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短句說說,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1、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7、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
8、躬自厚而薄責人,則遠怨矣。(衛(wèi)靈公)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
10、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12、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13、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4、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5、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16、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1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
1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泰伯》
2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雍也》
2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22、禮之用,和為貴。出處:論語
23、朋友切切思思。出處:論語子路
24、或曰:"以德報怨"。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2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出處:論語
26、見利思義。
27、寬則得眾。出處:論語陽貨
28、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9、欲速則不達。
30、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31、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處:論語
32、孔子語錄:仕則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
33、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出處:論語述而
34、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5、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36、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37、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8、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39、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0、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41、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4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論語
4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44、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45、寢不尸,居不容。—— 論語
46、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
47、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48、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49、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50、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短句說說】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論語短句說說30句精選08-22
經(jīng)典論語短句說說50句精選06-27
經(jīng)典論語短句說說30句08-31
經(jīng)典論語短句說說大全50句08-20
關于論語短句說說40句精選06-30
關于論語短句說說大全(精選50句)07-24
論語語錄說說60句精選12-25
論語警句說說(精選40句)06-29
短句的說說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