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知各地的春節(jié)有怎樣不同的習俗,在我生活的這個小城市,初一去拜年,初二要回娘家,初三用來上墳。嗯,這天初三,我去上墳了。
這是我第一次去上墳,因為按照奶奶的話說“小孩子都不讓去的”,我便從來沒有去過。
不明白是因為上墳有趕早的習俗還是去的晚會堵車,反正我是起了個大早,喝了碗頭天留下的粥,就跟著父親接上爺爺奶奶奔郊區(qū)了。
奶奶很精神,路依然很堵。奶奶說孫子是第一次來,什么都得教清楚了。我說嗯。
墓地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像墓地,和電視里演的干凈整齊的墓園不一樣。那里其實就是個野山頭。鐵欄網(wǎng),黃土路,人很多,路很窄。爺爺奶奶腿腳不好爸爸便盡量將車往里開。當路窄到令車不得不停下時,爺爺奶奶欠了欠身,拎上塑料袋,下車。
滿地秸稈,渾身荊棘,我感覺在沒有路的山頭上連方向都找不到,爺爺奶奶卻走在前面,輕車路熟的繞開其他人群直奔目的地。眼前的都是熟人,幾十年的老鄰居,他們生前住在一個村,死后也不能離的太遠嘍。
那就是一個小黃土坡,俗稱“墳頭”,很簡單的立著個碑,和電視里演的一樣。我很詫異都是長的一模一樣的土坡爺爺奶奶是如何認清的。坡前飄著一些新燒的紙灰,奶奶對爺爺說:咱哥來過了。爺爺用手里早已撿好的樹枝在地上畫了個半圓,缺口朝里面。奶奶對我說,如果是在十字路口燒的話就要畫整圓了。爺爺從塑料袋里掏出要燒的錢,元寶,衣服一類開始點火,風很大,我和奶奶四只手都費勁圍起一個火苗來。轉身看到老姑來了(爺爺?shù)挠H妹妹),爺爺細心的用樹枝翻燒著火,老姑拿出帶來的蘋果,一個個掰開,扔進火里。奶奶找來一塊干凈袋子鋪到地上開始磕頭,老姑磕頭,爸爸磕頭,爺爺由我攙著挺著180斤的肚子喘著氣跪下,簡單的磕了三個頭。
爺爺指給我再往里的一個墳頭,我隱約望見刻著:先祖,某某字某某。應對著那個素未謀面之人,那一刻我腦袋里想的什么,此刻已記不得了,只記得回來到我磕頭時,頭快挨著地了,腦袋里的水差點倒出來,我趕緊立了起來。
往外走聽到大哭聲,竟像唱喪歌一般,離得越近旋律越明顯,走到面前了才明白是位40左右的年輕人來看爹媽了。哭的雖上氣不接下氣嘴中的詞卻不間斷,想停住腳聽清到底念的是什么,哭聲終被一截響亮的紅鞭炮淹沒。
也就是這天我才明白,每年上墳要上四次的,正月初三,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回來的路上奶奶和老姑聊了起來:
“五姐腿腳不好,一般就不來了”
“咱們能走動就多來看看”
“大哥提前來過了”
“我明白”
“你穿的這可不厚阿!”
“不冷,上面裹的厚”
“必須讓我哥加強鍛煉阿。”
“每一天吃完飯務必得出去走步”
“孫子長得真高!”
“可不是嘛,此刻我們家的頭一個!”
寫在后面:這天鬼節(jié),以上鬼話,總覺得寫的言不及義,隔靴搔癢,可能內個亢奮點過去了,情感也就不到了,但是最近有很多想法,期望趕緊寫出來。
見諒且多謝
【上墳記】相關文章:
清明上墳作文03-02
夢見上墳(解夢230條)03-26
上墳作文600字十篇02-09
釣魚記02-21
掃雪記02-07
沖繩買房記01-31
澳門蹦極記03-12
游公園記03-15
開學的周記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