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實用文>事跡材料>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
更新時間:2023-09-18 12:38:09
  • 相關推薦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屬于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事跡材料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1

  王心燕,女,58歲,中共黨員,家有愛人和婆婆一起生活,有一子已結(jié)婚單住。王心燕深懷愛老之心,恪守夫妻之德,力行孝敬之舉,以責任去體現(xiàn)孝道,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傳統(tǒng)美德。在王心燕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孝敬老人、夫妻和睦、教子有方、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積極樂觀、勇?lián)熑巍K米约旱膼坌摹⑿⑿摹⒇熑涡臉?gòu)筑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婆婆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這話不假,從王心燕組建家庭的那一天起,這30多年來,她默默無聞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在贍養(yǎng)老人問題上,王心燕對丈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父母親一輩子經(jīng)歷的苦難不可勝數(shù),孝敬老人,贍養(yǎng)父母一個人做人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僅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三十年里,她和老人住在一起,從沒紅過臉。都說媳婦難做,可她的所作所為讓婆婆覺得這個兒媳婦比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

  什么樣的家庭能被稱作“最美家庭”?有的人說,上慈下孝,孝老愛親者最美;有的說,胸懷大愛,熱心公益者最美;有的說,友愛無間,鄰里互助者最美;還有的說,德藝雙馨者最美。還有人說,平凡的家庭雖然做著平凡的事,但平凡的事卻也時時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芒。這樣的家庭也可稱的上是“最美”。

  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這么個平凡的家庭,福建八方盛豐物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助理陳傳平同志,一個1980年生人,還算是“80后”。他的家庭結(jié)構(gòu)是當下最流行的“雙獨同居”模式,他和愛人皆為獨生子女,雙方的父母目前也都住在一起,加上其20xx年6月份新出生的二公子,整個家庭是4+2+2,八口之家。大家都知道,由于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雙獨家庭面臨著雙方四位老人贍養(yǎng)和一個孩子撫養(yǎng)等巨大的壓力。而且大家跟雙方父母住在一起,人多必然口雜,難免會涉及到婆媳之間、翁婿之間的種種家庭矛盾,而這應該也是當今社會80后、90后最頭疼的社會問題。

  那我們的陳傳平同志是怎么把家庭生活調(diào)配的有滋有味呢?陳傳平同志與其愛人都是朝八晚六的上班一族,非周末的時間,家里都是四個老人無怨無悔的操持著。為了能讓兒女多休息且專心忙于工作,接送大孫子上下學、白天照顧小孫子、煮飯做菜、清潔衛(wèi)生、甚至是教導作業(yè)等家庭瑣事,都是老人們親力親為,老人們還自行分了工,忙的是不亦樂乎。按老人們的話說,為了兒女,再苦再累也值得,只要兒女能孝順。每每想到這里,陳傳平同志的眼眶就泛紅。按他自己的話說,他算是真正的“啃老一族”,覺得虧欠雙方父母實在是太多太多。所以有時間他就會多陪陪父母。因為他知道老人們需要的不光是物質(zhì)上的富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愉悅和契和。所以每當周末只要時間允許,他都會帶上全家人去郊游,帶他們?nèi)L試不同風味的小吃,每隔一段時間還會讓老人們輪流出省或是出國旅游散心,平時還提倡老人們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學會用QQ跟微信來跟親朋好友聊天,讓老人們學攝影、學跳舞、學做保健操,來充分地調(diào)劑生活節(jié)奏。當然日常的.家庭也會出現(xiàn)矛盾,也會出現(xiàn)因為家庭成員生病住院而給正常生活帶來的種種問題,但一個幸福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大家相互支持和信任,患難與共、同甘共苦,只要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就沒有什么可以難倒他們。

  陳傳平同志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一家人生活重要的是溝通、包容與付出”。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可以折射出很多的家庭哲學,也可以讓我們深深了解到,作為一個家庭,家庭成員的和和氣氣,多溝通交流,互相理解,互相關懷是生活本質(zhì)。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人員和睦相處,才是一個最美的家庭!每一個“最美家庭”的背后,都聚集著一個個“最美”的人。正是有了這一個個家庭成員的向心力,這個家庭才符合最美的標準。每一個“最美家庭”,都洋溢著崇德向善的怡人芬芳,散發(fā)著溫暖你我的心靈熱度。

  不拋棄,不拋棄什么?不拋棄親情、愛情、友情,不拋棄親情、愛情和友情所帶來的溫暖與安全。不放棄,不放棄什么?不放棄我們心中的信念、理想與追求、應該堅持的原則,以及由信念、理想、追求與原則所換來的努力與拼搏,不放棄最后一刻成功的可能,不放棄任何成長與凈心的機會。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2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基石。唐代詩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千古名句。

  烏云斯慶,女,蒙古族,現(xiàn)年33歲,烏審旗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執(zhí)法隊員。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是大家公認的好職工,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女兒,好媳婦,好孫媳,好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與兄弟姊妹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十年來如一日,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用真心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她20xx年與丈夫胡日查結(jié)婚,丈夫沒有固定的工作,干一些臨時工收入甚微,自己又是地方聘用人員,工資才1000元,到20xx年才漲到3500元左右,結(jié)婚以后生了兩個男孩,生活的開支越來越多,她沒有灰心,堅持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用微薄的收入維持著一大家的基本生活開支。她的爸爸有糖尿病,媽媽有高血壓,經(jīng)常需要人來照顧,有時還需住院治療。雖然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但對老人的照顧她是最多的,只要兩個老人一有病,她就過去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照看液體,買藥陪床。特別一提的是她的丈夫胡日查從小被外婆斯仁那米德?lián)狃B(yǎng)長大,現(xiàn)在外婆就一個人,平時和烏云斯慶一家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外婆有高血壓和風濕性關節(jié)炎,行動不便,常年吃藥,又沒有收入,這一切開支只有烏云斯慶一家人提供。她對外婆特別好,默默地承擔起了這份盡孝的責任。

  兩個孩子的出生,讓烏云斯慶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開支更大了,生活更忙了。她既要去工作,又要精心照顧外婆,還要給丈夫洗衣做飯,更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小孩。但是,她沒有被生活負擔嚇到,也沒有被繁忙的勞動壓倒。

  工作生活中,她總是開開心心,樂樂呵呵的與同事和鄰居相處閑聊。有一次,同事為償還5000元信用卡,四處借不到錢煩惱的時候,她主動找到同事問清了情況后,及時借給同事5000元,幫同事渡過難關。還有一次,鄰居的一個小孩發(fā)高燒,小孩的'爸爸不在家,媽媽又是一個殘疾人行動不方便。她得知這個情況二話沒說,就把孩子領到醫(yī)院治療,等小孩高燒退了才把孩子領回去,雖后兩天又領上孩子去醫(yī)院復查2次,等孩子徹底康復以后她才放了心。這樣的好事,她做的還很多很多,在單位和鄰里樹立了很好的口碑。

  作為一位母親,她深知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為給下一代樹好尊老、愛老的標尺,讓他們從小在愛的氛圍中接受熏陶。即使再忙再累,也從不放松對兒子的教育,她時常教育兒子學習要踏踏實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事要誠實。

  她用愛心、孝心、責任心構(gòu)筑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她卻在平凡中用實際行動展示了自己孝老愛親,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的高尚品德。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3

  馮貞娥,現(xiàn)為玉樓村委會計生員,與玉樓村的陳和剛結(jié)婚后生了兩個小孩,家中上有80歲的老父母,下有兩個上小學的小孩,全家一共六口人一起生活。除了做好村委會的計生工作,馮貞娥還和丈夫在家中經(jīng)營小賣店,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有一次公公因高血壓帶肺部感染在海南省醫(yī)院住了差不多一個月,期間丈夫負責在醫(yī)院照顧公公,家庭重擔便全落在馮貞娥身上,在家她要照顧兩個孩子和年老的婆婆,又要看店,把家里的事務做好的同時也要兼顧村委會的計生工作,即便如此,她也不讓丈夫操心家里的事情,讓丈夫安心照顧公公直到病愈出院。公公婆婆年老有不愛干凈的毛病,為了他們的身體健康,馮貞娥苦口婆心勸父母勤洗澡換衣服,還專程買了部手機給他們用。夏天時,馮貞娥特地買了風扇為公公婆婆納涼;冬天時,馮貞娥就帶公公婆婆出來曬太陽,為公公婆婆添衣加被。馮貞娥在日常生活起居上也十分注重對公公婆婆的關心愛護,噓寒問暖,陪伴談心。一片孝心誠可貴,身體力行更難得。問起馮貞娥照顧公公婆婆有沒有感覺到厭煩和累過,她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做什么也都是應該的。”沒有抱怨自己多么辛苦的'照顧家人,也沒有炫耀多年的付出,馮貞娥就是這樣普通的一個媳婦。每當談及妻子在家里辛苦的付出,陳和剛總會憨笑著看著妻子,無奈的搖搖頭說:“這么多年苦了她了,也沒讓過上什么好日子,盡是照顧我們這一大家子人了”。

  他們是眾多家庭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家人,卻也是眾多家庭中不同于其他家庭的一戶。一家人都是玉樓村的普通農(nóng)民,一樣上有老下有小,一樣靠種地為生,問起陳和剛和媳婦馮貞娥,鄰居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夫妻倆不僅維持著一個家庭的和諧,教養(yǎng)子女走上正途,贍養(yǎng)老人安享晚年,夫妻關系也是和睦。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4

  我叫xxx,是周寧縣實驗幼兒園的一名幼教。20xx年12月,我嫁進了這個家庭。當時家里有我公公、婆婆、丈夫和我。我們一家4口,相親相愛,其樂融融。20xx年,我丈夫在下海的熱潮中辭去了教師一職,一人到上海做生意,留下一個4歲的兒子以及兩位老人給我照顧。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xx年3月,對我來說是灰色的一年。當年我的父親在正月過世。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我那一向樂觀開朗的婆婆又被查出是肺癌晚期,這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當頭一棒。在丈夫的極力勸說下,婆婆終于答應到上海接受治療。

  婆婆在上海治療期間。我因為孩子小,又要上班,沒能去照顧,心里很是不安。只好天天給婆婆打電話問候,了解她的'病情,婆婆總是樂觀的說:“沒事,好多了,過幾天就能出院了,你在家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自己身體一定要多注意啊……”每次接完婆婆的電話,我總要大哭一下。她自己生病了,還不忘關心我。終于迎來了暑假,我把兒子寄在娘家喂養(yǎng),整整兩個月陪伴在婆婆身邊。每天給婆婆講些勵志的故事,婆婆的心情也越來越好。

  為了更好的方便照顧,我們把婆婆從上海腫瘤醫(yī)院轉(zhuǎn)院回到福州腫瘤醫(yī)院,于是,我利用周末時間,帶著孩子去看望她,安慰她,讓她心情舒暢。看著婆婆那消瘦的臉頰以及脫落的頭發(fā),我總是偷偷躲進衛(wèi)生間止不住的淚流滿面。接下來的日子,婆婆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醫(yī)院發(fā)了病危通知書,我們只好帶婆婆回周寧。可是,在家的每個晚上,婆婆總是全身痛的睡不著,但為了不影響到我們,她咬著被角強忍著不發(fā)出聲音。在家人的極力勸說下,婆婆才肯住到周寧醫(yī)院。每天下班后,我總是換著花樣,精心熬制各種營養(yǎng)湯送到醫(yī)院,并一口一口地喂給老人吃,由于并發(fā)癥感染,婆婆滿嘴都潰瘍了,根本無法張大嘴巴,我只好用吸管讓婆婆慢慢的吸。由于病情擴散,婆婆全身不能動彈、大小便失禁。婆婆是個愛干凈的人,每天都要給老人換好幾次床單、褲子。忙活完婆婆我再回家忙家務,忙孩子。休息日全天伺候,婆婆愛吃什么,我就買什么,照顧的間隙逗老人說笑,婆婆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婆婆逢人便說:“有女兒不如有個好兒媳,我家媳婦待我比親閨女還親。同病房的人也都說,跟親閨女一樣。

  雖為婆婆花費了巨額的醫(yī)療費,但婆婆最后還是撒手人寰,留下了年邁的公公,沉重的家庭負擔壓在了我的肩上。我一邊工作一邊盡孝,下班后忙買菜,煮飯,收拾屋子,照顧老人孩子,忙得像旋轉(zhuǎn)的陀螺,但我也沒有任何怨言。

  孝敬老人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是晚輩應該做的,我們自己也會變老,這也是給我們的孩子做個榜樣。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5

  不拋棄,不拋棄什么?不拋棄親情、愛情、友情,不拋棄親情、愛情和友情所帶來的溫暖與安全。不放棄,不放棄什么?不放棄我們心中的信念、理想與追求、應該堅持的原則,以及由信念、理想、追求與原則所換來的努力與拼搏,不放棄最后一刻成功的可能,不放棄任何成長與凈心的機會。

  小明,男,xx年6月出生,現(xiàn)為xx馳宏資源綜合利用開發(fā)有限公司貴金屬車間火法工序員工。2005年以前,他和妻子都在昆明新立公司上班,后來企業(yè)破產(chǎn)重組,他和愛人都被分流到了馳宏公司,家也理所當然的搬到了曲靖。他們有個可愛的兒子,當時在讀小學,三口之家生活過得雖不算富裕,但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其樂融融,正當他還在憧憬著、規(guī)劃著未來,還沉浸在美美幸福之中,享受著天倫之樂的時候,一次突如其來的事故把這幸福美滿之家給打“碎”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場無情的災難降臨了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2006年7月,xx的愛人在接受膽結(jié)石手術時發(fā)生了醫(yī)療事故,至今人事不醒,變成了人們常說的“植物人”,前一天都還跟自己有說有笑的愛人突然間不言語了。當時,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整個人都傻了,甚至了有輕生的念頭,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手術會讓心愛的妻子昏迷不醒。那一刻,他像是沒了魂一樣,眼睛直直的盯著病床上的妻子,一股勁的叫著“劉燕(他愛人的名字),你醒醒,別睡了,醒來看看我們的兒子,醒來看看我呀,我和兒子都需要你”,當時在場的人看著都覺得心痛。近兩個月,在朋友、同事的陪伴和勸說下,他慢慢的接受了這個殘忍的現(xiàn)實,他知道,“既便自己再努力地呼喚,心愛的人也不會答應自己了”,于是,他開始振作,因為他是這個家的“頂梁柱”,還有年邁的父母和年僅10歲的兒子,他絕不能倒下。

  那時開始,他開始了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醫(yī)院、家、公司,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無論寒冬還是酷暑,無論自己有多辛苦多疲倦,甚至自己病重了,他都在堅持,2000多個日日夜夜,他堅持每天給妻子送飯、喂飯,妻子剛出事的時候,醫(yī)院是給他的妻子打營養(yǎng)液,開始他也不懂,以為這樣還挺方便的,只要每天給她做做按摩就行了,但沒過多久,他發(fā)現(xiàn),妻子在慢慢的消瘦,他覺得有點不對勁,他就問醫(yī)生,“怎么會這樣,這樣正常嗎?”,醫(yī)生告訴他,營養(yǎng)液畢竟一種藥物,況且是直接輸送到胃里的,沒有經(jīng)過咀嚼,不經(jīng)過食道,時間長了,消化功能會受到影響的。他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于是他想著親自給妻子做,從流食開始,米湯,菜湯,慢慢的,妻子嘴會動了,而且也能慢慢吞咽了,他便開始煮稀飯,把做好的菜切碎、攆爛,他自己吃的都會帶給妻子。每天都是早晨6點多鐘起床給妻子做早餐,然后趕最早一班公交車到醫(yī)院,到了醫(yī)院以后,他會叫醒妻子,給她洗臉,刷牙,然后一口一口的喂飯,就像給小孩喂飯一樣,一邊喂飯,還一邊哄著“燙不燙,乖,再吃一口”,一日三餐,他都是這樣哄著妻子吃的。

  除了每天要給妻子做飯、送飯、喂飯之外,他還要每天為妻子做康復訓練,按摩,壓腿,靜力收縮練習……,只要是有利于妻子康復,他都會竭盡全力的去嘗試,而且堅持親力親為,早上因為要上班,他只能委托護工為妻子做康復訓練,每天中午給妻子喂完飯之后,他會在妻子旁邊的床上休息一小會兒,1點多鐘,就準時給妻子按摩,每隔兩小做一次,其實他完全可以全部交給護工來做,但他并沒有,他堅信護工沒有自己做得好,并不是因為他的按摩技術有多高,而是他希望自己的按撫能給妻子以安全感,能給妻子康復的信心,而且他在一旁可以跟妻子進行交流,一邊按摩,一邊嘮叨“聽話啊,肌肉收縮了就不好看了,運動才能好起來,好了就可以回家了”,他相信妻子能感覺到自己,他相信自己的`信念能夠傳遞給妻子。從醫(yī)學的角度來講,妻子這種病的治療,親情交流非常必要。下午5點多鐘,他又匆匆到菜市買菜,做晚飯,重復著早上的流程,他每天會陪著妻子到晚上10點多鐘,然后才離開醫(yī)院回家。

  晚上回到家的時候,兒子已經(jīng)睡著了,說到兒子,他心里總覺得不是滋味,有點酸酸的,他說,“因為每天都要給妻子送飯,要給妻子按摩,幫妻子‘方便’,所以給兒子的關心太少了,他能為兒子做的僅僅是把飯做好后放在桌上,別的,他什么也做不了,不能小明同志的家庭與千萬個家庭一樣,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但這普通的背后,卻蘊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他記錄了這個家庭生活自立、自強、尊老愛幼的一段不平凡的經(jīng)歷。

  一、愛崗敬業(yè),工作楷模

  小明同志不論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發(fā)揮軍人的本色,認真履行職責,處處以身作則。雷厲風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黨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他是前古鎮(zhèn)社區(qū)的一名居民代表,積極參加社區(qū)的各項會議,及時完成社區(qū)分配的工作。

  二、尊老愛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小明同志還努力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協(xié)調(diào)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他把工作之余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身為一家之主,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懷。作為兒子,他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他仍然堅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為丈夫,他愛護妻子,與妻子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作為父親,他以身作則,注重對兒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培養(yǎng)孩子節(jié)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zhì),教育他們獨立自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勤儉樸素,家中賢內(nèi)

  xx的妻子周麗麗同志是一名家庭主婦,在她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媳婦,她恪盡孝道,對老人噓寒問暖,還經(jīng)常陪件老人談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為母親,她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兒子生活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兒子成材的重任;作為妻子,她是賢內(nèi)助的最佳代言人。

  為了減輕丈夫的工作壓力,她承擔起家庭的所有事務,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響工作。她建立起一般家庭更加純樸和節(jié)儉的家風,牢固地守護著自己家門。

  四、情系國防 飽和潛水新記錄

  2015年1月20日,平凡而又偉大的一天,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的4名潛水員出倉,標志著我國海軍組織的飽和潛水專項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并一舉創(chuàng)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記錄。創(chuàng)造這一記錄的正是xx的兒子張恒銀。他入選潛水集訓隊后,事事沖自前頭,幾乎每一個動作他都練了上千遍,100多冊操縱規(guī)程大多被他翻的起了毛邊,訓練時有著永不服輸?shù)膭艃海瑢撍夹g的研究有如癡如醉的勁兒,下水后有敢打敢拼不怕難的勁兒,他也因此得了“張三瘋”的外號。這一回,他正是靠著這股勁兒,一舉刷新了全國飽和潛水記錄。

  五、道德品質(zhì)優(yōu)秀,勇挑重擔

  xx有一位優(yōu)秀的兵兒子,也有一位同樣優(yōu)秀的好兒媳郝千惠。"成功男人的背后總有一個女人是他的堅強后盾"。郝千惠為了支持丈夫安心在部隊服役,無家庭的后顧之憂,她始終給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積極的鼓勵,從不拖丈夫的后腿。她一個人默默承擔照顧家庭的全部負擔,從而使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隊各項工作之中。

  在小明同志帶動和影響下,全體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努力,精心經(jīng)營出一個洋溢著溫暖、民主、文明、科學的美好家庭。

  有一種愛,我們稱之為堅守。xx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女性,一位好妻子,7年如一日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因車禍受傷成植物人的丈夫曹佳忠,以她山一般的堅守和默默的付出詮釋了這一份愛,溫暖守護著一個家。她的心像一縷燦爛的陽光,溫暖著丈夫,感動著鄰居,照亮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走進xx的家,窗明幾凈,一塵不染,房間收拾的溫馨舒適,臥室里xx的丈夫靜靜地躺在床上。“他這樣躺在床上已經(jīng)6年了。”xx回想起丈夫剛出事那會還是難掩內(nèi)心的悲傷。

  2010年1月9日,她的丈夫曹佳忠乘摩托車回家途中與貨車相撞,當即不省人事。經(jīng)過全力搶救,曹佳忠雖保住了性命,但卻成了失去知覺的植物人。當時,xx36歲,大女兒10歲,小女兒才剛滿4歲。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望著床上沒有意識的丈夫,看著眼前年幼的孩子,xx不知所措,流盡了眼淚。

  擦干眼淚,xx想的仍然是要撐住,“只有他活著,這個家才是一個真正的家”。6年來,2000多個日日夜夜,她把照顧好丈夫,侍奉公爹,撫養(yǎng)兩個孩子當成自己的本分,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xx說起照顧丈夫的點點滴滴,臉上有苦澀,卻沒有太多悲怨。每天一日三餐她都要通過針筒和軟管,把流食一點點“喂”給丈夫吃;丈夫大小便失禁,一天要多次換洗,每天晚上還要起夜,“他是個愛干凈的人,每天都要給他洗手、洗臉、洗腳,隔段時間還要洗一次澡”;xx說,特別是夏天,要為丈夫驅(qū)趕蚊蟲,還要不斷地為他翻身;為了防止肌肉萎縮,每天還要全身按摩。付出就有回報,7年中,丈夫沒生過一次褥瘡,臉色一天天好起來。

  生活剛有了一點起色,又一次意外把xx打入了谷底。2012年小女兒因意外摔斷手指,急需手術,看著受傷的女兒,那一剎那,辛酸充斥著xx的心,她感覺好絕望,好孤獨。生活的苦痛并沒有壓垮她的脊梁,但女兒們的懂事堅強卻讓她心酸自責,大女兒每年寒暑假都到工廠打工補貼家用,小女兒更是沒有享受到和同齡孩子一樣的無憂童年。看著懂事的女兒,xx再一次選擇了堅強,在醫(yī)院和家里兩頭奔波,照顧受傷的女兒和丈夫。

  7年的付出和堅持,一個搖搖欲墜的家,雖然在xx身上刻下了辛酸,卻未摧垮她的意志,反而讓她對家庭更多了一份責任和依戀。“家是我的寄托,也是我的港灣,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不想讓這個家散掉,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和家人幸福快樂。”回想起這些年的付出,這位農(nóng)家婦女說出了最質(zhì)樸的話語。除去愛情的外衣,我們更看到了親情的可貴。一句“我實在不能離開他”,是她此生不離不棄、相依相伴的承諾與寫照。

  “多虧了大家的幫助,我才能撐到今天!”對現(xiàn)有的一切,xx一直表達著感恩之情。讓她念念不忘的是政府、社會愛心人士和親戚鄰居對她伸出的援手,社區(qū)幫她辦理了低保,女兒上學也有減免照顧。近幾年來,經(jīng)常會有熱心人送錢送物,幫助她們一家。xx說:“過去的苦痛可以忘記,但唯獨不敢忘的是大家的恩情,這么多年能堅持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好心人的幫助和支持。”

  好人總會有好報。雖然一直以來總是磨難不斷,但xx一家不離不棄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生活也逐漸有了好轉(zhuǎn)。xx幾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丈夫,孝敬公爹,撫育女兒,自立自強,深得鄉(xiāng)鄰敬佩和社會廣泛好評,被xx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并被評為2016年“xx好人之星”。

【最美家庭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06-23

孝老愛親好人事跡材料04-21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匯總13篇)07-07

孝老愛親文案(精選90句)10-01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04-07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精選24篇)06-01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14篇04-14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3篇[精選]08-05

孝老愛親事跡材料(共3篇)07-05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亚洲中国日韩久久综合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在线播放欧美a在线观看 | 日韩色老头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