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事跡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事跡材料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河長先進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河長先進事跡材料1
湖溪鄉是一個因水而得名的鄉鎮,在面積134平方公里的版土上密布著10條河流,總長達14公里,流域面積達平方公里。某年以來,唐紅梅調任湖溪鄉鄉長,任湖溪鄉河長,她秉持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戰斗在水環境保護的一線。一雙紅雨鞋,一身迷彩服,一本巡河志,是她的巡河標配;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是她的治水常態,近五年來,唐紅梅貫徹好、落實好、完成好河長制的各項工作,大力開展衛生長效管理、清淤疏浚、排污口清查、興建污水處理廠等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經過不懈努力,幾條群眾反響強烈的河流明顯好轉,河道水質顯著改善,水環境質量達標率達100%,轄區內水質明顯改善,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一、構建工作體系,做“河長制”的落實者。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隊伍。某年,唐紅梅結合湖溪鄉實際,圍繞省、市、縣治水辦的相關文件,制定出適合鄉情的治水方案和制定《湖溪鄉“河長制”實施方案》,全面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的“河長制”工作體系,開成河長抓全面,駐村干部、村支部書記負責轄區內的河道的工作格局,健鄉、村、組三級河長體系,并延伸至溝、渠、塘等小微水體,全面落實“一溝一長、一渠一長、一池塘一長”。
二是嚴格河長考核機制。作為湖溪鄉“河長”,唐紅梅多次在全體干部例會中安排布置“河長制”工作,結合實際,圍繞省、市、縣治水辦的考核要求,制定出臺湖溪鄉的治水目標考核。推行交叉考核和巡查整改的考核機制,同時,考核結果與村干部的獎金報酬進行掛鉤。
三是堅持全程徒步巡河。她嚴格按照河長包河治水責任要求,切實履行全鄉10條河道的治理監督工作,堅持每月全程徒步巡河,她每到一處都實地查看河道環境衛生、水質等情況,向河段長詳細詢問河道垃圾處理、排污情況和“河長制”工作履職情況,認真了解河道整治工作進度,并就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對巡河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巡查活動有力推動了湖溪鄉的河道清理,長效保潔成效明顯,有效杜絕了已治理河道的反彈情況。
二、堅持標本同治,做“河長制”的踐行者。
一是開展衛生長效管理。為加快城鄉水環境整治,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大力推進生態鄉鎮、生態村和綠色小康村創建活動。一方面營造氛圍,全民動員。她結合“世界水日”、“環保宣傳日”,號召全鄉廣大干部充分利用標語、宣傳單、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河長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制作了河長制公示牌,接受社會的監督。另一方面細化責任,狠抓落實。她率先實行鄉、村、組網格化管理機制,以各村(居)為主體,研究和解決河長制落實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細化工作責任和目標,明確工作時限要求,把水環境整治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開展集鎮生活污水整治工作。湖溪鄉水系豐富,集鎮居民沿河岸建房,其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現象非常嚴重,大大污染水質。望著直排入河的管道,唐紅梅痛心不已,多少個日日夜夜寢食難安,多次向縣領導匯報,向各部門求助,主動聯系有關部門進行實地的查看和勘測。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誠心得到了認可,她的呼吁得到了支持,終于在某年縣里斥資700余萬元在集鎮下游興建污水處理廠,集鎮沿岸布置污水管網,并將于某年底全面完成污水管網布置及使用,直接解決污水直排入河的現象,大大提高水生態環境,同時也為“河長制”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是開展各種污染源治理。為加強企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對轄區內畜禽養殖進行監管,推行生態化養殖,從源頭上控制畜禽養殖污染,開展水庫水質專項整治,唐紅梅對全鄉6座小(二)以上水庫實行退出承包養殖。水庫退養觸動了原有水庫承包者的利益,他們情緒非常抵觸,有的抱著多拖一天多賺一天錢的想法,拖一天是一天,有的請來社會閑散人員打電話發信息恐嚇威脅,她毫不畏懼、不言退縮,帶著干部親自上門逐人逐戶向他們解釋政策、宣傳環保及安全飲水知識,一次上門不行,就兩次三次四次……直至與他們簽訂退養協議,并將養殖設備撤離現場。
四是加強采砂作業監管。湖溪鄉砂石資源豐富,在方便群眾的同時,也讓一些人看到了“商機”,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非法采砂。在了解這一情況后,身為“河長”的唐紅梅完善了砂石日常執法巡查制度,禁止超時超量超范圍采砂,要求正常的采砂作業完成后及時恢復河道原狀,禁止在河道內堆放采砂尾料或棄料。截止目前共處理了12起違規采砂行為,處理相關人員16人,確保了采砂作業的正常運作。
三、創新管理方式,做“河長制”的引導者。
一是突出全民治水。自“河長制”活動開展以來,唐紅梅先后組織了鄉、村干部學習“河長制”知識、政策和措施等。在做好精神學習的同時,以“走村入戶”工作宣傳治水,宣傳“河長制”工作,秉著“你對群眾有多真,群眾就會對你有多親”的工作態度,同時,對群眾悉心講解和宣傳“河長制”的目的和意義,介紹“河長制”政策措施,普及治水知識,積極推廣生態理念,動員全社會參與治水工作。全鄉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全民治水良好氛圍。
二是突出長效治水。在河流(水庫)醒目位置設立河長公示牌,統一規格和要求,對河長職責、河庫范圍、管護目標、監督電話等進行公示,形成長效監督效應。切斷垃圾入河源頭,將保護水環境、禁止垃圾入河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規范村民保護水環境行為。積極開展“最美河道”“潔凈村莊”“潔凈戶”評比活動,形成你追我趕、創先爭優的有利局面,形成長效管理合力。
三是突出聯動治水。統籌河湖保護管理規劃逐步推進水利、農業、林業、國土資源等部門與河湖環境有關的規劃“多規合一”,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兩年多以來,縣級責任單位以河長制為紐帶橋梁,強化聯動,同力協作,結合“清河行動”,涉及水利、環保、農業、國土等多個責任部門開展的專項行動同時啟動,形成打擊影響河湖健康行為的強大合力,一些突出問題逐步得以解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唐紅梅切實把管水的責任扛在肩上,治水的任務抓在手上、護水的使命放在心上,在今后工作中充分運用好河長這個工作平臺,嚴格按照岸上和岸下齊抓、上游與下游共管、治標與治本同步的思路,必將讓湖溪鄉的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
河長先進事跡材料2
湖溪鄉是一個因水而得名的鄉鎮,在面積134平方公里的版土上密布著10條河流,總長達14公里,流域面積達64.2平方公里。20xx年以來,唐紅梅調任湖溪鄉鄉長,任湖溪鄉河長,她秉持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戰斗在水環境保護的一線。一雙紅雨鞋,一身迷彩服,一本巡河志,是她的巡河標配;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是她的治水常態,近五年來,唐紅梅貫徹好、落實好、完成好河長制的各項工作,大力開展衛生長效管理、清淤疏浚、排污口清查、興建污水處理廠等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經過不懈努力,幾條群眾反響強烈的河流明顯好轉,河道水質顯著改善,水環境質量達標率達100%,轄區內水質明顯改善,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一、構建工作體系,做“河長制”的落實者。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隊伍。20xx年,-結合湖溪鄉實際,圍繞省、市、縣治水辦的相關文件,制定出適合鄉情的治水方案和制定《湖溪鄉“河長制”實施方案》,全面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的“河長制”工作體系,開成河長抓全面,駐村干部、村支部書記負責轄區內的河道的工作格局,健鄉、村、組三級河長體系,并延伸至溝、渠、塘等小微水體,全面落實“一溝一長、一渠一長、一池塘一長”。二是嚴格河長考核機制。作為湖溪鄉“河長”,-多次在全體干部例會中安排布置“河長制”工作,結合實際,圍繞省、市、縣治水辦的考核要求,制定出臺湖溪鄉的治水目標考核。推行交叉考核和巡查整改的考核機制,同時,考核結果與村干部的獎金報酬進行掛鉤。三是堅持全程徒步巡河。她嚴格按照河長包河治水責任要求,切實履行全鄉10條河道的治理監督工作,堅持每月全程徒步巡河,她每到一處都實地查看河道環境衛生、水質等情況,向河段長詳細詢問河道垃圾處理、排污情況和“河長制”工作履職情況,認真了解河道整治工作進度,并就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對巡河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巡查活動有力推動了湖溪鄉的河道清理,長效保潔成效明顯,有效杜絕了已治理河道的反彈情況。
二、堅持標本同治,做“河長制”的踐行者。
一是開展衛生長效管理。為加快城鄉水環境整治,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大力推進生態鄉鎮、生態村和綠色小康村創建活動。一方面營造氛圍,全民動員。她結合“世界水日”、“環保宣傳日”,號召全鄉廣大干部充分利用標語、宣傳單、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河長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制作了河長制公示牌,接受社會的監督。另一方面細化責任,狠抓落實。她率先實行鄉、村、組網格化管理機制,以各村(居)為主體,研究和解決河長制落實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細化工作責任和目標,明確工作時限要求,把水環境整治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開展集鎮生活污水整治工作。湖溪鄉水系豐富,集鎮居民沿河岸建房,其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現象非常嚴重,大大污染水質。望著直排入河的管道,-痛心不已,多少個日日夜夜寢食難安,多次向縣領導匯報,向各部門求助,主動聯系有關部門進行實地的查看和勘測。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誠心得到了認可,她的呼吁得到了支持,終于在20xx年縣里斥資700余萬元在集鎮下游興建污水處理廠,集鎮沿岸布置污水管網,并將于20xx年底全面完成污水管網布置及使用,直接解決污水直排入河的現象,大大提高水生態環境,同時也為“河長制”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是開展各種污染源治理。為加強企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對轄區內畜禽養殖進行監管,推行生態化養殖,從源頭上控制畜禽養殖污染,開展水庫水質專項整治,-對全鄉6座小(二)以上水庫實行退出承包養殖。水庫退養觸動了原有水庫承包者的利益,他們情緒非常抵觸,有的抱著多拖一天多賺一天錢的想法,拖一天是一天,有的請來社會閑散人員打電話發信息恐嚇威脅,她毫不畏懼、不言退縮,帶著干部親自上門逐人逐戶向他們解釋政策、宣傳環保及安全飲水知識,一次上門不行,就兩次三次四次……直至與他們簽訂退養協議,并將養殖設備撤離現場。
四是加強采砂作業監管。湖溪鄉砂石資源豐富,在方便群眾的同時,也讓一些人看到了“商機”,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非法采砂。在了解這一情況后,身為“河長”的唐紅梅完善了砂石日常執法巡查制度,禁止超時超量超范圍采砂,要求正常的采砂作業完成后及時恢復河道原狀,禁止在河道內堆放采砂尾料或棄料。截止目前共處理了12起違規采砂行為,處理相關人員16人,確保了采砂作業的正常運作。
三、創新管理方式,做“河長制”的.引導者。
一是突出全民治水。自“河長制”活動開展以來,唐紅梅先后組織了鄉、村干部學習“河長制”知識、政策和措施等。在做好精神學習的同時,以“走村入戶”工作宣傳治水,宣傳“河長制”工作,秉著“你對群眾有多真,群眾就會對你有多親”的工作態度,同時,對群眾悉心講解和宣傳“河長制”的目的和意義,介紹“河長制”政策措施,普及治水知識,積極推廣生態理念,動員全社會參與治水工作。全鄉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全民治水良好氛圍。二是突出長效治水。在河流(水庫)醒目位置設立河長公示牌,統一規格和要求,對河長職責、河庫范圍、管護目標、監督電話等進行公示,形成長效監督效應。切斷垃圾入河源頭,將保護水環境、禁止垃圾入河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規范村民保護水環境行為。積極開展“最美河道”“潔凈村莊”“潔凈戶”評比活動,形成你追我趕、創先爭優的有利局面,形成長效管理合力。三是突出聯動治水。統籌河湖保護管理規劃逐步推進水利、農業、林業、國土資源等部門與河湖環境有關的規劃“多規合一”,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兩年多以來,縣級責任單位以河長制為紐帶橋梁,強化聯動,同力協作,結合“清河行動”,涉及水利、環保、農業、國土等多個責任部門開展的專項行動同時啟動,形成打擊影響河湖健康行為的強大合力,一些突出問題逐步得以解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切實把管水的責任扛在肩上,治水的任務抓在手上、護水的使命放在心上,在今后工作中充分運用好河長這個工作平臺,嚴格按照岸上和岸下齊抓、上游與下游共管、治標與治本同步的思路,必將讓湖溪鄉的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
河長先進事跡材料3
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突出長江流域生態大保護,處理好河湖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強化規劃約束,促進河湖休養生息,維護河湖生態功能。
根據“河長制”實施方案精神,洪湖市副市長陳祥同志擔任大沙湖管理區彭陳渠河長。彭陳渠是一條排澇、灌溉渠道,于1971年由人工開挖形成,分別于1980年、某年進行了疏浚。彭陳渠起于大沙湖管理區大沙泵站,止于楊神廟閘,全長15km,底寬20m,底高(吳淞高程),水面寬40余米,邊坡比為1:,排澇流量45m3。彭陳渠河源通過大沙泵閘站與長江相連通,為長江一級支流;河口通過楊神廟閘與內荊河相連通,為內荊河一級支流。途徑大沙湖管理區廟后垸社區、新垸社區、石家社區、橫墩社區、三汊河社區以及彭豐村等6個單位,涉及灌溉面積平方公里。
深入調研,發現問題,提出建議。陳祥副市長多次帶領市應急管理局、大沙湖管理區主要領導一起,經過實地踏勘,召開問題分析會,發現彭陳渠是一條污染河流,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垃圾直接排入河流,居民生活垃圾倒入河內,河流水葫蘆、水花生等水生漂浮植物生長茂盛、河岸雜草叢生。
針對存在的問題,他提出了彭陳渠整治四點意見:
一是要求大沙湖管理區制度好彭陳渠整治總體規劃,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二是要分門別類,對不同污染源落實不同措施,不同地段不同整治;
三是要緊抓規劃建設,治理好農業水利工程,堅持清河暢通,整治河岸;
四是以大沙湖管理區為主,各方配合,協調作戰,堅持齊抓共管的原則。
建立河湖日常監管巡查制度,嚴厲打擊河湖違法行為,堅決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設障等活動,健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按照抓早抓小成本少的思路,在水花生、水葫蘆生長季節前,早安排、早部署、早治理,利用人工撈草除草的.方式進行前期防治。中后期,安排管護員進行日常巡查,打撈水面漂浮物和垃圾,治理效果顯著。
開展沿岸線全面綠化工作,為了讓岸綠、景美、我們對著手對岸坡進行清理,整治后的地帶實行全線綠化,全年共栽植綠化苗木13#多株,基本達到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效果。
河長先進事跡材料4
XX是一名來自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水鄉的普通村民,在河邊生活了30多年了,對家門前的小河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
一、身患重疾初心不改
20xx年底,-被查出鼻咽癌,生命垂危。在各方親屬的支援,水鄉村友的幫助下,他堅強地跟病魔做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斗,他總說,不能辜負大家的付出和情義,他要回饋收獲的愛與支持,他會不忘初心,帶愛前行!
他所在的村莊漳澎村因河而生、因河而興。還在康復的過程中,他就經常站在家門口的埠頭眺望小河。彎彎曲曲的河涌,有著潤物細無聲的無私精神,有著能容能納的博大胸懷,給了他慈母般的撫慰,讓他曾飽受病痛折磨的身心,在一次次與母親河的親密接觸中,逐漸被療愈了。重生之后,面對受污染而“生病”的母親河,他決心走上保護河涌、回饋社會、傳遞大愛的民間河長之路。
二、為愛發聲護河詩人
他堅持每天用手機拍照記錄小河,至今拍了近3000張照片,通過直接發給村里的朋友,上傳照片在朋友圈等每一個點滴小事,吸引著身邊的人關注到母親河的問題。
為了凝聚更多的'護河力量,20xx年5月至今,他與許多和他一樣深深愛著家鄉河涌的護河志愿者一起,共同策劃組織了20多場次護河公益宣傳活動,累計吸引群眾、親子家庭、學生2000多人參加,走遍了鎮內所有的村社區。20xx年底,他建立了河小二隨手拍微信群,引導護河志愿者及群眾用手機隨手拍下身邊的河涌美景或者河涌問題。累計參與人次達1000多人次,收集到照片6000多張。
在日常拍河中,他特別留意河邊的水生動物,譬如蟛蜞、彈涂魚。有了它們,河涌顯得更有活力,它們是河涌水生態環境好壞的指示性生物。在仔細觀察過后,他有感而發,以蟛蜞為題材寫了一首詩《靜觀蜞變》。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特別是小朋友關注參與河涌保護,20xx年底,他在《靜觀蜞變》的基礎上寫了一個護河舞臺劇劇本,名字叫《蜞人奇事》,把河涌保護搬上了舞臺。他組織了一些親子家庭和護河志愿者排練,在東莞志愿服務總隊的年會上表演,得到大家一致好評。他們又去敬老院表演,長者們豎起大拇指拍掌叫好。小朋友和家長們在排練中、在表演中都樂在其中。保護河涌的理念,在這種讓大家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中傳播開了。
三、保護河涌巡河做起
自20xx年4月,他正式受聘成為麻涌鎮村級“民間河長”后,認真學習水生態保護的專業知識,積極熟悉所屬河道的情況,按照巡河指引認真做好巡河工作,將巡河期間發現的問題及時做好記錄并上報鎮級河長辦。20xx年4月以來,他對負責的景觀河+兩丫涌河系巡河共56次,發現問題35個,其中涉及兩岸及河面垃圾29個,排污問題6個,及時通知鎮河長辦及屬地村馬上落實整改,并收到了有效回復。他將巡河護河融入到自己生活的每一天,通過日復一日的巡查,從不遺漏,他家附近的河涌埠頭只要出現垃圾,他都會親自清掃垃圾,還會帶上家人親友一起參與,跟他們說保護河涌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附近的村民看到都連聲稱好,以往偶爾看到的村民把垃圾扔河里的現象也少了。
與此同時,他充分發揮民間河長的宣傳員、聯絡員的作用,把“河小二隨手拍”微信群中拍到的水污染情況及時反映給麻涌鎮河長辦,大大提高了河涌治理的時效性,搭起了群眾與政府聯合治河的橋梁,也大大提高了群眾參與河涌共治的積極性。20xx年6月以來,他積極參與策劃了6場麻涌民間河長與環保志愿者聯合巡河行動,結合河涌兩岸水生動植物觀察和河涌文化講解,吸引了300多人參加。盧沛榮的護河事跡被省市多家主流媒體廣泛報道,越來越多的市民都知道并且參與河涌保護。
四、美麗水鄉心之所愿
“天藍氣凈白鷺飛,河清岸綠草魚肥。保護環境樹新風,綠色家園自然美。”這是-在20xx年世界環境日說出來的美麗的水鄉夢。
他說,保護河涌是一項長期性的基礎工程,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去做。為了讓鄉親們擁有一個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他愿意繼續當好護河志愿者、民間河長的角色,助推家鄉的水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再上一個臺階。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河長先進事跡材料5
寶坻區寶平街道白鷺灣社區負責望月渠白鷺灣河段,位于望月路西側,南起朝陽大道北至澤潤居委會界,河道總長約0.3公里,我自2019年開始擔任望月渠白鷺灣段河長以來,牢固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加大宣傳和檢查巡查的力度盡職做到守水盡責、守水有責、守水負責,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努力實現水清、河暢、坡凈、岸綠的河湖治理目標而奮斗。白鷺灣望月渠的治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抓河流環境保護宣傳。為了更好的把河道環境保護好,僅僅巡查是不夠的,唯有從根源上解決居民對河流保護的意識,才能減少河流的污染。白鷺灣社區通過定期開展河流環境保護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也邀請居民加入到河道巡查的隊伍中,倡導居民發現河道垃圾及時向社區匯報,加強了居民的責任意識。
抓日常監管巡查制度。自擔任河長以來經常在休息日、上下班的途中、工作之余帶上巡河記錄本和手機沿著望月渠認真巡查。對每一處岸坡漂浮物及岸坡垃圾詳細記錄,并督促相關責任人限期整改,直至達標。
抓群防群治。社區每季度組織志愿者集中開展一次大清理活動。活動中,白鷺灣社區志愿者、網格員共分為2個組,一方面向望月渠周邊居民發放明白紙,宣傳保護河流知識,勸導居民不要隨意亂扔垃圾、在河邊洗衣等,增強居民河流保護意識;另一方面沿著望月渠兩岸,有的拿著鐵锨,有的拿著掃帚,有的手持夾子,將路面和環湖周邊的.飲料瓶、塑料袋、枯枝落葉、煙頭等廢棄垃圾清撿干凈。在志愿者的努力下,一處處垃圾被清理出來,周邊環境變得更加清爽整潔。志愿者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和積極示范讓周邊群眾深刻體會到保護河道的重要性,從而形成濃厚的愛河、護河氛圍。
抓黨員的擔當作為。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白鷺社區黨支部抓無職黨員成立巡查小組,在不同時間段進行巡查監督,發現問題在群中反饋,社區根據反饋的問題聯系相關部門處理,做到日巡日辦,確保河道每日清潔。
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只有寒來暑往的默默堅守。巡河、管河、護河是我工作的職責。讓更多的群眾愛河、護河,讓望月渠綠水長流,就是我的初心和工作使命。
【河長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河長制述職報告01-11
河長制工作總結02-27
先進家庭事跡材料08-04
先進班組事跡材料06-17
河長制述職報告10篇01-12
河長制述職報告(精選18篇)04-18
河長制工作總結范文06-28
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7-13
護士先進事跡材料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