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事跡材料>全國模范教師事跡
全國模范教師事跡
更新時間:2024-04-28 17:30:27
  • 相關推薦
全國模范教師事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跡吧,根據事跡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么擬定事跡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全國模范教師事跡,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全國模范教師事跡1

  王xx,女,漢族,1976年5月出生,x省x市x縣x鎮x中學教師。

  簡介

  王xx是x省x縣第三屆、晉城市第五屆人大代表。她幼年時因車禍失去了右腿,但身殘志堅,多年來為教育奉獻青春,矢志不渝。從教14年來,她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總結出“閱讀四步法”、“問題引導法”、“文言文自學法:討論法+引導法”等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倡導在生活中學語文,積累中悟語文,她總結的“閱讀寫作輔進法”、“閱讀中的整析—詳析—整析法”、“師批作文三步法”、“自批、互批作文三步法”等深受學生的喜愛。她關愛學生,長期擔任班主任,是學生信賴的好老師。在x省第四屆班主任素質展示活動中,她榮獲綜合一等獎。曾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x省優秀班主任、“寶鋼杯”全國杰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金獎等榮譽。

  成長

  王xx的命運是坎坷的,6歲時的那次車禍不僅陰暗了她的童年時代,更奪去了她的整條右腿。求學途中,她屢遭拒絕屢抗爭,屢遇艱辛屢克服,她在愛的海洋中練就了自己堅強的意志和感恩的情懷。她說,她要接過老師手中的接力棒,將愛的接力進行到底!1997年她從晉東南會計學校畢業以后,應聘做了x縣x鎮x中學的臨時教師。

  登臺

  初登講臺,擺在她眼前的是站上講臺后如何用拄拐的右手往黑板上寫粉筆字的困惑,是如何面對純真孩子眼中那份驚奇與愕然的無奈,是如何將自己滿腹的知識和理念正確灌輸給學生的不解……堅強的她和暗暗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能!

  接下來的日子里,她開始了自己倔強的練習:家里的院墻上,她掛上了學校的小黑板,只要是在家的時候,她就嘗試著舉起右手,用右胳肢窩夾住拐杖往上面寫字。剛開始,尺度把握不好,還沒抬手,拐杖便倒向了地上,好不容易練到拐杖不倒了,手又夠不到黑板的高處了。終于會在抬起右手時用右胳肢窩夾住拐杖了,才發現,哪里能只站在一個地方寫字呢?只好又想個轍,用她的殘下肢把住拐杖的扶手、用右胳肢窩趕緊夾住拐杖的最高處迅速移動身子,實現板書時的連貫書寫。

  以為習慣了,板書的困惑是消除了,卻又發現,教室的黑板比墻上掛的小黑板要寬很多,還得練習如何彎下腰往黑板的下方寫粉筆字……整整幾個月,她不倦地練習著、發現著、改進著。當那一天,終于能在黑板上寫出一手規范、連貫的粉筆字時,她心頭涌起的`,不僅僅是喜悅和激動。扭過頭去,凝視黑板,她忍住了就要噴涌而出的淚水;扭回頭來,笑對學生,她用滿眼的自信告訴孩子們,一切皆有可能!

  工作中,她積極向老教師請教,鉆研他們批閱過的作文、作業,吃透他們備的每一節課;她在臺燈與星月的爭輝中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在墨香與筆灰的競賽中試驗新的教學方法;她刻苦鍛煉教師素質,勤奮研究教育理論,并積極結合當地的教育實踐進行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稱贊。1998年,她被破格聘為了學校的正式教師,從此,她更是走上了執著探索的教改路。

  教學

  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她學理論,探方法,到太原參加專業的理論培訓、又自費到揚州參加全國中語教改新星的高峰論壇。每天晚上,她都認真地研究那些有經驗的老師批改的作業、批改的作文,每一個符號、每一處修改,她都仔細琢磨。她訂的資料,摞成了案頭高高的小山,她做的筆記,匯成了枕旁涓涓的細流……她和學生敞開心扉地交談,了解他們對課堂的渴求。

  語文教學中,她努力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宰者,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注重閱讀與寫作的內在聯系,在閱讀中注意發現潛在的寫作引導,在佳文欣賞時不忘閱讀能力的滲透。她自創的“閱讀四步法”、“問題引導法”、“文言文自學法:討論法+引導法”、“課堂四步四點法”等課堂教學模式,深受學生的喜愛。

  尤其在作文教學中,她更是注重對學生內心感悟的引導,思維擴散的啟發。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有自己的真切感受,下大雨之前狂風大作的時候,她會和學生一起到操場上進行現場感受。他們看地上的小草小花、看空中飛舞的紙片塑料袋、看風中樹葉的狂擺方向、看雨線隨風變化的情形,他們品味狂風中行進的艱難、體會風中張口說話時口中含沙的痛苦、聯想此刻依然在外面行走、勞作的父母……

  她還在作文的批改上大下功夫。平均一篇作文需要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遇到寫得不錯的作文,甚至需要一節課才能判完一本。而作為班主任的她,白天是根本沒有時間能靜坐下來批作文的,于是晚上熬夜批改就成了常事。每隔一星期,就需要有那么2—3天熬到深夜1、2點鐘的時候。作業的判閱中,她從來沒有因成績的因素而略判或少判過一本,每一本她都認認真真,一絲不茍,不僅仔細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還總是借這塊寶地和學生交流情感,用鼓勵性的批語給學生以信心。多年來,她先后總結出了“閱讀寫作輔進法”、“閱讀中的整析---詳析---整析法”、“師批作文三步法”、“自批、互批作文三步法”。

  2004年,她作為班主任代的第一屆學生參加中考,他們的語文成績及總體成績一舉獲得了x縣第一的好成績,語文優生率達到52%。2005年至今,她幾乎年年帶初三,她所代班的語文成績也一直保持在x縣、晉城市前列。在她的有力帶動下,x中學的語文成績也雄踞x縣前列。執教以來,她已送出了8屆畢業生。她代出的學生,有身在農村艱苦創業的,有與她一起站上優秀教師領獎臺的,有已成為單位精英、骨干的,有仍在大學里奮進拼搏的,有被保送就讀研究生的……

全國模范教師事跡2

  墾利縣西宋鄉是全市重點扶持的貧困鄉鎮之一,在這里有一位扎根農村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她積極應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勤奮工作,成績卓著,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她就是墾利縣西宋中學的王艷芳。

  挑戰跨學科教學

  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她,在工作的第一年就改行教初三物理,當年取得優異成績。次年,校領導根據需要安排她教英語學科,她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在西宋中學第一個嘗試分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培養,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2000-2004年連續5年全縣第一名,02年在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中指導學生獲得全國二等獎,實現了西宋中學初三學生獲國家獎為零的突破,03年在此類比賽中她成為全市唯一擁有兩個全國一等獎的指導教師,同時指導學生獲得全國二等獎及多個市級一等獎,被授予“輔導教師”稱號。

  挑戰落后班級

  2004年9月,在學生家長的強烈要求下,她擔任了全縣倒數第一的畢業班教學。為了重樹學生的信心,她毅然用半年的時間以新的方式上完了初中三年的全部教材,中考時由全縣倒數趕到了中游水平。學生李新敏在全縣組織的創新競賽中成為本校初四唯一進入全縣前200名的學生。06年初,為了扭轉05級學生英語倒數第一的局面,學校又安排剛休完產假的她擔負起這一教學任務。面對困難和壓力她沒有低頭,而是深入分析學生現狀,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鼓舞他們學習的熱情。接手一年后,這兩個班的成績一躍成為全縣第一名。在4月的創新能力競賽、7月的期末質量調研中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再次穩居全縣第一名,實現了三連冠。她說,“教學不是為了拿幾個名次,關鍵是自己能否感受到勞動付出所帶來的快樂。”

  挑戰班主任工作

  當任課教師時,她從沒有間斷過的就是做學生思想工作。但她還是堅信當班主任才是對一個教師最好的.鍛煉,所以,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成為她的最大目標。07年她迎來了一次的全新的班主任工作挑戰,但接手不久,班里就出現了混亂苗頭。

  面對這種現象,她開始認真反思自己的工作,通過網絡和書籍查閱資料,她意識到教師應該做到最起碼的尊重,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抱著服務于學生,幫助學生的態度,抽出時間單獨和每個學生面對面地坐著談心,聽他們的感受,而且寫了一封長達6千字的書信和全班學生溝通,實行了班級精細化管理。漸漸地,學生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愛,調皮的孩子慢慢喜歡上了學習,懶散的學生學會了自我嚴格要求,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增強,整個班集體漸漸變成了一個和諧溫馨的大家庭。

  挑戰教育科研

  在消息閉塞的農村中學,教育科研似乎是一塊無人問津的禁地,但這沒有阻止她前進的腳步。她抓住機遇,加強讀書學習的同時,學會了反思積累。2002年她在墾利縣精品課評選中以一等獎脫穎而出。2004年在東營市優質課評選中又奪得一等獎,打破了西宋中學在市優質課中落后的歷史。幾年來她的教案、講學稿、課件、教學反思、讀書隨筆、課外活動論文等均獲縣一等獎,多次在全縣巡回展示公開課。2007年被評為墾利縣“首屆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08年她成立了西宋中學第一個課題組,申報了“十一五”規劃課題“農村初中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09年在東營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被確定為“東營市英語青年教師重點培養對象”。

  十幾年農村生活的磨礪使她更加堅強,經歷多次挑戰,讓她成就了農村孩子也能成才的夢想,認識到了教師與學生應該共同體驗成長。2008年她入選為“東營市師德巡回報告團成員”,先后獲得“墾利縣優秀教育工作者”、“墾利縣十佳青年教師”、“東營市師德先進個人” 、“山東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全國模范教師事跡3

  那是大約20年前的一天。山路邊坐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她手里拿著鐮刀,身邊放著一個破草筐,呆呆地望著另一座山頭。張桂梅看見了,走過去問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讀書,但是家里沒錢,給我訂婚了,收了彩禮要讓我嫁人。”張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試著勸返,說:“你們只要把孩子交給我就行,學費生活費都不用你們管了。”可即使這樣,女孩的母親仍堅決不同意孩子回校讀書,甚至以死相逼。張桂梅無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來。

  怎么樣才能救救這樣的女孩子呢?這個難題久久縈繞在張桂梅心頭。

  當時的張桂梅,已經是華坪縣出了名的“好老師”,還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是數十名孤兒的“媽媽”。

  當老師,張桂梅發現“女學生讀著讀著就不見了”。她們不讀書的理由多種多樣:為了給弟弟交學費,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學回家干農活或外出打工;因為收了彩禮,十幾歲的小姑娘也要準備嫁人了。當“媽媽”后,張桂梅又了解到兒童之家孩子們的身世,他們的母親有的因殺死家暴的丈夫而獲刑,有的因落后錯誤的'分娩觀念而死亡,留下孤苦無助的孩子。

  “培養一個女孩,最少可以影響三代人。如果能培養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里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一個現在看來依然有些“瘋狂”的想法在張桂梅心中越來越清晰:“我想為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費的高中!”

  為了這個“瘋狂”的夢想,她開始四處奔走籌款,風吹雨淋,被冷落,被唾罵,卻只籌得一兩萬元。直到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參會期間,一篇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采訪報道讓更多人理解了張桂梅的女高夢。

  2008年,在中央和各級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華坪女高首屆共招生100人。她們大都來自山區,多數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有一些孤兒殘疾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父母殘疾的學生和下崗職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還想上學,華坪女高都向她們敞開懷抱。三年后,她們中有96人堅持到最后參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學。自2011年有首屆畢業生以來,學校綜合排名連續10年位列麗江市一區四縣榜首。

【全國模范教師事跡】相關文章:

全國勞動模范事跡材料10-02

教師先進模范事跡心得03-13

教師愛崗敬業模范事跡04-07

師德模范教師事跡材料05-04

教師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04-20

模范教師先進事跡材料05-30

師德模范事跡材料04-07

家庭模范事跡材料04-10

敬業奉獻模范事跡材料05-3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夜夜性夜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