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事跡材料>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更新時間:2023-08-31 18:25:56
  • 相關推薦
關于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事跡材料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最美家庭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最美家庭事跡材料1

  一、互相尊重,坦誠相待。

  在這個家庭里,我們夫妻之間互敬互愛。兩個人在不同環境生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習慣,不同的愛好,所以在一起生活難免會有不適應,會有摩擦,這就需要彼此多點寬容,多點謙讓,多點諒解,做事多從對方角度考慮一下。構建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和我們奮斗的目標!持之以恒地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和諧的彼岸!

  二、以身作則,學會感恩。

  在對待長輩方面,我和老公堅持正直做事,友善對待老人。平時對長輩噓寒問暖,關心她們的生活起居。每次全家人一起吃飯時,我們總是把好吃的菜往父母碗里夾,讓她們多吃點。上街時,也會惦記著給老人添置新衣服、新鞋子。為了讓他們身體健康,我們經常會買些水果、鈣片、等營養品,讓老人增加營養、滋補身體。有空時,我帶著孩子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重大節日和父母一起慶祝。家里有些重活,我們都要自己干,不讓老人累著。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父母也同樣關愛、體諒我們,盡心心力的幫我們照顧好一雙兒女,我們對父母由心的感謝。

  三、全心投入,重視品德教育。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要求孩子尊重老師、同學;在家中,教育孩子要尊重家長;在公共場所,要孩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從小使孩子樹立愛心和正義感。從20xx年開始,每年我和老公都給四川藏族的孩子們捐贈衣服及買一些學習用品。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女兒助人為樂的品德也漸漸顯現,她的每一個愛心之舉,我都給以肯定和夸獎。我經常和女兒讀讀《弟子規》《三字經》等讀物,我相信在閱讀中也可以學習做人的道理,培養愛心,使孩子明白一個人的孝心和品德最重要。

  四、真誠相待,弘揚家庭美德。

  去年,婆婆的腰摔傷了,需要在床上靜躺三個月。毎天早上我都要給老人梳頭,晚上幫老人洗腳、擦身子,幫她翻身。為了不讓她寂寞,我經常陪她聊些開心的事情,還讓孩子給她唱歌,我們婆媳倆感情就像母女關系。婆婆每次和人說起我,都由心的夸獎我。其實我覺得為人子女者做這些都是應該的,老人為我們這個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們做小輩的也要盡心盡力地關心、愛護老人。做為子女的我,希望爸爸媽媽公公婆婆身體健康,作為孩子媽媽的我,希望孩子健康成長,這就是我的全部。

  五、勤儉節約、發揚社會功德。

  為了發揚勤儉節約的美德,我們家也也倡導了這個活動,平時的淘米水可以澆花和樹,保護了環境又可以清新空氣,真是一舉兩得呢!平時孩子的.算術草稿本和做完的作業本的反面都可以變成二次紙張,洗手時按時關掉水龍頭,不開無人燈,這樣一來從水費,電費上都能節約很多能源。我們始終相信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

  我們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我們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我們互幫互助,互敬互愛,用自己最真誠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因為有愛,所以幸福。

關于最美家庭事跡材料2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最美家庭一定有最動人的風景、最優良的家風,王永革夫妻結婚多年來,夫妻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里和睦。他們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奮斗、嚴謹、孝老是王永革家庭的關鍵詞。

  一、奮斗。戶主王永革1990年進入綜合執法局工作,時任中隊長,任職期間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受到領導的器重和同事的贊譽,由于工作成績突出還連續多年榮獲"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妻子張會超1988年參加工作,就職于石化供銷公司,1991年因公司效益不好而下崗,她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積極地自主創業,在1991年至1995年之間的五年當中,她先后開過自行車專賣店,做過酒代理,開過電話亭,還跑過出租,她勤奮自強的事跡影響著她身邊的很多人,她的丈夫王永革和兒子王思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做她堅強的后盾,在1995年她開辦了物業公司,2005年至今在美景嘉園經營恒中物業公司,任總經理和法人代表,公司自成立以來,經營有方,管理嚴謹,受到廣大業主的一致好評。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兒子王思也十分勤勉上進,大學畢業后在華龍區綜合執法局工作,并任優勝教育顧問,表現出杰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才能。

  二、嚴謹。作為父母,王永革夫婦真正的做到了嚴謹治家,他們之間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和睦關系,對獨子王思的教育也是盡心盡力,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王思從小便聰慧懂事,勤奮好學,大學期間利用寒暑假時間在外面勤工儉學,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畢業后進入華龍區綜合執法局工作,還在一家私人的教育機構優勝教育任教育顧問,表現出了非凡的教育和管理才能。

  三、孝老。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王永革和張會超婚后將老人接來同住,悉心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二十多年間,無論工作再忙,都會趕回家為老人做可口營養的飯菜,老人們在他們的照顧下雖已八十多歲的高齡,但是精神矍鑠,身體康健,逢人就夸兒子媳婦孝順懂事,孫子王思對老人也是關愛有加,每次回來都給老人噓寒問暖,給他們添置新衣和需要的東西。

  幸福是什么?腰纏萬貫不一定幸福,位高權重也不一定幸福,王永革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賓,尊老的一顆孝心,創業的同舟共濟,育人的言傳身教演繹了小家庭最溫馨的幸福,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樸實的珍貴,幸福的最真實內涵。

  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積極地奉獻和付出,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也才會更和諧。

關于最美家庭事跡材料3

  一、愛崗敬業,樂于奉獻

  我是一名教師,丈夫是一名醫生。工作30多年來,我們各自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在工作中,我虛心好學,不斷提升。本著對教育的那份赤誠,讓我從師范生,到專科,再到本科,從一名普通教師到縣師德標兵、竹海名師,從市教育先進個人、市骨干教師,再到省骨干教師、省教學名師。學生送走了一屆又一屆,每屆成績均名列前茅。看著學生一步步成長,一天天成才,一個個成功,那是我畢生最大的幸福。丈夫作為一名功能科醫生,不僅承擔著繁重的工作,還肩負著培養年輕醫生的責任。科室里的年輕人,他悉心指導,全縣各鄉鎮醫院的心電圖醫生,大多數都是他的徒弟。他不僅僅是工作忙,更是對職業的熱愛,使他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到了工作中。難怪兒子小時候的作文中寫道:爸爸很難有一天能按時回家吃飯,常常半夜接到電話就立馬沖向醫院,節假日外出游玩,爸爸從來就沒有和我們同行過。記得“非典”最緊張的時刻,我半開玩笑的勸他,保命要緊,把工作辭了,我們到鄉下去避避風險。平時一向和善的他立馬拉下臉來:“我是醫生,我怎能離開我的崗位?”那一刻,我內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多次得到上級的'表彰,我覺得“宜賓市十佳衛生工”的稱號當之無愧。

  二、尊老愛幼,家庭和睦

  母親是家里的后勤部長,她勤儉、善良。因為父親去世的早,我工作以后,母親就和我一起生活。結婚生子后,她承包了做家務和帶孩子的全部重擔。老公對我媽比親兒子還孝順,噓寒問暖,稍有不適,比我還緊張,常給母親買吃的、穿的,幫著分擔家務。假期里,我和兒子便陪著外婆出去玩,貴州、云南、廣西、北京、上海、臺灣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兒子十分孝順,他讀小學時,外婆腰椎骨折,躺在床上三個月不能動彈,兒子端茶、送水、喂飯,接大小便,幫外婆洗腳。前段時間聽說外婆做手術,立馬請假回來,日夜陪伴在外婆床前照顧,醫生護士都夸他。讀大學六年來,每周都要給外婆打電話。兒子很細心,每逢生日節假日,我們總能收到兒子的祝福和禮物。我姐妹家的兩個孩子,讀書一直在我家吃住,老公家的侄子讀書,也住在我家幫他輔導。雖然很辛苦,一大家子倒也其樂融融。

  三、夫妻恩愛,共同進步

  人們常說,不吵不鬧不是夫妻。生活中難免磕磕絆絆。我們在結婚時就立下了一個規矩,吵架時就事論事,只說眼前,不提過往。這條規矩陪伴著我們愉快度過了二十六年的婚姻生活。為了給家庭營造和諧的氛圍,我們從不當著老人和孩子的面吵架。我的個性好強,老公總是讓著我,可遇到激烈的問題,老公火氣一上來,我立馬退讓。我們家從來沒有睡懶覺的習慣,孩子小時,我們陪著孩子晨練,孩子大了出去讀書,我們也按時起床。我們堅持了14年的冬泳,周末和騎行隊員騎自行車跑遍了的長寧的鄉村公路,還有周邊縣的大小景點,我們一起去打中老年排球。一位球友對我說,最羨慕你有一個配合支持你的老公。我去林天勇校長那兒學書法,拜師周學漁學指畫,老公不但支持我,還有空就接送加外行點評。我和老公也總會在生日的時候收到對方的驚喜。

  四、樂于助人,見義勇為

  一個心懷善良的人總是幸福的,一個樂于助人的人總是快樂的。騎游隊里有一個小隊員曾珠,父母親靠做饅頭為生,父親突發主動脈夾層急重癥,經濟困難。老公得知,睡不著覺,連夜起草捐款倡議書發到群里,短短兩天,就為患者募捐了三萬多元。一次騎車途中,有位騎友剎車失控撞向護欄,當時滿面鮮血,昏迷不醒。我們都嚇壞了,老公畢竟是醫生,一邊叫我們打120,一邊把傷者翻過身來,呼喚傷者無反應,未見呼吸,摸摸頸動脈,立刻做心肺復蘇,按了幾十下,才見傷者眼睛動了兩下,終于醒過來了,為救護車的到來爭取了最佳的救人時間。我校一位學生得尿毒癥急需籌錢,聽我說捐了兩百,馬上掏出兩百給對方老師,說表示點愛心。他聯系的貧困戶,送去衣物、棉被、糧油,有空就打電話關心。因為一年四季都在淯江河游泳,老公碰到過許多險情,他總是奮不顧身的跳下水去救人,先后救起過大學生、農民工、小學生、公務員。為此,他被縣政府、市政府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我們學校有位過世老師的遺孀,八十八歲高齡,獨自住在竹都公園旁的簡易房里,兒女都在外打工。自從她老伴去世后,我就一直負責每個月去銀行幫她取生活補貼,逢時過節前往看望,送去慰問品。兒子高中同學家庭困難,打球骨折不敢跟家人說,兒子讓老公聯系醫生手術治療,還幫忙付了部分醫藥費。一個農村同學,家里缺乏勞力,暑假里,兒子就約上其他同學幫忙打谷子。

  我們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我們離最美家庭的標準還有距離。但是,我們家庭的每位成員都有著一顆平凡的愛心,我們互相幫助,互敬互愛,用自己最真誠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

關于最美家庭事跡材料4

  幸福家庭遇變故

  46歲的張紅偉是大家眼中公認的好妻子,好母親。她常說,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平安。然而,老天卻與她開了個不小的玩笑。20xx年的一天,家人在晚飯后看電視時,丈夫起身要為張紅偉倒水時突然暈倒在地,趕忙送到醫院后,經醫院確診,丈夫患上了尿毒癥。

  打擊來得太突然了。剛考上大學的女兒還沒有入學,作為護士的張紅偉工作還要三班倒,家中的經濟來源僅能靠張紅偉的收入,生病的丈夫誰來照顧,更令她難受的是,看到丈夫自暴自棄的樣子,揪心的感覺時常讓她喘不過氣來,可如今,只能自己憋著,并且還要保持微笑逗丈夫開心……熟悉她的人都在擔心,張紅偉能撐起這個家嗎?

  "大女人"撐起一個家

  面對這一切,張紅偉沒有埋怨。每天早上7點準時起床,出門買早點、買菜,而后回家給丈夫洗臉、穿衣服,收拾。臨上班前,她再把丈夫扶到沙發前,打開電視給丈夫"解悶",交代好注意事項,再急匆匆地趕去上班。丈夫的病情日益加重,本可以模糊看到事物的`丈夫徹底失明了,張紅偉不放心丈夫一個人在家,她就上班時給自己定時,每隔1個小時就給家人打一次電話。有時候帶丈夫到醫院做定期檢查,張紅偉身體瘦小,她害怕丈夫下樓梯被磕著碰著,就經常"背"著丈夫下樓,每每下來,張紅偉總是一身汗。丈夫生病后,家里買米買面、換煤氣的重活全都由張紅偉自己扛了下來,常常有同事嘲笑她是個"女人中的男人",即使這樣,張紅偉也沒有放棄過。

  生病后的丈夫情緒經常不穩定,常對家人莫名其妙地發脾氣,不吃不喝,不配合醫院的治療,女兒打電話安慰他也不理不睬。每逢這樣,張紅偉總對丈夫說:"你不要難過,我就是你一輩子的眼睛。"丈夫在家無聊,張紅偉一下班就帶丈夫出去散步,周末帶丈夫到電影院"聽"電影。慢慢地,丈夫的脾氣越來越小了。

  不離不棄伴終生

  家是最溫暖的港灣,對于張紅偉來說不離不棄才是對家最好的詮釋。

  為了給丈夫最大"安慰",張紅偉省吃儉用給丈夫買了多功能收音機,因為丈夫受不了炎熱,家中又添置了空調,此后陸續添置電熱水器等也都是為了讓丈夫生活方便。最讓張紅偉欣慰的是懂事的女兒在上大學期間由于表現出色經常拿獎學金給家里補貼用,對于張紅偉來說生活似乎對這個家庭略顯沉重,可是她從來沒有感覺過它的苦。用自己的堅韌扛起家庭的重擔,用愛將家庭經營的幸福美滿。

關于最美家庭事跡材料5

  伍,男,現年41歲,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現任四川川東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川東片區)鄰水收費站站長。

  伍家庭是一個三世同堂的四口之家,雖然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里和睦,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全家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獲得了川東片區公司領導和廣大員工的普遍稱贊。

  愛崗敬業,樂于奉獻

  伍是一名有著2019年黨員的老黨員,多年來,伍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嚴以律己,不計得失,帶領收費站基層員工一心從公司利益出發,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做到了讓領導放心,讓員工滿意。

  2019年3月,伍支持公司改革,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第一位競聘上崗的收費站站長,雖然經過了幾屆領導班子,但他從來沒有因為換領導而耽誤工作、推卸責任,反而把收費管理工作看成自己的事業,帶領收費站員工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開展工作,以收好費,服好務為追求目標,以服務廣大司乘為宗旨。隨著經濟的發展,高速公路的車流量越來越大,保證車輛快速通過收費站就成為收費站最迫切的一項工作,特別是節假日,加班加點現場保暢服務已經成為收費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伍作為收費站負責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加班加點不計報酬也無怨言。他堅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則,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他的帶動下,收費站的各項目標任務都完成得很好,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全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收費站受到上級部門和同行們的一致好評,多次獲得上級的表彰和獎勵。其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共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個人”,他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的本色,領導和同事們都親切的稱他“伍共”。

  關愛家人,家庭和睦

  伍做為基層管理者,事情多,任務重,家庭管理的重擔幾乎全部壓在了妻子鄧秀清的肩上。但她從無怨言,默默地支持著丈夫的事業,承擔著教育兒子的責任。平時兩口子生活上相互關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幫互學,共同進步。他們結婚十多年來,家里總是充滿著和諧的氣氛,笑聲不斷,得到街坊鄰里的羨慕和贊揚。

  “學會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進行換位思考,每一個人都不容易。”這是妻子鄧秀清感悟最深的一句話。在他們結婚的十七年中,婆媳、夫婦之間,始終注意尊重對方,做到相互理解。自古以來,婆媳之間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做為兒媳的鄧秀清同志,能夠用她那顆熱愛家庭、關愛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兒子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誠對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使這個家庭成為人們羨慕的和諧家庭。

  伍母親不到50歲就失去了丈夫,一直沒有再婚,獨自一人將四個孩子拉址大,直至成家,個中的艱辛可想而知,她以自己的善良和執著撐起了這個家,不但得到親朋好友及社會的認可,也贏得了晚輩們的尊敬和孝心。

  妻子鄧秀清是在農村長大的,中專畢業參加工作2019年后,遇單位集體改制,員工全體下崗買斷工齡自謀職業,她沒有氣餒,以自己的能力去追尋自己的夢,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環境下,她與丈夫一起借款圓了自己的房子夢,現在已還清借款。

  因丈夫工作忙,妻子在家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她在家做飯總是計算著時間,爭取在孩子回家后馬上吃上很香的飯菜,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象催化劑使他們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樂。她帶著一顆善解人意的心,以她吃苦耐勞的精神,熱愛家庭的本能,把這個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條,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十七年間,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寬容善良之心,維護和建造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做為媳婦、妻子、母親的鄧秀清同志,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以她那直爽的性格和愛家的責任心,尊老愛幼,真誠相待,維護著家庭的幸福美滿。

  言傳身教,育子有方

  鄧秀清同志在家庭中,是孝順的兒媳,勤儉持家的愛妻和成功的母親。這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家庭——婆婆安享幸福、夫妻恩愛和諧、兒子成績優秀。由于丈夫工作忙,妻子承擔起了家庭管理的大部分事務。她不僅注重兒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兒子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時時關心兒子沿著正道走,勉勵兒子勤奮刻苦學習,禮貌待人,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關心兒子的成長狀況。伍深知妻子的辛苦,有點空閑時間他也顧不上休息,總想著幫妻子做點事情。他們夫妻間相互信任,互相關愛,形成了一個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日常生活中,夫妻倆和睦相處,雙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經濟支配權,互相促進,共同營造和諧家庭。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的兒子在這個和諧氣氛十分濃厚的家庭熏陶下,從小就非常懂禮貌,尊重長輩,遵紀守法,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里是好兒子、好孫子。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不但得到長輩們的贊揚,鄰里間的好評,在學校里年年獲得學校的表彰和獎勵。作為兒子,他把長輩的優秀品質,當做鞭策自己成長的動力,努力學習,不甘落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廣安友誼中學,現在讀高一。他的成長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向上的家庭帶給他的無盡精神食糧。這些都和夫妻倆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時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尊老愛幼,共建和諧

  在這個家庭里,年邁的母親身體狀況隨著年齡漸老逐年走下坡。2019年,母親因腦出血住院治療兩周,這就需要兒子和媳婦的精心陪護。伍在收費站工作,他的工作本來就忙,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也沒有因為工作繁忙而推卸照顧老人的責任。出院后,做為獨子的伍將母親接到家里休養,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要有人幫忙才能解決,在兒子和媳婦的精心照料下,母親恢復很快,半年后基本上生活能自理了。但因年老體弱,母親的病也越來越多,治療腦血栓、心臟病、胃病的藥一直未斷過,2019年又因病住院一次,看到母親的`身體狀況,夫妻倆商量后決定,妻子暫不出去工作,專門在家照顧母親,每天做可口的飯菜給母親吃,為老人洗衣、洗澡,天氣暖和了經常帶母親出去走動,節假日、生日為母親添置衣物等,把老人伺候的非常周到。她經常和老人嘮家常,給老人講故事、說笑話。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都夸兒媳好,是兒媳讓她活的開心,舒心。

  在尊老愛幼方面,夫妻倆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做為一個家庭中的媳婦要起到中樞神經的作用,既能調動起丈夫和兒子愛家的積極性,又要時刻體現自己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好作風。媳婦尊重婆婆,孝敬老人是給下一代做榜樣,這是一種無聲的動力和命令,也是凝聚一個家庭全部力量的源泉。二是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真誠相對,相親、相敬、相互關愛,家庭瑣事不能斤斤計較,人人都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來面對家人、鄰里、同志、同事、親戚、朋友。

  熱心公益,回報社會

  和諧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也必須做一個對社會有益,追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無論是單位號召愛心捐贈,還是同事鄰里有困難,這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一份愛心相送,積極參與為社會捐獻愛心活動。多年來,在印度海嘯、汶川地震、甘肅地震、冰雪災害、雅安地震等一系列捐助活動中,這個家庭的成員共為社會無償捐贈錢物達數千元。特別是伍,還參加了廣安市義工聯合會的助學小組,長期資助貧困兒童,并定期走訪資助對象的學習及生活情況。

  團結鄰里,互幫互助

  伍倆夫妻是助人為樂的人,鄰里關系也非常的好,深得鄰里的信任和尊重。他們經常幫助樓內的鄰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經有一對姓孫的年輕夫妻,因長期在外工作,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走時專門托付給伍夫妻倆代為照顧一下其父母。有一次,樓道一鄰居家里漏水,滲到了樓下,而他們家里又沒人,伍倆夫妻千方百計想辦法,打了很多個電話,終于找到了鄰居迅速開了門,一同幫忙拖地排水,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并通過溝通協調,化解了因為漏水引發的鄰里糾紛。有人說,你為鄰居何必那么辛苦了呢,他們卻有自己的說法:所謂遠親不如近鄰,都是街坊鄰居住著,誰家能沒有個事,互相幫幫、互相理解就過去了。普通的人,樸實的話,可這里面包涵的意義卻令人深思。

  十七年來,伍夫妻倆,相敬、相愛,他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他們的家庭也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這個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他們互幫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06-16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最新07-14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優秀】07-05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合集)07-25

【優】最美家庭事跡材料08-14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經典14篇)07-22

最美家庭的先進事跡材料08-11

最美家庭先進事跡材料04-25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通用20篇)06-1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 | 日本性爱本地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