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肯定對各類事跡都很熟悉吧,事跡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么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1
最初,其實沒人看好蘇炳添。他的身體條件并不優越。小時候在體校,甚至曾因身材矮小,而遭遇教練勸他離開田徑隊。從10秒59到9秒99,蘇炳添用了整整9年。
我們總以為天才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生來就是天才。殊不知,那個在舞臺上閃著光的人,他在灰暗的角落遭受過多少寂寞,付出了多少無人問津的努力,又耐受了多少回脫胎換骨的自我蛻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因為從父母眼中看到了光,孩子未來的模樣才被被慢慢點亮。就拿運動健兒來說,如果您也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終身鍛煉,終身成長,在家庭中也不能忽視體育的重要性。
首先父母要有體育鍛煉的愛好,定時拿出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只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父母要有良好的體育習慣,以自己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帶孩子多進行體育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體魄與身體素質。
其次,體育鍛煉是提升孩子意志力、自制力的重要方式,當然,這需要家長充分引導,以身作則!孩子由于還處于未成年階段,對待困難容易氣餒,容易放棄。父母應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失敗觀。
此外,家長還可以及時關注一些體育方面的話題,讓孩子接受到一些體育知識,提升體育的興趣。在飯桌上,茶余飯后之時,不再只一味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多給孩子講講體育新聞或者趣聞,對提高孩子對體育的興趣頗有助益。
學會冷靜是人生必修課
當孩子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的時候,當家長覺得孩子總是不盡如意的時候,可曾想過,除了一味指責,是不是更應該為孩子提供幫助和支持,陪他尋找更多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沒有人會生來成功,如果孩子們在學習過程遇到了問題,我們也不能急于指責孩子,而是應該耐心地找出問題,分析解決辦法。譬如,試著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建立錯題集,改進寫字速度……總之,請相信,這世上沒有毫無理由的成功,不過是找準方向,然后不斷努力罷了! 頂級運動員如此,我們的孩子更如此。
蘇炳添父母對兒子的評價很低調,只說努力了就好,結果怎么樣現在誰都不能下定論;兒子能有多點時間回家看望父母,他們倒是高興,一年見不上一兩次面,挺想念兒子的;當然,不能影響比賽和學習,兒子既要好好比賽,也要好好讀書,將來年紀大了跑不動了,能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好。
也正是蘇炳添父母對孩子不驕不躁的教養態度,蘇炳添對待比賽時才能永遠保持一顆冷靜踏實的平常心。
自律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蘇炳添一直很小心地看護自己的身體。他作息非常規律,晚上23點睡覺,早上7點多起床,不抽煙不喝酒,也不追求大運動量訓練。他曾提過自己在2020年上半年訓練到骨裂的一段“小插曲”。
“2020年在封閉備戰的時候,成績也不比今年的成績差很多的,但是一直沒有比賽,然后在5月底的時候就訓練過度,就出現了一些骨裂,然后看到鉆石聯賽取消,國內所有的比賽都取消,我自己就請假回家了。”
這就是蘇炳添之所以能夠在31歲依舊成為中國短跑領軍人物的重要原因——不管面對任何情況,他都極度自律地完成訓練計劃;不管年齡多大,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成績,將技術推進到新的高度,他都愿意做出改變和嘗試。
有時,那些努力和嘗試并不一定能幫助到他,就像他所說,有的帶來了傷病,讓人不得已選擇放棄,但有也有另一些帶來了積極的進步,激勵人繼續打磨到完美。
正是蘇炳添對待短跑的極度自律和不斷探索的精神,他才能一次次突破極限,做到更好 。我們的孩子不一定要成為冠軍,但也應該有進取心,對待自己想要做好的事保持專注的態度,自覺自律地努力達到目標。
“我們這一代能做到的,也就是這一點(站上奧運決賽)了,我希望我們后面的年輕運動員,可以借鑒我的訓練手段,然后調整,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資源。”
站在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里,蘇炳添說到了劉翔,“劉翔就像是中國田徑的開路人”。而如今,蘇炳添成了下一座燈塔,把劉翔給他帶來的那束希望之光,照得更亮、照得更遠。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2
劉伯明1966年出生在黑龍江,家中有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為此周圍的人也以老二稱呼他。
在那個年代,由于家中小孩太多,作為農民的父母,根本就沒有太多的精力帶這么多的小孩,所以一般都是大帶小,也就是作為哥哥姐姐,要分擔父母的一部分負擔,來帶弟弟妹妹們。
也正是這段帶弟弟妹妹的經歷,讓劉伯明比同齡人有更多的責任感,也正是這份責任的存在,間接促成了那段輟學的'經歷。
劉伯明從小就貪玩,調皮,也愛動腦子,但是在學習上,他卻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平時四處瘋玩,也沒見他怎么學習,但是每次考試的時候,卻考得很好,霸占班里前幾名的位置。
上世紀70、80年代都是這樣的學校,后來劉伯明當上航天員后,也延續了愛動腦子的習慣,每次智力競賽,他都會積極參與,并且會取得好名次,哪怕教官提出一些刁鉆和費腦細胞的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由于他的優異表現,在此后對他進行類似競賽的時候,對他實行了“免提”,也就是不用提問,直接過。
雖然劉伯明愛動腦子,學習上也有一套方法,卻在初中中考的時候翻車了,原因是當地的師資力量有限,在讀初中的時候,只學習了半年的英語,到中考的時候,考了個零分。
即使英語考了零分,但是劉伯明還是靠其他學科的優異成績,進入到當地一所重點高中上學,其彪悍的實力可見一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3
“要做就做嘉興最好的盲人推拿師!”懷著初心和信仰,18歲時不幸失明的朱麗華拋下了一開始的彷徨、無助和絕望,用勇氣與雙手“推”開了人生的新大門。隨著推拿診所的名氣日增,讓自己好好活著對她來說已不成問題,但她明白,僅僅滿足個體的謀生,絕不是生命的意義。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義。于是,她用診所“造光”,至今已累計帶過盲人徒弟、學生100余人,為他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穿了10年的白大褂、腳上18元一雙的鞋子、居住在20平米的屋子里、每個月自己的花銷不足800元……就是這樣一個對自己摳得很的人,卻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28年來,朱麗華累計捐助貧困優秀學子480多人次,助學款達333萬元。去年,她還簽下了器官捐獻書。
“朱阿姨的勵志故事深深感染了我,她對黨懷揣著的感恩之心也鼓舞著我。現在我正努力成為一名預備黨員,將朱阿姨的`這顆入黨初心傳承下去,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報告團成員、受捐助的優秀學生代表、現就讀于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的大三學生葉羽艷在報告會上動情地說。
紅船旁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拳拳之心在朱麗華身上體現,“勤善和美、勇猛精進”的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也在朱麗華的事跡中深刻詮釋。聽完報告后,廣大民警深受感動。嘉興市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副主任沈月香聽完報告后十分感慨,她說:“朱麗華同志樸實善良、堅韌不拔、大愛無私。對照這位我們身邊的榜樣,我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堅守對黨的初心,真正擔好從警為民的光榮使命!”
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姚鈺明號召全體公安民警要像朱麗華同志那樣信念堅定,一心向黨。自覺開展各類思想政治學習,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像朱麗華同志那樣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在工作中面對困難不畏懼、面對挫折不氣餒,直面風險挑戰,主動靠前、擔當作為,堅決打贏上海進博會和首屆嘉興國際馬拉松安保仗。要向朱麗華同志那樣心有大愛、為民服務。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交通安全大會戰、壓降警情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心系群眾、干在實處、為民解憂。要像朱麗華同志那樣敢于擔當,奮發有為。始終保持爭先創優、追夢奔跑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全力推動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合作,努力踐行市委首位戰略,把初心使命變成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真干的行動自覺,打造紅船旁的公安鐵軍。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范文04-20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4-21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06-21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04-10
最新感動中國人物事跡10-13
[推薦]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08-11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合集)07-26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優)08-08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四川森林消防員事跡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