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劃拳是流傳于陜西省傳統民間習俗,主要流行于陜西地區。劃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拇戰,漢族民間飲酒時一種助興取樂的游戲,起源于漢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劃拳口訣,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劃拳口訣 篇1
劃拳口訣
劃拳口訣眾多,一般狀況下,口訣的第一個字或第一個字的諧音就代表一個數字。下面是兩個經典的口訣:
一、一條龍、兩家好、三結義、四喜財、五魁首、六六六、七仙女、八匹馬、九重天、全來了;
二、寶一對、一心敬、哥倆好、三三元、四季財、五魁首、六六順、巧七個、八仙到、九長久、滿堂彩;
出拳的規則:“拳拳不離大拇指”,就是說你出拳時除了零以外每拳都務必有大拇指出來參與,也就是說從1——5的數都務必是大拇指和其它手指的組合,不能沒有大拇指,這叫禮貌。例如常規是出一:大拇指;二:大拇指和中指;三:大拇指、食指、中指;四:大拇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五:全部手掌。
臭拳罰一杯:什么叫“臭拳”?就比如你喊“八仙過海”但你的手上只出來一或二,和對方出到最大相加也不可能到達八,也就是說你喊八那你手上至少要出三以上的數才可能成為八;同樣相反的是你喊三或四時,你卻伸出五個手指,那樣就爆數了,類似這樣的出拳都是“臭拳”。
高拳不喊五:因為五是一個中間數,無論你怎樣出都不會失誤,不會出現“臭拳”,這樣造成有些人專門喊五,如此便失去了水準和韻味,所以取消喊五的權利,誰喊算輸,更加增添了劃拳的難度和要求。(據說蘭州此刻的高拳把喊O也取消了,因為O拳蘭州人喊的是“寶”,取消五和O就是取消“五保戶”,但我們當年還是能夠喊O的')。
劃拳技巧
一、直接猜法:這個需要玩幾把后,透過觀察了解對方的習慣。因為很多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經常出一個數字,比如3,這樣你就能夠根據自己的數+3,來喊數啦,這樣就增大了贏的幾率。
二、抓拳:是瞬間即可抓住對手克敵制勝的最高層次的拳法。這是一種全力出擊型的戰法,技巧學問很多,我歸納起來能夠稱做:“四快一慢法”。我也曾看過一些劃拳高手們寫的:劃拳技巧、劃拳秘籍之類的文章,但大多數人可能有很多實戰經驗,但在理論方面還是停留在直接猜拳的級次,很少有人到達間接猜拳的理論認識,但那里簡述的是更高一層“四快一慢”的抓拳大法。
三、快慢結合法:在雙方有節奏地喊拳時,突然高聲加進幾句快速的喊拳,一來調動一下氣氛,二來爭取主動,第三對手被冷不丁一加快就會露出破綻,會不由自主地跟上你的節奏亂跟拳,或暴露弱點或出習慣性的拳路。切記要高聲有氣勢地喊,創造引導的效果。不要怕快了要先出拳,劃拳有規矩:慢了抓住對方也不算,所以你盡管搶出。第一輪沒有沾上便宜,能夠再恢復慢拍節奏,然后再突然發動第二波攻勢。
劃拳口訣 篇2
什么叫劃拳?簡單地說就是:兩人同時伸出一只手,用攥起的拳頭和伸出一到五個手指,表示從零到五這幾個數字,與此同時,嘴里喊出從零到10的數字,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表示的數字相加,與其中一個人嘴里喊出的數字相同,那么,這個人就算贏了這一拳。
舉例說明:比如,一個人伸出了三個手指,另一個人伸出了四個手指,一個人喊了七,另一個喊了六,那么,這個人喊七的人就贏了;如一個人伸出攥緊的拳頭(表示零),嘴里喊出了三,而另一個恰好伸出了三個手指,可嘴里喊的七,那么,喊三的就贏了。就這么簡單。當然,如果自己喊的是“八仙過海”,而自己僅伸出了一個手指,那么對方即使伸出五指,也不可能湊成八,這種拳就叫臭拳,如果不是事先約定,是要罰酒的。
劃拳,是一種民間的酒令。關于它的起源,仿佛還沒有人研究過。讀七俠五義,上面就有劃拳的記載。即使從那時算起,也有八九百年的歷史;如將其算做酒文化的資料之一,可算得上是源淵流長。近些年,喝酒劃拳之風漸漸式微,這可能象征著社會禮貌程度的提高吧。想想也是,在酒桌上,一幫男子漢伸胳膊擼袖子,臉紅脖子粗地咋咋呼呼,聲震屋宇,怎樣看也象是販夫走卒之所為,不登大雅之堂。
為什么說劃拳能夠算得上酒文化之一種呢?這就在于,劃拳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游戲,其中內含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
首先,劃拳時喊出的數字,不能把一喊成一,二喊成二,而是用一句成語來代替。零要喊成“寶”;一要喊成“一心敬你”,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二要喊成“哥倆好”,表示與對方的關系親密;三一般喊“三星高照”;四要喊“四紅四喜”或“四喜來財”,表示吉利的意思;五要喊“五魁首”;六喊“六六大順”;七喊“巧到七”,意指牛郎織女七月七天河配;八則喊“八仙過海”;九喊“快喝酒”,也有簡單地喊成“快”的。十則喊成“滿堂紅”或者“全到了(讀liao音)”。
因此,從劃拳人的用語上,還可決定出這個人的文化層次,甚至性格特點。新疆的喝酒,劃拳時就喊“五個五個五個,六六六六六六”,令人忍俊不禁。自編劃拳用語,在喊到八時,不是喊傳統的“八仙過海”,而是喊“吧吧地蹦”,令人發笑。
另外,劃拳還有許多講究,有點類似日本的茶道的儀式。比如在濟南地區,開始劃拳前,兩人要先各伸出大拇指,并同時喊“兄弟倆好”,以表示與對方親如兄弟,如有一方系長輩,這一句還得喊成“爺倆好”。然后,雙方還要各伸出五指,并同說“全都好”,以表示對所有在場人員的`尊重。
最后,還要選一人“掌拳”,也就是裁判,因為劃拳的速度很快,令人眼花繚亂,兩人的決定會有不一致的時候,誰都會認為自己贏了,這樣就會打起“酒官司”。而這時,掌拳的就會做出一個決定,以確定誰輸誰贏。
此外,劃拳還有許多禁忌,也是務必注意的。一是在手型上禁忌。在伸出兩個手指表示二這個數字時,不能用大拇指與食指來表示,只能用大拇指和中指來表示。這是因為,用大拇指與食指,類似用槍指向對方,屬于大不敬。二是地區型禁忌。在濟南地區喝酒時,劃拳禁喊“五魁首”。
據老人們說,解放初期一個叫“五魁”的流氓頭子,被政府槍斃了,從那以后,凡是濟南人喝酒劃拳時,就不再喊“五魁首”,是不愿為一個惡貫滿盈的罪犯張目的意思。在濟南喝酒,所有劃拳的人全都遵守這個禁忌,無一例外。可這樣一來,凡是濟南人到了外地喝酒劃拳,就吃點虧。因為濟南人即使了了外地,也不愿破了自己家鄉的規矩,劃拳時,仍是不喊“五魁首”。
濟南人在劃拳喝酒時,一般用一種很小的酒杯,也就有半個雞蛋殼那么大。就是那么小的酒杯,也要倒滿后,再分成三杯,這叫“一滿三淺”。這三分之一杯酒,也要透過三拳兩勝來決定歸誰喝。一般狀況下,雙方至少要對三杯酒的歸屬,進行劃拳。可如果有一方連續輸了兩次,雙方就不再劃,而是由贏的一方陪一杯了事,這也是劃拳喝酒的規矩。
可如果喝酒的雙方平時有點過節,這時想找點碴,就會表示第三杯酒也要由劃拳決定。這就叫“三但是”。到了這時,氣氛就會有點緊張。因為,按規矩,凡是“三但是”后,就得再加九杯,湊成十二杯,號稱一年,也是每杯分成三小杯,然后,再劃拳決定……
總之,劃拳喝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次喝下的酒并不多,但叫喊的聲音很大,氣氛很熱烈。每個人都很激動,都很認真,所有的人的智慧、感情,全在伸出的手指頭上,全在“六六大順”,或者“八仙過海”的劃拳聲中,體現出來。
剛開始,大家頭腦比較清醒,喝酒劃拳進行的井然有序,可隨著喝進肚里的酒越來越多,意識便有些模糊,喊拳的聲音,也會變得含糊不清,伸出的手指,也不成個形狀,有的手指似伸不伸,這就使得掌拳的人十分為難,不好判定誰輸誰贏。
這時,往往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一拳劃畢,一方猛然伸出手,去抓住對方的手說:“你……,這個手指頭,怎……怎樣又縮回去了?……我喊的'八仙過海’贏你!”中一方則說:“你是不是喝多了?……我我我,喊的是六六大……大順,明明贏你嗎!”掌拳的這時也喝的差不多了,就會說:“好啦,你……你弟兄倆同……同飲一杯算啦。”其中一人這時就會說:“好……咱聽……大哥的,喝!……誰不喝,誰就是個這么大個的王八!”隨說著就用手指沾著酒杯里的酒在桌上畫出一個大大的王八來……
還有一種酒令叫壓指,也是用伸手指頭的方法,決定勝負,即大拇指壓食指,食指壓中指,中指壓無名指,無名指壓小指,小指壓大拇指。因為這種方法只伸手指頭,不用喊叫,所以也叫啞吧拳。最厭惡這種酒令,一是因為這種酒令不說話,只伸手指頭,與熱烈的酒場氣氛不協調,不熱鬧,令人感到壓抑.
劃拳口訣 篇3
喝酒劃拳的那些“口訣”
劃拳:又稱“豁指頭”、“豁拳”、“拇戰”等。豁拳是兩人對行的一種賭賽令,因為方便痛快,是現今仍較盛行的一種酒令。酒宴上,酒館中時有所見。行令基本方法是兩人邊喝數邊出指,說對雙方所出指數之和的為勝。“拳令”是肢體動作令中當之無愧的龍斗老大。
“拳令”就應是從手勢令演化而成。《全唐詩》卷879記有一種“招手令”云:“亞其虎膺,曲其松根。以蹲鴟間虎膺之下,以鉤戟差玉柱之旁。潛虬闊玉柱三分,奇兵闊潛虬一寸。死其三洛,生其五峰。”盡管這段話用了許多專門術語,但它的含義是明確的,譯成白話文是:“先把手掌(虎膺)張開,然后把指關節彎曲。再將大拇指(蹲鴟)折放在手掌下面。將食指(鉤戟)指尖折放在中指(玉柱)身旁。然后分開無名指(潛虬)和小指(奇兵):無名指距中指三分,小指距無名指一寸。然后垂下手腕(三洛),伸張五指(五峰)。”這種手勢與敦煌壁畫上看到的各種佛教手訣十分相似。清人姚瑩說:“唐代佛教盛行,以五指曲伸作手勢,蓋佛經所謂手訣也。唐人戲效之為酒令耳。”看來手勢令是由佛教手訣而來。
唐皇甫崧的《醉鄉日月》中有“手勢”一門,其對手勢令的描述十分傳神:“大凡放令,欲端其頸如一枝孤柏,澄其神如萬里長江,揚其膺如猛虎蹲踞,運其眸如烈日飛動,差其指如鸞欲翔舞,柔其腕如龍欲蜿蜒,旋其盞如羊角高風,飛其袂如魚躍大浪。”看來當時的手勢令包括了端頸,揚膺、運眸、差指、柔腕、旋盞、飛袂等動作。據專家講,其行令時的規范化程序堪與“茶道”、“花道”相比。
通行拳令:豁拳喝數時,只喊“一”、“二”、“三”有些單調,人們便用一些合輒押韻的吉利話將數字包裝起來。不同地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令辭。
一心敬:其意源自杜甫詩《高都護驄馬行》中“與人一心成大功”句,表示誠心敬酒,飲自同心,眾人一心。(這句令辭還有一枝花、一條龍、一飛沖天、一點點等)。
二郎擔山:古太平歌詞《二郎劈山救母》中說:“二郎爺爺本姓楊,身穿道袍鵝蛋黃,手使金弓銀彈子,梧桐樹上打鳳凰。有心打它三五只,怕誤擔山趕太陽。(這句令辭還有哥倆好、并蒂蓮、二度梅等)。
三星高照:一是福星,二是祿星,三是壽星。也有呼“三元”的,指古時科舉中的鄉試頭名為解元,會試頭名為會元,殿試頭名為狀元,合稱“三元”。(還有叫三陽開泰、三清相隨、桃園三的)
四喜臨門:古人四喜詩說:“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還有四季發財、四方來朝等)
五魁首:古時學子務必苦讀儒家《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十年寒窗苦讀,為取《五經》奪魁。(還有五子登科、五花驄等)
六順:《左傳》:“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孔子也有“六十而耳順”的名言。(還有六六六、六月雪等)
七巧:七月初七,天空上銀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間女子可在此夜,對星穿針,默禱上蒼乞巧。(還有七仙女、七步才、七星北斗等)
八匹馬:傳說周穆王以前駕馭八駿馬:絕地、翻羽、奔霄、超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飛至昆侖山瑤池與西王母相會,詩酒酬唱。唐李商隱有《瑤池》詩云:“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還有八斗才、八拜交、八面風等)
久常:《史記》:“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久與酒諧音,人酒常依,地久天長。有人直呼“九九九”。(還有九重陽、九重天、九五之尊等)
十全:取十全十美之意。清乾隆帝自詡為文治武功福祿壽俱備,號十全老人。有人呼“全來”。(還有十全大補、滿堂彩、全家福等)
元寶:元寶自然是發財的'代名詞,猜拳時為數字中的“零”,也有人呼“寶一對”。
關于“誤龍拳”的處罰:行拳令時,喝數與出拳有誤,稱“誤龍拳”,是要受罰的。“誤龍拳”分兩種狀況,一是出拳數大于所喝數,如喝“一心敬”,卻出了三根指頭,當然罰酒;二是所喝數目,大于自家所出指數加上對方最多指數,如喝“七巧”,自己卻只伸了一個指頭,除非對方是六枝的畸形手,否則怎能成“七巧”呢?在港式拳中,如喝十五,自己卻出了兩只拳,就有污蔑對方三只手的嫌疑了。所以,“誤龍拳”是必罰的。
由于地域不同、時代不同、行令者的素質、愛好、酒量不同,在“通行拳令”的基礎上,衍化出多種多樣的拳令。此刻流行及見于典籍的拳令多達百余種,變化百出,如只是簡單地把它們堆放在一齊,很難得其要領。筆者將現有拳令,按其資料變化,分為六類,便于酒令愛好者學習、選用以及創新。
(一)喝詞變化,因人而異
1、一字清不倒旗令
此令規定:劃拳喝詞,從一到十,只能叫“一”、“二”、“三”等單字,謂之“一字清”。行令時兩人都務必將肘放置桌上,直豎小臂,不許傾斜,叫做“不倒旗”。違者罰酒一杯。
2、滿蒙漢拳
此令規定:二人須連猜三拳,第一拳以“一字清”為“滿”;第二拳務必兩字聯叫,如“三元”、“四喜”、“七巧”、“八仙”,謂之“蒙”;第三拳只準叫“五”或雙數,即“二”、“四”、“六”之類,謂之“漢”。
3、三國拳:
單刀赴會,二嫂過關,三請諸葛,四辭徐庶,五關斬將,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八卦陣圖,九發中原,十里埋伏。
4、地名拳:有些地方也以本地地名行拳:
一心橋,雙橋路,三倒描,四碑林,五塊石,
六升巷,七里店,八里莊,九眼橋,石羊場。
5、擇婿拳:姑娘找對象的標準,也有人把它作為豁拳時的令辭:
一表人才,二老不在,三機一車,四季衣裳,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十元錢,八面玲瓏,九不變心,十分聽話。(其中三機一車指:自行車;縫紉機、照相機、收音機。七十元錢是指月工資收入。從這一令辭中我們也能夠看到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
6、戲曲名拳
一棒雪、二進宮、三叉口、四進士、五臺山、六月雪、七星燈、八大錘、九江口、十道本、雙包案(對拳)。
7、武術名拳
一陽指、二指禪、三節棍、四棱锏、五行拳、六合槍、七節鞭、八卦掌、九陰經、十高手、錘對錘(雙拳)
喝詞變化的拳令還有許多,近來網上也有人發表了一些關于拳令的帖子,即有新意、又有文采。各行各業愛好喝酒劃拳的朋友,完全能夠貼近生活,用自己熟悉的事務和詞匯,創新出即朗朗上口,又頗具風趣的新令詞。劃拳前加一段唱詞,每劃一拳,喝詞后都要加一句小過門,就是一個創新。
9、廣東拳:廣東拳的喊法頗搞笑。劃拳時先喊:
幺點東,三炮通,二紅四喜兩廣東。喊完這一過門兒,才正式劃拳。正式劃拳時,每喊一拳,還要喊一個過門:兩廣東。
一心敬(兩廣東)
二紅喜(兩廣東)
三星照(兩廣東)……
10、杭州拳:令辭是
一根扁擔軟溜溜,我挑大米下杭州。
杭州說我大米好,我愛杭州花溜溜。
六六六,(花溜溜)
八匹馬,(花溜溜)
11、嘞得拳:
高高山上一座碑,二人喝酒打嘞得。
嘞得打,打嘞得,忘了嘞得罰三杯。
三星照,(打嘞得),
五魁手,(打嘞得)……
12、牛腚拳:令辭是:
高高山上一頭牛,兩個犄角一個頭,
四個蹄子分八瓣,尾巴長在腚后頭。
三星照,(腚后頭)
五魁手,(腚后頭)……
13、兄弟拳:令辭是:
一壺酒,倆人喝,
我(你)是弟,你(我)是哥
該誰喝,該你喝。
六六順,(該你喝),
八匹馬,(該你喝)如有勝負,勝方說“該你喝”,負方則改說“該我喝”。
14、姐妹花拳:令辭是:
一掛大車兩馬拉,車上坐著姐妹仨,
若問她們叫什么,翠花、杏花和桂花
六六順,(姐妹仨)
八匹馬,(姐妹仨)……
15、揚州拳:令辭是:
一條扁擔兩個鉤,我挑大米下揚州
揚州夸我大米好,我夸揚州好妞妞
六六順,(好妞妞)
八匹馬,(好妞妞)……
16、飄拳(1):近來一些地方流行“飄拳”,是在豁拳時加入帶“飄”字的過門。開拳時先說:
人在江湖飄哇,怎能不挨刀呵。
誰挨刀哇,你挨刀。
然后開始劃拳,出一次拳說一句“你挨刀”。
一心敬(你挨刀),如有勝負,勝方說“你挨刀”,負方則改說“我挨刀”。
八匹馬呀(你挨刀)。
17、螃蟹拳:東北的一些地方流行螃蟹拳。劃螃蟹拳時,雙方要同時說一段關于螃蟹的過門兒,如:
一只螃蟹八呀八只腳,兩個眼睛這么大一砣。或者:
螃蟹一,爪八個兒,兩頭尖尖這么大的個兒。
雙方喊完過門兒,并不開始劃拳,還務必各自出拳頭,同時喊“寶一對”,然后才正式劃拳。每喊一拳都要加過門兒:“這么大一砣”或者“這么大的個兒”,比如:
哥倆好(這么大一砣)
三星照(這么大一砣)
四季財(這么大的個兒)
五魁首(這么大的個兒)
劃拳口訣總結(四):
幾段經典劃拳口訣示例
經典劃拳口訣一:
零:寶一對
一:一心敬
二:哥兩好
三:三三元
四:四季財
五:五魁首
六:六六連
七:巧七個
八:八仙到
九:九長久
十:滿堂彩
經典劃拳口訣二:
零要喊成[寶";
一要喊成[一心敬你",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
二要喊成[哥倆好",表示與對方的關系親密;
三一般喊[三星高照";
四要喊[四紅四喜"或[四喜來財",表示吉利的意思;
五要喊[五魁首";
六喊[六六大順";
七喊[巧到七",意指牛郎織女七月七天河配;
八則喊[八仙過海";
九喊[快喝酒",也有簡單地喊成[快"的。
十則喊成[滿堂紅"或者[全到了(讀liao音)"。
經典劃拳口訣三:
一字叫:“一條龍、一錠金、一點點、一夫當關”;
二字叫:“哥倆好,并蒂蓮,兩家好,雙喜臨門”;
三字叫:“三星照、三羊開泰、三元及第、三結義”;
四字叫:“四喜財、四季發財、四季如意”;
五字叫:“五魁首、五花驄、五紀魁”;
六字叫:“六六六、六六順”;
七字叫:“七個巧、七仙女、七夕、七子團圓”、七巧巧;
八字叫:“八匹馬、八大仙、八大壽”;
九字叫:“九連環、九重天、九馬快、快升官、九龍盤柱”;
十字叫:“滿堂紅、全來了、合家歡、十全十美”等等。
劃拳口訣總結(五):
零:古今都稱“寶”,即“元寶”。元寶初為錢幣名,因唐時“開元通寶”被人誤讀為“開通元寶”而得名。我們通常所說的元寶是馬蹄形的金銀錠。中國人主張財不外露,故劃拳行令時,握一大拳頭,將財寶死死摟住,日呼“寶不出、寶不露”或呼“元寶一對”。
一:有呼“一心”和“必須恭喜”的。杜甫《高都護駱馬行》有“與人一心成大功”句,表同心;《古詩十九首》有“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表專心。精拳時,用來表示同心者飲,誠意者敬。
二:北方人呼詞“二”皆以“二郎擔山”為多,意是二郎神楊俄擔山壓日,來自劈山救母的傳說。而南方則呼“兩家好”、“哥倆好”更為盛行。
三:劃拳時呼“三星高照”、“三元及第”以及“三狀元”的為多。有些地方也有呼“三洋開泰”的。
四:有“四喜”、“四季發財”和“四美”等呼詞。
五:五的呼詞更多,有“五魁”、“五魁首”、“五子登科”和“五福”等。
六:有“六六大順”、“六順”等。
七:猜拳中撥呼“七巧”。
八:多呼“八馬雙杯”和“八仙慶壽”。呼“八馬雙杯”時,輸者要飲酒雙杯。有些地方也有呼“八仙過海”的。九:又稱“久長”(酒常)。酒友借此表人常聚,酒不盡。
十:劃拳時多呼“十全齊到”或“全來到”。
劃拳口訣大全說明
下面說一說一般劃拳口訣是怎樣喊的,南北方稍有差異,但是基本相同:
★零:古今都稱[寶",即[元寶"。元寶初為錢幣名,因唐時[開元通寶"被人誤讀為[開通元寶"而得名。我們通常所說的元寶是馬蹄形的金銀錠。中國人主張財不外露,故劃拳行令時,握一大拳頭,將財寶死死摟住,日呼[寶不出、寶不露"或呼[元寶一對"。
★一:有呼[一心"和[必須恭喜"的。杜甫《高都護駱馬行》有[與人一心成大功"句,表同心;《古詩十九首》有[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表專心。精拳時,用來表示同心者飲,誠意者敬。劃拳口訣大全。
★二:北方人呼詞[二"皆以[二郎擔山"為多,意是二郎神楊俄擔山壓日,來自劈山救母的傳說。而南方則呼[兩家好"、[哥倆好"更為盛行。
★三:劃拳時呼[三星高照"、[三元及第"以及[三狀元"的為多。有些地方也有呼[三洋開泰"的。
★四:有[四喜"、[四季發財"和[四美"等呼詞。
★五:五的呼詞更多,有[五魁"、[五魁首"、[五子登科"和[五福"等。
★六:有[六六大順"、[六順"等。
★七:猜拳中撥呼[七巧"。
★八:多呼[八馬雙杯"和[八仙慶壽"。呼[八馬雙杯"時,輸者要飲酒雙杯。有些地方也有呼[八仙過海"的。
★九:又稱[久長"(酒常)。酒友借此表人常聚,酒不盡。
★十:劃拳時多呼[十全齊到"或[全來到"。
劃拳的手勢
劃拳時起拳要帶[好"!并配合必須的手部姿勢,不同的姿勢配合口中喊出的話語,能很好的起到拉動現場氣氛的感官作用,各種手部姿勢代表的數字含義如下所示:
★握拳不出指――0-5
★單出拇指――1-6
★拇指加中指――2-7
★拇指加中指和食指――3-8
★拇指加中指、無名指和小指――4-9
★五指全出――5-10
這就叫[拳拳不離大拇指",劃拳前定好規矩,例如:[包五不要"啦、[輸贏帶好"啦--等等。
【劃拳口訣】相關文章:
劃拳怎么玩04-26
防火小口訣11-26
口訣求商說課稿01-12
乘法口訣說課稿02-22
九九乘法口訣04-07
5乘法口訣說課稿12-31
《8乘法口訣》說課稿12-30
《7乘法口訣》說課稿12-30
《6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1-02