菜送到床頭喂她吃……這些事,謝海華一做就是29年。對于謝芳來說,謝海華就是她的手和腳,“沒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1988年10月,謝海華與謝芳完婚。沒多久,他們的兒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謝芳的.身體每況愈下,手腳韌帶和肌肉開始不斷萎縮,不久便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妻子臥病在床,兒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擔都落在謝海華一個人身上。謝海華認真學做家務活,洗衣、打掃、炒菜、熬藥,幫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撫養教育兒子……這些事,謝海華一做就是29年。
為了照顧妻子、孩子,謝海華不敢遠行,只能守著家里的田地勉強維持生活。為給妻子湊錢治病,謝海華變賣糧食,拉下臉面向親朋好友挨家借錢,平時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沒有客人來,一年都吃不上幾塊肉。為了治好謝芳的病,謝海華找來一輛獨輪土車,推著妻子四處求醫,中西醫看了個遍,病情卻絲毫未見好轉。謝芳有時會灰心泄氣,不忍拖累謝海華,謝海華總是給予妻子最燦爛的笑容,鼓勵她、開導她。
謝芳面臨子宮和卵巢切除手術她要求放棄治療。謝海華抱著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會好的我會一直陪著你我們都要堅持下去堅持才有希望!痹谡煞虻墓膭钕轮x芳繼續治療。
謝海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優先考慮。為了讓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磚屋改建成簡單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廚房和雜屋。
苦的時候,謝海華也躲在被子里哭過,但他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謝芳感激地對丈夫說:“我勇敢了一次,你卻勇敢了一生!”
11月,謝芳夫婦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敬老院。謝海華也在敬老院當起了保安,家庭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觀。抱著感恩的心,謝海華利用當兵時學會的理發手藝,免費為敬老院老人理發,還熱心地做一些水暖、電工、勤雜、園藝等雜務。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跡材料范文04-13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06-12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4-21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06-21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04-10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優)08-08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合集)07-26
最新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跡10-26
[推薦]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