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本篇文章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一些論語語錄說說,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論語》
6、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損矣。(季氏)
1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里仁)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12、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13、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14、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力則學文。"——《論語學而》
15、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
16、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
17、言必信,行必果。
18、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19、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20、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2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
22、三思而后行。——《公冶長》
23、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顏淵》
2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25、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26、大言不慚。—— 《論語·憲問》
27、不念舊惡。——《論語·公冶長》
28、既往不咎。—— 《論語·八佾》
29、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出處:論語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處:論語
3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作者:孔丘 出處:《論語學而》
32、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33、寬則得眾。出處:論語陽貨
34、孔子語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5、不學禮,無以立。出處:論語
36、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出處:論語述而
37、子不語怪、力、亂、神。出處:論語述而
38、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出處:論語
40、內省不疚,未何憂何懼!
41、言必信,行必果。
4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4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4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出處:《論語公冶長》
45、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一日為師,終生為友珠玉不如善友,富貴莫如仁友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46、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于口以御人耳。
47、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48、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9、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論語
5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
53、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論語
54、寢不尸,居不容。—— 論語
55、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 論語
56、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
57、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58、禮,與其奢也,寧儉。
59、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6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經典論語語錄說說】相關文章:
論語語錄說說60句精選12-25
經典論語語錄說說大全60句06-15
經典論語語錄說說匯總60句精選07-26
經典論語語錄說說(通用60句)08-08
關于論語語錄說說40句精選07-01
關于論語語錄說說匯總50句08-08
論語的語錄11-25
孔子論語語錄02-21
經典論語短句說說50句精選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