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會計學實踐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踐時間:xx年7月7日至11日
一、實踐目的:
社會實踐是作為會計專業學生的一項必備要素。會計學歷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獲取會計專業知識、接受會計專業的起點。隨著高科技在各領域的運用,面對21世紀學科綜合化的發展以及我國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會計專業培養的目標必須是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通用型、智能型人才,會計學歷改革必須重拳出擊。隨著我國會計制度的日臻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我們作為未來社會的會計專業人員,為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也應該嚴于自身的素質,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操作能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必須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將課堂教學、專業實習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通過社會實踐,一方面,增強各專業社會適應能力,增長其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另一方面,將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鞏固專業理論知識,增強專業知識學習的感性認識,明確專業學習的目的,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實踐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走向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
會計的在校,是日后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獲取會計專業知識、接受會計專業的起點,屬于會計的基礎階段。當前我國的會計專業體系分為中專、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五個基本層次。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面對21世紀學科綜合化的發展以及入世后我國市場經濟進程的加快,現有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將很難造就適應時代需要的會計人員,必須加大對會計學歷改革的力度。當今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必須是造就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通用型人才和智能型人才。本次社會實踐教學活動旨在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結合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狀況開展以“走基層看變化”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實際、了解國情,體察社會現狀,傳遞強國夢想,感受輝煌成就。同時,重點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以及財務活動,為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實踐基礎,增強感性認識。
二、實踐內容:
在當今人才濟濟,精英涌現,競爭壓力空前強大的形勢下,作為一名大一的學生,社會實踐看似離我們很遠,但是再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都能夠感受到實踐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倘若自己有一定分量的社會實踐,將無疑是一份有分量的籌碼。于今年大一下學期(期間:7月7日-7月11日)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活動由學院集中指導,各教研室具體負責。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深入基層、舉辦講座、觀看影像資料等多種形式靈活安排。我們作為xx級會計專業的學生,舉行了兩次講座,包括8號上午由李海軍導師主講的《會計專業與注冊會計師行業》,9號上午由渤海銀行行長邢濤主講的《會計與金融》,還在10號上午舉行了一次了解山西飲食文化的東湖醋業之旅,10號下午由張皓導師主要介紹了一次視頻教學有關于“文明禮儀”的講座。
三、實踐結果:
一、理論知識方面:
通過兩次關于會計專業的講座,作為大一還在為未來小迷茫的我們,了解到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重要性。無論何時,記賬、算賬都是會計人員應具有的基本功。只有會計人員基礎扎實、功夫過硬,才能從基本業務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其預測、決策職能,當好領導者的參謀。會計學歷期間,要通過學習會計、審計、財務管理、財政金融等相關課程,讓我們系統扎實地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貼近市場的合理的知識結構。
21世紀經濟科學的發展特點是,各學科的分化與學科間的融合成為時代趨勢。這就需要將多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多層次、多方位地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在財務會計方面,會計電算化軟件的開發和應用,信息處理機制的變化,財務報告內容的擴充,新的金融環境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增加,要求會計專業學生具有廣博的知識;成本核算方面,需要我們掌握產品的工藝技術及生產流程方面的知識;管理會計方面,需要我們掌握行為科學、管理科學、統計學等方面的知識;隨著中國會計與國際會計接軌,需要我們具備人力資源會計、無形資產會計等新興會計學科的知識;入世后,進出口總量擴大,需要我們具備外經外貿知識及熟練的外語水平;財務軟件的應用,需要我們具備會計電算化的知識和技能。所以,會計學歷期間,應根據上述要求作好課程設置,使我們既有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又具有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變化的合理的知識結構。
二、實踐知識方面:
兩位導師給我們講述了他們在學生時代的迷茫,在步入社會初期的種種坎坷,又是怎樣在困難中經歷重重考驗和堅持不懈的學習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通過他們對人生的感慨,很是值得回憶,因為他們都曾在最美麗的年華里奮斗過,灑下過汗水,都成為了現在的我們都夢寐以求想要成為的注冊會計師。曾經聽到過會計導師王玉蘭對我們說過:“剛走出校門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在校學習成績優異,有的卻不能勝任實際財務核算工作,不知道如何與稅務、銀行等相關部門打交道,自己沒信心,領導不放心;不少學生不得不跟著‘老會計’老老實實地再當上一兩年“學徒”,有的甚至被調離會計工作崗位。這種現象直接反射出當今會計學歷方面仍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理論脫離實際、脫離實踐的弊端,學生在校期間并未真正學到相應的實踐知識。大多數會計專業的實踐環節相當薄弱,我們在校期間獲得的實踐知識,大多都是通過多年不變題目的‘大型作業’和‘課程設計’在課堂上完成的。”所以說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如果我們不能夠獲得應具備的實踐知識,理論聯系實際,那么我們將會是短缺型人才,只懂得紙上談兵,卻無法真正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因此,充分重視會計實踐知識。
從根本上理順會計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擺正會計實踐在整個會計學歷中的位置,切實認清會計實踐在日后實際工作中的作用,明確會計實踐是造就經濟應用人才的有效途徑。構建新的科學的會計實踐體系,要自始至終堅持“實踐突出能力培養”的原則,使其有如下特點:第一,系統性。指所設計的會計實踐環節必須系統、完整,符合學習記憶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第二,實踐性。指新體系中的各種方法的應用,應是會計實務中發生的典型業務,經過理論加工而設計的。第三,超前性。是指新設計的實踐教學體系中,要增設代表將來會計工作方向的成分。此外,為與當代科學技術和信息革命發展相適應,我們還應進一步建立以電算化為代表的會計實踐,使我們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和運用各項主要會計信息的能力。我們可以看到,以電算化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將使傳統的手工會計實驗越來越不能滿足現代會計實務的需要。應盡快建立起點高、仿真性強的會計模擬系統,使會計實踐的環境更加逼真。應注意會計實驗內容的多樣化,除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實驗外,還應增加電子商務、稅務、會計制度設計、項目可行性研究、資產評估等實驗項目,充分重視學習這些方面的軟件開發和硬件投入。
三、全面素質方面:
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要求會計專業學生必須打消成為單一型人才的觀念,培養出既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又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質的會計人才。畢業生就業反饋的信息表明,德才兼備、知識寬廣、視野開闊、一專多能、身心健康的學生,才有更大的適應性,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會計學歷期間,應加強重視全面素質。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會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還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會計學歷時期,我們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課程,堅定馬列主義信念,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當代政治風云變幻中保持清醒頭腦,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要時常關心形勢、政策、道德、法治等方面的問題,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團隊意識。在畢業前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全面講解有關會計法規及職業道德理論,明確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位置,自覺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增強責任感,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
通過學習和了解,想要畢業后能夠順利就業、勝任工作以及盡快地適應社會,在會計學歷期間,要重視社會適應能力與實踐能力。第一,表達能力的培養。首先是語言表達能力。在會計的實踐工作中,會計人員要同審計、稅務、銀行等職能部門打交道,要向它們解釋問題、提供信息,流暢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必不可少。其次是文字表達能力。單位、部門的財務分析報告、業績報告、項目可行性分析、計劃預算方案等都需要以簡捷、明快、準確的文字表達出來。可以說,一個人的文字表達能力是其工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是外語表達能力。中國入世后,財務人員與國外同行交流的機會增多,外語的口語及閱讀能力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所以,會計學歷時期應十分重視表達能力,需要經常組織討論會、演講會、辯論會等活動,鍛煉語言能力;通過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等課程及課外閱讀等途徑提高文字能力;努力學好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以適應會計國際化的趨勢。第二,協調能力的培養。會計工作崗位是一個單位的核心崗位,會計在企業中尤其重要。會計涉及部門或個人的利益問題,往往會出現爭執與矛盾,這就要求會計工作者具有協調能力,善于處理同事之間、相關部門之間、兄弟單位之間的關系。剛就業的學生往往因缺乏社會經驗不能妥善處理這些關系。在會計學歷教育期間要通過開設人際關系、公共關系等課程以及舉辦社會調查、勤工儉學等活動,對協調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以培養和鍛煉。第三,使用現代科學技術能力的培養。當代電子信息技術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了重要影響,大多數企業要求財會人員能夠進行電腦操作,運用計算機網絡采集、傳輸會計信息,開展電子商務并保護數據安全。所以,這方面操作能力的訓練需要我們加以重視。
在會計學歷期間,我們學到的僅是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其中有的知識未走出校門就已過時。這是當今時代的顯著特征。文憑和證書只能證明過去,而不能證明其現在和將來。必須培養我們在日后實際工作中的再學習能力及不斷創
新的意識和能力。諸如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知識作為無形資產計價、金融衍生品的計量等知識,我們在接受學歷期間還來不及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會計專業畢業生應能通過再學習,掌握這些知識,勝任工作。
除上述能力的培養之外,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的訓練和培養,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練就一副健康的體魄,同時培養我們具有堅韌頑強、不怕挫折、適應環境變化的意志和品質,具有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及良好的團隊意識。可以讓我們通過社會實踐等方式接觸社會,以充分的心理準備去迎接挑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
總之,在會計學歷階段,要培養我們具有較厚的會計理論,較寬的專業口徑,較高的專業素質,較強的操作能力,使我們有一個較廣的發展空間,以適應2 1世紀經濟發展的需要。
【會計學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實踐報告05-19
寒假實踐報告04-24
暑期實踐報告03-29
會計學生實習報告04-28
會計學生畢業實習報告05-16
會計學畢業實習報告04-14
關于會計學生實習報告06-09
實踐實習報告范文05-24
體會實踐報告范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